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溢油应急策略制定的关键因素邢成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溢油应急策略制定的关键因素邢成路
发布时间:2021-09-26T07:27:40.73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5期作者:邢成路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依赖日益增强,由于石油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导致产能失衡,各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海上运输是石油载运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海上溢油事故的方式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式,以提升整体的处理效果,快速恢复海上环境,防止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
邢成路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 30045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依赖日益增强,由于石油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导致产能失衡,各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海上运输是石油载运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海上溢油事故的方式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式,以提升整体的处理效果,快速恢复海上环境,防止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
关键词:海上溢油;关键因素;应急策略
引言
随着石油业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上溢油应急管理能力是科学处置溢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本文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为了提高海洋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对主要存在于政府部门(例如海洋管理机构)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同时,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减少海洋溢油事故的损害,切实提升处置海洋溢油事故的能力,以适应当前海洋溢油事故增加的风险,并保护海洋环境的决策提供特定标准。
1 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的意义
海上石油施工作业包括物探、钻完井、采油、油气集输与处理、储存及运输等,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生产设施及作业设施[3]。
我国对溢油风险分析起步较晚,但在船舶发生溢油事故分析研究方面颇有研究,而在海上石油设施溢油风险分析和评价方面相对而言缺乏系统的方案和研究工具,可以借鉴参考的相关资料也很少。
在区域溢油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科学地分析评价海上石油设施的环境安全风险,统一规范区域溢油应急能力中溢油风险分析的方法、内容和数据采集格式,量化主要风险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应对策略和资源配置指标,降低和减少溢油事故风险,确保海洋环境免受污染。
2 海上溢油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
2.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海洋石油污染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给海洋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生物大量的死亡或者功能损伤,导致了生态平衡被打破,进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物量死亡和减少,甚至还会出现物种灭绝的危害。
此外,海上溢油污染出现之后,就难以恢复,极大的威胁整个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2.2对海洋水质的影响。
石油类污染事故在发生之后,会给海洋生物和水质造成较大的危害影响。
海平面上存在油类污染物,会快速的扩散而成为油膜,此时就会导致该位置空气无法进入到水体内,溶解氧减少。
油膜隔绝之下,导致海洋内的氧含量减少,进而导致自净能力比较差,也会威胁生物的生长。
2.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油类中含有比较多的环芳烃类物质,其有着致癌的风险。
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有些这些物质在富集后,会导致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出现严重的病变,诱发癌症、基因突变等;岸上土壤污染严重,导致这些有害物质的沉积,然后经过粮食进入到人身体中,导致整体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病变问题。
3 海上溢油的治理技术
3.1生物技术利用。
天然微生物直接投入到溢油中,经过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的反应之后,就能够将油类物质直接转化成为小分子烃类物质,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形成CO2和H2O。
当前的生物技术主要优势就是污染小、处理效率高且没有二次污染的问题,很多已经形成油膜的海面无
法使用其他的方式,此时选择生物方式有着较好的效果。
而如果海面中的溢油厚度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溢油事故比较严重,此时海面下的氧气、营养物质比较匮乏,生物难以生长,也会导致处理效果较差,所以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应用。
3.2化学技术。
(1)燃烧法。
该方式的经济效益比较好,其应用的设施也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在泄漏的油品表面上喷洒部分的化学药品,然后采用点燃的方式将表面的油品燃烧,从而可以清理溢油。
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清除溢油,处理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在燃烧后会产生一定的化学物质直接危害海洋生态系统,也会给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2)分散剂法。
分散剂方式也是比较普遍的,其主要的成分就是界面活性剂,其中包含有亲油基团与亲水基团两个部分。
分散剂撒入到海面上之后,亲油基团能够直接进行油品的吸附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油与水面的张力,然后就能够组合成为O/W型乳状液,能够有效的减小油品颗粒。
3.3物理技术。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海面和海岸油污治理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物理和机械清理方式。
在具体的应用之下,能够防止污染进一步的扩散,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无法实现乳化油的清理处理。
前物理技术主要有:(1)吸附剂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应用效果良好的亲油材料制作而成,然后进行回收和利用。
当前应用的是高分子与无机材料来制作的暖油材料,能够有效的提升吸油的效果,防止溢油继续扩散到其他的地区中。
但是吸附法在应用中,仅能处理浅水表面的溢油污染问题,并且吸附的量是比较小的,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之后再选择该方式来应用。
(2)撇油法。
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的撇油装置来进行回收,目前主要是带式、刮片式、抽吸式等等方式。
4 海上溢油应急策略关键因素
4.1应急资源协调。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可根据事件发生的现场信息分析可能给周边海域带来的影响,并通过船舶跟踪、直升机巡航、溢油漂移数据模拟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溢油扩散趋势进行分析。
同时,筛选溢油周边适用的现场应急资源,通过技术研判分析,确定溢油拦截点位并实施资源集中统一调配,确保有效拦截溢油。
4.2浅滩及岸线溢油处置。
潮间带和浅滩段指海管登陆点东部水域大型作业船舶无法到达的水域。
由于作业船舶无法到达该水域,该水域的溢油处置需协调周边可用船舶资源支持应急。
浅滩及岸线溢油污染处置应考虑泥质滩涂地势、潮间带宽度、陆岸交接处海水水深等作业环境,还应考虑泥沙岩石对应急设备的影响,通过刷式、鼓式等专用设备回收溢油。
受泥质滩涂的影响,溢油流动性受到限制,一般收油机无法使用,可考虑高压清洗设备、吸附材料以及与吃水较潜的固体浮子式围油栏配套使用。
4.3溢油围控与回收。
溢油围控与回收作业是现场溢油处置效果最直接的体现。
根据不同油品特性及不同条件采取相应的溢油处理方法。
针对海上实际情况,考虑所需设备、环境因素的影响,需注意优先权的选择。
天气状况良好,首先使用围油栏对溢油进行围控。
若溢油量较少、范围不大,可使用吸油毛毡吸附,人工使用捞油网进行打捞清除;若溢油量较大,则使用船舶搭载机械回收设备进行清除。
敏感海域发生的溢油事件,应考虑事态影响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保护次序,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态蔓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在逐步的增多,石油贸易额逐步的增大,极大的推动了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海上溢油事故却频繁的发生,不仅造成石油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环境污染也更加的严重。
因为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给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生态平衡也无法实现,所以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进行船舶溢油危害的研究,积极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东明利.船舶溢油应急反应预案及处理[J].科学与财富,2018,000(036):258.
[2]孙永明,郑光平,何汉斌,等.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7(08):17-20.
[3]周公佑,徐磊,李为阳.沿海港口船舶溢油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015(006):76-77.
[4]满春志,刘欢.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探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06):50-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