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报告

土的密度试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试验测量不同土样的密度值,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土的密度试验是测量一定体积的土样的质量,从而得出土样的密度。
本实验采用的是极限容重法,即在某一孔隙度下的土体极限干密度,并根据其计算出该孔隙度下的干密度和含水率。
实验仪器和材料:1.土样铸模;2.定容量的水;3.电子天平;4.烘箱。
实验步骤:1.首先将土样铸模清洗干净,然后在室内精确称量该模具的重量,记录下来;2.将土样置于模具中,将模具充实压实,压实到最大限度,记录下来此时模具中土的重量;3.再将模具的甬道用刮平工具刮平,并从甬道顶部加入一定量的定容量的水;4.反复轻敲模具,以使水充分渗透土里面,直至甬道被水淹过顶部为止,并在外观上不再出现浮皮的现象;5.将模具顶部平整;6.用孔隙度仪快速测量土样含水率;7.将模具连同模具内部每个孔隙处落空的土拿到烘箱中烘干,取出后按重量计算干重;8.测量土样体积,此为土样的容积。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甬道容积干重含水率大气干重密度极限干密度极限含水率1 ... ... ... ... ... ...2 ... ... ... ... ... ...3 ... ... ... ... ...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每个土样的大气干重密度、极限干密度和极限含水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每种土壤的特性和性质。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这些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根据本次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土样的密度值各不相同,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性质。
由此可知,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的密度试验

(1) 定义土的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2)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单位体积质量,以便了解土体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其它物理指标和工程计算之用。
(3) 常用实验方法环刀法:适用于一般粘性细粒土;蜡封法:适用于土样坚硬、易碎或含有粗颗粒不易修成很规则形状,采用环刀法有困难时;灌砂法或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条件下的粗粒土。
本试验采用环刀法。
(4) 试验器材1)环刀:如图4-1 所示。
内径61.8mm 或79.8mm,高度20mm。
本试验采用内径61.8mm。
环刀质量已由实验室称出,按环刀号码查实验室内的表。
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削土刀、凡士林等。
图4-1 环刀(5)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
土样的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整平其两端放在玻璃板光面上。
2)将环刀内壁擦净,并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精度达0.01g。
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试验,取二次结果的平均值。
平行试验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3g/cm3注意: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6)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湿密度: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m0 + m)—环刀加土质量,g/cm3;m0—环刀质量,g/cm3;V —环刀体积,cm3;根据盒号由实验室制好的表中查得。
按下式计算土的干密度:以上记录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在土力学试验附表2中。
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一.环刀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仪具与材料(1)环刀:内径6~8cm,高度2~5.4cm,壁厚1.5~2.2mm。
(2)天平:感量0.1g。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2)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称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
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定含水率。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质量m1,准确至0.1g。
二.灌砂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2.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
(2)金属标定罐。
(3)基板。
(4)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5)玻璃板(6)饭盒(7)台秤(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9)量砂试验步骤(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1g。
(3)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小心地取走灌砂筒。
(4)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班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
(5)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
《土力学》密度试验和含水量试验

《土力学》密度试验和含水量试验试验一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 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mm,高20mm。
2.天平:称量500g,分度值0.1g。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准确至0.1g,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 m —湿土质量,g ;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 m 2—环刀质量,g ;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思考题1.进行室内密度试验时,一般选用环刀直径和高度各为多少? 2.测定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3.环刀法适用于什么土类?八、试验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工程名称 试验者土样说明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环刀号环刀质量(g)湿土加环刀质量 (g)湿土质量(g)体积 (cm 3) 湿密度 (g/cm 3)平 均湿密度(g/cm 3)试验二含水量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之比,它是标志土的湿度的重要物理指标。
土的密度试验报告

土的密度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壤密度是土壤物理性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土壤的肥力、通气性和保水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密度,本次试验使用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准确测定土壤的密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土壤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直接测量土壤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的方法。
首先,采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并通过清洗和筛网等处理,去除杂质。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容器中,并称量容器的质量。
接着,将土壤样品与容器一起放入烘箱中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变化。
最后,计算土壤的密度。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土壤的孔隙度和容重等参数,间接计算出土壤密度的方法。
首先,采集土壤样品,并根据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
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
然后,利用容重和孔隙度的关系,间接计算出土壤的密度。
四、试验结果通过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测得的土壤密度分别为X g/cm³和Y g/cm³。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对较为接近,但直接测量法的结果更为准确。
这是因为直接测量法可以排除一些间接测量法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如土壤样品的湿度和杂质的影响。
五、讨论与分析1.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直接测量法可以直接测量土壤的质量和体积,结果相对准确。
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
2. 直接测量法的缺点直接测量法需要采集较大量的土壤样品,有一定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同时,该方法对土壤样品的湿度和杂质等因素较为敏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和纠正。
3. 间接测量法的优点间接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土壤的孔隙度和容重等参数来间接计算土壤的密度,操作相对简便。
该方法对土壤样品的要求相对较低。
4. 间接测量法的缺点间接测量法的结果相对直接测量法略有偏差,因为该方法需要通过其他参数计算得出。
土密度试验实验报告

土密度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土密度试验确定土壤的干重、湿重及容重,并计算其孔隙度和饱和度,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
一、实验原理:1. 试验装置:常用的土密度试验装置包括土壤样本采集工具、电子天平、容重筒和水桶等。
2. 实验步骤:- 采样:使用土壤样本采集工具在地面上或某一深度下采集土壤样本。
- 杂质去除:将采集的土壤样本放置在平板上,进行去除大块杂质。
- 分析土壤含水量:将土壤样本放入干燥器中,加热并测量样品重量,以得到干重。
- 分析土壤湿重:将土壤样本放入水桶中,保持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去除表面水分,快速称重得到湿重。
- 去除冗余水分:将湿重样本置于干燥器中加热,直至样本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获得恒定重量,即为土壤的湿重。
- 得出结论:根据湿重、干重等数据,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饱和度。
二、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 样本处理:- 采样位置:在实验室地面或某一深度下进行采样。
- 采集样本:使用土壤样本采集工具进行采集,注意不要有太多的大块杂质。
- 处理样本: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放在平板上,除去大块杂质,保持样本的完整性。
2. 数据处理:a) 计算干重:干重= 干燥器样本重量- 干燥器重量。
b) 计算湿重:湿重= 水桶样本重量- 空桶重量。
c) 计算容重:容重= (干重/ (湿重- 干重))。
d) 计算孔隙度:孔隙度= (1 - (容重/ 单位体积质量))。
e) 计算饱和度:饱和度= (湿重- 干重) / 干重。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土密度试验,我们可以得到土壤的干重、湿重、容重、孔隙度和饱和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非常有帮助。
其中,干重表示土壤中无水分的质量,湿重表示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容重表示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孔隙度表示土壤中的孔隙空隙的比例,饱和度表示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无水分质量的比值。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可以得出土壤的物理性质。
例如,容重越大表示土壤中固体颗粒的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对植物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影响较大;饱和度越高表示土壤中水分含量越大,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土体密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体密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测定土体密度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土体物理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土体密度是指土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单位为g/cm³。
土体密度是土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了土体的紧密程度和承载能力。
测定土体密度的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蜡封法等。
本实验采用环刀法测定土体密度。
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土体密度测定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和室内试验。
其原理是:将环刀插入土样中,取出环刀内的土样,称量其质量,然后根据环刀的容积计算出土体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环刀、天平、量筒、尺子、剪刀、塑料薄膜等。
2. 材料:土样、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土样,放入塑料薄膜中,揉搓均匀,去除杂质。
2. 测量环刀容积:将环刀放入量筒中,测量量筒的读数,得到环刀的容积V(cm³)。
3. 插入环刀:将土样放入环刀中,用尺子测量环刀的深度,得到土样高度h (cm)。
4. 称量土样质量:将环刀中的土样取出,放入天平中,称量其质量m(g)。
5. 计算土体密度: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出土体密度ρ(g/cm³)。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 | 环刀容积V(cm³) | 土样高度h(cm) | 土样质量m(g) | 土体密度ρ(g/cm³)------- | --------------- | --------------- | ------------ | ---------------1 | 50 | 5 | 25 | 52 | 60 | 6 | 30 | 53 | 70 | 7 | 35 | 5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三次实验的土体密度均为5g/cm³。
这说明本次实验所选取的土样密度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验结果表明,土体密度与土样高度和环刀容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环刀法测土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土的操作步骤•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实验器材和材料•环刀•铁锤•塑料桶•砂土样本•秤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环刀和铁锤清洗干净并晾干–将塑料桶清洗干净并晾干–秤的准确度检查2.采集土样–在待测土地上选择代表性的多个点位–使用环刀将土壤样本挖取,保持样本完整–将土样放入塑料桶中3.测量土样的重量–使用秤测量塑料桶的重量,并记录–将土样倒入塑料桶中并平整–再次使用秤测量带有土样的塑料桶的总重量,并记录–计算土样的重量(总重量减去空桶的重量)4.测量土样的体积–塑料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计算土样的体积(桶的容积减去塑料桶空心部分的体积)5.计算土样的容重和饱和度–容重 = 土样的重量 / 土样的体积–饱和度 = (土样的重量 - 干重) / 干容重× 100%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得到的土壤样本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得到容重和饱和度•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实验结论•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壤密度的方法•通过环刀法可以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时需要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土壤。
2.挖取土样时要注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避免损坏或掺杂其他杂质。
3.在测量土样重量时,需要确保秤的准确度,避免误差。
4.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要准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在计算容重和饱和度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公式,并将单位统一转换成适合的格式。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
容重越大,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更加紧密,孔隙度较小;容重越小,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较松散,孔隙度较大。
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
饱和度越高,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高;饱和度越低,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低。
综合分析容重和饱和度的结果,可以判断土壤的质量状况。
土的密度试验及数据处理

土的密度试验及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的密度试验方法,了解不同土壤的密度特征,为建设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体的密度一般有干重密度和湿重密度两种。
在任意温度下,任意土样的干重密度恒定,湿重密度则随土样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
土壤的插入度与土重之比称为土壤容重。
干密度是指土体在完全干燥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湿密度是指土体在一定温度下,与其自重静止状态相比较的体积重。
总体密度由干密度和孔隙度两部分组成,孔隙度相对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孔隙度或孔隙率。
三、实验器材1.砂桶2.水桶3.称量器4.吸水纸5.量筒四、实验步骤1.取砂桶,称重并记下重量。
2.清理砂桶内表面,将砂桶平放在干燥平整的地面上。
3.将砂桶分别分成上、下两层,并加入土样,分别用平板夯实,使土样颗粒密实,不得有明显空洞。
4.将砂桶平放并加入注满水的水桶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砂桶从水中取出,并用吸水纸擦干砂桶外表和盖子,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左右。
5.用称重器称取砂桶和干土样的质量M1,记录下来。
6.将装有浸湿土的砂桶倒上下两次,使砂桶内按排溢出水。
再从砂桶上倒取水,注满水桶,用水桶中剩余的水把砂桶洗净后,倒掉多余的水,将砂桶平放在阴凉通气处,晾干(约72小时)。
7.将干土样取出称重,记下质量M2。
将干土样放在量筒里,注水使土样浸泡在水中。
用手轻搓,排掉土壤中的气泡。
在土与水的接触面上放置直尺,读取液位高度H1。
8.将浸渍好的土样取出,放在吸水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拍干土样表面的水分。
将干土样放入量筒中,注水到刚好覆盖土样。
9.将刚好覆盖土样的水调整至50ml以上,并用手轻搓土样,排掉土层中的气泡。
在土水接触面上放置直尺读取液位高度H2。
10.计算湿重密度:ρs=M2/(M2-M1),计算干密度:ρd=M2/V,计算总体密度:ρt=ρs/(1+w),其中w为土样的含水率。
五、实验数据处理在实验中,通过实验步骤得到的各项数据可计算得到土样的密度等特征参数。
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

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测定土的湿密度是为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孔隙比、干密度等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
同时,对于挡土墙土压力的计算,人工和天然斜坡稳定的设计与核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计算以及路基路面施工时压实程度的控制,皆不能脱离此项指标。
该试验属于基础性试验,是岩土工程试验中必做项目。
一试验方法及基本原理土的密度或重度可根据以下关系求得:m3,密度计算公式: (g/cm) ,,VWmg3γ,,重度计算公式: (kN/m) ,VV式中——土样的质量,g; m3——土样的体积,cm; V——土样的重量,kN; W2——重力加速度,m/s; g二、密度试验方法(一)——环刀法(一)基本原理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的可塑粘性土,通过利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使土样充满环刀,这样环刀的容积即为试样体积,然后称量试样加环刀的质量和环刀的质量,两者只差就是试样的质量。
根据密度定义可计算出土的密度。
环刀法简单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二)仪器设备1. 环刀:内径61.8mm,高为20mm;2. 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3. 测径卡尺;4. 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玻璃板等。
(三)操作步骤1. 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
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环刀质量。
m12. 开样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野外送到实验室的原状土样都是用土样筒装好并进行严格的密封),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
3. 切取土样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垂直下压环刀,并用切士刀沿环刀外侧将土样切削成略大于环刀的土柱,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
距离刃口约10mm用钢丝锯和切土刀将试样和环刀一起与土样断开。
将切断下来的内含试样的环刀放于试验台面上,先削平环刀上端的余土,使土面与环刀边缘齐平,再置于玻璃板上。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6)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大于0. 02,然后取 其算术平均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四)试验注意事项 • (1)比重瓶、土样一定要完全烘干; • (2)煮沸排气时,防止悬液溅出; • (3)称量时比重瓶外的水分必须擦干净; • (4)称量前比重瓶的水位要加满至瓶塞的毛细管; • (5)称量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三)试验步骤 • (1)先将洗净、烘干的比重瓶称其质量,准确至0. 001 g。 • (2)将过5mm筛并烘干后的土,取不低于15g装入比重瓶内,称试
样和瓶的总质量,准确至0. 001 g 。 • (3)将纯水注入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中至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将
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湿土质量,精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 ℃~110 ℃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黏性土不得少于8h,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h。 • (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
温,称干土质量,精确至0. 01 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质量准确至0.1g。
cm •
(4)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 03 g
3
。
求其算术平均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四)计算公式 • 按如下公式计算土的天然密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土工试验测试技术—密度试验

(3)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
小分度值0.01g。 (4)其它: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 凡士林、木板、毛玻璃、圆玻璃片及测定含水率设备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人工取土器) (1) 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3.操作步骤 (1)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的大小,见 表1-6。
灌水法试坑尺寸
表1-6
试样最大粒径 (mm) 5~20
直径
试坑尺寸(mm) 深度
150
200
40
200
250
60
250
300
200
800
1000
(2)选定试坑位置,并将试坑位置处的地面整平, 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试坑口的轮廓线。地表的浮土、 石块、杂物等应予以清除,而坑凹不平处则用砂铺平, 地面整平的范围应略大于试坑直径的范围,并用水准 尺检查试坑处地表是否水平。 (3)将底板固定于整平后的地表。将聚乙烯或聚氯 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记录储水筒 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从环套上方 将水缓慢注入,至刚满不外溢为止。记录储水筒水位 高度,计算底板部分的体积。在保持底板原状态固定 状态下,将薄膜盛装的水排至对该试验不产生影响的 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ρs =
Vr =
Vr
ρwr
式中 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
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
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土力学》密度的测量实验

《土力学》密度的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原理1、实验目的: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
土的密度反映了土体结构的松密程度,是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干密度、孔隙比、孔隙度等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挡土墙压力计算、土坡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估算以及路基路面施工填土压实度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图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状态,供计算图的其它物理性能指标、工程建设及施工质量控制使用。
2、实验原理: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本实验采用环刀法,即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环刀法操作简便且准确,在室内和野外均普遍采用,但环刀法只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环刀:内径6.18cm(面积30cm2)或内径7.98cm(面积50cm2),高20mm,壁厚1.5mm;2、电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三、实验步骤(1)擦净环刀内壁,在其内壁上涂一薄层凡士林,同时记下环刀号码。
(2)取略大于环刀的土样-块,两端用削土刀稍加整平,平放于试验台上。
(3)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垂直下压环刀,边压边切削,直到环刀全部压人土中且土样伸出环刀顶面为止。
注意:下压环刀时不允许倾斜,使环刀内壁与土样之间不留缝隙。
(4)用削土刀自环刀边缘开始,细心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环刀顶面和底面齐平,削平时不得在土样表面反复压抹。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按下列公式计算湿密度 ρ=∨-21m m 式中:ρ——湿密度,g/㎝3 m1——环刀与土合质量,g m2——环刀质量,g v——环刀体积,㎝3。
成果整理环刀法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 并取其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土力学实验

相应抗剪强度的 5%),可用三角形法求得近似直线代替。作法 是:连接三点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此三角形三中线交点(三角 形重心)作平行于最长边的平行线,则此线为所求的近似直线。
注意事项: (1)仪器应定期校正检查,保证加荷准确; (2)每组几个试样应是同一层土,密度值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3)同一组试验应在同一台仪器中进行,以消除仪器误差; (4)应力式直剪仪加砝码时应稳妥,避免振动。
实验目的:测量土的液限含水率 实验原理:理论上讲,液限时土出现一定的流动阻力,即有最小 实 验 原 理 及 目 可量度的抗剪强度。 国内外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土的液限, 锥式仪 的 法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一种经过多次验证证实的当锥角为 30º, 重 0.76N 的圆锥体,沉入土体的深度为 10mm 时的含水率就是液 限。
(2)上下钉梢和升降螺丝是否失灵; (3)将上下盒间接触面及盒内表面涂上薄层凡士林,以减少摩 擦力。 3、安装试样 对准上下盒, 插入固定的螺丝钉, 在盒底如无透水石则要放入一 块透水石, 在其上面铺上滤纸, 然后将装有土样的环刀垂直放置 在盒上,使土样对准盒子,在环刀上面覆盖滤纸及透水石,用活 塞盖住试样,用竹条将土样垂直压入盒内,取出环刀,拧紧上方 固定梢,取出螺丝钉。 4、垂直加荷下水平剪切 分别在 50kpa、100kpa、150kpa、200kpa 各级垂直荷载下,将侧 位表归零,启动剪切仪对土样进行水平剪切,直至剪断,侧微表 指针稳定,记录数据,关掉剪切仪。 5、拆除仪器 将剪切仪开关拨到退回, 直至剪切仪恢复至初始状态, 松开固定 梢,取出土样,进行下一次剪切试样,记录四次剪切强度数据。 6、成果整理 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以抗剪强度τ f 为纵坐标,垂直压力δ 为 横坐标,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根据图上各点连成直线,直线的 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φ ,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内聚力 c。 当τ f-δ 曲线中三点不能连成一条直线,且相差不大时(不超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报告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报告二零年目录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实验二土的含水量实验实验三土的液、塑限实验实验四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二、测定土样的密度, 以了解土体的疏密状态。
三、实验原理四、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 用ρ表示, ρ= , 实验室常用g/cm³为单位。
五、实验仪器环刀、天平、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六、试验方法及步骤1.实验的方法有环刀法、腊封法、灌水法、灌砂法, 本实验采用环刀法。
2.将环刀内壁擦净, 并涂抹一层凡士林, 同时记下环刀号码。
3.取实验制备的土样, 将环刀的刃口向下放在土面上, 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 边压边切削, 到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削去两端余土修平。
五、擦净环刀外壁, 称出环刀加土的质量, 准确到0.1g六、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密度试验记录表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二土的含水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二、测定土的含水量, 它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的必要指标。
三、实验原理四、含水量是土的基本物理量指标之一, 是指试样在105~110℃下烘干到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 用百分比表示。
五、仪器设备(学生可根据需要自己选定)烘箱、天平、干燥器、铝盒、削土刀和匙等。
六、试验方法及步骤1.含水量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以及炒干法等。
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烘干法。
2.取具有代表性试样, 放入铝盒内, 称量湿土质量, 精确到0.01g。
五、将盒置于烘箱内, 在105~110℃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 对沙土不得少于6小时,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 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
六、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 称干土质量, 精确到0.01g。
七、试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含水量试验记录表八、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三土的液限、塑限实验一、实验目的二、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与天然含水量实验结合, 可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并作为粘性土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土力学六种常见试验实验目的步骤等介绍

1土的密度试验 2土的含水量试验 3土的液塑限试验 4土的固结试验 5土的直剪试验 6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1土的密度试验densitytest
目的objectives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仪器设备apparatus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 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 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方法
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固结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待试样排水固结稳定后,快 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慢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及水平剪应力的过程中,均使试样 排水固结,
固结快剪试验
仪器设备
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剪切盒、垂直加压框架、测力计、推动机构等; 2位移计百分表:量程5~10mm,分度值0.01mm; 3天平、环刀、削土刀、饱和器、秒表、滤纸、直尺等,
操作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0g,放入 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 至0.01g,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 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 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精确至0.01g,
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2.试样的安装
3.剪切试样
1.试样制备
1本试验需要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ZHOU)围压力下进行试验, 2试样尺寸:最小直径为φ35mm,最大直径为φ101mm,试样高度宜为试 样直径的2~2.5倍,对于有裂缝、软弱面和构造面的试样,试样直径宜大 于60mm, 3原状试样制备,应将土切成圆柱形试样,试样两端应平整并垂直于试样 轴,当试样侧面或端部有小石子或凹坑时,允许用削下的余土修整,试样切 削时应避免扰动,并取余土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4扰动试样制备,应根据预定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在击实器内分层击实,粉 质土宜3~5层,粘质土宜为5~8层,各层土料数量应相等,各层接触面应 刨毛, 5对制备好的试样,应量测其直径和高度,试样的平均直径应按下式计算:
土密度试验方法

土密度试验方法
一、环刀法。
这可是个挺有趣的方法呢。
就像给土切个小圈圈一样。
先准备好环刀,这环刀就像个小模具。
把环刀小心地压入土中,要稳稳的哦,就像给土一个温柔的拥抱。
然后把环刀里的土完整地取出来,再称一称这个带着土的环刀有多重。
接着把土从环刀里弄出来,称一下环刀的重量,两者相减就得到土的重量啦。
知道环刀的体积,用土的重量除以环刀体积,土的密度就出来喽。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那种粘性土呢,就像适合性格比较黏糊的土朋友。
二、灌砂法。
这个方法有点像给土玩一场沙子的游戏。
先在试验地点挖个小坑,这个坑的大小可得合适。
然后把标准砂灌到这个坑里,就像给小坑盖一层砂被子。
要保证砂填满坑的每个角落哦。
称一称灌进去的砂有多少重量。
再把坑中的土取出来称重量。
因为砂的密度是知道的,根据砂的重量、坑的体积还有土的重量,就能算出土的密度啦。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颗粒比较大的土比较适用,就像是给那些大大咧咧的土颗粒做测试。
三、蜡封法。
这个方法就很有创意啦。
如果土比较松软或者形状不规则,蜡封法就登场了。
把土块先用细线系好,就像给土块穿上小绳子衣服。
然后把土块放到融化的蜡里面,让土块穿上一层蜡衣,就像给土块穿上漂亮的小外套。
再称一称这个穿着蜡衣的土块的重量。
接着把蜡衣去掉,称土块本身的重量。
根据蜡的密度、土块和蜡衣的总重量以及土块本身重量,就能算出土的密度啦。
这就像是给土块精心打扮一番后再做检测,很有趣吧。
土力学实验一__相对密度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A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
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
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3、恒量水槽:灵敏度±1℃;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
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
测定土的湿密度是为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孔隙比、干密度等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
同时,对于挡土墙土压力的计算,人工和天然斜坡稳定的设计与核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计算以及路基路面施工时压实程度的控制,皆不能脱离此项指标。
该试验属于基础性试验,是岩土工程试验中必做项目。
一试验方法及基本原理
二、密度试验方法(一)——环刀法
(一)基本原理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的可塑粘性土,通过利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使土样充满环刀,这样环刀的容积即为试样体积,然后称量试样加环刀的质量和环刀的质量,两者只差就是试样的质量。
根据密度定义可计算出土的密度。
环刀法简单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二)仪器设备
1. 环刀:内径61.8mm,高为20mm;
2. 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 测径卡尺;
4. 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玻璃板等。
(三)操作步骤
1. 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
m。
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
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环刀质量
1
2. 开样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野外送到实验室的原状土样都是用土样筒装好并进行严格的密封),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
3. 切取土样
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垂直下压环刀,并用切士刀沿环刀外侧将土样切削成略大于环刀的土柱,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
距离刃口约10mm用钢丝锯和切土刀将试样和环刀一起与土样断开。
将切断下来的内含试样的环刀放于试验台面上,先削平环刀上端的余土,使土面与环刀边缘齐平,再置于玻璃板上。
然后削平环刀刃口一端的余土,使与环刀刃口齐平。
如果是软土,可用钢丝锯整平试样两端。
若两面的土有少量剥落,可用切下的碎土轻轻补上。
4. 测定环刀与土样的质量
m,准确至0.1 g。
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试样的质量
2
(四)试验记录与密度计算
(1)试验数据记录
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记录表格可参见表1-4
表1-4 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2)计算试样湿密度
试样的湿密度按下式计算,计算准至0.01 g/ cm3。
式中ρ——试样的密度,g/ cm3
m——环刀加试样的质量,g;
1
m——环刀的质量,g
2
V——试样的体积,大小等于环刀的容积,cm3。
(2)计算试样的干密度
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计算准至0.01 g/ cm3。
ρ——试样的干密度,g/ cm3
式中
d
w——试样的含水率,%;
6. 本试验需进行至少两次平行测定,既分别用环刀在土样上切取2~4个试样,分别测定其密度,取其平均值,其平均差值不得大于0.03 g/ cm3。
(四)注意事项
1.用环刀法切取土样时,取样环刀应垂直于土样面切取,并严格按试验步骤操作,下压环刀用力要均匀,下压一点将环刀周围的土削去一些,真正做到边压边削,不得急于求成,用力过猛,或图省事不削成土柱,直接将环刀一次性压入,这样非常容易使试样开裂和扰动,结果事半功倍。
2. 修平环刀两端余土时,不得在试样表面往返压抹,以免使土面收到更多扰动。
对于较软的土宜先用钢丝锯将土样锯成几段,然后用环刀切取,以免土体因上部受压而使下部变形,对带状土应注意切取样的代表性。
三、密度试验方法(二)——封蜡法
(一)基本原理
封蜡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土块浸入融化的石蜡中,使试样有一层蜡的外壳,保持完整外形。
通过分别称得带有蜡壳的土样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试样体积,便可以测定土的密度。
(二)仪器设备
1. 石蜡及熔蜡设备(电炉和锅);
2. 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 其他:切土刀、烧杯、细线、温度计和针等。
(三)操作步骤
1. 切取土样
从原状土样中切取体积不小于30 cm3的代表性土样,削去松浮表土和尖锐菱角,使成较整齐的形状,系上细线置于天平盘上称得试样质量m
2. 封蜡
手持线将试样徐徐浸入刚过熔点(温度50~70℃)的蜡液中,待全部浸没后立即提出,检查试样表面的蜡膜,当有气泡时用烧热的针刺破,再用蜡液补平,让其冷却。
3. 测定试样体积
m。
(1)将冷却后的蜡封试样放在天平上称其质量
1
m。
(2)用细线将试样吊在天平的一端,浸没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称其在水中的质量
2(3)将试样从水中取出,擦干蜡封薄膜表面水分,置于天平上称量检查是否有水进入土样中,若此时试样质量大于浸水前的蜡封试样质量并超过0.03 g,则实验应重做。
图称蜡封试样在水中质量
(三)试验记录与密度计算
(1)试验数据记录
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记录表格可参见表1-5
表1-5密度试验记录表(蜡封法)
(2)试样密度计算
试样的密度 按下式来计算,准确至0.01 g/ cm3。
式中m——试样的质量,g;
m——蜡封试样的质量,g;
1
m——蜡封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
2
ρ——在称重时该温度下蒸馏水的密度,g/cm3;
w
ρ——事先求出的石蜡密度,一般以0.9g/cm3计;
n
g——重力加速度,cm/s2。
5. 本实验须做两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其平均差值不得大于0.03 g/ cm3
(四)注意事项
1. 在封蜡时应将土样徐徐浸入蜡中,并立即提上,以免蜡膜产生气泡和防止土样扰动。
2. 称蜡封试样质量时,应在另一砝码盘中放入一条与系试样等长度的细线,以平衡线的重量。
3. 在称蜡封试样浮重时,应注意勿使封蜡试样与烧杯壁接触,同时应排除附在其周围的气泡。
4. 蜡封后称土质量时,绑土块宜用细丝线。
(五)思考题
1. 什么情况下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什么情况下用蜡封法
2. 在环刀法中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3. 为什么在土样封蜡时,要使石蜡刚过熔点,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表1-8水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