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沟通与口才)与外国人聊天要注意什么.docx

与外国人聊天要注意什么与外国人聊天要注意什么在与外国人士交往时,关于隐私的问题最好不要提。
那么,在异国人士看来,哪些方面是关乎他们的隐私,并不愿意别人得知的呢?1.收入问题收入高低往往反映着一个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也就是说通过收入往往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因此异国人士十分禁忌这一点。
当然这一点在中国有所不同,中国讲究的是“女士不问年龄,男士不间收入”,而在异国不论男女都很在意收入隐私。
另外,异国女士也非常忌讳别人知道实际年龄。
2.婚恋、身体健康、家庭住址异国人士认为婚恋属于个人问题,不需要别人操心,如果你向一个异性询问婚恋问题,那么对方很可能觉得你别有所图。
身体健康也是外国人不想他人提及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己自会关心,用不着别人多心。
家庭住址在异国人士看来属于私人领域,更没必要让其他人知道。
3.生活经历生活经历属于个人财富,异国人士不想他人知道自己在哪儿工作或者曾经经历过什么事情等。
4.不要问“今天去哪儿了”“忙什么呢”之类的问题异国人士认为去哪儿、做什么属于个人自由,没必要跟任何人汇报。
即使有需要,那也是警察来询问。
5.各国人士禁忌有所差异如在和德国人沟通提问时,就不要提有关排外、中西差异等问题 ; 提问英国人时,就要注意他们的骄傲,毕竟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所以不要提及英国在某些方面的不当问题 ;提间美国人时,就不要提有关“9·11的”问题。
所以提问者要对各国的历史、风俗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提问才不至于提到对方的禁忌上。
世界有那么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等,因而导致各个国家的禁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提问老在提问异国人士时,可以通过网络、旅行社等来查找异国人士的禁忌,提问时尽量避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态度要诚恳,这样在面对异国人士时就能做到应付自如,很轻松地得到想要的信息。
外事交往的禁忌

外事交往的禁忌
小编为大家整理一篇关于外事交往的禁忌文章,更多文章尽在。
在外事社交场合,有许多礼仪、礼节、习俗是需要我妈持别注意的,其中的一些事项甚至是禁忌,最好不要触犯,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有时甚至会导致辛苦建立的关系的破裂。
所以我们在外事交际及国际商业交往中,需特别注意以下这些禁忌:
1.交往的忌讳。
在一些场合,衣着要合适。
与欧美人打交道时,少涉及私人性质的问题。
交往中的举止要得体,与一些地方之人交谈时不要跷“二郎腿”。
在一些国家,不要摸小孩头顶。
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国家,用左手与人接触或传送东西是不合适的。
此外,在一些地方,笑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地区,笑被看作是不友好的象征。
2.颜色的忌讳。
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而巴西人则忌讳棕黄色。
3.数字的忌讳。
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在许多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
南方许多生意人非常喜欢选用“八”这个数字,而忌讳用“四”这个数字。
此外,“星期五”这一天也被一些基督徒视为凶日,
4.选用选送某种物品、图案的禁忌。
例如,法国人视核桃花为不祥之物,伊斯兰教民忌讳用猪作为某种图案,瑞士人视猫头鹰为死人的象征。
除艺术四项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社交禁忌需注意,如男女之间交往,避免谈论女人的年龄;与阿拉伯人交往,需尊重他们的习俗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参考本网站“各国礼仪”栏目的其它文章。
涉外交谈时应注意哪些礼仪

一交谈的内容1.不宜涉及的内容。
第一,不宜泄露国家机密与行业机密。
第二,不宜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或政府横加非议。
第三,不宜对交谈对方内部事务随意加以干涉。
第四,不宜对自己的领导﹑同事﹑同行或同胞说是那道四。
第五,不宜涉及格调不高不话题。
第六,不宜涉及交谈对象自身的弱点﹑短处或其他不足之处。
第七,不宜涉及有关交谈对象的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
2.可以涉及的话题。
第一,交谈双方所正式拟议的内容。
第二,有助于交往对象近一步了解我方实际情况的内容。
第三,对交谈对象所属国家民族单位以及对其本人表达敬意的内容。
第四,交谈对象本人确有所长的内容。
第五,举世公认的格调高雅的内容。
第六,公众所欢迎的轻松愉快的内容。
二交谈方式1 重视语气。
第一,在官方活动中应使用中文。
第二,在一般活动中应使用外语。
第三,在国际场合应使用规定的语言。
第四,在工作岗位上应精通一门外语。
2 重视语态。
第一,“说”者。
充当说的人,切忌之手画脚﹑咄咄逼人。
第二,“听”者。
充当听者时,最忌讳三心二意﹑用心不专.3 重视语气。
第一,待人平等。
第二,待人礼貌。
4 重视语音。
第一,发音纯正。
第二,音量适中5 重视语速。
第一,语速正常。
第二,语速均匀6 重视陈述。
第一,双向交流。
第二,礼让对方。
第三,委婉表达。
另外:(1)谈话的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
与人谈话时,忌与对方距离太远或过近。
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或插话。
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
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
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要照顾在场的所有的人。
现场有多人时,注意与在场的所有人樊谈,忌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或仅与个别人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其他人。
英语国家交谈话题的禁忌

英语国家交谈话题的禁忌不可以问的:女生的年龄,切记不可口不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外国人对某些话题比较敏感:婚姻,年龄,个人隐私等等。
跟外国人讲话时切记看着对方眼睛,不然你会被认识不礼貌。
至于话题切入点,可以选择类似于天气这种不痛不痒的问题。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例子。
自从我国国门打开之后,中国人到外国去,外国人到中国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和交往.在此背景下,同外国人在一起应该聊一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大致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第一条:要选择外国地喜闻乐道的话题.不论是哪一国家的人,对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风光名胜、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方面的话题,大都是感兴趣的.谈谈这一类话题,使人轻松愉快,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中国人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喜欢谈论天气,或询问外地人对本地风土人情的印象.例如,“你来这里多久了?”“你在这里生活得习惯吗?”还有一个老办法,就是从询问对方籍贯入手,进而就自己所知引导对方谈论家乡的风光与特产.同外国人交谈时选择这些话题,均是可行的.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志趣爱好不尽相同,同外国人交谈时不能不注意这一点.刘淑静是一名大学生,很喜欢未来学.她曾希望教自己英语的外藉教师评论一下《第三次浪潮》这部关于未来学的新书,对方却告诉她:“我只喜欢历史学,从不研究未来学.”于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常青是一位导游,他带过一个英国旅游团,其中有位老先生十分难侍候.不论你介绍什么,老先生都会蹦出一句“没什么了不起.”小常一点不生气,反而热情地向对方介绍起了中国的家庭关系,特别是老年人受尊敬的情况.老先生很爱听,接下去就再也不为难他了.小常比刘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发现谈话对象的“兴趣点”,并且能够“对症下药”.了解并尊重对方,是进行顺利而有成效的交谈的前提.众所周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公务繁忙,来去匆匆,可是有一些中国记者却经常能够见缝插针地同“老萨”侃上一通.侃什么呢?侃的就是他酷爱的集邮.一番神聊之后,记者的专访也就同时完成了.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选准了话题.第二条:要选择中外双方都熟悉的话题.与外国人接触和交往,如能找到双方都熟悉的话题就等于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将大大地有助于彼此这间的理解和沟通.于人于已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正常,至少也不会由于某一方所答非所问,而使人感到难堪.詹姆斯先生是位计算机专家.他来中国讲学,很受欢迎.有次在他的讲座中间休息时,一名年轻的中国学者虔诚地问道:“请问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究竟是因何坠毁的?”岂料詹姆斯好生尴尬,支吾良久说:“我实在抱歉,我不清楚……”原来这位专家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人物,对非专业的问题毫不关心.可见,与外国人交谈,不要选择人家不熟悉的话题.像那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冒昧提问,实在叫人下了不台.如果外国人主动谈起我们不熟悉的话题,我们应当洗耳恭听,认真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主动同外国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不然,非但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形象.朱一凡在一家涉外宾馆当服务员,一天她忙里偷闲,同一位联邦德国的钢琴家拉开了家常.她告诉对方,自己很佩服德国人,德国的交响曲好棒.对方没想到小朱这么有水平,立刻对她刮目相看.她乘兴往下说:“我最喜欢你们德国的柴可夫斯的《天鹅湖》也不是交响曲.小朱张冠李戴,班门弄斧,只能贻笑大方了.”第三条:要回避外国人忌讳的话题.钟天舒在一家外国商社的驻京办事处当秘书.有一天气温骤降,她见一位外国同事穿得单薄,便关照对方:“天特冷,您该加一些衣服.”那位同事平时对她极为友好,此刻却哼一声,便扬长而去.人家之所以知此,是因为钟天舒选择了“老外”忌讳的话题.通常下列话题在同外国人交谈时是不宜选择的:其一,过分的关心和劲戒.中国人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外国人却强调个性独立,所以不能将中国式的善意的关心和劝戒施之于外国人,否则就会出力不讨好.你问外国朋友:“吃过饭了吗?”你跟他打招呼“您上街去?”你显然是出于好意,在他看来却是被粗暴地干涉了个人自由,心里会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中国的售货员被要求主动向顾客介绍和推荐商品,对“老外”来这一套可行不通.因为人家认为买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我们万一非跟外国人谈论这种话题不可,则要尽量讲得委婉一点.在语气上特别要加以注意,少用祈使句,不要让对方感到是在对他下命令.其二,个人的私生活.同外国人交谈,不得随便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经历、收入、住址以及其他家庭生活方面的情况.这类话题对中国人来讲习以为常,而在外国人看来,却意味着打探个人隐私,动机不纯.对外国人的服饰、住宅、家具、汽车等物品的价格、式样和产地也不要予以评论,它们均与收入有关,亦属个人隐私的范围.其三,令人不快的事物.衰老与死亡、讨厌的甲虫、惨案与丑闻、淫秽的故事一类的话题均系危害耸听,格调低下,与外国人交谈时不宜触及.他们认为,谈论这些“脏、乱、差”的话题既令人扫兴,又不吉利.中国人相见,往往要相互问候对方的身体状况如何,但是最好不要同外国人谈及这个问题,更不宜跟一位外国病人详谈他的病情.南方某市的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见奥地利客人时,兴趣盎然地同外宾们聊起了烹调经.他说:“我马上就要请你们品尝此地名菜活杀鱼,那烧好的鱼端上来的时候,眼珠还一眨一眨的.它可是此地一绝呀!”谁想外宾却不领情,人家马上就表示了抗议,结果宾主不欢而散.事后了解到,这批奥地利客人是该国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他们把我们津津乐道的“此地一绝”,当成不能容忍的残害动物的行为了.其四,他人的短长.散布小道消息,评论同事的美丑、上司的好恶、女士的胖瘦、路人的衣着,都会被正派的外国人当作缺乏教养和不务正业.谈论人际纠葛和他人的过失,也被视为无聊之举.王亚伟特别爱向领导打同事们的“小报告”,这一手使他颇受重用.当他调入一家合资企业不久,又向外方总经理如法炮制.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并且责问他:“你光盯着别人,自己的工作怎么能干好呢?”没几天,他就被解雇了.对外国人的政治主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个人爱好,不要妄加非议.当着英国人的面讥讽他们的女王陛下,告诉一位收藏家玩物丧志,都是失礼的.应当指出,在交谈中,一旦遇到外国人回避或不愿继续的话题,切忌我行我素,而要立即转移话题,必要时要向对方道歉.上述几条基本原则,仅供大家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参考.原则不是模式,重要的是在交往中灵活运用,因地因人制宜,。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关于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关于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1有关谈话的礼仪,常识性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你应该避免以下话题:* 敏感的政治话题* 宗教差别* 棘手或具有负面意义的历史事件即使主人先提起来,你的反应也一定要谨慎。
人们可能会问你一些非常直白、生硬的有关你国家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有所准备。
在欧洲国家里,人们可能经常去往北美,但在很少旅游的国家里,人们可能会对你的国家表现出更明显的好奇。
比如当有人问起你:在美国每个人都配带枪吗?你每年能挣多少钱?你的传家宝是什么?中央情报局监视你的公司吗?对于这些问题,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特别提示:要想到可能会有人问起你的婚姻状况。
一位已婚美国妇女参加一次韩国的商务会议,在她旁边就坐的一位绅士突然转过身来说:“请不要太伤心了。
”她吃了一惊说:“为什么?”绅士看着她的手解释到:“我见您手上戴着结婚戒指,所以我猜测您的丈夫可能去逝了…否则您为什么不呆在家呢?”当你在海外与人进行闲谈时,一定要谨慎,注意交流技巧。
一位长期移居远东的美国人给了我们一条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建议:“回答问题时,要好像是在回答一位富有、年迈的姑妈问你希望她在遗嘱里给你留多少遗产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在交谈时要保持礼貌、幽雅、老练和敬意。
关于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2谈话的礼仪,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有关谈话的礼仪,常识性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你应该避免以下话题:*敏感的政治话题*宗教差别*棘手或具有负面意义的历史事件即使主人先提起来,你的反应也一定要谨慎.人们可能会问你一些非常直白、生硬的有关你国家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有所准备.在欧洲国家里,人们可能经常去往北美,但在很少旅游的国家里,人们可能会对你的'国家表现出更明显的好奇.比如当有人问起你:在美国每个人都配带枪吗?你每年能挣多少钱?你的传家宝是什么?中央情报局监视你的公司吗?对于这些问题,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特别提示:要想到可能会有人问起你的婚姻状况.一位已婚美国妇女参加一次韩国的商务会议,在她旁边就坐的一位绅士突然转过身来说:“请不要太伤心了.”她吃了一惊说:“为什么?”绅士看着她的手解释到:“我见您手上戴着结婚戒指,所以我猜测您的丈夫可能去逝了…否则您为什么不呆在家呢?”当你在海外与人进行闲谈时,一定要谨慎,注意交流技巧.一位长期移居远东的美国人给了我们一条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建议:“回答问题时,要好像是在回答一位富有、年迈的姑妈问你希望她在遗嘱里给你留多少遗产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在交谈时要保持礼貌、幽雅、老练和敬意.【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与外国人聊天的禁忌

与外国人聊天的禁忌当你真的面对一个外国人,要展开话题的时候,你需要注意有些话题是聊天中的禁忌。
了解这些禁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
1.Youve put on weight.你貌似胖了。
以“纸片人”为美的今天,说别人变胖绝对属于找虐的节奏,除非是和你无话不谈、不损两句就不算关系铁的好闺蜜。
又或者,你是出于对小辈的关心和好意提醒,但也要切记用疑问句“Have you just put on weight?”。
当然如果你是想说TA身材变健壮,可以直接以“最近是不是去了健身房”来代替。
另外,千万千万别说“Youre getting fat”,这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哦!2.Oh,youre pregnant!你怀孕了!可能跟国内情况相反,在外国两类人最讨厌被让座,即老人和胖子。
他们会因为感觉被当成弱者对待而很气愤,更别提聊天的时候提到“怀孕”这个话题。
除非是很明显,否则不要刻意提出来。
3.Is this your daughter?这是你闺女吗?嗯……万一她是他的女朋友怎么办?万一他们是兄妹、姐妹怎么办?这也涉及到交际中的一大禁忌:避免揣测关系。
只能等别人来介绍或是自我介绍才行。
当然,很多时候当我们用母语交流时,这些问题可能根本不会触犯,而当我们用英语交流时,往往因为词汇量少或这是你最先能想到的话题就脱口而出。
4.Your sister is so much prettier than you.你姐妹比你漂亮好多哦。
又一个讨打的说法。
在一些文化里似乎认为这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话,甚至会被认为是恭维,但更多时候这句话会伤害到听者的感受。
最好的是,避免比較性词语,只要提到她们的姐妹很漂亮就好啦。
5.That color doesnt suit you.你不适合那个颜色。
请记住,不管对方打扮得让你多么毁三观,一定要先夸TA。
如果出于好意要提出自己的意见的话,可以用稍婉转的方式:“I love your dress,but dont you think this color...”。
与英国人交往的禁忌礼仪注意事项

与英国人交往的禁忌礼仪注意事项与英国人交往的8大禁忌一、不问年龄。
西方人的年龄是保密的。
特别是24岁以后绝不会谈论自己的年龄。
这个是比较普遍的常识,大部分人都知道。
二、不问财物。
一个人的收入和随身所戴的财物都与个人的能力、地位、脸面等有关。
三、不问婚姻。
这属于个人隐私。
而且想向一个陌生人问这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合适的四、不问住址。
西方人认为给人留下住址,就得请对方到家做客。
西方人是不喜欢随便请人到家里做客的。
所以也别主动问别人家住在哪里。
五、不问经历。
这是对方的'“老底”,也是商业秘密,西方人是不会轻易让人摸到自己的底牌的。
对于英国人来讲是不礼貌的,是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六、不问信仰。
政治见解和宗教信仰都是非常严肃的。
七、不问行踪。
行踪应该属于个人隐私,别人没有主动问你时,就不要打听。
八、不问吃饭,这就是和中国人最大的区别。
与英国人交往的禁忌须知1、对于被视为死亡象征的百合花和菊花,英国人十分忌讳。
2、动物中的孔雀和猫头鹰,在英国名声不佳。
3、英国人平时十分宠爱动物,其中猫和狗都为其喜欢。
只是对于黑色的猫,他们是十分厌恶的。
此外,他们也不大喜欢大象。
4、遇上碰撒了食盐或是打碎了玻璃一类的事情,英国人都是认为很倒霉的。
5、在色彩方面,英国人偏爱蓝色、红色与白色。
它们是英国国旗的主要色彩。
英国人所反感的色彩,主要是墨绿色。
6、英国人在图案方面忌讳甚多。
人像以及大象、孔雀、猫头鹰等图案,都会令他们大为反感。
在握手、干杯或摆放餐具时,无意之中出现了类似十字架的图案,他们也认为是十分晦气的。
7、英国人忌讳的数字主要是“13”与“星期五”。
当二者恰巧碰在一起时,不少英国人都会产生大难临头之感。
对“666”,他们也十分忌讳。
8、在排列位次时英国人则认定“右高”。
在英国,“左撇子”被视为“笨人”,而走路时,人们则讲究先伸出右脚。
9、与英国人打交道时,需要了解的英国人的主要民俗禁忌还有下列五条:一是忌讳当众打喷嚏,二是忌讳用同一根火柴连续点燃三根香烟,三是忌讳把鞋子放在桌上,四是忌讳在屋子里撑伞,五是忌讳从梯子下面走过。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与外国人谈话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然而,了解外国人谈话的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禁忌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尊重对方的文化是与外国人谈话的第一个禁忌。
有些文化可能对穿着、饮食、宗教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念,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就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和冲突。
例如,在穆斯林国家,女性可能需要遵守伊斯兰教的传统装束,如果你没有做好调研和了解,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冷淡。
与外国人谈话的第二个禁忌是在交流中避免使用不恰当和冒犯性的语言。
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语言和文化背景可能有很大不同。
某些单词和短语可能在本国被视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对象,因此不适合在谈话中提及。
在日本,不要在谈话中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中带有“死”这个字,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可能会引起日本人的不快。
第三个禁忌是在谈话中避免谈到主题。
有些主题可能在外国人眼中是不合适的,这些主题包括语言、宗教、政治、种族和性别等问题。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最好保持中立和谦逊,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第四个禁忌是避免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常常是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不懂对方使用的语言,那就要避免使用过多的语言和难度太高的短语,使用简单的、普遍的词语进行交流。
第五个禁忌是要尊重对方的时间和方式。
在不同的时区中,这对于谈话的时间安排尤为重要,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的时间表,可能会导致你在不合适的时间打扰他们。
在谈话中,你需要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中的礼仪,以确保你的交流方式得到对方的认可。
与外国人谈话可能是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不要冒犯对方并避免上述禁忌行为。
在交流中保持中立、尊重和谨慎的态度,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外交礼仪&禁忌

各个国家共同点:1、第一次见面时要主动自我介绍,留学生初来乍到,一对一要热情帮助他们2、中西方文化不同,虽然入乡随俗,但是不能逼迫别人来习惯你自己的方式3、外国人到中国来后会对食物、药品等有所顾忌,不要强迫他们使用(尤其是牛奶)、忌吃内脏4、一对一若未被安排,不能擅自去留学生公寓。
若要去找自己的partner,请事先联系好,不得自由散漫5、请相互尊重隐私6、不提国家间的敏感问题,不惹事端7、异性之间不要有过于亲密的动作等行为8、注意行为规范,如不插队等等9、忌问别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10、美国:1、外露、开放、幽默、热情、做事干脆2、进餐时不要替他们夹菜、不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讨论令人作呕的事情3、注意自己着装的规范4、女生不要穿的过于暴露5、不能当中宽衣解带或是脱鞋6、送礼送单数7、包装规范8、忌讳星期五和13、黑狗9、不提倡人际交往中送厚礼10、未经别人允许,请勿对着别人拍照(活动要求除外)泰国:1、在泰国,人们对泰国王很尊敬,泰王是国家元首和国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任何人不得指责和控告泰王,不得说有辱泰王的话;2、泰国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表示赞赏性的回答3、忌讳谈论毒品走私、地区政治以及对泰王室的消极评论4、送礼时,右手递给受礼者;接受礼物时不要当面打开,除非别人要求5、不能在未经泰国女性同意的情况下触摸她们6、不要触摸他人头部,尤其外人不能触摸小孩的头部7、不能用红笔写泰国人的名字(去世的人才用红笔)8、如果你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请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说对不起英国:1、忌当着英国人的面耳语,不能拍打肩背。
2、交谈时避免使用English,要使用British(英国种族成分多,说English会让人觉得是英格兰人,让人不舒服)3、英国人忌用人像作商品装璜,忌用大象图案,因为他们认为大象是蠢笨的象征。
4、英国人讨厌孔雀,认为它是祸鸟,把孔雀开屏视为自我炫耀和吹嘘。
5、他们忌送百合花,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对外交往中的礼仪禁忌jwly

对外交往中的礼仪禁忌1.交谈的禁忌与外国人交谈,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1)与西方人交谈“七不问”:年龄、婚否、收入、住址、经历、工作和信仰。
这些问题均被西方人看成是个人的隐私,是非常不欢迎他人询问的。
(2)外国女子和她的丈夫或其他人交谈时,不要上前旁听,有急事需插进去和她说话时,应先打招呼。
(3)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更不要说妇女长得胖、身体壮、保养得好等语。
(4)跟有关国家人交往,不可以把王室的家事作为谈笑的话题。
2.举止的禁忌跟外国人打交道,一些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的举动,也会被认为是无理甚至犯忌的行为。
如以下一些方面:(1)对欧美上年纪的人,如果他们上楼或爬山,千万不能扶他们。
这在我们是对老人的尊敬。
而欧美老人恰恰相反,别人搀扶他们,他们觉得这样有失体面,反而招来不快。
(2)在西方国家,相互握手时,千万不要越过另两个人拉着的手去与第三个人握手;抽烟时不要一次给第三个人点烟。
(3)跟英国人坐着谈话,两膝不可张得太宽,忌翘二郎腿。
如果站着说话,忌拍打对方的肩背。
巴基斯坦人也忌讳别人拍打右肩,认为那是警察逮捕人时用的动作。
泰国人还忌讳用脚指东西给人看,或者用脚踢东西给人。
(4)要注意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含义,以免犯忌失礼。
如竖起大拇指在我国是一种显示积极的手语信号,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还表示要求搭车。
但是如果这个动作比较猛烈,它就变成了一种侮辱人的信号。
如果在希腊,意思又成了要对方“滚蛋”。
3.数字的禁忌(1)不少东方国家,如韩国和朝鲜把“4”视为预兆厄运的数字。
(2)“13”的忌讳。
这个数字在欧美国家最令人生厌,在任何场合都尽量回避它。
(3)“黑色星期五”。
把星期五视为凶日有许多传说,这跟基督教的圣经有关。
有的书上说,夏娃偷吃禁果时逢星期五,她和亚当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正是在那一天。
也有的书上说,耶稣被定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
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

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大全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
即,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供大家参考。
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篇11、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
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
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
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热情有度。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
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
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尊重隐私。
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
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
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
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
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5、不必过谦。
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
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
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
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及要求篇21、外事无小事。
与外国友人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与外国友人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关键信息项:1、语言交流的注意事项2、文化差异的尊重3、话题选择的禁忌4、肢体语言的规范5、倾听的重要性6、表达方式的恰当性11 语言交流的注意事项在与外国友人进行谈话时,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使用清晰、准确且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造成交流障碍。
111 发音要尽量标准,语速适中,给对方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您的话语。
同时,注意语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
112 学习并尊重对方语言中的习惯用语和礼貌表达,例如在英语中常用的“please”“thank you”“excuse me”等,以展现您的礼貌和尊重。
113 若您的外语水平有限,可以适当借助简单的手势、表情和画图等方式来辅助表达,但不要过度依赖,以免影响交流效果。
12 文化差异的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在谈话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尊重。
121 了解对方国家的基本文化特点,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等。
避免因为无知而触犯对方的文化禁忌。
122 对于文化差异,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要轻易对对方的文化进行评价或批评,而是以欣赏和学习的态度去交流。
123 在涉及到文化相关的话题时,要谨慎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冲突。
13 话题选择的禁忌在与外国友人交谈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话题,避免一些可能引起不适或争议的话题。
131 避免谈论政治敏感话题,如国家之间的政治争端、内部政治制度等,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和矛盾。
132 宗教信仰是一个较为个人和敏感的话题,除非对方主动提及并愿意深入探讨,否则应尽量避免。
133 个人隐私问题,如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适当的话题,要谨慎提及。
134 对于一些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和误解的话题,如种族、性别平等、社会福利等,要在充分了解对方观点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14 肢体语言的规范肢体语言在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与外国人聊天的禁忌

你挣 多少钱?
讨 论 薪 资永 远 是个 敏感 话 题 ,在 哪 里都 是如 此 。 这虽 然不 是故 意羞 辱 人 , 但是 太 直接 会使 人 处 于很尴 尬 的境 地 ,别 人会 觉 得 你粗
你 多大?
年 龄在 很多 情 况下 是一 个 非 常敏 感 的话
己的意见 的话 ,可 以用稍婉 转 的方 式 : “ I l o v e 题 ,而 且有 相 当多 的人 不 愿意 透露 他 们 的年
y o u r d r e s s , b u t d o n’ t y o u t hi nk t hi s c o l o r …” 。一
你怀 孕了
可能 跟 国 内情 况 相反 ,在 外 国两类 人 最 讨 厌 被让 座 , 即老人 和胖 子 。 他们 会 因为感 觉
你貌似胖 了。
以“ 纸片人” 为美的今天 , 说 别 人 变 胖 绝 被 当成弱 者 对待 而很 气愤 ,更别 提 聊 天 的时
怀孕” 这个话 题 。 除非是 很 明显 , 否则 对 属 于找 虐 的节奏 , 除非是 和 你无 话不 谈 、 不 候 提到 “
当你 真 的面对 一个 外 国 人 ,要 展 开话 题 忍 受 的哦 1
的时候 ,你需 要 注意 有些 话 题是 聊 天 中 的禁 忌 。了解 这些禁 忌 有助 于我们 更好 地交 流 。
1 . Y o u’ v e p u t o n we i g h t
2. Oh,y o u’ r e pr e gn an t !
与外国人交流要注意的十大问题

与外国人交流要注意的十大问题作者:来源:《留学》2016年第15期《留学》记者通过采访外教和寄宿家庭,给大家整合了一些在与陌生人对话中尽量避免回答的话题:尽可能不要透露自己的私生活,例如是否有男女朋友、详细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个人隐私等。
不要透露自己的手机号码或家庭住址,大多数情况初次见面加Facebook好友就到底线了。
外国人很喜欢发短信或打电话,透露电话后很容易受到骚扰。
而小伙伴们如果在社区中遇到一见面就问家庭住址或寄宿家庭的陌生人,应当立即停止交谈并快速走开。
不要轻易答应陌生人的邀请,如吃饭、看电影等,绝对不要随意坐进陌生人的车中。
与陌生人交谈注意不要透露任何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的相关信息。
在美国,独自行动的中国留学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视为目标,大家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要尽量避免透露以上的信息,保持交流的简洁,并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女权/人权/种族问题,美国是非常重视平等的。
不仅不能有歧视,而且在这些方面上要敏感。
平时要多关心与人权相关的政事,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敏感度。
中国留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能“分享”这个词不是很能体现出来,而美帝是很重视这一点的。
在让别人帮忙的时候,无论是大忙小忙,都要用“May I…”“Could I…”在明白了老师的解答过后要用“ I understand.”而不是“I know it.”同时要经常用“excuse me”和“Thank”这些词,来表达尊敬和谦逊。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当地人交流,美国学生普遍不是很喜欢不融入群体或者不停说母语的留学生,在学校里只与本国人凑在一起其实在别人看来是对经济资源的一种浪费。
刚入学的时候无法融入群体是很正常的,要不停训练自己大胆地突破语言障碍,平时也要注意与当地人交流时要多抓住互相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不同点。
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Chinglish”,多位留学生与我们分享道,中式英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时候说完自己会改正,但多数时间自己不会意识到,对于中国学生he/she不分的现象比较普遍。
与外国人的商务交谈礼仪

交谈礼仪的基本要求交谈,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
在人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中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可以说,在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礼仪形式中,交谈礼仪占据主要地位。
下面有小编整理的与外国人的商务交谈礼仪,欢迎阅读! 涉外礼仪禁忌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发展的今天,涉外活动已经是经常而平常的事。
在涉外活动中,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
礼仪禁忌 1.数字的忌讳西方人认为13是不吉利的,应当尽量避开,甚至每个月的13日,有些人也会感到忐忑不安。
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举办任何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13这个数字。
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死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
在我国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说不可时,忌讳的人往往说: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另外,在日语中九发音与苦相近似,因而也属忌讳之列。
2.食品的忌讳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脏;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也门、苏丹等国的人,除忌食猪肉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脏除外);在阿拉伯国家做客人能要酒喝。
字串4 3.颜色的忌讳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埃塞俄比亚人则是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也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而委内瑞拉却用黄色作医务标志;蓝色在埃及人眼里是恶魔的象征;比利时人也最忌蓝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衣服;土耳其人则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好用素色。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在全球化的时代,与外国人交流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文化、宗教、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在与他们谈话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造成误解、冒犯甚至破坏彼此的关系。
首先,宗教信仰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重要的话题。
不同的宗教有着各自独特的教义、仪式和禁忌。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除非对方主动提及并且愿意深入探讨,否则应避免对其宗教信仰进行评论、质疑或者批评。
比如,对于穆斯林,他们非常重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规定,对其宗教的不当言论可能会引起极大的不满。
对于基督教徒,随意对其宗教仪式或圣经的解读发表不当看法也是不恰当的。
其次,政治观点也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领域。
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策和领导人在本国民众心中都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避免对他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进行过于主观和片面的评价。
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处于政治敏感时期或者存在内部政治矛盾的国家,更要谨慎对待这个话题。
个人隐私同样是需要尊重的。
在许多西方国家,个人的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被视为较为私密的信息。
直接询问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觉得被侵犯。
比如,询问一个外国人的收入,在他们看来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种族和民族问题也是谈话中的禁忌。
任何带有种族歧视或民族偏见的言论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即使是看似无心的玩笑或者比较性的评价,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冲突。
我们应该以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
还有,在一些国家,对于身体残疾或生理缺陷等问题也需要特别注意措辞。
避免直接提及或者以不当的方式讨论这些话题,以免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在交流中,文化习俗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误解。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真诚和自信;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多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或者具有攻击性。
再比如,在一些国家,用手指指人被认为是不尊重的行为。
另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敏感话题,也需要谨慎处理。
例如,对于曾经经历过战争或者殖民统治的国家,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他们心中的伤痛,不恰当的提及可能会勾起不愉快的回忆。
涉外会见礼仪及禁忌

涉外会见礼仪及禁忌涉外会见礼仪及禁忌涉外礼仪有很多禁忌,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
东南亚礼忌: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
否则,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
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
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部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 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法国礼忌: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
因为法国人不喜欢大谈家庭及个人的隐私。
南美礼忌:赴南美洲做生意的人,为了入境随俗,在洽谈交易的过程中,宜穿深色服装,谈话宜亲热并且距离靠近一些,忌穿浅色服装,忌谈当地政治问题。
德国礼忌:德国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
因此,同他们洽谈贸易时,严忌神聊或节外生枝地闲谈。
德国北部地区的商人,均重视自己的头衔,当对同他们一次次热情握手,一次次称呼其头衔时,他必然格外高兴。
瑞士礼忌:若给瑞士的公司寄信,收信人应写公司的`全称,严忌写公司工作人员的名字。
因为,如果收信人不在,此信永远也不会被打开的。
瑞士人崇拜老字号的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建于是1895年之前,那幺你应在工作证件上或名片上特别强调出来。
美国礼忌:与美国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地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即可开始。
芬兰礼忌:与芬兰商人洽谈时,应重视行握手礼,应多呼其"经理"之类的职衔。
谈判地点多在办事处,一般不在宴会上。
谈判成功之后,芬兰商人往往邀请你赴家宴与洗蒸汽浴。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
如你应邀赴宴时,忌讳迟到,且不要忘记向女主人送上5朵或7朵(忌双数的)鲜花。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以下几点:
1. 敏感话题:避免触及政治、宗教、种族、性别等敏感话题,
以免引发争议或冲突。
2. 个人隐私:避免询问他人的私人生活、财务状况或家庭背景,以保
护对方的隐私。
3. 整容和外貌批评:避免对别人的外貌、年龄或身体进行批评或贬低,尊重他人的个人形象和自尊心。
4. 粗俗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不雅或冒犯性的语言,保持谈话的文雅
和尊重。
5. 负面评价:避免对他人或其文化、国家做出负面评价,遵循友善和
包容的原则。
6. 影响他人利益的话题:避免讨论可能对他人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话题,如财务投资、个人健康等。
7. 随意插嘴:避免在他人谈话时随意打断或插嘴,尊重对方的发言权。
8. 争论和辩论:避免在交流中变得过于激烈或争论不休,秉持友好和
平衡的态度。
9. 过多自夸:避免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或经验,以免给人一种
自负或自大的印象。
10. 无礼幽默:避免使用冷笑话、讽刺或挖苦他人的幽默,尊重他人
的感受。
以上是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遵循这些规则可以提升
交流的效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与西方人交谈时的八大注意事项

与西方人交谈时的八大注意事项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交际会越来越普遍,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那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并掌握和得体的应用它们,是非常重用的。
中国的礼节与西方的礼节有时相差很大。
例如,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常以”你一路上辛苦啦!”表示慰问,可是,如果用”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这一语法上正确的英语,来迎接英语国家的客人,他们听起来回觉得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他们使用的寒暄语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这样令人愉快的语句。
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是不被采用的。
在西方工业国家,人们大部分住在城市,彼此不相识,甚至在乡村之间很陌生,再加上英美等国家强调个人价值(Individualism)至高无上,所以寒暄时不喜欢被问及年龄及婚姻状况,更不喜欢被问及收入情况。
问候方式常常是中性、抽象的打招呼(Good morning/afternoon/day),或者是谈论有关天气或一些热门赛事之类。
如果比了解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以上语言选择上的失误,就会出现把中文礼貌礼貌用语套用到英文中的现象,出现中文式的英语。
因此,和西方人交谈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礼仪方式。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跟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政府高级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和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可将其姓名连同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Jack,“Professor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Judge”,“wy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与外国人谈话的禁忌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网,范文,禁忌,谈话,外国人,,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商务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敏感的政治话题*宗教差别*棘手或具有负面意义的历史事件即使主人先提起来,你的反应也一定要谨慎。
人们可能会问你一些非常直白、生硬的有关你国家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有所准备。
在欧洲国家里,人们可能经常去往北美,但在很少旅游的国家里,人们可能会对你的国家表现出更明显的好奇。
比如当有人问起你:在美国每个人都配带手枪吗?你每年能挣多少钱?你的传家宝是什么?中央情报局监视你的公司吗?对于这些问题,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特别提示:要想到可能会有人问起你的婚姻状况。
一位已婚美国妇女参加一次韩国的商务会议,在她旁边就坐的一位绅士突然转过身来说:“请不要太伤心了。
”她吃了一惊说:“为什么?”绅士看着她的手解释到:“我见您手上戴着结婚戒指,所以我猜测您的丈夫可能去逝了…否则您为什么不呆在家呢?”当你在海外与人进行闲谈时,一定要谨慎,注意
交流技巧。
一位长期移居远东的美国人给了我们一条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建议:“回答问题时,要好像是在回答一位富有、年迈的姑妈问你希望她在遗嘱里给你留多少遗产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在交谈时要保持礼貌、幽雅、老练和敬意。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