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考前冲刺30天:第1部分 专题5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3.了解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

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6.知道化学键的含义。

能用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结构。

7.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基础回扣
1.下列8种符号:Li、Li、C、N、O、Na、Mg、Cl
(1)包含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2)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7 8 Li和Li
(2)
(3)C O
(4)C N
2.依据下表选择有关序号,并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一H二①②③④三⑤⑥⑦⑧⑨⑩??四??…… ……(1)这些元素中,______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2)短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________酸性最强;________碱性最强;________呈两性。

(3)⑥和?的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

(4)第三周期的元素中,______原子半径最大;________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都很弱。

(5)在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

(6)①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举出两种单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

(7)②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10电子微粒,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

(8)氢元素与②、③三种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各列举两个例子,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 F Ar
(2)HClO4 NaOH Al(OH)3
(3)Ca Ca(OH)2>Mg(OH)2
(4)Na Ar
(5)HF SiH4
(6)金刚石 石墨
(7)NH3 NH
(8)HNO3 NH3·H2O NH4NO3 NH4NO2
3.对于下列物质:①NaOH ②Na2O2 ③Cl2 ④NaCl ⑤C2H6 ⑥H2O ⑦Ar ⑧NH4Cl
(1)只含离子键的有________,只含共价键的有______,不含化学键的有________。

(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有__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__。

答案 (1)④ ③⑤⑥ ⑦ (2)①②⑧(3)⑤⑥ ①②④⑧
题型1 微粒结构与化学键
1.(2014·上海,1)“玉兔”号月球车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u与U互为同位素
B.Pu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Pu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Pu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同位素,Pu与U是两种不同的元素,Pu与Pu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不同,互
为同位素,故D正确。

2(2014·上海,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H3O+和OH-B.CO和N2
C.HNO2和NOD.CH和NH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中电子数目的计算。

中性微粒: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阳离子: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CH中的电子数为8,NH中的电子数为10,两者不相等。

3.(2014·上海,4)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是石蜡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是化学变化,被破坏的是化学键,所以选B。

1.“四同”的判断方法
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H、H、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澄清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说明:(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

(3)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3.巧记10e-、18e-微粒
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

以Ne为中心记忆10电子体:
NeNa+、Mg2+、Al3+,
以Ar为中心记忆18电子体:
Ar
此外,由10电子体中的CH4、NH3、H2O、HF失去一个H剩余部分—CH3、—NH2、—OH、—F为9电子体,两两组合得到的物质如CH3CH3、CH3OH、H2O2、N2H4、F2等也为18电子体。

(一)原子结构与微粒间的关系
1.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X与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O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答案 C
解析 37Cl和39K含有的中子数都是20,A正确;X与P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114-82=32,即相差一个电子层,属于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及微粒间的数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B.微粒Na+、Mg2+、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短周期第ⅣA族与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D.Ca2+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8
答案 AD
解析 A项,同位素概念不清;B项中都与N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项,可形成XY4化合物,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D项,该离子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0。

3.(2014·无锡模拟)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向空气中增加CO2,促进碳的平衡
答案 C
解析 A项中是O元素的两种核素;B项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

(二)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化合物MgO、SiO2、SO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答案 D
解析 由非金属元素N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如铵盐:NH4Cl,A项错误;许多共价化合物,如HCl、
H2SO4等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B项错误;MgO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SiO2、SO3属于共价化合物,存在共价键,C项错误;PH3的稳定性低于NH3,是因为N—H键键能高,D项正确。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解答该题用举例法逐项分析,如B项N2中含有共价键;C项NH4Cl中含有离子键;D项中NaOH是离子化合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3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在反应O3+2KI+H2O===2KOH+I2+O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答案 D
解析 O3为单质,A项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仅有化学键断裂不是化学反应,如氯化氢溶于水,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含有分子,如水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题型2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2014·海南,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
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
答案 C
解析 A项,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Cl>HI,正确;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正确;C项,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错误;D项,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因为HCl强于
H2S,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正确。

2.(2014·山东理综,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
答案 D
解析 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但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该选项错误;B项,K+、Ca2+、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但化学性质不同,如
S2-、Cl-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性,该选项错误;C项,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半径:S2->Cl->K+>Ca2+,该选项错误;D项,Cl与Cl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得电子能力相同,该选项正确。

3.[2014·天津理综,7(1)(2)]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__。

答案 (1)b (2)氩 Na+(或钠离子)
解析 (1)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元素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阴离子半径,a错误;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正确;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错误;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熔点最高的是硅,最低的是氯气,所以从左到右元素单质的熔点不是逐渐降低的,d错误。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元素名称是氩;Na的失电子能力最强
,所以Na+的氧化性最弱。

粒子半径比较方法(一般规律)
(1)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2)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4)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半径,随核外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时,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

如比较Al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l3+电子数相同、与S2-同族的元素O2-比较,r(Al3+)<r(O2-),且r(O2-)<r(S2-),故r(Al3+)<r(S2-)。

关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

(2)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HClO、H2SO3是弱酸,忽略了关键词“最高价”)。

(3)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但是碳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

(4)误认为得失电子数多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其实不然,不能把得失电子数的多少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混淆。

(5)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某些元素(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价,最低负价为-1价)。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答案 C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减弱;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增多,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照各选项知本题答案为C。

2.(2014·江苏泰兴模拟)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半径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答案 B
解析 依据电子层结构,确定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

依据元素周期律,很容易得到答案。

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碱性比Mg(OH)2强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比NH3稳定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大于Na的原子半径,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大,故Cl-的半径比Al3+的小
答案 BD
解析 Ra与Mg位于ⅡA族,金属性Ra>Mg,碱性Ra(OH)2>Mg(OH)2,A对;As与N位于ⅤA族,非金属性N>As,稳定性NH3>AsH3,B错;Cs与Na位于ⅠA族,金属性Cs>Na,与水反应时Cs更加剧烈,C对;Cl-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相同,比Al3+多一个电子层,Cl-的半径比Al3+半径大,D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在高温下难分解,H2S在300℃即分解,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B.H2CO3的酸性比HClO的酸性强,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C.I-的还原性比Br-强,由此可推断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D.已知反应:2NH3+3Cl2===N2+6HCl,由此可推断非金属性氯强于氮
答案 B
解析 氢化物较稳定的元素非金属性较强,A正确;HClO中的氯元素不是最高价,B不正确;阴离子还原性较强,则元素非金属性较弱,C正确;氯气能置换出氮气,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氮,D正确。

题型3 元素推断及综合应用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
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答案 D
解析 短周期元素X、Z形成的最低价离子为X2-、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Z三种元素分别处于第ⅥA、ⅠA、ⅦA族。

又知X和Y处于同一周期,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从而推知X、Y、Z分别为S、Na和F。

A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F>S>Na;B项,Na单质为金属晶体,S、F2为分子晶体,S为固体,F2为气体,显然沸点Na>S>F2;C项,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Na+、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半径:F->Na+,S2-多一个电子层,所以S2-半径最大;D项,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为S>Na>F。

2.(2014·江苏,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 D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是O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是Mg元素;W与X同主族,则W是Si元素。

A项,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Mg)>r(Si)>r(C)>r(O);B项,O与Mg元素形成离子键,O与Si元素形成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C项,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元素,则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D项,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元素,则H2O的稳定性强于SiH4。

3.(2012·江苏,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答案 AD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题意不难确定X、Y、Z、W分别为O、Mg、Si、S。

A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O>S,故热稳定性H2O>H2S,A正确;B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S>Si,故酸性
H2SO4>H2SiO3,B错误;C项中,MgO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SiO2和SO3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C错;D项中,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核外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反而越小,故rY>rZ>rW>rX,D正确。

元素推断的一般思路
(一)由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1.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表所示。

A、B、C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一定是正四面体
B.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在DB2、BC6、DC4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
答案 D
解析 设A的质子数为n,由A、B、C位置关系可知,B的质子数为n+9,C的质子数为n+2,即
n+(n+9)+(n+2)=32,解得n=7,可知A、B、C分别是N、S、F;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D为碳元素(C)。

碳元素的氢化物有多种如CH4、C2H6、C2H4,其分子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A项错;NH3与HNO3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H2S与浓硫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CS2、CF4均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SF6的硫(S)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由于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D项正确。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A
B.D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高正价相等
C.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
D.原子半径:A>B>C>D
答案 AD
解析 由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知A、B、C为第三周期元素。

由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3,可知A为磷元素,则B、C、D分别为硫元素、氯元素、氧元素。

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B项错误;O与Cl可形成化合物ClO2,它是一种水处理剂,C项错误;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项正确。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

从所给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N、②为O、③为F、④为S、⑤为Cl。

元素①在第二周期第ⅤA族,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B错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2SO4,C正确;F没有正化合价,D错误。

(二)由原子结构推断
4.(2014·扬州高三第一次调研)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10-12m1601107066主要化合价+2+5、+3、-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W>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化合物X3Z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答案 AD
解析 由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知,X为Mg,Y为P,Z为N,W为O。

Mg2+与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
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W>X,A项正确;非金属性:O>N,故稳定性:H2O>NH3,B项错误;化合物Mg3N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C项错误;非金属性:N>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NO3>H3PO4,D项正确。

5.短周期元素的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2,W与X同主族,则( )
A.原子半径:Y<Z<W
B.单质的还原性: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由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可知X为氧(O),再由Y与X(O)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Y2X2、Y2X知
,形成的只能是Na2O2和Na2O,则Y为钠(Na),Z为铝(Al),W为硫(S)。

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主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能与元素Y形成X2Y、X2Y2两种共价化合物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干中信息知:X为H,Y为O,R为S,Z为Na,W为Al。

元素Y、Z、W对应的离子O2-、Na+和Al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H与O可形成H2O、H2O2两种共价化合物,B正确;Y、R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H2O和H2S,由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热稳定性:H2O>H2S,C正确;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为强酸,D错误。

(三)由性质特性推断元素
7.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结构及性质AA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B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C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D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E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其单质之一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成分F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

(2)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各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Ⅷ族
(2)Mg3N2 离子
(3)①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
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碱 HNHNHH
(4)H<O<N<Si<Mg
解析 A为常见的具有两种价态(化合价相差1价)的金属,只能是铁元素(Fe);B只有镁元素(Mg)符合条件;N、P、K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只有N2常温下是气体,C为氮元素(N);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D为硅元素(Si);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又是空气的成分,只能是氧元素(O);F为氢元素(H)。

(1)Fe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2)Mg与N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属于离子化合物。

(3)①可以利用MnO2能够催化分解H2O2产生氧气区别H2O和H2O2;②H2O、H2O2的电子数分别为10、18,N和H形成的10个电子和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别为NH3和N2H4,其中N2H4的结构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