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案例】
• 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们做幼儿广播体操,赵远小朋友似乎 有些心不在焉,一会儿东瞧瞧,一会儿西望望。老师非常 生气,大声的喊:“你听不见啊,赵远,耳朵聋了?”一 会儿老师又发现赵远做的动作不标准,老师大喊:“赵远 你怎么回事,这么笨,连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好!好好 做!”练习结束后,老师又数落赵远:“你这样的孩子我 还真没见过几个,非常不认真,学动作还不快,以后不能 这样啊!” • 赵远自尊心大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上幼儿园, 为此经常跟家长闹。后来家长接孩子时跟园长聊了一会儿, 园长知道情况后找到了赵远的带班老师,经过一番沟通, 这位老师明白了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于是开始采取补救措 施。上课的时候,如果赵远的表现好一些,她就马上微笑 着表扬一下:“赵远真棒!”、“赵远进步很大!”……, 赵远很快就有了明显变化,每天都愿意到幼儿园,表现也 越来越主动积极。
(三)注重感情
• 教师与幼儿的教育交往活动不是单纯的道德理念 说教问题,不是单向的授与受的关系,而是复杂 的人际互动过程,期间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没有 感情,就没有真正的交流,也就不能完成教育任 务。幼儿阶段时,在师生交流中对教师的情感需 求格外强烈。他们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但其外 在表现方式直接而单纯,这是与该年龄阶段相符 的。
一 沟通语
•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中的沟通语是在特定的 教育场所与幼儿进行的谈话,目的是拉近 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化解幼儿心中的心 理障碍,取得他们的心理认同。
在运用沟通语时,教师要注意避免空洞 的说教,必须言有所指,针对具体的问 题来展开沟通,多讲通俗易懂的小道理, 少说抽象空洞的大道理。 运用沟通语时,教师的态度要认真、热 情,不能冷漠对待幼儿。 运用沟通语时,教师必须要了解和理解 幼儿,有了这个前提才能顺利展开谈话, 完成沟通。
二、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基本特点
• (一)语浅理明 • (二)用语规范 • (三)注重感情
(一)语浅理明
• 在对幼儿施加教育口语之前,一定要注意到幼儿 的学习、接受能力。教师讲的道理一定是非常明 确、简单的,针对性强,易于感知和理解,力戒 深奥、空洞。讲道理时,一定要语言浅显,多用 儿童化的语言,当然,用语浅显直白,并不等于 教师完全讲大白话,要多用形象化的语言,注重 色彩,充满动感;幼儿教师采用儿童化的语言, 也不等同于她们需要使用缺少逻辑、词语不当的 儿童腔。而是指用语要富有童趣,贴近幼儿的生 活
运用沟通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技巧
• (一)认真倾听促沟通 • (二)合理引导促沟通 • (三)恰用体态促沟通
(一)认真倾听促沟通
• 【对点案例】
• 上美术课的时候,小朋友都在注意听老师讲课,忽然实习老师看见坐 在后排的张磊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她很生气,就大声的批评张磊, 张磊说:“老师,我——”,“我”字还没完全说出来,老师就打断 了他:“别说话了好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这是不对 的!”张磊哭了,哭的很伤心。 • 指导老师看到后,马上把张磊交出了教室,和他展开了下面一段对话: • 老师:张磊,怎么哭了? • 张磊:老师骂我,我难受 • 老师:刚才到底怎么了,跟老师仔细说说 • 张磊:刚才上美术课的时候,我一低头,看见梅梅好几只水彩笔在我 脚下面,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掉的,就想捡起来,给梅梅放到桌子 上,可是刚捡了两只,老师就骂我。 • 老师:哦,是这么回事啊 • 张磊:嗯 • 老师:那刚才是老师是错怪你了,你是好孩子。不过,老师不是骂, 是批评,老师不知道你在做好事。一会儿我跟老师说说,让她在班里 表扬你,好不好? • 张磊:好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
学海导航
• 知识积累:学习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为了了解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几种常见类 型,熟悉运用教育口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 要求,掌握沟通、劝导、激励、评价等教 育口语基本方式 • 技能提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沟通、启 迪、表扬、批评、劝慰等教育口语策略运 用的基本技能
学前案例
(二)保护性原则
• 苏堆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徒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 翼地保护幼儿的心灵”。 • 贯彻幼儿教育口语的保护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幼儿 心理成长的规律,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熟悉每一个幼儿 的特点。 • 贯彻保护性原则也要注意避免对保护性原则的机械化理解 和执行,不能不分原则,过度保护,否则容易放纵某些有 暴利倾向的幼儿,对其不良言行举止不能进行有效约束, 这是绝对错误的;同时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做法,即放弃对 某些内向型幼儿的大胆鼓励,任由他们少言寡语,不敢在 活动中积极表现,一次次失去锻炼的好机会。
圆圆是个内向的孩子,很少主动和其他人说话,所以伙伴不多,显得有些孤立。马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 并且注意到当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的时候,圆圆也常常会睁大了眼睛仔细听。马老师觉得应该引导圆 圆和别人多交流,这样对她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老师:圆圆,喜欢听老师说话吗? 圆圆:(点头) 老师:圆圆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圆圆:爷爷,奶奶 老师:那爸爸妈妈呢? 圆圆:干活挣钱去了 老师:去哪里挣钱去了? 圆圆:很远的地方 老师:你总见不到他们吗? 圆圆:(点头,低下了头) 老师:圆圆,你跟爷爷奶奶说话多吗?告诉老师好不好? 圆圆:(摇摇头)不多 老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 圆圆:喜欢 老师: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啊? 圆圆:喜欢看《西游记》 老师:还有别的吗? 圆圆:还有《米老鼠和唐老鸭》,《奥特曼》,《哪吒》 老师:哦,有这么多啊,真不错!老师也喜欢看 圆圆:(眼睛里又了光彩)是吗? 老师:嗯,再跟老师说说,都喜欢动画片的里的什么人啊? 圆圆:嗯,我喜欢…… 老师:嗯,这些人也都是老师喜欢的。老师还特别喜欢圆圆,喜欢听圆圆说话。你愿意以后多跟老师说 话吗? 圆圆:愿意 老师:那好,以后老师希望能多听圆圆说话,上课的时候也要多回答问题,好不好? 圆圆:好!
【对点案例】
• 儿歌《三轻歌》: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 要轻,不要老师来提醒,自己要留心。 • 儿歌《洗手歌》: 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心搓 搓,手背手背搓搓。手心手心冲冲水, 手背手背 冲冲水。 洗完小手甩三下,一、二、三。 • 儿歌《学好样》: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 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坐着 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有精神,不要学那大青虾, • 驼起背儿弯着腰。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 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第二节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分类训练
【基础知识】
• 教育口语技能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 能之一,目的是让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任何幼 儿教育场合都能正确的运用教育口语的相关技能、 选择合适的教育语言和口语表达策略,高标准的 实现教育目的,对幼儿进行行之有效的品行教育。 • 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幼儿教师教育口语通常可 以分为沟通语、劝慰语、启迪语、激励语、表扬 语、批评语、评定语等等。学习运用上述教育口 语的技能是本章的主要任务。
(二)用语规范
• 首先,规范的语言应该是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 话。 • 其次,规范的语言应该是简约的,符合语法规范 的。
• 第三,规范的语言是文明的语言。
【对点案例】
• 某市私立幼儿园属于无证办园,未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 批,在办园的各个方面都不规范,多位老师没有学过学前 教育专业,只是初中毕业,没有教师资格证,更不会讲合 乎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幼儿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刺 饭了,刺饭了”。还有一位教师经常这样表扬孩子:“今 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其实, 汉语当中,当我们使用“最”字的时候,就表示了独一无 二,一般就是一个。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问题看 似微不足道,但确实不够严谨,长期使用,会对幼儿造成 不良影响。还有一位教师,喜欢开玩笑,有个男生经常犯 点小错误,她不是耐心仔细的劝导他,而是给他起外号 “大刺头”,以至于后来班里的小朋友们都跟他叫“大刺 头”,不再称呼他的名字,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经 常跟小朋友们闹矛盾,甚至扰乱教学秩序。
【对点案例】
• 幼儿园老师布置小朋友做拼图游戏,培养锻炼幼儿的观察 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把材料发给大家,布置任务,然后 开始来回走动巡视。 • 对于杨雪来说,拼图游戏似乎有点难,她的进展比别的小 朋友要慢一些,总是拼不好,看着别的小朋友拼的比较快, 她有些着急。老师走到她身边,轻轻地说:“杨雪,你好 啊!”杨雪抬起头:“老师好,我拼不好。”“没关系, 先好好看看这些块块儿,看好了再慢慢拼。”在老师的鼓 励下,杨雪继续拼图,后来老师见她的进展还是有点慢, 就又走过来说:“让我们一起来好吗?”“好!”然后师 生一起做拼图游戏,“你看这样行不行?”“请你再试一 试!”……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杨雪顺利的完成了拼 图游戏。
• 幼儿园里有个叫明明 的小朋友,中午吃饭 的时候,总是挑挑拣 拣把里面的蔬菜都拣 出来,只爱吃肉。老 师看见发现了这一状 况后,跟小明展开了 一段对话,想让他以 后多吃蔬菜。请问老 师该怎么说呢?
第一节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原则与特点
一、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定义
•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是幼儿教师根据党和国 家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 规范教育的工作用语,是幼儿教师在课堂 和其他幼儿活动场所进行的教育性谈话。
(三)对性原则
• 贯彻幼儿教育口语的针对性原则,要求幼 儿教师施加教育口语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1、因人择言 • 2、因事择言 • 3、因时施言
【对点案例】
• 有一天,幼儿园的刘老师组织孩子们到户外活动。正是春 暖花开的时候,天气很好,孩子们尽情的玩耍,非常高兴。 忽然,小明奔跑的时候不小心把兰兰给撞倒了,然后若无 其事地说了句对不起就继续跑开了,兰兰坐在地上哭了起 来。刘老师见状,马上走到兰兰身边,把她扶了起来,轻 声的安慰她:“兰兰刚才倒了,是不是?”“嗯”,兰兰 哭着点头。“是小明把你碰倒的吗?”“是”,兰兰依旧 哭着。刘老师把小明叫了过来,问小明:“刚才是你把兰 兰撞倒了吧?”“嗯,老师我是不小心撞倒的”,小明连 忙解释。“把别的小朋友撞倒是不对的,撞倒之后你说什 么了吗?”“我说了对不起了,老师”。“嗯,说对不起 是应该的,做错了事就要说对不起,但是除了说对不起, 我们还可以做点别的吗?你在家里摔倒了,家长会怎么做 呢?”小明马上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老师。”说着, 他就抬起自己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兰兰,边拍边说:“对 不起,对不起,我给你拍拍,要不我再给你吹吹?”兰兰 停止了哭泣:“没关系,不疼了”。
【对点案例】
• 莹莹小朋友喜欢在桌子上乱写乱画,教师发现之 后,走到莹莹身边,微笑着说:“宝贝画的真好 看,对不对?”莹莹也笑了:“我画了一只小花 猫。”“嗯,老师看出来了,真的是一只小花猫, 我也喜欢。不过呀,桌子会说‘不要不要,我不 喜欢花猫脸,我怕脏!我要干干净净的脸’!” 莹莹有点不好意思了:“老师,我错了,以后不 在桌子上画了。”老师又笑了:“莹莹真是个聪 明的小朋友!你可不可以把桌子上的小花猫擦掉, 然后再在纸上画一张交给老师呢?老师给你贴在 墙上,让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好不好?”“好, 我现在就擦了,给老师画一张。”
三、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基本原则
• (一)平等性原则 • (二)保护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 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 他人进行交谈”。 • 贯彻幼儿教育口语的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必须热爱幼教 事业,尊重幼儿人格。 • 贯彻幼儿教育口语的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口 语时多用协商的语气,多用讨论的方式,鼓励幼儿积极正 确的参与,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利于达成教 育口语的实施目的。有的教师在遇事需实施教育口语时, 往往不待幼儿说明便发号施令,语气非常生硬。
(二)合理引导促沟通
• 有时候沟通不是一帆风顺的,与幼 儿沟通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 沟通不顺畅的时候,教师要对幼儿 加以引导,推动沟通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引导方法有以下几种
询
问
• 沟通过程中的询问是为了与幼儿下一步沟通确定 方向,或收集更多的信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 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幼儿思维较 浅,而且带有跳跃性,口头语言常常表述不清楚、 不准确,致使沟通卡壳。通过幼儿教师的询问, 可以引导幼儿一步步完成与教师的有效沟通。询 问时最好以聊天的语气切入,亲切自然,语带关 心,注意问题对谈话的方向性引导,并做到适时 转换,实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