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空间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分析

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区域财政政策作为指导和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区域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区域财政政策旨在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愈加均衡和可持续。
财政政策不仅仅关乎经济,也关乎政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区域财政政策的语境是宏观的,但是实践需要考虑个体和微观的因素。
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的增长,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由此可见,区域财政政策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
二、主要的区域财政政策1. 财税调节政策财税调节政策是指财政部门通过改变财政税收的高低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减免税收、差别税收、税制改革等措施。
在很多国家的实践中,财税调节政策通常被用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强调整个地区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2. 支出调节政策支出调节政策是指财政政策的支出方面,通过财政部门的一系列非税收入和非税支出的调整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通过提供补贴、投资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加速区域发展。
3. 债务政策当区域财政政策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借入贷款来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就是债务政策。
一般来说,借贷的成本较低,因而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地区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人口等。
这些因素为财政政策带来了制约与挑战。
因此在制定财政政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如在环境受污染的区域,就需要重点考虑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在人口普遍老化的区域,需要发展养老产业。
同时必须根据区域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示范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具体影响?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山东省为例,详细分析区域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和满足民生需求而进行的支出,它是政府财政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 财政支出对需求拉动的影响财政支出对需求拉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提高社会福利支出等方式增加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下行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且,政府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支出可以增加民众的消费能力,提高民生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财政支出对需求拉动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扩张的财政支出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为需求拉动超过了供给的能力,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政府对需求拉动的财政支出往往过于依赖债务融资,这会增加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财政支出对资源配置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可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对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财政支出对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失误和浪费,例如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可能存在盲目扩张和过度投资的问题,从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对某些行业或企业进行扶持和补贴时可能产生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负面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可能出现一些政策失误和不当干预,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经济结构的变形。
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可能会忽视一些社会公共利益和民生问题,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引言区域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特定区域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于全国性财政政策,区域财政政策更加专注于特定区域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讨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区域财政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财政政策措施,以实现以下目标:2.1 促进经济增长区域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措施,政府可以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2 促进就业创造区域财政政策旨在促进就业创造,减轻失业率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补贴、培训和创业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在该区域进行招聘和扩大业务规模,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2.3 促进投资吸引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该区域投资。
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区域财政政策的影响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方面的探讨:3.1 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区域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可以提高该区域的生产力并促进就业。
这将进一步推动经济活动,带动产业的发展和增加税收收入。
3.2 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给予特定产业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政府可以选择支持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以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3.3 区域差距减小通过区域财政政策的实施,政府可以更好地解决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并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3.4 创新能力提升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加大对科研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经济 的协调发展 , 笔者在模型( ) 础上 加入控制稳态的变 1的基
量, 在条件收敛分析基础上 , 根据地 方财政 的职能分类有选择 性地选取财政支出的五项支 出内容 ,将支 出项 目占财政总支
度 。该模 型中, 仅有两个时点卜T 上的观测值 ,是时段 的长 和t T
度, 这一 时 问 区间 上 的平 均 增 长 率 即为 :
本文分析 的原始数据主要来 自《 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 (
局 ,94 20 ) 19 — 0 6。考虑到不 同年份可 比价格G V 数的差异 , D-  ̄ 凡 牵涉到不同年份可 比价 格问题的数据 ,均采用基年法进行 了 换算和调整 , 以消 除物价 因素的影响 , 增强不 同时间数据 间的
一
财政支出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的加入 , 加速 了经济 的发散 ,
定 程度上确 实影响 了中国省 际间 的经 济增长 的收敛程度 , 虽不 能成为影 响经济增长 收敛 的条件 ,但很明显财政支 出已 经成 为了影响经济增长 的一个重 要因素。财政支出与经济增
经济增 长速 度之 间存在 负相关 关系 ,即落后地 区比发达地 区 有更高 的经济增长率。
( /) g / 1 l 0 ,[ 一( 1 / 7l 7。 g o 以 ( ) 一 1
,
出的 比重 作 条 件 变 量 对 模 型进 行 回归 , 择 的 变 量 如 下 : 选
,和 , 为 区 域 一 £ 间 的 人 均 G P ,/ 为 误 差 , , 在 册 时 D 值 / tt  ̄,-r
可 比性。比如 , 本文分析中提 到的人均G P D 均为真实人均G P D, 即对人均G P D:  ̄行平减指数 的修正 。 考虑到各省的G P D 名义指
区域经济差异与财政投入

区域经济差异与财政投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地区的财政投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主要从区域经济差异与财政投入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区域经济差异中国广阔的土地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中国广义上的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等。
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包括中西部的贫困地区、西藏、青海、新疆等偏远地区。
这种区域性差异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所致。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政策扶持的不同、资源的分布不同等。
同时,人文环境、教育、科技以及人才储备的差异,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的原因之一。
二、财政投入财政投入是政府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广义的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往往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可以更多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
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受到资金匮乏的限制,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力相对较弱。
从当前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市政投入金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市政投入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弱。
同时,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相对分散的组织结构也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区域经济差异与财政投入的互动关系不同地区的经济较差的原因,与财政投入的差异也有很大的联系。
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也是互相影响的。
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丰厚,也因此能够扩大市政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可是相对贫困的地区受到资金限制,政府的财政投资相对较少,也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壁垒。
财政投入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财政支出水平密切相关。
政府的财政政策要有明确的区域性规划,通过社会调查和政府推行的专项计划等,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对于国家构建和社会管理进行的资金支出。
这些支出的范围非常广泛,从道路和桥梁的修建、学校和医院的建设,到国防和公共安全的维护,都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支出。
这些资金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将在本文中详细阐述这些影响。
一、增加需求财政支出可以增加需求,使得经济出现增长。
这是因为政府投入资金可以直接刺激生产和消费。
比如,政府投资建设道路和桥梁,可以促进交通,让物资的流通变得更加便捷,因此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
同样,政府支出还可以增加对公共设施、教育、保健等基本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二、创造就业机会财政支出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长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来创造就业机会。
例如,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支持教育和医疗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这些领域的就业机会。
三、刺激生产财政支出也可以刺激生产,增加经济的产出。
政府可以通过采购产品和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例如,政府可以与建筑公司签订建设一座大型商业中心的合同,从而提高该公司的收入,并促进相关产业的生产。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政府还可以通过采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促进财富再分配财政支出还可以促进财富再分配,从而缩小不平等的财富差距。
政府可以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救济等社会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政府可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或免费医疗服务,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样的政府支出不仅有助于增加需求和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五、促进企业投资财政支出还可以促进企业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投资的刺激,并鼓励企业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例如,政府可以给予企业更多的税收减免,以研发创新投入为例,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倡导企业通过创新研发提高自身竞争力和产业质量,由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大发展。
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

Vo . No6 J n 2 0 16 . u 0 6
⑥ 2 0 c.T c . Id 0 6 S i eh n
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基于P nl aa a e D t模型的实证研究
— —
韩 远 迎
( 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 津 天 天 摘 30 2 ) 0 2 2
lG P C an fn + lG n D = + lK+ l Tn l L 其 中 : DP 地 区生 产 总值 ; 代 表 资 本投 入 , G 为 K 用各 地 区 的 全社 会 固 定 资产 投 资 额 代 替 ; 表 劳 动投 入 , 代 采用 各地 区的从 业 人 数指 标 : 代表 财政 支 出 的绝对 G
域 经 济的 增 长 。 这说 明 , 府 可 以通 过 财 政 支 出 来 干预 经济 , 政 实现 区域 经济 的 协 调 发 展 。
关键词 : 财政 支 出; 区域 经 济 ; 响 效 应 ;ae D 诅模 型 影 P nl a 中 图法 分 类 号 :8 04 F 1.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规模 。基 于数 据 的可得性 , 型 中各变 量 的样本 区间 模
距 持续 扩大 ,并 不利 于我 国经 济 的持续 健康 发展 。 也
不利 于社会 的和谐 稳 定 。 应该 说 , 导致我 国各地 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自然资源禀赋 、 诸 劳动力 、 资 本、 产业结 构 、 产业 技术水 平 、 域外 出 口、 地方 财政支 出 与管理能力 、 国家产业政 策和 区域 开发政 策等 , 可能 都 影 响区域经济增长 的速度 。但我们认 为 , 地方 财政支 出
方 面 的信 息 , 够提 供 更 大容 量 的样 本点 , 能 改善 参 数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市场预期、资源配置和国际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探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拉动需求和投资引导两个途径实现。
1、拉动需求财政支出通过政府投资和消费支出,可以直接拉动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
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可以直接刺激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和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投资引导政府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对产业进行引导和支持,通过提高对某些产业的财政支出,来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政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市场预期影响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市场的预期改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当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市场会预期未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需求增长,从而激发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意愿,增加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另外,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也通常会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松动,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使得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降低,扩大贷款规模,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会影响到投资的效率和方向。
如果政府的财政支出过多地倾向于消费支出而忽略了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市场的完善,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财政支出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需要合理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结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不仅会影响国内经济,也会引起国际经济的波动。
因为地区内经济增长不均衡,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不同地区会产生差异影响,从而引起贸易不平衡。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的影响研究

二 、文 献 综 述
财 政 政策对 经 济增 长 的影响一 直是 理论 界 长
期探讨 的问题之一。有许多学者就财政政策对经 济增长影响的短期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 , 他们 主 要 以工业国家为样本 阐明了在何种条件下财政政
21 0 1年 7月 第 4期
南京 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un f aj gN r a U i r t( oi c n e ora o ni om l nv sy Sc Si c) l N n ei l a e
J l 2 1 u, 01
No 4 .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的影响研究
财政 政 策对 经济 增长 的长 期影 响也 受到 了学 术界 和实 践者 的广 泛 关 注 ( az adZ e 19 ) Tni n e ,96 , 最 近大量 内生经 济 增 长 的 研 究 文献 表 明 , 财政 政 策 既能 够促进 经 济 增 长 也 能 够 阻碍 经 济 增 长 , 因 为税 收 和政 府支 出能 够通 过影 响物 质和 人力 资本 存 量 , 而 间 接 影 响 稳 定 状 态 下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从
5 — 3
具持 续性 。然而那 些 主要依 赖增 税 和削 减公共 投 资 的财政 调控 似乎 并 不具 有 持续 性 ( o ,e a. V n t 1,
2 0 ) 0 1。
平变 化和 结构 变化对 经 济体 的稳定 状态 和 动态转 移过 渡 都 具 有 显 著 的 影 响 。通 过 改 变 总 需 求 结
如 P rt 19 )研究 得出当政府负债程度较高 e t(9 9 oi 或者快速增加的时候 , 财政政策能够显著 的刺激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出于各种目的而支出的资金。
财政支出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1. 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基础。
政府通过教育支出来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和培养人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由于教育能力的提高,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劳动力将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增加国外投资和贸易,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政府投资农村经济能够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推动消费增长。
另外,通过对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的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4. 医疗卫生投资的影响医疗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领域,政府在该领域的投资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因为健康人的工作效率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产力,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
5. 社会保障投资的影响社会保障是国家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政府通过投资各种社会保障项目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生活负担,提高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在此过程中,政府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增强国家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领域的财政支出将推动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在财政支出中合理分配,优先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分析

财政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分析财政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分析区域差距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区域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财政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1. 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方式调节财政收入的分配,从而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税收进行差别化调节,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向欠发达地区提供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其收入来源,从而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
2. 财政支出调节财政支出是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3. 财政政策对投资环境的影响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来投资进入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二、财政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1. 财政支出对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
以中国为例,2016年全国财政支出中,中央与地方支出比例为50:50。
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越高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也相应越高。
2. 转移支付对区域差距的影响转移支付是国家向欠发达地区提供的一种财政支出形式。
研究表明,转移支付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中国为例,2000年至2010年期间,国家向西部地区提供的转移支付总额为2.5万亿元人民币。
研究表明,这些转移支付资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结论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支出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财政支出的省际差距比较

我国财政支出的省际差距比较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广阔领土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职责。
财政支出是省级政府履行职责的基础,也是实现区域发展均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我国,各省的财政支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比较我国财政支出的省际差距,并探讨产生差距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财政支出的省际差距中国的财政支出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
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事务和重大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
然而,在不同省份之间,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财政支出的规模存在差距。
一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广东、江苏和浙江,财政支出规模较大,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支持各项建设和社会福利。
而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如贵州、甘肃和青海,由于财政资源相对匮乏,财政支出规模较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存在差异。
一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更倾向于进行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而一些财政压力较大的省份更倾向于进行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差距产生的原因我国财政支出的省际差距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财政支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在税收收入和其他经济活动中都具有明显优势,从而能够有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支出。
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由于税收和经济活动相对较少,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各项支出需求。
其次,地区资源的差异也是导致财政支出差距的重要原因。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省份之间的资源分布差异较大。
资源富集的省份可以通过资源开发和利用,获得较高的财政收入,从而拥有较大规模的财政支出。
相反,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虽然经济发展压力较大,但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各项支出需求。
此外,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也对财政支出差距产生影响。
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一
、
引 言
用 比邻 地 区的外 溢效应 , 成 为政 府制 定财政 政策 、 调 整 和优 化 财政 支 出结 构更 为 重 要 的考 量 。 因此 , 要 想 更 加 准 确 地 衡 量 财 政 支 出对 圈域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就 不仅要 考虑 财政 支 出对 圈域 经 济 的影 响 , 还需
半的人 口以及六成 以上的 G D P总量 , 不仅是湖北经济
政 支 出是 否具 有 外 溢 效 应 及 其 对 区域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城 市 圈 的 经济 增 长在 空 间上 的互 动 关 系 如
何 ?各个 城市 应 如何相 互利 用彼 此之 间财 政支 出的 外溢效应 , 实 现 真 正 的 分 工 协 作 和 资 源整 合 , 达 到 “ 1 + 8 > 9 ” 的效 果 ?文章 接下来 的结 构安 排如 下 : 第 二 部 分为 文献 回顾 : 第 三部 分 为理论 分析 ; 第 四部分 为
财政支 出的空 间外溢效应对 区域经济 增 长 的影响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王 宝顺 . 刘 冰 熙
( 中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3 )
摘 要: 讨 论 财政 支 出 的跨 区溢 出效 应 对 于财 政 体 制 的 设 计 以及 区域 经 济发 展 意 义 重 大 。本 文在 以往 研 究的 基 础上. 采 用 空 间面 板 D u r b i n模 型 。 实证 研 究 了武 汉 城 市 圈 内各 地 财 政 支 出的 空 间外 溢 效 应 对 区域 经 济增 长 的 影 响 ,
计 量模型及实 证分析 ; 第 五部 分为结论 与政策建议 。
二、 相 关 文 献 回顾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投资行为。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财政支出可以刺激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时,会增加国内总需求,拉动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将会促使相关行业的投资增加,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收入,进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经济的增长。
财政支出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投资,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流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财政支出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增强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劳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本的支持。
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政府可以缓解居民的社会风险,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总需求的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成本效益不一定高,财政支出可能存在浪费和不当使用的问题。
如果财政支出没有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财政支出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过度,可能会导致总需求过热,推高物价水平,进而增加通货膨胀的风险。
财政支出也会增加政府债务压力,如果债务水平过高,可能会对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刺激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但也需要注意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通货膨胀压力和债务压力等问题,进行合理管理和调控,以确保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地方政府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动态健康的财政体系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财政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地方政府财政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至关重要。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
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可以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区域生产力和市场的发展。
其次,地方政府财政对于扶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例如,通过给予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技术培训等支持措施,地方政府可以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此外,地方政府财政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各种社会福利事业,这些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
地方政府可以将财政资金用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地方政府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由于地方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大量借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债务水平过高,对财政可持续性造成压力。
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需要加强财政监管,提高债务管理水平,防范风险。
其次,地方政府财政的不平衡分配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些地方政府财政相对较强,而另一些地方则相对较弱,这使得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分配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优化地方政府财政体系方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财政监管,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其次,建立有效的财政预算制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避免异常支出现象。
中国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问题研究

1 0 99 l 5 99 2 0 O0 2 5 00 2 06 0 2 7 oo 2) 8 f) (
括转移支付 ) 对财力地区差异进行要素分解 , 以确定各项 收入 对财力差异的贡献率 。 综上所述 ,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 区间财力差异 的测量 , 而应用 区域经济学 中不平等指数及相 关分解方法研究财政支出地 区差距的文献却非常少。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 根据东部 、 中部 、 西部三大 区 域 的划分 , 19 - 2 0 以 9 0- 0 8年为分析区间 , - 以五年为一个分析 单元 , 研究 了中国经 济转 型时期财政支 出地区差异 的现状 , 运用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财政支 出的地 区差异程度和特 征 , 并探析了这种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政策建议。 除此 之外 , 些年份财 政支 出区域分 布 的明显变化 也 一 反 映出宏观政策 变动 的影 响。例如 ,9 4年财 政体制 改革 19 恶化 了中西部地 区的财力 , 致使 19 9 5年 中西部地 区财政 支 出的比重 出现 了显 著下 降。20 年 以来 的西 部大开发战略 00 使西部地 区财政支 出的比重 提高较快 。2 0 0 5年的中部 堀起 战略 也使中部地 区财政 支 出的 比重有 所提高 , 相对西部 但 而言 提高并不显 著 , 可见 中部 的发展受 到此政策 的影 响相
单位 :亿元 、 ( %)
全 国地 方 财 东 部 地 区 中部 地 区 西 部 地 区 政支出( 亿元 ) 财政支出( 亿元 ) 比重( 财政支 出( %) 亿元 ) 比重( 财政支出( %) 亿元 ) 比重( %)
207 9 4 82 8 1 36 0 7 2 5 514 3 431 0 3 9 8 33 4 48 92 9 33 24 2 2 52 7 7 1 6 27 9 1 4 5 01 1 4 8 71 22 8 9l 44. 9 502 . 5O9 . 50 8 . 493 . 488 . 4 5 6. 58 6 l 9 1 8 25 77 613 3 77 91 97 75 1 9 2 5 2 282 - 2 8 4. 2 9 4. 2 4 4. 2 6 5. 2 5 5. 2 6 5. 5 0 6 12 8 0 2 51 3 62 53 762 7 98 0 5 1 6 37 6 26. 9 25O . 242 . 249 . 25 1 . 257 . 280 .
财政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这一地区的发展事关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然而,中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财政政策的调整必不可少。
本文将重点探讨财政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国家重点扶持政策的实施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等因素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国家大力扶持这一地区的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通过实施多种资金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借助国家优惠税收政策、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政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其中,广西、重庆等地时尚产业、农村电商等方面的建设成效显著,政策实行成效显著。
二、财政政策的有效执行为保障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实施,财政部门在税收的收取与使用、财政援助的提供与落实、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动员、中西部产业的发展与扶持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减轻了这一地区的财政负担,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从税收收取与使用来看,中西部地区所能获取到的税收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较少,甚至存在一定的不均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财政政策在税收征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而为中西部地区政策落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
从财政援助提供与落实上来看,中西部地区政府在重要的项目建设上需要大量的财政援助,政府财政部门要及时地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
这也是财政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从基础设施建设与动员上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投资、PPP等方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经济迅速提升。
从中西部产业发展与扶持方面分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强调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要借助于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建设。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摘要: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
然后,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 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 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 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关键词:财政政策效应空间差异性地区经济增长一、引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日益扩大,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因此,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解决缩小地区经济差距问题再次成为了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关注点。
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两次西部开发的财政实践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那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又将怎样, 地区间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存在差异。
现有研究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上,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财政政策在不同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效应差异进行把握。
从国际理论研究和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来看, 对于不同的经济体, 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不同的, 这不仅仅是分析的理论和工具差异所决定的, 经济环境本身是主要的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特别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国经济不仅具有转型经济所应有的特征, 而且区域经济的分离和融合趋势十分明显, 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整个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又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表现出经济发展特性的分离。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财政支出被认为是政府通过税收收入或借贷手段投入市场的资金。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着眼于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和效果。
首先,财政支出作为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活动,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可以促使市场活动重新启动,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这样的刺激措施能够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进而刺激企业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尤其在经济衰退或危机时,财政支出的巨额投入能够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市场情绪,促进经济复苏。
其次,财政支出还可以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公共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道路、桥梁、港口、电力、通信等各种交通与通信设施,以及给水、排水等配套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通过适当的财政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其质量和覆盖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
此外,财政支出还可以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项目。
社会保障和福利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当的财政拨款,政府可以提供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福利项目,有效减轻弱势群体的负担,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这样的支出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促进社会安定,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支出的影响并非单向度的正面作用,也有一些负面效应需要关注。
首先,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可能会导致政府债务累积,增加了财政风险和负担,进而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
政府的负债水平过高会降低信用评级,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下降,进一步造成经济增长乏力。
其次,财政支出过度依赖特定行业或地区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扭曲,阻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发展。
综上所述,财政支出作为经济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

看 , 同截 面之 问 也 不 存 彳 显 著 性差 异 , 应 该 考 虑 混 合 估 不 F 则
计 模 型 : 推 断 限于 横 截 面 单 位 时 , 考 虑 固 定 效 应 模 型 ; 当 应 当推 断 是关 于 总体 的时 候 . 则应 考 虑 随机 效 应 模 型 。 文 主 本 要研 究 模 型 中解 释 变 量 对 被 解 释 变 量 的 影 响 方 向 和影 响 程 度 , 推 断 限 于横 截 面变 量 影 响 情 况 , 以 本 :2) 重共 线性 的影 响被 减 弱 。 当解 释 变 量 在 两个 方 向 ( 多
应 该 说 .导致 我 国各 地 区间 经 济 发展 水 平 差距 扩 大 的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地 方 财政 支 出无 疑 又是 影 响 区域 经 济 增
上 同 时变 动时 , 由于 潜 存 影 响 因 素 的 增 多 使 它 们 之 间强 相 关 的 可能 性 大 大 降 低 ; 3 使 我 们 能 够 识 别 和 度 量 一 些 纯 粹 () 横 截 研模 型 和纯 粹 时 间 序 列 模 型 所 不 能 识 别 的 因素 。 由 于 横 戡 面数 据 倾 向于 反 映 经 济 运 行 的 较 长 时 间 的 特 征 , 而 时 间序 列 数 据 则 着 重 强 调 短期 波 动 ,二 者 的 结 合 使 我 们 能 够 更 好 地 分 析 变 量 问 的 关 系 及 动态 特 征 :4 降低 估 计 偏 差 。 () 存 P nl a a e D t 析 巾 , 与有 效 使 用 数 据 密 切相 关 的 问 a分 题 是 混 合 估 计 模 型 、 定 效 应 模 型 ( i d E f t Mo e ) 固 Fx f cs d 1 还 e e 是 随 机 效 应 模 型 ( a d m E f t Mo e ) 判 断 问 题 。 如 果 R no f c d1的 es 从 时 间 上 看 ,不 同 个体 之 间不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从 截 面 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空间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梁红梅朱莲花2012-1-11 17:02:48 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35期内容摘要:我国财政支出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存在着规模和结构差异,财政支出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运用主成分法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财政支出差异,通过回归方法探讨了财政支出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为有效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规范。
关键词:财政支出,空间差异性,区域经济协调,主成分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空间差异及其现状(一) 支出规模的空间差异东中西部划分指我国大陆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划为东部地区,将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划为中部地区,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划为西部地区。
本文以人均财政支出为例分析财政支出在三大区域间的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多种原因,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财政支出规模存在很大差异。
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总量远远超过中西部,东部地区中,北京、上海、天津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西部地区中青海和西藏人均财政支出达到较高水平,因为该两地人口密度低,基数小,但总量低于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北京和上海人均财政支出已经达到12120元和13889元,是西部地区(除了西藏自治区)人均财政支出的两倍。
我国财政支出总量从东到西依次递减,存在明显的规模差异性。
而目前西部各省财政支出规模偏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投资环境迟迟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到了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西部地区的积极性。
这种财政支出在区域间的失衡是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支出结构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项目的支出大于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项目的支出。
中部和西部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项目的支出大于其他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安全等事务的支出,东部地区支出比例明显超过中西部。
这说明,各级政府为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大量财政支出用于科学研究和商业活动,保证了这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但扶持力度相对较小。
东部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较强,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多,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私人资本收益率,加大对于科研和工商业金融等项目的投资,从而加速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中东西三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具体到财政支出项目,东部地区科学技术支出比例最大,可以看出该区域注重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上等支出项目上,中部地区支出比例高于东部和西部,说明中部地区比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量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财政支出空间差异的测度—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为反映区域财政支出的差异程度,本文以综合性、代表性、针对性等原则选取了基本建设支出(x1)、企业挖潜改造支出(x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x3)、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x4)和行政管理费支出(x5)等指标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根据段澈的《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统计数据和2004-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的统计资料,对东、中、西部的财政支出进行归类整理,得到1985-2008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财政支出各项目占总支出的比例表。
利用SPSS分别对东、中、西部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了KMO 和Bartlett检验。
在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情况下,共提取两个公因子,且特征值都大于1,它们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因此选择两个公因子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主因子载荷阵,对载荷矩阵进行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载荷阵。
东部地区,从旋转后的主因子载荷阵可知基本建设支出(x1)、企业挖潜改造(x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x3)在第一主成分(FE1)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x4)和行政管理费(x5)在第二主成分(FE2)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中部地区,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x4)和行政管理费(x5)、企业挖潜改造(x2)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FM1)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基本建设支出(x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x3)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FM2)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西部地区,同样对应于上面的分析,从旋转后的主因子载荷阵可知西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x3)、企业挖潜改造(x2)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x4)和行政管理费(x5)在第一主成分(FW1)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基本建设支出(x1)在第二主成分(FW2)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财政支出空间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支出规模的空间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省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省际人均财政支出为解释变量,利用软件eviews6.0分别对东中西三组数据进行弹性分析。
只有西部的t显著性概率大于0.05,为便于分析,仍然认为三大地区省际人均财政支出与省际人均GDP 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2008年东、中、西三大地区省际人均财政支出的省际人均产出弹性分别为0.785923、0.63103、0.166409,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态势。
表明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中西部经济比较落后,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
(二)支出结构空间差异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财政支出结构空间差异性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载荷阵除以其相应的特征值平方根,所得到的特征向量即为主成分的系数。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代入公式中,分别得出东中西部财政支出结构的主成分值表,利用Eviews6.0软件对标准化后的Ln人均GDP关于F1,F2进行回归。
各项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同时方程的R2均大于0.8,说明拟合效果较好。
得到表达式后,再将主成分F1,F2与X1、X2、X3、X4、X5之间的关系代入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到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如下:YE=8.9789-0.326X1-0.2748X2+0.2492X3+0.1638X4-0.2374X5YM=8.3112-0.1561X1+0.07X2+0.306X3+0.3047X4+0.2903X5YW=8.1319+0.1189X1+0.2548X2-0.268X3-0.2122X4+0.0655X5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有着不同的经济效应。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己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地方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占地方总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科教文卫事业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强。
改善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会大大提高生产率。
中部地区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占地方总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和东部一样;地方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占地方总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与地方经济增长正相关;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所以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地方经济。
西部地区,虽然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基本建设支出占地方总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东部、中部地区,与地方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说明西部基本建设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
结论及建议区域间财政支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在宏观意义上,东部地区财政支出依然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的财政支出大于西部地区。
同时区域内的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区域间财政支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规模差异和结构差异,规模差异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结构差异表现为各个项目所占支出总量的比例不同。
财政支出可以用来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估算可以为政府预算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农业发展支出和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对东部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项目的支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优化财政支出政策,缩小区域间支出差异。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一方面要在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增加税收收入以保证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应对支出比例小而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给予适当的支持,以保证财政支出分配的公平。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中西部地区科教文卫的比重,逐步增加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严格控制中西部地区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
总之,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区域性差异进行有效调节,进一步优化东中西部财政支出结构,使各级政府职责划分更加合理,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1.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张钢,段澈.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徐桢.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74.范丽红,凌卫平.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65.王林远,宋旭光.公共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46.曾娟红,赵福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7.庄子银,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8.何振一,阎坤.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