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学习行为规范性问题初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品味文本是生命个体形成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 的本质需要。教师对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师源性问题的反思, 将会找到课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课堂沉闷.可以扼杀乐 趣。教师的心理病态直接带来课堂伤害。学生只能在无奈中 使用非规范性的行为“漠视”教师的缺位、错位与失职。现实
·35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4卷
中大量存在这类现象绝非均出自学生的过错。即便如此.学 生的过错也是成长中的过错。。三味书屋”式的教师应当尽 可能少之又少。
事实上,成功的课堂在于激活学习热情。钱梦龙先生教 学《雁》即如此:开始上课。老师问同学们是否见过大雁,让 见过的同学说一下对大雁的了解,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雁 的图片,并简单介绍了“雁”的习性,特别强调雁是“候鸟”情 鸟”的特点。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对雁、对课文有了浓厚的兴 趣。接下来,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一位是班长、女生.吐字 清晰,感情恰到好处;另一位是班长推荐的男生,普通话显然 差一些.加上紧张,最后几段读得很平淡.远远没有读出原文 震撼人的效果。钱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另外几个同学尝试 着再读最后几段.找找震撼人的感觉。然后,钱老师请同学 们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几个同学说到雁的确是名副 其实的“情鸟”,小说中的“人”却那么贪婪、残忍、无情。接 着,多媒体展示了十来个容易读错的字,老师请同学读.反复 读。然后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出描写“雁”的句子,看看雁给 我们什么印象;再找找描写人的句子,看看又给我们什么印 象。几分钟后,钱老师找同学回答。不少同学谈自己的看 法。钱老师夸赞同学们说得好,然后补充自己的一些想法。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中学生思想意识处于变化敏 感时期.呈现个性逆反特征,需要从思想、方法、能力等方面 加以激活。比较教育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 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 学生。学生主体构成要素包括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主动获 取知识、经验、能力等的主体意识.形成专注而不易受干扰的 学习行为品质.自主科学管理学习活动,在独立与合作学习 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不怕困难勇于克服挫折的积极情绪状 态。
(责任编辑:王建平)
(上接第356页) 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 目标……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会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 祸害”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 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 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学《背影》后.联系 实际: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父母下岗、外出打工、生活 艰辛,为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艰苦劳作和无私的爱,让学生去 体会、去捕捉、去发现、去表达。再如教学《愚公移山》。可先 给学生讲述希腊神话故事西绪弗斯.然后再讲述本文,请学 生比较西绪弗斯和愚公的处境:刚推上山又滚下的巨石—— 方圆千里的太行、王屋二山;态度:西绪弗斯永无止境的承 受、反抗——愚公决心挖平这两座大山;结局:西绪弗斯悲壮 地反抗,类似被缚在高加索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愚公的虔 诚感动上帝.大神助之,移去二山.然后启发学生,这虽是两 个神话故事,但它们基本上表达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倾 向。西方倾向于挑战并承受命运。有一种崇高与献身的悲剧 感,而中国的故事结局倾向给人以安慰.把一切奇托给上苍. 缺乏悲剧意识、悲壮感。那么,在当今信息化、技术化、数字 化时代,你更认同那种态度呢?学生自然有他的思考与回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直接让学生从书本世界链接到现实. 用文字鞭挞丑恶礼赞美好,历来就是文章的基本功能。学生 不会阅读不会分析不会归纳不会表达,凡此种种皆出tl没有 体验语文学习的愉悦与成功。
三、情趣的激活是形成可持续发展语文学习智慧的基本 因素
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孩子们留恋生活而没有 成长为“学究”一样,是“长妈妈”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是雪 地捕鸟让人记忆犹新,是先生。不知道”怪哉”的尴尬与。怒 色”给了学生以营养和成长空间。生活需要是最现实的兴趣 来源。没有兴趣就不会具有行动的主动性,只有需要的冲动 才能激发主动性。站在学习需要角度分析学习主体的心理 动因.引导、帮助、点拨学生获取并成功构建知识网络与形成 能力才可成为现实。
答。也许他们回重新改写愚公移山这流传久远的神话;也许 他们会听到西绪弗斯与愚公的对话。这难道不是培养学生 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的有效途径吗?教学《师说》 既让学生明白韩愈文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尊师重教、重道德 教化的优良传统。“学必有师”,。圣人犹从师”,“圣人无常 师”,。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他认为。巫医药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明显表征了儒家传统文化重伦理教化、轻实证 科学,必然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西方 人用它制造威力无比的枪炮。轰开了中华帝国关闭几千年的 封建大f-j;中国发明了纸,帝国列强却强迫用它写下了《南京 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再也不能让年轻的学生们躺在“四大发明”的温床上,要让他 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 与责任感。
四、学习技能的训练是解决学习行为质量问题的必备手 段
指导、训练学生掌握规范性的语文学习思维和方法是语 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 知识。为了达到。会学习”的目的,我们选择和遵循语文学习 应有的步骤和程序,强化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 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音义等阅读 障碍,初通文意,获得较强的语言感受和审美感受。获得文 章的思想素养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到流畅朗读,在反 复朗读中感悟文意文采。结合新旧知识.贯通自己的知识结 构.形成自主知识框架。有意识地加强文章结构和内容分 析,比照自己的习作,研究习作优劣,提高写作的认识高度。
第24卷 (2009)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357·
.农村中学语文学习行为规范性问题初探
雷相 远
(内江市第十一中学.四川 内江641008)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强调学生 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 生学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 地选择、加工、处理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自己建构知识的过 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 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学习意义的获 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 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无目的则无动力。目的 是动力的源泉,要从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提高他们 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主性。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于激活学生 学习主动性和形成学习行为的规范性。公平和相互尊重是 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宽松并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激活学 习者的潜意识以促进学习行为的优化与持续。
教师拥有强大的思想和专业优势。需要用高度负责的 服务行为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进步和持续行为,启 迪学生的心智。教师掌控着课堂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学科思 维和方法的训练与优化.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进程与质量。 加强建设平等和开放式对话空间,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观对教 学双方思维、智慧和能力发展制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研究培养学生主体 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教师的基本特征。冲破 整齐划一的教育培养模式限制,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个性. 围绕。个性”展开教学,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实
多少学习者没有语文厌学情绪?其实,《从百草园到三 昧书屋》在更深层面上告诫我们,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就不 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爱戴。当今课堂之所以不尽人意,责任 何在?教育创新首先在于教师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的陈旧 带来按部就班的。八股式”教风.直接。复制”出一批批无法把 握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性情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活力也在 这种无声无息中失去,终究复制成一批又一批厌学者.
钱老师教学中对生命的尊重处处体现,对学生错误的宽 容成功地激发生命个体向上的愿望。他始终坚持在“最近发 展区”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语文索质,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心 灵成长。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丰富
的学习手段让学生处处感悟到语文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 不断增强对母语的情感。钱老师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优势 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优势。
行差异教育。特别关注思想和行为滞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行 为引领,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重点所在。
二、读本和生活资源的优化利用是培养学习主体意识与 能力的主要途径
利用读本和生活资源,开启思想情感和认知世界的大 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思 想宝库。无论从内容的生活化还是语言、章法的规范性,都 是学生品评赏析的佳作。既可以思辩其思想内容、人性魅 力,也可以进行智慧层次的比较与引申。针对现实中的学生 同胚,展开成长问题的对比与反思,开启心智.提高认识,丰 富情感世界,收获语言艺术以及章法的成功。文本最成功处 就在于展现了主人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揭示学习资源的多 样性和生活的重要性。这种成功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影响深 远。领悟文本精髓,方可走进文本收获颇多感悟,走出文本 对照反思终会受益多多。学习者在是非曲直的思辨。善恶美 丑的扬弃中逐步认清自己的利益所在、发展所在、奋斗所在。
听讲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开放氛围的建设具有符合 学生开放心理的特征。只有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而规范地 表达见解,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具有思辨与进取精神的人才. 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自主自觉 意识.增强成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学者认为,课堂讨论 能够而且必须是学生以一种最好的和晟具有效的方式进行 学习的舞台。让学生活跃且规范地参与学习活动是解放学 生思想释放学习能量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教育的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主 义教育.人文主义是关于人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文化 人和健全的人的精神.任何扼杀个性、堵塞心灵创造、扭曲心 灵的教育都是非人性的病态教育。
(责任编辑:王建平)
一、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保障学生学习意识与行为规范性 的前提
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教师 的思想意识决定课堂观念和学生观念.影响学生思想高度和 行为质量。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获得会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 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里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 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愉悦的情感体验 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撤播在这样的土地中.才会更 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5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4卷
中大量存在这类现象绝非均出自学生的过错。即便如此.学 生的过错也是成长中的过错。。三味书屋”式的教师应当尽 可能少之又少。
事实上,成功的课堂在于激活学习热情。钱梦龙先生教 学《雁》即如此:开始上课。老师问同学们是否见过大雁,让 见过的同学说一下对大雁的了解,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雁 的图片,并简单介绍了“雁”的习性,特别强调雁是“候鸟”情 鸟”的特点。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对雁、对课文有了浓厚的兴 趣。接下来,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一位是班长、女生.吐字 清晰,感情恰到好处;另一位是班长推荐的男生,普通话显然 差一些.加上紧张,最后几段读得很平淡.远远没有读出原文 震撼人的效果。钱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另外几个同学尝试 着再读最后几段.找找震撼人的感觉。然后,钱老师请同学 们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几个同学说到雁的确是名副 其实的“情鸟”,小说中的“人”却那么贪婪、残忍、无情。接 着,多媒体展示了十来个容易读错的字,老师请同学读.反复 读。然后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出描写“雁”的句子,看看雁给 我们什么印象;再找找描写人的句子,看看又给我们什么印 象。几分钟后,钱老师找同学回答。不少同学谈自己的看 法。钱老师夸赞同学们说得好,然后补充自己的一些想法。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中学生思想意识处于变化敏 感时期.呈现个性逆反特征,需要从思想、方法、能力等方面 加以激活。比较教育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 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 学生。学生主体构成要素包括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主动获 取知识、经验、能力等的主体意识.形成专注而不易受干扰的 学习行为品质.自主科学管理学习活动,在独立与合作学习 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不怕困难勇于克服挫折的积极情绪状 态。
(责任编辑:王建平)
(上接第356页) 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 目标……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会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 祸害”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 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 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学《背影》后.联系 实际: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父母下岗、外出打工、生活 艰辛,为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艰苦劳作和无私的爱,让学生去 体会、去捕捉、去发现、去表达。再如教学《愚公移山》。可先 给学生讲述希腊神话故事西绪弗斯.然后再讲述本文,请学 生比较西绪弗斯和愚公的处境:刚推上山又滚下的巨石—— 方圆千里的太行、王屋二山;态度:西绪弗斯永无止境的承 受、反抗——愚公决心挖平这两座大山;结局:西绪弗斯悲壮 地反抗,类似被缚在高加索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愚公的虔 诚感动上帝.大神助之,移去二山.然后启发学生,这虽是两 个神话故事,但它们基本上表达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倾 向。西方倾向于挑战并承受命运。有一种崇高与献身的悲剧 感,而中国的故事结局倾向给人以安慰.把一切奇托给上苍. 缺乏悲剧意识、悲壮感。那么,在当今信息化、技术化、数字 化时代,你更认同那种态度呢?学生自然有他的思考与回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直接让学生从书本世界链接到现实. 用文字鞭挞丑恶礼赞美好,历来就是文章的基本功能。学生 不会阅读不会分析不会归纳不会表达,凡此种种皆出tl没有 体验语文学习的愉悦与成功。
三、情趣的激活是形成可持续发展语文学习智慧的基本 因素
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孩子们留恋生活而没有 成长为“学究”一样,是“长妈妈”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是雪 地捕鸟让人记忆犹新,是先生。不知道”怪哉”的尴尬与。怒 色”给了学生以营养和成长空间。生活需要是最现实的兴趣 来源。没有兴趣就不会具有行动的主动性,只有需要的冲动 才能激发主动性。站在学习需要角度分析学习主体的心理 动因.引导、帮助、点拨学生获取并成功构建知识网络与形成 能力才可成为现实。
答。也许他们回重新改写愚公移山这流传久远的神话;也许 他们会听到西绪弗斯与愚公的对话。这难道不是培养学生 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的有效途径吗?教学《师说》 既让学生明白韩愈文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尊师重教、重道德 教化的优良传统。“学必有师”,。圣人犹从师”,“圣人无常 师”,。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他认为。巫医药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明显表征了儒家传统文化重伦理教化、轻实证 科学,必然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西方 人用它制造威力无比的枪炮。轰开了中华帝国关闭几千年的 封建大f-j;中国发明了纸,帝国列强却强迫用它写下了《南京 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再也不能让年轻的学生们躺在“四大发明”的温床上,要让他 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 与责任感。
四、学习技能的训练是解决学习行为质量问题的必备手 段
指导、训练学生掌握规范性的语文学习思维和方法是语 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 知识。为了达到。会学习”的目的,我们选择和遵循语文学习 应有的步骤和程序,强化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 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音义等阅读 障碍,初通文意,获得较强的语言感受和审美感受。获得文 章的思想素养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到流畅朗读,在反 复朗读中感悟文意文采。结合新旧知识.贯通自己的知识结 构.形成自主知识框架。有意识地加强文章结构和内容分 析,比照自己的习作,研究习作优劣,提高写作的认识高度。
第24卷 (2009)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357·
.农村中学语文学习行为规范性问题初探
雷相 远
(内江市第十一中学.四川 内江641008)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强调学生 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 生学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 地选择、加工、处理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自己建构知识的过 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 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学习意义的获 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 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无目的则无动力。目的 是动力的源泉,要从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提高他们 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主性。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于激活学生 学习主动性和形成学习行为的规范性。公平和相互尊重是 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宽松并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激活学 习者的潜意识以促进学习行为的优化与持续。
教师拥有强大的思想和专业优势。需要用高度负责的 服务行为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进步和持续行为,启 迪学生的心智。教师掌控着课堂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学科思 维和方法的训练与优化.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进程与质量。 加强建设平等和开放式对话空间,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观对教 学双方思维、智慧和能力发展制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研究培养学生主体 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教师的基本特征。冲破 整齐划一的教育培养模式限制,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个性. 围绕。个性”展开教学,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实
多少学习者没有语文厌学情绪?其实,《从百草园到三 昧书屋》在更深层面上告诫我们,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就不 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爱戴。当今课堂之所以不尽人意,责任 何在?教育创新首先在于教师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的陈旧 带来按部就班的。八股式”教风.直接。复制”出一批批无法把 握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性情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活力也在 这种无声无息中失去,终究复制成一批又一批厌学者.
钱老师教学中对生命的尊重处处体现,对学生错误的宽 容成功地激发生命个体向上的愿望。他始终坚持在“最近发 展区”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语文索质,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心 灵成长。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丰富
的学习手段让学生处处感悟到语文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 不断增强对母语的情感。钱老师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优势 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优势。
行差异教育。特别关注思想和行为滞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行 为引领,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重点所在。
二、读本和生活资源的优化利用是培养学习主体意识与 能力的主要途径
利用读本和生活资源,开启思想情感和认知世界的大 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思 想宝库。无论从内容的生活化还是语言、章法的规范性,都 是学生品评赏析的佳作。既可以思辩其思想内容、人性魅 力,也可以进行智慧层次的比较与引申。针对现实中的学生 同胚,展开成长问题的对比与反思,开启心智.提高认识,丰 富情感世界,收获语言艺术以及章法的成功。文本最成功处 就在于展现了主人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揭示学习资源的多 样性和生活的重要性。这种成功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影响深 远。领悟文本精髓,方可走进文本收获颇多感悟,走出文本 对照反思终会受益多多。学习者在是非曲直的思辨。善恶美 丑的扬弃中逐步认清自己的利益所在、发展所在、奋斗所在。
听讲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开放氛围的建设具有符合 学生开放心理的特征。只有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而规范地 表达见解,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具有思辨与进取精神的人才. 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自主自觉 意识.增强成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学者认为,课堂讨论 能够而且必须是学生以一种最好的和晟具有效的方式进行 学习的舞台。让学生活跃且规范地参与学习活动是解放学 生思想释放学习能量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教育的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主 义教育.人文主义是关于人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文化 人和健全的人的精神.任何扼杀个性、堵塞心灵创造、扭曲心 灵的教育都是非人性的病态教育。
(责任编辑:王建平)
一、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保障学生学习意识与行为规范性 的前提
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教师 的思想意识决定课堂观念和学生观念.影响学生思想高度和 行为质量。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获得会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 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里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 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愉悦的情感体验 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撤播在这样的土地中.才会更 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