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桑园的综合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片桑园的综合管理技术
桑园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桑树的生长势、桑叶的产量、叶质的优劣、桑园单位面积桑叶产量高低,而且影响了蚕种的产量、质量以及丝茧生产可持续性、稳定性。

随着“东桑西移”项目在贵州省实施,的笔者认为成片桑园综合管理技术仍是促进我国蚕桑业可持续性、稳定性发展的主要措施,成片桑园管理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1选地建园
合理进行桑园规划。

土层深厚的中性砂质土壤尤其适宜集中连片发展桑园。

桑园应当建立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区,为了保护桑园环境不受污染,桑园附近1000m内不能建砖瓦窑、工厂,且周围100m内不宜种植烟草。

2选择良种
通过对引进部分桑树品种生物学特征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养蚕试验,鉴定筛选出桑品种湘7920、实钻11-6、农桑8号、育71-1、云桑1号、桂桑62号适宜贵州新建桑园或嫁接改良推广应用。

3合理密植
在建植桑园之前应平整土地,黏重土壤用生石灰进行改良。

按栽桑树株行距67cm×133cm开挖深50~60cm、宽50cm的种植沟。

科学设计栽植模型,定植1.2万~1.5万株/hm2.可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1-2].注意及时补植,若发现缺株、死株,应立即选用壮苗进行补植,否则将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

补植相应的桑
树品种、苗木大小一致的桑苗。

4树型培养
栽植后未定干的桑园要立即按建园规划的主干高度剪去上部苗干,以保证主干的养成,促树干长高长粗。

无干桑拳干高15~18cm 以下,密度3万~12万株/hm2;适宜于土壤肥沃,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栽植;成园快,早投产,产量高。

低干桑拳干高60~70cm以下,密度1.20万~2.25万株/hm2;适宜于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栽植;投产较早,产量高而稳定;中干桑拳干高100~120cm以下,密度0.75万~1.05万株/hm2;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而稳定。

5肥水管理
如桑树一年之中多次采叶、剪伐,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养分。

据资料记载:年产桑叶22.5t/hm2的桑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0.50kg、磷3.68kg、钾10.60kg.同时,每年雨水冲刷淋失自然加剧了桑园黄壤土养分的消耗。

因此,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种茧育桑园的肥力结构指标平衡桑园肥料元素的结构比,氮、磷、钾比例为10∶4∶6,即施纯氮1125kg/hm2、五氧化二磷450kg/hm2、氧化钾675kg/hm2.春肥、夏肥、秋肥分别占20%、60%、20%,冬肥施有机肥。

根据桑树生长情况,补施叶面肥。

用0.5%的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补施追叶肥2~3次,每7d施1次,在用叶前10d完成。

不仅能较好地保证桑树营养成分的供给,增加桑叶产量,提高叶质,而且能很好地改善叶质,增加产茧量。

贵州省属典型喀斯特地貌,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确保蚕作生产的安全。

有条件的可配置喷灌设施,这样可实
现按不同季节干旱情况、桑树生长情况适时灌溉。

6中耕除草
新桑园行间空旷,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必须及时清除杂草。

每年结合桑园的中耕,以冬耕为主,松动行间土壤,同时壅土踏实新桑根部,除草2~3次。

可以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蓄肥保墒能力。

绿肥的枝叶具有遮荫效果,因此,在桑园行间播种豆科绿肥作物,采用垃圾或污泥等物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墒、施肥效果。

主要采用人工机械防除杂草,辅以化学防除方法。

机械铲除桑园杂草,并且曝晒死亡,收集烧毁,再进行施肥。

春、夏季主要采用化学除草剂,如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等。

7枝芽修剪
一是伐条。

夏伐或冬伐于桑叶采摘完毕或者春蚕饲养结束后及时进行。

为了保证桑树萌芽抽条的生长期较长,伐条时要做到剪口平滑、树型整齐,从而有效增加枝条长度,提高产叶量。

二是疏芽。

及早疏芽,7月上旬当80%新梢条长到5~10cm,第1次疏芽留条6~8条/拳,在第1次疏芽后10~15d,当85%新梢条长到15~20cm,进行第2次疏芽,提高芽条生长量及秋叶产量和明春叶产量。

三是摘心。

用叶前10d通过摘心,保证桑叶的成熟程度一致,加速桑叶成熟度,有效叶片数增多、单叶也增重,能有效提高桑叶利用率和促进蚕体健康。

四是桑树冬短梢。

桑树梢端往往是最易感病虫害的部位,越冬害虫的虫卵及细菌病的危害在梢端往往较为集中,秋末冬初将桑树梢端剪去梢长的1/3~2/5,对桑树进行修剪,剪去下垂枝、细弱枝、枯干枝,增强树势,
增加树体养分贮藏,促进冬芽充实,提高其翌年春期发芽率,增加桑叶产量。

8合理采叶
桑园的合理采叶是根据蚕的发育程度,分期分批采摘各龄的适熟桑叶,以利于桑树的生长,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对养蚕进行计划,根据每个季节的桑叶情况合理进行,以实现种叶平衡。

秋季养蚕合理采叶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桑树光合作用,枝条上叶片数应当充足,不可过度采摘,从而利于翌年发芽,储存养分,提高桑叶的质量。

9病虫害防治
一是全株性病害。

黄化型萎缩病、萎缩病、花叶型萎缩病。

发病症状:初期桑枝顶端叶片逐渐黄化、卷缩、变薄,侧枝多而细小,最后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湖桑系列、农桑系列等;发现病株后彻底挖除病株并彻底进行消毒。

二是桑芽叶病害。

桑疫病、赤锈病、里白粉病、污叶病等。

桑疫病又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2种。

黑枯型发病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之后连成一片,嫩梢腐烂变黑呈烂头状,枝条上纵列褐黑色点浅状条斑;缩叶型:叶片出现圆形褪斑,后期限穿孔,叶缘变黑易腐烂,面芽变黑枯萎,下面腋芽抽出新梢,枝条上出现黑褪色龟裂状大病斑。

防治方法:发现病茁及时拔除;加强治虫,采叶留柄,减少桑树伤口;冬季剪去病梢、病拳,适当少施氮肥;发病初期用300~400U土霉素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喷2~3次。

三是桑枝干病害。

桑膏药病、桑芽病等。

桑膏药病的发病症状有灰色和褐色2种。

多发生在主干中、上部或枝干基部,
在枝干上菌丝密集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色和褐色天鹅绒状的菌膜,紧贴在枝干上,形似膏药。

防治方法:用刀刮除菌膜,再用石硫合剂涂抹;防桑介壳虫。

四是桑树的根部病害。

桑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等。

根结线虫病发生症状:根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根瘤,严重的桑根似链球状,看不到根。

根瘤黄白色,最后桑树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严禁栽植线虫寄生茁木,对症状较轻的病苗,用注射器注射乐果乳剂原液5~10mL或用48~52°C温汤浸泡20~30min,杀死根内线虫,发病严重的桑园,轮作3~4年,再种植桑树。

五是害虫。

成片对桑园桑螟及其他鳞翅目昆虫和微体昆虫进行防治,用乐果乳剂600~800倍液喷施桑园,或结合桑园除草喷施于地表和草地上,能有效地减少桑园病菌与蚕作的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