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系统论看材料的发展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关系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关系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是两个相互依存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在任何一项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组装、检验等步骤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而工艺过程则是对产品制造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描述和论证:引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理论说明、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实践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从一个概述开始介绍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阐述本文主要内容,并明确探讨论述目标。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解读其理论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理论观点,以期对相关行业在生产管理和工艺优化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2.1 生产过程的定义和特点: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或资源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地操作和加工,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生产过程通常包括物理变换、化学变化、机械变换等操作,并且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工具和技术来完成。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导向:生产过程的目标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特定的计划和顺序执行各项操作。
- 有组织性: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确保各项操作之间协调一致。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 分工协作:在大型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往往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负责,并通过协作来实现整体目标。
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也需要统筹协调以避免流程中断或冲突。
2.2 工艺过程的定义和要素:工艺过程是指利用某种特定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将原材料或资源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资料
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答:系统是由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按特定关系而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它是由两个以上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出整体功能。
系统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和整体性,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整体性。
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以系统方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远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
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系统,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从微观的基本粒子到宇观的总星系,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等等,都是由其内部若干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大系统中有小系统,若干小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大系统。
这种互成系统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普遍性特征答: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由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关系基础上组成的整体,这些关系的集合不能先于或脱离部分而存在,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处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不是单纯的叠加或者机械的堆积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从而使整体具有新的属性和规律,这些新的属性和规律与它的各个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有质的区别,他们不是部分属性和规律的相加,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与它的整体性。
系统的普遍性。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其中任何事物都以系统形式存在着(不仅由极大量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有关内在联系和复杂的相关作用,即使是比原子核还小的各种基本粒子,也是有其内部物质系统。
)同样,生命用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界,没有任何客体能够脱离系统形式而独立存在。
精品解析:上海市徐汇区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解析版)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
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
信息服务业投资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
增长比例
27 5%
26.6%
19.9%
47.6%
18.2%
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得到增强
B.实体经济的吸引力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C.资本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意愿显著提高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在本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代表的权力源于( )
A.中国共产党B.人民政府C.广大人民
3.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1)读图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
(2)上图中,代表的选举是代议制的直接体现。代议制()
②:间接选举是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一种选举,故②处填写间接。
(2)ABD:代议制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民主政体,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故ABD正确。
C:代议制是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故C不选。
故本题选ABD。
【4题详解】
(1)AC:题干中指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不断增长,这说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得到增强,资本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意愿显著提高,故AC正确。
B:实体经济的范围包括很多行业,除了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之外的都是实体经济。而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高技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强调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增强,材料不能反映所有实体经济,且“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与事实不符,故B不选。
BC:本推理为三段论推理,大项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中项是“高科技从产品”,小项是“生产周期长的产品”,根据三段论推理原则可知,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如果补充词句为前提的话,“高科技产品”作为中项至少周延一次,但这两个三段论中就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所以不能形成正确的推理,故BC不选。
金属材料科学发展的历程与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
金属材料科学发展的历程与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摘要:纵览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自然科学和金属材料科学发展的历程,阐述了金属材料及其理论的层次性和相关性。
介绍了我们为实现金属材料科学设计的规划轮廓。
关键字:材料科学物理金属学材料设计系统论材料科学是探索研究和制造新材料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指出特殊材料研制的特殊方法,而日‘还揭示出各种不同材料研制的共同规律。
材料科学技术是一门技术科学,它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
与基础科学相比较,材料科学技术更接近于具体实践。
而与工程技术相比较,它则更接近于理论研究。
它是基础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中间环节。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具体技术中带有共同性的科学问题集中起来加以研究。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探寻其中的哲学问题对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很有必要。
1.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朴素整体论”和“分解论”(或称还原论)的时代,当前正处于向“系统论”演变的新时代。
回顾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和科学发展的历程对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极为有益的。
中世纪以前的古代科学是处于“朴素整体论”的时代。
由于低的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并不知道每一事物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也不能认清事物之间联系的细节,古代的先哲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追求事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
古中国的先哲们就曾以“金、木、水、火、土”解释万物构成的世界。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类进人了“分解论”的时代。
人们运用割断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把研究的事物从联系中抽出来,进行结构、特性、原因和结果的细致研究。
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脱解出来,随之,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相继形成。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和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分解”进一步在每一学科内延续。
分解论的思维方式所追求的是对事物精确和严密的逻辑性描述,反对含糊笼统的臆断。
人类每作一步分解,便有新的理论建立。
人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取得了永远值得自豪的光辉成就。
常用的科研方法
常用的科研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手机有关研究对象显示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是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性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2、启发人们的思维。
3、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
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认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五官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
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物流学概论思考题重点
物流学概论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化的功能.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场。
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更具市场竞争力。
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
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3、“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⑤精益物流理念⑥物流一体化理念⑦联盟与合作理念⑧绿色物流理念.5、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使材料性能稳定的原理与途径
偏 差 、 位偏 差 、 形 缺陷 统 计数 等 也 作 为 “ 能” 待 , 性 看 而
一
并加 以讨 论 。
些 理论 的 基础 之上提 出可 使材料将 简 要 介 绍在 某 陶 瓷 企业 中 最
种 变化 。通常 , 要通 过试 验对材 料 系统进 行研 究 , 而研
1 配 方 的 基 本 问 题
从 系统 论 的观 点来 看 , 以将 制 备 陶 瓷 的 工艺 过 可
程用 一 个材料 系统 来 描述 。 通 常 , 个 系统 中有 许 多 一
维普资讯
笔 者 拟从理 论层 面上 对配方 的一般 性问 题给 出完 整 的数 学 描述 , 利用 表 征材 料 系 统 的要 素 及 其关 联 的 通径模 型 找 出影 响 材料 性 能稳 定 的主 要 因 素 , 在 这 再
其 重 要性 。无 机非金 属材 料与 金属 、 高分子 材料 并列 , 被合 称 为三 大材料 。它们 自身 或相互 组合 又 可形成 各 种复合 材料 。最后 , 种 材料 以制 品 的形 式 进 入 人们 各 的 日常生 活 、 工业 、 业 、 农 国防 等众 多领 域 , 天 入 地 , 上 无所 不在 。 陶瓷则 是 无 机非 金 属 材 料 中最 古 老 , 又 而
发人员 和 生产者 更关 心 的是材 料性能 的稳定 。有 的专
前 言
材料 、 能源 和信 息是人类 赖 以生存 和发 展的 基础 。
人 类 文明发 展 的不 同阶段 , 常分 别 以材料冠 名 , 就足 见
家更是 明 确 地 提 出 “ 定 是 核 心 ” 并 做 了 详 细 的 阐 稳 , 述… 。要想 使材 料 的性 能 稳 定 , 最直 接 和有 效 的 途 径 是实 现原 料标 准化 , 原 料 有合 理 的和 稳 定 的组 成 及 使 必要 的理 化性 能 和工 艺性 能 , 并进 一步 向陶 瓷 生产 工 厂提 供标 准 化的原 料和 系列 化 、 品化的坯 料 , 商 以及 色 釉 料及 其他 辅助 材料 。一些 工业发 达 国家 采取这 样 的 技 术路 线后 , 大促进 了陶 瓷工业 的现代化 进程 , 产 大 使 品 的档 次有 了很 大 的提 高 , 而 占据 了世 界 的 高 端 市 从 场 。但 很长 一段 时期 以来 , 由于种 种原 因 , 这条技 术 路 线 在我 国却 一直 未 能 真正 实 施 过 。那 么 , 合 我 国国 结 情 有无 可能 走另 外 的技 术路 线 呢?这首 先须从 原理 上 寻找 理论 依 据 , 通 过 试 验 和 大 生 产 证 实 其 可 行 性 。 并 我们 较 早地 注意 到 这一 问题 , 并从 理 论 上做 过 一 些 探 索 , 并且 开展 了试验 研究 , 初步证 实是 可行 的 。
七种重要思维模式
七种重要思维一、思维的分类1、从抽象性来分,主要可分为:(1)直观行为思维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
孩子最初的思维往往是直观行动思维。
运动员对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也需要直观行动思维做基础.这种思维主要是协调感知和动作,在直接接触外界事物时产生直观行动的初步概括,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终止。
(2)具体形象思维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它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表象和语言.在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
(3)抽象逻辑思维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一切正常的人都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
2、以目的性来分,可以分为:(1)上升性思维以实践所提供的个别性经验为起点,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性的认识。
个别性思维大多来自日常的活体验,过于直接和个性化,因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真实性有待实践检验,最终上升为普遍性认识。
(2)求解性思维围绕问题展开思维,依靠已有的知识去寻找与当前现状之间的中间环节,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如小孩子解答数学题,先分析已知条件,看看问题,最后再找由条件到问题之间的桥梁。
(3)决断性思维以规范未来的实验过程或预测其效果为中心的思维.遵循具体性、发展转化、综合平衡三条原则。
3、从智力品质上划分,可以分为:(1)再现思维是依靠过去的记忆而进行的思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就属于这一种。
(2)创造思维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但却是把它们综合组织而形成全新的东西。
如把已经学过的几个数学公式综合起来运用到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来。
那些被称作有发明天才的人,就是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思维的人。
4、从思维技巧上看,还可分为:(1)归纳思维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演绎思维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在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的思维方法.(3)批判思维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一面进行思维。
[知识]自然科学发展概论
1—2 简述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及三次科学革命三个时期:(1)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远古到15世纪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认识了自然界,到公元前6世纪已积累了不少的数学、天文学和医药知识,自然科学已开始萌发。
这一时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天文学走在最前面。
在医药方面,已有关于多种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记载从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人们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把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总面目。
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力求囊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自然哲学。
虽然那时已出现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地学等专门化知识,但都包含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中。
在物理学方面,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的工作给后人许多启发,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是错的,例如,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物体的运动也就立即终止。
又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等。
亚里士多德的这些错误结论纯粹是他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并无任何实验依据,那时人们也还没有“科学实验”的思想。
(2)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从各个细节上分门别类地研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等专门学科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门独立的学科,使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数学上,微积分和非欧几何已经建立;物理上,牛顿理论和电磁理论已经建立;化学上,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天文学上,提出了日心说;地学上,提出了地质演化说;生物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等。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天文学上首先突破,随后物理学又成为带头学科。
(3)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9世纪末开始。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论研究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论研究摘要:系统作为一个概念,它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
系统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反映在朴素自然观里。
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理论界、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一般系统论思想产生与发展脉络来考察,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较深的渊源。
本文想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系统思想发表点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系统论在系统论的发展史中,几乎所有的系统论研究者都或多或少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间系统论的关系。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他的理论的先驱。
美国D·麦奎因和T·安贝吉认为,马克思是一位早期的系统论者,他的“理论工作的主要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富有成果的现代系统方法研究的先声”。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科学及二者间关系的认识,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科学背景下的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一、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系统思想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明确地提出过“系统”概念。
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使用过、“系统”、“有机系统”、“系统发展为整体性”以及“思想体系”、“社会体系”、“社会机体”、“统一的整体”等包含着系统思想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永恒地运动着,发展着的。
整个世界是由千差万别的具体物质形态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吻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恩格斯曾经根据科学发展所提共的材料,按照运动形式的不同物质基础、依据的矛盾特殊性及其固有的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高的次序,把世界上各种物质运动概括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力图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系统的清晰图画。
对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反思
i rc mpo ie n Chi ,a l s t e c re td v lpme to h y s g n s o h h i I r p e nd fbe o st s i na s we la h u r n e e o n ft e ke e me t ft e c a n. tp o os sa d s u s st o l wi d a :i i c s a y t d p he s tm ai h n ng a tae y t e lp c r n fb r ic s e hef lo ng i e s t sne e s r o a o tt yse tc t i ki nd sr t g o d veo a bo e i
自考00431《现代教学设计》复习要点
《现代教学设计》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
2、现代教学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一,因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以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第二,因为学习论并不直接告诉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所以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还需要基于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3、迪克和凯利的系统教学的设计模型第一,确定教学目标。
这里的教学目标(instruction goal)是由教学完成之后学生会做什么界定的。
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做需要评估。
第二,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包括分析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技能。
教学分析的最后一项任务是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entry behavior),即确定开始新的教学任务之前,学生已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
第三,分析学生和环境。
分析学生包括分析他们的已有知识、技能、爱好、态度和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个性特征。
分析情境包括分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情境和知识与技能运用的情境。
第四,陈述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ives)。
作业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用可以观察的行为陈述的具体教学目标。
这样目标将便于测量和评估。
第五,开发评估工具。
目标设置和明确陈述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者预先需开发测量工具来评估目标实现的情况,此时所考虑的重点是测验与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六,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预备活动、呈现信息、提供练习与反馈、测验以及课后活动等的策略。
第七,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包括学生的手册、教材、测验和教学指导书。
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依赖于学习类型、已有的可以利用的有关教材和资源。
第八,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为改进教学提供数据。
知识巩固概述学习资料
知识巩固概述知识的巩固是指知识掌握过程中对所学材料的持久记忆,它是通过人类的记忆系统实现的。
因此,为了促进知识的巩固,我们首先应该对人类记忆系统有一明确认识。
一、知识巩固的实质知识巩固的实质就是记忆。
所谓记忆,就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是第二个环节,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过程;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是从头脑中提取和恢复知识经验的过程。
在这三个环节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而再认或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因此,在记忆活动中,识记和保持占主导地位,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两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二、知识巩固的类型人类的记忆现象非常复杂。
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记忆分类。
(一)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它保存着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
例如,我们参观了服装展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即是形象记忆。
根据各感觉通道形成的形象的特点,形象记忆可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和味觉记忆等,但一般人均以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为主。
作家、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都有着惊人的形象记忆力,他们平时所储存的形象素材是他们构思、创作和表演的基础。
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2.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
文秘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共2篇)-素材及写作指导(完整版)
文秘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共2篇)-素材及写作指导第1篇:文秘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文秘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范文。
一、以抽象思维为手段,概括公文内容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的一般性或本质属性,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
其间,概念、判断、推理是其主要思维形式;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以及定义、分类、演绎、归纳等是其具体思考方法。
公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主要依*这种思维方式。
这里所谈的公文内容,主要包括公文主旨、行文依据、行文目的或意义、公务活动的事项或问题以及对策、执行要求等等。
其中,抽象思维的运用贯穿整个写作过程。
首先,在撰写公文的准备阶段,就必须运用抽象思维。
准备阶段包括解读领导指令和搜集选取写作材料等工作。
其中,解读领导指令是作者要过的第一关。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的指令往往并不十分明确,这就需要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写作对象进行全面的审视,对其本质有一个深刻、理性的认识,而这就需要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抽象思维方法的大量运用。
在随后的选材阶段,更是如此。
公文的选材,除了要围绕主旨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能反映共性,能够说明当下公务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并能解决问题。
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对搜集来的错综复杂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反复比较和周密的分析研究、筛选和概括,以确认材料的价值和在各部分的使用情况。
其次,在行文表达阶段,也必须依*抽象思维。
在具体的行文表达中,无论公文主旨、行文依据、行文目的或意义、公务活动的事项,还是问题、对策、执行要求等等,均以概述、概括说明或简要议论的形式出现。
遣词造句上,公文也有别于其他文体,如决议、条例、规定、命令、通知、请示、批复、报告、总结等,所使用的词、句、句群大都是概念、判断、推理,其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能够真实、恰当地概括反映当下公务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即便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通报,以及以研究情况为主的调研报告,在介绍情况时也都比较概括,因为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或规律、对策,基本要求都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这些都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美国自独立之初到20世纪30年代,保护主义是其贸易政策的主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税高达49%。
二战后,美国才把自由贸易作为长期的政策来推行。
这种变化反映了A.美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C.经济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D.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材科反映了美国自独立之初到20世纪30年代,一直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二战后美国把自由贸易作为长期政策来推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美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为使美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美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关系,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材料与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无关,排除D项。
故选C项。
2、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演变至俄乌两国刀兵相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多轮东扩是造成地区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下列关于北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北约的建立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②北约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③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④联邦德国是北约创始成员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建立于 1949 年,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1946 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①错误;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②③正确;联邦德国并非北约的创始会员国,而是在 1955 年加入北约,这也加快了苏联建立“华约”的步伐,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项。
3、20世纪40年代初,罗斯福为了讨好苏联,授意编剧和导演制作一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北极星》。
1957 年,美国国家电视片联合公司改编了这部电影,把德国进攻得手的原因归于苏联政府对人民的背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做答。
在试卷上做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则变,其色亦变”。
墨子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2.旧的的制度下,可能出现新的教育萌芽,新的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有()A.相对独立论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3.提出普及初级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任务是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肓方法是( )。
A.说服教肓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7.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8.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6.3知识的保持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在人们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同化了新知识,使其得到理解,并在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固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使这些知识在记忆系统中保持和储存的问题。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一)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
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而消失。
当然,如果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人长时记忆系统。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瞬间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失;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指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正在使用的信息,也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在工作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作出决策。
(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它的保存时问较长,可以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卷C卷 含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卷C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2、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3、李哲爱好广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
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
他面临的冲奕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超避式冲突D、多重超避式冲突4、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A.认知过程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5、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A.维持功能B.缓冲功能C.发展功能D.解释功能6、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7、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B.加里宁C.马卡连柯D.凯洛夫8、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9、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0、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以上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系统论看材料的发展
[摘要]本文在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材料作为一个系统,如何利用系统论观点去辩证思考材料的发展。
主要论述了由系统论去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材料微观设计和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趋势。
[关键词]系统论材料思维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是二十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首先明确提出,后经许多科学家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等,当然包括在材料科学及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分析技术。
系统论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1、注重整体性,系统论认为系统不是若干简单事物的堆砌,而是具有新的性质和功能的整体。
2、研究内部结构及联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联系。
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联系导致系统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认识系统就要弄清系统内的结构和联系,改造系统就是调整系统的结构和联系。
3、强调开放性与动态性。
系统论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系统论认为,系统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状态之中。
材料是一种系统,因此可以采用系统论的概念和技术去处理材料问题。
在材料系统中,材料的性能、结构、过程和能量四个共性问题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
系统论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例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或“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加和”等对建立材料系统论至关重要。
系统论有助于建立材料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有助于建立材料系统工程研究的理念和提高运用系统方法论的能力。
应用系统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材料的发展进行创造性思维。
因此由系统论看材料的发展,所得结论一般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预见性。
一、由系统论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为了满足各种产品对材料性能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内外不断研究、开发和应用新型的材料。
材料的分类和品种也越来越复杂。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除了考虑材料的寿命与成本,产品的经济性、生产经营管理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材料再用与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而特定产品的材料的选择、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决策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而其工作量也是相当巨大的。
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系统组成的要素越多,亦即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其系统就越大,方案优化决策的工作量也越大。
然而系统科学认为最终得出的决策只能是相对理想的而决不会是绝对最好的。
另一方面,任何问题都要从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来解决。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失效抗力性能高为选材的主要准则,以产品的批量大小为选材主要决策因素,从经济性和便于生产及管理为选材重要因素的系统决策理论和方法。
二、由系统论看材料微观设计
“材料微观结构设计”方法近年来愈来愈受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科技界的重视。
实际上,钱学森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在1986年已提出要重视这一方向,他认为:流行的观念太落后,“炒菜”的方法不行,材料科学本身需要现代化方法和手段。
材料微观设计借助量子力学能带计算、分子动力学计算、monte-carlo 方法、第一性原理等方法来分析、模拟材料的微观结构,计算其性能与行为,从而预测与合成具有预期性能的新材料。
如何实现材料微观设计?系统论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认识:1)材料是成分、结构、性能和能量相互关联的系统。
材料微观设计的哲学含义是依据对“整体”的要求寻找组成系统的“部分”和“结构”,或由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条件预计可能的结构和性质。
因此没有材料科学系统理论,便没有真正意义的材料科学设计。
试图以单一层次理论指导设计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功。
2)建立材料系统理论的初步框架需要时间不长,但建立精细完善的理论体系可能需要长期的积累工作。
3)应用计算机科学建立以材料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各类数据库,并成为材料微观设计的辅助系统。
随之,各种专门功能的材料微观设计系统将应运而生。
三、由系统论看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趋势
新材料发展方兴未艾,一方面它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对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军事实力,发展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材料要从产品
设计和产品全寿命作为出发点,把r&d、材料生产、推广应用看成一个有机集成的大系统,使之具有合理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只有这个大系统正常地高速运行才能产生效益。
研制的新材料必须具有先进的“使用性能”,能用它来制造有用的器件;同时它必须具有合适的“工艺性能”,以便能经济的生产出来。
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科技界所谓“设计制造一体化”(缩写为idm),对于小批量的产品高质量、高效率的来设计制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过程,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一个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趋势的系统论,idm实行了设计-材料-工艺三者早期的结合,它不仅包含部件的形状,尺寸设计,而且包括材料结构设计及工艺方法设计,还要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进行计算机模拟与验证。
因此,在进行idm时,必须具有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各类材料专家、工艺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甚至经济学家参加,彼此相互结合,而计算机分析与模拟技术则是关键。
可以设想未来这种“一体化”的系统论方法再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结合起来,将使先进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建设项目(k201105003)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11cxy5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402)[参考文献]
[1]肖纪美.材料的定义及材料学的划分[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4(6): 481-483.
[2]于景元,周晓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 1(3): 4-9.
[3]谢佑卿.金属材料系统科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1998.
[4]肖纪美.材料论与系统论(上,下)[j].机械工程, 1986(4,5): 16-18, 5-9.
[5]经士仁. 复杂科学时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和现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2): 17-20.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