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练习:热学(选修3-3)夯基保分练(一)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基保分练(一)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
[A级——保分练]
邯郸第一中学模拟)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1.(多选)(2017·
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
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
形成危害。
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
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2.5中颗粒小一些的,其运动比其它较大颗粒更为剧烈
解析:选BDE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在10-10m左右,则PM2.5的尺寸远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选项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属于
布朗运动,选项B正确;温度越高,PM2.5活动越剧烈,选项C错误;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选项D正确;PM2.5中颗粒小一些的,其运动比其它较大颗粒更为剧烈,选项E正确。
2.(多选)(2017·
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而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C.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D.温度降低,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度不一定都变小
解析:选CD布朗运动间接反应了液体分子间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当两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随着距离增大,表现为斥力的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需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故分子势能增加,C正确;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速度都减小,D正确。
3.(2014·北京高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解析:选B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知,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选项C错误;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
化,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选项D错误。
4.(2015·福建高考)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解析:选B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距r减小,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错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选项B正确;温度越高,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大,选项C错误;多晶体的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选项D错误。
江苏高考)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5.(多选)(2015·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
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解析:选A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
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
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
河北邯郸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多选)(2017·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解析:选ABC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应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A正确;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表面收缩的结果,B正确;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故C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
距时,分子力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D错误。
7.(多选)(2017·
随州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
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解析:选ACD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在液体中的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运动,故显微
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选项A正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由很小逐渐增大,r<r0,分子力(斥力)随r增大减小,分子势能减小,当r=r0时,分子力等于零,分子势能最小,然后随r增大分子力(引力)先增大再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故D正确;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单个分子运动情况不确定,故E错误。
广州模拟)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多选)(2017·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E.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解析:选AB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
平均动能不变,选项A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选项B正确;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选项C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
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频繁的碰撞引起的,选项D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
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E错误。
9.(多选)(2017·
湖南衡阳八中模拟)关于理想气体的温度、分子平均速率、内能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B.温度相同时,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都相同
C.温度相同时,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D.温度相同时,各种气体的内能相同
解析:选AC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A正确;温度相同时,一定质量的各种理想气体平均
动能相同,但由于是不同气体,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故C 正确,B错误;各种理想气体的温度相同,只说明它们的平均动能相同,气体的内能大小还
和气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故D错误。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
10.(2017·
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
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 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像中得
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远离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解析:选D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当分子间距
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r2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所以r=r2处释放的两个分子,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处于静止,不会远离也不会靠近,A、B错误;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则r1<r2,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在减
小,所以加速度在减小,当到r=r2处作用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之后分子力表
现为引力,距离增大,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B级——拔高练]
1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
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F>0为斥力,F<0为引力。
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选项中四幅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
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
解析:选B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其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达C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选项A错误;分子的动能不可能小于零,故选项D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选项B正确;分子势能在C点应该是最低点,而图中最低点在C点的右边,故选项C错误。
1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 mL的纯油酸配制成b mL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 1 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
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
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cm2,则:
(1)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
(2)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酸的________。
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
C.质量D.体积
解析:(1)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a
b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1
n
mL,一滴油酸酒精
溶液含纯油酸
a
bn
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d=
a
bSn
cm。
(2)设一个油酸分子体积为V,则V=4
3
π
d
2
3,由N
A
=
V mol
V
可知,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
还需知道油酸的摩尔体积。
B正确。
答案:(1)
a
bSn
(2)B
13.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 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
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方格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用彩笔将油膜的形状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序号)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 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实验前需先测量配置好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将痱子粉均匀撒在盛
有水的浅盘内;待痱子粉稳定后,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痱子粉的水面上;等到油膜的形状稳定后描绘油膜的轮廓;最后利用方格纸计算油膜的面积,根据溶液浓度和体积计算分子直径的大小。
故本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⑤③。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1×10-6
50
×
1
300
m3=SD,其中S=0.13 m2,故
油酸分子的直径D=V
S
≈5×10-10 m。
答案:(1)④①②⑤③(2)5×10-10
14.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
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 =1.0×103 cm3。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
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
V m=M
ρ
=
1.8×10-2
1.0×103
m3/mol=1.8×10-5 m3/mol
水分子数N=VN A
V m
=
1.0×103×10-6×6.0×1023
1.8×10-5
≈3×1025(个)。
(2)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有V m
N A
=
1
6
πd3
得水分子直径d=36V
m
πN A
=
36×1.8×10-5
3.14×6.0×1023
m≈4×10-10 m。
答案:(1)3×1025个(2)4×10-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