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组 (n=100) 13.06±2.11 24.80±3.77 51.58±4.62 4.92±1.4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对照组为31%,组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切口出血 切口感染 3
1
5
7.00
对照组(n=100)
10
8
13
31.00
P值
<0.05
3 结 论
宫颈癌是宫颈上皮异形增生的结果、大部分宫颈癌为鳞癌。 宫颈癌的演变为典型的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 癌、浸润癌的过程[4]。当前临床上认为,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 的最常见原因。而随着当前人们性观念的转变及各医疗组织对宫 颈癌筛的大力宣传,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并且 患者可在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的手术处理。当前,临床上对早期 宫颈癌最常见的术式为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此术式的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者的恢复 时间也很长。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是指运用具有循证医学支持的围术期护 理,以尽量减少手术相关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并 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痛 苦,改善患者预后[5]。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宫颈癌;围手术期;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2.29.02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 升,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宫颈癌早期可表现接触性出血、 中晚期表现为不规则引导流血,还可表现为阴道排液及肿瘤压迫 症状等[1]。早期宫颈癌可经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但手术创伤 大、术后恢复慢,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为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 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实验,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 取 我 院 妇 科 收 治 的 宫 颈 癌 患 者 2 00 例 , 所 有 患 者 均 在
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于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所有患者在参 加实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 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有患者100例,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54.1±2.7)岁,宫颈癌Ⅰb期72例、Ⅱa28例,鳞癌 83例、腺癌17例;对照组有患者100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 (53.3±1.6)岁,宫颈癌Ⅰb期75例、Ⅱa期25例,鳞癌88例、腺 癌12例。将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2019年 第 4卷第12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Vol.4, No.12, 2019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9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杨丽君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皖南 241001)
【摘要】目的 评价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 间我院妇科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予实验组快速康复护 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在围术期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发生,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 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
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在P<0.05的前提下, 认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
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
住院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d)
(h)
(h)
(d)
实验组 (n=100) 8.42±1.37* 17.31±2.21* 36.20±4.25* 2.64±1.07*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1)术前护理[2]:①由于患者在术前常有焦虑、不安等不良情 绪,因此在术前、由护理人员细心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耐 心解答患者疑虑,并告诉患者一些既往成功的案例、增强其信 心,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术前1天进行备皮、指导患者进食 面条及粥等碳水化合物,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2~3小时禁饮, 予患者口服磷酸钠盐溶液代替多次灌肠进行肠道准备。(2)术 中护理:注意患者术中保温,使用保温毯维持患者体温在36.5℃ 左右;限制术中输液量以减轻心脏负荷、将补液量控制在1.5L 内,并防止输液速度过快,输液前将输入液体预热。(3)术后 护理:①密切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予患者平卧位、并使头偏 向一侧,24小时后予患者半卧位[3];②待患者清醒后,4小时予少 量清水饮用、12小时后予流质饮食、3~4天后予普通饮食。③鼓 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清醒后的6小时可指导患者在床上抬 腿,术后1天尝试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频次。④术后2天 内,予患者经静脉安置自控镇痛泵,教导患者使用镇痛泵并嘱患 者家属多于患者聊天、分散其注意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⑤于术后3天夹闭导尿管,每3小时放开尿管1次、以锻炼患者自 主排尿的功能,术后14天拔除导尿管;⑥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性 质及量,待每日引流量<15mL即可拔除。 1.3 观察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