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组工作复习材料.doc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全部)

小组工作第一节小组工作得类型及特点小组工作就是指将小组作为服务对象得助人工作方法。
具有四层含义:一就是小组工作就是工作者按照既定得目标带领与引导得一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方法。
二就是工作者得带领过程以科学得知识与技巧为基础。
三就是小组成员在小组过程中进行互动。
四就是小组活动围绕小组成员与小组得目标展开。
一、小组概论(一)小组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得人组成,具有6个方面得特性:(1)一个人以上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2)组员之间有共同得目标与利益(3)组员队小组有认同感(4)组员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5)具有社会控制得方式,如规范、准则等(6)形成小组得文化与气氛(二)小组得分类1、以小组形成方式分组成小组。
小组通过外部得影响与干预组建起来,具有较强得目得性与结构性。
如任务小组、兴趣小组。
自然小组。
就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得小组。
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得相互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她们通常具有较低得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群体、街头玩伴群体等。
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自愿小组。
即组员均就是在自愿与主动参与小组,如志愿者小组、技能培训小组。
非自愿小组。
组员不就是因为自身动机与主动性组成得,具有强制参与性得小组。
如强制戒毒小组。
3、以成员间得联系分基本小组。
组员具有较高得互动频率与紧密联系。
基本小组都就是小型得,小到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地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表达情感。
最典型得小组就就是家庭,还有成长性小组。
次层小组。
祖元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
如同事。
4、以小组得结构分正式小组。
具有正式得小组结构,确定得角色与地位,具有特定得目标。
如任务小组、教育小组等。
非正式小组。
不具有正式得结构。
小组没有明确得目标,组员自然地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与满足个人需要得目得。
如同学小组、街头玩伴小组等。
5、以组员之间得界限分封闭小组。
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就是相同得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加或减少成员。
小组工作复习.doc

小组工作复习一、小组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功能:1、康复2、能力建立3、矫正4、社会化5、预防6、社会运动7、问题解决8、社会价值类型:a.小组的形成(形成小组;自然小组);b.组员的参加(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c. 成员间的关系(初级小组;次级小组);d.小组的结构(正式小组;非正式小组);e.组员的界限(封闭小组;开放小组);f.小组的性质和目的(社交小组;教化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兴趣小组;任务小组;意识提升小组;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 自助一互助小组;社会行动小组)。
三、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是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基础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
价值观的原则:1、人人平等的原则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尊严、价值和特点3、以人为本和自我决定的原则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5、赋权的原则6、发展的原则四、小组动力的定义、小组动力因素及其表现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再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小组动力因素:包括静态方面和动态方面a、静态部分:机构方面的影响、小组的特征、小组带领者的因素、小组成员的特征。
b、动态部分:小组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沟通和冲突、小组发展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
(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气氛和凝聚力、成员的参与、沟通模式、冲突和冲突解决模式小组的成文和不成文规范、小组的决策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五、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A.社会目标模式(理论基础: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系统功能理论:a.目的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层次性原则d.动态性原则;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小组工作 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涵义一、什么是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的定义:海伦.诺森(Helen Northern):小组工作将小组及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他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节气实际应付生存环境的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小组过程以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2、小组工作的特征: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关系体系(专业关系VS人际关系)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小组动力影响组员的态度和行为 | 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3、小组工作功能对组员: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发挥预防、治疗和发展的功能)对小组: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组员和小组的成长对社会:有助于改变社会政策、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第一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1、互助互惠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核心和基本信念3、民主参与与决策4、赋权5、个别化第二节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几个基本原则程序性原则知情原则尊重组员原则接纳原则保密原则(保密的相对性)第三章小组工作的重要理论小组工作涉及的主要理论的内容及启示•需要理论、“镜中我”理论、场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交流分析理论、小组动力学一、需要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理论》需要的五个层次•低级需要:当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威胁个体生存的需要。
•高级需要(发展需要):是指那些并非生存所绝对必需的,可以做一定延缓性满足的需要。
(二)舒茨:人际需要理论(三维理论)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指个体想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包容需要主要是关于在群体情境中个体的隶属问题。
(2)支配的需要。
指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3)情感的需要。
小组工作复习要点

《小组工作》复习要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1、什么是小组?2、小组工作的定义?小组工作的特征?3、小组的效益4、小组工作的功能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略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基础1、小组动力一词最初由谁提出?什么是小组动力?影响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有哪些?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1、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有哪些?最早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是什么?2、简单了解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3、理解场域理论(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
(见教材P57)第五章小组构成1、开放式小组和封闭式小组的特点2、结构式小组与非结构式小组的特点3、在小组过程中,哪些行为常被小组拒绝?4、了解小组规模、小组时间和小组空间第二篇小组工作过程第六章小组筹备1、小组筹备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第七章小组初期1、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2、工作者在小组第一次聚会时要完成的工作3、什么是小组规范?第八章小组中期1、小组冲突时期的特点、小组冲突的形式。
2、对于小组中哪些成员需要特别关注?3、小组冲突时的主要工作4、小组成熟时期的特点和工作第九章小组后期1、小组后期的特点和任务第十章小组评估了解单一个案设计,理解单一个案设计图第三篇小组工作实务技巧第十一章小组领导技巧1、什么是小组领导?小组领导的方式有哪几种?2、小组领导者的角色是什么?3、什么是协同领导?协同领导的模式有哪些?4、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掌握并能运用)5、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掌握并能运用)6、小组领导者容易陷入的陷阱有哪些?第十二章小组工作方案设计技巧1、掌握小组方案设计的内容并懂得如何设计小组活动方案2、掌握小组活动设计的6个技巧思考: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反思。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1小组工作的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群体中的人们一道工作,基本目的是通过界定人们的基本需要,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实现个人、群体、社区希望或预期的目标,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要素:(1)小组工作是以人的群居生活属性和相互依赖关系为基础的。
(2)小组工作性质是一种与人们一道工作的方法(3)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4)小组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将具有共同愿望、利益、兴趣、爱好和目标的人们组织起来,(5)特定小组工作的目标清楚明了(6)小组工作是个“服务过程”2小组工作的服务对象在下列五种情况之下,特别适合于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1.在那些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目标,除非他们与其他人合作的时候或处境下,例如当一群人为改善生活环境和环境保护而工作之时。
2.在那些个人无法在一对一基础上与专业人员发挥作用,而只能与一个群体的人员合作的时候或处境下,例如与一群青少年犯罪人员相处。
3.在那些群体对个人具有相当大影响的时候或处境下,例如家庭对个人功能正常发挥的巨大影响。
4.在某项工作或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个人的努力和集体贡献的时候或处境下,例如跨学科的研究小组或多学科的专业服务团队。
5.在人们具有相似需要,或面临共同问题的时候或处境下,例如智障儿童的家长、长期病患者的家属、艾滋病人的家属、癌症患者等。
简言之,小组工作方法适用范围广泛,领域宽广,已由解决问题取向转变为谋求发展取向,由微观小群体转向宏观复杂组织,由地域社区与组织分离转变为地域社区与组织结合。
3小组工作的功能1.社会康复功能:解决个人存在的各种问题2.能力建设: 关键是提高目标群体的个人素质,培养他们面对问题的综合能力3.矫正:协助”问题”成员在群体中改过自信重新回归社会4.社会化:协助群体成员学习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5.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或风险的预测6.社会运动7.解决问题8.提升,培育,灌输和弘扬某些社会价值观念小工作中常用的基础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小组成员的行为可以用三种学习方法来解释,即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条件反射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
小组工作复习

小组工作复习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
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小组动作的特征(P3)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鉴于、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个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小组工作价值观众的两个基本概念:互助;人具有改变的潜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30)1.生理需要:最基本,最有力量的。
2.安全需要:表现为要求安全、受保护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追求自己能力或潜能的发挥和完善的需要。
低级需要(缺少性需要)高级需要(发展需要)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P36)1.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
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
2.镜中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首属小组: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由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
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内获得并强化的。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组工作的概述失范/异化: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序状态。
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
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它也涉及群体行为。
小组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计划小组: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小组,可能由组员建立,也可能由组外人士、团体或机构组建。
因此,此类小组的明显特点是事先策划组建的,目的明确。
偶现小组:是人们发现自己身处同一场所而形成的,或者一群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话或互动了解而形成的小组,这类小组的特点是情境性的、自我组织性的。
形成小组:指在外在因素影响下而组织的小组。
它们通常是出于某些目的,在某些人的影响下人为形成的。
自然小组:指由于自然事件发生、人际吸引或成员处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小组。
它们通常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自发成立,如家庭、同伴、朋友网路、街头团伙和帮会。
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与的。
非自愿小组:指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小组,组员参与小组是迫于强制压力和指令而参与的。
封闭小组:指的是从小组首次聚会到小组结束,组员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小组组员。
开放小组:指的是在小组过程中允许组员离开或者加入。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含义一、群体、小组工作及小组工作的特征1、群体的涵义群体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涵义一是作为名词的群体,指的是具有相互关系的人群。
二是作为动词的群体,指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将具有共同利益、兴趣、爱好的人组织起来的过程。
三是指不同社会地位、角色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和结构化的社会关系。
总之,群体既是目标,有是手段,还是状态。
群体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社会中的群体”与“群体中的社会”社会群体是连接微观个人生活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主要社会渠道。
群体对人的影响分成以下四个方面:A、人通过群体获得社会化B、通过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C、群体提供给个人改变社会的力量和影响力D、群体将个人的经验转化为社会经验,也将群体经验传授给个人群体的分类初属群体和次属群体正式或制度性群体与非正式或非制度性群体内群体(IN –GROUP)与外群体(OUT-GROUP)(即“我们群体”(WE-GROUP)与“他们群体”(OTHER-GROUP))。
大群体与小群体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Social groupwork“小组工作”含义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3、小组工作的特征:a、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b、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c、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d、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的。
团体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服务的异同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 共同的原则/技巧(面谈/咨询/契约/语言与非语言交流/解决问题/悲伤管理/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改善人际关系);不同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小团体) 。
家庭治疗与团体工作: 特殊形式的团体工作,包含了一般团体所无的婚姻/亲子冲突。
组织工作与团体工作: 成员之间无个人接触/成员之间有个人接触。
社区工作与团体工作: 社区是一群个人或家庭由于共享“价值服务制度”的利益或基本接近的地域而结成的共同体. 社区与团体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但社区成员之间失去个人接触时例外。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1.小组工作的特征P32.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
P43.小组工作的类型表P9第二章1.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P212.小组工作的实务指南P23第三章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P302.小组动力学P333.小组学习理论中的“替代强化”和“交互决定论”。
P354.库利的镜中我理论5.交流分析理论;交流分析理论的目的。
P376.关于自我状态、沟通形态。
P387.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
P38-39第四章1.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
P512.社会政治民主理论建基于哪些假设。
P523.赋权的概念P524.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四个原则。
P535.勒温的生活空间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
P576.人格群体与非人格群体;米德的人格群体论,他是芝加哥学派互相作用论的集大成者。
P587.理解工作者的概念。
P618.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意选三个进行深入解释。
P63-679.社工工作职业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功能的提高,这里包括了哪三个层面。
P70第五章1.小组领导的定义P752.有效的小组领导者的特质P76-793.小组领导者的方式。
P794.协同领导(论述题)P80-83(1)定义(2)主要模式(3)优点(4)限制(5)协调5.第二节做选择题准备6.阻止、设限的概念。
P917.对质的概念。
P938.小组工作者容易掉入的陷阱。
P97-99第六章1.五种沟通形式。
P1072.五种沟通形式的比较。
P108表格第一段3.互不相容的争议性的行为的定义。
P1114.冲突的特点。
P1115.解决冲突的策略,及各自特点。
P113(1)解决问题式的谈判策略:既看重利益,有看重关系。
保证双方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自我牺牲的顺应性策略:看重关系而不看重利益。
(3)强迫进攻性策略:看重利益而不看重关系。
(4)妥协式策略:既看重利益又看重关系,但是无法做到双赢,双方各自妥协让步。
(5)逃避式策略:既不看重理由又不看重关系。
6.小组冲突的解决原则的影响因素。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小组工作》复习资料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一、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基础,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
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我们根据这套信念体系确定自己所期待的世界以及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1、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观来源(1)基督教信仰(2)人道主义(3)实证主义(4)乌托邦思想根据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我们可以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结为:A、人人平等的原则;B、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C、以人为本和案主自决的原则;D、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E、发展的原则。
2、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1)互助互惠的原则(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3)民主参与与决策(4)赋权的原则(5)高度的个别化原则二、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1、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1)特斯兰得和利瓦斯(Toseland & Rivas,1995)提出的专业伦理标准;(2)克那普卡提出的小组工作实务的原则(克那普卡,1994)。
2、小组工作实务原则(1)接纳原则(2)非批判原则(3)个别化原则(4)保密原则(5)组员自决原则(6)组员知情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小组结构第一节小组的内部结构一、小组目标是指小组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和期望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小组目标包含了机构目标、工作者目标、个人目标和小组本身的目标四个部分。
小组目标、工作者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都必须在机构的总目标下确立。
机构目标就是服务目标,如香港“小童群益会”的目标是使儿童权益能充分实现。
个人目标是每一个成员个别的目标,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
四者相一致,则小组目标更易实现。
二、小组契约小组契约是小组、机构、工作者、组员等双方或多方的相互期待,也是对于共同关心问题所达成的一致约定。
一般包括小组与机构间的契约、组员与工作者间的契约以及组员之间的契约等。
许多专家主张小组契约应该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主要内容包括收费标准、小组目标、活动日程与规则、注意事项、工作者的责任等。
小组工作复习

1.小组工作: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和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集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2.小组功能:(综合)对组员,有助于个人学习集体经验;对小组,有助于建设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小组成员在健康的团队氛围中获得美好的团队体验;对社会,极大的丰富了社会资本。
(具体):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的过程。
需要运用一些专业的技巧。
能力建设---通过一种教育或技能培训提升自信心和意识,不是一种治疗过程。
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思想道德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持。
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其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问题解决---工作人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社会价值。
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一种信念理论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期望大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2.社会工作基本工作基本价值观1、人人平等的原则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5、赋权的原则6、发展的原则自决原则的相对性:1、威胁本人或第三者生命和财产安全时;2、案主非完全民事行为责任能力人;3、案主乃处于非清醒状态;保密原则和违反隐私权1. 对第三者的保护:例:案主透露可能伤害他人之意图。
2. 第三者要求提供讯:法庭、学校、少年家长、警察等要求工作者提供少年相关讯。
小组工作考试复习材料

小组工作考试复习材料一、什么是小组或团体小组或团体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有心理归属、有结构规范、有互动、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人员组合体。
按照社会学家的观点:群体是一群地位和角色相互关联的人;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
它更正式。
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小组或团体是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利益或娱乐而联合或正式组织起来的集体,它反映了群体的特征,但规模比群体小。
二、团体的定义分析1、团体由一个以上的成员组成。
2、团体成员必须是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的,这种纽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交互影响的结果。
3、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持续的交互活动。
4、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三、团体的功能我们之所以需要团体生活,是因为团体可以给我们:1、满足生存上的相互依赖。
2、获得情感满足:身份感、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感觉到被需要、为他人和群体作出贡献觉得自己有价值、存在有意义、亲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3、分享经验、获得成长、社会化。
4、获得社会认同。
5、提供给个人改变社会的力量和影响力。
四、团体类型1、按维系团体成员的纽带性质划分:血缘团体、地缘团体、业缘团体。
2、按群体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划分:正式团体、非正式团体。
正式团体:按规定的手续、程序建立的团体。
非正式团体: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自发产生的,它的权力基础是由下而上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
案例莫过于当今最热门的“超级女生”的超级歌迷们,是最典型的非正式团体。
非正式组织关注的是人及其关系,而正式组织强调以权力、责任体现的正式地位。
3、按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划分:首属团体、次级团体。
首属团体:由少数人组成,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面对面、亲密、持久的互动关系的团体。
如家庭、朋辈团体等。
次级团体:由许多人组成,暂时的、非感情用事,在强制基础上互动。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原创 刘梦主编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原创刘梦主编第一章:小组工作的概述失范/异化: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序状态。
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
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它也涉及群体行为。
小组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计划小组: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小组,可能由组员建立,也可能由组外人士、团体或机构组建。
因此,此类小组的明显特点是事先策划组建的,目的明确。
偶现小组:是人们发现自己身处同一场所而形成的,或者一群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话或互动了解而形成的小组,这类小组的特点是情境性的、自我组织性的。
形成小组:指在外在因素影响下而组织的小组。
它们通常是出于某些目的,在某些人的影响下人为形成的。
自然小组:指由于自然事件发生、人际吸引或成员处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小组。
它们通常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自发成立,如家庭、同伴、朋友网路、街头团伙和帮会。
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与的。
非自愿小组:指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小组,组员参与小组是迫于强制压力和指令而参与的。
封闭小组:指的是从小组首次聚会到小组结束,组员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小组组员。
开放小组:指的是在小组过程中允许组员离开或者加入。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非重点,自己大致了解)一、怎样理解小组工作?小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感到有整体意识,而这个整体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互相影响)有控制其成员相互影响的明确规范或规则 (有一套角色)小组工作: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小组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小组工作是一种过程或方法·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二、小组工作特征: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是有明确的目标。
三、小组工作功能1康复2能力建立3矫正4社会化5预防6社会运动7解决问题8社会价值——来自克莱因的观点四、小组工作类型(选择题)1小组的形成(组成小组、自然小组)2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3成员间的联系(基本小组、次层小组)4小组的结构(正式小组、非正式小组)5组员的界限(封闭小组、开放小组)6小组的性质和目的(社交小组、教化、服务或志愿、兴趣、任务、意识提升、教育、成长、治疗、社会化、自助和互助、社会行动小组)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考试要点:重点在“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和“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这里会出两道题,记得结合书本上的课前思考题去复习。
】一、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是什么?总结:详见课本P211互助互惠的原则2尊重组员的权利和能力3民主参与和决策4赋权的原则5高度的个别化原则小组工作的两个基本概念:在小组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的概念:1.互助2.个人具有改变的潜能社会工作基本工作基本价值观1、人人平等的原则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5、赋权的原则6、发展的原则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一)互助互惠的原则。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必须了解的英文单词Aimmigration Center 移民中心 Cub Scouts 童子军 YMCA 基督教男青年会Charity Association 慈善协会 Looking for similarities 寻找相似性put forward 提出 personality 人格 implementation 实施consciousness 意识 Tyranny 专制 Democracy 民主 Let 放任 bipolar 两极 specification 规范 secondary group 次小组The social target model 社会目标模式Treatment model 治疗模式developmental pattern 发展模式 Reciprocal patterns 互惠模式laissez-faire 放任 authoritarian 专制者 democratic 民主的eclectic 折中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心理特征Freud 弗洛伊德 Homans 赫曼斯 Cooley 库利 Mead 米德Blumer 布鲁默 Burns 伯恩斯 Lewin 勒温 Bourne 伯恩Moreno 莫雷诺 Ailice 爱丽丝 Glasser 格拉瑟 Schutz 舒茨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alternative 替代强化作用Psychoanalytic school 精神分析学派Freud personality system弗洛伊德人格体系id 本我 ego 自我 superego 超我 oral phase 口唇期genital phase 性器期 anal phase 肛门期 incubation 潜伏期defense mechanism 防御机制projection 投射 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 regression 退行 sublimation 升华displacement 移置 Behavioral school 行为主义学派habituation 习惯化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作用operative conditioning 操作性条件作用Stereotype 刻板印象public stereotype 公众刻板印象 private stereotype 私下刻板印象the unconscious stereotype 无意识刻板影响inclusive包容 control need 控制 emotional 情感 esteem 尊重agreement 协议 scale规模assessment、evaluation 评估 data collection 资料收集analysis of data 资料分析 intervention program干预方案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eory 交流分析理论economic limit 经济限制 The efficiency limit 效率限制Similar to real life 类似于真实的生活 Object to measure the effect 衡量效果的对象一、在不同类型团体中,团体领导者的主要工作1、教育团体:团体领导拥有主题知识,兼引导讨论的作用2、讨论团体:团体领导充当促进谈话的角色。
小组工作_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一、团体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财富的增加,制度的变迁,社会问题:贫富分化、新移民的文化适应、公共卫生、犯罪。
2.人本主义与宗教的刺激:由于宗教原因成立了许多机构和社会团体,运用团体的方式来帮助他人。
3.发达的非盈利组织。
二、团体工作的起源1、青年机构:1844年,乔治威廉在伦敦创建英国基督教青年会;1851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1877年,英国基督教女青年会;1906年,美国基督教女青年会;2、儿童服务:(1)童子军1907年,英国童子军;1910年,美国童子军;1912年,女童子军;(2)美国儿童康乐运动1868年,美国波士顿,第一个儿童假期乐园1876年,芝加哥利用公园领导各种有组织的游戏和运动;1885年,儿童乐园运动正式发起;1860年,美国男孩儿童俱乐部成立。
3、移民中心:伦敦的汤恩比馆、芝加哥的霍尔馆、犹太社区移民中心提供就业辅导,低额贷款等经济援助;成立俱乐部、游乐场、幼儿园、成人教育班、舞蹈队等,以提高移民的教育水平,提供正常娱乐。
三、该时期团体工作特点1、团体工作缺乏专业认同;2、大学新增团体服务课程,1923年科伊尔于西储大学讲授团体工作课程;3、团体工作与社区发展关系密切;4、团体工作以提供休闲活动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一、团体的特征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2、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3、团员间相互交往,形成关系;4、团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5、团员有归属感,认同感;6、有相当程度的凝聚力;7、团体的组员有特殊的责任、地位和角色体系;8、团体有一定的规范、准则等社会控制;9、团体有发展阶段;10、有团体文化和氛围。
二、团体工作概念的发展1、社会团体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2、团体工作是一种过程;3、社会团体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4、综合性的团体工作的定义:崔克尔——团体工作是一种方法,通过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助,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和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经验,达成个人、团体、社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1、小组:(结合笔记整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具有一定规范和气氛,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彼此相互影响、具有相应的角色和整体意识的人群。
2、小组工作:(结合笔记整理)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主要由社工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处理个人、人际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的经验,最终实现个人、小组以及社区的发展目标。
3、小组工作的特征:P3-4%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有互动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1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1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和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1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不同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目标是很不相同的。
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寻找组员的真实需求,界定问题,厘定小组目标;4、小组工作的功能:(结合笔记整理)a)对组员而言,小组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b)对整个小组而言,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组员在健康的团队氛围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c)对社会环境而言,小组可以极大地丰富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人提供的经验和力量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推动环境和社会的政策改变使社会和谐。
(笔记内容:1、学习功能:获得接纳和独立2、矫治功能:针对反社会规范3、预防功能:偶发事件、生活危机4、社会功能:发展适合社会环境的工作体系)5、小组工作的类型:P6-9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1.价值观的含义:P20价值观是指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P20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赋权的原则;发展的原则3.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P21•互助互惠的原则。
组员间的关系式互助互惠的,社会工作者跟组员间的关系也是互助互惠的•尊重组员的权利和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权力和自山。
•民主参与和决策。
•赋权的原则。
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小组目标强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高度的个别化原则。
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4.专业标准:P21-22(1)社会工作者需具备的知识结构人类成长和发展;社会和文化基础;助人关系;小组动力和小组辅导理论;生活方式和生涯发展;个人需求评估技巧;研究与评估技术;专业定向。
(2)小组工作者的专业训练:a)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背景训练;b)理论背景:心理学咨询理论、人格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学理论、资源理论、小组c)辅导技巧: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d)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小组评估方法等e)实务经验:实习时间M200小时5.小组工作伦理守则:P22-23a)组员拥有明确的知情权,社工要在开始时告知组员小组的相关情况b)明确保密的原则和措施c)社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和专业教育,具备一定的经验d)社工带领小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接受督导和咨询e)经过筛选选决定组员,形成小组后,确保组员的需求能够在小组中得到满足0 社工有责任协助组员达成治疗目标g)组员在小组中必须得到保护h)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组员i)社工不能利用组员来达到个人目的j)社工有责任对组员进行及时评估和跟进,保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6.小组工作实务的原则:P23a)小组中的个人化原则b)小组个别化原则c)真诚地接纳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d)有意识地在社工和案主间建立一种助人的关系e)积极鼓励和促进组员间的互助合作关系0 小组进行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小组计划,以更好满足小组和组员的需要g)因地制宜的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能力h)鼓励组员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决策过程,体现民主精神i)工作者在主持小组过程中,要有热情,具有人情味和自律性。
7.小组工作实务原则(中国):P25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实务,至少要特别重视下列几个原则:a)程序性的原则。
小组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和个人能力,必须做到善始善终b)知情的原则。
组员有权了解小组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具体内容c)保密原则。
对组员的个人资料进行严格保密,需要录音录像时须得到组员的书面同意;所有资料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
同时,要向组员解释清楚生命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d)尊重组员的原则。
组员有权决定是否参加某些小组活动及是否中途退组e)理论联系实务的原则。
工作者一方面要对小组工作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另-•方面也参与了知识创造过程。
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1、需求理论:P30需求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生活的源泉。
人的需要按照起源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舒茨的人际需求理论(主要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小组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a)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b)需要满足方式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儿童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起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c)基本人际取向:主动包容型与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与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与被动感情型d)三种人际的相容:互换相容、发动的相容、交互的相容e)关于小组的形成与瓦解(与不相容的小组相比,相容小组有更大的凝聚力,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搞生产率)%1需求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a)帮助小组工作人员把握小组的方向b)帮助小组工作人员明确小组的目标c)帮助小组工作人员更好的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2、小组动力学理论:P33山勒温创立,小组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小组行为等等。
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没一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
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⑴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场域理论)⑵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⑶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3、社会学习理论:P34⑴代表人物:班杜拉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自我调节过程。
(观察学习与模仿;替代强化;认知的重要性;交互决定理论)⑵社会学习理论对小^1LE作的启示%1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1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1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对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4、镜中自我理论:P36⑴代表人物:库利a)人与社会的关系b)镜中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想象和自我评价c)首属小组: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
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⑵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的启示%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1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2的反应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1重视首屈小组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给个人终生的发展打上的烙印,是很多理论都涉及的观点5、交流分析理论:P37⑴代表人物:波恩社会交往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
当两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互相碰在一•起的时候,迟早某人要说话,或者向其他人致意,这就叫相互作用刺激。
另外的人会说一些货做一•些与这种刺激有某种关系的事情,这就叫相互作用反应。
⑵核心内容a)关于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状态b)沟通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暧味型)c)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我不好-你好型;我不好-你也不好型;我好■你不好型;我好-你也好型⑶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a)该理论所解释和描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反战模式的小组工作b)该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2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c)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状态、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的束缚的关系d)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6、小组动力分析:P40(1)小组动力的含义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上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务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2)小组动力因素分析p43%5A.静态方面%1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是有目标、有组织体制和拥有资源的实体,包括学校、医院、各种青少年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机构、妇女小组以及政府或民间的所有组织。
首先,机构对小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机构对小组过程的影响%1小组的特性:包括小组的类型;对象;原理;目标;名称;主题;规模;结构:形式;时限;空间安排;时间安排;契约形式%1小组带领者的因素:小组带领者应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来担任。
需具备相关的技能%1小组组员的特性:小组成员是指参加小组并将最终从小组获益的那些人。
特性有社会背景、年龄、性别和人格特质。
B.动态方面小组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的沟通和冲突、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以及小组的评估(3)小组的动力模型•爱丽思和费西的小组动力模型•杨极东的小组动力基本模式•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式•多向度小组结构动力模型(重点)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一、社会目标模式:P521、目标总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具体分为三个层次:%1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1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自尊心和社会能力;%1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觉醒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