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C 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减少,磁场能一定增大
B.麦克斯韦预言: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
C.无线电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D.紫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利用这种热效应可烘干物体
2.如图所示,一种光导纤维内芯折射率1n ,外层折射率为2n ,一束光信号与界面成α角由内芯射向外层,要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A .21n n >,α小于某一值
B .21n n <,α大于某一值
C .21n n >,α大于某一值
D .21n n <,α小于某一值 3.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 面上的同一点,且都垂直AB 边射出三棱镜 A .a 光的频率高 B .b 光的波长大
C .a 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
D .b 光在棱镜中的速度大
4.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交流电源上,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25Hz
B.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5W
C.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 2
D.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5V
5.如图所示,S 1、S 2是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 、b 、c 、d 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该时刻质点a 和d 的位移为0,所以振动最弱
B .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质点振动都最强,再过
2
T 后的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强,b 质点振动都最弱
C .a 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b 、c 、d 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D .再过T
4
后的时刻c 质点都将处于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
6.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T
2 -∆t )
和(T
2
+∆t )(∆t 是微小的时间)两时刻,振子的:
①速度相同; ②加速度相同; ③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④振动的能量相同。

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 /s ,则
A .在t =140
s 时,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B .在t =0~140
s 时间内M 点的路程为2m
C .在t =
201
s 时,质点M 的位移为正值 D .在t =20
1
s 时,质点M 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8.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 ,MN 为直径,一细束白光从Q 点垂直于直径MN 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打到光屏上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

已知QM =R/2,如果保持入射光线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使半圆形玻璃砖沿直径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小于R/2,则有
A
.半圆形玻璃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B
.半圆形玻璃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C
.半圆形玻璃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D .半圆形玻璃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9.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沿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半径垂直ab 面入射,有光线从ab 面射出。

以O 点为圆心,将玻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
光线从ab 面射出。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
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为θ
2sin 1
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 θ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 θ倍
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1/sin θ
10.如图所示,一矩形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ΟΟ′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则在0~
ω
π
2这段时间内 A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一直在增大 B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
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一直在减小
11.如图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波在t =0.5 s 时刻的图象,乙为甲图中C 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波的传播方向是x 轴的正方向 ②.波的传播方向是x 轴的负方向
③.若该波在传播中遇到宽约3.3 m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④.该波与另一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可能为1.1 Hz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2.发电厂的输出电压为U 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通过导线上的电流为I ,学校得到的电压为U 2,则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①.R
U 21 ②.R U U 221)(-
③.1IU ④.)(21U U I -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接头,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 、d 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 =2202sin 100π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 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 2 V
B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 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C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 连接,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 扳向b 时(滑动变阻器触头P 不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 变大
14.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块横截面呈扇形的玻璃砖,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2。

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 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
返回,∠AOB=135°,则光线在OB 面上的入射角应是
A .15°
B .30°
C .45°
D .60°
15.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 、匝数为N 、内阻为r ,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外电阻为R .t =0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则
①.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是e =NBS ωsin ωt
②.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是i =NBS ω
R +r
cos ωt
③.电压表的示数是2
ωNBS
④.电流表的示数是
2NBS ω
2(R +r)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6.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

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
A .x=2 m 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B .x=4m 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C .x=6m 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D .x=2 m 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
17.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λ。

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18.图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
波的周期T>0.6 s,则
A.波的周期为2.4 s
B.在t=0.8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4s,P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19.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 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

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
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
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
A.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20.如图所示,全反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n=2,一束光线垂
直于ac边从点O射入棱镜,现在让入射光线绕O点旋转改变入射
方向,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
边射出且射出点向右移动
②.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会从ab、
bc两边射出
③.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边射出且射出点向右移动
④.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bc边射出且射出点向下移动
A.②③
B.②④
C. 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12分)
(6分)2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下图,可得小球的直径为 cm 。

(2)如果甲同学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代号).
A .测摆长时,忘记了加上摆球的半径
B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 .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
(3)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

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 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Δl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
T 2。

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 = 。

(6分)2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选用的是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的矩形玻璃砖,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如下:
a.将木板水平放置,把一张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入射界面,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c.把矩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
d.在直线AO 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 1、P 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 2档住P 1的像。

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 3、
P 4, ,记
下P 3、P 4的位置。

e.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做出出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折射角β。

(1)请将步骤d 补充完整。

(2)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A .为了减少误差,P 3和P 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 .为减少误差,P 1、P 2的连线与NN ’的夹角越大越好。

C .为减少误差,选用的玻璃砖厚度不宜太小
D .若P 1、P 2连线与法线NN ′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 ′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 ′一侧就看不到P 1、P 2的像,所以P 1、P 2连线与法线
NN′夹角不宜过大。

(3)某同学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Oˊ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ˊ作垂线,交NNˊ于Cˊ、Dˊ,所以折射率n = 。

(用图示中的线段表示)
三.计算题(28分)
(10分)23.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的横截面如图示,O为圆心,光线Ⅰ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后恰在O点发生全反射,AO与底MN夹角θ=450。

现跟Ⅰ光线平行的光线Ⅱ从最高点B 射入后折射到MN上的C点,若真空中的光束为c。

求:(答案可用根号表示) (1)玻璃半圆柱的折射率;
(2)OC的距离;
(3)光从B到C的时间。

(10分)24.如图,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为图示波形,再过0.6s波恰好传到B点。


(1)波的传播速度v和周期T。

(2)在上图中画出t=0.6s时的波形图
(3)写出A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4)求出x=2m处质点在t=0~2.6s内通过的路程S
(5)从t=0时刻开始计时,位于x=50.5m处的质点C(图中末画出)经过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波峰?
(8分)25.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传播,直线上有P、Q两点相距3 m.甲、乙分别为P、Q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1)如果波是由Q传向P且波长λ>1.5 m,求该波的可能波速。

(2)如果波是由P传向Q且波长λ<1.5m,求该波的可能波速。

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填空题(12分) 21.(1) 1.940 (2)ABC
(3)2
2
2
12224)(4T T l
T l g -∆=∆∆=ππ 22.(1) 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3及P 1、P 2的像
(2)AC
(3) CC ’/DD ’ 三.计算题(28分) 23. (10分)
(1)2 (2分) (2)
R 3
3
(4分) (3)
C
R
362 (4分) 24. (10分)
(1)5m/s 0.8s (2分) (2)略 (2分) (3)y=-10sin t
π2
5(2分)
(4)130cm (2分) (5)10.7s (2分) 25. (8分) (1)5m/s s m /7
15
(4分) (2)
s m n /1
415
+ (n=2.3.4.…)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