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创新教案(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创新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螺”,掌握“庭、螺、潭”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
2.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通过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感受月色、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2.难点:感受奇特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品味名句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优美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我听到有同学说“洞庭湖”,没错,在古代有一位诗人刘禹锡,他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望洞庭》,来看一看,欣赏一下。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老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听的过程中处理不认识的生字词。
2.自己大声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美丽景色。
(正音:潭tán、洞庭dòng tíng)
3.浏览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明确:描写了洞庭秋色和洞庭山水。
(三)深入研读
1.想象一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一会儿找同学分享。
明确:①在洞庭的秋天,月光如水,水映着月光,水和月光交相辉映,好像融合在了一起,显得十分和谐。
湖面上没有风刮过,显得朦朦胧胧的,好像一面未被磨过的铜镜。
②把洞庭湖比作一面镜子。
2.配乐读诗,欣赏其中的美景。
3.理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的意思以及它所描写的画面。
明确:①遥望是远望的意思。
②从远处望着洞庭的山山水水,看着君山和洞庭湖,感觉到君山就像是洞庭湖中的一颗青螺一样。
③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4.刘禹锡把洞庭湖的景色描写得如此之美,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诗人对山水的一种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回忆过去自己欣赏过的美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去湖南岳阳,亲自去看一看这美丽的洞庭湖。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
2.试着描写身边的景物,用简短的语句把它描绘得生动形象。
四、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创新教案第【2】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理解“洞庭、潭、翠、螺”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诗歌借助比喻表情达意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意境,感受洞庭湖的魅力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演唱《哇哈哈》,进而引出课题《望洞庭》。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疏通字词,指导朗读。
(2)学生朗读,培养语感。
(3)作者简介,丰富常识。
3、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这刻画了怎样一幅画面?
(2)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3)你能想象到这是怎样的场景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刻画了怎样一副画面?
(2)作者为什么不用山水绿而用山水翠。
(3)出示强化认识
(4)全班同学带着感情,齐读整首诗。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写一写其他角度的洞庭湖,如白天、四季。
6、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创新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影像资料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山水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赞美祖国山清水秀的诗《望洞庭》。
(书写课题,强调“庭”的写法)
2.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强调“和,螺”等字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孩子们你们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谁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呢?
再读古诗,读出情感,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3.同学们,通过读,你能发现作者描写了哪些美景吗?
(板书:湖光秋月)
三、品词析句感悟美景
1.你从哪里感受到湖光和秋月很美呢?“两相和”是什么意思?
强调学习方法(注释)
2.请同学们分组交流一下“两相和”的画面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形容这样的画面的
3.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4.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5.谁能把这种朦朦胧胧的美景读出来呢?
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1.同学们,作者是哪个角度欣赏这样的美景呢?
“遥望”:远望。
点题
2.请同学们看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呢?
3.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两句。
4.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吟诵或背诵。
三、激情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是我国的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省去看一看,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的灵越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3 望洞庭
湖光
美
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