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利益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涉及到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
2. 各国利益交融:国际贸易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各自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国际分工和合作。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2.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3. 因素比较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克希尔·欧林斯提出的因素比较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相对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4.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阶段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贸易模式。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 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跨国买卖。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涉及到各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2. 服务贸易:即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流与交易。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越来越重要。
3. 直接投资:指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实体,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协调机构,致力于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并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国际贸易知识点
国际贸易知识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易。
它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知识点包括贸易形式、贸易政策、贸易壁垒以及国际贸易的利与弊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国际贸易知识点。
一、贸易形式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交易。
这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加工品和消费品等。
货物贸易可以是双边贸易,也可以是多边贸易。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消费。
这包括金融、旅游、咨询和运输等各种服务。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 资本贸易:资本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
这对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贸易政策1. 关税:关税是一种国家实施的对进口商品征收的费用。
它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财政收入的来源。
关税的高低对于贸易流动和产品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国家还通过其他手段限制进口商品的方式。
这包括进口配额、原产地要求、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等。
3. 贸易补贴:贸易补贴是指国家通过给予出口企业或特定产业一定的经济补贴,以增加其竞争力和出口量。
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促进出口,但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公平竞争。
三、贸易壁垒1. 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国家对于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
高关税可以有效地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但是,它也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负担。
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一些非关税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它们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
这些壁垒使得进口商品的市场准入变得更加困难。
四、国际贸易的利与弊1. 利: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它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各国能够通过专业化和比较优势实现更高的产出。
2. 弊:国际贸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贸易逆差、失业和不平等等。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在备考国际贸易方面,有一些关键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帮助读者准备国际贸易的考试或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互补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各国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存在差异,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互补性原理指的是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竞争性原理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贸易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与组织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和相关的国际组织。
国际贸易的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壁垒等。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策的定义、内容和影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组织的目标、职能和运作方式,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
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贸易活动,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代理商或交易平台进行贸易。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支付和现金支付等,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四、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
这包括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运输与保险、关务与报关、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实务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解。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在特定领域有相对比较优势,应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和出口,在其他领域则依赖进口。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推动力。
3.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将专注于生产和出口所有商品,并依靠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满足其他需求。
这个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的生产效率差异。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和规定)等。
贸易壁垒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贸易摩擦。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多边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为争端解决提供机制。
6.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成员国间取消大部分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各方互利的贸易增长和经济融合。
7.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8.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以及进出口的竞争力。
9. 交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波动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会使用各种交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和掉期,来保护自己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10. 跨境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业态。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复习总结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掌握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含义及其区别①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或称为进出口贸易。
某些海岛国家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②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有形商品的交换,也包含无形商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也可称为世界贸易。
区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而后者则是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熟悉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二)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一般规律(三)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四)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五)各主要贸易对象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与发展及做法。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并学会运用①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
②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③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既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又包括未经加工的进口货物的出口。
④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⑤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之间的差额。
⑥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⑦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国际贸易的分类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
从根本上说,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
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
2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
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6 小时。
那么 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各自专注生产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贸易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利。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让商品自由进出口。
这种政策有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2、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比如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新兴产业或受到冲击的产业,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三、关税1、关税的种类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进口税是最常见的,用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保护本国产业。
2、关税的影响对进口国来说,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增加生产成本。
对出口国而言,可能会减少出口量,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非关税壁垒1、进口配额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上限。
2、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对进口商品设置障碍。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重点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活动的特点包括货物流动性、国际支付、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竞争等。
二、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主体包括进口商、出口商和中间商。
进口商是指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的企业或个人,出口商是指销售给其他国家的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中间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的企业或个人。
三、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产品交换,没有中间商参与;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中间商进行买卖双方之间的产品交换。
四、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信用支付和电子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买方在收到货物后直接支付货款;信用支付是指买方和卖方之间通过信用证等付款方式进行支付;电子支付是指通过在线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五、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贸易制度包括世贸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区等。
世贸组织是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组织,通过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行为。
常见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七、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反倾销措施和贸易救济等。
关税是国家向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进口配额是指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反倾销措施是指对倾销产品进行制裁,贸易救济是指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八、国际贸易条款国际贸易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的关于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常见的国际贸易条款有FOB、CIF 和EXW等。
九、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双边谈判等。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通过争端解决机构对贸易争端进行调查和裁决,实现对争端的解决。
国际贸易知识点
国际贸易知识点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还推动了技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关键的国际贸易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与重要性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化配置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足,有的国家技术先进。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出口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2、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打破了国内市场的限制,使企业能够面向全球市场销售产品,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3、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国际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4、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国际贸易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通过出口增加和进口优质商品,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换取其他国家的产品。
例如,A 国生产一单位商品 X 需要 10 小时,生产一单位商品 Y 需要 20 小时;B 国生产一单位商品 X 需要 20 小时,生产一单位商品 Y 需要 10 小时。
那么 A 国在生产商品 X 上具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商品 Y 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应该分别专业化生产并进行贸易。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货物贸易的一种统计方法,指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4.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量,所以称对外贸易量。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8.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商人之手进行贸易的行为。
9.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10.传递: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经济发生影响。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2.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13.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14.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5.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国际贸易理论
际贸易理论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含义: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经济开放度”,它是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计算:R= (X+M)/GDP(GNP)——R值越大,经济越开放。
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的四种方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
三、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也称“一般贸易”,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也称“特殊贸易”,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第二章一、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威廉•斯坦福代表著作:《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论述》“一个关于货币的神话”“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银,防止货币外流成为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世纪)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44年)“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货物也是衡量一国财富的代表,对外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斯密把他对国内经济分工的观点运用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中,他得出结论,认为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具体内容:1.阐明了分工的意义: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财富增加2.分工与交换思想:每个国家都应分工生产本国具有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以该产品参与国际交换。
3.理论核心:强调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分工的原则:绝对优势绝对成本:L/Q (低)绝对生产率:Q/L (高)分工的基础: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技术条件分工的好处:互通有无,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四、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提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成本的差异:一个国家应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汇总
1.分批装运:(partial shipment)又称分期装运(shipment by installments):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期或若干批装运.规定分批装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只是原则规定允许分批装运,对分批的具体时间、批次和数量均不作规定;具体订明每批的装运时间、批次或数量。
2.转运:卖方必须分别装在不同航次的船舶或不同班次的其他运输工具上.3。
交货时间: 交货时间是指卖方按买卖合同规定将合同货物交付给买方或承运人的期限,又称“交货期”(或“装运期”)。
4.目的港或目的地选择一般由买方提出,卖方同意后确定.目的港选择应注意事项:我国政策和安全问题;规定具体明确的港口,避免笼统规定方法,如E.M。
P。
(European Main Port);内陆国家采用CFR或CIF条件的出口交易;目的港重名问题“路货”交易和“选择港"问题5。
“选择港”(optional ports)问题接受外国客户选择港要求时,应注意:合同规定的“选择港"数目一般不超过三个;备选的港口必须在同一条班轮航线上,且为班轮停靠的港口应按备选港口中最高费率和附加费计算,并在合同中说明费用的负担方。
CIF London , optional Hamburg / Rotterdam。
Optional additionals for buyer’s account.最终港口选择的期限和权利6. 班轮运输(regular shipping liner,简称liner)也叫定期船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四固定”:航线、停靠港口、船期、运费率;一般在货种货量上不作限制;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并负担装卸费用,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不计速遣费和滞期费;无须签定租船合同,承运人签发的班轮提单作为承托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的依据。
7. 班轮运费- 基本运费按货物的毛重计收:在运价表内用字母“W”表示。
按货物的体积(称为尺码吨)计收:在运价表内用字母“M" 表示。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又称进出口贸易。
二、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三、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例。
它又分为交换比价和贸易比价两种。
四、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高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五、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对某种进口商品的价格规定。
它随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动。
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市场价格有以下几种形式:1、最高价格;2、最低价格;3、垄断价格;4、协议价格;5、市场价格。
六、贸易限制贸易限制是指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目的,为维护本国利益,对某些进出口商品实行的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措施。
它分为数量限制和金额限制两种。
七、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征收关税方式限制外国商品输入的措施。
它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普通关税;2、特别关税;3、反补贴关税;4、反倾销关税;5、报复关税;6、紧急进口税。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下是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一、基本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
2、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按照贸易对象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等;服务贸易是指非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旅游、金融、教育等。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11 国际贸易的分类1111 按商品流向分类,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112 按商品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1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121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1122 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受到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 国际贸易理论121 传统贸易理论1211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时进行贸易。
1212 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仍能通过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参与贸易并获利。
122 新贸易理论1221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1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贸易模式相应变化。
13 国际贸易政策131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132 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1321 关税措施,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1322 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14 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141 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等。
142 区域贸易协定,如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等。
15 国际贸易术语151 常见的贸易术语如 FOB、CIF、CFR 等的含义和责任划分。
16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161 信用风险,如买家违约、货款拖欠等。
162 汇率风险,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163 运输风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
1631 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选择可靠的交易伙伴、使用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风险对冲等。
17 国际贸易结算171 汇款结算方式,如电汇、信汇和票汇。
172 托收结算方式,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173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
国贸知识点
国贸知识点国际贸易知识点概述1. 国际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这种交换通常涉及货币支付,并受到各种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的约束。
2. 国际贸易的历史国际贸易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商品交换主要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模式、运输方式和交易规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3.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之间应该根据各自的生产成本优势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商品,并与其他国家交换。
4. 国际贸易的参与者- 出口商:销售商品到其他国家的公司或个人。
- 进口商: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公司或个人。
- 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业务的公司。
- 政府机构:制定贸易政策和监管国际贸易的机构。
5. 国际贸易的流程- 市场研究: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潜力。
- 产品定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特性。
- 价格策略:确定合适的价格以在目标市场竞争。
- 物流安排:组织货物的运输和清关。
- 支付方式:选择适合的国际支付方式,如信用证、电汇等。
- 合同谈判:与贸易伙伴就交货、价格、支付条件等达成协议。
6. 国际贸易的障碍- 关税:进口商品时征收的税费,可能增加成本。
- 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许可证要求等,限制商品进口。
- 汇率波动:货币价值的变化可能影响贸易利润。
- 政治风险:政治不稳定可能影响贸易关系和合同执行。
7. 国际贸易的协定和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旨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制定贸易规则。
- 区域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进特定区域内的贸易。
- 多边贸易协定:涉及多个国家的贸易规则和协议。
8. 国际贸易的法律和规范- 国际贸易法:规范跨国贸易行为的法律体系。
- 国际商法:涉及合同、支付、仲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 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和创意成果的法律。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全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6.贸易逆差: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7.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9.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10.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依存度: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5.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6.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7.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8.总贸易: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19.专门贸易: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0.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 复习要点整理
贸易条件也称进出口比价(纯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N越大,价格比越有利于出口国,反之,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的好转与恶化取决于所有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也取决于进出口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为。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利润率;获得国外市场,有利于社会产品的实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
概括的讲,外贸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调节作用;互补作用;带动作用;节约社会劳动,增加国民经济总量;规模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纽带和基础,表现在:1、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2、外贸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3、国际贸易是各国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各国制订贸易政策的目的大体相同:1)保护本国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4)积累资金5)为本国对外政策服务亚当•斯密——地域分工论(绝对优势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是指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认为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的生产成本绝对低,即具有了绝对利益的优势,该商品就可以出口,反之就该进口。
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是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若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差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相对丰裕,另一些要素相对稀缺;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因此可以说,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供给丰裕的要素,进口的是本国供给不足的要素。
国际贸易复习重点大全
国贸总复习第一章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货物移动方向不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复出口和复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2、按划分进出口标准的不同:总贸易(general trade)、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3、按交易对象区分,即有无第三方参加:直接贸易(direct trade)、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4,按运输方式区分:陆路贸易(trade by roadway)海路贸易(trade by seaway)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5、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数额是不同的:关境和国境是不一致的;三、对外贸易依存度1、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2、外贸依存度可以细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大小的指标之一。
当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时,外贸依存度则会提高。
一般说来,外贸依存度越高,意味着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四、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外贸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也相应不断上升。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三)贸易方式因素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结构性原因(五)加工贸易占的比重过高第三章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主要内容:各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将出口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或服务,进口机会成本比较高的其他类产品或服务。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丰裕度:如果一国的劳动力相对于其他要素的比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就是相对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要素密集度:如果一种产品的价值中劳动成本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产品价值中劳动成本所占比例,那么这种产品就是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特定的条件和假设下,自由贸易不仅使产品价格在两国之间趋同,而且使各种要素的价格也在两国之间趋同。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发现,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的生产在某一区域内的扩张导致该地区每个厂商的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内部规模经济:指某一公司自身规模扩大导致其平均成本下降。
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了他们之间的贸易壁垒,但各自仍对非成员国保持着不同的贸易壁垒。
经济联盟:在完全的经济联盟内,成员国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福利以及贸易和要素流动政策。
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二,简答题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蕴藏的关于要素收入的三种主要含义。
答:(1),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2),当某一要素价格上升时,则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价格也会上升;当某一要素价格下降时,则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3),贸易的结果可以使商品价格均等化,某种程度上也可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有经济学研究者认为:就短期而言,自由贸易会损害进口替代产业从业人员的利益,但当长期内人员和资源实现不同产业间的流动时,人人皆将受益于自由贸易。
请辨析该理论正确是否,并表述原因。
答:该理论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错误。
因为在短期内,自由贸易会使所有与出口扩张产业相联系的要素阶层,其收入都会增加;所有与进口替代缩减产业相联系的要素阶层,其收入都会减少。
而要素价格长期反应的结果是,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均等化,两个国家都获利,但是对不同要素集团的影响不同。
各国充裕要素所有者将会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将因贸易而受损。
3,在国际贸易中,发生贫困化增长的三个条件。
答:(1),国家的经济增长必须很明显地偏向于增加该国出口品的供给(贸易意愿程度增加),并且出口品供给的增加必须大到足以对国际价格产生影响。
(2),国外需求对于本国出口品的价格必须是富有弹性的。
这样,该国出口品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急剧下降。
(3),在经济增长之前,该国已经有很大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样,由于国家贸易条件的下降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才会大到足以抵消增加生产带来的收益。
4,关税的概念及按照差别待遇分类的关税的种类。
答:关税指一国关境对进口商品或服务所征收的税收,它通常由海关人员在入境处征收。
按差别待遇分类关税可被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税。
5,举例说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予以说明。
答: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例,2005-2006年,欧盟颁发了两项指令对进口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最大限量做出了要求,对我国家电和电子产品对欧洲的出口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是从技术法规角度施行的非关税壁垒。
检验检疫壁垒:例,日本规定菠菜中毒死蜱最高残留量为0.01ppm,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制定了类似的严格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和美国未制订该标准,欧盟规定的限量为0.05ppm。
这时从检验检疫标准角度施行的非关税壁垒。
贸易救济措施:1993年,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廉价盒装铅笔进行反倾销立案侦查。
6,实行关税保护或非关税保护的成本是什么样的,请简述之。
答:对关税保护成本进行评估的一个通行标准是看其是否占到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
关税导致的净国民福利损失= 1GDP 2 X 关税率X进口数量减少百分比X进口价值GDP7,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关税在什么时候可行?答: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有很多关键因素:(1)贸易保护中受益者得到的利益大小,以及受益集团的大小。
(2)贸易保护中受害者的损失大小,以及受害集团的大小。
(3)采取支持或者反对贸易保护立场的个人原因。
(4)政治行为的类型和成本。
(5)政治制度和政治程序。
若贸易保护主义者能够组织比其他集团更有效的政治行为,则他们的游说和捐款会导致制定保护贸易法律的政治决策,此时制定关税是可行的。
8,你觉得进口国有必要征收反补贴税吗?为什么?答:在出口国对其产品实行出口补贴时,进口国若对其征收反补贴税,会使本国生产者福利提高,消费者福利下降,但生产者福利的提高不抵消费者福利的下降,最终会使本国福利下降,但全球的整体福利将会提高。
因此,在进口国看来,是没有必要征收反补贴税的;在全球看来,征收反补贴税却是有益的。
9,简述贸易集团的类型。
答: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了他们之间的贸易壁垒,但各自仍对非成员国保持着不同的贸易壁垒。
关税同盟:在关税同盟内,各成员国同样取消了他们之间的贸易壁垒,而且对关税同盟的非成员国设置了共同的贸易壁垒。
共同市场:在共同市场内,除实行关税同盟制度外,还允许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经济联盟:在完全的经济联盟内,成员国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福利以及贸易和要素流动政策。
三,比较分析题。
1,传统要素禀赋理论与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差异。
(1),解释的对象答:传统要素禀赋理论解释的对象是产业间贸易,而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的对象是产业内贸易。
(2),贸易的基础答:传统要素禀赋理论作为产业间贸易的基础是指一国会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而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认为产业内贸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异化。
2,一国保护本国进口替代行业时在保护方法上的差异:关税与生产补贴(1),对国内资源造成损失的差别答:在本国对进口替代行业的保护上,生产补贴比关税更可取,它能以更低的社会成本来实现进口替代产业生产与就业的扩张。
(2),现实中政府采纳可能原因的差别答:现实中,各国政府会经常地采用进口壁垒,而不是直接的采用生产补贴和就业补贴这一成本更低的方法。
因为一旦某一产业的政治游说能力大到足以得到政府援助时,这一产业便会利用其影响得到某种可以抵御敌对政治势力攻击的庇护。
经济分析提倡的生产补贴方法却不能提供这种政治上的保护。
补贴收到削减财政预算支持者的攻击,而关税或其他进口壁垒则可以给予那些寻求政府持续援助的产业更好的保护,并且还能带来财政收入。
因此,补贴在政治上不敌关税。
四,作图分析题。
1,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有自由贸易时的生产与消费状况,来说明国际贸易是为双赢博弈。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A B小麦(10亿/年)小麦(10亿/年)中国I1 I2 1W/C美国价格=0,67W/CI1 I280 S155 C1S050S0价格=1W/CS0 20 40 60 布匹(10亿/年)0布匹(10亿/年)2W/C上图A,B显示了两国两种商品之间的贸易,以布匹与小麦的贸易为例。
在开展自由贸易之前,中美两国的均衡点皆在S0点,美国布匹的相对价格为2W/C,而中国布匹的相对价格为0,67W/C。
开展自由贸易后,美国从中国进口布匹,并向中国出口小麦;中国从美国进口小麦,并向美国出口布匹。
这一贸易降低了美国市场布匹的相对价格,提高了中国市场布匹的相对价格,最终使得国际市场布匹的均衡价格为1W/C。
在这一自由贸易均衡价格下,美国小麦出口量等于中国小麦进口量,中国布匹出口量等于美国布匹进口量。
由上图可知,从无贸易到自由贸易的转变中,美国减少了布匹的生产并增加了小麦的生产,生产点由S0转至S1点。
沿着1W/C的相对价格曲线,消费点由S0转至社会无差异曲线I2与价格线相切的CI点,该点使美国的社会福利从无差异曲线I1达到无差异曲线I2。
美国的社会福利提高,即美国直接获益于国际贸易。
在中国,从无贸易到自由贸易,生产者增加了布匹的生产并减少了小麦的生产,生产点由S0转至S1.沿着1W/C的相对价格曲线,消费点由S0转至社会无差异曲线I2与价格线相切的C1点,该点使中国的社会福利从无差异曲线I1达到无差异曲线I2。
中国的社会福利提高,即中国直接获益于国际贸易。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是一场双赢博弈。
2,作图分析垄断竞争者在本产品市场国际贸易后的情况。
答:价格(百万日元/辆)1.9 A1.5 B ACD2E D1MC0 4 6 数量MR2 (百万辆/年)D1=以前的国内需求,D2=新的国内加国外需求,A=以前的国内均衡点,B=国际均衡点,E=开放贸易中的生产点以本田公司这样一家垄断竞争厂商为例来说明其在汽车市场国际贸易后的情况。
在开放贸易之前,国内消费均衡点位于点A,在这一点,汽车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开放贸易之后,本田可以向国外消费者出口汽车,同时也将面临外国汽车进口厂商的竞争。
由于在这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中,有更多的竞争厂商提供更多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因此需求比以前(只有国内需求的时候)更富有弹性,也就是一条较之以前更平坦的需求曲线D2。
在贸易中作进一步竞争调整之后,出现了新的国际均衡点B,此时本田汽车价格仍然等于其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不变,新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2,新的生产均衡点为E点,在这一点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分析比较点A与点B,可知开放贸易带来的结果是,本田公司的汽车产量增加了,而价格降低了。
3,分析大国发生了偏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或贫困型增长后生产与贸易的情况。
答:一个大国的贫困化增长小麦价格=3W/C90 S780 S140 C136C7 价格=1W/C0 20 37 55 60 布匹一个大国在出口品的生产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国家福利状况会更差。
本图描绘的这种反常的例子就是一个大国的贫困化增长的情况。
通过扩大小麦的生产能力(出口品),该大国增加了对出口品的供给(贸易意愿扩大),这使得国际市场上小麦的相对价格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还提高了布匹进口时支付的相对价格(这里是3倍)。
其结果是该国在新的PPC曲线点S7上进行生产,在C7上消费。
C7点所表示的福利水平要低于增长前的C1点,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非常严重。
4,分析大国发生了偏向进口替代的要素增长后的生产与贸易的情况。
答:小麦大国偏向进口替代的生产S69180S1C654C1 价格=0.67W/C40价格=1W/C0 20 26.7 60 82 布匹本图中,进口替代产品(这里是布匹)生产能力的扩大可使大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