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篇:课程设计、活动组织、评测效果等方面的内容1.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课程设计
1)目标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自我意识、自信心和情商,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课程安排
本次课程分为6个主题,每个主题均包含1-2个课时。
(1)了解心理健康
- 课程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等。
- 教学方法:演示、讨论、角色扮演等。
(2)自我调节
- 课程内容: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情绪管理、压力缓解等。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游戏、小组讨论等。
(3)提高自我意识
- 课程内容: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等。
- 教学方法:自我剖析、小组互评、情境模拟等。
(4)增强自信心
- 课程内容:如何树立自信心、如何克服自卑情绪、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等。
- 教学方法:小组竞赛、互动演讲、互动问答等。
(5)提高情商
- 课程内容:情商的概念、情商的构成、情商的培养等。
- 教学方法:情景演练、情境模拟、个人经验分享等。
(6)应对挑战
- 课程内容:面对挑战的态度、应对挑战的策略、成功的心态等。
-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成功经验分享等。
2.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活动组织
1)目标
活动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体现,其目标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体验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快乐感。
2)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
- 负责人:心理老师
- 时间:10天
- 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准备所需物品、进行活动宣传等。
(2)活动阶段
- 负责人:心理老师、班主任、志愿者
- 时间:1天
- 活动内容:
- 开幕式:心理老师主持开幕式,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开心一刻”,包括猜谜语、唱歌、跳舞、小品等,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闭幕式:心理老师主持闭幕式,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感谢参与者和志愿者。
(3)后续阶段
- 负责人:心理老师、班主任
- 时间:1周
-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发表感想、收集反馈意见、展示活动照片和视频等,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3.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评测效果
1)目标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评测,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具体措施
- 评测对象:全校学生(根据年级分批进行)
- 评测时间:每学期末进行一次
- 评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 评测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
- 评测结果:针对不同年级和个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辅导方案
3)评测效果分析
通过对评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评测结果也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方案和辅导方案。
总之,评测效果是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及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