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效率专题复习练习题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含答案、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A: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1)在A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2)在A、B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3)在A、B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方案能探究猜想AB. (2)方案能探究猜想BC. (3)方案能探究猜想AD. (3)方案能探究猜想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 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JB. 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50JC. 额外功为25J D.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N,钩码总重量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______.4.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木棒重为______ N(不计摩擦).5.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木棒重为______ N(不计摩擦).6. 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攻为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 .7. 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 cm,人做的总功是______ 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______ .(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请说出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的一种方法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是一根质量均匀、重为5N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15N的物体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提起棒的另一端,如图所示,若把物体提升了10cm,则小明作用在杠杆上的拉力是______ N,此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则:F' ______ F,η' ______ η(以上两空都填“>”“=”或“<”).11. 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 cm,人做的总功是______ J,有用功是______ 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2. 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物重G/N 0A/m 0B/m A端上升的髙度h/m 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40 0.8 0.4 0.2 0.1若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 N;若实际拉力F为85N,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3.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此杠杆属于______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1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A=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 (>/=/<) F,杠杆的机械效率ηB______ (>/=/<)ηA,在这过程中要克服______ 和______ 做额外功.1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 (>/=/<) F,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η.16.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拉力大小为______ N,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7. 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上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 N.测力计竖直移动的距离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使用杠杆提升物块的过程中,做额外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 .18.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此杠杆属于______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0分)19.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2018中考物理考点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3机械效率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3机械效率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动<η定<η组C.η定<η动<η组D.η定<η组<η动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η1=η2B.F1<F2,η1=η2C.F1<F2,η1>η2D.F1>F2,η1<η2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小于拉力F2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4.同一物体(质量为m)先用滑轮组(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两次拉力大小均为mg,斜面长AB=2h,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比较()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5.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D.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6.用图示滑轮组提升1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50%;用同一滑轮组提起300N重物,重物以2m/s速度匀速上升5s时(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自重为100N B.拉力做功4000JC.拉力做功功率为400W D.机械效率为75%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100%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8.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 B.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C.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 D.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9.约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在我国援助约旦供水网改造工程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第一次工人用400N的拉力在10s内将重1000N的钢管匀速提升2m,第二次将重1600N的钢管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B.第一次拉力的功率为240WC.第一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第二次的高D.第二次的拉力约为533.3N10.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用110N的拉力将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0.5m,则()A.绳子自由端下降1m B.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5m/sC.拉力的功率是27.5W 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45.5%11.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从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A.F=G f=G B.F=G f=GC.F=G f=G D.F=G f=G12.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13.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 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14.如图所示,滑轮组相同,钩码相同,甲挂一个钩码,乙挂两个钩码,用滑轮组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甲滑轮组所做总功的两倍B.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甲滑轮组所做有用功的两倍C.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乙滑轮组拉力的功率大些15.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16.如图所示,小华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10s,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下降了6mB.动滑轮重为1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D.提升的重物变成50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17.如图,用滑轮组将6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70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7%C.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400JD.提升的重物变成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18.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A.改变绕绳方式 B.减小动滑轮的质量C.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1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20N,拉动绳子自由端,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38kg的重物匀速提升3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下列正确的是()A.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400NB.该过程做的有用功为1200JC.该过程的机械效率为95%D.所挂物体超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20.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η甲=η乙,W甲=W乙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W乙D.η甲>η乙,W甲<W乙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拉力F为2N,物体在10s内上升1m.在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拉力F的功率为W,若要提高动滑轮提升物体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2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G=24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m,拉力F=150N,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如果忽略绳重和摩擦,动滑轮自重为N.23.如图,用40N的力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0.3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的重力为N,拉力的功率为W,动滑轮的重力为N.(不计摩擦和绳重)24.如图所示,用F=20N的拉力将重G=30N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轮轴间摩擦及绳重,则动滑轮G动= N,上述过程中有用功W有=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2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个重为36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10s内匀速提升1m,所用拉力为200N,物体上升的速度为m/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如图所示,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将质量为40kg 的物体匀速提升3m ,此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
已知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 2,工人的质量和动滑轮质量之和为80kg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人用提升400N 重物的过程中,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1200JB .工人用提升400N 重物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 .用该滑轮组提升重为600N 的物体,机械效率为80%D .工人的质量为60k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动滑轮做的有用功40kg 10N/kg 3m=1200J ===W G h m gh ⨯⨯物物动有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知,绳子段数n =2,物体匀速提升3m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6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6m 0.6m/s 10ss v t ===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D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 2=0.05m 2,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26000P N a 0=.30005m F pS ==⨯设动滑轮质量为m 动,则人的质量m 人=80kg -m 动因为n =2,所以()()11-=-+=-g+22F G F G G G m g m m g =人拉人物动人物动 代入数据,得出m 动=20kg ,m 人=60kg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用该滑轮组提升重为600N 的物体,机械效率为()=100%=1200%=100%=75%6+6+0000+00W G hG W G hNG GN NG η=⨯⨯⨯有物物总物动物动故C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则在2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答案】5 80% 【解析】 【分析】 【详解】物体2s 移动的距离:s=vt=0.5m/s×2s=1m , ∵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移动的距离:s′=2s=2×1m=2m , 拉力做功:W=Fs′=2.5N×2m=5J ; ∵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 ∴f=0.2G=0.2×20N=4N , 滑轮的机械效率: η====80%.故答案为5,80%.3.如图所示,用F =50N 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 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0.4m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功为_____J ,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答案】40 60% 【解析】 【分析】首先判断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受力,计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利用拉力做的总功;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A 受到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求出其大小,再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完整word版)2018中考物理复习计划专题22——斜面的机械效率.doc

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填空题(共10 题;共 23 分)1.(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 长的斜面,把120kg 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g 取10N/kg ).2.(2017?泸州)如图所示,将一个重10N 的物体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7.5N 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为 5m,上升的高度h 为 3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3.( 2013?贵港)用 8N 的拉力把重为 20N 的物体以0.1m/s 的速度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高为0.4m ,长为 1m 的光滑斜面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若斜面是粗糙的,把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顶端,所用的拉力为10N,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4.(2016?宜昌)用 2.5N 的拉力将重为5N 的物体沿着长 1m,高 0.4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J.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5.( 2013?徐州)如图所示,将一块 1m 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 ,用 50N 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 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________,此时效率为 ________,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6.(2015?曲靖)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 1.2m 的斜面将重为45N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m 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对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 ________N.7.( 2015?南充)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 4.5N 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 1.2m,高 0.3m ,拉力做功为 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 N.8.( 2015?河池)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拉动木块.由图中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9.(2016?威海)如图所示,把重力为600N 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为3m ,高为 0.9m ,实际推力为 300N,那么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10.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拉一重50N 的木块到 0.3m 高处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了1m,共耗时5s,已知拉力为20N,则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 W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二、综合题(共20 题;共 276 分)11.( 2017?绥化)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0.4kg 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所用时间为 4s,斜面长s=1m、高 h=0.2m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g=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所做的总功和总功率.(4)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12.( 2017?潍坊)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 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 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1)该过程拉力 F 做的功;(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13. ( 2015?大连)建筑工地上,工人想把一个手推车推到2m 高的平台上,用木板在地面与平台间搭一个6m 长的斜面,工人用平行斜面的240N 的力将手推车推上平台,用时5s.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50%.试求:(1)工人推车所做的功是多少?(2)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手推车的重力是多少?14.( 2015?陕西)如图 1 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货物移动的距离s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N,此斜面的长为5m ,高为1m,这箱货物重为1500N .( 1) 0~ 5s 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 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 J.(2) 5~ 30s 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5.( 2015?揭阳)小明想把重 1000N 的木箱 A 搬到高 h=5m,长 L=10m 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 F=600N 的拉力使木箱 A 以 v=0.2m/s 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求:(1)小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木箱 A 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16.( 2015?贵州)如图所示,现将重为 5N 的物体 A 沿长 1.2m,高 0.6m 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F 的大小恒为 3N,所有时间是 12s,求:( 1)物体 A 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 2)物体 A 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 F 的功率( 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17.( 2015?荆州)在荆州火车站附近的荆州中学新校区的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1200N 的物体沿着长L=5m、高 h=1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300N(不计空气阻力).求:(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18.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装置用时10s 可以把重为600N 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为5m,高为2m,实际拉力为300N.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该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3)若沿斜面方向的拉力为 F,物重为 G,斜面长为 L,高为 H,请利用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关系推导出摩擦力 f 的表达式,并由表达式判断说明,拉力 F 和摩擦力 f 不是一对平衡力.19.如图所示,小明将重300N 的木箱沿长5m、高 2m 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50N.求:(1)拉力所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20.图示,斜面长S=10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 A 匀速推到顶端 B 的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 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21.如图为江铃陆风X7 越野车,该车以其卓越的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江西品牌的骄傲.当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时四个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2m 2 ,载人时人与车的总质量为2000kg ,当越野车匀速爬上一高 10m 、长 16m 的陡坡时,机械效率为50%(g 取 10N/kg ).求:(1)越野车载人时受到的重力(2)越野车载人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对水平路面的压强(3)越野车爬坡时的牵引力.22.如图所示,斜面的长 s为 10m,高 h 为 5m.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将一个重力为 G=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 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 f 做了 100J 的功.求:(1)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大小;(2)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23.为方便老人出行,我市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专用通道(如图斜面).若小林的爷爷和轮椅共重700N,某次出行时,小林在5s 内将爷爷和轮椅沿8m 长的斜面推上 1.2m 高的平台,小林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50N,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推力的功率是多少?(2)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轮椅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轮椅内部部件间的摩擦忽略不计)24.倾角为 30°的斜面和一个定滑轮构成了一个简单机械.如图,轻绳均平行于斜面、用力拉动重为G1=6N 的物体匀速上滑时,忽略一切阻力,该机械的效率为75%,这一过程中物块升高了0.20m.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过程力 F 做的有用功多大;(2)滑轮的重力 G2大小是多少;(3)力 F 多大 .25.工人师傅要将质量100kg 的木箱搬到 1.5m 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5m 长的长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N 的拉力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车厢里,如图所示,(g=10N/kg )求:(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________,总功 ________;(2)斜面的机械效率 ________(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 ________26.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客车质量为 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4 5的功率行驶 5.4km 到了高为 500m 2×10N 不变,以1.2 × 10W的山顶,耗时15min ,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 3)已知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效率为730%,汽油热值 q=4.6 ×10J/kg,客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kg 的汽油?27.如图所示,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从斜面的低端匀速拉到,某位置所用的时间为5s,在此过程中,绳端拉力为60N,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5m ,上升的高度为2m,求:(1)拉力做的功是多少?(2)拉力的功率是到少?(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8.如图所示,现某人用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木箱重400N,人对车的推力F=75N,斜面长L=4m,斜面高h=0.5m ,求:(1)对木箱所做的有用功;(2)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29.在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 1000N 的物体沿着长 s=5m、高 h=1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 250N (不计空气阻力).求:(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30.如图所示,工人将底面积为0.25m 2的一箱货物装到卡车上,需要用木板搭建一个斜面.卡车车厢底部离地的高度为 1.2m,所用木板长 5m .工人沿着斜面匀速将重为1000N 的货物推上车,用时 1min ,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40%,求:(1)这箱货物平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有多大?(2)工人沿斜面的推力是多少牛?(3)工人推力所做的功率是多少瓦?(4)货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牛?三、计算题(共 1 题;共 15 分)31.( 2014?梧州)一卡车车厢底板距地面 1.5m 高,小军把3m 长的钢板AB 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沿着斜面方向用 500N 的力,把一个木箱由 B 处推到 A 处,已知木箱重为 800N ,推木箱的时间是 50s,在这一过程中,求:(1)小军做的功;(2)小军做功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 400N;80%;100N【解析】【解答】解:( 1)斜面很光滑,故利用功的原理得,人做的有用功等于用斜面所做的功: W 有=Gh=mgh=120kg × 10N/kg × 1m=1200J;Fs=mgh=1200J,解得:F==400N;( 2)人所做的总功:W 总 =Fs=500N×3m=15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 100%= × 100%=80%;( 3) W 总 =W 有 +W 额即: Fs=Gh+fs所以 f= = =100N;答:(1)人做有用功为1200J;( 2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3 )摩擦力为 100N.【分析】(1)人做的有用功是将物体沿斜面推上小车,即将物体升高了h,故有用功为人克服重力做功,利用功的原理由 W=mgh=Fs,可求得施加的推力;( 2)利用已求得的有用功和总功,由机械效率公式可求得斜面的机械效率;( 4)人做的额外功就是因为人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则可先求得摩擦力的功再由功的公式求得摩擦力.2.【答案】 30;80%;省力【解析】【解答】解:(1)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W 有 =Gh=10N×3m=30J;( 2)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7.5N×5m=37.5J;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100%=× 100%=80%.(3)由功的原理可知,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故答案为: 30; 80%;省力.【分析】( 1)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Gh 计算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利用W=Fs 计算拉力所做的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3)由功的原理知,斜面越长越省力.3.【答案】 0.8;80%【解析】【解答】解:拉力的功率为:P===Fv=8N×0.1m/s=0.8W;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100%=× 100%=× 100%=80%.故答案为:0.8;80%.【分析】( 1)根据公式P===Fv 计算 F 的功率;( 2)根据公式η=×100%=×100%计算其机械效率.4.【答案】 2; 80%【解析】【解答】解:( 1)有用功: W 有用 =Gh=5N×0.4m=2J;( 2)总功: W 总=Fs=2.5N×1m=2.5J,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100%=× 100%=80%.故答案为: 2; 80%.【分析】( 1)根据 W=Gh 求出有用功;(2)根据 W=Fs 求出总功,根据η=×100%求出机械效率.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5.【答案】斜面; 80%; 10【解析】【解答】解:①倾斜放置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斜面;②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 × 100%=× 100%=80%;③W=Fs,所以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f=====10N.故答案为:斜面;80%; 10.【分析】①一端高,一端低,用来提高物体的倾斜放置的装置叫斜面;② 已知物重和斜面高度,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拉力和斜面长度,可以得到总功;已知有用功和总功,可以得到斜面的机械效率;③ 已知有用功和总功,可以得到额外功;已知额外功和斜面长度,利用功的变形公式得到摩擦力.6.【答案】 18;10【解析】【解答】解:由题,重物拉上高台对做的有用功:W 有 =Gh=45N×0.4m=18J;斜面机械效率:η===,所以: 60%=,解得: f=10N .故答案为: 18; 10.【分析】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体,那么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而总功是有用功、额外功之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百分比.7.【答案】 62.5; 0.675【解析】【解答】解:有用功: W 有用 =Gh=4.5N×0.3m=1.35J;总功: W 总 =2.16J,斜面的效率:η=× 100%=× 100%=62.5%;额外功:W 额 =W 总﹣ W 有用 =2.16J﹣ 1.35J=0.81J,因为 W 额=fs,所以摩擦力大小:f===0.675N.故答案为: 62.5%;0.675.【分析】( 1)已知物体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公式W=Gh 可求有用功;已知总功,根据η=可求得机械效率;( 2)求出额外功,利用W 额 =fs 求摩擦力.8.【答案】 6; 80%【解析】【分析】( 1)弹簧测力计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读数.(2)知道物体的重力、升高的距离求出有用功,知道拉力和斜面的长度求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6N,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所以拉力大小为6N.(2) h=20cm=0.2m , s=50cm=0.5m,W 有 =Gh=12N×0.2m=2.4J,W 总 =Fs=6N×0.5m=3J,机械的效率是:η===80%.故答案为: 6; 80%.9.【答案】 120; 60%【解析】【解答】解:①由题知,斜面长 s=3m,斜面高 h=0.9m ,物体重 G=600N,推力 F=300N;有用功: W 有用 =Gh=600N×0.9m=540J,推力做的总功:Fs=300N×3m=900J,额外功: W 额外 =W 总﹣ W 有用 =900J﹣ 540J=360J,由 W 额外 =fs 得摩擦力:f== =120N ;②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100%=× 100%=60%.故答案为: 120; 60%.【分析】把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推力做的功是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摩擦力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区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 4 ; 75%【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木块的重力G=50N,斜面的高度h=0.3m,所用的拉力F=20N,斜面的长度L=1m,所用的时间 t=5s,则拉力所做的功W 总=FL=20N× 1m=20J,拉力的功率P=W 总/t=20J/5s=4W ;所做的有用功 W 有 =Gh=50N×0.3m=15J,斜面的机械效率。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机械效率及其比较(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机械效率及其比较(含答案、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 同一物体先用动滑轮(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倾角为30°的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两次拉力大小均为F.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比较()A. 两者的机械效率一样高B.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高C. 斜面的机械效率高D. 无法比较2.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1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0.2N,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则()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F甲>F乙D. F甲=F乙3. 用F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A匀速提升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为F2,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A. 有用功为F2hB. 额外功F2L-F1hC. 总功为(F1+F2)LD. 机械效率为4. 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B.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C.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小D.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5. 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 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 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6. 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 G1和 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 F1和 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已知:G1>G2,F1>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η甲可能大于η乙B. η甲一定大于η乙C. η甲一定等于η乙D. η甲一定小于η乙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7. 如图所示,使用相同滑轮分别组成甲、乙两滑轮组提升重物,G1=G2,不计绳重和摩擦,当重物被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拉力F1做的功小于F2做的功B. 甲、乙两个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等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D. 同一滑轮组中,若只增加升重物的重力,机械效率会增加8. 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3s内匀速移动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同学所用拉力F=250N,在这个过程中()A. 重力做了12000J的功B. 有用功为3600JC.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D. 拉力F的功率为500W9. 图1、图2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2倍B. 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C. 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D. 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1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2的小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一定越大C. 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一定越大D. 机械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1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 滑轮组对重物做的功为1000 J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5.6%C.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60W D. 提升的重物变为4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2. 甲、乙两同学用相同的滑轮,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升相同的重物,比较甲、乙两图,机械效率较高的是______.(不计绳13. 某机械的效率为60%,表示该机械做功时,______功在______功中占的比例为60%。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工人做功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 Gh = 230N×6m = 1380J(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则工人做的总功:= FS =Fnh= 125N×2×6m = 1500JW总(3)工人做功的功率:;(4)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用图中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物体,手向下拉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当物体被提升3m时,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F做的总功(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2)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 Gh = 800N×3m = 2400J(3)人拉绳子做的总功:W总= FS = 500N×6m = 3000J(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动滑轮的重为50N,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h =2×2m =4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W总= FS = 125N×4m =500J(2)拉力的功率:(3)有用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把质量为50kg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0s,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300N,斜面长10m,高5m,g=10N/kg,求:(1)把货物推上斜面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此过程推力做了多少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解:(1)货物受到的重力为:G = mg = 50kg×10N/kg = 500N= Gh = 500N×5m = 2500J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有(2)工人推力做的总功为:W总= FS = 300N×10m = 3000J(3)斜面机械效率为:5、如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m。
2018中考物理冲刺--——简单机械专题-(有答案)

一、选择1. (2016南京)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2016茂名4题2分)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时,起子可看作是( )A.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 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3. (2016怀化15题3分)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把杠杆的两端各加一个钩码,杠杆将( )A. 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B.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C.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4.(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5.(2017·来宾)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D)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6. (2016兰州10题3分)如图所示,用20 N的力F拉着重为100 N的物体,使其沿水平面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 s,若每个滑轮重10 N,忽略绳重和滑轮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做的功为200 JB. 拉力F的功率为120 WC. 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400 JD. 滑轮组对物体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60 W7. (2016云南)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 )A. 改变绕绳方式B. 减小动滑轮的质量C. 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 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8. (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η甲=η乙,W甲=W乙B. η甲>η乙,W甲>W乙C. η甲<η乙,W甲<W乙D. η甲>η乙,W甲<W乙9. (2016荆州)一辆东风牌汽车发动机功率为160 kW,运送5 t的货物,以4 m/s的速度沿30°角的斜坡匀速到达坡顶,已知斜坡长60 m(g=10 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时间是15 sB. 汽车上坡时的牵引力是4×104 NC. 汽车上坡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104 ND. 汽车运送货物的机械效率是50%10. (2016深圳)重1 000 N的物体A,在4 s内匀速向前运动了4 m,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0 N,拉力F 为120 N,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了8 mB.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 000 WC. 物体A克服摩擦做功480 JD. 机械效率为83.3%11. (2017·南充)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 m,高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 N B.有用功0.36 J,机械效率20%C.有用功1.8 J,机械效率20% D.总功2.16 J,机械效率83.3%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12. (2017·遵义)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 s内将重为1 5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 m 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C.拉力F的功率为75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3. (2017·安徽)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50 N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重为200 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80 N,假如在5 s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了0.6 m,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C)A.拉力F做功为30 JB.物体重力做功为120 J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 W 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60% 14.(2017·兰州)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物体未露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D)A.η=G3F B.η=G+ρVg3FC.W有=Gh D.P有=(G-ρVg)ht15.(2017·广州)图1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2).此过程滑轮组(D)A.总功率为F2s B.额外功为F1s C.机械效率为GF2×(3s)D.额外功为3F2s-F1s16. (2017·通辽)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和F 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F 1>F 2,η1=η2B .F 1<F 2,η1=η 2C .F 1<F 2,η1>η2D .F 1>F 2,η1<η2图1 图2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二、填空1. (2016南京)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 N 的重物匀速提升 4 m ,所用拉力为250 N ,时间为20 s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__J ,额外功是________J ,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2. (2016徐州)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 ,OA =14OC ,B 为OC 的中点,在C 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____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木棒重为________N(不计摩擦).3. (2016淮安16题2分)如图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一个________杠杆;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 为1 200 N ,则抬起车把的力F 为________ N.4. (2016甘肃11题2分)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镊子就相当于_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它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机械.5. (2017·南京)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 ,动滑轮重10 N ,小明用100 N 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2 m ,用了10 s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360__J ,额外功是__40__J ,拉力的功率是__40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90%__.6.(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 长的斜面,把120kg 的重物提高1m ,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400N_;若实际用力为500N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80%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100N_.(g 取10N/kg)7.(2017·邵阳)如图所示,物体在 5 N 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 s ,拉力 F 的功率为__2__W.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8.(2017·内江)用一个动滑轮把重80 N 的沙袋从地面提到6 m 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50 N ,这一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__480__J ,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80%__.9、如图6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则在2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不计滑轮重力)10. 如图所示,重为100 N 的物体A 在拉力F =5 N 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物体A 运动的速度为0.5 m/s ,则物体A 在20 s 内通过的路程为__10__m ,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__4.5__W .(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1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 000 N 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 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62.5%__;若工人用800 N 的拉力在1 min 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 3 m ,他做功的功率为__160__W .12.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40 N 的拉力将质量为5 kg 、底面积为1 600 cm 2的空吊篮A 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62.5%__;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1 020 N 的砖块,绳子B 和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 000 N 和600 N ,当质量为50 kg 的工人师傅拉绳子C 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__625__Pa .(g 取10 N /kg )13.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 N 的物体缓慢升高0.1 m ,拉力大小为8 N ,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 m .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90%__,此杠杆属于__省力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 (2 017·鄂尔多斯)如图,用40 N 的力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5 s 内匀速上升0.3 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的重力为__96__N ,拉力的功率为__7.2__W ,动滑轮的重力为__24__N .(不计摩擦和绳重)15.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 ,OA =14OC ,B 为OC 的中点,在C 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杠杆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36__J ,木棒重为__10__N (不计摩擦).16. 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 m ,高2 m ,将重为100 N 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 N ,需要的时间是5 s .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200__J ,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__64__W .第15题图 第16题图三、作图与实验 作图第1题1. [2016连云港]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AOB ,可绕O 点自由转动,A 端吊着一个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2. (2017·黔西南)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甲 乙 丙 丁(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便于直接读出力臂__,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右__(填“左”或“右”)调.(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他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__.经老师提醒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乙,若将A 、B 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 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左端下沉__(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 点挂钩码,可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 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 位置转动到b 位置时,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大小将__变大__.(4)如图丁所示,在A 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4 N ,则在A 点应挂__3__个钩码.3. (2014淄博)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越高呢?(2)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4)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动物体的重力________.4.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匀速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2)如图丙所示,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2.4__,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83.3%__.(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提起物体受到的重力__有关.(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1.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 m .当物体质量为2 kg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g 取10 N /kg )求:(1)物体质量为2 kg 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动滑轮的重力;(3)物体质量为10 kg ,以0.1 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 的功率.解:(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0.1G =0.1×2 kg ×10 N /kg =2 N(2)因为η=W 有用W 总=fs F ·ns =f nF ,故F =f 3×η= 2 N 3×0.5=43N 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由F =13(G 动+f)得动滑轮重力:G 动=3F -f =3×43N -2 N =2 N (3)当物体质量为10 kg 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0.1G ′=0.1×10 kg ×10 N /kg =10 N自由端的拉力为:F ′=13(G 动+f ′)=13×(2 N +10 N )=4 N 拉力功率为:P =W t =Fs t=Fv =4 N ×3×0.1 m /s =1.2 W 2.【2017·深圳】如图K15-13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4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
2018年中考物理 机械效率专题复习练习题

机械效率1. 下列有关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2.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A.有用功多B.额外功少C.总功多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3. 使用机械时,若有用功与额外功相等,则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 )A.大于50%B.小于50%C.等于50%D.无法确定4.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B.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C.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D.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已知动滑轮重30 N,不计摩擦,则(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C.拉力的功率是99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6. 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 m,高2 m,将重为100 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 N,需要的时间是5 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________W.7.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8. 杠杆的摩擦非常小,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720 N的物体提升5 cm,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J.9.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 m,高0.3 m,拉力做功为2.16 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10. 某建筑工地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人对绳的拉力F为400 N,能将75 kg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11.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_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如图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货物移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 N,此斜面的长为5 m,高为1 m,这箱货物重为1 500 N.(1)0-5 s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J.(2)5-30 s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13. 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90 kg的物体提升3 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 N,不考虑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力.参考答案:1---5 DDCBC6. 200 647. 8008. 36 40 49. 62.5 0.67510. 120 62.511. 甲做的有用功相同,乙装置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小12. (1) 静止 0(2) 解:0.2m /s;118.8 W13. (1)75%(2) 300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
1. 下列有关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2.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
A.有用功多
B.额外功少
C.总功多
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
3. 使用机械时,若有用功与额外功相等,则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 )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B.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C.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D.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已知动滑轮重30 N,不计摩擦,则( )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
C.拉力的功率是99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6. 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 m,高2 m,将重为100 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 N,需要的时间是5 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7.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8. 杠杆的摩擦非常小,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720 N的物体提升5 cm,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J.
9.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 m,高0.3 m,拉力做功为2.16 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10. 某建筑工地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人对绳的拉力F为400 N,能将75 kg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11.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_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货物移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 N,此斜面的长为5 m,高为1 m,这箱货物重为1 500 N.
(1)0-5 s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2)5-30 s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13. 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90 kg的物体提升3 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 N,不考虑绳重
及摩擦(g取10 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力.
参考答案:
1---5 DDCBC
6. 200 64
7. 800
8. 36 40 4
9. 62.5 0.675
10. 120 62.5
11. 甲
做的有用功相同,乙装置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小12. (1) 静止 0
(2) 解:0.2m /s;118.8 W
13. (1)75%
(2) 3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