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目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实施研究课题申请书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上海市二期课改将建立关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作为重要的改革措施,本课题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及要求,通过研究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建立有利于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各种机制,探索实践过程性评价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开发先进的实施手段,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在机制的保障下,在现今手段的支持下,在二期课改信息科技标准体系下,正确把握过程性评价要求和方法,从而推进信息科技学科改革的深化。

1、理论研究的需要
世界各国、各地区、学校在教育评价方面一直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评价理论不断发展,新的评价观不断出现。

上海市为配合二期课改的推进,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能力,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

但是,目前在评价领域,关于过程性评价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分歧,如何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寻找理论支撑,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丰富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2、实践探索的需要
目前,新的评价理念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实践,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试验区积极性很高,进行了很多探索,上海市在2005年全面推进《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很多学科也都在过程性评价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成果,而信息科技学科从2003学年开始在全市十个区县试点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在2004学年全市全面推进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挫伤区县、学校和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积极性,影响评价改革的实施效果。

3、实际工作的需要
尽管目前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已经全面实施,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

这些困难集中表现在:
(1)机制建设尚不完善
过程性评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的管理、监督、奖励、惩罚、诚信机制必须更为健全和规范,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物,其机制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怎样建立有利于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应用方面,过程性评价与大规模统一等级考试的系统性的结合仍然缺
乏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的测评框架、设计方法与评分系统。

(3)、区县教研工作的需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信息科技学业评价最重要的就是每年一次的全市统一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极大的影响着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因此,当过程性评价全面实施以后,对教研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比如:如何宣传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如何发动教师积极性、如何设计区县过程性评价方案、如何监督和管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如何收集、统计、控制区县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如何将评价改革与其他教研工作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而对教研员如何适应新的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很多区县教研员已经开始进行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4)、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需要
过程性评价实施后,教师在试图改变旧的评价方式,适应新的要求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困难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过程性评价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和了解,其二是在的具体“操作技术”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

由于缺乏合适的操作办法,很多教师出现了抵触情绪,或者简单应付,只有解决了课堂教学如何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问题,过程性评价改革才能向纵深发展。

此外,由于课程建设的配套尚不完善,比如:课程内容没有体现过程性评价的要求,造成教师缺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指导和评价指标,教学内容安排没有注意开展过程性评价所需要的课时,造成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走过程性评价过场等。

总之本课题是当前信息科技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评价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所创新。

其创新意义在于在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信息科技学科评价改革的实际,对评价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思考;同时本研究立足于可操作性,,致力于解决实际操作层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可行的办法。

从而建立机制,探索操作方法,提供手段,在广大的中小学有广泛的使用价值,这些做法对于信息科技学科深化评价改革,并推动本学科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等全方面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研究目的:
本研究课题以解决当前过程性评价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形成机制、探索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开发先进的评价支持手段为主要目的,通过发现教师、学校和学生实施过程性中的困难,理论联系实际,提炼方法、积累案例并推广,为本学科推进改革提供现实的解决策略。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区县在组织和实施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
(2)、过程性指标体系的完善以及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合理使用的研究;
(3)、过程性评价的过程研究,比如:如何优化评价过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如何把握评价的关键时机;评价与教学同步实施的策
略、方法等。

(4)、评价平台的使用研究及技术升级。

(5)、《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信息科技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以及填写的困难和方法研究。

(6)、学生学习档案的研究,比如:学生档案的设计、归类,如何利用档案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对学生档案等第的认定以及等第控制
等。

(7)、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

三、文献综述
1、理论方面:
关于评价改革的理论有很多,比如:三十年代第一代评价理论,其标志是“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验技术的大量实际运用。

六十年代第二代评价理论,其特征是对“测验结果”作“描述”,代表性的是“泰勒模式”,八十年代从美国兴起的教育评价提出了“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多元价值”的评价思想。

九十年代教育评价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思想,比如: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SOLO 分类法、表现性评价等,从教育评价发展的过程看,评价的理念、功能、目的、形式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总的来说,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评价的观点从行为主义取向向认知观点转变,评价形式从单纯使用纸笔测验到重视事实性评价,在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时,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归因,从几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

2、实践方面:
目前世界各国在评价方面进行的实践各有侧重,香港、台湾等也进行了促进学习的评估的改革,规定“教师在拟定整体教学计划时,须配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学习的发展,订定评估计划,灵活安排多元化的评估活动。

”全国课程改革试验区的学校在实践新的评价理论中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案例,并在操作方法、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学科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学校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的探索等。

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
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学生学业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市各学科以及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基于个人经验与热情,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大量时间,并且要求教师有较高素质,没有推广价值,也没有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真实性、有效性、对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控制等问题依然存在较大困惑。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学习讨论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已有成
果,是本课题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2、实践探索研究法:通过发现和提炼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
案和策略,并进行实践,并用实证分析来验证方案和是否正确、合理。

3、经验反思总结法: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4、案例提炼撰写法:收集、整理与分析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案例,提炼基本规律和方法。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主要是:发现和提炼教学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归纳与推广。

具体步骤安排如下:
2005年9月:研究课题组成立,各评价研究的子方向的确定
2005年10月:评价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评价理论及实践的文献分析和现状分析;
2005年11月—06年3月:教学实践、反思与验证、经验提炼和交流
2006年3月-6月课题总结,论文撰写
2006年6月-7月课题论证
六、完成研究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二期课改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过程性评价是上海市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年全面推出学生成长手册,形成了适应课题开展的良好的大环境;
2、经验积累:信息科技学科的过程性评价已经进行了2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案例,经验和教训;
3、区县教研员接受了过程性评价的理念,部分区县已经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许多教师也都认可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并投身于过程性评价的教
学实践中;
4、课题组负责人作为学科教研员,有研究过程性评价的有利条件。

课题组成员具有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一线教学和实施经验。

七、所需研究经费预算(分细目列):
●学习资料:1000元;
●专家指导:1000元;
●交通误餐:1000元;
●案例征集:1000元;
●专家鉴定:1000元。

以上合计:5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