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练习题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模拟试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
1.(3分)一位学生说:“我人生的第一句谎言是从作文开始的,作文从来就是想当然。

”素来讲究“真情实感”的作文竟然成为谎言的滥觞,是谁造成这种尴尬?这种缺乏“真情实感”、充满谎言的作文( )
①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②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③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④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3分)名山大川总能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

2019年6月14日,黄山游客发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奇观。

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思想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3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事实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3分)有人说“市场瞬息万变,变化莫测,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是徒劳的。

”以下对此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属于不可知论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5.(3分)2016年9月,北半球迎来“流星旺季”,多个流星雨将“天女散花”。

日环食也将在该月“现身”,露出华丽光圈。

这也是2016年全球“上演”的第二次日食。

科学家能够对上述天文现象做出精准的预报,表明( )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3分)《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因此,认清流言( )
①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
②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统一
③坚持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④要发挥意识能动性揭示事物本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7.(3分)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

“纸包不住火”。

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o C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

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③改变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8.(3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

这说明( )
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
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
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9.(3分)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10.(3分)“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11.(3分)2015年的暑期档电影《大圣归来》在上线10天后实现了票房5亿的奇迹。

孙悟空神通广大,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魔除妖,深受中国人喜爱,但在西方人眼中,孙悟空却是一个“恐怖分子”,他大闹天宫,扰乱社会秩序。

下列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12.(3分)嫦娥四号在世界上首次借助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其搭载的科学实验项目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理论,这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这主要说明了( )
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真理性
②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④获得认识是为了填补人类对于月球背面认知上的空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3分)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

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

这再次佐证(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14.(3分)此图象,有人看成一位少女的脸,有人看成一位萨克斯演奏家。

这种差别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结果往往因人而异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5.(3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6.(3分)某镇大力推广“稻虾共生”产业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小龙虾要脱壳 10多次,壳和排泄物成为禾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代替了化肥;小龙虾还能除掉田里的害虫,避免了使用农药。

“稻虾共生”产业模式(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客观联系的制约,发展新型农业
②把握事物联系多样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绿色农业
③尊重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自在事物联系,推动农业发展
④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3分)下列观点中能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是(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④吐故纳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8.(3分)两年多来,长江经济带相关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上述认识告诉我们应该( )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做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承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可分割,坚持二者统一
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防止矛盾双方向不利方面转化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要矛盾都要看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3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3分)随着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人们制造垃圾的速度也在空前发展。

《全球废弃物管理市场评估》报告显示:100年以后,垃圾年产量将超过4000亿吨。

人类正在采取废物再利用的方式把大多数垃圾变为新的资源。

这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3分)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2018年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

变中有忧。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等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在认识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2.(3分)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律二次全会上总结了管党治党的“八条经验”,“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好‘绝大多数’相统一”是其中一条。

这条经验,既抓住了重头,也管住了大头;既看到了“树木”,也看到了“森林”,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

以上经验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有(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②部分和整体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3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
A.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B.通过研究特殊案例,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C.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D.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
24.(3分)“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

这要求我们(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
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
③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3分)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

从哲学角度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
①从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的过程
②从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的过程
③既肯定又否定的扬弃过程
④曲折中创新发展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6.(3分)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成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力量国际信誉。

截止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3分)某哲学家在他的代表作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

”在另一篇代表作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

”由此可见,该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属于( )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③B.②④C.③②D.①④
28.(3分)指画奇才李冰奇在自创指掌墨的基础上,再创了洒墨法和洒色法,使其与泼墨、积墨、破墨等传统技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时以水引墨,有时以墨围水,达到浓淡、枯润、干湿层次丰富多变、得心应手的境界。

李冰奇指画艺术的魅力在于坚持了( )
①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3分)2018年11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市举办。

本届高交会聚焦实体经济,突出创新驱动,展现了新发展理念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突出创新驱动”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的发展需要辩证的否定
②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3分)民族品牌需要不断创新。

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促进生产技术进步
③只要不断批判和否定,新事物就能保持质的稳定性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民族品牌成功走向世界的首要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广大市场主体期盼进一步出台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措施。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大困境,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充分释放企业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年将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

从短期看,这可以为企业减负。

从长远看,还可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扩大消费需求。

减税降费政策得到社会的好评,但也给各级财政带来一定压力。

为了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主动的过“紧日子”。

政府通过调研,积极制定方案,将党政机关维持运转的费用再压缩5%左右,“三公”经费再压缩3%左右。

同时积极收回沉淀资金,主动挖潜,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

企业在政策的激励下,积极创新,在发展中寻找机遇,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结合材料,简述“减税降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32.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

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

人们 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

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33.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引发众人缅怀与追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在全世界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并以影视作品等形式进行改编传播,长盛不衰。

金庸作品不仅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汲取“雅”“俗”又超越“雅”“俗”,创造性吸收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

他借鉴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经验创作武侠小说,使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素质,达到新高度。

虽然是武侠小说,但是他笔下的群侠更贴近生活,更像是平民英雄,有爱恨纠缠,也有迷茫困顿。

可以说,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以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其“快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着国人的壮志情,引起无数华人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金庸作品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金龟村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立足本村实际,到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正确道路。

村两委面对村民市场意识差、缺乏致富门路等问题,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深入挖掘本村具有浓郁特色的羌文化资源,重点发展特色旅游和特色农业,相继举办了情歌节、牡丹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引进和培育龙头产业企业,发展“花、果、蔬、菌”等特色农产品,流转土地1800亩,带动100多户农民就近就地务工、销售产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分析金龟村的脱贫致富之路的正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