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一地理课件城市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
二产%
三产%
198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9.0
39.8
11.2
1989
53.4
33.9
12.7
1992
51.1
35.8
13.1
1995
36.7
42.5
20.8
1998
32.3
49.3
18.4
2001
26.6
52.8
20.6
2004
14.5
60.5
25.0
2005
13.7
60.1
26.2
2006
13.5
59.3
27.2
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 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guójiā)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
拉丁美洲国家(guójiā)“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第十五页,共20页。
滞后(zhìhòu)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 的原因(yuányīn)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 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
第十四页,共20页。
虚假(xūjiǎ)城市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 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 不能为居民提供(tígōng)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 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市 化
服务业发展
经济发达 经济落后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低
第十页,共20页。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 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tú wén),思 考:
世界城市化进程(jìnchéng)有何突出 特点?
第十一页,共20页。
读右图,结 合P37、38阅读 材料(cáiliào),思 考:
城市化过程(guòchéng) 与特点
第一页,共20页。
两幅图相对照,有哪些(nǎxiē)明显的变 化?
第二页,共20页。
第三页,共20页。
县(市) 慈溪市
三次产业结构 5.0:62.2:32.8
第四页,共20页。
1979年-2006年慈溪市三次(sān cì)产业增加值及从业人员构成
年份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
Image
第二十页,共20页。
第十七页,共20页。
思考 (s1ī.我kǎ国o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产生(chǎnshēng)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第十八页,共20页。
小结 (xiǎojié):
第十九页,共20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
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
第九页,共20页。
二、城市化动力(dònglì)机制
1、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shèhuì)经济发
(dònglì):
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社会
剩余劳动力 城
经济 工业发展
发展
第六页,共20页。
北门城楼(chénglóu)今昔
第七页,共20页。
东门外大街(dàjiē)
第八页,共20页。
在城市化过程中, 对我们(wǒ men)慈 溪产生了什么样的 影响?
城市化的意义(yìyì)
1、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chénɡ xiānɡ) 间的差距
2、有利于改善(gǎishàn)地区的产业结构
思考 1、什么(shén me)是城市化?
(sīkǎo2、城市化的标志有那些?
):
第五页,共20页。
一、城市化
1. 概念
(gàin人ià口和产业活动(huó dòng)在 n) 空间上集聚
乡村(xiāngcūn)地区转变为 2. 表城现市地区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1. 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有什么(shén me)差异? 产生差异的原因。
2. 城市化与经济 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如 何?
3. 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十二页,共20页。
发达国家(fā dá ɡuó jiā)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 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
晚
目前速度 慢
快
城市化水平 高
低
所处阶段 后期
中期
与经济发展 相(h适òu应
不(相zh适ō应
关系 主要原因
经济qī发) 展和
城市经济n畸g形q发ī)展,人口增长
工业化
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后果
出现逆城 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虚 市化现象 假城市化)
第十三页,共20页。
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rì běn)等发达国家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市中心环境恶化,乡 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5.0:62.2:32.8。1979年-2006年慈溪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从业人员构 成。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安 排 大 量 劳 动 力 就 业。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
No 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读右图,结合P37、38阅读材料,思考:。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fā dá ɡuó jiā)。是指城市 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小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 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 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 结构的关系(guān xì)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 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
第十六页,共20页。
四、中国(zhōnɡ ɡuó)的城市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