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姜君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姜君仪
摘要:线损异常是目前低压配电台区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线损异常问
题出现的原因具有多边形的特点,因此在技术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处理不当
将会严重影响台区配电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所以,针对台区配电中线损异
常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处理建议对于保障低压
配电台区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对分相分段法在低压
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问题;线损问题;处理对策
引言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电力系统的架构及发展方向将会发生重大
变革;其次为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针对低压台区设计了升级改造的典型方案,并对其核心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分别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阐述了精益
化台区管理的建设成效。
1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在当前线损管理中应用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线损人员实现对
每个台区线损状况的有效管控和称量。
在当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
其内容较为具体,具体要求供电企业要以配电台区为单元,并运用营销系统、计
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信息系统来实时统计各配电台区的线损情况,并针对理论线
损和实际线损的比对分析,合理确定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目标值,并做好线损管理
指标的落实工作。
当低压台区出现与目标值偏离情况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纠正,使台区线损保持在合理的指标范围内,以此来全面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目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低压台区的智能采集系统安装率不达标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装率达到100%,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只有将所有台区和客户的电能表接入智能采集系统之中,才能确保抄表的数
据不会有遗漏,才能使线损的计算更加精确。
如果新客户进入台区或是在营销系
统中有新流程操作时,导致系统中查不到该客户的任何信息,就没有办法对该客
户进行抄表统计,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导致该台区的线损率较高。
2.2理论线损计算软件中信息不准确
理论线损计算软件中,如果绘制的拓扑图线径、导线型号选择错误,客户信
息漏登或客户位置添加的不对等,都会造成理论线损值的计算错误,最终导致台
区线损不能得到精细化的计算。
目前,我国城乡电网中常用的电能表主要有感应(机械)电能表和静止式(电子)电能表两类。
目前仍有部分低压总表、居民电
能表是老式的机械表,测量精度较低,机械故障较多,造成电能量计量不准确,
而且由于电能表本身损耗大,也会造成线损率的增高。
2.3因装表故障、计量差错而造成线损率不准
电能表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电能量计算的结果,同时它也关系到供电公司的
线损率和客户用电的直接花费。
电能表损坏和故障会造成电能量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使用互感器的电能表连接差错、电压线接触不良、电压损失、互感器误差、
台区表计配置不合理等都会引起计量的误差,造成电能量损失。
农村电网具有三
相负荷与单相负荷同时供电的特点,三相负荷的不对称分布经常发生,导致台区
三相电压和电流不稳定,线路损耗增大。
3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3.1优化计量工具管理
在具体针对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面优化计量工具,同时
计量工具的主要使用对象为负荷终端,为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需要保证负荷终
端要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并有效地监控负荷终端的软件与硬件,及时发现问题
并进行反馈,并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开展具体的修护工作,保证线损统计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线损统计工作中离不开计量器具的应用,如配变终端与低压集抄等计
量器具,这就需要定期维护这些仪器,在保证配变终端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不宁
确保三相校验仪的稳定运行,为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另外,电
力企业还要基于自身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出发,全面更新计量工具,并运用先进
的计量功能,进一步提升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2优化系统数据及资料管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妥善保管低压台区数据
和资料,具体可以成立专门的数据和资料管理部门,及时回收低压台区线损数据
和资料,并做好具体的整理和归纳工作,实现对其有效的存储,在需要利用到这
些数据和资料时,能够快速查找到,从而为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
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强化相关区域的电网调配和管理
针对低压配单台区电网的调配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运行方
案的制定这两大方面。
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首先供电企业要全面提高对于线损问
题破坏性的重视,严格落实配电网线基本管理制度,同时对重要用电企业的供电
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供需不均的现象。
在运行方案制定方面要合理控
制电网中的电压与电流,以相关区域的用电总量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运行方案。
另
外还要强化电网的巡检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要定期对用电异常用户进行定期电量
计量,对其电气设备进行使用状况检查,及时确定线损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确保配电网络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
3.4重点治理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近年来大量的实践工作证明三相负荷不均衡是导致线损异常问题出现的关键,并且三相不平衡的现象还会严重影响供电区域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
要重点关注对该问题的处理,从而降低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发生的频率。
针对配变
平均基本负载在25%以下并且电压波动大的问题主要采用有载调容以及调压配变
的基础处理措施,针对新增台区的配变设计工作要全面考虑台区内供电半径以及
供电实际负载的数值,从而保证对区域内电能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
针对区域内
电流不平衡在15%以上并且负载率在60%以上的台区,在采取上述措施之后不能
得到有效处理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在相关区域增加三相不平衡的自动调解装置辅
助处理相关问题,从而确保供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3.5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当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压台区线损管理
水平,则需要针对具体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
能力,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针对一些优秀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进
一步调动线损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对企业道德建设,使工作
人员保持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来执行工作任务。
进一步培养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职
业道德及专业技能,打造一支更具专业性和高素质的线损管理队伍,从而促进低
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实现了电能表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能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
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繁琐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简单管理的改变,在企业内部也已经逐步建成了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海滔,张洋,唐海峰,辛洁晴.计入负荷分布不确定性的低压台区线损率合理范围估计[J].水电能源科学,2018,36(08):181-184.
[2]储海峰,龚成龙,孙立伟.台区低压线损故障识别与治理[J].山东工业技
术,2018(18):188.
[3]马再超,罗靖.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
业,2018(36):243.
[4]林鹏,唐贵华,胡锡彬,郑晓然,钱洪波.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自动化应用,2018(07):120-121.
[5]邢毓卿,陶特伦,蔡奇宏,马泽宇.台区线损智能化管控模块的开发及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20(0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