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与乙醇与乙酸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与乙醇与乙酸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防止倒吸分液防止暴沸②④⑤
【解析】
【分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及强氧化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3)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5)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依据进行分析。

【详解】
(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
(3)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故答案为:分液;
(5)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
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组分的密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浓度不再变化,各组分的密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⑤。

2.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称取A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则A的分子式为:___。

(3)另取A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则A中含有___种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___,跟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90 C3H6O3—COOH —OH 4 CH3CHOHCOOH+HCO3-
=CH3CHOHCOO-+H2O+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有机物质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所以有机物质的分子式量为:45×2=90;
(2)9.0g物质A的物质的量为0.1mol;浓硫酸增重5.4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5.4g,生成水的
物质的量为:
5.4g
18g/mol
=0.3mol,所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碱石灰增重13.2g,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13.2g
44g/mol
=0.3mol,
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有机物中碳个数是3,氢个数是6,根据相对分子
质量是90,所以氧原子个数是90-312-6
16
=3,即分子式为:C3H6O3;
(3)只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0.1molA可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即0.1mol二氧化碳,则含有一个-COOH;
醇羟基和羧基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0.1molA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LH2(标准状况)即0.1mol氢气,且已知含有一个羧基,则还含有一个-OH;
(4)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看出有机物中有4个峰值,则含4种环境的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相应
的钠盐,离子方程式为:CH3CHOHCOOH+HCO3-=CH3CHOHCOO-+H2O+CO2↑。

3.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3COOH 乙酸乙酯取代反应聚氯乙烯 CH3CH2OH CH2=CH2↑+ H2O 【解析】
【分析】
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F是乙烯;乙醇能被氧化为乙酸,A是乙酸;乙酸、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B是乙酸乙酯;乙醇与C的分子式比较可知,乙醇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在浓硫酸的作
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得D为CH2=CHCl,D发生加聚反应得E为,据此分析解
答;
【详解】
(1)A是乙酸,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2)B为CH3COOCH2CH3,名称是乙酸乙酯;
(3)乙醇与C 的分子式比较可知,乙醇分子中的1个H 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 结构简式为,其化学名称是聚氯乙烯;
(5)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的方程式为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4.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官能团的化学式及名称:
①B 中含官能团_________名称________;
②D 中含官能团__________名称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答案】CH 2=CH 2 —OH 羟基 —COOH 羧基
23222CH CH +H O CH CH OH =−−−−→一定条件 加成反应
Cu 322322CH CH OH+O 2CH CHO+2H O ∆
−−→ 氧化反应 【解析】
【分析】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是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 是乙醛,B 与D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D 是乙酸,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 是乙醇,C 是乙醛,D 是乙酸,则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故答案为:CH 2=CH 2;
(2)①B 是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OH ,名为羟基,故答案为:—OH ;羟基;
②D 是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 ,名为羧基,故答案为:—COOH ;羧基;
(3)①.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3222CH CH +H O CH CH OH =−−−−→一定条件,故答案为:
23222CH CH +H O CH CH OH =−−−−→一定条件;加成反应;
②.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322322CH CH OH+O 2CH CHO+2H O ∆
−−→,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Cu 322322CH CH OH+O 2CH CHO+2H O ∆
−−→;氧化反应。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学生推断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涉及物质推断、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判断,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5.如图A 、B 、C 、D 、E 、F 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 是面粉的主要成分;C 和E 反应能生成F ,F 具有香味。

在有机物中,凡是具有—CHO 结构的物质,具有如下性质:
①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CHO 被氧气氧化为—COOH ,即
22R CHO+O 2R COOH ∆
−−−→催化剂——。

根据以上信息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1)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其中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名称)。

(3)C→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C + E→ F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C 6H 12O 6 CH 3CH 2OH 葡萄糖、乙醛
Cu 32232Δ
2CH CH OH+O 2CH CHO+2H O −−→ 3323252Δ
CH COOH+CH CH OH CH COOC H +H O 垐垐?噲垐?浓硫酸 【解析】
【分析】
A 为面粉的主要成分,则A 为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则
B 为葡萄糖(
C 6H 12O 6),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则C 为乙醇(C 2H 5OH ) ,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乙醛,则
D 为乙醛(CH 3CHO ),乙醛接着被氧化生成乙酸,则
E 为乙酸(CH 3COOH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F ,F 为乙酸乙酯 (CH 3COOCH 2CH 3)。

【详解】
(1)B 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C 6H 12O 6,C 为乙醇,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故答案为:C 6H 12O 6;CH 3CH 2OH 。

(2)在有机物中,凡是具有—CHO 结构的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乙醛均含醛基,均能被新制Cu (OH )2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葡萄糖、乙醛。

(3)C 为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乙醛,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 32232Δ
2CH CH OH+O 2CH CHO+2H O −−→,故答案为:Cu 32232Δ
2CH CH OH+O 2CH CHO+2H O −−→。

(4)C 为乙醇,E 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 3COOCH 2CH 3)和
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323252Δ
CH COOH+CH CH OH CH COOC H +H O 垐垐?噲垐?浓硫酸,故答案为:3323252Δ
CH COOH+CH CH OH CH COOC H +H O 垐垐?噲垐?浓硫酸。

【点睛】
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醛类、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银单质,比如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O+2Ag(NH 3)2OH →n
CH 3COONH 4+H 2O+2Ag ↓+3NH 3。

6.A 、B 、C 、D 为常见的烃的衍生物。

工业上通过乙烯水化法制取A ,A 催化氧化可得B ,B 进一步氧化得到C ,C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完成下列填空:
(1)A 的俗称为__________。

A 与氧气在加热及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B ,常用到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 与C 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1.5 g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05 mol 二氧化碳和0.05 mol H 2O 。

在标准状况下,D 是气体,密度为1.34 g/L ,则D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已知D 与B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 Cu 或Ag CH 3CHO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CH 2O HCHO
【解析】
【分析】
根据乙烯水化法可以制取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可得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得到乙酸,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 、B 、C 分别为:乙醇,乙醛,乙酸;
(1)乙醇俗称酒精;乙醇在Cu 或Ag 催化作用下氧化可得乙醛,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CH 3CHO ;
(2)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气体D 是的密度为1.34 g/L ,先计算其摩尔质量,再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然后根据原子守恒计算有机物分子中N(C)、N(H),再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机物分子中N(O),据此确定D 的分子式,该有机物与B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说明含有醛基,然后书写结构简式。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乙醇,B 是乙醛,C 是乙酸。

(1) A 是乙醇,乙醇俗称酒精,乙醇在Cu 或Ag 作催化剂并加热时被氧化可得乙醛,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 ;
(2) A 是乙醇,含有官能团羟基;C 是乙酸,含有官能团羧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3)有机物的蒸汽密度为1.34 g/L,则其摩尔质量为M=1.34 g/L×22.4 L/mol=30 g/mol,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1.5 g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05 mol二氧化碳和0.05 mol水,
1.5 gD的物质的量n(D)=
1.5?g
30?g/mol
=0.05 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分子中
N(C)=0.05?mol
0.05?mol
=1,N(H)=
0.05?mol
0.05?mol
×2=2,则有机物分子中N(O)=
3012112
16
-⨯-⨯
=1,故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H2O,D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说明D分子中含有醛基,则D结构简式为HCHO。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转化与性质、分子式的确定,注意理解标况下密度与摩尔质量,醇、醛、酸三者之间的关系。

7.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
________。

【答案】羟基 CH2=CH2 CH3CHO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H2=CH2+
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解析】
【分析】
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则B是乙烯、A是乙醇;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 是乙酸乙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则D是乙醛;乙醇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E是乙醇钠。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A是乙醇,结构简式是C2H5OH,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B是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2;D是乙醛,结构简式是CH3CHO。

(2) 乙醇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
2Na→2CH3CH2ONa+H2↑。

(3)B是乙烯,乙烯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 CH3CH2OH;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的推断,涉及烯、醇、羧酸的性质与转化等,是对常见有机物知识的简单运用,注意对官能团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8.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A是一种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 g·L-1,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C的分子式为C2H4O2;B和C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D有特殊的香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丙烯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丙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丙烯酸乙酯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聚反应④中和反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写出聚丙烯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写出丙烯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D与丙烯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B.B→C的转化是氧化反应
C.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A和丙烯酸
D.蒸馏能分离B和C的混合物
【答案】C2H4碳碳双键、羧基 7 B 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H2CH3+H2O BD
【解析】
【分析】
(1) A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为乙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B为乙
醇,B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乙酸乙酯,丙烯转化为丙烯酸,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 A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为乙烯,其分子式为C2H4;根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CH2=CHCOOH,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共面以及三点确定,因此丙烯酸中共面的原子有7个;
(2) 丙烯酸乙酯中含有酯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水解(取代反应)因此
①②③正确;
答案选B;
(3)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因此结构简式为

(4) 乙烯通过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B为乙醇,因此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H2CH3+H2O;
(5) A、C为乙酸,D为乙酸乙酯,与丙烯酸乙酯含有的官能团不同,因此不属于同系物,选项A错误;
B、乙醇转化成乙酸,少氢多氧,属于氧化反应,选项B正确;
C、乙烯和丙烯酸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C错误;
D、乙醇和乙酸的沸点不同,互溶两种液体,因此采用蒸馏方法进行分离,选项D正确。

答案选BD。

9.“张-烯炔环异构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

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化合物:
(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的路线如下:
已知:
(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

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

(5)M和N均为不饱和醇。

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CH C—CH 3 HCHO 碳碳双键、醛基
NaOH醇溶液 CH 3-C C-CH2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有机物类别和分子式即可写出A的结构简式为CH≡C-CH3
(2)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B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故应为甲醛,其结构简式为HCHO。

(3)根据题意,结合信息容易就判断出E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醛基。

(4)根据题意和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根据N和 H
的反应类型推知H为,所以很容易推知F→H为官能团的转化,思路
应该为先加成后消去。

故F→G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剂b是氢氧化钠醇溶液。

(5)根据题意可知A、B加成为醛基加成,故M的结构简式为: CH 3-C C-CH2OH
(6)根据题意和J的结构简式很容易写出N和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

10.异戊巴比妥F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主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和麻醉前给药。

它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R2Br+C2H5ONa→+C2H5OH+NaBr(R1,R2代表烷基)
(2)R-COOC2H5+(其他产物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Ⅰ的化学名称是______,化合物B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第④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试剂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醇和化合物H.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乙醇醛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H3)
2CHCH2CH2Br+CH3CH2ONa→+CH3CH2OH+NaBr
【解析】
【分析】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为,对比A、B分子式可知,A中羟基被氧化为醛基,则B为,B进一步氧化生成C为,C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结合题目信息及F的结构简式,可知D为,E为,试剂Ⅱ为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试剂Ⅰ为CH 3CH 2OH ,化学名称是:乙醇,化合物B 为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第④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 3)2CHCH 2CH 2Br+CH 3CH 2ONa→
+CH 3CH 2OH+NaBr ;
(4)试剂Ⅱ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上述分析可知,其结构简式是
; (5)化合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 与NaOH 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醇和化合物H ,则H 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OONa ,H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点睛】
本题需要根据异戊巴比妥的结构特点分析合成的原料,再结合正推与逆推相结合进行推断,要充分利用反应过程中C 原子数目守恒的关系。

11.F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有机物A 的分子式为362C H O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D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3)B C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B E A +→的化学方程式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 .有机物
B 和F 都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
B .有机物
C 和E 能用新制2Cu OH ()浊液来鉴别
C .利用植物秸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有机物B
D .等质量的B 和F 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等量的氧气
(6)写出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22CH =CH 羧基 氧化反应
24H SO 32232Δ
HCOOH +CH CH OH COOCH CH +H O 垐垐垎噲垐垐浓 ABC 33CH OCH 【解析】
【分析】
F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应为CH 2=CH 2,由转化关系可知B 为CH 3CH 2OH ,C 为CH 3CHO ,D 为CH 3COOH ,有机物A 的分子式为C 3H 6O 2,应为HCOOCH 2CH 3,则E 为HCOOH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F 为CH 2=CH 2;
(2)D 为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
(3)B 为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4)B+E→A 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CH 3CH 2OH HCOOCH 2CH 3+H 2O ;
(5)A .乙醇含有羟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则都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故A 正确;
B .有机物
C 含有醛基,E 含有羧基,则能用新制Cu(OH)2浊液来鉴别,故B 正确; C .利用植物秸秆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可以制备有机物乙醇,故C 正确;
D .等质量的B 和F 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同,如二者等物质的量,则消耗的氧气的量相同,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BC ;
(6)B 为CH 3CH 2OH ,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为CH 3OCH 3。

【点睛】
能准确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常见反应条件与发生的反应原理类型:①在NaOH 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②在NaOH 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③在浓H 2SO 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④能与溴水或溴的CCl 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⑤能与H 2在Ni 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⑥在O 2、Cu(或Ag)、加热(或CuO 、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⑦与O 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 的氧化反应。

(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 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

12.图中,甲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甲的沸点为78.5℃,其蒸气与H 2的相对密度是23。

将温度控制在400℃以下,按要求完成实验。

(1)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加入药品后的操作依次是___。

(填序号) a.打开活塞
b.用鼓气气球不断鼓入空气
c.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
(2)实验结束,取试管中的溶液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至沸腾,实验现象为___。

(3)现用10%的NaOH 溶液和2%的CuSO 4溶液,制取本实验所用试剂Cu(OH)2,请简述实验操作___。

【答案】cab (或acb ) 有红色沉淀产生 取一定量(约2-3mL )10%的NaOH 溶液放入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约4滴~6滴)2%的CuSO 4溶液,振荡(或向NaOH 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 4溶液”也可)
【解析】
【分析】
甲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则N(C):N(H):N(O)=1212:31:816
=2:6:1,则最简式为C 2H 6O ,其蒸气与H 2的相对密度是23,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甲的分子式为C 2H 6O ,甲可在铜丝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甲为乙醇,在铜为催化剂条件下加热,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方程式为
2CH 3CH 2OH+O 2∆−−−−→
催化剂2CH 3CHO+2H 2O ,乙醛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H 3CHO+2Cu(OH)2+NaOH ∆−−
→CH 3COONa+Cu 2O↓+3H 2O 。

【详解】
甲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则N(C):N(H):N(O)=1212:31:816
=2:6:1,则最简式为C 2H 6O ,其蒸气与H 2的相对密度是23,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甲的分子式为C 2H 6O ,甲可在铜丝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甲为乙醇;
(1)加入药品后,可先打开活塞,然后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最后用鼓气气球不断鼓入空气,或先打开活塞,再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最后用鼓气气球不断鼓入空气,则操作顺序为cab(或acb);
(2)实验结束,取试管中的溶液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至沸腾,乙醛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H 3CHO+2Cu(OH)2+NaOH ∆
−−
→CH 3COONa+Cu 2O↓+3H 2O ,实验现象为:有红色沉淀产生; (3)配制试剂Cu(OH)2时需要保证NaOH 过量,则具体操作为取一定量(约2-3mL)10%的NaOH
溶液放入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约4滴~6滴)2%的CuSO 4溶液并振荡。

13.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 、b 、c ,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 、b 、c ,通过控制活塞a 和b ,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

在M 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B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M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 2O 22MnO 2H 2O+O 2↑ 干燥O 2 使D 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 中参加反应 2CH 3CH 2OH+O 2Cu −−→△2CH 3CHO+2H 2O 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H 2O+O 2↑;B 是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C 是加热乙醇得到乙醇蒸气进入
M ,故答案为:2H 2O 2
2H 2O+O 2↑;干燥O 2;使D 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 中参加反应;
(2)M 处发生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