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磁性有序介孔炭的合成及药物吸附与脱附性能研究
高吸附性能介孔磁性复合碳球的制备

抗生素在临床、养殖和农业等领域的广泛使用,造成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吸附法因其适用于溶液中低浓度目标物的富集,是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常用方法之一。
传统的固定床吸附,采用粉末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等作为吸附载体,在吸附处理过程存在操作连续性差、操作通量受限、吸附剂再生困难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外加磁场作用的分离体系,利用磁稳膨胀床工艺实现对抗生素废水的连续性处理。
本文主要对吸附载体——磁性复合碳球进行研究,为实现对抗生素的有效吸附,采用硬模板法制备具有与抗生素分子量大小相匹配的介孔结构的磁性复合碳球,同时,简化多层包覆的工艺,通过一步法制备得到蛋黄-蛋壳型磁性复合碳球,为吸附提供更大的吸附容量。
摘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前驱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辅助作用下,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介孔磁性复合碳球Fe3O4@C-M。
考察了醇水比〔V(乙醇)∶V(水)〕、表面活性剂用量、TEOS用量和水热温度(HT)对碳球的形貌、粒径和表面孔结构的影响。
在84 mL乙醇/水混合液〔V(乙醇)∶V(水)= 3∶4〕、CTAB 0.6 g、TEOS 4 mL、水热温度100 ℃下制备得到Fe3O4@C-M,采用TEM、XRD、XPS、BET、TGA、VSM对其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Fe3O4@C-M的比表面积为553 m2/g,较不引入硅前驱体时制备的磁性复合碳球Fe3O4@C-0增大1.7倍,介孔孔容占比由18%增大到83%。
考察Fe3O4@C-M对红霉素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255 mg/g;用乙酸正丁酯对吸附后材料进行再生,5次循环再生后吸附量维持在初始吸附量的85%以上。
结论采用原位聚合工艺,通过引入硅前驱体作为硬模板的方法,一步法制备得到Fe3O4@C-M。
碳材料形貌随醇水比的增大由棒状逐渐转变为球体,添加表面活性剂可调节碳球的粒径大小,水热温度影响碳球的分散性和表面孔结构。
一种新型磁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一种新型磁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崔燕;康伟伟;胡季帆;刘旭光;马江微;雍辉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
【年(卷),期】2022(53)8
【摘要】选取1,5-二羟基萘和二茂铁分别为碳源和铁源,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KOH活化和HNO_(3)酸化制备了磁性多孔碳(MC),并将其应用于油品中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脱除。
利用SEM、BET、TG、FTIR等表征手段对M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具备丰富的孔隙和良好的表面活性,比表面积达到1096.63 m^(2)/g,吸附能力优异,饱和吸附量为130.31 mg/g。
吸附行为符合非均一、吸热的、多层物理吸附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相匹配。
此外,MC借助磁场可轻易实现粉体吸附剂的快速分离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吸附材料。
【总页数】6页(P8128-8133)
【作者】崔燕;康伟伟;胡季帆;刘旭光;马江微;雍辉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TQ424
【相关文献】
1.聚偏氯乙烯制备多孔碳吸附剂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2.Fe3O4/C磁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品红的吸附
3.沙柳基磁性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4.一步法制备磁性多孔碳及高效吸附卡马西平
5.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的制备及对姜黄素的吸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孔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介孔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田喜强;姬静怡;赵东江;赵宏吉;董艳萍【摘要】以SBA-15为模板,正丙胺为碳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将碳源引入SBA-15的孔道,采用纳米刻蚀路线合成介孔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和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介孔碳具有大的孔径和孔容.在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中加入在不同碳化温度下制得的介孔碳1 mg/L,其中700℃下焙烧的介孔碳吸附180 min后,饱和吸附量为212 mg/g.通过离心可将吸附后的介孔碳与溶液分离.【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06【总页数】3页(P60-61,82)【关键词】介孔碳;吸附;离心分离【作者】田喜强;姬静怡;赵东江;赵宏吉;董艳萍【作者单位】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152061;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71随着我国纺织、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1-2]。
因此,染料废水的治理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中,罗丹明B是一种稳定的阳离子碱性染料,有致癌危险。
目前,去除水中罗丹明B的方法有吸附法、光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电解法等[3-6]。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力,可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染料,成为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的重要材料。
然而,活性炭材料孔径小于2 nm,相对大一些的染料分子或化合物并不能进入孔道中,即液相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很难吸附到微孔中,大大降低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能力,因而普通活性炭在转移液相大分子有机物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7]。
介孔碳材料因具有发达的介孔孔道、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的结构性能,弥补了活性炭的不足,使其取代活性炭成为吸附有机染料的重要材料。
介孔碳片的合成及吸附脱硫性能

21 0 1年 1 2月
石 油 化 工 高 等 学 校 学Leabharlann 报 Vo .2 1 4
No.6
J OURNAL OF P ETR0CHEM I CAL UNI VERSTI I ES
De . 2O1 c 1
文章 编 号 :0 6 9 X(0 10 一O 1 一O 10 —3 6 2 1 ) 6 0 4 5
( . olg f Mae i l S in ea d En ie rn 1 C le eo tras ce c n g n e ig,Bejn ie st f Ch mia eh oo y, iig Un v riy o e c lT c n lg
Bejn 0 0 9,P. Chn 2 De a t e t f M a ei l S in ea d En i ern ii g 1 0 2 R. ia;. p rm n tra s ce c n g n e ig, o
Ab t a t M e o o o sc r o lt lt ( C sr c : s p r u a b n p a e es M P) we e s c e su l y t e ie y t e c r o ia i n o u f rc a i r u c s f l s n h sz d b h a b n z t fs l i — cd— te t d y o u rae
摘 要 : 采 用溶 胶 ~ 凝 胶 法 , 三嵌 段 共 聚物 聚 氧 化 乙烯 氧 化 丙烯 氧 化 乙烯 E 2 一P 1 O2 ( 1 4 为 模 以 0 7 O6 ~E 7 P 0 )
板剂 , 糖为共模板 , 蔗 正硅 酸 乙酯 ( O ) 硅 源 , 强酸 性 及 无机 盐存 在 条 件 下 制备 出介 孔 硅 片 , 以 此 为 硬 模 板 , TE S 为 在 并 通 过 浓 硫 酸 处 理 的 方 法 成 功制 备 了介 孔 碳 片 。并 采 用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 吸 附 一 脱 附 实 验 对 合 成 的介 孔 碳 片进 行 N 了表 征 。 结 果表 明 , 制 备 的 碳 材 料 为 片 状 结 构 ,E 比 表 面 积 和 孔 容 分 别 为 9 9m g和 0 6 m。 g 平 均 孔 径 为 所 BT 4 / . 3c / , 4 1n . m。并 采 用热 分 散 法 制 备 出 了 C C / 孔 碳 片 吸 附剂 , 过 静 态吸 附 实 验 考 查 吸 附 剂 对 苯 以 及 异 辛 烷 中噻 吩 u1介 通 的 吸 附脱 硫 效 果 , 脱硫 率 分 别 为 6 . 与 9 . 。与 C C / 孔 硅 片吸 附效 果 比较 , 果 表 明 C C / 孔 碳 片 对 噻 40 48 u l介 结 ul介
有序介孔炭的制备与表征

有序介孔炭的制备与表征介孔炭是一种具有微米级孔隙的炭素材料,它是一种重要的非晶炭材料,因其大孔隙、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环境和医学领域。
有序介孔炭可以用来制备多种有序的结构形式,并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特性。
本文旨在研究有序介孔炭的制备与表征。
一、有序介孔炭的制备1.模板制备法模板制备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有序介孔炭制备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由可溶于水的有机模板制备的聚合物膜中,在过渡金属离子浓度高时,模板分子被氧化成氧键,形成类孔隙结构。
此后,再采用适当的化学气相沉积,外加热处理制备得到有序介孔炭。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也是目前常用的有序介孔炭制备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离子胶体溶液和有机溶液在浓度适当时,发生相分离,形成溶胶-凝胶系统。
此后,可以采用适当的加热处理或光照处理,使有机聚合物熔融成无定形体,形成有序介孔炭。
3.一步制备法一步制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反应,先将有序的反应前体固定在紫外光照射的反应体系中,此后再用光照处理裂解混合物,得到有序的介孔炭。
二、有序介孔炭的表征制备出有序介孔炭后,需要进行表征分析,以检测其能谱、结构及形貌等特性。
一般而言,通常可以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流体热重(TGA)、拉曼光谱分析(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技术对有序介孔炭进行表征。
1.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衍射分析可用来检测有序介孔炭的晶体结构、空间群类型以及粒径等特性。
由于有序介孔炭的尺寸较小,它的晶体结构一般呈现等高带的结构;此外,可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检测其空间群类型以及有序介孔炭的粒径等参数。
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可用来检测有序介孔炭的表面形貌,以及结构的排列类型,进而推测其材料结构及加工方法。
3.流体热重(TGA)流体热重可用来检测有序介孔炭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熔点、熔解温度以及耐热性能等。
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

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與吸附性能研究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近年来,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
本文将从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以及吸附性能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
常见的方法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硬模板法等。
其中,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通过使用一个模板,将所需材料的结构模具化。
模板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盐。
通过适当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合成不同孔径、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
合成介孔材料后,需要对其进行表征。
常用的表征手段主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和孔容量的测定等。
SEM和TEM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形貌和孔道结构,在不同尺度下提供了材料的微观形貌信息。
比表面积和孔容量的测定可用于评估介孔材料的吸附性能。
通常使用氮气吸附-脱附法来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此外还可以采用孔隙分布函数等方法进行分析。
在介孔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中,吸附性能与孔径大小、孔道结构以及材料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较大的孔径对于大分子的吸附更为有利,而较小的孔径则能更好地吸附小分子。
此外,孔道结构的有序性对于分子的扩散和吸附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表面性质包括表面化学成分和功能化修饰等,可通过改变表面性质来实现对特定分子的吸附选择性。
除了以上的因素,介孔材料的表面活性也是影响其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面活性主要包括材料的温度、pH值、孔道结构和材料的孔容积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针对特定应用需求,可以通过调节各种表面活性因素来优化材料的吸附性能。
综上所述,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可以获得各具特色的介孔材料,并开展各类吸附性能研究。
未来,随着对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型介孔材料的研究将会持续深入,为解决各类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试述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试述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献综述试述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献综述导读: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作者:陈小飞学号:学院班级:物电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指导教师:刘鹏201139110224 1102班1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摘要介孔炭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纳米结构材料,以其较高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介孔高度有序、孔径尺寸的可调性、形状的多样性以及高热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介孔炭材料在燃料电池,吸附、催化、分子筛、环保领域和电化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介孔炭材料主要是模板法,分为软模板和硬模板。
相比于后者,软模板法软模板法合成工艺简便、节能环保。
随着技术的成熟,软模板法随之成为最受关注的介孔炭材料合成方法。
本文对介孔炭材料的发展历程,模板剂的选择,碳前材料的选择与介孔炭材料制备过程以及国内外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的阶段成果和介孔炭材料应用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字:介孔炭;软模板;三嵌段共聚物;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吸附;酚醛树脂前言介孔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有序的介观结构,较高的孔容,介孔尺寸在一定范围可调等特点使之在催化、电化学、吸附、药物传输与缓释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1][2]。
自从1999年Ryoo等[3]以有序介孔硅MCM-48为模板,以蔗糖为炭源合成介孔炭CMK-1后,介孔炭材料的合成进入全新的阶段,之后Dai[4]合成有序介孔炭薄膜,随即各国科学家相继制备出不同结构形貌的有序介孔炭材料,如球形[5][6]、单晶[46]、棒状[7]、纤维状[8][9]、薄膜[4][10[11]、蠕虫状和波浪状[7]等。
硬模板法的合成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经过溶胶-凝胶、炭源填充、炭化、除硅等一系列过程[12]合成的成本比较高。
软模板法是选用双性有机分子作为模板,在介观尺寸下与炭源形成复合体,然后在惰性气体(主要为N2)的保护下经过高温炭化、脱除模板剂从而得到与双性有机分子胶束结构相一致的有序介孔炭材料。
有序介孔炭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杨 丽等 : 有 序介 孔 炭的 制备 、 改 性及其 应 用研究 进震
・ 5 9・
材料 , 尤其是作为有机反应的贵金属催化剂载体 , 其 中包括加氢反应 、 脱氢反应 、 氧化反应 、 加氢脱硫反 应、 加 氢脱 氮 、 加氢 脱 氧 以及 电催 化 反应 等 。介 孔炭
孔道。
构, 与其他炭材料相 比有更 高的储锂量。wu等 研究了 F e O @C MK一 3作 为锂 电 池 负 极 材 料 的 电
化 学性 能 , 其 中高度 分 散 的 F e O 纳 米 粒 子 和 介 孔 炭 的二 维 有 序 孔 道 结 构 对 其 高 储 锂 量 起 到 关 键
炭 材料 尤其 是石 墨材 料作 为锂离 子 电池 的负极 材 料 的研 究 已有 很 多 年 。介 孔 炭 骨 架 具 有 石 墨 结
体进行对 比, 在介孔炭载体 上的活性组分尺寸较小
而 且分 散度 更 高 , 活 性 炭微 孔 较 多在 负 载 金 属 后 容 易 堵塞 孔 道 , 而介 孔 炭 不仅 对 大 分 子反 应 没 有 限制 而 且 负 载 的 催 化 剂 活 性 物 种 不 会 堵 塞 其 开 放 的
作 为 双 电层 电容器 的 电极 , 介孔 炭 为 电荷 聚集 提供 了较 高 的 比表 面积 , 其 相 互 连 通 的孔 道结 构 十
表现了很高的催 化活性、 选择性和稳定性。其 中介 孔 炭表 面 的羧基 和 羟基 在反 应 过程 中起 到 了关键 性 作用。
对 于 金 属 负 载型 催 化 剂 , 金 属 纳 米 粒子 的尺 寸 大 小 与分 散情 况与 催 化 活 性 密 切 相 关 , 通 过 改 性 碳 载 体增 加 表面 官能 团 , 从 而增 加 金 属纳 米 粒 子 的分 散 度 。Y a n等 _ 2 将 硝 酸处 理 后 的介 孔 炭 负载 Wa k e 型催化 剂 用于催 化 氧化 羰 基 化 反 应 , 并 与活 性 炭 载
介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介孔材料在空气净化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 物质,如甲醛、苯等。由于介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 效地吸附和分解这些有害物质。此外,介孔材料还被应用于药物载体和药物释放 领域,能够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基本内容
在废水处理领域,介孔材料同样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有大的比 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分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 化废水的目的。此外,介孔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用作保温材 料、隔音材料等。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均匀孔道结构的材料,孔径介于微孔和纳米之间。由于 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介孔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 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本次演示将介绍介孔材料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及成果, 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本内容
介孔材料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孔径可在一 定范围内调节。这种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例如,在催化领域,介孔材料可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提高反应效率; 在吸附领域,介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性,可用于气体分离和液体吸附; 在生物医学领域,介孔材料可用于药物传递和生物成像等。因此,开展介孔材料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介孔氮化碳材料的合成主要涉及模板法、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等 几种方法。其中,模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使用硬模板(如二氧化硅、 氧化铝等)或软模板(如表面活性剂、胶束等)来控制氮化碳的孔径和形貌。
二、介孔氮化碳材料的合成
例如,通过将碳前驱体(如苯酚)在模板中热解,然后在高温下与氨气或氮 气反应,可以合成出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氮化碳材料。此外,通过使用软模板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也可以合成出具有大孔径的氮化碳材料。
磁性有序介孔纳米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控释性能

磁性有序介孔纳米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控释性能郑静;陈琳;张欢;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期刊名称】《中国材料进展》【年(卷),期】2018(037)001【摘要】药物的靶向控释已成为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以有序介孔纳米碳球(OMCNs)为基质,先后对其进行磁化、氨基和肼基修饰,最终制得可与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共价结合的磁靶向药物载体(HMOMCNs).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HMOMCNs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HMOMCNs 的粒径约为100 nm左右,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对DOX的最大载药量为529.18 mg·g-1;HMOMCNs对DOX具有pH控释性,随着pH的降低,其累积释药率增加,当pH降至5.5时,10h累积释药率达到最大,最大值为76%.【总页数】8页(P43-50)【作者】郑静;陈琳;张欢;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1【相关文献】1.铁炭复合磁靶向缓释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制备条件对铁炭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J], 马垠智;曹宏明;黄广建;吴秋芳;张海英;於定华2.靶向性药物载体-磁性淀粉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J], 邱广亮;李咏兰;斯日古楞;栗淑媛3.一种靶向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J], 王秋月;周庆翰4.碳包铁纳米粒子作为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的物理性能研究 [J], 张海燕;郑云;周纯;劳向明;何艳阳;李锦清;陈易明;曾国勋5.磁性凹凸棒石靶向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J], 汤庆国;沈上越;梁金生;李养贤;王丽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序介孔碳(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环境、催化等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介孔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碳材料,近年来在上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序介孔碳材料(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OMC)作为介孔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和可调控的孔径,成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有序介孔碳材料的结构特点1. 介孔结构有序介孔碳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孔径一般在2-50纳米之间,孔径分布均匀,孔道相互连通。
这种结构使得OM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吸附和存储气体分子。
2. 碳骨架OMC的碳骨架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以sp2杂化形式连接,形成六元环和五元环结构。
碳骨架的有序排列和碳原子之间的共轭作用,使得OMC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3. 表面官能团OMC的表面官能团包括羟基、羧基、氨基等,这些官能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OMC的吸附性能、催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三、有序介孔碳材料的性能特点1. 高比表面积OM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达1000-3000平方米/克。
这使得OMC在吸附、催化、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可调孔径OMC的孔径可以通过模板剂和制备方法进行调控,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孔径的需求。
3. 优异的导电性能OMC的碳骨架具有高度有序的石墨化结构,使得OMC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
4. 高热稳定性OMC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高温催化、高温吸附等领域。
5. 高生物相容性OMC的表面官能团有利于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载体等领域。
四、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应用1. 吸附材料OMC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孔径使其在吸附气体、液体和有机污染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2. 催化材料OMC的优异导电性能和可调孔径使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加氢、氧化、还原等催化反应。
有序介孔炭的模板合成进展

有序介孔炭的模板合成进展有序介孔炭,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有序孔结构的炭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前景而备受。
有序介孔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良好的导电性,使其在能源、环保、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序介孔炭的模板合成方法、性能测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有序介孔炭的模板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
硬模板法是以具有高度有序孔结构的材料为模板,通过炭化处理得到有序介孔炭。
而软模板法则使用表面活性剂分子或胶束作为模板,通过调控分子自组装过程制备有序介孔炭。
硬模板法以具有高度有序孔结构的材料,如沸石、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作为模板。
将含碳前驱体渗入模板的孔道中,经过热解和炭化处理,得到有序介孔炭。
该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模板的制备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
软模板法使用表面活性剂分子或胶束作为模板,通过调控分子自组装过程制备有序介孔炭。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 bola阳离子型和Gemini型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模板制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制备过程中易受到热解和炭化条件的影响,导致孔结构有序性降低。
通过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法测定有序介孔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同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有序介孔炭的孔道形貌和尺度。
通过 BET方法测定有序介孔炭的比表面积,评价其表面活性。
比表面积越大,有序介孔炭的表面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越好。
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定有序介孔炭的导电性能。
导电性良好的有序介孔炭在电化学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有序介孔炭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和分离膜等。
由于其高度有序的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有序介孔炭在电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如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在生物领域,有序介孔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和药物载体等领域的优秀材料。
有序介孔炭合成、改性及其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

S BA. 5 1
t m pa e e l t
谗
() C
F n o a ie u  ̄i n t d z
() b
Or e e s p r u d r d mo e o o s
c b n OMC) aro s(
OMC
吸 附 F ¨ , o , i 和 C , 提 高 其 的吸 附 能 e C N u 能
基金 项 目 : 国环 境 保护 署 ( E —T D 30 1 , 国农 、 ( X— NG)和 美 围 困 家 科 学 基 金 ( E 426 0 美 NC RS AR R 8 17 ) 美 世部 MO YA B S )9 19,B S 0 3 4 ) E 4 9 8 8 资 3
关键 词 : 有 序 介 孑 炭 ; 面 改性 ; ; 附 机 理 L 表 汞 吸 中 图分 类号 : T 2 . Q 44 1 文献 标 上世 纪 9 L 0年 代 迅 速兴 起 的新 型纳米结 构材料 。其关注 之一就是 用这种 材料 除去
fomc的xrd图游亦存在个100晶面衍射峰但其半峰宽行一定的增大相应地衍射峰向大角移动而且后面两个110200晶面衍射峰都不明显表明有机基团对omc表面修饰后宏观有序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孑l道的有序度有较大降低但仍具有六方介孑l结构233有序介孑l炭的比表面积不同介孔材料77k下的氮气吸附一脱附等温线和采用bjh方法汁算的样品孔径分布如阁6a和6b所示
团 的改性 , 以满 足脱 除 不 同污 染物 要求 。例 如应 用 介孑 材 料表面改 性增 加 对重 金属 、 体 和蛋 白 L 气 质 的吸 附 , 用 介 孔 硅 巯 基 化 可 选 择 性 地 吸 附 应 Hg I) (I等重 金 属 离 子 等 。有 序 介 孑 炭 是 一 类 新 L 型 的非 硅基介孑 材料 , L 由于 它具 有 大 比表 面 积和 孔
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 介 孔 碳 材 料 合 成 方 法 可 分 为 催 化 活 化
法、 有 机溶 胶一 凝胶 法 、 模板 浇铸 法和 软模 板法 。
1 . 1 催 化 活 化 法
殊 孔隙 结 构 的 材料 作 为 模 板 , 导 人 目标 材 料 或前 驱体并 使其在该模 板材料 的孔 隙 中发 生反 应 , 利用
作 者 简介 : 李 军( 1 9 6 8 一 ) , 硕 士, 高级 工 程 师 , 主 要 从 事 石 油
化 工 新 工 艺及 催 化 过 程 研 究 。E — ma i l : l i j u n 3 . t j s h @s i n o p e c . c o n。 r
碳原子 , 从 而 将微 孑 L 扩 大 为介 孔 , 同时, 气 化 产 物 向外 表 面的扩 散也 会增 大最 终材 料 的孔性 。通 常 情况 下 活化反 应 主 要 发生 在 金 属 粒 子 的周 围 , 可
பைடு நூலகம்
模板材 料 的限域 作用 , 达到对制 备过程 中的物理 和
化学反 应进行 调 控 的 目的 。模 板浇 铸 法合 成 有 序
商业 化 困难 。
1 . 3 模 板 浇 铸 法 该法 又称 硬模 板 法 , 是 通 过 选 用 一 种 具 有 特
引起 了 国际物 理学 、 化学 及材 料学 界 的高度 关注 , 并 得 到迅 猛发 展 , 成 为跨 学科 的研 究热 点之 一 。
1 有 序 介孔碳 材 料的合 成 方法
第 3 2卷 第 3期
2 0 1 5年 5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7 3
S PECI ALI TY PETR0CHEM I CA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作者签名:_钟国英
论文导师签名:林汉森 王秀芳 日 期:2012 年 5 月 30 日
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磁性有序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 1 1.1.1 有序介孔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 2 1.1.2 有序介孔硅的合成机理 .................................................................................... 3 1.1.2 有序介孔炭及其合成方法 ................................................................................ 6 1.1.3 磁性有序介孔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 11 1.1.4 磁性有序介孔材料用于药物传输 ................................................................... 17 1.2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20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2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2.1.1 实验试剂 .......................................................................................................... 22 2.1.2 实验仪器 .......................................................................................................... 23 2.2 磁性有序介孔炭的合成方法 ................................................................................. 23 2.2.1 硬模法合成磁性有序介孔炭 .......................................................................... 23 2.2.2 软膜法合成磁性有序介孔炭 .......................................................................... 24 2. 3 磁性介孔炭的表征方法 ........................................................................................ 25 2.3.1 X 射线衍射(XRD)仪 ................................................................................... 25 2.3.2 氮气吸附脱吸附等温线及比表面积(BET)测定 ........................................ 26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8 2.3.4 磁化曲线 ......................................................................................................... 28 2.4 磁性有序介孔炭对药物的吸附与脱附 .................................................................. 28 2.4.1 硬模法磁性介孔炭对布洛芬的吸附和脱附 ................................................... 28 2.4.2 软膜法磁性介孔炭对强啡肽的吸附和脱附 ................................................... 29 2.4.3 软膜法磁性有序介孔炭对阿司匹林的吸附与脱附 ........................................ 29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钟国英_ 日 期:2012 年 5 月 30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东药学院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和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姓 学 院 专 研究 导师
名:钟国英 号:2110940094 系:药科学院 业:药物化学 方向:磁性有序介孔炭 姓名:林汉森 王秀芳 教授 副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学院 二零一二 年 五 月
广东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 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不包含其它个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 做出贡献的其它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说明和致谢。本人充分 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题目:磁性有序介孔炭的合成及药物吸附与脱附性能 研究
姓 学 院 专
名: 号: 系: 业:
钟国英 2110940094 药科学院 药物化学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林汉森 王秀芳 教 授
副教授
二○一二 年 五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类号: UDC:
密级:
磁性有序介孔炭的合成及药物吸附与脱附性能研究 The Synthesis of Magnitic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and Application in Drug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