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存存斋医话稿
存存斋医话稿翻译
存存斋医话稿翻译介绍存存斋医话稿是一部传世的古代医书,被誉为中医领域的瑰宝。
本文将对存存斋医话稿进行翻译及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其中的医学知识和思想体系。
背景存存斋医话稿是明代医官存吾所著,该书共分为十卷,包含了丰富的医学内容。
本书以实用为主,结合了存吾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前人的医学理论,成为明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翻译为了更好地理解存存斋医话稿的内容,下面将对其中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译:第一卷:诊断与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2.按脉测诊3.用草药调理身体4.针灸疗法第二卷:内科疾病1.五脏疾病的辨证与治疗2.外感热病的治疗3.内科病的预防与保健第三卷:外科疾病1.刀口伤的处理方法2.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3.皮肤病的治疗第四卷:妇科疾病1.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2.妇科炎症的辨证与治疗3.孕期保健与分娩护理详细探讨存存斋医话稿的特点存存斋医话稿在内容上较为实用,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作者存吾通过观察、实践和反思,将自己的医疗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
他的方法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又有所创新,成为明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存存斋医话稿的医学思想存存斋医话稿的医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辨证论治:存吾非常注重辨证论治,即通过综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脉象等进行精准诊断,并针对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他认为治疗应该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病理机制,因此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注重预防与保健:存吾认为预防胜于治疗,提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他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帮助人们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存吾在治疗上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了草药、针灸等多种疗法。
他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4.重视病因与机理研究:存吾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病因与机理的分析。
他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分析,追求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古人煎煮中药方法
古人煎药法随病异一、煎药时间古代的煎药时间是通过加水多少来控制的。
齐梁间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就已经提出了一个近似标准的汤剂煎煮时间方案:“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
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
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
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少。
”一般药物按当时的度量衡每二十两药物加水一斗的比例,煮至水剩四升时说明药物已经煎好,但是发汗、涌吐、泻下等方剂就需要少量的水,煮较短的时间,而补益方剂需要大量的水煎煮较长的时间。
北宋官颁的《太平圣惠方》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按照方书记载的水量煎药:“凡煮汤……其水数依方多少,不得参差。
”此种标准历代相沿。
李时珍指出:“陶氏所说,乃古法也。
今之小小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多则加,少则减之。
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
”陶弘景已经明确提出了不同功用汤剂煎服时间有所不同,而实际应用中仍有细微区别。
清代名医徐大椿特别指出了煎药时间的重要:“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其法载于古方之末者,种种各殊……其煎之多寡,或煎水减半,或十分煎去二三分,或止煎一二十沸,煎药之法,不可胜者,皆各有意义。
清代伤寒学家柯琴的论述生动而有说服力,他认为大、小承气汤的区别不仅在于药物、剂量,更在于煎法:“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
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
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
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
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
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由次可见煎药时间及“内药”(下药)顺序在中医治疗中的玄妙了。
二、煎药次数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记载,都采用一次煎煮法,即一剂药只煎一次,多分三次服。
某些汤剂的“再煎”是“去滓再煎”,即汤剂的再浓缩,与今天常规煎药采取一剂药先后煎煮二次不同。
做医生的名言
做医生的名言1. 关于医者敬业的名言警句一、一名最好的医生,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对某些不可挽回的事情悔恨,干扰完成未来任务的决心。
出自:〔德国〕海泽:《死湖情澜》二、当医生的光荣,就在于当你减轻人们受折磨的躯体的痛苦的同时,还能向他们传授崇高的理想。
出自:〔美国〕刘易斯:《阿罗史密斯》三、好医生是很好的——他们往往是艺术家——可是医生这一行,不适合我们这些在实验室工作的孤独的人去做。
出自:〔美国〕刘易斯:《阿罗史密斯》四、医生对待病人就像最温和的老猫咪一样甜。
出自:〔美国〕刘易斯:《阿罗史密斯》五、知道大部分药物都毫无用处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
出自:〔美国〕富兰克林:《格言历书》2. 有关于医生的名人名言吗酒越陈越好,医生越老越好(托·富勒)●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伦·赖特)●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在病人即将痊愈时,请来的医生是幸运的(拉伯雷)●庸医杀人不用刀●无知固然没有欺骗可恶,但医生的无知的危害却要比欺骗大得多(爱略特)●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医生三世,不服其药〈礼记〉●久病能知医●学医不明,暗刀杀人●良医门前病人多3. 关于医生的诗句或名言*志当存高远。
〔三国〕诸葛亮*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晔*男儿事业当志奇。
〔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
〔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
书摘*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志犹学海,业比登山。
〔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
〔隋〕王通*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宋〕朱熹*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明〕冯梦龙*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明〕胡居仁*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琮琼*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
〔汉〕桓宽*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原文和大医名言
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张锡纯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无所谓建树也,而其愿力固不可没也。
老安友信少怀,孔子之愿力也;当令一切众生皆成佛,如来之愿力也。
医虽小道,实济世活人之一端。
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
而此愿力之在锡纯,又非仅一身之愿力,实乃祖训斯绍也。
锡纯原籍山东诸城,自前明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累世业儒。
先祖友三公缵修家乘,垂训来兹,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
盖即范文正公“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意也。
锡纯幼时,从先严丹亭公读书,尝述斯言以教锡纯。
及稍长,又授以方书,且为指示大意。
谓诵读之暇,游艺于此,为益良多,且又遵祖训也。
特当时方习举子业,未能大致力于斯耳。
后两试秋闱不第,虽在壮年,而淡于进取。
遂广求方书,远自农轩,近至国朝著述诸家,约共搜阅百余种。
知《本经》与《内经》,诒之开天辟地之圣神,为医学之鼻祖,实即为医学之渊海也。
迨汉季张仲景出,著《伤寒》、《金匮》两书,为《本经》、《内经》之功臣。
而晋之王叔和,唐之孙思邈、王焘,宋之成无己,明季之喻嘉言,又为仲景之功臣。
国朝医学昌明,人才辈出,若张志聪、徐大椿、黄元御、陈念祖诸贤,莫不率由仲景上溯《本经》、《内经》之渊源,故其所著医书,皆为医学正规。
特是自晋、唐迄今,诸家著述,非不美备,然皆斤斤以传旧为务,初未尝日新月异,俾吾中华医学渐有进步。
夫事贵师古者,非以古人之规矩、准绳限我也,惟藉以瀹我性灵,益我神智。
迨至性灵神智洋溢活泼,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使古人可作,应叹为后生可畏。
凡天下事皆宜然,而医学何独不然哉!锡纯存此意念,以孜孜研究医学者有年,偶为人疏方,辄能得心应手,挽回沉疴。
时先慈刘太君在堂,锡纯恐温清有缺,不敢轻应人延请。
适有以急证相求者,锡纯造次未遽应。
先慈谓锡纯曰:病家盼医如溺水求援,汝果能治,宜急往救之。
然临证时,须多加小心,慎勿卤莽误人。
锡纯唯唯受教,自此临证者几无虚日,至今十余年矣。
医学名人名言
医学名人名言医教名人名言一、医病驳诘,易正在信似之辨。
不成随声附和,趁波逐浪,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外纯忘》二、妇医者,非仁爱之士,不成托也;非聪慧理达,不成任也;非耿介杂良,不成疑也。
——杨泉《物实践》三、医教贱粗,没有粗则害人匪细。
——鲜梦雷等《今古图书模板散成医部齐录》四、医没有易於用药,而易於认证。
——暖载之《暖氏医案咳嗽》五、妇医药为用,人命所系,战扁至妙,犹或添思,仲景亮审,亦候形证。
一毫有信,则考校以供验。
——王叔战《脉经序》六、盖医没于儒,非念书亮理,末是庸雅昏昧,不克不及疏浚变迁。
——李梃七、性命至重,有贱令媛,一圆济之,德逾于此,故认为名也。
——孙思邈《备慢令媛要圆序》八、尝思用药如用兵。
擅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才能,然后否用之以造敌;擅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才能,然后能用之以乱病。
——弛锡杂《医教衷外参西录》九、医者,书模板没有生则理没有亮,理没有亮则识没有粗。
临证游移,漫无意见,药证分歧,易以见效。
——吴满等《医宗金鉴凡例》十、世无易乱之疾,有没有擅乱之医;药无易代之品,有没有擅代之人。
——褚澄《褚氏遗书模板》十一、无恒德者,不成以做医。
——鲜梦雷十二、医者人之司命,如上将提兵,必谋定然后和。
——倪士偶《二皆医案南案》1三、人必有天才之才而读破万卷,嫡能够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乱案》1四、懒供今训,专采寡圆。
——弛机《伤暑论本序》1五、约莫口细则条例眼亮,而理名则口细,多念书辨证则理亮识广。
——魏荔彤《金匮要略圆论原义卷一》1六、医者,意也。
擅长意图,即为良医。
——孙思邈《令媛翼圆针灸上》1七、妇医药为用,人命所系。
——王叔战《脉经序》1八、药能活人,亦能杀人,存亡闭头,间没有容领,否失慎欤!——刘昌祁《皂喉乱法要言皂喉症最忌服表药》1九、妇医诚易知,知之没有粗,则功愈甚于没有知。
——吴其浚《动物名真图考贯寡》20、盖医教通乎人命,知医则知坐命。
——赵教敏《串俗内编绪论》2一、念书而没有临证,不成认为医;临证而没有念书,亦不成认为医。
古代歌颂医生的诗词
以下是古代歌颂医生的诗词
《医人》- 苏拯
古人的医术在于心,内心正直药自然就真。
现在人的医术在于手,技术不好药还没有效果。
我愿意化身为天地炉,多一些扁鹊这样的医生。
四处寻找好的药材,先从治好过分的寒冷与饥饿做起。
《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
人的生命非常重,无价可比拟,一己之力救人,一定要有道德。
《鹧鸪天》- 赵必
只有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
这首词赞扬了医生的高超医术,并表达了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黄帝内经》-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形容医生的诗句有:
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
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
——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
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
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
——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
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这些诗词都表达了对医生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同时强调了医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水平。
医学的名人名言
医学的名人名言导读: 1.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
——孙一奎《赤水玄珠序》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
——郭霭春3.医之临病,胜于临敌。
——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
——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6.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7.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9.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
乃博采群经。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10.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
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
——吴瑭《医医病书》12.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13.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1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15.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16.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杨泉《物理论》17.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8.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19.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褚澄《褚氏遗书》2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2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
医学的经典着作种子文件
大家看看..
不给传种子.我把种子打包了.
约6G的PDF中医古籍经典著作
约6G的PDF中医古籍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47.69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40.24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40.68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52.13 MB
│ │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2-学术研究发展史.pdf
│ │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4-病证与临床研究.pdf
│ │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5-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究.pdf
│ │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6-近代校释珍本辑录.pdf
│ ├─名医类案(正续)
│ │ 名医类案.pdf
│ │ 名医类案(正续)-封面.pdf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35.93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29.45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32.62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20.84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32.45 MB
经典著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108.02 MB
│ │ 伤寒论通俗讲话.pdf
│ │ 伤寒论与临证.pdf
│ │ 伤寒名案选新注.pdf
│ │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pdf
│ │ 伤寒心悟,t88t88.pdf
│ │ 伤寒质难.pdf
│ │ 手相手纹手诊.pdf
│ │ 思考中医.pdf
│ │ 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pdf
│ │ 破蟞斋医草-龚士澄.pdf
│ │ 七家诊治伏邪方案.pdf
│ │ 齐氏医案.pdf
│ │ 清宫药引精华.pdf
友渔斋医话——精选推荐
友渔斋医话友渔斋医话清黄凯钧序医之为⾔意也。
俞扁之⽅,和缓之术,通乎治国,功在活⼈,斯⾔虽⼩,可以喻⼤。
退庵黄先⽣,希夷养⽣,淡泊明志,学进乎道,艺通乎神。
⼤还菊泉之旁,⼩隐橘井之侧。
凡夫炎帝百草之谱,黄庭六根之书,康伯市上,壶史探奇;扁鹊箧中,镜经测要,莫不撷我灵素,洞其神明,以回膏肓,以达腠理。
良医良相,胥在是矣!请志简端,以为嚆⽮。
甲戌春仲阳湖愚侄刘嗣绾顿⾸拜题⾃记予少多疾,年⼗九,先君辞世,因弃举业,涉猎岐黄之学。
尝慨世之昧者,⾮养奸为盗,即诛伐⽆过,乃⽴志为医。
遇有难治之症,遍翻⽅论,每⾄深夜,烛屡见跋,不倦也,必得其要领⽽后已。
如是推原究本,渐有所获。
初,母⽒年衰⽋安,择药物所宜,调治奏效,⼼窍喜悦。
⾄于家⼈辈,遇有不适,为之处⽅,亦多霍然,遐迩延就,岁⽆虚⽇。
积今垂四⼗载,虽系偏知,⽽⾃问不致误⼈,乃着医话六种。
凡⼈以摄⽣为第⼀,故⾸辑⼀览延龄⼀卷。
集平⽣见闻,有俾于学⼈,作橘旁杂论⼆卷。
《灵》、《素》、《难经》,为医者根柢,然⾮经年累⽉,难以穷其奥旨。
今以急就之法,汇以五脏见症,虚实⽤药之宜,亦可领其⼤意,编上池涓滴⼀卷。
传云:空⾔⽆补,必见诸实事。
录肘后偶钞⼆卷。
治病之法,前⼈⼤备,⽽头绪纷纭,遽难从事。
今以短章包括,直指源流,兼附药宜,作证治指要⼀卷。
其药笼短剧⼀卷,间出新意,⾮⽌辞简,⽽实切于⽤焉。
其知我者,谅不⾄覆瓿;不知我者,亦任其讪诮⽿!前梓《友渔斋诗集》⼗卷,兹刻医话⼋卷。
斋名仍存其旧。
时嘉庆⼗有七年岁次壬申花朝退庵居⼠黄凯钧⾃记第⼀种⼀览延龄⼀卷松有千年之固,雪⽆⼀时之坚。
若植松于腐坏,不期⽽必蠹;藏雪于阴⼭,历夏⽽不消。
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长。
物情既尔,⼈理岂殊?然则调摄之术,⼜可忽乎?⼈之胚胎,赖⽗母精⾎凝结⽽成。
及⾄⼗⽉胎完,则⽗母精⾎⼀点也⽤不着,⽌做得⼀个胞胎。
其中得⽗母⼀点神⽓,⽇渐长⼤,其精⾎恶浊之物,⽇逐翻出。
⾄⼗⽉满⾜,翻天覆地,HT(和去声)地⼀声,脱胎出世,其⽗母恶浊之⽓,还不能尽;⼜去⼝⾎,剃胎发,每⽉变蒸,轮为疹痘;⾄七⼋岁,⼜毁齿更⽣,然后⽓体渐清。
经典医学名言警句(精选75句)
经典医学名言警句经典医学名言警句(精选75句)做医疗行业的',应该有一颗母亲的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呵护与照顾病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医学名言警句(精选75句),欢迎大家阅读!经典医学名言警句 1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杨泉《物理论》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
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王叔和《脉经序》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
——李梃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8、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褚澄《褚氏遗书》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12、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
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
——吴瑭《医医病书》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机《伤寒论原序》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16、医者,意也。
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王叔和《脉经序》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中华医典总书目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一部分本草方药大全(128本)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纲目择要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濒湖炮炙法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鉴药征药征续编药性四百味歌括五十二病方肘后备急方名医别录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医心方太平圣惠方博济方苏沈良方史载之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普济本事方洪氏集验方杨氏家藏方千金宝要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妇人大全良方仁斋直指方论严氏济生方瑞竹堂经验方御药院方世医得效方理伤断续方普济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仁术便览鲁府禁方祖剂古今名医方论医方集解汤头歌诀急救便方奇方类编绛雪园古方选注种福堂公选良方串雅内外编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验方新编医方论十剂表经验丹方汇编太医院秘藏膏丸散方剂方症会要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医方歌括增订医方歌诀退思集类方歌注华佗神方集验方大小诸证方论济世神验良方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药性切用惠直堂经验方绛囊撮要经验奇方古方汇精医方简义外治寿世方文堂集验方回生集本草简要方第二部分临床医术大全(312本)女科折衷纂要盘珠集胎产症治胎产指南女科切要傅青主女科歌括产宝女科秘要女科百问女科要旨妇科玉尺妇科心法要诀济阴纲目妇科秘方妇科问答张氏妇科妇科秘书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产后十八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毓麟验方沈氏女科辑要邯郸遗稿女科撮要妇人规女科指要胎产秘书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济生集女科指掌宁坤秘笈竹林女科证治竹泉生女科集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鉴女科证治准绳女科精要达生编女科经纶评注产科心法胎产心法女科秘旨女科旨要幼科发挥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切要慈幼便览幼科指南婴童类萃幼科折衷幼科心法要诀婴童百问幼科释谜幼幼新书麻科活人全书婴儿论幼科概论儿科醒麻疹阐注活幼心书儿科要略儿科萃精鬻婴提要说痧疹辑要经验麻科痘疹心法要诀小儿推拿广意保幼新编幼科铁镜保婴撮要幼科推拿秘书活幼口议幼科类萃颅囟经幼幼集成慈幼新书原疒昔要论麻疹备要方论专治麻痧初编陈氏幼科秘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痘疹方论幼科证治准绳医学举要医林改错脉因证治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增订十药神书医学从众录痰火点雪虚损启微慎柔五书脚气治法总要韩氏医通周慎斋遗书阴证略例何氏虚劳心传中风论金匮翼杂病心法要诀医碥痧胀玉衡濒湖脉学养老奉亲书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门法律脉确脉症治方医学正传华氏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笔花医镜脉诀汇辨订正太素脉秘诀脉诀乳海诊脉三十二辨内科摘要内外伤辨杂病广要急救良方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杂症会心录医学传灯血证论证治准绳·杂病证治汇补外科证治全书外科精义秘传外科方外科理例立斋外科发挥外科枢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仙传外科集验方金疮秘传禁方跌损妙方接骨手法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救伤秘旨江氏伤科学伤科补要伤科大成跌打秘方跌打损伤方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伤科汇纂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外科集验方卫济宝书疡科捷径外科十法疡科纲要解围元薮痰疬法门外科全生集外科心法要诀外科方外奇方外科传薪集伤科方书急救广生集跌打损伤回生集疡医大全青囊秘诀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疡科心得集外科精要疯门全书外科大成外科十三方考外科医镜外科选要疡科全书正骨心法要旨发背对口治诀论集验背疽方外科启玄外科正宗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刘涓子鬼遗方口齿类要一草亭目科全书尤氏喉科秘书重订囊秘喉书喉舌备要秘旨咽喉脉证通论银海指南喉科集腋咽喉秘集白喉条辨重楼玉钥眼科阐微眼科秘诀喉科指掌秘传眼科龙木论焦氏喉科枕秘明目至宝尤氏喉症指南原机启微银海精微审视瑶函异授眼科包氏喉证家宝喉科秘诀重楼玉钥续编眼科心法要诀走马急疳真方目经大成白喉全生集针灸大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易学针灸问对针灸聚英神应经普济方·针灸针灸大成针灸逢源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神书针经节要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黄帝明堂灸经炙肓腧穴法针经指南子午流注针经西方子明堂灸经厘正按摩要术针灸集成经穴汇解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针灸素难要旨金针秘传灸法秘传推拿抉微十四经发挥子午流注说难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络汇编灵枢经脉翼杨敬斋针灸全书神灸经纶宋本备急灸法刺灸心法要诀理瀹骈文客尘医话对山医话友渔斋医话眉寿堂方案选存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孙文垣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程杏轩医案何澹安医案邵兰蒸医案吴鞠通医案冷庐医话柳洲医话香曷塘医话先哲医话研经言重订灵兰要览知医必辨医学读书记读医随笔市隐庐医学杂著叶选医衡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医暇卮言奇症汇质疑录柳选四家医案丛桂草堂医案古今医案按张聿青医案侣山堂类辩寓意草吴医汇讲王旭高临证医案丁甘仁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医原马培之医案曹仁伯医案论许氏医案上池杂说凌临灵方医医医肯堂医论证治心传医学课儿策回春录新诠重庆堂随笔医贯归砚录续名医类案丹溪治法心要王氏医案绎注医经溯洄集花韵楼医案也是山人医案存存斋医话稿叶天士医案精华一得集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素问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读素问钞类经类经图冀内经知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素问经注节解内经博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医经原旨医经读灵素节注类编黄帝内经素问校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八十一难经集解难经集注难经经释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素问识灵枢识难经古义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要旨论黄帝素问宣明方论伤寒论伤寒捷诀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寻源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证治准绳伤寒论注伤寒论辨证广注伤寒溯源集伤寒括要伤寒缵论伤寒论纲目伤寒贯珠集伤寒法祖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论辑义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伤寒指掌中寒论辩证广注河间伤寒心要刘河间伤寒医鉴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玉函经二注高注金匮要略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脉诀脉经察病指南诊家枢要脉诀刊误诊家正眼医灯续焰诊宗三昧脉理求真三指禅望诊遵经形色外诊简要四诊抉微临症验舌法察舌辨证新法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温疫论瘴疟指南温热暑疫全书温热论新编松峰说疫疫疹一得温病条辨温热逢源温热经纬时病论温病指南重订广温热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广温疫论瘟病正宗养生导引秘籍女丹合编选注陆地仙经千金食治寿世传真养生导引法达摩洗髓骨易筋经运功按摩秘诀饮食须知食疗方养生类要性命要旨寿世青编寿世保元心医集修昆仑证验养生秘旨西池集诸病源候论扁鹊心书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医说儒门事亲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此事难知金匮钩玄卫生宝鉴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松崖医径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丹溪心法明医杂著明医指掌万病回春古今医鉴丹溪手镜轩岐救正论古今名医汇粹辨证录石室秘录辨证玉函简明医彀丹台玉案张氏医通医学真传医学心悟四圣心源医学三字经古今医彻医学实在易医述古今医统大全类证治裁医学指归校注医醇乘义医学妙谛医学衷中参西录洗冤集录罗氏会约医镜中国医籍考医学见能褚氏遗书格致余论推求师意医旨绪余叶选医衡医学纲目医学入门景岳全书冯氏锦囊秘录顾松园医镜医宗己任编医学摘粹医门补要三消论医医小草宜麟策药症忌宜脾胃论证治准绳·类方证治准绳·伤寒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女科伤寒心法要诀运气要诀四诊心法要诀删补名医方论幼科种痘心法要旨证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证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续医说要药分剂诸病主病诗脉象统类新增书目部分(74本)重订温热经解诊余举隅录杂病源流犀烛运气证治歌诀喻选古方试验痈疸神秘验方疑难急症简方医医偶录医学刍言医权初编医略十三篇医寄伏阴论医方拾遗医便薛氏湿热论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吴又可温疫论歌括温疫明辨歌诀温热论笺正外科证治秘要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通俗内科学素圃医案鼠疫约编湿温时疫治疗法沈氏医案邵氏医案伤寒钤法扫叶庄医案青霞医案钱氏小儿直诀平治会萃难经本义秘传大麻疯方履霜集龙砂八家医案六因条辨六气感证要义鸡鸣录霍乱燃犀说黄澹翁医案环溪草堂医案葛可久十药神书歌诀扶寿精方得心集医案蠢子集春脚集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产孕集不知医必要辨疫琐言本草发挥保婴金镜录癫狂条辨医会元要医学指要大方脉舌诊问答青囊全集秘旨脉经钞考正周身穴法歌纯懿庐集(疮疡)脉诀新编白喉捷要合编白喉辨证喉科大成喉科金钥全书集喉症诸方喉科心法治疟机要泄利成法邹氏寒疫论邹亦仲医案新编。
医学的名人名言大全
医学的名人名言大全本文是关于医学的名人名言大全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的名人名言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
——孙一奎《赤水玄珠序》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
——郭霭春3.医之临病,胜于临敌。
——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
——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6.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7.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9.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
乃博采群经。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10.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
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
——吴瑭《医医病书》12.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13.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1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15.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16.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杨泉《物理论》17.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8.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医学的励志名言
医学的励志名言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有关医学的励志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学的励志名言11、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
2、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3、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4、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5、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
6、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7、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8、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
9、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10、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11、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1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3、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14、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15、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16、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17、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18、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19、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22、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23、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24、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25、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6、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7、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28、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29、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30、弄清楚得病的是什么人,比弄清楚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31、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中医书籍700本
093-时方歌括
094-长沙方歌括
095-金匮方歌括
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097-验方新编
098-十剂表
099-经验丹方汇编
100-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101-药性切用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103-华佗神方
104-集验方
327-神应经
328-秘传眼科龙木论
329-针灸神书
330-针灸素难要旨
331-针灸问对
332-针灸集成
333-针灸资生经
334-针经指南
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336-推拿抉微
337-理瀹骈文
338-异授眼科
339-眼科心法要诀
014-本草乘雅半偈
015-本草征要
016-本草易读
017-本草新编
018-本草备要
019-本经逢原
020-本草经解
021-本草从新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023-本草纲目拾遗
024-本草崇原
025-本草求真
026-神农本草经读
405-慎疾刍言
406-叶选医衡
407-对山医话
408-质疑录
409-丛桂草堂医案
410-归砚录
411-医原
412-医暇卮言
413-医学课儿策
414-医学读书记
415-医医医
416-续名医类案
417-读医随笔
418-医学源流论
340-眼科阐微
341-喉舌备要秘旨
342-喉科指掌
343-喉科秘诀
344-喉科集腋
医非博不能通
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
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
——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孙思邈胆大心细:
人立于世,必须面对许多挑战与机遇,因此,你要敢于筹划,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
但是,在实施计划时,必须周密安排,不能疏忽大意。
计划安排得越周密,实施得就越稳妥,成功就越有保证;或者说,战略越宏伟,策略越细密,计划越大胆,措施越仔细。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于城,谓大胆也。
如云胆欲大而心欲小:至健恒易以知险,如胆欲大;至顺恒简以知阻,如心欲小。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
368-存存斋医话稿
致此。余力辞。病竟不起。阅本草纲目拾遗言。“粥油能实毛窍。滋阴之功胜熟地。”暑湿初愈服此。安得不复发而 增剧耶。又袁了凡先生曰。“煮粥饭。中有浓汁滚作一团者。此米之精液。食之最能补精。”又紫竹林单方治精 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八〕人知息道从口鼻出入。不知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所以外感表实证。毛窍阻而气机不能 相引。则发喘。内伤表虚证。汗多亡阳。毛窍开而气机过泄。则息微。 〔九〕洄溪徐氏谓天士叶氏。每以络字欺人。其实徐氏躯壳脏腑经络论有云。“人有皮肉筋骨。所谓躯壳也。而 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则有经有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 也。”是明知有络。而每诋之。何也。或云。徐批叶案非真本。乃托名者。 〔十〕朴硝火硝咸名硝石。咸生卤地。假水火二大以为形质。朴硝属水。味咸气寒。性下走。故能推荡肠胃积滞。 折治三焦邪火。火硝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性上升。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朴硝治热之 结。火硝治热之郁。一就下。一达上也。火硝投之火中则焰生。朴硝则否。其性从可知矣。紫雪丹中二硝并用。是热 郁欲其达。热结欲其降也。濒湖李氏曰。“火硝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 急之病。 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盖硫暖而利。其性下行。火硝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火硝之性 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奈汪 庵医方集解中礞石滚痰丸。误以朴硝制礞石。药肆不察。竟 遵其法。盖同名硝石。汪氏不及详考。而一字之讹。药性顿异。大背古人立方之意矣。用辨明之。 〔十一〕世间真虚损少。假虚损多。自患虚损者少。做成虚损者多。歙南吴师朗有鉴于此。着不居集一书。取易传 “变动不居”之义而名其书也。书分上下二集。上集内损。以阴阳五脏内亏立论。下集外损。以六淫外入。似损 非损立论。盖缘内外不分。真假莫辨。印定滋阴降火之一法。以治无定万变之病情。不虚而做成虚。不损而做成 损。良可浩叹。是书纠缪绳愆。独开生面。厥功岂不伟哉。惜其论治立方。铺排门面。无甚精义可咀嚼。窃恐仿其法 而施治。未必的有效验。然能唤醒病家医家。俾共知有外损之一途。不徒从事于蛮补。由是深思其故。神而明之。 则此书安可不读。(师朗名澄。其自序在乾隆四年。刊书在道光十五年。)〔仲圭按〕虚损之范围甚广。近世流行之肺劳 遗 精等病。殆亦虚损之属。治肺劳以十药神书为最佳。而保真保和二汤尤妥。治久遗则林屋山人之加减地黄汤。亦平正可 法。 〔十二〕洄溪医案治毛姓痰喘。乃上实下虚证。用清肺消痰饮。以人参一钱。切小块送下。二剂而愈。毛曰。“徐君 学术固深。但人参切块之法。此聪明人以之炫奇耳。”后病复作。照前方加人参入煎。而喘愈甚。复延徐。谓“服 旧方而病有加。”徐曰。“得非人参与药同煎耶。”曰“然。”曰“宜其增病也。”仍以参作块服之。亦二剂而 愈。盖下虚固当补。但痰火在上。补必增剧。惟作块后入。则参性未发。而清肺之药已得力。迨过腹中。而参性始发。 已达下焦。方有益而无害也。此等治法。古人有行之者。特不察耳。按清肺消痰饮加人参。方也。参切块吞下。法也。 古人有方必有法。如桂枝汤服已。须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取汗。附子泻心汤。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阳欲其熟 而性重。开痞欲其生而性轻。若此之类。不胜枚举。其方其法。丝丝入蔻。细心体会。妙义始见。族侄柏堂谓余言。二 十一岁时。酒后寐中受风。遍身肌肤麻痹。搔之不知痛痒。饮食如常时。淮阴吴鞠通适寓伊芳家。请诊。吴用桂枝汤。 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甘草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两枚。水三杯。煮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并属弗 夜膳。临睡腹觉饥。服药一杯。须臾啜热稀粥一碗。覆被取汗。柏堂如其法。只一服。便由头面至足。遍身 得微汗。 汗到处以手搔之。辄知痛痒。次日病若失。此用古方古法也。假令此证知用桂枝汤。而不知啜热稀粥。恐未必得 汗。即使稍有汗。去病岂能若是之尽且速耶。 〔十三〕慎斋遗书曰。“一妇泄泻。两尺无神。此肾燥不合也。医用茯苓益智仁即发晕。因用肉苁蓉三钱以润之。 五味子八分以固之。人参一钱以益其气。归身八分以养其血。白芍甘草以和其中。炮姜二分以安其肾。二帖效。 十帖愈。丸即前方加倍。蜜丸。”张东扶曰。“余因慎斋‘肾燥不合’之语。因思精滑一证。理亦同情。盖肾属水。 水亏则燥。水燥则无以养肝。木无水养。则燥而生火。肾既失其封蛰之职。不合而开。肝遂恣其疏泄之性。因开而 泄。愈泄则愈燥。愈燥则愈开。此时徒清火。徒兜涩。无益也。必用润药润其肾。则燥而不合者可以复合。而且肝得 所养。火亦不炽。何致疏泄之性。一往不返哉。立方之法。润肾为君。而兼用清肺补肝之品。”按“肾燥不合”一语。 未经人道。似奇创。然具有至理。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绽裂有痕。肾开窍于二阴。肾耗而燥。其窍开而不合矣。 〔十四〕疟证以日作者轻。间日者重。此不可拘。若日作而寒热之时短。其势又不甚。则诚轻。倘势盛而时又长。 反不如间日者尚有休息之一日也。胡可云轻。又疟发渐早为易痊。渐晏为未止。亦不可拘。如发渐早而热退之时 照旧。则其寒热加长矣。愈长则正气愈虚而加剧。如发渐迟而热退之时照旧。则其寒热渐短矣。短则邪气愈衰 而自止。又夜疟皆云邪入血分。当用血药。以提其邪。说固可通。景岳归柴饮。鼓峰香红饮。二方俱佳。然初起在夜。 嗣后不早不晏。始终发于夜者是也。设趱前渐近日昃。缩后已至日出。皆不得谓之夜疟矣。此古今医案按中语
<目录> <篇名>卷一 属性:〔一〕医话不知始于何人。殆滥觞于诗话而有是目。余所见者。愿体医话友渔斋医话柳洲医话潜斋医话凡四 种。愿体医话中重载良方。惟前列医话十二则。故一名愿体医话良方。友渔斋医话则分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 池涓滴肘后偶钞证治指南药笼短剧为六种。柳洲医话乃王孟英辑魏柳洲玉横续名医类按中按语单方。为 柳洲医话。故一名柳洲医话。良方。潜斋医话则录简效方于前。载医话于后。故一名潜斋简效方。同一医话。其体 例不同有如是。余自已冠后。喜读医书。有所见闻。随手识之。间附以心得。以备他日之参考。然已遗失者多矣。戊 寅秋。杜门养 。因检旧笥。得若干条。命儿子录出成帙。重为芟润之。标其名为医话稿。盖话所见。话所闻。并话所 得。拉杂不分门类。亦全无体例也。称稿者。明非定本也。条首编以数目字者。欲教我者有可专指。且前条于理有 误。后条可纠正。于义未尽。可重申。有意同者。可参合。有引证者。可披寻。所以清眉目也。引用书有购求数年而始 得。有辗转借阅者。内有世少传本之书。均记作者姓氏年世。思存古书之名目也。先得二卷。友人姚静庵广文见 而韪之。以为可以问世。嘱乃弟秋岩付诸手民。余固辞不获。惟有道君子。指其谬疵。而进以高深。则幸甚。〔仲圭 按〕此条乃作者自叙。 〔二〕愿体医话曰。“今创一议。无论内外大小。一年之中。岂无一二奇证。若怀之胸臆。则近于秘道不传。若登之 枣梨。又碍于少难成帙。何不于三五知己中。每于岁底。各出所治奇病。观何证。服何药。如何疗。如何愈。共成一卷。 以为医按。多年增广。亦是不朽之举。庶使后人有迹可循。而无识认不真之憾矣。功不在卢扁下也。然近日又有 一种时弊。凡遇疾病危险。诸医会集。其中学术平常者。不过轻描淡写。而识见高明者。若欲另立意见。惟恐招人 妒忌。万一不效。又虑损名。瞻前顾后。亦是大同小异了事。殊不知上天赋我聪明才智。若临证之际。不费一番思 索。不用一番心血。代天宣化。救济苍生。只于此中求富贵。顾声名。以他人性命。痛痒无关。生死听天。清夜思之。 能无自愧。”按愿体医话一卷。扬州史 臣典所着。皆时医药石之言。多急救生全之法。孳孳为善。可谓无微不至。 陈文恭公谓“史君饱谙世故。曲体人情。其言质直而透切。智愚易晓。”偶录一则。蔼然仁者之言。切中时弊之 论。窥见一斑矣。 〔三〕柯韵伯先生“气上腾便是水”一语。最足玩味。盖阳气凝结。津液不得上升。以致枯燥。治宜温热助阳。俾 阴精上交阳位。如釜底加薪。釜中之水气上腾。而润泽有立至者。仲圣以八味肾气丸治消渴。亦此义。以肺为五 脏六腑之华盖。下有暖气上蒸。即润而不渴。若下虚极。则阳气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板盖之。下 有火力。暖气上腾。而板能润。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板。终不可得而润也。然枯燥由于阴竭者。则是泉源既竭。必 须大剂濡养频服。如救焚然。始克有济。同一枯燥证。有阴凝阴竭之分。二证霄壤悬殊。万一误投。死生立判。不可 不细审也。 〔四〕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气为之也。庞 安常有言。“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余谓“不治痰而治气”一语。为治痰妙谛。盖痰之患由于液不化。液之结由于气不化。气之为病不一。故痰之 为病亦不一。必本其所因之气。而后可治其所结之痰。医旨绪余曰。“治痰当察其源。”倘以二陈统治诸痰。因 于湿者固宜。使无湿则何以当之。如因于火。则当治火。火降金清。秋令乃行。水无壅遏。痰安从生。丹溪朱氏曰。“ 黄芩治痰。假其下火。”正谓此也。余可类推。 〔五〕河间刘氏曰。“肠胃郁结。谷气内发而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善噫而或下气也。”余谓噫与下气。即属 宣通。所以肝胃病往往得噫与下气稍瘥也。虽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而犹得宣通于肠胃之上下也。 〔六〕大黄同附桂用。是温下法。叶氏医按痢门。姚颐真用大剂肉苁蓉配姜附。是即温下法化为温滑法。泻心汤 姜连并用。是苦辛开降法。马元仪印机草中干姜同栝蒌用。是即苦辛开降法化为辛润开解法。栝蒌润燥开结。 荡热涤痰。为胸膈热郁之圣药。其性濡润。谓之滑肠则可。若代大黄作下药用则不可。吾乡章虚谷有蒌仁辨。言之甚详。 〔七〕余治一暑湿证。已热退神清。胃动进食矣。忽急柬邀诊。仍发热神昏。更加气喘。细询因吃粥油三四盏。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