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及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
助学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
一、经济风险因素1.息费负担过重:由于高校大学生贷款期限较长,利息费用也较高,而且还款时间与就业时间可能存在差距,使得贷款人可能需要长时间承担高额的利息费用。
如果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还未找到稳定的工作,还款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增加风险。
2.还款能力差异:由于不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收入不足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从而增加了贷款风险。
特别是对于一些就业前景不明朗的专业、贫困地区学生等,还款能力明显偏弱。
二、社会风险因素1.就业压力: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甚至存在一段时间处于失业状态。
失业或低收入状态下,学生仍需承担助学贷款的还款压力,增加了贷款违约的风险。
2.家庭背景差异: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背景也会对助学贷款的风险产生影响。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申请和使用贷款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计划,或无法按时还款;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更容易地偿还贷款。
这种家庭背景的差异也是助学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政策风险因素1.政策变化风险: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可能因国家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等因素发生调整,导致助学贷款政策变动。
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大学生借贷的风险。
一旦政策变动不利于贷款人,比如利率上涨、还款期限缩短等,可能使贷款人的还款压力大增,影响其偿还能力。
2.监管不足风险:一些贷款机构可能存在监管不足或监管漏洞,导致贷款资金使用不当、倒贷倒交等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增加贷款的风险,对贷款人造成损失。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通过职业规划、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有意愿并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
通过这一机制,学生可以获得贷款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资的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规模和影响也日益显著。
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对于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权益的保障至关重要。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是保障贷款基金安全的关键。
国家助学贷款基金的安全性对于保障学生贷款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在风险防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和审核,严格控制贷款发放的比例和额度等。
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也需要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和监督,以确保助学贷款基金不受挪用和滥用。
补偿机制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重要保障。
一旦出现贷款违约或损失,在没有有效的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将给贷款基金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权益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违约处置机制,比如加强对违约行为的追责和处罚,设立资金专门用于弥补贷款损失,或者开展相关的风险分担和保险制度。
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助学贷款的风险应对能力,保障贷款基金的健康和学生的权益。
除了这些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外,我个人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
建立多元化的还款方式和灵活的宽限期政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风险和挑战。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保障助学贷款制度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权益的保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政府、学校、金融机构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标。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在编写本篇文章时,我们主要围绕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对其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罗钢()法学院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风险识别 ..........................................................(一)银行风险....................................................1、信用风险....................................................2、管理风险....................................................3、政策风险....................................................(二)学校风险分析................................................二、风险管理办法举例 ..................................................三、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建议与管理对策 ..................................(一)实际对策.....................................................(二)政策建议.....................................................1、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
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但高等教育的费用也因此水涨船高,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增添了较大压力。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渠道,帮助他们解决了上学费用的问题。
助学贷款工作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审批流程繁琐等。
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学生认知政策宣传是保障助学贷款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
当前,很多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导致很多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没有申请助学贷款。
应加强对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认知度。
包括但不限于在学校网站、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政策宣传;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介绍;定期举办政策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
二、简化申请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当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普遍反映,申请流程过于繁琐,审批周期过长,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应从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入手,简化相关流程,提高效率。
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申请材料的提交、审核等流程纳入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减少纸质材料的申请和审核过程;通过优化审核流程,建立高效的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效率,缩短审核周期;通过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提高资金拨付的速度,确保贷款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这些举措将有效缩短申请和审核周期,更好地满足有需要学生的资金需求。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风险防范目前助学贷款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贷款资金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恶意逃底、违规占用资金等,从而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助学贷款资金的使用和追溯管理,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标准,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四、加强政策执行,建立问责机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执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学费的上涨,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大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助学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当可能给学生和政府带来不小的损失。
因此,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助学贷款的种类及现状1.政府助学贷款:由政府出资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利息低廉,还款期限较长,助力大学生完成学业。
2.银行助学贷款:由银行提供给有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利率相对较高,还款期限较短。
3.学校自设助学贷款:由学校出资发放给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利率一般较低,还款灵活。
当前,助学贷款普及而且多样化,但贷款逾期、违约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风险防范亟待加强。
三、风险防范与管理策略1.建立健全的贷款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
–制定贷款政策和规定,规范贷款流程和标准。
–建立健全的贷款审批和监督机制,加强风险评估。
2.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向借款学生明确贷款相关信息,包括还款方式、利率计算等。
–定期组织贷款借款学生进行沟通和培训,提高借款学生的还款意识和责任感。
3.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借款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还款能力和信用良好。
–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逾期和违约情况。
4.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全面的监督体系,监督贷款资金的使用和还款情况。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管理效果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政策。
四、总结与展望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资助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防范这些风险,高校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信息披露、风险评估和监督评估工作,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希望未来在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管理方面能够不断完善,为更多学子提供更好的资助服务。
以上是关于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相关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高校角度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
从高校角度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摘要:违约与信用风险防范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在政策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作为学生行为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应当明确在国家助学贷款运作体系中的角色,并积极促进学生还贷意愿的达成。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有效对策如下: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宣传;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核工作;注重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强化就业指导。
关键词: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控;有效对策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学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是用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
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助学贷款制度下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在受益后,有部分学生并未及时还贷,由此引发助学贷款合同违约纠纷,并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转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寻求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使助学贷款业务能成功运行,真正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推行以来,帮助了许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现大学梦,然而,随着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首批还贷高峰的到来,相关的数据却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2004年6月12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着重提出建立学生还贷约束机制等一系列新政策;2006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又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但事实证明,直到2010年,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学生与银行之间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无质押、纯粹的信用贷款,有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助学贷款是一种教育福利政策,贷款给大学生凭借的是对其潜在的信用品质的信任,这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校园贷是指大学生利用银行贷款、信用卡等渠道借贷用于个人消费或创业的行为。
校园贷的出现既满足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和创业的需求,也给大学生带来了风险和负担。
本文将探讨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一、校园贷的风险1. 利息过高:校园贷提供者常常对大学生收取较高的利息,这使得借款者在还款过程中承担重负。
高额的利息使借款者的借贷成本剧增,难以偿还,甚至会形成负债。
2. 违法风险:部分校园贷提供者缺乏合法身份和资质,其行为属于非法放贷。
这些非法放贷者往往利用借款者的不了解或急需资金的心理进行欺诈,或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危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3. 个人信息泄漏:在借贷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个人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将有可能被用于进行非法活动,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
二、防范对策1. 安全意识教育: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大学生需要认识到校园贷的风险和危害,避免盲目借贷。
2. 规范校园贷市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加强对校园贷提供者的准入资格和业务管理的监管。
建立健全校园贷市场的信用体系,对存在问题的校园贷提供者进行处罚,加强行业规范。
3. 提高金融素养:大学生应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金融素养,了解贷款的相关知识和风险。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金融知识,才能理性判断是否需要借贷,并选择合适的渠道借贷。
4. 多元化融资渠道:大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避免过度依赖校园贷,降低风险。
5. 合理消费观念: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储蓄意识和理性消费意识。
避免过度消费和虚荣消费,减少借贷的需求。
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需要学校、家长、大学生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加强风险教育,规范市场秩序,提高金融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避免校园贷的风险,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政策。
近年来,随着助学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就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对策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贷款标准不够明确目前高校助学贷款的标准并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学生在贷款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困惑。
学生往往不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否符合贷款条件,以及贷款额度等具体信息,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贷款利率较高部分地区的高校助学贷款利率较高,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背负了更多的负担。
高利率的助学贷款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还款压力。
3. 贷款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贷款资金管理混乱、贷款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贷款资金发放不及时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和生活。
4. 违规违约现象较多部分学生在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虚报家庭经济状况、挪用贷款资金等,给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二、对策思考各地区的高校助学贷款标准应该更加明确和清晰,明确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额度等内容,让学生和家长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贷款条件,以及可以获得的贷款额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助学贷款利率的监管力度,降低高校助学贷款的利率,减轻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各地高校应该进一步规范助学贷款管理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和发放流程,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和及时发放,避免因管理混乱而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4. 加强监管和惩处对于那些存在违规违约行为的学生,高校应该加强监管,严肃处理,严格追究责任,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高校助学贷款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高校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不断优化政策,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落实助学贷款政策,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及防控策略探析
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及防控策略探析①黄海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随着教育平等化改革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得以通过助学贷款的方式完成学业。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高校助学贷款在便利教育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贷款制度、放款审核等制度流程的不完善,产品盈利驱动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高校角色定位模糊,职能冗杂等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违约问题严重,申请、审核流程复杂等一系列问题。
综合分析贷款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特征,总结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助学贷款;风险;防控[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7-0129-03助学贷款是政府联合高校、国家开发银行等多方共同为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在读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的政策性贷款。
在贷款过程中,高校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也承担着多方面的风险。
由此,系统梳理助学贷款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思考对应防范方法,成为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当务之急。
一、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风险特征(一)高校负有一定担保责任高校学生在获得高校助学贷款后因各种原因未能足额缴交还款的,高校需要承担一定担保责任。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为建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出现违约时的风险补偿,风险补偿金比例为贷款发放额的14.58%,其中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风险补偿金不足以补偿助学贷款违约本息的,不足部分由高校承担50%。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每年都要为难以估计的新增拟贷规模承担担保责任,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二)高校声誉风险贷款不良率是衡量信贷产品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助学贷款常常由于过高的贷款不良率受到关注。
在美国,信贷机构会根据各个高校的综合贷款不良率来决定下一年度的联邦资助计划名单,部分高校甚至因为过大的助学贷款规模而受到各种融资限制。
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的对策建议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发展能力。
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导致了一些困扰和争议。
为了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运行流程。
建立健全贷款人员资格审核的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和追溯的监管,防止不当使用和挪用。
二、强化信息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信息系统,实现贷款申请、审批、发放、还款等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了解贷款人的还款状况和就业情况等,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防止拖欠和逾期还款。
三、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和完善贷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情况的收集和管理。
对信用良好的贷款人,予以奖励和优惠;对信用不良的贷款人,加强监管和追责,引导其按时还款,保障资金的正常流动。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知晓率和申请能力。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政策的内容和办理的流程,鼓励有需要的学生积极申请贷款,解决资金困难,保障其正常的学业和生活。
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提前识别和应对风险。
对于风险较高的学校或地区,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高校、银行、财政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优化流程和服务,提高贷款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保障贷款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各高校的贷款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用户投诉和举报的渠道,畅通民意表达和监督的渠道,保障助学贷款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与对策探析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与对策探析,不少于1000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加剧,大学生贷款已成为普遍现象。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目的是为缓解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大学的经济压力,然而,助学贷款也存在着风险。
本文将探析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和对策。
一、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1.负债风险大学生贷款追求的是经济支持,但贷款就意味着道德和经济的双重追溯义务。
倘若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逾期后不仅会影响到个人信用,甚至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借款人的就业前景、创业前景。
2.拖累风险如果大学生借款失败或还款困难,除了银行的退缩或追讨,还可能拖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因为助学贷款往往需要担保并签署家庭合同。
3.消费风险有些学生并没有理性地利用贷款,而是随意消费,跟风购物,导致无力还款,这也是一种很大的风险。
二、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对策1.理性消费和做好还款计划。
大学生助学贷款应当注重计划和理性消费,制定好还款计划,以确保课业负担不会影响贷款还款。
2.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树立正确的贷款意识。
注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助学贷款,并尽可能多地咨询当地银行,了解市面上的所有助学贷款,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明确清楚助学贷款的利率、贷款期限等信息,了解负债风险和拖累风险。
3.勤工俭学、尽可能多地自力更生。
尽可能多地进行和谐拼搏、减轻经济负担,建立自己的事业,勤劳工作,积极努力并协调学习和工作。
4.寻求支持和帮助。
学生应该与周围的人寻求支持和帮助,包括家庭成员、同事和银行工作人员等等。
结论:总的来说,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有风险的选择,但是作为借款人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以确保金融安全和自身的学业的顺利进行。
“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校园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校园贷是指在大学校园内非机构化的私人借贷行为。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和学生消费需求的增加,校园贷在我国大学校园内逐渐盛行起来。
校园贷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财务压力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贷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和意识。
学生应该明白校园贷的高利率和风险,并学会理性消费和借贷。
完善内部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消费规章制度,明确学生消费的范围和限额,严格控制校园内商家的宣传和推销行为。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贫困生资助机制,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降低他们借贷的需求。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行为。
加大对高等教育贷款和助学贷款等正规渠道的监管力度,确保贷款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四,提供法律援助。
对于遭遇校园贷纠纷的学生,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和救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涉案人员的法律教育,增加他们对非法放贷行为的认识和警惕性。
第五,加强合作机制建设。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防范校园贷的风险。
学校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消费和借贷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校园贷的风险不容忽视,需要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财务安全。
助学贷款管理制度
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一、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子女上学的经济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助学贷款政策,通过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然而,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贷款款项被挪用、贷款管理松散等问题,这对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对助学贷款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为深化助学贷款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二、助学贷款管理制度的现状1. 助学贷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助学贷款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控制不力。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判断和控制机制,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借款行为,造成了贷款回收难度加大。
(2)贷款款项被挪用。
部分借款人将贷款款项用于非学业相关的消费,严重影响了贷款工作的正常推进。
(3)贷款管理松散。
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了一些管理漏洞,难以保证贷款的正常发放和回收。
(4)政策落实不力。
一些地方的助学贷款政策虽然出台,但在具体执行时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5)信息不对称。
有一些学生并不了解助学贷款的政策相关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去申请,此外,申请过程繁琐也是一个问题。
2. 助学贷款管理制度的不足基于上面所述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助学贷款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1)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了贷款回收难度加大。
(2)管理松散、监管不力,容易出现贷款挪用等不良行为。
(3)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4)信息不对称,学生对贷款政策不了解,申请流程繁琐。
三、助学贷款管理制度的完善1. 加强风险管理(1)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为贷款发放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健全的贷款回收机制,有效解决违约问题。
(3)开展贷款逾期警示制度,及时发现风险,减少损失。
2. 健全贷款管理机制(1)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查制度,规范贷款发放程序,防止贷款挪用。
(2)加强贷款使用监管,防止贷款款项被挪用。
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及对策建议
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及对策建议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开办以来,至今已有20个年头。
无数寒门学子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不但迈入了大学的校门,而且顺利完成学业。
实践证明,国家助学贷款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推进非常艰难,不论是发放额度还是受助人数及覆盖面,都与国家要求和实际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而实际的发放情况是,中央部属高校获得贷款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为14.6%,地方高校获得贷款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仅为8%。
造成制约助学贷款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还贷违约率高据调查,自2003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款高峰期,全国平均违约率超过20% ,少数高校的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
贷款大学生逾期不还贷现象严重,使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到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批的难易程度。
根据贷款合同,学生毕业后应将单位地址及时通知银行,毕业后一年内开始持原有贷款存折按季度存钱还款。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一毕业,就改变自己原有的电话号码、原来贷款时填写的家庭住址等通讯方式,导致了出人意料的高拖欠率,造成贷款收回难度加大,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缺乏积极性纯粹以个人信用为担保形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贷款跟踪管理手段和防范手段来规避风险,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逾期还贷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贷款领域。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它的经营活动总是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润为目标,如果发放贷款的机会成本增加,银行就会发生“惜贷”行为。
三、风险控制机制缺失各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普遍缺乏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风险控制机制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引言1.1 现状分析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政策执行不到位。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高校存在执行不到位、变相收取抵押品等问题。
资金管理不透明。
有的高校在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资金管理情况,导致学生和社会对助学贷款的使用情况缺乏监督。
贷款违规问题频发。
一些高校和学生存在贷款违规问题,比如擅自挪用资金、虚报贷款金额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性,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责任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1.2 问题意识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是为了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措施。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能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在一些高校中,助学贷款的政策实施并不够严格和完善,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也能够获得贷款,这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同时也增加了贷款资金的浪费和挥霍的可能性。
资金管理不透明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些高校在助学贷款的资金管理上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导致资金的使用不够科学和有效,甚至可能出现挪用、挥霍等问题。
这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权益和利益。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问题意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助学贷款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到位是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助学贷款如何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助学贷款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1. 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就是由于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它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通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
譬如,某些富于超前消费意识的大学生,尽管其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他可能是最努力获得贴息贷款的申请者;反之,一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有可能出于“自尊”而消极对待国家助学贷款。
由于逆向选择使得金融机构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于是就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或者大量缩减信贷规模。
正如当前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所表现的那样,虽然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品学兼优、将来还贷能力较强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但是金融机构仍然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或者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持不完全合作的态度。
2.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发生在金融交易之后,指的是借款者可能从事金融机构所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的风险。
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道德风险突出表现在: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有可能用这笔钱去从事高风险的经商活动,或者有可能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以至受到学校开除等处罚,甚至还有少数人会故意逃避还贷义务。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增大了信贷风险,经办金融机构因而会产生宁愿不做贷款业务的思想。
3.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从当前看,应在各省(市、区)尽快建立起国家助学贷款信息库,以便于当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各高校和金融机构,跟踪了解已经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贷款发放情况和财政贴息经费,及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等。
从长远看,应该建立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网站,它应当是一个由金融机构、大学生、高等院校和政府主管部门按不同权限进行共享的信息交换平台,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的个人经济状况,国家助学贷款获得者的信用记录,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的资信状况,各高等院校组织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国家的有关政策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信息。
大学生应如何防范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
大学生应如何防范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随着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普及和需求增加,助学贷款诈骗事件也频繁发生。
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大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地防范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加强信息意识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中往往是信息泄露的一方。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十分重要。
首先,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陌生人或不可靠的网站。
其次,谨慎选择使用助学贷款平台,确保平台的合法性和信誉度。
最后,定期更改密码、加强账号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被他人利用。
二、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大学生应掌握相关助学贷款的政策和规定,清楚自己享受的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
了解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利率以及还款期限等重要信息,避免因为不了解相关政策而上当受骗。
同时,及时关注政府或学校官方发布的通知和公告,及时了解相关经济援助的最新政策,以免被虚假信息蒙蔽。
三、谨慎借贷,量力而行在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应该审慎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真实需求,合理规划借贷金额。
不要盲目追求高额贷款,以免陷入无法偿还的困境。
在借贷过程中,要多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了解贷款的风险和责任,量力而行,不给自己增加沉重的压力。
四、加强个人财务管理良好的个人财务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助学贷款诈骗。
学生应该建立健全的消费观念,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开支,控制好消费金额。
同时,建议学生开设个人银行账户,定期查看账户明细,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此外,可以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避免财务上的困扰。
五、主动报警和寻求帮助如果大学生遭遇到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应该及时报警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和信息,向公安机关提供详细情况,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协助相关部门打击犯罪分子。
总结起来,大学生应增强信息意识、了解相关政策、谨慎借贷、加强个人财务管理以及主动报警和寻求帮助,从而有效地防范校园内外的助学贷款诈骗。
只有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才能避免落入骗子的圈套,确保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安全可靠。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通过国家出资向学生提供贷款的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然而,助学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还款风险:助学贷款的主要风险是学生毕业后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困难,收入较低无法负担贷款还款额,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
2. 逾期风险:学生在偿还助学贷款时可能会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
逾期还款会导致罚息和逾期利息的产生,增加贷款的还款负担。
如果逾期时间过长,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学生未来的借款能力。
3. 违约风险: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还款问题,无法按照合同约定还款,甚至出现违约行为。
这给政府和银行造成了贷款损失,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控制:1. 风险评估和筛选:加强对贷款申请学生的风险评估,评估学生还款能力和意愿,避免将贷款发放给高风险客户。
这需要建立详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并使用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具。
2. 收入激励和还款管理:提供合理的还款计划,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按时还款。
例如,可以给予还款优惠、利息减免等激励措施,并加强还款管理和催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还款问题。
3. 增加贷款额度和期限的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还款能力,合理设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可以考虑将贷款额度与学生未来的收入挂钩,同时提供灵活的还款期限,以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
4.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助学贷款的了解和认识。
可以提供相关的贷款知识和理财教育,培养学生的还款意识和能力。
总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意愿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提供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合理使用和还款贷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保障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金融风险及控制策略
1002019.1MEC 财税研究MODERNENTERPRISECULTURE一、引言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当前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利用金融手段和政策扶持引导资助高校家庭困难的学生并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扶持政策体系的一项基本措施,其主要由政府主推动和主导、商业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教育机构部门、高等教育学校和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其根本目的在于科教兴国、促进受教育机会人人平等从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资助政策,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界认同。
但是自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其实施过程仍存在一定的弊端。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相比于银行其他贷款来说,其违约率和金融风险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因此有必要对其金融风险采取适当的防控和管理措施,从而促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成因,并相对应地提出了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应对策略。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状况分析(一)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现状从媒体曝光的数据来看,自2007年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已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贷款人的诚信意识降到冰点。
不少高校学生接受采访时提到,班上获得贷款的同学并不是家庭最困难的同学,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同学对贷款的理解却有所偏差,消费观念较为落后,学校在助学贷款方面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
同时,银行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也开始作出了惜贷行为。
当务之急是提高毕业生诚信意识,从而降低助学贷款欠贷率,推进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分析1.初步试行阶段。
1999年5月,国家下发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首次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很多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大学梦,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但这一阶段的贷款范围较小,全国各地的大部分贫困学生还难以完成学业。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及其规避分析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及其规避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7T15:13:19.633Z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作者:乔早早[导读] 摘要: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学生财产损失等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高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极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
大学生盲目提前消费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陷阱,还款逾期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一种金融创新,大学生提前消费和创业投资,成为高校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金融乔早早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学生财产损失等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高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极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
大学生盲目提前消费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陷阱,还款逾期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一种金融创新,大学生提前消费和创业投资,成为高校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存在对于网络信贷平台上的不良记录,对今后的个人信用产生较大的危机。
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塔里木大学的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基本情况、风险认知、心理分析、高风险人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分析总结大学生获得信贷资金及其安全性,合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远离非法校园贷。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安全风险;规避引言随着因“校园贷”而引发的一系列极端事件的不断披露, “校园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聚焦“校园贷”这一新生事物,只有明确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心理因素,才能摸索出心理育人的具体对策,指导大学生心理获得健康成长。
1“校园贷”的现状目前的“校园贷”平台主要可以归为三类:其一,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平台;其二,是纯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青年大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创业资金的贷款服务以及助学贷款服务等;其三,是传统意义的电商平台,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罗钢(0811030153)法学院摘要2关键字:2引言2一、风险识别3(一)银行风险31、信用风险32、管理风险43、政策风险4(二)学校风险分析5二、风险管理办法举例6三、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建议与管理对策7(一)实际对策7(二)政策建议71、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
72、加强助学贷款审核工作。
83、加大贷后管理力度。
84、还款方式的多样化。
9四、参考文献9摘要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
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
本文将对大学生助学贷款面临的风险,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管理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字:助学贷款风险概率管理方法引言助学贷款是为贫困家庭学生向银行贷款来交纳学费,国家给予一定的贴息优惠,毕业后归还贷款的一种借贷方式。
对考上大学而家庭又贫困的学生来说,得到银行贷款支付学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助学贷款对于高校来说,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但是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
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
据资料显示,北京银行已有过多起针对还贷违约学生的诉讼,银行都胜诉了。
国家开发银行规避银行贷款风险的做法是,跟地方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以及高校通力合作,构建新的国家贷款管理模式来防范风险。
即开发银行和每个贷款学生是金融合同关系,银行和各省学贷中心是合作关系,各自分工合作,中间签订一些协议明确责任权利;另外还建立风险补偿金,如果助学贷款完全回收,开发银行会把风险补偿金全部返还给学校和省的学贷管理中心;如果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于风险补偿金,开发银行和高校有一个内部商定的风险分担机制,用激励办法把省教育管理部门、省学贷中心和高校助学贷款管理部门结合起来。
一、风险识别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银行、学校和学生组成综合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主要从银行和学校这两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银行风险对于银行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其开展的一项信贷业务之一。
银行的任何一笔贷款都有风险,但国家助学贷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贷款,而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手段。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它的一些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第一,采取了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方式;第二,属于个人消费信贷范畴;第三,具有政策性贷款的特征。
这三个特点分别造成了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风险。
具体而言,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政策风险。
1、信用风险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学生)在未来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不履行还款承诺而给银行造成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上的损失。
笔者在与银行的交往和调研中了解到,只要助学贷款的呆帐率超过6%,银行就会面临亏损。
虽然,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是在1999年,但最初采用的是抵押或担保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提供任何形式的抵押或担保都不太可能,因而贷款计划进展缓慢,贷款成交量极小。
于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助学贷款。
由于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只需要借款人个人的信用就能够获得贷款,这样,贷款规模才得以迅速扩大。
因此,一般将2000年看作是国家助学贷款计划的正式开始,国家助学贷款的第一个全面还贷期应该是2004年。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率将会达到多少。
但是,由于最初的借款人并不完全是大一新生而有一部分是高年级的老生,因此,现在已经有少部分贷款进入到了贷款的偿还阶段,对这部分贷款的偿还情况令人担忧。
2、管理风险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使得银行必须花费较高的代价来催收欠款,这无疑将造成银行在管理成本上的增加,导致管理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每个具体的贫困学生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因此具有笔数多、单笔额度小、牵涉人数多的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对每笔贷款的审核、调查、催收等各项手续与高额度贷款一样,一项都不能少,因而,该业务的管理成本本身就很高。
更重要的是,助学贷款所针对的人群是在校大学生,而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流动性非常大,“跳槽”频繁,不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包括掌握毕业后的具体情况,及时与贷款人本人联系,并及时在贷款管理(贷后监控机制)上做出反映等等。
这种情况将会加剧贷款催收的难度,加剧银行的管理风险。
另外,对于这一类业务的开展,我国的银行尚在起步阶段,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手段还不严密也不完善。
相对于银行其他较成熟的业务来讲,包括学生信用贷款在内的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方法,还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
3、政策风险所谓政策风险,就是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而需要的政策支持与实际银行所得到的政策支持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隐性风险。
在此,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银行的政策性风险:所需的政策支持—实际得到的政策支持”。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政府命令下实施的商业银行贷款项目,属于政策性贷款。
对于这样的贷款,政府有义务对其进行补贴和政策扶持。
而我国采用由商业银行自有的信贷资金发放助学贷款并自行管理该贷款的方式,大学生贷款的拖欠率往往难以得到控制,贷款风险较高。
因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银行在该贷款业务上所承担的风险,并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
例如,加拿大政府就给发放学生贷款的银行以“风险补贴”,以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其他国家则相应地采用一些风险转移机制来转嫁银行在此项业务上的风险。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斯坦福贷学金”,原来就是由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借贷,美国联邦政府为学生提供担保的。
斯坦福贷学金是美国目前最主要的学生贷款项目,每年贷出金额占全国教育贷款资金总额的80%以上。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行开展商业性学生贷款的内外部条件,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是在政府的提倡与督促下开展的。
因此,政府给国家助学贷款一定的政策扶持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事实上,我国政府也确实针对该贷款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
但是,笔者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银行方面认为目前的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
调查显示,我国政府在降低银行风险方面的鼓励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呆坏账可以全额核销;二是免征国家助学贷款的营业税。
虽然国家已明文规定,银行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呆坏账可以全额核销,但是,全额核销并不能完全消除银行的顾虑。
呆账是指银行在经营中形成的无法回收的债权。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推迟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或拖欠贷款资金,就会导致银行呆账的形成。
银行呆账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成为不良资产;如果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占到一定比例,将会极大地影响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因此,必须对银行的呆帐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保证银行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良性资本。
(二)学校风险分析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贷款的拖欠率过高,那么至少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学校产生影响:(1)对于学校声誉和未来生源的影响。
如果某所学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率过高,银行出于对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就会逐渐减少或最终取消对于该校的该项贷款。
随着整个社会对于学生资助意识的不断深入,高校是否具有各项资助项目资格将成为社会公众评判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所学校毕业生的贷款拖欠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前景,进而会影响到该校未来招生的生源。
因为,随着高校收费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无力承担学生的上学费用,大学生对贷款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正由于大学生贷款意识的增强,使高校是否能够获得充分的贷款资源就成为了学生择校依据的指标之一。
(2)对于“银校关系”的影响。
目前,在银行把高校作为优良客户的背景下,为了拓展业务,同时也为了能使学校更好地配合其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上的操作,寻求银行、学校之间的“共赢”,银行往往会向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校提出一定的捆绑条件。
例如:向高校提供基本建设贷款;要求高校转移存款、将基本账户转移至该行等等。
对此,部分学校表示不满,而也有一部分学校与银行建立了这些关系,于是就能够轻易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一般来说,一些名牌高校都会较容易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这其中除了银行对于该校学生还款能力的信任之外,也不能排除该校的资金量充足,与银行的信贷业务关系紧密的缘故。
因此,如果某高校毕业生贷款的拖欠率过高,以至于超过银行的承受能力时,就极有可能破坏银、校之间“共赢”关系,形成利益上的分歧。
随之将有可能连带产生银、校之间其他业务往来上的困难与障碍,给双方都带来损失。
二、风险管理办法举例这里我们以吉林省针对大学生助学助学贷款风险的管理办法为例。
据吉林省教育项目贷款工作办公室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5月23日,该省已经对省属42所高校的3.1万名学生全部发放了2006-2007学年助学贷款,金额1.27亿元。
2008年,吉林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签署业务合作协议,确定该行为吉林省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并以风险共担为原则,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吉林模式”。
与以往助学贷款实施机制不同,“吉林模式”是教育部门、高校和国家开发银行全面合作,实行风险共同承担的合作模式。
在助学贷款运行过程中,合作方将按照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定风险承担比例和承担方式。
开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只对获利部分承担最大风险;吉林省财政除按规定贴息外,要按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总额的7%提供风险补偿金;高校作为最大受益者,对不可预期的贷款风险承担全部责任,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的方式承担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该风险补偿基金额为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总额的7%,高校还要按照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从每年学费收入中提取10%,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金,风险补偿基金可以从该部分资金中提取。
针对学生恶意违约、拖欠贷款的问题,新模式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育部门和高校的积极性,有效降低还贷不良率。
这种激励约束机制是:对14%的风险补偿金进行分账管理;当不良率低于14%时,实际不良率与14%之间的差额返还给高校,作为对高校的奖励。
由于新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各高校在领导重视,人、财、物的配备上更加积极主动。
把主要精力从过去跑银行、跑额度转移到抓诚信、抓管理。
通过系统的诚信教育,建立每学年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学习成绩、遵纪情况、消费表现等),实施“诚信校园行”主题的各种比赛、活动,真正培养受贷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