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内容主要涵盖了关于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包括课文学习、诗词鉴赏以及语文综合应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诗词鉴赏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应用;•难点:学生对于课文和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1.课文学习:带领学生认识和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分析和讨论;2.诗词鉴赏:解读课中的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语文综合应用: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知识;•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学反思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诗词鉴赏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部分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课堂上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和解答。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综上所述,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这也是我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的过程。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意境和语感。

2.使学生能够朗读古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3.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其中的基本意境。

2.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2.掌握古代诗人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三》2.精心准备的古诗词材料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5分钟)–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古诗词(15分钟)–教师传授古诗词知识,让学生听写、朗读。

3.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4.诗歌赏析(10分钟)–教师或学生朗读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重点。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复习上次学习的古诗词内容。

2.讲解古代诗人(10分钟)–介绍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3.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分享对古代诗人的理解和感悟。

4.情感表达(15分钟)–分组朗读古代诗人的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

六、课堂作业1.默写所学古诗词。

2.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古代诗人的信息。

七、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和古代诗人的生平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为“日积月累”,要求我们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习惯。

本单元一共包括三篇课文:《跟着大妈操操操》、《河豚妈妈的爱》、《飘荡的风筝》。

其中,《跟着大妈操操操》讲述了健身操的好处,强化了身体锻炼的必要性;《河豚妈妈的爱》则通过描写河豚妈妈的母爱,引导学生们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学生明白爱是需要付出的;《飘荡的风筝》则通过风筝飞翔之美来引导学生们明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力量。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好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意义。

(2)学会提出问题、留意课文情节,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生活中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理解父母的爱必须互惠互利,需要付出。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交流、表达、思考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欣赏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掌握形象化语言运用方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学习、爱劳动的积极情感。

(2)引导学生欣赏生活、感受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

(3)培养学生的爱护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修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尊重他人等。

而本单元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日积月累的力量,理解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以阅读为主,采用“阅读—理解—讨论—评价”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从课文中自行掌握知识点,培养自我发现、自我理解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本单元的课本、教学设计、图片和视频等。

2、在课堂上贴上文化墙,让学生参加“亮相明星”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综合性学习》。

2.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3.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讨论。

三、教学难点
1.协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下册。

2.课文《综合性学习》分发资料。

3.测验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操练
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演练。

4. 深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
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如何应用课文中的内容。

2.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相关练习。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综合性学习》这篇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9 短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

–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诗歌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能够听懂他人朗读的诗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朗读,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或者朗诵一首与《9 短诗三首》相关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一首诗《春晓》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述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纠正发音和语调。

3.分组小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晓》的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思。

2.针对生字词设计游戏或者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二首诗《秋思》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表达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让学生分组演绎《秋思》的情感表达。

5. 创作小诗(20分钟)1.引导学生参考前两首诗的风格和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

2.学生相互分享创作,欢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6.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三首诗《钓鱼》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写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钓鱼》的情景。

7.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继续接触并学习诗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9 短诗三首》中的一首诗。

2.仿写一首关于自己生活的小诗。

3.练习相关生字词的书写。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9 短诗三首》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短诗三⾸教学⽬标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化底蕴。

从古⾄今,诗⼈们创作了⽆数经典的诗,那⼀⾸⾸优美的诗,就像⼀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优美,深受⼈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冰⼼的三⾸⼩诗。

⼆、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现代著名作家、诗⼈、⼉童⽂学家。

冰⼼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标题的⾃由体⼩诗,这些⼩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说散⽂选集》《寄⼩读者》《再寄⼩读者》《三寄⼩读者》《⼩橘灯》《繁星》《春⽔》等。

2.出⽰⽣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不是“⽔”,⽽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诗读给⼤家听⼀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

(1)⾃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诗,你的眼前出现了⼀幅怎样的画⾯?(抓住“⽉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时快乐⽣活的深切怀念。

)(5)出⽰图⽚,配乐朗读诗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展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

2.教学PPT。

3.黑板、粉笔。

4.单词卡片。

5.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和简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主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理解意义。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意义。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展示表达成果。

第四步: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组织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对话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词语及其意义。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段落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两篇:《 9、地震中的父与子》《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两篇:《 10、慈母情深》《12、学会生病》另外还包括一个《回顾•拓展三》二、教学目标: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3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表达真情上下功夫。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②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③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难点:①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③从文中感悟到父母深沉的爱。

四、如何突破重难点措施:1.学生读通课文后,可以联系到平时父母的做法,想想他们的爱,教师可点拨指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爱。

2.提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找到有关地震的资料和更多的关于父母之爱。

3.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反应人物品质的语句,让学生把重点放在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4、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五、教具学具根据学生和本单元课文特点,班班通课件是本单元运用的主要教学工具,另外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六、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的,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很难理解到父母深沉的爱,特别是严厉严格的爱,这就要求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多读书,通过朗读加深理解,课堂上老师指导反复朗读,在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父母的爱。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和意义。

2.能够背诵课文。

3.能够感受课文的意境,领悟其中的道理。

4.能够感受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意义。

2.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探讨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点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绿色的理解,并引出“绿”这个话题。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生词,理解整个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3. 感悟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2.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背诵课文1.学生分段背诵课文,逐段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朗诵的语调和感情。

5.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走到校园或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绿色。

2.让学生观察、记录身边的绿色,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倡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紧凑,学生的参与度高,课文内容理解度较好。

改进之处在于可能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教案,希朥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2.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3.提高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意义;•通过欣赏多首诗歌,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相关诗歌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课堂环境:整洁明亮的课堂环境;3.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诗歌,做好预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打开新课的序幕。

2.学习新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3.诗歌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欣赏活动,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进行深入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解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还需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继续阅读相关诗歌,总结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扩展阅读1.鲁迅《雨巷》2.李白《静夜思》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包含了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巩固,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等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等知识。

2.教学难点: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制作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完成本单元的课后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笔头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练习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朗读《短诗三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短诗三首》的理解和朗读。

•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诗歌情感。

难点
•理解抽象诗歌语言,提升对诗意的把握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短诗三首》PPT。

•手段:黑板、彩色粉笔、CD音响。

•素材:准备课文朗读音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巩固前几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学习新知:呈现《短诗三首》诗歌内容,详细讲解诗意和文中隐含的
情感。

3.听读诗歌: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4.课堂练习:分组或个人朗读诗歌,注重语音语调的运用。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梳理《短诗三首》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色彩。

2.分组朗读: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领悟其中的诗意。

4.诗歌赏析:展示相关插图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诗歌形象联想,增强理
解深度。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学生对《短诗三首》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深入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魅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规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规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规划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自然与生活”为主题,通过一组描绘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情感。

1.2 单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表达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篇目- 《小池》- 《荷叶母亲》- 《火烧云》- 《夏日绝句》2.2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表达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安排3.1 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每天上课时间为1课时。

3.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精讲细读每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4. 表达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

4.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4.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4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5.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 课文原文- 相关图片、视频素材- 课后作业- 单元测试题七、教学建议-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

2.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复述出来。

3.能够感受故事传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抓住故事主线。

2.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

三、教学难点1.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尤其是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准确表述。

2.能够通过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头儿子和小尾巴》课文原文。

2.故事卡片或图片。

3.听力材料。

4.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入•利用图片、故事卡片等教具,向学生展示故事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故事可能的发展。

2. 听故事•让学生闭眼聆听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倾听其中的细节。

•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情感语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 学生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表述,引导他们更准确地表达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1.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如友情、团结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感,加深情感体验。

2. 分组讨论•按照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一情节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

3.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鼓励学生课后对故事进行反复阅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小头儿子和小尾巴》相关练习。

2.写一篇感想,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悟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围绕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展开,通过听故事、复述、情感体验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词语及表达方式。

3.能够按要求完成听力、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训练。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和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内容。

2.朗读文中的文字,正确把握语气、语调。

3.进行相关的听力、口语练习。

难点1.理解比较抽象的诗歌意境。

2.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辅助教材:笔、纸、课程录音。

3.教学实物:相关图片、课文朗读录音。

4.教学环境:课室布置。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概述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播放相关录音,导入课程内容。

2.导入:–让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3.学生阅读:–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课文分析:–深入探讨课文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5.课堂练习:–分组练习朗读课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课前复习:–老师简要复述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

2.词语解析:–教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词语。

3.课文表达:–学生自行编写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培养创造力。

4.语文游戏:–设计相关游戏,巩固课文内容。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个集人物、情感和想象于一体的内容,学生对其中的诗歌意境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进行综合训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的教学内容安排,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1.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2.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交流中,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的教学1.教师导入:这个单元让我们在诗歌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语文园地三”。

2.教师提示:我们学习了很多现代诗歌,也阅读、摘抄了许多现代诗歌,在你眼中,现代诗歌是怎样的呢?小组内交流你对现代诗歌的认识。

3.学生小组内交流。

4.教师引导:说说你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预设1:现代诗歌有着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表达。

预设2:现代诗歌很有节奏感,读起来很动听。

预设3:现代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5.教师提示:大家看看“交流平台”中同学们的观点和你的相同吗?请从他们的对话中把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画出来。

4.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5.教师小结:同学们找出了现代诗歌的特点,老师根据你们的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

6. 教师点拨:同学们一定还有更多的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有同学已经开始尝试写诗了,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几位小诗人的作品。

7.学生读诗分享。

(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汇总,丰富认知体验。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1.过渡:我们的国家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歌让我们的情感更加充沛和真挚,许多古代文人功不可没。

你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诗人的名字吗?2.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古代诗人的名字。

3.教师提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

4.小组学习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教案(含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教案(含计划)

6、要回女儿时。

当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在船舱里休息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想起了那个年幼的女儿。

他们都想到了:女我太小了,真舍不得她。

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

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这一夜,他们一夜没有合眼。

第三天上午,夫妻俩又出现在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当夫人间了好几遍,父亲才说话。

(课件出示原文)为什么父亲的话最后用的是省略号?(联系“抽泣”,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
指导朗读。

(三)联系上下文,升华情感。

1、在这儿,父亲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舍不得。

课文还有一处地方也直接提到了父亲的不舍,你知道在哪儿吗?
2、指导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3、小组讨论:
你觉得把孩子送给别人是爱还是要回孩子是爱?你觉得文中哪个片段哪个句:子最感动你?(指导朗读)
(四)在课文中,你感受到谁的爱?
(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一)大家分享你的父母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课后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概述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本单元以“诗歌”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一篇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一个“语文园地”。

《短诗三首》节选自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

诗歌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调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

《绿》是艾青写的一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时,除了可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之外,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之情。

《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运用这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本单元课文均选取名家名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从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开展综合性活动时,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尝试当“小诗人”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5.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抄下来。

尝试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难点1.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短诗三首》2课时《绿》2课时《白桦》2课时《在天晴了时候》1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9短诗三首本课选取了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三首诗。

这三首诗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童年、大海、母爱的讴歌。

只要学生反复诵读,就能感受到诗中流淌的浓浓真情。

这几首短诗构思新颖奇特,音调自然和谐,语言明丽清新,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刚刚接触现代诗,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句子易,明思想难。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情境。

1.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

在教学本课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能和同学交流。

3.指导学生收集、摘抄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摘抄现代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诗歌意境。

3.通过收集摘抄诗歌,让学生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歌特点,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美。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

难点了解诗歌特点。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将自己读过的现代诗抄下来。

2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3.了解诗歌的特点,能和同学交流“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给自己的感受。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难点了解诗歌的特点,能和同学交流“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给自己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头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

”同学们,你们读过这样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

“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

在数量众多的“小诗”类诗集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冰心的《繁星》。

二、了解作家常识及诗集的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

学生读,了解、识记冰心的主要作品。

2.了解创作背景。

3.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教师介绍:总的来说,《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三、学习生字,初读诗歌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3.出示词语,读一读,理解意思。

4.课文共有几首诗?分别是诗集的哪几首? (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

) 四、反复朗读,体会韵味 1.教师示范读诗。

2.学生自读诗歌,读出节奏、韵味。

3.出示诗句的节奏,学生齐读。

4.指名学生读诗,师生共同评价。

5.配音乐朗读诗。

五、深入学习第1首诗 1.出示第1首诗: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2.交流这首诗的形式特点。

3.思考“这些事”是指哪些事? 儿时(与母亲)的旧事(难忘的回忆)。

4.这首诗中描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什么?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5.学生交流:这三处场景唤起了你怎样的回忆? 6.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境。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寂静的园子,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舒适温馨的感觉,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和爱的抚摸,倾听她讲诉我儿时的趣事。

7.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8.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朗读这首诗。

六、指导学生写字1.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写法。

2.教师指导书写:繁、漫、藤、萝、膝。

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这些事⎩⎪⎨⎪⎧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精读后面两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收集现代诗,摘抄到摘抄本上。

3.背诵三首诗。

重点体会第2首诗的情感。

难点理解第3首诗中两处“风雨”的不同。

一、复习检查,巩固字词1.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3.尝试背诵第一首诗。

二、深入学习第2首诗1.出示诗: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3.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大海,想想,诗人借助大海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大海可以指母亲、故乡等有关亲情的人或景,这对于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就像光之于星,香之于花。

在作者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思想失去了与家乡的共鸣,犹如失去了光的星,失去了香的花,思想就失去了灵魂。

这句话既表达了家乡对于作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作者想念家乡。

6.同桌互相背诵。

三、深入学习第3首诗1.齐读这首诗。

2.理解诗中两个“风雨”意思的不同。

天上的风雨..来了——自然界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来了——烦心的事情3.交流: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母亲?4.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齐读诗,尝试背诵。

四、交流摘抄的现代诗1.学生拿出摘抄本,同桌互相读一读摘抄的诗。

2.指名学生读诗。

3.教师强调:摘抄时不仅要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还要注意不要把字写错,写漏了。

4.学生交流自己摘抄诗歌的方式。

5.教师小结。

星光花香大海波涛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在教学本课时,我先由一首小诗导入,告诉学生小诗的特点,再介绍作者、创作背景、诗集情况,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在学习三首短诗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示范读、配音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对第1首诗中的场景进行描述,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感受;在后面两首诗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抓住重点词语,加深学生的感受。

同时我当堂开展摘抄活动,让学生交流课前摘抄的诗歌,互相欣赏,鼓励学生积累更多诗歌。

10绿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诗歌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诗中处处是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风、雨、水、阳光……一切都是绿的。

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感觉,去大自然中感受鲜活的景象,畅游在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里,相信学生一定会沉浸在那片绿中。

虽然学生对现代诗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了初步的体验和阅读方法的积累,但情感体验有待提高,语言品味也不够细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提示、点拨。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2.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知诗情,不要过多对诗进行分析,以便保持学生对诗的热情。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的“绿”为什么会按着节拍飘动。

4.结合“阅读链接”,交流不同文笔的“绿”带给我们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对比不同写法的“绿”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讴歌。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情。

难点体会诗中的“绿”为什么会“按着节拍飘动”。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艾青的简介和作品。

2课时1.学习生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第一、二小节。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绿色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大家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绿不仅是大自然的景象,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绿。

4.全班齐读课题。

5.了解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艾青的资料,了解艾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课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指读。

(2)课件出示生词,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情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共有几小节?诗人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学生交流。

3.教师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4.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5.出示课文第一小节: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读读。

指名读。

全班齐读。

6.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7.齐读第一、二小节。

四、指导写字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黑绿浅绿嫩绿 绿 ⎩⎪⎨⎪⎧翠绿淡绿粉绿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

一、配音朗读,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指名学生背诵第一、二小节。

2.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读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