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20 《咕咚》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参考3)20 咕咚(教学反思)
《咕咚》教学反思《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几点: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用课件模仿大自然和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接着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
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3、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设想采用“集中——发散”的方式,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制成小剧本,然后再以读带讲、以句带段。
让学生在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想象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学生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
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
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
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
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
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
《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咕咚》教学反思篇1《咕咚》是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二十篇课文,在以识字、朗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让孩子理解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深刻道理。
整篇课文以丰富多彩的连环画串联起来,故事性趣味性强,浅显易懂,所以我设计了随文识字、角色扮演、野牛采访等环节,希望通过这些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体会小动物们不同的感情。
而在这一次的上课和评课后,我有了以下两点思考。
一、紧扣关键词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与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重点关注了小动物说话前的动作和语气词,比如“拔腿就跑”、“吓了一跳”等短语,孩子们也基本理解了动物害怕的心理。
但在评课时,孔老师点出了这样两句话让我看:“兔子一边跑一边叫”和“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其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的变化老师如果能点出来,孩子们就会自然地关注“叫”和“大叫”,从而感受到小猴子因为听兔子说咕咚可怕而感到更加害怕的心情。
在这里或许我不需要一个劲儿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小猴子的表情,而是可以换一个关注点,带领孩子们去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
二、落到朗读上童话故事中的对话很多,那么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我在上这节课时的不足之处,用过多的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的分析代替了让学生多朗读,确实有些喧宾夺主了,情感的体会最终还是要落到朗读上的。
比如在教学小猴子听兔子说咕咚来了,快跑啊的时候,我是引导孩子们关注“可怕极了”这样的词语,试图通过这样的词语来感受这两只动物的恐惧心理。
而事实上,在孔老师的建议下,我想我可以换一种方式,把“兔子说‘不好啦!咕咚来了!’与小猴子听见了,也大声叫起来‘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这两句话中兔子与猴子说的感叹句标红,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朗读,从朗读中自然的发现这两种动物说话内容的不同之处,从而感受心理的差异。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凭借汉语拼音和*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图。
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 20 《咕咚》教学反思
《咕咚》教学反思篇一:《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1、为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课文有关的动画短片,同学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来,他们真的非常想学习这篇课文呢,兴趣被调动起来。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3、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设想采用“集中——发散”的方式,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制成小>剧本,然后再以读带讲、以句带段。
让学生在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想象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学生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
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
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咕咚》优秀教学反思
《咕咚》优秀教学反思 1《咕咚》一课在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浮现。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之后,又一次浮现的没有注音的连环画课文。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目前接触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课文,所以我决定仍以识字教学为主,借助汉之星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利用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生字演变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跟”“叫”两个字的构字特点,引出本文要表达的思想――遇事要动脑子,不能盲从。
一、以兴趣为先导,图文结合入情境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鲜活的画面最能吸引其注意力。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湖边的木瓜树,并配以“咕咚”声,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思维很快活跃。
二、夯实基础,以识字、写字为基石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学段的重点工作。
以多种方法识字,了解构字的方法,大量识字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点目标。
“咕咚”两个字,分析字形识记。
“口”字旁的字与嘴巴有关,随机积累其他带有口字旁的字。
“跟”字利用组词的方法识记。
“象”,借助汉字的演变来识记。
“领”字的认识,通过和“跟”字对照识记。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学中“多认少写”;强调写字姿式正确,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跟”、象字的书写。
要求学生在教师板书范写时边观察边书空,注意每一笔的书写规则;学生动笔书写时强调写字姿式,要求书写认真、正确,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保证了书写效果。
三、以朗读为主线,抓重点词语、标点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低年级学段的重要工作。
虽然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低年级孩子并没有任何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量,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强调有感情朗读,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024年《咕咚》教学反思(精选13篇)
2024年《咕咚》教学反思(精选13篇)《咕咚》教学反思篇1《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1、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就播放了一段和课文有关的动画短片,同学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举手说起来,兴趣被调动起来。
特别是陈雅琴、张哲岩、赵涵毅这些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在练习说话时要求做到说完整的一句话。
2、这是一篇全文没有拼音的课文,本课识字教学我是巩固看图猜读的识字方法,如:“鹿和象”。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引导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重点讲这几个字。
课堂上孩子都很积极,特别是中等偏上的孩子积极发言,这时候我会引导中下等学生发言,激发兴趣,有一点进步就会去表扬,让他们有信心。
这些孩子也悄悄的举起了手,鼓励他们大声回答问题。
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有趣味的画面中(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一边读课文,一边梳理故事情节,在教学时我希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使他们由读课文、看图片,进入悟境。
在整个环节中,我一直注重课堂常规的培养,收放要做到及时。
在PPT中我设计了“看图读句连线”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在语境中再次复现了生字。
这个环节中第一幅图比较难,所以找了个成绩中等偏上的孩子俞佳烨,说话比较有条理性,第二幅图稍微简单点,让一个平时不太举手发言的孩子王思颖说,只要说对一点我就加以肯定,鼓励。
3、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不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在PPT上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分角色的去读,在读中去悟,去理解。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热情投入学习。
《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
《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精选3篇】《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精选3篇】一《咕咚》是一篇好玩的童话故事,告知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肯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同学通过品读文章深刻的道理。
一、设疑引入,激发爱好爱好是同学最好的老师。
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课上,我采纳了实物作了一个试验,把一块石头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同学思索: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
这样,同学的学习爱好提高了,乐观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依据低班级同学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认真观看3幅图,把3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比,同学自学争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2、3幅图。
这样图文对比,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争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同学加深对课文中心愿思的理解。
让同学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同学争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依据同学的回答抓住重点,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慌张紧急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尝课文,充分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学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力量。
四、角色表演,渗透德育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制造力量,绽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留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同学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同学在好玩的表演和评点中,进展思维,提高语言力量,陶冶思想情操。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同学的表达、表演还待于提高,今后多训练培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2、会读指定的词语。
能用“热闹”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4、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2、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5个生字。
2、在初读时学习读书方法,对识字有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5个生字。
学习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写字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一)轻轻读第8课,不认识的字读准拼音,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用手势向老师汇报你读了几遍课文。
(二)画出生字词语(三)迅速用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讨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个)(四)分自然段找学生读课文,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读后大家评议。
三、读词语:用不同形式读下列词语。
吓坏逃跑热闹大伙儿熟了正巧木瓜哈哈笑四、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吓逃跟哈跑你用什么记住这些字?学生分析字形,用熟字学新字。
(二)学生选字向大家汇报记字的方法。
“吓”一个人被吓得张开了嘴。
(三)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要笔画、间架结构。
(四)描一个写两个。
五、巩固练习:(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
(二)读词语:六、作业:读课文。
抄写生字。
课后反思:在生字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很快,而且记忆的也很好,方法比较巧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2、以读为主,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3、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4、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够用热闹写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咕咚来了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说说咕咚是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二)第一次兔子只听见咕咚声,没看见是什么就吓坏了,拔腿就跑后来怎样呢?指名读第二段问:其他小动物听到兔子的喊声是怎样做的?师: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小动物,你想当谁,学一学。
最新语文咕咚教学反思6篇
最新语文咕咚教学反思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语文咕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语文咕咚教学反思1有人说,低年级的语文课难度低,好把握。
但当我得知待评名师讲课题目是《咕咚》的第二课时,却不免有些担忧。
虽然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目前接触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老课文,而且其中的对白较多,要讲出新意并不容易。
因此,我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力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能力,明白事理。
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良好。
一、新颖独特的注意力训练上课伊始,孩子们的心有的被草草收兵的游戏牵制,有的被呼哧呼哧的喘气羁绊,可谓是“魂不附体”,很难一下子安定下来。
假如教师忽略这一点,急于按部就班实施教学,结果往往是“欲速不达”。
其实能抓住孩子内心的导入方式很多:比如谈话、猜谜、画画等等。
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采用“科学坐姿”、“定点凝视”等提升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绪很快集中到课堂上,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以兴趣为先导,图文结合入情境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鲜活的画面最能吸引其注意力。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湖边的木瓜树,并配以“咕咚”声,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很快活跃。
在回顾第一课时内容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的一个个可爱的动物图片丰富了板书内容,并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一吐为快。
三、夯实基础,以识字、写字为基石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学中“多认少写”;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我采用以下策略:(一)闪式词语。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凭借汉语拼音和*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图。
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 咕咚》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 咕咚》教学反思(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连环画"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4幅图,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白然段写了1、2、3、4幅图。
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已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根底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答复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
这样,通过屡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3、角色演评,渗透德育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
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开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开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 咕咚》教学反思(二)《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咕咚》教学反思(7篇)
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 动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种将阅读期盼。
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
依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 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
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3 幅图,把 3 幅图连起来问:课 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制造能力,展开想象,
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比,学生自学商量:哪些自然段写了 1、 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留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好玩,内容浅易易懂,
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肯定
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咕咚》教学反思〔通用 7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 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在各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
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肯定要动脑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让学
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商量: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依据
2、需要加强孩子对课文道理的把握,课堂中这一点做的不够好。
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
学习“羊字头。
”“足字旁”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4幅插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激发期待1.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教师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从而引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以读为本顺学而导(一)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5、指导朗读(二)学习3—7自然段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比较表现明白道理1.小组讨论,狮子的表现跟其他动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你觉得狮子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第二课时一、识字教学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咕咚》教学反思8篇
《咕咚》教学反思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咕咚》教学反思8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咕咚》教学反思8篇(咕咚简短教学反思),供大家赏析。
1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20 《咕咚》课后反思
《咕咚》教学反思篇一:《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咱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孩子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一)为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和本课有关的动画短片,孩子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来,他们真的非常想学习这篇本课呢,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孩子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孩子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孩子深入本课,使孩子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三)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设想采用“集中——发散”的方式,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制成小>剧本,然后再以读带讲、以句带段。
让孩子在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想象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孩子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孩子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
在老师范读和孩子自读本课之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
孩子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
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孩子的积极性。
在进行深入的本课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孩子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本课分析之后,要让孩子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老师不仅仅要给孩子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咕咚》教学反思
篇一: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
1、为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课文有关的动画短片,同学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来,他们真的非常想学习这篇课文呢,兴趣被调动起来。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3、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设想采用“集中——发散”的方式,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制成小>剧本,然后再以读带讲、以句带段。
让学生在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想象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学生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
在
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
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有趣、高效的课堂。
篇二: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根据低年级学
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
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4幅图。
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
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教学反思3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