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铁路安全生产的新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铁路安全生产的新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不断提速升级,以“和谐号”动车组系列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已经开通。

因此,在铁路上要更加注意安全生产的质量管理。

论文针对
铁路安全生产进行思考,旨在降低铁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促进铁路事业快速
向前发展。

关键词:铁路;安全生产;新思考
引言
铁路交通线在我国占有重要运输地位,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运费廉价等
优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铁路建设,因此在货运及客运方面均呈现上涨趋势。

再加上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的研发及使用,使得中国铁路的运营能力得以极大提升。

而铁路的安全生产问题随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铁路运输以及行车调车均是
铁路运输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安全生产应当予以重视。

1 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由于铁路运输不同于其他运输方式,因此在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风险主要存在
货物运输、旅客运输、行车组织、调车作业四个方面。

在行车方面对于铁路运行
的环境状态予以充分的衡量,否则会因为操作不当增加运行时的安全风险[1]。


中行车调度作为铁路运行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需要在日常调度中根据计划表及时
准确的发布调度命令。

并且通过各部门的协同操作,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因此
需要加强铁路工作人员纪律性,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从而保障铁路
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管控
2.1 现场作业紧密联系安全指挥
对于铁路进行作业应当全程采取跟踪监察制度,从而对现场作业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对于违规或不合格操作进行及时纠正。

运输部门是车务系统的管理部门,车务站段是调车工作的主体单位。

其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作业规章及管理制度,
主体单位负责落实调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设备的检修维护。

两者要互相补充、互
相衔接,不能在工作上出现断层或者沟通障碍,因此两个部门之间应当及时沟通,形成联动,这样才能使工作执行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更加顺畅。

2.2 重视调动员的培养
调车作业人员作为车务系统的基层执行人员,应当注意对于调车工作的安全
性时刻保持警惕状态。

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应当熟悉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作
业时符合基本的作业标准和规章制度。

其次,在平时要积极学习《行规》、《站细》、《技规》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
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后,深化加强安全意识[2]。

车务站段主管开
展安全分析会,对于该站段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从而通过思想教育不断强
化调车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且不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保证各项设施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2.3 强化调车的盯控制度
由于调车作业危险系数大,突发情况较多。

对于不同的站段盯控方式不同,
中间站对全部的调车作业均进行盯控;而区段的车站在值班时主要进行现场盯控;对于特运列车、重点物资运输列车、特种列车等情况较为特殊的列车进行盯控时,不仅对出站及越界进行盯控,还需同其他盯控班组一样设置轮班盯控。

对于不同的盯控地点需采取不同的盯控措施。

行车室作为调车的管理场所,
主要对于调车计划进行编制传达、分工变更等操作。

盯控重点主要在调车灯显的
正常运作、调车联控、压轨道电路的进路作业、道岔线的定位及恢复等操作,同
时注意轨道电路是否存在分路不良的区段或者调车作业影响接发列车的不良时机,需要针对不良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铁路现场的盯控主要在信号是否显示正常、调车是否安全、停车是否正常、线路运行、防护设施、停车位置等方面的检查,
以及列车在道口是否安全通过,调车计划在出现变动时是否能够及时汇报及传达
等情况。

为保证调车的安全性,在值班人员未到岗时,不得擅自进行调车作业,
并且在调车作业后及时填写汇报表做好记录。

3 健全铁路安全管控
3.1 责任管理明确
铁路各管理部门要按照日常管理制度对铁路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管控。

要求从
岗位到公司实行逐级专业的岗位责任,从而使各部门落实各自职责实现责任落实
具体的安全体系[3]。

对于每一个部门及人员出现变动的时候,应当相应调整机构
中的人员分工,对于出现变化的工作内容及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从而保证工
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针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应当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使每道
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规定、程序不仅熟知,还能依从,从而构建全面、标准的工作标准,实现铁路安全生产的严谨性,保证行车安全。

3.2 培训管理强化
针对行车安全要经常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日常的演练作业,并对关
键点操作进行分解式讲解,从而使每个员工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极为熟悉。

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同时对于管理层不仅要熟知安全措施,还
要提高管理能力,落实管理责任。

在各种规章及标准落实的同时,也要建立与之
相适应的员工激励制度及约束机制,从而提高员工长期安全作业的积极性,鼓励
员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及业务水平。

4 实施风险评估,控制安全生产风险
4.1 排查风险源头
通过对风险源头的排查,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出现的机率,提高现场作业及更
换设备的安全性。

按照往年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从而发现风险源头,根据风险的不同程度分为高风险等级和低风险等级。

虽然风
险等级有所不同,但是均应当予以重视。

要针对风险源,采取适宜的整改措施,
并通过组织学习或者培训的方式在作业人员当中推广执行。

通过此种方式降低事
故发生机率,不断更新作业员工的作业水平。

4.2 成立风险评估部门
由于铁路使用周期长,检修期短,因此风险管理工作涵盖内容范围较广。


果发现风险源不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则不能科学合理地衡量应当采用何种处理方
式予以风险规避。

故铁路部门应当对潜在或已经出现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
建立风险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及安全管理意识。

评估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选用对铁路状况熟悉、铁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技
术人员予以担任,以知识结合工作经验的方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机率。

4.3 强化非正常情况演练
对于恶劣天气及设备异常等情况,需要对于列车进行应急处理。

如狂风暴雪、暴雨汛期、春融冻害等不良的行车条件,以及轨道电路异常、接触网断网故障、
断轨胀轨等现象出现时,应当及时采取列车扣停、设备停用、区间封闭、降低车速、全面盯控等措施进行人工管理干预保护行车安全。

因此需要市场进行场景演
练,从而使员工都能够掌握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办法及程序,从而有效规避行车风险,保证人身及行车安全。

5 结语
通过对铁路安全生产进行分析,在风险管理、作业安全、设备管控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广大铁路工作者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风险意识。

通过铁路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极大地降低了铁路事故的发生机率,提高了广大员工作业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温志成,付建聪,马占亚,等.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重载铁路安全技术研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6,6(5):245-250.
[2]陈亮.关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铁路,2013(5):22-
24+41.
[3]钟庆华.依法管控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风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铁路,2016(5):3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