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历史上的三国 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三国时期” 你都知道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三国时期”你都知道吗导语:提起三国,人们往往会想起东汉末年至西晋之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三足鼎立的历史时期。
第一提起三国,人们往往会想起东汉末年至西晋之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三足鼎立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三国时期,即传统意义上的三国时期,年代大致在公元220年-280年之间。
以公元220年10月(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为标志。
次年4月刘备在成都即皇帝位,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国(公元229年称帝),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在此后数十年里,三国之间互有征伐,吴、蜀两国都无法改变曹魏独大的局面。
公元263年正月,魏相国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率军灭蜀,蜀汉灭亡,三国仅剩其二。
公元265年12月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建国号晋,史称西晋。
公元279年11月,晋国起六路大军伐吴。
280年3月,孙皓投降,东吴政权灭亡。
细算起来,三国时期真正三足鼎立的时间,仅34年左右(229年-263年)。
第二个三国时期,是南北朝的后期。
说是南北朝,事实上南朝是南朝,北朝是北朝。
南北两朝之间相互征伐不断,同时各自内部政权更迭也很频繁。
先说南朝。
传统意义上讲,南朝属于华夏正统,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汉民族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南朝得以延续和发展。
公元420年6月,北府军将领刘裕废黜晋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南朝宋政权,标志南朝的正式开始。
此后,淮河以南的中国,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先后建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
导语: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历史记载
背景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数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来,相对地说要好得多。
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如曹操的屯田和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季汉诸葛亮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赵,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的策略;孙吴发展世家大族的统治政策等,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着有益的作用,它们的产生和存在都是合理的。
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曹操。
无论军事还是文学,他都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潮流。
正是他的出现,使得原本复杂的三国局面变得更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演义故事概括
三国演义故事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
全书共有120回,以描写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为主线,以刻画三国时代人物形象为重点,展现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对三国演义故事的概括。
故事一开始,是东汉末年,皇权渐渐衰微,外患不断,内部腐败。
曹操以汉室名义征讨四方,最终统一北方。
刘备、孙权分别在南方建立了各自的势力。
刘备在桃园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后来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建立了蜀汉政权。
孙权则在江东建立了吴国。
曹操死后,曹丕篡位称帝,建立了魏国。
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接着,刘备得到了荆州,开始了对蜀地的统一。
在统一蜀地的过程中,刘备和孙权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纷争。
最终,刘备病逝,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开始了蜀汉的衰落。
同时,曹魏内部也发生了割据之争。
司马懿掌握了实权,曹髦被废,曹奂即位。
最终,曹髦复位,司马懿权倾朝野。
在东吴,孙权逝世,孙登继位,但权力被孙权的儿子孙和夺取。
孙和死后,孙休继位,孙休逝世后,孙亮继位。
最终,吴国在夷陵之战中失败,孙亮投降,吴国灭亡,三国合一,进入了晋朝的时代。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品。
通过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事件的丰富多彩。
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历史趣谈:三国之乱导火索人物 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之乱导火索人物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导语: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张角本来是个没能考中举人的秀才,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有着青绿色的眼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张角本来是个没能考中举人的秀才,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有着青绿色的眼睛年轻的容貌,手上握着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把张角叫到一个山洞中,传下太平要术三卷。
当时,南华让张角向天下宣传教义,叫他普度众生。
如果心里有邪念的话会遭天谴。
张角熟读太平要术,学习了书中的法术,能呼风唤雨,施符救人,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法术。
张角常常握着九节杖,在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在其中加入符咒、咒语为人治疗疾病。
而且把这个行为用来当做掩护,偷偷建立了太平道,并开始招收大量的学生,培养核心弟子,吸收基础群众。
太平道是我国道教最早的教派之一,是一推翻已经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起太平社会为己任的教派。
张角还曾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准备起义,可惜遭一个名叫唐周的济南信徒向官府告发了张角造反起义的事。
张角见事情败露,把消息连夜传到全国各地,准备立即起义造反。
在起事的时候,张角的人头上都绑着黄巾,所以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黄巾军”。
张角自称为“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为“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为“人公将军”。
起义一开始,黄巾军深得民心,群众们纷纷响应张角他们,有的人加入张角他们的队伍,成为信徒,有的送粮食和衣物给黄巾军,队伍很快就壮大了。
一时之间,天下震动,朝廷震惊了,于是派出大将剿灭黄巾军。
在世家的帮助下,不到十个月朝廷很快将黄巾的主力消灭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盘点 饱受困扰的三国五大未解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饱受困扰的三国五大未解之谜
导语: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之一,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物记载。
单凭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不能全信。
其中有些谜团还未解开。
下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之一,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物记载。
单凭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不能全信。
其中有些谜团还未解开。
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究一下三国10大不解之谜,看看都有哪些谜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1、诸葛亮的七星灯真能续命?
这是出自三国演义中孔明在五丈原,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点的灯,按诸葛亮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在中国12是个经常用到的数字),但最后因魏延迅速入帐,使灯熄灭。
按照北斗七星摆设,前三后三,主灯居中(共七盏灯),每晚亥时到丑时由求寿之人点灯再走天罡步求神赐寿,灯旁按八卦摆设六十四枚旗帜,每枚旗帜上面必须有不同的神仙,每日走完之后都要添油三分之二即可,走完灭灯晚上再点燃,若途中主灯灭了就说明天命如此,汝当绝命。
2、颜良是被快马过来一刀刺死的?
关羽当时倒提青龙刀,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来到颜良阵前,河北军根本没有与其交战,而是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这种情况下关羽飞奔前来。
而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
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
颜良到底是被快马过来一刀刺死还是武神藏刀脱盔趁之不备一刀刺之,至今未解。
3、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投靠刘备?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为什么说于禁的死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什么说于禁的死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
导语:三国于禁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势力。
但后期与关羽对
三国于禁
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势力。
但后期与关羽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吴国逃回魏国,被曹丕接收,但众人皆瞧不起于禁,认为变节之人实乃小人,众口铄金,议论纷纷,于禁老矣却不断被人评头论足,最后终于因此心结,羞愤致死。
于禁的武力值是非常高强的,与乐进等人被后世评论为魏国的五子良将。
其中,于禁在五子中位列第一,可见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将军,因军功赫赫,战功累累,最终被封为魏国的左将军,名声显赫。
在于禁的一生中,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中,于禁为魏国贡献良多。
其一,于禁在魏军对抗张绣的战役中,面对对方小人造谣生事,在曹操面前诬告自己,仍能够有理有节,严守军令没有因为此事临阵脱离阵营,以求解释自保,反而认为曹操乃明君,一定能明白自己,同时也会相信自己。
在完成了对敌战役部署后,于禁才前来曹操面前解释自己的行为,曹操愈发觉得于禁沉稳,可堪重任。
其二,在官渡之战中,于禁能够坚守阵营,抵抗住袁绍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在防守的同时寻找合适时机主动进攻,造成袁绍军的严重损失。
其三,于禁在军营中军风正直,从不罔顾军法,一切均严格按照法律行事,信服于人。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年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三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年龄
导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是三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恒,消灭了袁氏残余,基本统一了北方,继而酝酿南征,赤壁大战在即。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是三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恒,消灭了袁氏残余,基本统一了北方,继而酝酿南征,赤壁大战在即。
下面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提供一些重要的“三国”人物在这一年的年龄。
按年龄排序:刘表66岁,贾诩61岁,孔融55岁,曹操53岁,张昭52岁,荀攸51岁,刘备47岁,荀彧45岁,曹仁40岁,张辽39岁,郭嘉38岁,鲁肃36岁,李典34岁,周瑜33岁,杨修33岁,马超32岁,吕蒙30岁,庞统29岁,司马懿29岁,汉献帝刘协27岁,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陆逊25岁,曹丕21岁,马谡18岁,曹植16岁,邓艾11岁,姜维6岁,魏明帝曹睿2岁,刘禅1岁。
遗憾的是,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历史没有记载下来他们的年龄,这也许成了永久之迷。
但根据一些资料可推测一下他们大致的年龄:
刘、关、张的年龄应该是刘备最大,关羽第二,张飞第三。
关羽是死于公元219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8岁,那么关羽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6岁(合理)。
张飞是死于公元221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5岁,那么张飞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1岁(也合理)。
最难推测的是赵云的年龄,赵云是死于公元229年,演义上没有写赵死亡时的年龄,但演义上说他年登70还在参加北伐,就算他70岁死亡,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至少是48岁,比刘备还大一岁。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次一朝三帝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次一朝三帝王
导语: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用《三国演义》开篇的话来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以来,统一王朝之后必定会有一个短暂的乱世,如
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用《三国演义》开篇的话来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以来,统一王朝之后必定会有一个短暂的乱世,如秦亡后的楚汉纷争、汉亡后的三国鼎立、晋灭后的南北朝、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选择一个最终能够统一华夏,并且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大一统王朝。
然而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分裂的时期出现,可以说在宋代时候,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完全形成,人们精神当中就包含着华夏民族大一统思想。
有一个年份期为特别,在中国历史是那个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一年一个王朝里同时出现了三个皇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这一年是公元1644年。
1644年是一个闰年,猴年,是农历甲申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朝大顺元年(张献忠),黄历(黄帝纪年)四三四二年。
这一年正值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交替。
这一年是大明崇祯17年。
早在1年前,也就是大明崇祯16年,李自成攻破襄阳,并在该地自称"新顺王",随后风卷残云般的在河南击败了匆匆赶来镇压的明军孙传庭部,直取了西安,并且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孙传庭这支部队是明军最后的精锐,一战覆灭,也为崇祯皇帝的大明王朝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1644年年初,李自成势如破竹将军队推进到北京附近,崇祯皇帝纠集一帮大臣商量应对策略,崇祯想要南迁至南京偏安一隅,而此时却遭到了首辅大臣陈演一帮大。
历史趣谈不为人知的三国历史的十大未解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不为人知的三国历史的十大未解之谜
导语:三国十大未解之谜:三国,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恢宏的历史朝代,群雄逐鹿,而我们了解的三国大多出自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三国,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恢宏的历史朝代,群雄逐鹿,而我们了解的三国大多出自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揭秘三国中十大未解之谜。
第10名荀彧之死之谜
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
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的贡献,曹操曾经称他为“张良”三国志上关于他的死因写的含糊不清,他的死因也成为了三国的迷案、有人说荀彧是自杀的有人说是曹操杀的还有人说是病死的,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荀彧是忠于汉室的他反对曹操称魏公而遭到曹操的猜忌。
第9名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是东汉的丞相,许多人说他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权在手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他到死也没有称帝,曹操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许多势力,统一了北方。
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几千年来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都没有一个好的定论、总之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第8名赤壁之战之谜
悠悠赤壁江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赤壁之战成就了周瑜,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经过此战没有打败孙权刘备,这场战役曹操元气大伤,基本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争霸最后尽归晋 司马懿成功的关键在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争霸最后尽归晋司马懿成功的关键在哪?
导语:古人说齐家治国,想想很有道理,很难相信一个连家庭都摆不平的人,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
齐家当中,首要一事就是教子。
任你万户侯,老子牛逼...
古人说齐家治国,想想很有道理,很难相信一个连家庭都摆不平的人,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
齐家当中,首要一事就是教子。
任你万户侯,老子牛逼冲天,但是不幸遇到坑爹儿子,最后也是家破人亡。
三国争霸,最后天下归晋,原因很多,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天下争夺,其实也是教子的竞争。
教子有方者,得天下;教子无方者,失天下。
刘备以织席贩履之身,坐定一分天下,称帝西蜀。
但是,其子刘阿斗不争气啊,是历史上著名的扶不起。
最后,在曹魏大军攻来的时候,他举国以降,还落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话。
孙权十九岁掌权,就能把控得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一般绝世英才,与老辣的刘备和曹操分庭抗礼,东吴也成为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本来,他有七个儿子,也有几个聪明的,是可造之才,可是他晚年老朽,昏头昏脑,在立太子问题上犯了糊涂,让儿子们同根相煎,牵扯满朝文武分别站队,互相攻讦,导致江东内耗不已,失去了在曹操、曹丕相继去世之后一统天下的良机。
孙权死后,不满十岁的小儿子孙亮即位。
主弱臣强,权臣有了窃夺国柄的条件,最后东吴在皇位更迭和权臣倾轧中走向了衰败。
曹操这方面做得好一些,所谓三国之中曹魏最强大。
曹丕和曹植都是刚满十岁就被派往战场锻炼,而且曹操在立嗣问题上果断坚决,杜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是受何人伏击而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是受何人伏击而死导语: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191年,享年37岁。
孙坚杭州富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
孙坚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儿子孙权建立孙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191年,享年37岁。
孙坚杭州富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
孙坚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儿子孙权建立孙吴政权后,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有资料记载说,在孙坚出生前时,孙坚家在城东的祖坟。
常常出现五色云气,让当地人很是惊异。
当地的乡亲们都说,这是孙家强盛的吉兆。
孙坚出生后,样貌不凡,深受父母的喜爱。
孙坚十七岁的时候,和父亲去钱塘,行船至途中时,碰到了海盗。
这些海盗十分猖狂,大肆的抢夺船上的物质,很多船只都不敢前行。
孙坚告诉父亲说,自己可以捉住这些海盗。
孙坚的父亲自然是不肯相信,年少的孙坚能平定海盗之乱。
只见孙坚拿着大刀,走向了岸边,边走边指挥行船夫们如何包围海盗。
海盗们以为官吏来抓捕他们了,急忙丢下抢夺的货物,乘船而逃。
孙坚见此情况,急忙上前追击海盗。
孙坚的父亲惊叹孙坚的军事才能,孙坚也因为这一仗打响了自己的名声,成为了郡里的代理校尉。
当时,许昌在句章自封阳明皇帝,和儿子许韶组织上万的乡民作乱。
孙坚得知后,立马建立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前去帮助郡县作战,齐心协力地消灭了许昌的作乱。
公元172年,朝廷得知孙坚的功劳后,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
随后,孙坚为讨伐董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坚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他为三国东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孙坚用猛果敢,骁勇善战,吕布曾败于孙坚之手。
纵观孙坚的征讨生涯,他讨伐董卓,斩杀了华雄,打败了吕布,立下了很多战功。
董卓对孙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演义》与史实的124个差距 真实三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国演义》与史实的124个差距揭秘真实三国
导语:《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
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
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再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带头从释《三国演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于澄清真实历史,新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前常继承反传统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解释,援引《三国志》驳斥《三国演义》。
1、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2、换巾脱险:是孙坚叫祖茂戴头巾逃走引开敌军,三国志也没说祖茂被华雄杀死。
3、温酒斩华雄:华雄并非关羽所杀,是被孙坚的部队杀的。
4、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没有此事,且虎牢关和汜水关是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称呼。
5、吕布杀董卓:他们是为了一位宫女,职位「貂蝉」而分裂了,貂蝉的出现不在王允的意料之内。
6、曹嵩之死:是陶谦派人去杀的。
7、吕布击退六将:没有此事,也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
8、血战宛城:是张绣、贾诩利用曹操和邹氏的谣言起兵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 三国著名火攻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导语:常言道,水火无情,军事家将之运用到作战中,常常会对战争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火攻战例很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
常言道,水火无情,军事家将之运用到作战中,常常会对战争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火攻战例很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而诸葛亮更是将火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TOp1赤壁之战
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率军东下,平定江南孙权。
在诸葛亮、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决定抗击曹军,召回在外练兵的周瑜。
周瑜先用计除掉了荆州水军首领蔡瑁等人,然后黄盖用苦肉计诈降,准备火烧曹军战船。
由于北方将士不习惯水战,曹操接受庞统的计策,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铺上木板,以便进攻。
最后,曹操战船被大火烧着,散又散不开,火势顺风蹿上陆地营寨,再加上孙权、刘备各路兵马的截杀,曹操八十万大军损失大半,仓皇逃回许昌,天下三分的雏形由此形成。
TOp2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战。
在关羽的帮助下,曹操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挫伤袁绍锐气。
不过,袁绍兵马多,粮草充足,能够打持久战。
曹操眼看就要断粮了,袁绍集团的谋士许攸前来投靠,献计夜袭乌巢。
那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地,却被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集团因而军心溃散,被曹操一举击破。
TOp3夷陵之战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率领大军伐吴。
开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三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魏文帝曹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导语: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魏朝开国皇帝。
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
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魏朝开国皇帝。
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
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
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年仅八岁,即能为文。
多技艺,善骑射、好击剑。
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
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
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
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曹丕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蜀国为何会退出三国争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历史蜀国为何会退出三国争霸?导语: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诸侯蠢蠢欲动。
后来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时期蜀国是最早退出竞争的,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诸侯蠢蠢欲动。
后来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时期蜀国是最早退出竞争的,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铁面无私,却不知他身为蜀郡太守因为小小的恩怨就打死打伤数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三国志·法正传》)。
甚至诸葛亮还替他向刘备辩解:“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诸葛亮言语之意便是”法正功大,不可太过管制“。
非但如此,就连后来立的《蜀法》,法正也是其中一位制定者。
法正又是何许人呢?他原为刘璋的部下谋士,后来劝说了刘璋向刘备投降。
奇谋献计斩杀了曹操大奖夏侯渊也是他的声望巅峰,深得刘备器重。
若论计谋,他并不比诸葛村夫差多少;论政治,也是刘备手下的重臣,被陈寿称赞可与程昱、郭嘉相比。
但他评价诸葛亮为”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说明陈寿在谋略方面是更看重法正的。
这倒不是亮黑(贬低诸葛亮的历史爱好者们)的问题,而是客观说明了法正在治世才能上确实有能与诸葛一较高下的能力。
令人可惜的是,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
被追谥为翼侯,也是刘备在位是的唯一封谥。
后来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
历史趣谈揭秘从东汉到三国 究竟是谁分裂了大汉天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从东汉到三国究竟是谁分裂了大汉天下?导语:赤壁大战一千多年后,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畅游赤壁,为此写下一词,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赤壁大战一千多年后,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畅游赤壁,为此写下一词,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大战之前,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而赤壁大战之后,天下就将魏、蜀、吴分成三个国家。
那么,究竟是谁分裂了大汉天下?这应该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起。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三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即刘玄德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当时襄阳名士司马徽向他推荐了卧龙、凤雏,并告诉他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平定天下。
其实,这个卧龙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于是,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了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
江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历史上的三国是怎么结束的
导语:整个三国时代,出现了两大超级家族,他们都是复姓,司马和诸葛。
特别是司马家族,本身就是颍州的世家豪门,经荀彧推荐后,进入仕途,直到司
整个三国时代,出现了两大超级家族,他们都是复姓,司马和诸葛。
特别是司马家族,本身就是颍州的世家豪门,经荀彧推荐后,进入仕途,直到司马懿后期,权倾朝野,这种方式,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国,结束。
司马懿,出生在一个庞大的家族,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
父亲司马防最大的成就,不是官拜京兆尹,洛阳市长,而是培养的八个儿子,都很出色,号称司马八达,后来成就最大的,当然是司马懿,此后这种优良的基因,延续到,他的儿子、孙子,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诸葛亮,确实差了一大截。
当然,这个家族,老祖宗并没有留下,天命所归,司马家族,会做皇帝,这种预言,一开始,司马懿进入仕途,只是希望有个好的起点,于是,曹操的第一次征召,拒绝了,颍川族长,也是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推荐,才进入的曹操幕府。
当时,在曹操手下,谋士能人众多,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要出头,很难,直到公元217年,曹丕被正式确定为太子,两年后,司马懿荣升太子中庶子。
整个曹丕时代,司马懿都在攒资历,官位从尚书、督军、尚书右仆射,到抚军大将军、假节、录尚书事,最后,曹丕去世,司马懿被任命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
战争之世,话语权是要用枪杆子打出来的,这,司马懿肯定得感谢一个人,就是诸葛亮,要不是诸葛亮疯狂的北伐,司马懿也不会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