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第6.2课义和团运动
A④
C④
B④
D ④
19 、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 现了下图局面?(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 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 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庚子年 C.辛丑年 B.己亥年 D.辛亥年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6 、关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理 解最为准确的是() A、清政府依靠列强的支持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中有不少洋人任职 D、清政府名存实亡
7、右图是1900年西方国 家出版的一副“八位强人 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 的宣传画。他们痛打的结 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 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的侵略
《时局图》是1898年 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 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 狂潮的漫画。图中,熊 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肠(一说蛇)代表德国, 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 日本,鹰代表美国。原 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 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 顿国立档案馆。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官 的 合 影
李鸿章
慈 禧 太 后
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赔款白银 4.5 亿两, 39 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影响
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 担
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各国驻兵保护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 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 国派兵驻守京山线沿线要地; 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
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知识点
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知识点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文将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发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背景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是中国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的加剧。
19世纪末,清朝政权腐朽,国力衰败,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列强入侵加深了中国人民的屈辱感和愤怒情绪。
这种情况下,以“拳家”为名称的义和团组织开始兴起,秘密发展壮大。
二、发展过程1. 兴起阶段:义和团起初是一个武术组织,旨在抵御外国侵略。
他们信仰“扶清灭洋”,相信只有清朝夺回国家的主权,才能摆脱列强的束缚。
他们追随“袁世凯”的号召,开始借助拳法和超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和国家。
2. 动员阶段:义和团迅速在华北地区发展壮大,并开始对外国人和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进行袭击。
他们煽动民众的爱国情绪和仇外情绪,认为外国人是中国社会的败类和危险因素。
他们的行动导致了一系列的暴力事件和屠杀。
3. 政府态度:起初,清政府对义和团持鼓励态度,认为他们可以作为对抗外国势力的一种武装力量。
然而,义和团的活动越来越失控,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外交危机。
最终,清政府被迫改变立场,开始对义和团进行镇压。
三、结果与影响1.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加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中国更加受制于列强的压迫和掠夺。
外国资本进一步渗透中国,经济局势更加恶化。
2. 辛亥革命的影响: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激发了更多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这也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社会基础,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3. 对中国社会的警示:义和团运动让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抵抗外国侵略并不足以解决中国遇到的问题。
对科学、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弱点进行改革和提升才是中国崛起的关键。
总结起来,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它的发生源于中国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的加剧,以拳击为特征的义和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并对外国人和基督教传教士进行袭击。
义和团:中国独特的反帝运动
义和团:中国独特的反帝运动义和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反抗运动。
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时代背景是清朝的衰败、列强的侵略和殖民。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宗旨目标以及影响等多个方面来介绍义和团运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国土遭受了空前的侵略和扰乱。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均未能改变中国的困境,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因素日益显现。
同时,传教士活动的兴起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八国联军1900年选择以“镇压义和团”为由侵入中国,但这场侵华事件反而成为了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转折点。
义和团团结了广大的农民和贫苦人民,反对其生存权和利益的受到侵犯,称自己为“义和团”、“义军”,以保卫祖国正义为自己最高的任务。
二、组织结构义和团由农民和贫苦人民自发组织而成,无固定的领导和中央统一机构。
他们多是在村庄、农村的寺庙、祠堂等地组成,也有富商、地主觉悟较高者加入。
义和团的操盘人和教练员等中坚分子主要是武术、巫术和道士等人,再加之各地传统习俗的影响,使得许多义和团信奉了各种关公、岳飞、神明等等的故事,成为某种心理的寄托和信仰。
三、宗旨目标义和团的原本宗旨是要求清政府出兵驱逐外敌,并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但是由于群众的动员和鼓动,此运动往往演变成了爆发暴力的亲民革命和社会革命运动。
义和团对西方传教士和其教会的教徒大肆破坏,甚至于杀人波及,给西方列强带来了短暂的震惊与恐慌。
可以说,义和团由群众性反侵略运动演化而成的农民大起义,无疑是中国现代民族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影响义和团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给中国近代史上的反侵略反殖民斗争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皇帝迎合民意: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强烈震撼了清政府,迫使清廷迎合民意,推进了保护国家的改革。
2.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革命的必要和民间革命意识的初步发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 (3)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初期曾 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 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 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 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 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 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 出卖。 出卖。
失败:
在义和团运动的强大压力和八国联军的炮火 威逼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 威逼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 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 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 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 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 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义和团运 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4)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 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的行 有统一的组织、 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 失败是必然的。 感受中, 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 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 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 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 顾身, 英勇斗争, 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 抗精神。 抗精神。
义和团运动
张轶然 初二( 初二(7)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 争的发展, 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 斗争的总爆发。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 斗争的总爆发。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拳民 暴乱” 暴乱”称呼整个义和团 及八国联军事件。 及八国联军事件。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名词解释义和团反帝运动,简称义和团,指的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场民间武装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起初,义和团是道德宗教团体,但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力增强,义和团逐渐演变成一个反对西方侵略的武装组织。
1. 背景和形成义和团反帝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动荡局势。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多国列强的侵略和分割,并丧失了许多领土和特权。
外国列强的掠夺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
2. 意义和理念义和团运动所代表的主要意义是中国人民对外国列强入侵的强烈抗议和反抗。
义和团运动的核心理念是爱国主义和抵抗外国压迫。
通过发动武装起义以及举行一系列抵制外国势力的活动,义和团试图恢复中国的独立和尊严。
3. 组织和扩展义和团反帝运动的组织架构相对松散,由几个兄弟姐妹或同乡组成的小组织构成。
这些小组织通常隐藏在农村或城市的社区中,通过秘密会议和传单等方式组织活动。
4. 行动和影响义和团成员通过提倡道德、纳命、抢皇宫等方式来抵制外国列强的压迫。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抗议游行、打砸外国商铺以及袭击外籍教士等行动。
这些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但在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中国民众处于被侵略状态的现实。
5. 暴行和反弹义和团行动中也引发了一些暴力行为,例如杀害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等。
这些暴行严重损害了义和团运动的合法性,使其在国内外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成为列强与清朝政府共同镇压的借口。
6. 外国干预和镇压由于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威胁,列强国家联合起来派遣联军前往中国进行镇压。
1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时,联军入侵中国并占领北京,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7. 反思和影响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失败使得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单靠武装起义是无法真正解决国家问题的。
这次运动的失败也迫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并提出了大量的改革方案。
总结起来,义和团反帝运动是中国人民在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之下的自发反抗行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的危急关头,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下层群众也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中来。
1898年,这一斗争首先从山东开始,很快发展到华北、东北等地区。
它以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开始,当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又发展为反对列强军事侵略的斗争,由于这一斗争是在义和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也称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的前身义和拳是流传在中国北方的民间武术结社。
1898年10月,山东冠县梨园屯一带的义和拳民,在阎书勤、赵三多的率领下,攻打附近的教堂,举起反洋教斗争的旗帜。
与此同时,山东茌平、高唐一带的义和拳也在朱红灯、心诚和尚的带领下,兴起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得到群众的广泛响应。
清廷受到极大的震动,以毓贤接替山东巡抚张汝梅,开始全力镇压义和拳。
冠县义和拳起义虽然遭到镇压,它却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的篇章。
从此,分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梅花拳和大刀会等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聚集,1899年下半年后逐渐形成统一的名称——义和团。
义和团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参加者以青少年为多,但他们纪律性强,“传单一出,千人立聚”,有很强的战斗力。
1899年10月11日,山东荏平的朱红灯率众在山东西部的平原县的杠子李庄击退平原知县蒋楷的马队,正式打出“天下义和团兴清灭洋”的旗帜,附近各县纷纷响应。
10月18日,朱红灯率部在平原县的森罗殿和前来镇压义和团的袁世敦部展开斗争,取得森罗殿大捷(也称平原大捷),然后转移。
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山东各地的义和团的斗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自此,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如燎原之火,如火如荼的燃烧起来,直隶(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东北三省等地的义和团都得到迅速发展。
清政府的地方官员如山东巡抚毓贤在经历了平原事件后,觉察到对义和团,不是能用单纯的武力镇压的,于是企图用“招抚”的手段把它纳入官方控制的轨道,但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清政府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任山东巡抚。
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拳民暴乱”(Boxer Rebellion) 称呼整个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事件。
2 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
又称双十二事变。
4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5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6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评价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俩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2、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梳理:
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赔款 划界 拆台 驻军 禁反帝
知识测试:《辛丑条约》中的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彻底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
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②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 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
√
探究问题: 关注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教材关于本讲内容,从维护国家主权的 斗争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 尝试命题1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 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
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表明了 (
A.清政府不再苟且图存,想与列强一决雌雄
)
B.列强在北京犯下的抢杀暴行激怒了清政府
6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பைடு நூலகம்团运动: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作用
2、八国联军侵华:背景、结果、《辛丑条约》内容与影响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 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洋教势力的猖狂。 (2)内容(了解): ①1899年秋,蔓延到山东、 直隶 许多州县。 ②1900年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改用“ 招抚 ”的办法,默 认义和团合法。 ③6月中旬,义和团进攻北京 西什库 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义和 团运动达到高峰。 ④义和团配合清军,在廊坊 、杨村一带狙击八国联军,并共同守卫 天津。
初三历史义和团运动体现爱国主义
初三历史义和团运动体现爱国主义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群众性反帝斗争。
这场运动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抵抗精神,更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在初三历史课程学习中,义和团运动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初三历史义和团运动如何体现爱国主义,旨在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当时,列强入侵中国并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土地和资源受到严重掠夺。
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被激发起来。
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聚集起来对抗外国侵略势力,保卫家园。
二、义和团运动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1. 捍卫国家尊严义和团运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和欺凌,在没有权利和地位的情况下生活。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再沉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自身的尊严,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2. 振兴国家经济义和团运动发生在中国晚清时期,当时中国经济衰弱,国家遭受着严重经济掠夺。
义和团运动鼓励人们抵制外国商品,提倡购买中国本土产品,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这反映了人们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
3. 保护国家领土义和团运动的目标之一是保护国家领土,抵制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人们积极加入义和团组织,自愿为保卫家园而战斗。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对国家领土的忠诚和爱护,体现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三、爱国教育在初三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成就伟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在初三历史学习中,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激励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
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
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一)爆发原因: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
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 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 年10 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
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
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
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义和团运动》课件
确保行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05
CATALOGUE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次 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阻止了中国的殖民 地化进程。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善 于与列强斗争的生动写照。
义和团团民的行动激发了中国 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义和团运动也暴露了当 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如封建 主义、官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 压迫等。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01
02
03
04
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政府的衰 落和灭亡,为后来的辛亥革命
缺乏群众基础
义和团运动未能广泛发动群众,其影响力仅限于部分地区和阶层。
历史的教训和启示
民族主义情绪需要理性引导
01
民族主义情绪可以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但需要理性引导,避
免盲目排外和仇视。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02
开放心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融入世界。
重视组织和领导
03
任何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都需要严密的组织和强有力的领导,以
社会动荡
农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 尖锐,各地民变、起义频 繁。
经济落后
中国经济处于封闭状态, 缺乏现代化发展动力,与 西方国家差距拉大。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不平等条约
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丧失主权和领土 完整。
资源掠夺
列强掠夺中国资源,对中 国进行经济剥削和压迫。
义和团运动(课堂PPT)
义和团运动(课堂PPT)
演讲人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庚子事变等,是19世纪末(1899年秋—1900年9月)中国农民阶 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开始于山东地区的反洋教斗争,后逐步 扩大为针对所有西方在华人士的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义和团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有 诸如贫苦农民、城市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在内的底层人民,也有部分爱国官军,使得义 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对后期抵抗运动带来很大弊端。
义和团最初是兴起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 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掺杂有"刀枪不入"“法力无边”等
最初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清政府的疯狂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 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后被清政府利用,
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冲突
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冲突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冲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民族抵抗运动,反对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剥削,其中引起最为深刻的就是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事件,以及它们与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一、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起义,又叫义和拳运动,是中国民间反对洋务运动及外侵的一种武装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晚清时期反对内外敌人反动派和反对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强权的爱国斗争。
义和团乃居住在中国北方沿海和河南、河北等地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压迫和失业状况的恶化,加之拳教的宣传,在义和团先后参加的运动中,形成了激烈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氛围。
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898年,是顺应晚清富强思想的产物。
当时的清政府对洋务运动寄以厚望,朝廷专门筹办全国洋务事宜,为洋务教育和洋务人员拨款。
但由于洋务势力过大和外国势力控制的缘故,民间反感外国侵略加深(“洋人打金钟,好事不须请到官”),之后洋务教育及职位调整使得“奸商”“奸棍”纷纷名列要职。
此时,中外贸易遇到滑稽升值的灾难,这也是民间“割边毒疮”的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民众愈来愈无耐外国列强的加重强力蚕食,同时,也引起了列强的关注,列强一致反对义和拳,因为义和团运动表象上是中国民间反国际势力。
与此同时,列强也同样反对中国共和政治的发展,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在中国的利益,不得不联合制止这些动乱,因而义和团运动一度被镇压。
二、辛亥革命1911年10月,中国爆发了以南京起义为首的辛亥革命。
此次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孙中山等领袖号召,全国范围内爆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经过多次尝试,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终于在南京被实现。
不过,革命的过程也充满了种种磨难,同样也让中国的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两个阵营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
辛亥革命的成果,不仅有为中国带来的民主与和平,也让中国受到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反对。
义和团运动——精选推荐
第五课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其在北部中国的发展1、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会和传教士就妄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
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3300多人。
他们中不无为信仰而来华传教者,也有的在传播西学和兴办文教慈善事业方面作出过贡献,但就总体而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斗争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0年天津教案。
这期间,各国传教士相继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无视中国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激起了地方官员和士绅的不满。
他们打出了“排斥异端”和“保卫圣道”的旗号,号召和组织官役、兵丁、团勇等起来进行斗争。
从1861年贵州首先驱逐外国传教士开始,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怒火迅速燃遍湖南、江西、四川、江苏、安徽、河南、直隶、内蒙、云南、西藏、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1870年,爆发了震动中外的天津教案。
由于天津法国教堂迷拐幼孩等罪行,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
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
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
事后,法、英、美、俄、德、比、西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
清政府派曾国藩到天津“查办”,不久又派李鸿章赴津会同办理。
曾、李屈服于压力,以杀害群众16人,缓刑4人,充军25人,赔款49万两,对法道歉结案。
这种杀民谢敌的行径,受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谴责。
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
这期间,不少传教士在华创办学校、医院、育婴堂和报刊,宣传奴化思想,进行文化侵略。
有些传教士或收集情报,或里外串通,协助本国政府敲诈中国。
义和团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清朝末年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在华传教和侵略的群众运动。
这场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先声之一。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在华传教和侵略的群众运动。
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一些中国民间组织,如“义和拳”、“红灯照”等,他们发动群众攻击西方传教士、教民和洋人,并摧毁他们的财产。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期是 1900 年左右,当时运动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中国北方的许多省份,参与人数达到数十万之多。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武力侵略,强迫中国开放市场,掠夺资源,削弱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同时,西方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借传教之名,行殖民统治之实,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造成了冲击,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
在这场运动中,人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但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排外和暴力行为,如焚烧教堂、杀害传教士和教民等,这些行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谴责。
义和团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其预期的目标,但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先声之一。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总结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总结义和团运动,又称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一。
它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下面就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义和团运动的起因1. 政治因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腐败无能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关注焦点。
清政府对外国侵略者的软弱无能与封建统治的腐败,使国民感到义愤填膺,对外国侵略者和其勾结的买办势力充满了愤怒。
2. 经济因素由于清政府的割地赔款政策和投降战略,使国家经济面临了空前的危局,普通民众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3. 宗教因素由于基督教传教士的大规模传教活动,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引发了中国人民对外来宗教的排斥与反抗。
4. 社会因素随着西方列强及日本、俄国的侵略,中国的封建社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人们的反外情绪日益高涨。
二、义和团运动的主要事件1. 良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最初的组织是一种秘密的、宗教化的民间组织,布道师率领一些乡绅和游民组织传教士焚舍杀人,这种现象被称作良民起义。
2. 打砸洋货义和团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大肆打砸洋货。
义和团分子肆无忌惮地向外国商店、教堂、住宅等进行破坏。
3. 杀洋人义和团进行了对外国传教士、商人和华侨的屠杀,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4. 北京保卫战义和团围攻了北京的外国使馆,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北京保卫战。
三、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 遭受了外国列强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对手是外国列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外国列强联合起来对义和团进行了残酷镇压。
2. 清政府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显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3. 对外国侵略者的形象和行为造成了伤害义和团运动对外国侵略者的形象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从而引起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更大的不信任和敌对情绪。
四、义和团运动的意义1.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反侵略的一个重要标志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其对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 国变、庚子拳乱,是公元1900年前后 中国清末,中国甲午战败后,在西方 列强对华渗透侵略日益加重、对清廷 控制日益加深、华北遍布教案的情况 下,在中国北方发生的以华北农民和 部分清军为主体,以“扶清灭洋”为 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及华人基督徒 的保国保种暴力运动及其引发的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 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拳本来 与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 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 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 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历史对义和团运 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Boxer movement)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也被称为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最初,义和团与其他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但遭到了镇压。
随着中国近代形势的发展,西方势力的冲突逐渐成为主要的历史矛盾。
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并将口号改为“扶清灭洋”(1898年由赵三多首次提出)。
在1900年春季,华北地区发生了大量的教案和天灾,宫廷权力争斗也进一步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成千上万的农民开始习练义和拳,并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
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
义和团运动最终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清政府在1901年被迫与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
以上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一些知识点,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与影响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与影响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一场社会运动,自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期间持续发展了三年。
这场运动由中国农民在清朝晚期发动,目的是反对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地方官员的不作为,是一场反抗和抗争的民族斗争。
一、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主要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矛盾与不平等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在中国开设租界,强制进入中国市场、占领中国港口并掌控中国国内生产资源。
这些行为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在官员的懈怠和无作为的背景下,大批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为著名。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源于河北省,当时一些绿林好汉组成了义和团组织,杀害外国传教士和盗取其财产。
然后,这些义和团组织扩散到全国各地,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分散的运动群体。
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及过程义和团运动主要发生在清朝升平年间(1900-1901年),从北京爆发,逐渐扩展到湖南、河南、河北等省份,最终影响到全国各地。
运动爆发后,团员们穿着鲜红的衣服,背上“甲子勋章”,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外国人的攻击,还进行了一系列“降鬼神”和“方圆共草”的仪式。
他们对外国传教士、商人和传教站加以攻击和高压,并声称可以祈福和保护人民生活。
同期,清朝政府神机妙算李鸿章迫于列强的压力,与列强签署了《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自由,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愈演愈烈。
在义和团运动高潮期间,清朝政府想用自己的军队平息这场动荡,但事实证明,政府军队的训练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不如外国军队,民众的抵抗也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
三、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后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影响。
1. 改变了中国封建统治的政治面貌。
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和政治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九省联军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各地的起义和反抗情绪,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2. 促进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体现了我国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民族反抗精神。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
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
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
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
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揭开序幕,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继续和总和。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列强势力向中国扩张,宗教成了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
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
随着传教士日益专横跋扈,人民的反抗也愈来愈强烈。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夺中国沿海军港,并深入内地掠夺铁路、矿山权益,企图瓜分中国。
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收罗土豪劣绅、流氓恶棍入教,作为教民,霸占土地,欺压百姓。
清朝官吏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庇护教士、
教民,压制百姓。
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老百姓纷纷加入义和团。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每坛25人,设有坛主。
入坛的人都要焚香宣誓,并严格遵守“不扰民、不贪财”等戒条。
他们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仇恨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铁路、轮船、洋货、教堂,见到这些必毁之而后快。
随着义和团反帝斗争声势日益壮大,帝国主义十分惊慌,不断催促清政府采取措施镇压义和团运动,还公然干涉清政府内政,责令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
随后帝国主义又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义和团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奋起反抗,给了侵略者沉重打击。
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