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对牲畜精子和植物发芽过程的影响——日本生物磁学研究简介之一
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存在的磁力感应区域,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研究和实验证据进行分析。
一、磁场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磁场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
早期研究表明,适度的磁场刺激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实验证明,在一定磁场刺激下,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显著提高。
这是由于磁场能够加速种子内的胚乳吸水和胚轴伸长,从而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磁场强度则可能对种子和幼苗产生不良的影响,抑制萌发和生长。
二、磁场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磁场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细胞分裂和酶活性上。
研究发现,适度的磁场刺激可以提高植物细胞的分裂活性,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的生长。
同时,磁场还能够调节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如过氧化物酶、抗氧化酶等,从而影响氧化还原平衡并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这些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植物的生长和抗逆能力。
三、磁场对植物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磁场对植物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
实验证明,适度的磁场刺激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密度,提高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
这是由于磁场能够增加根毛的数量和长度,促进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磁场还能够影响植物体内离子通道的开闭,调节根系对离子的吸收和运输,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四、磁场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磁场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适度的磁场刺激可以增加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和积累,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磁场刺激还能够调节植物叶片内的叶绿体结构和功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磁场强度可能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光合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综上所述,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复杂而微妙的。
适度的磁场刺激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植物的生理代谢、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能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逆能力。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磁场是地球和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我们周围也有很多人造磁场,如电器、通信设备等。
许多研究表明,磁场对生物体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动物的导航、生物的代谢、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
磁场对动物导航的影响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
许多动物,如鸟类、昆虫和鱼类,能够利用地球的磁场进行迁徙和导航。
研究发现,这类动物的导航行为与地球的磁场息息相关。
例如,一些鸟类在迁徙时会依靠地球的磁场定位和导航,当人工磁场干扰到它们的导航系统时,它们的迁徙路线会受到影响。
这表明磁场对动物的导航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此外,磁场还对生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磁场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实验证明,较强的磁场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和茎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类似地,磁场对动物的代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暴露在较强磁场中的生物体,如小鼠和细胞,能够产生更多的ATP(细胞内能量储存分子)和抗氧化酶,从而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
细胞生长和分化是生物体发育和修复的基本过程,而磁场也对这些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一些实验表明,暴露于适当磁场下的干细胞能够增加其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从而有助于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磁场还能够促进细胞的迁移和细胞凋亡的调控。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电磁过程和生物体的电动力学性质来实现的。
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具有一定的电磁特性,包括细胞膜的电位差和离子通道的导电性等。
磁场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电位差,调节离子通道的导电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电流和电荷分布。
这些电磁过程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然而,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磁场对生物体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不明确的问题。
例如,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是否具有剂量效应,不同强度的磁场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磁场,而生物体是其中最脆弱的一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寻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既有支持磁场对生物体有益处的研究,也有注重磁场对生物体有害影响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炎热的话题展开讨论。
1. 磁场对植物的影响磁场不仅对动物,对植物也有影响。
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事实上,磁场可以代替阳光,并且还可以提升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养分含量。
在植物正常发育的生长过程中,其含有的生物电场和生物磁场与环境中的磁场通过酶反应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取,也可以调控植物生长的方向。
当然,过强的磁场也会影响植物的发育,甚至引起植物死亡。
2. 磁场对动物的影响磁场对动物的影响,尤其是对候鸟等动物迁徙和导航的影响尤为重要。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磁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导航和迁徙,如候鸟在冬季朝南迁徙、夏季朝北迁徙。
磁场对于动物的影响,还可以表现在动物的健康上,例如发育、生殖、免疫系统和夜间睡眠等方面。
研究发现,小鼠在特定磁场下生长能力和免疫力更强,还具有延寿作用。
3. 磁场对人类的影响磁场对人类的影响一直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磁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天然的疗法。
早在古代时期,许多文化中都有涉及磁石治疗的史料。
现代磁疗往往使用的是强磁铁等器材,在医学上称之为“磁场治疗”。
磁场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如骨质疏松症、关节病、疼痛、神经疾患和心脑血管病等。
但是,目前关于电磁场对人类健康的争论还是很大的。
某些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电磁场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经常使用电磁波辐射的人群,容易患有头痛、失眠、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
但是,这些研究中还没有找到直接证明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确凿证据。
4. 总结综上,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是促进生长、导航迁徙、提升健康功能和疗效等方面。
然而,过度的磁场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磁场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在科技等领域中对磁场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控。
强磁场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强磁场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强磁场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虽然磁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强磁场环境对生物体产生的效果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强磁场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现有研究结果。
首先,强磁场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适度的磁场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并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
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强磁场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根系具有更多的侧根和根毛,从而增加了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此外,强磁场环境还可以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强磁场环境还对昆虫的生长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昆虫在强磁场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生物钟被扰乱,从而影响了其取食、繁殖和迁徙等基本生活行为。
例如,蜜蜂在强磁场环境下会偏离正确的航线,导致其无法准确找到蜜源。
同样,在强磁场环境下,蚊子的取食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除了植物和昆虫,强磁场环境对小型动物的生长也有影响。
研究发现,小鱼在强磁场环境下生长缓慢,且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相反,在适度的磁场下,小鱼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状况都得到了改善。
类似地,强磁场环境还会对小型哺乳动物的生长和运动能力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磁场环境下生长的小鼠比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小鼠体重更轻,运动能力较差。
强磁场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强磁场环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尽管MRI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长时间处于强磁场环境中可能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高强度磁场对人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有一定影响。
此外,长期暴露于强磁场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的生物钟和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强磁场环境对生物生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尽管目前的研究尚不完整,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强磁场环境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指导。
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物理现象。
本文将探讨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磁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磁场刺激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这是因为磁场刺激可以改变种子内部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从而加速种子的发芽。
例如,磁场可以增加种子中的细胞分裂速率,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此外,磁场还可以影响种子中的激素合成和转运,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发芽。
因此,磁场对种子发芽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磁场的响应是不同的。
有些植物对磁场刺激非常敏感,而有些植物则对磁场刺激不敏感甚至具有抑制作用。
这与植物自身的特性和生理状态有关。
例如,一些耐旱植物在受到磁场刺激后,其抗旱性能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了种子的发芽。
而对于一些敏感的植物来说,过强的磁场刺激可能会导致种子发芽受阻。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来调整磁场的强度和频率,以达到最佳的促进效果。
除了磁场强度和频率的调整外,磁场刺激的时间和持续性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适当的磁场刺激可以在种子休眠期结束后促进种子发芽。
这是因为磁场刺激可以激活种子中的生理过程,从而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促使种子开始发芽。
然而,过长时间或过强的磁场刺激可能会对种子的发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理状态来确定磁场刺激的时间和持续性。
此外,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种子对磁场刺激的响应。
例如,在较高的温度下,磁场刺激对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而在较低的温度下,磁场刺激可能对种子发芽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以调整磁场刺激的条件。
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

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电磁场无处不在。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到电力传输的高压电线,再到自然界中的闪电和地球的磁场,电磁场以各种形式存在着。
然而,这些电磁场对生物体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引人关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磁场。
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物理场。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而磁场则是由电流或磁体产生的。
当电荷或电流发生变化时,电磁场也会随之变化。
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影响通常是在高强度电磁场暴露下短时间内发生的,例如在高压变电站附近工作的人员可能会遭受电击。
这种情况下,电磁场的能量可以直接对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导致烧伤、心跳紊乱甚至死亡。
然而,这种高强度电磁场暴露的情况相对较少。
更多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慢性影响,即长期暴露在相对较低强度的电磁场中对生物体产生的潜在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和难点。
研究发现,电磁场可能会对生物体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电磁场中可能会导致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电磁场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了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
对于生殖系统,电磁场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在电磁场中可能会影响男性的精子质量和女性的生殖激素分泌,从而对生育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来证实。
免疫系统也是可能受到电磁场影响的一个方面。
一些实验表明,电磁场可能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降低生物体的抵抗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另外,电磁场对细胞的代谢过程也可能产生作用。
它可能会影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改变蛋白质和 DNA 的合成,从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产生影响。
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各种影响。
例如,某些实验发现长期暴露在电磁场中的小鼠出现了行为异常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情况。
磁场对低温保存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磁场对低温保存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安芳兰;牟克斌;刘学荣;杨保田;张兆旺;黄成定;宋玉霞;董金杰;武发菊;董文教;黄银君【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年(卷),期】2009(010)001【摘要】[目的]探讨磁场对低温储存鸡精液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5ml新鲜鸡精液同样分成五组,每一个以1:4以体积比稀释。
通过没有磁性处理的组作为对照,其他四组分别在自制磁化器中磁化6,12,24和48分钟。
随后,所有五组储存在2-4℃,并定期观察精子运动,存活时间,存活指数和畸形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磁性组显示出更高的精子动力和有效的生存指数以及较低的畸形率。
与对照相比,该组的有效存活指数磁化24分钟是最高的,增加了7.75%。
[结论]磁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储存在低温下的鸡精液的质量。
【总页数】3页(P108-110)【作者】安芳兰;牟克斌;刘学荣;杨保田;张兆旺;黄成定;宋玉霞;董金杰;武发菊;董文教;黄银君【作者单位】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甘肃省农业工程规划院,甘肃兰州,730046;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场与植物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的探究所得的数据,非常明确的显示,磁场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相当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电子传递的影响:在植物生命过程中,存在着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电子的传递过程,而磁场对这个过程产生作用。
2.对自由基活动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种子发芽等伴随自由基的产生、转移和消失,它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性,它所带的自旋的磁场,与外磁场作用,使自由基活动受影响。
3.对生物膜通透性的影响:植物的生物膜对钠、钙、钾等离子的主动和被动输送,进行植物的新陈代谢,能量交换,磁场的作用会提高种子的活力。
4.对蛋白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磁场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及新陈代谢。
5.对遗传基因的影响:DNA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磁场能对DNA中氢键的变化起作用,从而导致遗传的变异。
我们的试验对农业生产有什么现实意义呢:a. 可以将种子进行磁场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健壮度。
b. 鉴以磁化水对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生长的作用,农业生产中可制作磁肥,投资极少,效果明显,为农家增加一种取之不尽的肥源。
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农产品。
c. 利用我们发现的强磁场可以使植物发生遗传基因变异的现象,可以利用强磁场对种子和作物作用,促其产生变异,培育出良种,这个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由于我们知识的限制,磁场对植物的生物效应的探究还很初步,但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文章发表于卫生部《中国保健》人体生物结构层次可分为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至整体。
在每一结构的磁性,有的是本身具有的,有的是生物功能过程中电磁感应效应,有的是生物机体所处在的环境能量场对其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的身体中很多的微量元素是属于磁性元素,例如:含有铁元素的血红蛋白、铁蛋白、肌蛋白,含有铜元素的蓝蛋白、肝铜蛋白,含有钴元素的维生素B12,还有属于过度元素的锰、钼、钒、锌等,我们叫他们微生物材料,这些磁性生物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顺磁性,在蛋白质、酶的生物功能活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磁学的效应及运用

生物磁学的效应及运用生物磁学是指生物在外部磁场下的响应与变化的科学研究。
生物磁学的效应包括生物体对外部磁场的感知、反应和调节等过程。
而生物磁学的运用,则是指利用磁学的原理探究生物体的组织、功能、病理及药物作用等相关问题。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探讨生物磁学的效应及运用。
生物磁学的效应1. 生物体对磁场的感知生物体可以感知地球的磁场,并以此进行导航和定位。
对于某些动物来说,磁场感知是其生存的必需条件,例如一些鸟类和鱼类。
人类也能感知地球磁场,但这种感知是很微弱的。
一些研究发现,人类的视网膜和听觉器官都含有可感知磁场的物质。
2. 生物体对磁场的反应生物体在磁场的影响下,具有许多反应和调节作用。
磁场的强度、方向和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生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心率、血压、呼吸、神经功能等。
3. 生物体对磁场的调节生物体对磁场的调节表现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如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
磁场能够影响生物体内部的电子运动和离子流动,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生物磁学的运用1. 生物医学成像生物磁学可以用于对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无创检测和诊断,如脑磁图(MEG)、心电图(ECG)等。
这些成像技术可以在不影响生理功能的前提下,对各种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2. 生物信号检测生物磁学可以检测各种生物信号,如神经电、心电、肌电等。
这些生物信号可以反映出生物体内部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
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信号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3. 生物药物作用研究生物磁学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对生物体内部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药理学机制,并为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帮助。
4. 生物信息处理生物磁学可以用于对一些复杂的生物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如信号分析、数据挖掘、模型拟合等。
这种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机制和规律,为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生物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磁场生物学效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磁场生物学效应机制的初步研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磁场无处不在。
从地球自身的磁场,到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所产生的磁场,磁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磁场对于生物体的影响,即磁场生物学效应,却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尚未被完全揭示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磁场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现象。
磁场生物学效应指的是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所引起的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直接由磁场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也可能是通过影响生物体内的各种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功能而间接产生。
从微观层面来看,磁场能够对生物体内的带电粒子产生影响。
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带电粒子,如离子、电子等。
当生物体处于磁场中时,这些带电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它们的运动轨迹和分布。
例如,磁场可能会影响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关,进而影响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和跨膜电位,最终影响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理功能。
磁场还可能对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产生影响。
自由基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量的自由基会对细胞造成损伤。
研究发现,适当强度的磁场可以调节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从而维持生物体内自由基的平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分子层面,磁场能够影响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和功能。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磁场可能通过改变分子内电子的自旋状态,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功能。
从细胞层面来看,磁场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都可能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特定强度和频率的磁场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磁场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这种差异可能与磁场的参数、细胞类型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有关。
对于组织器官来说,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容忽视。
例如,磁场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磁场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管张力等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磁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对生物体有着潜在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效应,还可能涉及到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比如,许多动物在迁徙过程中会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
一些研究表明,磁场可以影响鸟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的迁徙行为。
这些动物可能会感知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并利用此信息来确定自身位置。
虽然我们还不完全了解动物如何感应磁场,但这种现象表明磁场对生物的导航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磁场对于一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可能具有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磁场可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和酶活性。
例如,研究发现,磁场可以促进某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对于植物来说,磁场对其营养吸收、种子胚胎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等方面也可能起到调节作用。
尽管这些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磁场对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于哺乳动物和人类来说,磁场的影响可能更为微弱,但仍不能被忽视。
一些研究表明,磁场可能与人体的生理过程有关。
例如,磁场被认为可能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传导和突触可塑性。
早期的研究显示,磁场可以改变脑电图和诱发一些电生理反应。
此外,磁场对于大脑中神经元的功能和活性也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虽然这些结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它们表明磁场对大脑活动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深入研究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时,我们需要关注可能的机制。
当前对于磁场影响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但存在一些假设。
有些研究者认为,磁场可能通过影响生物体内的离子通道和离子交换来产生生物效应。
离子通道在细胞内负责传递电信号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传输。
磁场可能会影响这些通道的开闭,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此外,磁场还可能与生物体内的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
这些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和证实。
尽管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机制还存在很多未知之处,但已有的研究表明磁场可能对生物体的行为、生长和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磁场处理对作物生物效应的影响

表 1 不同磁场强度处理不同时间对玉米的生物效应
处理时间 min
0(CK) 30 60 90
100 G
根长 株高
cm
cm
5.36 b 5.92 b
5.81 b 6.99 ab
6.26 ab 8.29 a
7.65 a 7.53 ab
200 G
根长 株高
cm
cm
5.36 b 5.92 b
6.90 ab 7.79 ab
同磁场强度处理不同时间对大蒜苗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磁场强度 100 G 处理 90 min 对大蒜的 根长有显著影响,为 26.07%。但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90 min 最 高 为 13.92%;磁 场 强 度 200G 在 根 长 和 株 高 上 都 有 显 著 影 响 ,不 同 处 理 时 间 (30~90 min)对 根 长 影 响 不 显 著 ,根 长 30 min 最 高 为 30.36% , 株 高 30 min 为 20.68% ; 磁 场 强 度 290 G 在根长和株高上都有显著影响(株高在处理 30 min 时 除 外),不同处理时间(30~90 min)对 根 长 影 响 不 显 著 ,处 理 90 min 与处理 60 min 对株高影响不显著,60 min 对根长促进 作用最大达 30.71%,90 min 对株高促进作用最大达 27.56%。 磁场强度对大蒜苗期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株高,不同的磁 场强度之间对株高的促进作用差异不大。 2.4 磁场处理对作物苗期根鲜重的影响
3.53 a 20.05 a
200 G
根长 株高
cm
cm
2.80 b 17.60 b
3.65 a 21.24 a
磁场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磁场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磁场是指空间中存在的磁力的场景。
磁场对生物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无论是地球的磁场,还是外部人工磁场,均会对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首先,地球的磁场对生物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磁场保护着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磁场能够形成磁屏蔽效应,将宇宙射线和太阳风带电粒子导引到地球两极附近的磁层中,保护了生物体不受这些高能粒子的直接伤害。
如果地球没有磁场,生物体将面临辐射病变和细胞损伤的风险。
其次,外部人工磁场也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手机等。
这些设备都产生了磁场。
长期接触这些电器设备的人可能会受到长时间的磁场辐射,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研究,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的人容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生殖功能受损等问题。
然而,人工磁场对于医学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就是利用人工强磁场与生物体内部各种核磁共振的相互作用原理实现的。
另外,磁场也可以对生物体的定位、导航和迁徙产生影响。
许多动物都具备感应磁场的能力,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定位和导航。
比如,候鸟能够利用地球磁场确定南北方向进行迁徙。
鱼类可以通过感应磁场的变化来寻找食物和孕育后代的地点。
这种磁感应能力在生物体中被称为磁感应。
此外,磁场还可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节律和代谢。
研究发现,弱磁场能够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节律,如睡眠、饮食和交配行为等。
磁场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可以改变种子的发芽速度、根系的生长方向等。
总之,磁场对生物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作用。
地球磁场保护了生物体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外部人工磁场可能对生物体产生辐射影响,生物体的定位、导航和生理节律都受到磁场的调节。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生活和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人类与磁场环境和谐共处提供了参考。
地球磁场变化及其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地球磁场变化及其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与我们息息相关且十分复杂。
在地球的许多属性中,磁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地球拥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磁场,它在地球内部形成并延伸到太空中。
然而,我们可能不太了解磁场的作用和变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磁场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以及地球的自转运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地球内部的熔融岩浆通过磁性物质的运动形成了一个大约呈球形的磁体,称为地球核。
地球核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磁场的形成。
这个磁场呈现出类似于一个巨大磁铁的形状,从地球南极延伸到地球北极。
地球磁场的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根据地质记录的数据,我们知道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在历史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地磁漂移。
地磁漂移不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内逐渐发生的。
磁北极和磁南极的位置会随着地磁漂移逐渐改变一些。
这种变化对生物环境可能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
地球磁场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有些生物,尤其是迁徙动物和海洋生物,会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或寻找食物。
它们能够感知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方向。
因此,当地球磁场发生变化时,它们可能会受到影响并改变迁徙路径或觅食行为。
此外,地球磁场的变化还可能对地球上的电离层产生影响。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部分,它对于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非常重要。
然而,当地球磁场发生变化时,电离层的形态和稳定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这可能导致地球电离层的厚度和密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的运行。
另外,地球磁场的变化还可能对地球生物体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可能会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一些生物可能会对这种变化产生反应,进而影响它们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然而,我们对这方面的了解还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地球磁场变化对生物的具体影响机制。
磁场对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研究

磁场对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研究磁场是地球上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它们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生物。
磁场对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例如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磁场如何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探究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
1. 磁场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磁场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植物可以对磁场作出反应,例如可使种子发芽更快或植物长得更高。
一些新的研究重点关注磁场如何影响植物的形态和营养摄取。
一项2011年的研究表明,强磁场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该实验在控制实验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磁场下植物根系的生长,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下,植物根系的生长长度大幅增加,仅在磁场小于40 mT(毫特斯拉)时,植物根系的生长受到了抑制。
此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也受到磁场的影响。
一项2012年的研究发现,在不同频率的磁场作用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磁场还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甚至可以促进植物器官再生。
2. 磁场对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有关磁场对动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已有一些实验表明磁场可以影响动物的精子活性和胚胎发育。
一项2009年的研究表明,强磁场可以减缓小鼠精子的运动速度和精子的数量。
这项研究还发现,暴露在强磁场中的小鼠受到了DNA损伤,这可能是由于磁场干扰了细胞内的电荷和离子流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磁场可以影响动物的胚胎发育。
一项近期的研究发现,将小鼠胚胎暴露在强磁场下,可以促进胚胎的分裂和发育。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磁场对细胞内钙离子的控制作用,从而影响了胚胎发育过程。
3. 磁场如何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磁场对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具体影响机制仍存在争议。
有一些学者认为,磁场与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相关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其对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影响。
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磁场对生物体内的钙离子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钙离子在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电磁场变化对生物进化影响

地球电磁场变化对生物进化影响地球拥有一个强大的电磁场,也被称为地磁场。
这个电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部分生成的,它具有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的重要作用。
然而,地球电磁场并不是完全稳定的,它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这种电磁场变化对生物进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地球电磁场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首先,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生物的导航和定位能力。
许多动物,如候鸟、迁徙性鱼类和昆虫,依赖地球的磁场进行导航。
研究表明,一些动物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变化而迷失方向或失去导航能力。
当地球电磁场发生剧烈变化时,这些动物可能会迷路,无法找到迁徙的路径,这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地球电磁场变化可能对生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许多生物内部都存在着一种叫做磁素的物质,它可以感知地磁场的变化。
研究表明,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生理过程。
此外,一些动物会受到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行为。
例如,一些候鸟会在地球电磁场变化时改变它们的迁徙方向和时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些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可能会对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对生物的进化产生影响。
此外,地球电磁场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还可能涉及到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DNA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研究表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昆虫和小鱼会出现DNA序列的改变。
这种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新的物种或品种的出现,从而推动生物的进化。
最后,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还可能通过影响地球气候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影响生物的进化。
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和极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球气候。
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改变、食物链的重塑等生态系统的扰动,从而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和节奏。
总结起来,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对生物进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到导航和定位能力的丧失、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以及对地球气候的连锁反应。
磁场的生物效应研究

磁场的生物效应研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磁场无处不在。
从地球自身的磁场到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所产生的磁场,磁场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磁场究竟对生物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磁场的生物效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磁场。
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场,它由磁力线组成,可以对处于其中的磁性物质产生力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地球的磁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保护罩,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和导向作用。
对于生物而言,磁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细胞层面,一些研究表明,磁场可以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
例如,适当强度的磁场可能会促进细胞内的离子转运,从而影响细胞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
此外,磁场还可能对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动物行为方面,磁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许多动物,如鸽子、海龟等,能够利用地球磁场来进行导航和定位。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这些动物体内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器官或细胞,能够感知磁场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从而引导动物的行为。
比如鸽子,它们的眼睛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感知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帮助它们在长途飞行中找到回家的路。
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些研究表明,磁场治疗可能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在治疗骨折方面,适当强度的磁场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这是因为磁场能够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加速骨组织的修复过程。
此外,磁场治疗还被尝试用于缓解疼痛、治疗失眠等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磁场治疗的效果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显著的,其作用机制也尚未完全明确,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
在植物领域,磁场同样发挥着作用。
研究发现,磁场可以影响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一定强度的磁场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促进幼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这可能与磁场对植物细胞内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调节有关。
但是,磁场的生物效应并非都是积极的。
磁场对精子生长发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磁场对精子生长发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肖忠文
【期刊名称】《衡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18)004
【摘要】本动物实验选用二十只雄性家兔,均数分成试验组(加磁)和对照组(空磁)。
加磁采用旋磁机,磁场强度为3000GS,每天加磁三十分钟,连续加磁一周。
于第八天开始采精进行形态观察和计算精子密度及存活时间测定,以后每周检测一次,连续检测十三周。
人类精子试验采用同一壮年人新鲜精液,经常规处理后,平均倒入试验组(放入300GS磁片)和对照组(放入同样大小的铁片),每隔8~12小时检测一次,直到进入“Ⅰ”级为止。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家兔和人类精子的形态均有明显的影响,精子的密废明显下降;对精子寿命的影响尤为显著,经磁场作用后,不论是家兔或人类精子,存活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0~15小时;而100%的精子活动力下降,比对照组提前15~17小时进入“Ⅰ”级,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总页数】5页(P342-345,383)
【作者】肖忠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9.4
【相关文献】
1.强精煎对奥硝唑所致少弱精子症大鼠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 [J], 宾彬;陆海旺;王杰;王德胜;徐杰新;覃智标;梁劲松;庞秋华;崔锦珠
2.恒定磁场对小鼠精子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马玲;张元珍;胡伦颖
3.脉冲电磁场与功能矫治器作用下大鼠下颌生长发育X线测量研究 [J], 郭宏铭;周学军
4.磁场对精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东生
5.助孕消抗方对雌性大鼠抗精子抗体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陈群;康晓玲;樊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加磁场对种子发芽和生长影响研究

外加磁场对种子发芽和生长影响研究植物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加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大量的植物退化甚至灭绝。
因此,研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机制,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外加磁场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其对植物发育和生长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一、外加磁场对植物发芽的影响磁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研究中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种子发芽方面,外加磁场可以影响种子的活力、发芽时间和发芽率等。
因为磁性物质能受到磁场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形态和结构,因此一些科学家研究了磁场对种子内部化学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磁场通量密度(MFID)对种子内部化学物质的含量有不同的影响。
小麦和燕麦种子在半弱磁场下,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种子体内的质蛋白和油酸的含量却有所增加,表明磁场对种子发芽率和生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磁场下种子的发芽率不同,有些种子在正磁场下发芽率较高,而有些种子在负磁场下发芽率较高,这说明磁场对于不同植物品种的作用是大小不一、甚至相反的。
同时,还有一些实验表明,磁场的方向对种子的发芽也产生了影响,随着磁力方向的旋转,种子的发芽率也会相应发生波动。
二、外加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除了发芽以外,外加磁场还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实验表明,磁场力线的密度、方向和周围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态。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细胞内的酶类活性、质细胞壁厚度和细胞分裂等皆与外加磁场有关。
在磁场的作用下,细胞膜的渗透性能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离子和水分的流失和吸收受阻,减缓细胞的分裂和增生速度。
但是另一方面,较为合适的磁场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不同适宜磁场的作用下,植物代谢功能的改变能增强植物的抗性,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外加磁场机理尽管外加磁场对植物发芽和生长有影响,但具体的机理仍不十分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AA < 3A - B@AA 指精细胞 1 。该稀释液 是含 +,8 ,3$ C(D(* 、 +,8 ,3$ ’E#C 、 0,3$ ’EBA 等和酸碱度为 FC98 + 的复 合型稀释液。 冷冻死亡精子,是从运动精子试 样中取出一部分制备成的。具体做法 是:把取用的这部分运动精子放入玻 璃试管中,并把它直接浸入到液态氮 中冷存起来。使用时在流动的水中反 复进行 0 次解冻操作,即可达到实用 状态。 自然死亡精子,是把没有经过冷
!
!"#$%&’()"*$ 学术研究
!
磁场
对牲畜精子 和植物发芽过程的影响
—— — 日本生物磁学研究简介之一
齐凤春 -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 前 言
辽宁 大连 ++.,/0 1
了一些关于牛精子取向的文章 4 7 ,. 5 , 分 别研究了用唾液酸酶处理和在 76,3) 磁场下作用三种 - 运动精子、 冷冻死精 子和自然死亡精子 1 牛精子的取向问 题。 并 且 ,还 分 别 用 +: & < = 处 理和 76,3) 磁场作用几种不同试样 - 完整 精子、去膜精子和核膨润化精子 1 时, 研究了牛精子的取向问题。 片根保
膨润化的精子试样。 为了切掉精子的头部和鞭毛部, 把前述的沉淀后的混合精液取出一 部 分 , 在 +,3 下 保 存 , H I 天 。 取 ,-./ 的 精 子 悬 浊 液 移 放 到 +5 );@8 9AB 、 +-.$ C)) 和含有 ,-- 单位 6 ./ 肝硫酯稀释液中,在 4-3 下培养 +J分钟后,再振动培养管,则精子的头 部和鞭毛部被切断下来了。而后, 再 把这些切掉头和鞭毛的精子悬浊液 取 ,-./ , 移 放 到 +./ 的 稀 释 液 或 含 即成为切掉头和鞭 & 6 7 的稀释液中, 毛的精子试样。
一批装置为 0RS M T 4S 4-&E 6 .. 2 。 在第 一批和第二批实验中所施加的磁场时 间, 均为 J0 小时。 现 在,就分 别介绍 对应二 批实验 研究的实验方法。 第一批研究的实验方法
L, N
:从未
经酶处理的精子试样中取出一部分, 作为不施加磁场的对照组用样,其余 的为施加磁场的实验组用样,此时的 运动精子、冷冻死亡精子和自然死亡 精子,又分酶处理的和未经酶处理 的。试样, 经磁场作用后, 被移到带有 角度测微计的平台上,进行精子取向 的测量。 精子取向方位: 从磁场的 ’ 极到 *
子, 只在 7,8 73) 磁场下垂直取向率就 达到 9,: ;牛的精子,在 +,,3) 下开 始受到了影响,在 +,,,3) 下,其取向 率几乎达到 +,,: 。其原因, 是与荷电 体 的 精 子 运 动 以 及 与 ;’% - 脱 氧 核 糖 核酸 1 有关。 至于精子中是否有磁性物 质, 尚不清楚。最近, 菅大助等又发表
注:+O
每个实验体有 +--- 或多些的精子; ,O 每行的百分率, 不一定等于 +-- , 因为是 H 舍 J 入到第 + 位中; 2 头公牛 P , 个实验体, LO
酶处理, 是指用唾液酸酶处理; 中心场 HJ-N) 的静磁场。 HO 加磁场是指用 ,H 小时的作用,
+, 生物磁 学
!
!"#$%&’()"*$ 学术研究
冻处理的运动精子,在 0GH 的保温箱 中放置 7 天以上即可。 在实验时再把上述精子试样,按 酶处理的和非酶处理的分装在不同的 试管中,并在 0,H 的恒温水槽中培养 + 小 时 。至 于 具 有 带 电 物 质 的 硅铝 酸 的酶处理,是采用 IEJ@KL 等人的方法 各 进行的 4 G 5 。把培养成的牛精子试样,
!
不论是 运动精子、冻 死精子还是 自然死亡精子,相对于磁场为上下方 向的 5 7 轴 6 , 即呈现垂直取向状态。相 对于磁场为左右方向的 5 8 轴 6 , 即呈现 水平取向状态。 由表 + 可知, 规律性不 大明显。对 9: ; <=>?= 和 @AB ; <=>?= 精子而言, 施加磁场作用的, 其垂直取 向率远高于对照组。同样是施加磁场 的, 是不经酶处理的好, 还是经酶处理 的好,情况较复杂一些。例如对 9: ; <=>?= 运 动 精 子 来 说 , 不 经 酶 处 理 的 5 11C 6 比经酶处理的 5 +3. DC 6 好; 对 9:<=>?= 冻 死 精 子 而 言 , 经 酶 处 理 的 5 +/. /C 6 要比未经酶处理的 5 +,. +C 6 好一些;对 9: ; <=>?= 自然死亡精子 而言,也是经酶处理的 5 +E. ,C 6 比未 经酶处理的 5 +3. EC 6 好。 垂直取向率:进一步对整个实验 中的精子的取向率进行总结,表明经 磁场作用后, 垂直取向率比较高。 酶处理对垂直取向率的影响是对 运动精子而言: 对照组为 3F. 1C , 磁 作用组为 E,. -C ,而磁作用兼酶处理 组为 E/. EC 。不过磁场兼酶处理组与 磁作用组相差不大。对冻死和自然死 亡精子而言磁场兼酶处理的垂直取向 率最高。
生物磁 学 ++
!
!"#$%&’()"*$ 学术研究
!
在一 个实验空间 内,总共 测定 +--个以上的精子。采用统计组合程序稳定 放大系统,对这 . 类方向的精子进行垂 直和水平方向的测定。 每个实验空间内精子,统一核算数 ’ / +---- 以上,为了减小误差,每个实 验空间内, 用重复次数除以加权平均值, 即可求出垂直取向率。垂直取向率和水 平取向率的分离比,用 0 , 检测法进行核 定。 第二批研究的实验方法 1 2 3 本批实验研究所用的试样为第 , 4 , 节中所介绍的: 除膜精子、 膨润化精子及 切头和切鞭毛的精子。对精子试样的封 存和置放方法, 与第一批实验时相似。 经 磁场作用后对取向进行测定。 在实验空间中, 总计测定了 2--- 以上的精子。 但是由于膨润化处理, 精子头部严重破损变形, 相对于磁场方向无所谓上下左右的区别, 只能分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二大类。 精子的鞭毛部是把头部切断的部位作为基 点, 可分成上下左右方向四大类。具体实验内容, 可参看有关的研究内容。
图J
精 子 按 取向 方 位的 分 类
图 中 : 为 WX P FG=;G 精 子 , Y 为 WX P FG:;: 精 子 , D 为 CAZ P FG=;G 精 子, < 为 CAZ P FG:;: 精子, = 为 [\9 P
图+ 牛精 子 的磁 化 装 置
\ 为 [\9 P FG:;: 精子, ]为 FG=;G 精子, ^@9 P FG=;G 精子, > 为 ^@9 P FG:;: 。
取向率 5 6 7 精子实验状态 89 : ;<=>< 运动精子 未加磁场 加磁场: 未经酶处理的 经酶处理的 冻死的精子 未加磁场 加磁场: 未经酶处理的 经酶处理的 自然死亡的精子 未加磁场 加磁场: 未经酶处理的 经酶处理的 +HI M +MI L ,-I . ,-I , +HI M +.I L ,-I H ,-I HI , LI M +-I 2 .I H LI M LI H ++I .I 2 +L-.L +L,-K LI , +MI K HI , ,HI H HI , ,,I , LI J ,-I L +,,LM +LI + +JI J ,+I 2 ,2I 2 ++I + +-I + +MI H +MI , HI J ,I 2 +LI , ++I , LI K ,I M +JI + +HI + +L+-+ +,MLL LI , ,,I L LI 2 ,+I L LI + ,+I , LI ,,I H +,.HL ,,I +HI 2 +HI , ,MI , ,+I 2 +HI L +JI + +MI , JI L ,I . .I J KI HI J ,I H .I . +-I , +,22, +,M.2 HI J +.I . JI +KI . JI ,+I + JI + ,-I 2 +,J2H 89 : ;<?>? 垂直方向 @AB : ;<?>< @AB : ;<?>< CDE : ;<=>< CDE : ;<=>< 水平方向 FGE : ;<=>< FGE : ;<=>< 精子总数
。龟田裕孟等,
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
在 +22, 发 表 了 人 的 精 子 垂 直 于 磁 场 方向的取向研究
405
的静磁场对萝卜种子的发芽成长过程 进行了研究。
。芝田信之等,在
+22. 年发表了牛的精子垂直于磁场方 向取向的研究
465
。结果表明,人的精
牛精子磁取向研究时所 选取的精子状态
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现分成两大 类进行介绍。 运动精子、冷冻死亡精子和自然 死亡精子样品的制备 > 运动精子, 是从 . 头 黑 色种 牛 中 分 别 吸 取 的 。 各头 种 牛的原精液用稀释液稀释成浓度为
+, 生物磁 学
!
!"#$%&’()"*$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