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行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载体,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习俗、自然产物等相关的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等。
5.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达的叙事。
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忧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6. 笑话: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一针见血的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
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和。
8. 叙事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9.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10.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
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开展的叙事。
1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2.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干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二、解答题1.民间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包括各式);②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反映了各民族具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③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民间文学上的反映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④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性格;⑤根据本民族需要和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的东西。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歌谣、史诗与民间长诗第一节民间歌谣一、歌谣的界定与分类(一)定义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歌谣包括“民歌”和“民谣”。
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将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二、民间歌谣的特征(一)情意真切,袒露心声(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1.四句头整齐的五言或七言,四、六、八句组成一节或一首。
在南方最为流行,人们通常把它叫做“四句头”。
如《刘三姐》2.五句子由七言五句构成一节或—首民歌,这种格调初看和一般四句头山歌差不多,实际上别具一格。
它的头四句似乎已经把话说尽,却又赶上一句,或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或翻出新意,锦上添花,这就使作品情浓意深,更加动人了。
(三)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三、民间歌谣的价值、传承及其研究(一)民间歌谣的价值1.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3.反映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4.影响文人创作第二节民间长诗一、民间长诗界说民间长诗分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抒情长诗(一)民间叙事长诗广义的民间叙事长诗应包括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具有庄严格凋的史诗和后来产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诗。
狭义的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二)民间抒情长诗民间抒情长诗是人民群众创作、口头流传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歌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也比较灵活,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中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1)抒情与叙事民间抒情长诗重在抒情,没有故事情节,一部分首届连贯的抒情长诗虽然有一定的叙事性,但也只是事件的梗概或情节的片段与若干过去生活的画面,它们的出现不是为了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为了配合主人公的抒情;民间叙事长诗要叙述完整的故事,其故事有头有层,多以主人公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单线递进发展,环环相扣。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族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2.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音;(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学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实的科学。
完整的文艺学,应该包括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既有共同的属性和联系,又各有特点,自成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民间文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1)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作品的发掘,考释和整理。
(2)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纪律与整理。
(3)对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文本、民间文学创作者与传承人情况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
(4)对民间文学一般理论的研究,如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传承规律等等的研究。
(5)外国相关理论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与研究。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分两方面: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哦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史民俗学的一部分。
2.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
民俗之“民”的范围很宽广,它渐有包容任何种类的人群的倾向。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绪论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两种含义: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又叫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2、民间文学的性质(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3、(选择)民俗学之“民”的内涵是“民众”。
4、集体创作、口头流传是民间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本质区别的重要内容。
5、民俗:即民间风俗,一个国家的民众集团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
6、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如有些民族唱情歌是婚恋的一种重要手段。
(2)被民众用以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有些时政民谣表达了民众对政府、官员或社会的尖锐抨击。
(3)娱乐和放松。
如劳动歌可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4)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有效工具。
如一些童谣能够起到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的作用。
(5)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如司马迁在记述五帝的历史时就主要依据神话传说资料。
这说明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对历史学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7、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
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2)历时追溯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演化状况,以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3)共时比较法。
将研究对象与别的地方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在不同地域发生的传承规律和变异情况。
8、(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撒尼(彝族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了)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一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 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从(《东海孝妇》)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静夜思》是从(《子夜秋歌》)脱胎而来的。
民间文学教程复习资料及答案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承),集体享有,并为集体服务。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2、世界民俗学之父是(威廉汤姆斯)。
《传说论》作者是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
民间文学届常把(钟敬文)教授誉为是中国民间文学泰斗。
《中国神话ABC》的作者是(茅盾)。
提出广义神话概念的是神话学专家(袁珂)。
神话—原型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加拿大神话学家(弗莱)。
最先从事孟姜女传说研究的著名中国史学家是(顾颉刚)。
《中国民间故事初探》的作者(天鹰)。
《民间故事比较论考》的作者(刘守华)。
《中国神话哲学》的作者是中国学者(叶舒宪)。
《神话哲学》是德国学者(谢林)写作的。
德国学者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变形”理论。
《金枝》的作者是(弗雷泽)。
3、恩格斯在《德意志民间故事》一文中对民间故事的社会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指出,每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成分。
“不懂得民间文学的作家是坏作家”是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提出此论断。
“乡民的本领不亚于大文豪”是由(鲁迅)提出。
(鲁迅)在《论旧文学的采用》一文中指出,有“消费者文学”就必然有“生产者文学”。
“民间文学的风格清新刚健”是由(鲁迅)提出。
4、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两部著作中。
陶渊明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化用了(精卫填海)神话,而《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玉相传来自(女娲补天)神话。
创世神话关于(开天辟地)、关于(人类与万物)起源的神话。
自然生人、大神造人、洪水遗民、感生神话用来解释人类起源。
(女娲)造人神话最早见于《楚辞〃天问》,反映了人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历史事实。
“兄妹开亲”神话是人类(血缘)婚姻形态向(亚血缘)婚姻形态转化的反映。
神话体现了朴素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因素)的初步结合。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2024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头传播中形成的文学作品,是人们通过口头传统方式传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民间文学的复习资料,主要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
接着,我们将探讨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和它们在各个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我们将讨论民间诗歌和歌谣,包括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间诗歌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民间谚语和俗语,揭示这些语言表达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最后,我们将介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包括戏曲、杂技和舞蹈等,以展示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了解,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正文: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1. 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畴2. 民间文学的起源和特点3. 消失和保存的民间文学作品4. 科学记录和研究民间文学二、民间故事和传说1. 民间故事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寓言和民间故事的道德教育功能3. 民间英雄和传说人物的形象与故事4. 民间故事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化和传承5. 现代化对民间故事的影响和传播方式三、民间诗歌和歌谣1. 民间诗歌的分类和特点2.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诗歌表现风格的比较3. 民间诗歌的流行与传承4. 民间歌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记载5. 现代社会中民间诗歌的传承和创新四、民间谚语和俗语1.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意义和作用2. 传统文化和价值在民间谚语和俗语中的体现3.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形式和语言特点4. 民间谚语和俗语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5. 现代社会中民间谚语和俗语的保护和传承五、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 戏曲在民间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2. 民间杂技和马戏的历史和传统3. 民间舞蹈的形式和特点4. 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结合5. 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表演的传承与创新总结:本文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从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入手,分别阐述了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诗歌和歌谣、民间谚语和俗语、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等五个大点。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概述一、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1、民间文学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学样式2、民间文学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有两点本质性的含义:一是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
二是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
(二)民间文学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1.英国: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
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方法,早期是将民间文学看作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进化论方法,后期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发生着作用的社会现象的功能方法。
2、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
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协会和北欧民俗协会的会址都在芬兰。
历史地理学派,也称为芬兰学派。
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撰的主民民间文学工具书AT分类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故事采录出版以及对神话的研究;缪勒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非提出的流传学派。
4、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学派,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1928年,普罗普出版《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出两个最基本的叙事因素:“功能”和“行动范围”5、日本:柳田国男研究“口承文艺”。
提出“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反复出现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
提出“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头流传并代代传承的文学作品,它是人们普遍参与和创造的文化形式。
民间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民间文学作品作为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民间诗歌、谜语、童谣等。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和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具有普遍性、代际性和民众参与性的特点。
首先,民间文学具有普遍性。
它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与社会地位和学历无关,因此能够广泛地反映民间文化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次,民间文学具有代际性。
它从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
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不同时代的背景和需求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演绎,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
再次,民间文学具有民众参与性。
它不仅仅是某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个人所创作,而是广大群众参与的集体创作和传播活动。
因此,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群众气息和民间特色。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民间文学可以根据形式和内容进行分类。
根据形式的不同,它可以分为故事类、诗歌类、谜语和童谣类等。
故事类是民间文学中最为丰富的一类作品。
它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起源于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和想象。
例如《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诗歌类包括民歌、民谣等。
民歌是民众在特定场合下创作的短诗,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播。
它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反映社会的动态和民众的心声。
民谣则常常以叙事方式表达,通过歌唱的形式传唱。
例如《茉莉花》、《扬州慢》等都是广为流传的民歌作品。
谜语是以谜题的形式提出问题,通过隐晦的文字和诗律进行解答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是民间智慧和幽默的体现,常常在民间传统节日和聚会活动中出现。
例如,有名的谜语包括“红红火火”、“三千头”等。
童谣是供儿童玩耍、学习和娱乐的歌谣,常常伴随着一些动作和表演。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承载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本文将从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三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介绍。
一、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种形式,它以故事的形式来传达人们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其中,寓言故事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形象来寓意教育人们。
比如《狼来了》这个故事,通过狼的形象来告诉人们不要撒谎,以及“狼真的来了”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
二、民间诗歌民间诗歌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民谣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以歌唱的方式传承着人们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茉莉花》这首民谣,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诗歌如《青春舞曲》、《故乡的云》等,它们以朴实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它以神话、传说和神秘的元素为主题,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比如《嫦娥奔月》这个传说,讲述了嫦娥为了救人类而奔月的故事,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还传递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思考。
总结起来,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它以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复习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学习和传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在人民中流传下去。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二、填空三、选择四、判断五、回答六、分析1、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
①创作主体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的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创作。
②创造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文字创作和流传。
③思想内容发出的方式不同,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发创造的,其内容是自发流露的,通俗文学是作家有意创作的,其思想内容是精心的挖掘和认真的构思的。
2、怎样鉴别以民间文学为题材创作而成的作品到底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根据创作情况鉴别,即看作家对吸取的民间文学材料改变的程度,若忠于原作,未改变原材料则仍为民间文学;若借其一端开发开去则为作家文学。
3、为什么说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是直接的,而进步作家的人民性是间接的:①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反映自己的生活,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它的人民性是直接的。
②民间文学的人民性表现的很充分很强烈。
③民间文学在艺术上采用的往往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刚健清新的、富于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
采用的语言也是平易质朴、形象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这些形式非常有助于民间文学直接性的表现。
4、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使民间文学在艺术上形成了:①语言质朴、形象化、生动化、口语化②故事情节单纯、结构完整③多用比兴、重复、夸张、对比等手段且有自己的一套格式、套语。
5、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主要表现在: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修改、集体保存。
这种集体性给民间文学带来了什么特点: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体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有的文学。
6、民间文学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民间文学是靠心记口传,易变化。
②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劳动者集体,他们没有著作权观念,所以也容易引起民间文学的变化③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的变化引起民间文学的变化(民间文学总是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④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更也易引起变化。
7、民间文学的变化归结起来有:①语词的变化②内容情节的变化③主题的变化(最深刻)④体裁的变化。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1、“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民间文学的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
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3、民间的学科属性: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民间文学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文艺现象,它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4、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民间文学也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现代的民俗资料,可以被运用去解决或推断古代的民间文学(如古歌谣、传说、神话等)的某些问题。
例如《诗经?国风》里的民歌中的叠章复句。
其次,民俗学资料可以论证现代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这个学术名称是从国际术语Folk-lore发展来的,原文是“民众的智慧、民众的知识”;十九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被确定为“民俗学”的含义(即“关于民众智慧的科学”的意思)。
广义的民俗学——凡是民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狭义概念,即专指民间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中国学者将其解释成“民俗学”。
同时又具体地译为“民间文学”,即专指“民俗学”当中口头艺术部分。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Folk-lore;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我们对一门学科下定义是比较容易的,需要给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下定义就比较困难。
民间文学有两层涵义: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流头,在原始社会时期是惟一的文学。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1.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 民间文学的性质:文艺属性和民俗文化属性。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说:民间文学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4. 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5.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1)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样式。
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2)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3)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4)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5)表演性,第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第二,民间文学在沿袭某种程度的固定模式的基础上,民间文学的“演述及其文本会受到语境的影响。
第三,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而是有更为丰富的或不同于其文字表层意义的内涵及功能。
6. 神话主要集中在《山海经》(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楚辞》(离骚、天问等)、《穆天子传》。
7. 歌谣主要集中在《诗经国风》(蜡辞等)。
8.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最早出现的志怪小说晋代干宝的《搜神记》,《笑林》,民俗学之父钟敬文9. 俗讲,是唐朝时在寺院中举行的由僧人、法师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俗众讲解教义佛法的一种活动。
俗讲所依据的底本分为三类:押座文、讲经文、变文。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说、思想与感情的自发流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有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法表达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民间故事:广义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狭义: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
5、AT: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
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6、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大的叙事叙事,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由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由“民歌”“民谣”两部分组成。
是从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着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
8、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
”这是将母题与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9、谚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汉语言文学专业民间文学重点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山风教研室倾情整理一、名词解释1.【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箭垛式人物】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
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
“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
3.【故事类型】类型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1910年由芬兰的阿尔奈提出该概念(英文为“type”)。
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学家将许多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数量有限的故事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4.【仪式歌】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
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点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5.【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散文作品﹐歌谣﹑长诗、谜语谚语等韵文作品以及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等说唱作品。
6.【万物有灵观】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概述一、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1、民间文学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学样式2、民间文学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有两点本质性的含义:一是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
二是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
(二)民间文学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1.英国: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
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方法,早期是将民间文学看作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进化论方法,后期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发生着作用的社会现象的功能方法。
2、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
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协会和北欧民俗协会的会址都在芬兰。
历史地理学派,也称为芬兰学派。
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撰的主民民间文学工具书AT分类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故事采录出版以及对神话的研究;缪勒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非提出的流传学派。
4、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学派,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1928年,普罗普出版《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出两个最基本的叙事因素:“功能”和“行动范围”5、日本:柳田国男研究“口承文艺”。
提出“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反复出现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
提出“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
关敬吾:研究民间故事结构四、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最重要也最常用2、历时追溯法:索绪尔:共时(特定时期或阶段的静止状况),历时(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演化状况)历时追溯法两种视域:前瞻,回顾3、共时比较法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价值一、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所谓集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2、口头性3、传承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内容上的传承性:指一些群体性的观念和意识。
艺术的传承性4、变异性二、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认识价值1、民间文学与民众历史2、民间文学与民俗风情3、民间文学与民众伦理4、民间文学与民众心理(二)文学价值(艺术价值)1、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为作家文学创造了美的形式。
(三)实用价值(1)协调劳动,振奋情绪(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3)讽刺不良,匡扶政治。
(四)科学价值1、历史研究价值2、自然科学价值3、文化学价值:女娲兄妹婚神话,隐含上古时期存在的血缘婚事实。
第一章、神话一、神话概论:(一)神话界说:神话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为关于神话与英雄的传说和故事。
英语中神话的词形为“myth”,词义为想象的或虚构的故事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认为:“神话故事在起源时都是一些真实而严肃的叙述,因此,myth的定义就是“真实的叙述”。
1、神话作为语境的定义:以祭司为中心的文化综合体神话作为语境,是指神话的古典形态,最原始的本真样式,也是神话在氏族社会时期以祭祀、巫术、叙事、音乐、舞蹈等综合形态为一体的存在方式,以祭司为中心的文化综合体。
由此而论,神话作为语境的定义可描述为:神话是人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认识和征服大自然,祭拜与祈求祖宗、展示与拓演社会的一种象征形式;它在讲述和传承的氏族中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和神圣性,是以祭司为中心举行的整个氏族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
2、神话作为文本的定义:以神格为中心的语言艺术神话作为文本的定义可表述为:神话是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等)在氏族时代以原始思维为基础,将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象化、人格化,从而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表征着特定群体的神圣信仰的语言艺术。
二、神话的种类按题材:自然神话和人文神话。
自然神话是指以自然万物为中心神格,综合反映初民对自然万物起源、性状、运行秩序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神话。
包括创世神话、生命起源神话、洪水神话等。
这类神话往往具有释源性。
人文神话是指以社会关系中的人为中心神格,象征性地反映人类早期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神话。
包括战争神话、文化英雄神话、死亡与复活神话、冥界神话等,这类神话往往具有社会性。
按神话的内容分: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
(一)创世神话:包括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1、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神话:汉族《盘古》、藏族《万物起源》、白族《创世纪》。
2、人类起源神话。
包括自然生人说、大神生人说3、洪水再生神话梁启德:神话人物白描《淮南子》女娲补天《山海经·精卫填海》(二)自然神话:也可称为解释性神话。
1、日月星辰神话2、雷电地震神话3、春夏秋冬神话4、动植物神话(三)社会生活神话1、文化英雄神话2、神战英雄神话。
3、民族族源神话《山海经刑天舞干戚》《山海经·夸父追日》二、神话的基本特征:1、从艺术本体来看,神话具有以叙事艺术为主的多维性。
2、从神话主体来看,神话具有民族性。
3、从功能上看,神话具有神圣性。
4、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
三、神话的本质1、就神话产生的原动力和内容实质而言,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解释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2、就神话艺术构思的方式而言,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
3、就神话创作状态的特点而言,神话是人类童年时候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行为”。
四、历史上主要的神话学派一、隐喻学派:古希腊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
二、历史学派:公元前400年的希腊学者攸麦拉斯“神话实质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三、语言学派:格林兄弟英国语言学家马科斯缪勒“语言疾病说”四、人类学派: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英国人类家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五、心理学派:奥地利弗罗伊德“潜意识”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六、功能学派: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第二章传说一、传说的概念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故事。
(广义)民间文艺学的定义: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二、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情感和评价。
2、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常常有“遗迹”可循。
区别:1、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
传说经过了艺术加工,历史记载要求对事实进行实录直书。
2、历史观不同。
传说真实地表达民众的朴素评价,历史记载一般反映官方的正统历史观。
3、取材的角度不同。
传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取材,历史要选取重大事实。
4、历史一般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三、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与神话:1、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2、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神话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区别:1、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而民间故事却无须围绕客观实在物建构故事。
2、民间传说同历史的关联较为紧密,民间故事却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
3、二者的叙事风格不同,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受传说核制约,民间故事并不受具体时间、特定空间的限制。
四、传说的种类(一)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主要有六种类型:1、神仙传说2、文人传说3、巧匠名医传说4、帝王将相传说5、起义英雄传说6、政治历史人物传说(二)史事传说:这类传说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
包括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农民起义传说、革命历史事件传说等。
(三)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
1、山川名胜传说2、物产传说3、动植物传说(四)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
包括节日习俗传说、婚丧习俗传说、游艺习俗传说。
1、节日习俗传说2、婚丧习俗传说3、游艺习俗传说五、传说的艺术特征:1、表达方式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
2、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3、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和艺术构想。
4、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5、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
六、传说创作流传的内部规律:民众的历史情感需要得到公开的表露和发抒这是传说得以不断产生的原发性动因。
民众对自身创造力与创造精神的肯定与自豪,这是大量的工匠及其手工制品传说产生的主要动因。
钟山川之灵秀,赋造物以神韵,依物取形,随类赋彩,这是传说创作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民间故事一、含义广义: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带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叙事作品的总称。
狭义: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叙事作品。
二、民间故事的特点1、贴近生活2、泛指性3、类型化三、故事的情节类型学与AT分类法故事的情节类型学是以AT分类法为基准的类型学研究。
AT分类法指“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异文: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大同小异的说法。
类型: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
母题: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四、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变形故事)与动物故事。
(一)中国经典童话故事1、天鹅处女型故事:干宝《搜神记.豫章新喻县男》2、田螺姑娘型故事:《搜神后记. 白水素女》3、画中人型故事4、灰姑娘型故事:段成式《酉阳杂俎. 叶限》5、狗耕田型故事6、蛇狼型故事7、狼外婆型故事8、怪孩子型故事9、神奇宝物型故事(二)童话的艺术特征1、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2、保留较多的奇异风俗五、生活故事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
也叫“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
1、巧媳妇故事2、呆女婿故事3、怕老婆故事4、机智人物故事六、寓言:动物寓言和人物语言特点:讽喻性、简约性七、故事的结构艺术:单纯式、复合式(三段式与连缀式)最常见:三段式原因:1、重复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