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背摔
项目性质: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项目
项目任务:要求每个队员轮流站在背摔台上,背对大家,身体保持正直,笔直的倒下去,下面所有的队员将他稳稳的接住。
项目规则:现在来介绍一下有关背摔的基本动作要领。
首先来说一下背摔队员的基本动作,大家请跟着做。
双臂伸直体前交叉,掌心相对握拳,向内翻转至胸前,两肘夹紧肋部,头部微微向下含,然后培训师会用一根捆手带紧紧绑住队友的双手,以防止队友在倒下的同时,双手会本能的打开乱动,伤及在下面保护的队友。
背摔队员站在背摔台上,背对大家,双脚并拢,脚后跟略微探出台面。
注意在倒的同时,不要出现以下动作:1.向后窜越或翻转,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特别好的,会游泳的,跳远的,要特别注意,这样我们的队友是很难保护你的,这样对你和队友都很危险;2.身体笔直的向下跳,特别是一些女孩子,这样容易踩伤下面的队友,对自己来将本身也很危险;3.控制好自己的脚,很多队员在倒的时候,双脚会不自觉的扬起来,再砸下来,很容易伤及队友的面部。
其次:
大家可以先找一个和自己身高,体形差不多的队友作搭档,看我的示范:找到与自己身高相近的人两两结组在背摔台下面对面站立;所有人都出同侧腿弓步站立,与对面的人膝盖内侧相触,调整支撑腿,保持重心稳定;上体正直略向后倾,腰部用力;双臂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两手夹一膀;掌心与肘窝都向上,手指伸直,双臂成略有缓冲的用力状态;与对面人的双臂平行错开,两人四臂夹紧尽可能减小空隙;所有人的头向后仰,看着倒下人的背;如背摔队员倒下方向略有偏差,保护队员应整体移动重心,避免砸到头部;
队伍尽可能的在一条直线上,胳膊在一条水平面上,肩部挤紧,双手掌心向上,手臂间隔、均匀排列,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第一组的队员距离背摔台一拳距离,最后一组队员也很重要,在人倒下后,必须能够抵挡住队伍向外冲散的力量。
背摔队员站好以后,还要有一个与队友的沟通过程。
他站好以后,要大声的问:“准备好了吗?”,如果大家准备好了,就齐声回答:“准备好了”,背摔队员自己喊:“一、二、三”在喊“三”的同时倒下去,大家稳稳将其接住。
试压
在每个队员上去之前,大家一块把手放在他的肩上或背上,大声喊他的名字和对训,给他鼓励和勇气。
项目注意事项:当接到队员以后,大家不要立即松手,应该先让他的脚着地,后面扶腰、背的队员慢慢将其扶正,动作要慢,小心不要撞到背摔台。
接住后,千万不要
鼓掌,放松,抛跳。
大家把金属物品及其他硬物(如眼镜、手机、手表、大的戒指、发卡、胸针、
呼机、商务通、钥匙笔)取掉,在一边放好。
如果是滑质的衣物,要脱掉。
大家再检查一下口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东西。
项目监控:学员少于十人,男队员少于五人时此项目不能进行。
体重大于180斤的队员倒下时,保护者中至少要有六名男士。
(1)时刻注意背摔台上队员的位置,调整学员的队形和力量的分布。
(2)外训坚硬地面必须铺地毯;如用桌椅必须坚固并安排队员扶稳。
(3)队员成功接住几名同伴后,会对保护队形力量分配进行调整,培训师必须提醒,不要预测背摔者会从哪个位置摔下,要准备从任何地方摔下,有可能就摔在你一个人手上,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有接住任何一个人的准备。
背摔接人最大的力量区域是第二、三、四组队员。
(4)对每个队员的心理状态要有洞察力,以便抓住捆手带适度调整对学员的控制。
学员背摔的一瞬间,培训师一手抓住捆手带以控制学员身体姿势,另一手抓住背摔台铁栏,以便更好的固定身体,控制学员。
(5)时刻提醒接者:“先放脚”“将身体扶正”
(6)应注意倒下学员的肘关节收紧,不打开,倒下时不抬腿。
(7)项目中禁止开玩笑。
场地选择器材应用及制作:背摔台捆手带
项目回顾要点及问题设计:信任:
1.什么是信任?
信任是一种安全感、责任感、它需要一定付出,需要一言一行去积累,它是互动的(我把自己交给团队,因为我信任,我们把身体倒得笔直,下面保护队员是一种责任感,伸出双手就是一种承诺,我会稳稳将队友接住)
2.信任是如何建立的?
信任是基于意愿建立在整个团队的基础上.
信任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上.
信任是作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3.打破信任的原因是什么?
过于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规则不明;利益冲突;角色不明.
4.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应怀着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去主动沟通,真诚相待,用自己的信任去换取他人的信任,)开放的心态:是尊重、平等、坦诚、包容,是一种直言不讳,它允许别人有自己的观点,相信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人与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存在不同的观点,有时需要我们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建立换位思考的意识,你们是否感觉到当你走上背摔台后,你的恐惧是否要比在下面时更大,是否希望下面的队友付出最大责任心,多给自己以鼓励,所以当你处在下面(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时,要多给上面(背摔人)以鼓励,以支撑,多给他一种安全感,而不是不负责任的耻笑或冷漠。
做人:正派、诚实
尊重、平等、坦诚、包容
感恩的心
与人相处的四准则:
1.与认识我的重要性;
2.实现真正的包容;
3.表现人性的一面;
4.助人发展自我.
做事:创造被人信任的基础
有时信任是你唯一的选择
原来的你,面前的你,压力下的你
团队的竞争力源自于它的凝聚力,而凝聚力是建立在成员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引爆员工的潜力:
1.有趣及重要的工作;
2.让信息沟通反馈管道畅通无阻;
3.参与决策及归属感;
4.独立自主有弹性;
5.增加学习、成长及负责的机会。
站在背摔台上,你愿意不愿意将你完完整整的交给大家,敢不敢放权?
实际是否真的对你的下属信任,敢于放权?(三国孔明病死五丈原)
企业领导者要部下担当一定的责任,就要授权相应的权力。
这样有利于领导者集中精力抓大事,更有利于增强部下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敢不敢放权,是衡量一个领导者用人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
如果领导者对部下不放权或放权之后又常常横加干涉,指手画脚,必然造成管理混乱,另一个方面,部下因未获得必要的信任,也会失去积极性,这也使部下产生依赖情绪,出了问题便找领导,领导者也会疲于奔命,误了大事。
✓换位思考:你为什么和他为什么倒弯了?
伸出双手是对上面人的承诺,你是怎么做的?
接人时有没有紧张的感觉?
在工作中,你有没有站在下属的角度去工作?
(端油锅的故事)
谈判艺术的掌握,八大原则:
将心比心;洞悉优势;模拟学习;底线划清;
了解对手;要有耐心;随机应变;埋不契机。
✓恐惧:恐惧是人的本能,但人应当学会如何去克服恐惧,控制自己的本能;
每个个体对自己本能的克服,同时是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
恐惧是让你选择放弃。
恐惧是害怕失去,畏惧逃避,不知所措。
在中国古代汉语对字型的解释来分析,“怕”就是白担心。
✓责任:对自己“准备好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接不住怎么办?你在接的时
候尽力了吗?
在实际生活中,你对工作有没有象现在这样?
(成思远北大讲话)
✓悖论:在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其它的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贺酒的故事)
1.要做对的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父亲与孩子拼图)
2.中国古语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项目回顾二:
一、换位思考、悖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知其难)
问题1、当我们看到别人倒得不直的时候,抱怨责备,那你自己做如何?
问题2、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
二、信任与责任:
问题1、你为什么会这么果断的倒下去?
问题2、什么是信任?如何建立信任?
因为相信而敢于托付-------托付什么?相信什么?
*信任的维度:正值程度(诚实、可信赖)、能力水平、一贯(可靠,行为有预见性)、开放蜘蛛侠:Peter“我不知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热炉”法则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
“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
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
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严肃性原则。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邓小平对制度的论述:“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
”
相关理论:
*司马正次的鱼缸理论
"鱼缸理论"是由全球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先驱者和推广活动家、日本TQM专家司马正次首先提出的。
鱼缸象征着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而鱼就是目标客户。
经营者要做的就是先跳进鱼缸,实际深入到用户所处的环境,接触那些用户,学着和鱼儿一起游泳,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一起真正体验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然后,跳出鱼缸,站到一个相对更高更广的环境中,重新审视分析客户状况,以发现他们最本质的需求。
"鱼缸理论"对于我们如何行之有效地了解目标客户的所需所想,进而对完成由"消费者请注意我们的商品"到"注意消费者"的换位经营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鱼缸理论"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新观念,而不是固守一个旧观念。
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
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
这个理论,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
而以往他却不是这样。
每次表演之前,他只想着“走钢索”,并专心为此作准备,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会为“成功”或“失败”而担心。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某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和结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
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
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当你已经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要再考虑与做这件事无关的问题,不要让功利心和由此引出的担忧干扰你的行动,
专心去做那件事的时候,就不会再考虑成功或者失败。
没有了成败的忧虑,人就自然变得轻
松自如。
害怕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
变通操作:
其他说明:疾病的调查,特别关注骨骼,心脏,手术。
小故事:
责任:三个和尚没水喝
本能:魔鬼训练营—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听不到任何声音,一个正常人能呆多久
承诺:南门立木—秦公时期,商鞅任左庶长,推行变法。
恐百姓不信任其新法,从而不安新法去做。
于是,于南门立一三丈长木,宣把木搬至北门者,赏金10两。
百姓闻之,议论纷纷,但无一人相信,无一人去搬。
商鞅又宣,把木搬至北门者,赏金50两。
有一人抱这试试看的态度把木搬至北门,结果获黄金50两。
于是,百姓均说“商鞅说话算话”。
商鞅随即颁布新法,百姓无不信任,无人违反。
自信: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
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
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
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
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