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段胆肠吻合术在肝门部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段胆肠吻合术在肝门部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III段胆肠吻合术在8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结果。
方法:8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6岁,术中肿瘤
均无法切除,肝门部无法解剖,采用III段胆肠吻合术。
结果:术后患者均无手术严重并发症,血胆红素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均痊愈出院。
结论:III段胆肠吻合作为一种内引流方式
可达到有效解除黄疸,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姑息目的。
【关键词】III段胆肠吻合;肝门胆管;梗阻性黄疸
[Abstract]Objective: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ection III choledochojejunostomy in 6 cases of malignant hilar ob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Methods:6 cases of malignant hilar biliary obstruction in patients:four cases in which men and women in 2 cases,
the average age of 58.6 years old,during resection of the tumor can not be used in paragraph III choledochojejunostomy.Results:There was no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serum bilirubin level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s,were soon discharged.Conclusion:III cholecystojejunostomy paragraph drainage a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ch the lifting of jaundice,extend survival,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palliative purpose.
[Key words]III cholangioenterica tomosis,in ahepatic duct,obstructiveja undice,
肝门部恶性梗阻指发生在肝总管分叉处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肿瘤)[1],邻近器官肿瘤累及肝总管分叉处(如胆囊癌)和消化道肿瘤转移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
除率低于10%,近年来,随着肝胆外科的发展,切除率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患者需接受姑
息性减黄治疗[2]。
由于肿瘤的浸润或转移导致部分患者肝门部无法解剖,无法行常规内引流
手术,III段胆肠吻合术成为此类病人的选择,主要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提高生活质量。
所
谓III段胆肠吻合术是将肝内III段肝胆管与空肠作Roux-en-Y吻合,本文就该手术相关问题进
行探讨。
1 一般资料
2013.4-2015.2我科共收治8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6岁。
原发疾病:胆囊癌2例,肝门胆管癌4例,肝细胞性肝癌2例。
所有病人均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伴全身瘙痒,黄疸指数275.4±124.6 μmol/L。
术前CT和MRCP检查均显示肝门部肿瘤侵犯,肝内胆管高度扩张,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困难。
无左外叶
肿瘤转移、左半肝二级胆管受累及左半肝萎缩
2.术前评估及处理
术前首先评估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原发病的分期及可切除性[3],如有明显手术禁忌症,则采用PTBD退黄。
通过B超、CT或MRCP等影像学资料了解肝外转移、肝内播散及门静脉,下腔
静脉和肝动脉浸润情况[4]。
如有不可切除的可能则进一步评估肝内胆管是否有明显的扩张,
是否存在左外叶肿瘤转移、左半肝二级胆管受累及左半肝萎缩情况,准备行III段胆肠吻合术。
对高度梗阻性黄疸者,可以采用CT引导下PTBD退黄,1~2周后再行手术探查。
3.术中评估及手术方式
采用右上腹反“L”形切口,进腹后首先探查原发灶情况和肝门部情况,本组六例患者均属于原法灶无法切除,肝门呈冰冻状,无法解剖。
探查左半肝无肿瘤侵犯或转移,无萎缩,决定行
III段胆肠吻合术,切断肝圆韧带,游离镰状韧带,在镰状韧带左侧劈开肝实质,寻及III段肝
内胆管,在暴露肝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与III段胆管并行的门静脉分支。
在到达III段胆管
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1~2至较细的胆管,需严密结扎处理;纵向切开III段肝内胆管1.0cm左
右,5-0薇乔线将胆管壁与Glisson鞘缝合固定,并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
吻合口内置入12~14号硅胶管。
手术后处理同一般胆肠吻合术后。
4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所有患者术后血胆汁酸水平迅速下降,瘙痒症状明显缓解,血胆红素水平
随之下降,所有患者术后血胆红素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病人术后1~2个月拔除吻合
口支架管。
1例术后1月拔除吻合口支架管后出现返流性胆管炎表现;经相关治疗后痊愈。
5 结论
肝门部恶性梗阻病人的姑息性退黄措施包括:,肝门胆管-空肠内引流术,胆管内支架置放(经内镜或开腹)及PTBD外引流等[5]。
但由于肝门部被肿瘤侵犯,无法解剖,无法行常规
的肝门胆管-空肠内引流术:置放胆管支架,又因为肿瘤的不断生长,其姑息性退黄的时间有限,PTBD外引流虽然方法简单,但护理非常复杂,引流管容易堵塞或脱落,且外引流必然导致大量的水、电解质丢失,因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III段胆肠吻合术不失为一
种很好的选择。
与其相类似的还有改良Longmire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相比较,后者由于手
术创伤大,术中因无法阻断肝门,出血多,且需要切除肝左外叶,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大,
而III段胆肠吻合术却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对术后肝功能影响小、退黄效果好、生
活质量高等优点。
我们的体会,III段胆肠吻合术主要优点:①由于III段胆管解剖位置较恒
定且胆管扩张,寻找相对容易;②III段胆管远离病灶且能引流足够的肝实质。
术后远期效果好,③手术操作小,术中出血相对较少,不切除部分肝脏,对术后患者的肝功能影响小,发
生肝功能衰竭的几率小。
④术后退黄充分,护理简单,无胆汁丢失,生活质量高。
III段胆肠
吻合的主要缺点:①III段肝内胆管较细,管壁较薄,胆肠吻合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有较高的
胆肠吻合技术;②由于术中无法阻断肝门,可引起一定量的出血;④其它胆肠内引流发生
的一些并发症也同样存在(如逆行性胆道感染)。
此外,III段胆肠吻合术的禁忌症包括左外
叶肿瘤转移、左半肝二级胆管受累及左半肝萎缩。
总之,对于肝胆系统及其它消化系统肿瘤引起的肝门部恶性梗阻,如无左外叶肿瘤转移、左
半肝二级胆管受累及左半肝萎缩等禁忌症存在,III段胆肠吻合作为一种内引流方式可达到有
效解除黄疸,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姑息目的。
参考文献:
[1]Klatskin G.Adenocarcinoma of the hepatic duct at it's bifurcation within the porta hepatis.An unusual tumor with distinctiv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965;38:241.
[2]陈孝平,陈汉.肝胆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5-486
[3]Hann LE,Schwartz LH,Panicek DM,et al.Tumor involvement in hepatic veins:comparison
of MR imaging and US for preoperative assessment.Radiology 1998;206:651-656.
[4]Bismuth H,Nakache R,Diamond T.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resection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Annals of Surgery 1992;215:31-38.
[5]周建新,孙喜太,吴星宇.45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体会.江苏医药2005;1:75-76.
[6]黄志强.肝脏外科手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