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管理要点
直播水稻苗期管理措施大全
直播水稻苗期管理措施大全水稻秧苗期的管理对水稻生长后期的发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秧苗期是直播水稻夺全苗、争匀苗、促早发、增足穗的关键时期,管理工作好坏对夯实直播水稻高产基础至关重要。
为此,秋熟水稻生产要狠抓一种就管,促进壮苗早发。
一、查苗补缺移密补稀,力争全苗匀苗。
秧苗齐苗后,要准时踏田检查出苗状况。
对于出苗不全不匀的地方,要在秧苗3-5叶期,准时用预备苗补栽或移密补稀,保证苗全苗匀,确保每亩基本苗达到7-8万株左右。
二、及早抓好肥水管理,促进壮苗早发。
水稻秧苗3叶期前坚持潮湿管理,促进秧苗扎根立苗。
亲密凝视天气变化状况,如持续干旱少雨,可灌跑马水,保持畈面潮湿,提高封闭除草效果;天气多雨,准时理好田间沟系,排解田间积水。
秧苗3叶期后进行水管,但要坚持浅水勤灌。
秧苗1叶1心期,追好断奶肥,亩用尿素4-5公斤;4-5叶期追好分蘖肥,亩用尿素10-12公斤;白田下种的田块,要增施45%高含量复合肥25-30公斤。
三、适时开展化学除草,严格掌握草害。
稗草、千金子、马塘等单子叶杂草是直播稻秧苗期的主要杂草,要坚持早治、普治的原则。
把握在杂草2-3叶期,亩用10%氰氟草酯(国产)200-300毫升对水15公斤左右喷雾。
用药成本低,防治效果好。
对于双子叶杂草,依据田间草情,可以用灭草松、二甲四氯、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等除草剂防除,也可人工拔除。
四、化学掌握控旺促壮,防倒伏夺高产。
水稻秧苗期(2-3叶期)至拔节之前使用壮丰安,均具有较好的抗倒伏及增产效果,但使用时期越早,抗倒伏及增产效果越好,水稻一生只需要使用一次壮丰安即可。
水稻使用壮丰安,茎秆长度缩短3-4cm,茎秆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及占茎秆总长度的比例显著小于对比,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显著大于对比。
壮丰安秧苗期(2-3叶期)相宜用量是70-90ml/mu,拔节之前相宜用量是50-70ml/mu,对水30kg喷雾。
秧苗期使用壮丰安,最好排水露田后喷施,利于秧苗根系汲取利用。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第一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
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
三、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
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
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
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
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四、增产拌种水稻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60%吡虫啉种衣剂,拌匀后播种即可。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苗过程对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可以提高育苗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一、选地选地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
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低洼地或多风处,以免对育苗造成不利影响。
二、田间管理在水稻萌发前要对育苗田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深翻整地、平整田面、施入熟化有机肥料等,有利于土壤的松软和养分的充足。
三、选种选择良种是水稻育苗的关键环节。
要选用抗病虫、早熟性好、生长势强的良种,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性。
四、浸种水稻育苗采用浸种的方法,即将水稻种子浸泡在适温的水中,持续12-24小时。
这样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吸水膨大,缩短发芽期,提高发芽率。
五、育秧盘播在集中育苗中,采用育秧盘播的方式,可以减少播种量,提高育苗效率。
育秧盘的规格一般为50*30cm,育秧盘深度不宜太浅,以免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六、控温湿化种子播种后,要注意控制育苗田的温湿度,对水稻幼苗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有利于水稻幼苗的抽穗生长。
七、施肥水稻幼苗期要适量追施肥料,一般以铵态氮肥为主,有助于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同时要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八、防治病虫水稻育苗期要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以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以上便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育苗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
希望各位种植水稻的农户能够根据这些要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育苗工作,为水稻的丰收做出贡献。
水稻育苗的技巧
水稻育苗的技巧
水稻育苗是种植水稻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水稻育苗的技巧:
1. 种子选择:选择有较高萌发力和较好品质的水稻种子。
避免使用受损或有病虫害的种子。
2. 清洗种子:用清水将种子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
3. 浸种:将清洗好的种子浸泡在30左右的水中,浸泡12-24小时,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4. 育苗盘准备:选择透气性好、易于管理的育苗盘,并在底部放入适量的排水材料,确保不积水。
5. 播种: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盘的孔洞中,每孔放入1-2粒种子。
种子覆土要轻薄均匀,保持通风透气。
6. 控制温度: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0之间。
可通过加热设备或遮光措施来调节温度。
7. 控制湿度:保持育苗盘内湿度适中,避免过干或过湿。
可利用喷雾器定时喷
水,保持苗床湿润。
8. 光照管理:提供适量的光照,可在苗床上方安装透明遮阳网,使种子得到充足的光合作用。
9.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苗床,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或调整湿度等。
10. 质量管理:根据苗床情况,及时调整水肥比例,管理苗床,保证苗垄的生长良好。
以上是水稻育苗的一些技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帮助提高水稻苗期生长质量。
水稻育苗主要技术要领
水稻育苗主要技术要领水稻育苗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正确的育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以下是水稻育苗的主要技术要领:一、选用优质种子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
2. 纯度检验:检查种子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确保种子质量合格,避免种子受到病虫害的传播。
二、土壤准备1. 土壤选择:选用肥沃、排水良好、能保持水分的土壤。
2. 土壤消毒:采用热水熏蒸或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对水稻造成危害。
三、浸种处理1. 温水浸种:用25-30℃的温水浸泡水稻种子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2. 草木灰浸种:用20倍水稀释的草木灰浸种,可起到抗病虫害的作用。
3. 种子处理:用草铵膏、残留农药等进行种子处理,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四、播种方式1. 直播:将浸种好的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湿润的稻田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气温,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种垅育苗:将水稻种子放在垅土上,并用垅土覆盖,保持湿润的环境,种子发芽后再移栽至稻田。
五、管理措施1. 饮水给养:控制田间水分,保持适宜的湿度,不让水稻缺水或淹水。
2. 灌溉排水: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控制灌溉和排水的频次和时机。
3. 施肥补充:及时施入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良好的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用药防治病虫害,避免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5. 定植管理:当水稻苗长到7-10厘米高时,进行间苗调整,将稀苗移栽到密苗之间。
六、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田间,观察水稻苗期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菌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农药防治:遇到严重的病虫害,可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选用安全性高、效果好的农药。
七、环境管理1. 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气温,避免高温和低温对水稻的影响。
2. 防风固沙:合理种植或设置防护林带,防止灌溉水和风蚀对水稻造成损害。
水稻苗床管理的七个措施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
秧苗已长至2~3叶龄,做到白天揭膜,晚上盖膜,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揭膜。
揭膜炼苗如遇气温偏低、湿度较大的阴雨天,可以选择在上午揭膜;如果是晴天,应在傍晚前揭膜炼苗。
如果遇上气温明显偏低的阴雨天,应尽可能选择在低温天气过后再进行揭膜炼苗。
也可以采取开始只揭开一端膜帘,每天揭开一部分,3~5 d 全部揭开。
三、浇透揭膜水
揭膜炼苗与浇水必须同时进行,边揭膜边淋水,要保证苗床土壤湿润。
只有当苗床土壤充分吸透水后,才可以避免苗床土壤温度急剧上升,这对秧苗周围的小环境是一种保护。
幼苗根部水分若供应不上,容易造成根部发生老化,变紫变青,烂根、甚至死苗,所以揭膜时苗床必须浇透水。
揭膜炼苗7天左右,秧苗根系已基本
此时秧苗生长较快,“卷筒”入,浇“送嫁水”要适量,浇水过多尿素溶液易流失,浇水过少易引起秧苗缺水死亡。
拔秧苗移栽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水浸透土壤,拔秧苗不费劲,且又不破坏幼苗的正常根系。
移栽苗完成定植后尽快喷施海藻酸碘溶液,促进幼苗根系快速愈合生长。
(责任编辑 程丽红)
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再生稻是指在早稻收获后,通过种植晚稻或中稻,使水稻在同一年内生育两个以上的个体。
这种种植方式优势明显,可以大幅提高水稻产量。
下面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苗期管理1种子浸种:选用大于93%的熟种子,清水浸泡24小时,沥干后在双层湿布中30度恒温下发芽1号幼芽发育良好,颜色绿润、长度1T.5厘米,无病虫害。
2.分苗栽植:在分苗前加草灰,浸种3小时,取出洒清水浸泡30分钟,分离成每穗9-10个苗子栽入种植基质或直接栽入水田中。
每亩用种子不超过300克,株距25厘米X15厘米。
二、生长期管理1.残茬根连栽:重茎秧或矮秧播种前,在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在修整土田面,弄平、耙细的基础上,可根连栽稻缸直接移植在田中。
稻秧成活率高,密度均匀,极早进入抽穗期。
株距宜小于常规插秧栽培。
2.肥料施用:再生稻的生长速度快,平均日增长速度高达0.45-0.57厘米,需要大量养分。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生长期需求,采用施足施全肥的原则,酌情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
3.合理施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同时生长周期长,季节急转直下,气候条件易诱发间作生物干扰。
故及时开展预防性治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减少病虫害危害。
三、收获期管理1.分期清理杂草:从拔苗期开始,要分期分层率先清理杂草,保持肥力、水分及氧气的供应。
2.留叶缩茬收割:在筱米期结束后,留2-3层叶子,直接据草割掉枯茬和叶子,保留基部和嫩芽,并且可以增加下个生长阶段抗逆性,加快成穗、抽神的速度。
以上就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合理地施行这些方法,可以让农民们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是值得推广的。
水稻高产的水肥管理方案
水稻高产的水肥管理方案一、水分管理。
1. 秧田期。
播种到出苗前:这时候稻田就像个小婴儿床,得保持床面湿润。
就像你给小婴儿擦脸,不能太干也不能水汪汪的。
可以每天早晚喷水,让土壤表面有点湿气就行啦。
出苗到三叶期:这个时候水稻苗开始长个子了,水不能太多,不然容易泡坏它们的小细腿(根系)。
保持浅水层,大概半寸深就行,就像给它们穿上一层薄薄的水鞋。
三叶期以后:苗更壮实了,可以适当加深水层,到一寸左右,这时候的水稻苗就像小青年,能经得住更多水的考验啦。
2. 移栽期。
移栽的时候:水要浅,大概一寸深。
这样方便把秧苗稳稳地插到田里,就像把小树苗种到土里一样,要是水太深,秧苗容易站不稳,东倒西歪的可不好。
移栽后到返青期:这是秧苗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水层要浅一点,二到三寸深就行。
给它们点时间和空间,让它们在新家里扎根、缓口气。
3. 分蘖期。
前期:这是水稻开始疯狂长分支的时候,就像大树开始长很多树枝一样。
水层要浅,大概一寸左右,浅水能促进分蘖,让水稻多生几个“娃”。
分蘖后期:当发现分蘖数量差不多够了,就要开始晒田了。
晒田就像给稻田做个健身操,把水排干,让土壤透透气。
晒到田面有点小裂缝,脚踏上去不沾泥就行。
这样做可以控制无效分蘖,让水稻把营养都用到有用的地方去。
4. 孕穗期。
这个时候水稻开始孕育稻穗,就像孕妇需要特别照顾一样。
要保持较深的水层,大概三到五寸深。
深水可以护胎,防止高温或者低温对稻穗发育造成影响,就像给胎儿穿上厚厚的保护衣。
5. 抽穗扬花期。
水层也要保持深一些,三到四寸。
这个时候水稻在展示它的花朵,水多一点能让花粉传播得更顺利,就像给传粉的小蜜蜂创造一个良好的飞行环境一样。
6. 灌浆成熟期。
前期:保持土壤湿润就行,不需要太多水了。
就像孩子长大了,不需要大人时刻盯着喂水了。
可以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干的时候土壤表面有点发白,湿的时候有点湿润。
后期:快收获的时候,要逐渐排干田水,让稻田干一点。
这样有利于收割,而且能让稻谷更饱满,就像让果实充分接受阳光的最后洗礼。
水稻育苗技术
水稻育苗技术水稻(Oryza sativa)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获得高产丰收的水稻,良好的育苗技术非常重要。
水稻育苗技术涉及到种子处理、播种、整地和管理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育苗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农民朋友们正确地进行水稻育苗工作。
种子处理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品种纯正、优质、耐病虫害的种子。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和虫害的侵害。
种子消毒常使用的方法包括浸泡法和热水处理法。
浸泡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0.1%的双季菊酯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然后晾干;热水处理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50-55℃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捞出晾干。
播种是水稻育苗的关键环节。
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对于水稻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最佳日期是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的最佳日期是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在播种前,应将播种地整平、打浆,以便提供良好的播种条件。
播种时,宜选择晴天进行,投种量要适中,过多容易造成拔苗现象,过少则会导致苗体单薄,影响生长发育。
播种时要均匀撒播,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适宜,同时要适量覆土,通常覆土厚度为种子的1-2倍。
整地是水稻育苗的基础工作,也是保证稻田生长环境良好的关键。
整地时应注意土壤松散、排水良好,避免过度耕作和压实。
对于长期未种植水稻的旱地,要进行深翻整地,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在整地前,还应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有利于健康苗床的建立。
管理是水稻育苗的持续工作,包括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苗床管理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积水和干旱。
施肥方面,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主要是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
同时,在苗床管理过程中要定期除草,保持苗床的整洁。
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作,水稻育苗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水稻种植分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生产作用位已经居于主要地位,对水稻的田间管理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科学的剖析意义巨大,水稻苗期也是病虫害出现最多的阶段,所以加强各阶段的田间管理,对水稻各阶段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1、苗期水稻的温度管理方案和技术针对出苗之前的水稻,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关键在于保温,做好保温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水稻出苗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非是温度越高越好。
如果苗床温度在36℃以上,那么此时的温度就比较高了,如果不及时的进行通风和降温,可能会发生烧苗的情况,这样反而不利于水稻出苗。
水稻从出苗到齐苗这一阶段,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苗床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在30℃时比较适宜。
此外,当幼苗长出一芯一叶时,苗床温度维持在25℃比较合适。
如果苗床的温度超过15℃,那么种植者就需要注意为苗床通风,防止温度继续升高,而且昼夜温差比较大,因此在夜间时还需要做好苗床的保温工作,要给所有的苗床覆盖好保温设施,这样的话,即便气温骤然下降,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幼苗冻伤率。
在栽种期如果遇上霜冻天气,种植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灌水保护,这样可以降低极端天气对秧苗的损伤,在天气放晴之后,则应当立即做好排水工作。
当秧苗长出两片叶子之后,针对苗床的温度也应当加强控制,其最好维持在20℃左右,但是此时温度的控制,还应当充分考虑秧苗的实际生长情况,与此同时,通风位以及通风量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在对秧苗通风时,可以结合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要注意苗床的温度必须始终处在相对比较适宜的状态。
在解开苗床前的一周,通风需要彻底,但是如果在此阶段,遭遇下雨天气,则需要第一时间将通风口关闭,否则的话幼苗的成长也将会受到影响和干扰。
2、分蘖期的水稻田间管理方案与技术在分蘖期对水稻进行田间管理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针对分蘖初期的水稻,在管理时,要注意及时做好追肥工作,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氮肥,氮肥的施加有助于水稻根部和叶片的生长,在施加氮肥时可以应当测土配方施肥法。
水稻苗期管理措施
水稻苗期管理措施水稻苗期管理措施一、引言水稻苗期是水稻生长阶段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水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温、水分、光照等要求较高。
因此,科学合理的苗期管理措施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合理的灌水管理苗期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合理的灌水管理是保证苗期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要根据苗期水稻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湿度情况来确定灌水量和频次。
一般来说,在苗期前期,每次灌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湿润,以免造成秧苗生长不良;在苗期后期,要适度降低灌水量,以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要注重灌水的方法。
苗期水稻的根系较浅,因此灌水应以小水量、小水龄为原则,避免大量淹水,以免造成根系窒息而导致苗期倒伏。
常用的灌水方法有当田灌溉、喷灌等。
三、科学的施肥措施适量施肥是水稻苗期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苗期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小,但对氮、磷、钾等关键养分的摄取却显著增加。
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能够提高苗期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养分吸收能力和生长速度。
在苗期前期,应注重氮肥的施用。
适当的氮肥能够促进苗期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但过量的氮肥会导致苗期水稻过于茂盛,易发生倒伏。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在苗期中后期,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
磷肥和钾肥是苗期水稻的关键养分,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达和加强植株的抗逆性。
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能够提高苗期水稻的养分吸收能力和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和品质。
四、适宜的温度调控苗期水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对苗期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适宜的温度调控是保证苗期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苗期前期,宜保持较高的温度。
适度提高温度有利于苗期水稻萌发和生长初期根系的形成。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摄氏度。
在苗期后期,宜控制温度不要过高。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苗期水稻过度蒸腾,影响其水分的供应和利用效率。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要点摘要:水稻产量的提高,培育好的秧苗质量相当关键,因此,在播种后应加强管理,以保证苗齐、苗全、苗壮,同时还要针对不良的气候环境条件所采取有力措施。
既要防止高温、低温的危害,又要防止苗期病害及药害,同时还要防杂草危害。
关键词:水稻苗期;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51-11 提高播种质量、促进个体发育育秧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单位面积上育成数量多、素质优的秧苗,为大穗高产奠定基础。
播种量过多,只能满足数量的要求,秧苗可能过瘦弱。
播种量过少,秧苗素质有所提高,也不符合经济原则。
播种量多少与秧田期长短有关。
秧龄长,个体就长得大,若不实行稀播,则易激化个体与群体的矛盾,而成瘦秧。
秧龄短,则个体小,稍播密些,也不妨碍群体素质。
一般每公顷需要的种子量,移栽30厘米×13.3厘米时需40千克;移栽30厘米×20厘米时需30千克;移栽30厘米×26.7厘米时需20千克;根据自身的栽培方式,合理的选择适合的播种量。
2 加强温度管理、防止秧苗徒长播种至齐苗,以封闭保温保湿为主,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8~30℃之间。
高于30℃就需要通风练苗。
一般先打开两头,后打开中间,上午10点左右打开通风,下午3~4点盖膜保温,由第一完全叶至1.5叶期,床温应控制在25℃左右,1.5~2.5叶期控制在20℃左右,3叶展开时应加大通风量,天晴无风的夜间也可以通风炼苗,使秧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
应该注意的是各时期温度不能低于10℃。
如果后期出现低温现象,应增加棚内温度,可采用棚外盖稻草、防寒被等措施。
3 合理控制水分、减少病害发生播种至2叶期一般不浇水,播后至出苗应注意观察床土,缺水时要补浇齐苗水。
2叶至插秧,随着苗龄的增加,生理需水量也随之增加,而且通风量逐渐加大,苗床水分蒸发也快,因此,必须通过补水,才能保证秧苗正常生长的需求。
简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Z i x u n t a i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采取促进生长与管护技术措施,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田间管理基本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主要内容就是实施合理追肥和水层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
一、前期管理前期属于水稻的营养生长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力争确保苗全、苗匀、苗齐与苗壮,还包括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水稻的分蘖数与计划穗数,使其达到有效的茎数指标。
1灌水插秧后应立即形成秧苗自身高度2/3的水层,用以护苗。
待返青后,叶片变为深绿色,将水层降至3公分左右,且不可深灌,因为这一阶段气温还比较低,白天和晚间的气温也相差比较大,所以建立浅水层,可以使白天提高一定的地温,到夜晚能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如此会有利于根的生长及吸收,得以分蘖才能早生快发,以保证幼穗在分化前达到预期的茎数。
过后还要根据稻苗的长势情况采取必要的排水晒田或是深层灌水的控孽措施。
如果这一时间发现稻苗清晨叶子弯曲但不披垂,到中午又挺拔有力,叶色却有所褪绿,可采用10公分左右深灌,控制分蘖,以防止无效分蘖的情况出现。
如果是稻苗的叶色黑过头,叶鞘细而长,叶片较弱,株形散乱无序,清晨叶片下弯低垂,夜晚稻苗吐水过多,可采取晒田的方法加以应对。
晒田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当时水稻的长势状况以及土壤的保水能力来定。
通常晒田在6~7天左右,晒的程度应以地面出现稍有龟裂为好。
2追肥及时追肥是保证分蘖数量、提高分蘖素质的重要措施。
追肥量还须根据稻田的土质状况和产量水平来定。
如沼泽土,属于前期肥力不足,中后期则强劲的一种,因而要及时追施返青肥,其数量是氮肥总用量的16%~20%;如果是沙质稻田,既不保水又不保肥,所以氮、钾肥不能用做基肥,只能用做追施肥,但一定要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则,分期追施,通常可追施2次,具体为待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45kg,第二次追施50kg尿素及硫酸钾30kg;其他类土,基本可按氮肥总量的20%~30%用做孽肥。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从水稻种植的品种选择到收获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栽培管理体系。
在种植生产实际的过程中,都能按照基本种植流程进行水稻的种植,但其中的有些细节很容易被忽视。
水稻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在各地都有种植,水稻的高产稳产对于人民的饭碗意义重大,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
保持水稻的稳产、高产,需要水稻种植生产中每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
本文作者在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中,介绍了水稻的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要点,归纳出来应对的管理技术要点。
一、不同生长期的特点1、幼苗期水稻从种子的培育到最后的收成,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种植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水稻对于生长环境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
种子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无法健康成长,种子成长为幼苗需要较为适宜的温度,幼苗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30℃左右的环境下幼苗才能够较好的成长。
幼苗期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的管理,幼苗期也是生命力较弱的时期,这一时期要注意严加观察,为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2、返青期水稻幼苗到返青需要使用特定的器皿,通过移栽的方式向返青期过渡,水稻幼苗的颜色逐渐变为青绿,返青期的水稻,适宜在31℃左右的环境下生长。
这一时期,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做好生长状况的观察工作,及时调整生长环境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需要对秧苗进行为期四天的观察。
处于返青期的幼苗具有颜色变化快的特点,但稍有闪失,就可以能导致秧苗的死亡,在补给水分和生长状态观察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水流较大容易破坏叶片,应控制水流,主要避免水流对水稻叶片产生伤害。
为了避免伤及叶片,在浇水时,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浇水的位置,在叶片的下方浇水可以避免过强的水流伤及叶片。
由于过多的水分容易导致秧苗腐烂,因此需要将水量控制适中,水分过多是导致腐烂的重要原因。
3、分蘖期这一时期是幼苗生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使这一时期的幼苗茁壮成长。
充足的水以及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幼苗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
水稻种植分阶段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3期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气候改变,会对其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水稻生长速度缓慢,籽粒不饱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田间管理的难度。
为了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需要分阶段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措施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种植的科学性。
本文从苗期、分蘖期、种植中后期、结实期四个阶段对水稻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水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
1苗期水稻温度管理技术出苗前,温度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控温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出苗率,但要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若苗床温度达到36℃,此时温度偏高,需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否则容易造成秧苗烧焦等问题,对秧苗出苗有不利影响[1]。
从出苗到齐苗是相对重要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苗床温度必须保持在30℃左右。
在育苗阶段,当幼苗长出一芯一叶,要将苗床温度降低至25℃左右。
通常情况下,当苗床温度超过15℃时,就要立即进行通风,以免气温继续升高。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还需要加强夜间苗床温度管理工作,将保温设施覆盖在苗床表面,最大程度上降低气温下降对幼苗造成的伤害。
在栽种期若出现霜冻或其他恶劣天气,可采用灌水保护的方式,待天气回温后,再开展排水工作。
秧苗长出2片叶子后,也要对苗床温度进行及时管控,此时苗床温度以20℃为宜。
但该阶段苗床温度的设定需要结合秧苗的具体生长情况决定,保证育苗床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并注意通风。
在解开苗床前1周,要进行完全通风,若此阶段气候条件较差,如出现阴雨天气,就要将通风口关闭,否则幼苗后续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2分蘖初期水稻田间管理在分蘖初期,追肥工作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中,氮肥是必不可少的。
分蘖初期秧苗生长温度在32~34℃为宜,此温度下,水稻秧苗分蘖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初穗量。
水稻种植的关键养护措施
水稻种植的关键养护措施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巨大的意义。
水稻种植的关键养护措施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管理、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种植中的各项养护措施,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土壤准备水稻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种植。
在水稻种植前,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翻耕、松土和平整地表等。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松土有利于水稻的根系发展和吸收养分;平整地表可以提高水稻的灌溉效果和光合作用效率。
二、育苗管理水稻是通过育苗阶段培育出优质的幼苗,为后续的移栽和生长奠定基础。
育苗的关键养护措施包括选用优质种子、科学施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
选用优质种子可以提高幼苗的生长势头和产量;科学施肥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的生长。
三、施肥施肥是水稻种植中的关键一环,一方面能够提供必要的养分供给,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量的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水稻的施肥包括基础施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础施肥主要在种植前进行,追肥则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需求进行补充。
一般来说,基础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或腐熟的绿肥等;追肥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准确施肥,以确保水稻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
四、灌溉水稻是水田作物,灌溉是水稻种植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养护措施。
合理的灌溉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也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灌溉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
水稻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生长阶段要做到幼苗期湿润、分蘖期湿润适中、抽穗期和灌浆期保持一定水位。
合理的灌溉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五、除草水稻生长期间,杂草是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除草是水稻种植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养护措施。
除草的方法多样,包括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
农村水稻苗培育方案
农村水稻苗培育方案一、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也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水稻苗的培育对于保证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在农村水稻苗的培育方案。
二、培育方法1. 借助化肥提高苗期养分在苗期,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土壤的养分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其需求。
因此,可以适当添加化肥来提高养分供应。
在化肥选择时,应选用氮、磷、钾含量均衡的肥料,且不宜过量,以避免影响水稻的生长。
2. 控制苗床湿度苗床湿度对于水稻苗的生长相当重要。
水稻苗生长的适宜湿度是75%左右,在苗床湿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苗株的长势不佳,光合作用减弱,甚至会引发病害。
因此,在苗床管理中应注意控制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3. 做好温室管理在苗期,温度对于水稻苗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水稻苗需要保持着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在冬春季节,在温室内增加保温设备,以保障苗床保持温暖。
4. 良好的通风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在苗床内会容易产生臭氧和病虫害,会导致水稻苗的生长不良。
因此,在苗床管理中,应注意通风效果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5. 控制苗床酸碱度对于水稻苗而言,酸碱度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苗床的酸碱度应在6.5-7.5之间。
如若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
三、注意事项1. 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对于保证水稻丰产至关重要。
在农村苗期管理中,应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水稻种植的品种。
选择品种时,应注意其抗病性、产量等特性。
2. 及时发现病害水稻苗期往往会遭受到病害的侵袭,如发现苗期生长不良等现象,应及时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3. 注意防止过度灌溉在水稻苗的培育过程中,过度灌溉会导致苗床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病害,并且会浪费水源。
因此,在苗床管理过程中,应避免盲目灌溉。
四、总结农村水稻苗的培育需要控制好湿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同时做好通风、肥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育苗管理
1、育苗先育根
俗语说根深叶茂,没有说叶茂根深的说法,说明植物的生长关键是根系的发育好坏,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干旱等客观原因叶片枯死了,只要根系不死,一旦遇到雨水就很快从新发芽生长。
水稻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长的再好,一旦通风就叶片水分蒸发大,而根系吸水量少,叶片打卷甚至得青枯病。
水稻地上部温度25—28度、水分多、肥力足时有利于茎叶生长。
而根系则相反温度16—20度、水分少、养分少有利于地下部根系生长。
因此,一般秧苗一叶一心前尽量少浇水,育苗过程中不要急于叶片生长,重点放在根系上,控制温度、水分和养分。
2、温度管理
出苗后至2叶一心前棚温控制在25—28度,最高不能高于30度;2叶一心后22—23度,最高不能高于25度。
一般晴天外温与棚内温度是2—2.2倍的关系。
所以,出苗后只要天气预报的最高温度达到需要控制温度近一半,早晨早点小面积打开通风口,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扩大通风的力度,晚上晚点盖通风口,尽可能控制在水稻生长阶段当时所需下限温度。
插秧前至少大掲膜自然练苗5天以上。
3、水分管理
出苗后出太阳前稻苗叶尖不吐水珠就需要马上补水,下午叶片出现卷叶迹象就晚上补水,补水尽可能避免高温。
补水一定浇透,把上面浇的水与地下湿土连起来,有利于上面水蒸发时地下水给与补充,并且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提高地温和根系发育。
勤浇水不利于增加地温,并且根系周围水分过多,不利于稻苗扎根,容易徒长。
出苗后检查水分状况时一定要仔细,如果发现有的苗盘大部有水珠,只有一两块小面积不吐水株,说明这个点已经开始得立枯病,及时打药可以防止扩散,挽救秧苗。
4、调酸、追肥、打药
一般出苗前苗盘土的酸碱度保持在5以下,出苗后保持在6以下,2叶后保持在7以下。
如果秧苗各生育阶段土壤的酸碱度超过这个限
度一定要进行盘土调酸。
水稻本身的养分可以供稻苗生长至2叶,因此二叶一心叫离乳期,一般2叶前不必追肥。
2叶后叶色淡绿就需要追肥,每盘追施3克硫酸铵并浇水洗叶。
插秧前3天再追施每盘5克硫酸铵送嫁肥,插秧前一天打800倍氧化乐果等内吸的药预防潜叶蝇。
冻害风险下的水稻苗期管理要点:
1.由于持续低温,会造成苗期冷害发生,管理的总思路应该是保温增温。
原则上在气温不超过5℃的情况下必须保存地膜覆盖的状态。
2.从成本和安全角度考虑,白天只要气温高于2℃就不必进行人工增温。
如一定要进行人工增温,一定要注意防火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受冻害秧苗的管理要点.
(1)冻害轻微,表现为个别叶片发白。
这样的秧苗不用进行特殊管理。
(2)冻害较重,表现为苗床一半以上叶片发白。
此类秧苗也进行正常管理,低温过后长出一片新叶后,按3克/盘(15克/平方米)的量追施一次硫酸铵。
(3)冻害严重,表现为苗床大部分叶片发白,地上部基本全部冻死。
此类秧苗需仔细分辨,不可盲目毁种。
一定要扒开土壤观察,只要土中茎杆有5毫米以上未冻死,就说明生长点没有冻死,冻害过后应适当保温,仍可重新长出叶片。
待到新叶抽出,进入正常管理并追3克/盘硫酸铵。
但如果发现生长点已经完全冻死,就要及时进行重新播种的准备工作。
4.由于低温受害,秧苗普遍较弱,发生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风险加大。
在气温回复正常后,所有秧田都必须打药进行一次防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