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俗话说:“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
学生来学校里求学,是为了长身体,长知识,更重要的是来学做人,难免会存在一些弱点,缺点,甚至会犯一些错误。
他们犯了错误之后,总是带着消极的心理,对学校、对老师,特别是对班主任存有疑惧和戒备。
如果班主任这时不能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简单粗暴地凭事件的表象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由于主观印象而带着有色眼睛去处理,往往会让学生不服,出现反驳甚至顶撞的情况。
内向的学生会变得更加沉默,甚至造成自我封闭的严重后果。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把话说完,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碰到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班主任应该让学生陈述事情的经过,既要分析学生的主观因素,又要对事情发生的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如果逼着让学生认错,不让学生“顶嘴”,也就是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这样表面上是维护了班主任的尊严,实际上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时还会造成僵局和被动。
我教过一个“特殊”的学生---刘磊,他从小父母离婚,母亲远嫁他乡,刘磊跟着嗜酒如命的父亲生活,父亲因为长年受酒精的刺激和麻醉,脾气格外粗暴,经常对
刘磊拳脚相加,有好几次,我都能看到刘磊惨遭爸爸毒手而留下的证据。
可能是出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刘磊性格很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也因为如此,刘磊懒散,学习不认真不说,关键是习惯差,抽烟、旷课是常事,我还清楚地记得,曾经我为了把正在逃课的他“抓捕”归案,像个侦探似地跑到学校后山过,也在河边“潜伏”过。
也记得初为人师的我,曾今当着他父亲的面,强忍着泪水很委屈地说过:“我再也不想管你了!”。
除此之外,刘磊还暴躁易怒,偶尔会和同学打架。
一天下午他来上课迟到了十分钟,脸上还青一块紫一块的。
恰好那节是我的课,我以为他又去打群架去了,我要他当众承认错误,认识不深刻还要送学校政教处处理。
他想争辩,可在我的一阵疾风暴雨似的批评下,他选择了沉默。
尽管刘磊保持沉默,但记得当时由于气愤,批评中我还带着对这个“特殊”学生的厌烦情绪。
刘磊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缺少安全感,心理比较成熟,在自卑心理的左右下,逆反心理很严重,干脆硬着头,一声不发,造成僵局。
后来我才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上课时他在厕所看到几个高年级的大个子学生欺负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他们要这个小同学以请客的名义请他们吃东西,小同学不肯而遭打。
刘磊看不过跟几个人扭打起来,结果是大个子学生跑了,而刘磊是鼻青脸肿。
我了解到事情的实情后后悔不已,心想就因为自己的简单草率,和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老师架子,而让学生无故
受到了伤害。
放学后我找到刘磊,和他交心地谈了一次,证实了这件事,我郑重地向刘磊同学道了歉,谈话之间,我发现刘磊的眼神从一开始的疑惑变得渐渐柔和,最后变得充满了信任。
之后我还和他进行了朋友式的聊天,我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我深感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这不仅是对刘磊,也包括对其他的学生。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班主任给学生争辩的权利好处是明显的。
首先,班主任可以从争辩中了解到学生发生某种错误的背景、条件以及心理动机。
这样,批评教育工作才能有针对性。
毛泽东同志曾经就说过:“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允许学生申辩,不仅有利于老师掌握全面客观情况,还可以避免主观片面性,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否则,无的放矢,盲目地说教批评,只会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错误,加剧师生之间的敌对情绪。
其次,班主任耐心地听取学生的申辩,可以检查自己的批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否在理,发现有不妥之处,能够及时地调整和纠正,以减少班主任工作中的“纰漏”,还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和质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批评对学生有粗暴行为的教师时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
迪生。
”当学生面对班主任的批评不服、反驳甚至顶撞时,班主任记住一定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浅谈班主任应当尊重学生权利
何庄中学杜丰刚
自古以来,班主任就是抓班级全面工作,即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理所当然最容易出错。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总是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而对学生的合法权利缺乏足够的重视。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理应维护、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使他们的合法权利不受到侵犯。
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应当得到尊重,自认为学生易受侵犯色合法权利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体罚回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双重伤害,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此,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尽管如此,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有报纸载:1998年9月4日,正在朝阳市
隐私权一般是指公民不会让他人知道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未成年人保护[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法
学生还有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
教育法
如果我当上了班长,我要努力为全班同学服务,当好老师的小助手,把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布置好,把卫生搞好,组织大家去农村体验生活,观察小动物,采集标本,观察星空。
当然,还要带领全班同学去共同争创“文明班级”。
2.师:你觉得吴勉的想法怎么样呢?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支持他吗?
3.继续故事:当吴勉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同学说的时候,有的同学说:“你的成绩不好,能当班长吗?”吴勉感到很困惑,当班长一定要学习成绩好吗?成绩不好的就没有当班长的权利了吗?
4.大家来讨论:吴勉成绩不好,有没有参加班长竞选的权利?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如何帮他解除困惑?
5.如果你现在处在吴勉的位置,你会怎么做呢?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6.你想对吴勉说什么?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
7.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参加班长选举的权
利,能不能做班长,并不一定要取决于学习成绩,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做班长,就能做一个好班长。
8.教师寄语:同学们,对于你们应该拥有的权利,你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去争取,这样,你们的权利才能不可侵犯。
9.全班总结:我们拥有哪些不可侵犯的权利?如果有人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应该怎么去捍卫呢?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导入新课时,使用录像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回忆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是如何产生班长的,这些班长又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增强了学生想参与的学习主动性。
[班主任要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2.辨析环节使用的课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
2.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处理好“想和做”。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
3.将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较,努力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
今天的学习任务。
有请小主持人。
二、开展活动
主持人:
活动一:今天我们来模拟竞选班长活动。
1.介绍活动背景:新学期开始了,班干部要由同学们竞选产生。
候选人有三个。
2.介绍候选人:
王笑天:很讲义气,同学们遇到不平的事情,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是同学们的守护神。
可是,他有个缺点,对待与自己处的好的同学和其他同学有很大的区别。
徐宛璐:原来的老班长,对同学严厉,很有威信,同学们都很服她,她任班长
期间,班里的各项工作在全校名列前茅。
缺点:太凶了,对待同学们太严厉。
彭雪骋:老班委,人缘好,爱帮助人,对人宽容,对同学的“小胡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点:性格有点软。
3.独立思考:假如让你投票,你会把这张票投给谁?
4.开始模拟投票。
5.根据他们三个人的优缺点,说一说你选那个人的原因,以及对他们的建议。
填写书上61页的习题。
6.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7.小结:
每个人都有投票权,我们要会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怎样正确行使呢?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随意改变,人云亦云。
活动二——辩论“多数派与少数派”
主持人:
1.请听比赛规则:我们分成两个队,一队代表多数派,一队代表少数派。
看课件,看完后展开辩论:是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少数服从多数呢?
附:课件
蒋予恒:“我这个少数派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要少数服从多数呢?”
2.正反两方开始辩论。
3.通过辩论得出结论:怎样才是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呢?
4.填写课本62页。
5.自由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权利,可是,怎样去正确的行使这些权利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应该从大局出发,多为班集体考虑,多
为别人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你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竞选班长时,将每个候选人的情况制作成课件来展示,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学,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
2.辩论环节,将辩题制作成课件,在辩论时使用,有利于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开展好活动环节,完满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加强课堂组织调控。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很多活动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做到“动而有序”“动而不乱”,才能准确完成教学目标。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的组织和调控。
尤其是“辩论赛”的环节。
2.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阐发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使之做到不跑题,从而让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
学,打球的、看球的,一直到放学后,那里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姜志和董越都是班里的乒乓球爱好者,也是老对手,那里是他们每天都必去的地方。
下课铃声一响,姜志和董越拿起乒乓球拍就飞也似的跑向操场。
可是,等他们跑到操场一看,傻眼了,乒乓球桌还是让班里的其他同学占去了。
这把他俩都气坏了。
姜志和董越都是班里的大个子,有的是力气,怎么办呢?董越说“抢呗!”杨阳和柏云杉长得小,他俩成了被抢夺的首选对象。
“哎呀,你俩的技术太差,让我们来,让我们来!”这两人一边说,一边就把他们挤到了球桌的旁边。
他们哪里肯让,一边抢夺,一边说:“你们欺负人!是我们先来的!”姜志说:“球台是学校的,我们也有玩的权利!”
展开讨论:他们正确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了吗?
全班交流:你认为姜志的话有道理吗?如果你是姜志,你应该怎么做呢?
站在杨阳和柏云杉
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有同学这样的欺负你,你会怎样做?
小结:我们每一个人在班级和学校里都拥有自己的权利,但是别人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权利。
争取自己的权利固然没有错,但是,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
2.尊重别人的权利
事例辨析:
出示事例:石鸣山同学这学期被选为五班的班长,他特别高兴,工作起来干劲十足,他说:“我一定要实现在竞选班长的时候作的承诺,把自己的班建成全校最好的班集体。
”
今年“十一”的校园合唱节快到了,班长石鸣山为了使五班在合唱比赛中能一鸣惊人,他决定全班同学在合唱时不穿校服,男生改穿咖啡色西装外套,内衬白衬衫打深红领带,女生改穿咖啡色西装套裙,内衬白衬衫系深红蝴蝶结。
当他在班委会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班委江可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想法很好,可我们班不少同学的爸爸妈妈是下岗工人,他们家里很困难,你讲的要求他们可能做不到。
”另一个班委说:“我想关键是看唱的好不好。
”班长看自己的好主意得不到班委
会的一致认可,心里很不高兴:“大家可以想办法嘛!没有,不能买,不能借吗?我是班长,我说了算!”班委会不欢而散。
下页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