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0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2024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篇 高考专题 微主题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2024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篇 高考专题 微主题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命题规律 高考回溯
2.(2022·广东卷)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
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
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轴棒中含有的29325 U 与29328 U 互为同位素
(B)
【解析】 BeCl2的中心原子为Be,孤电子对数为0,为直线形分子,A错误;P4 分子中相邻的P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Ni的原子序数为28,其基态原 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C错误;顺-2-丁烯的结构中2个甲基应该在双键的同 一侧,D错误。
命题规律 高考回溯
5.(2023·浙江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
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与3H互为同位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
晶体
【解析】Xe的原子序数为5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0族,A错误;赤铁 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错误;金刚石是共价晶体,D错误。
命题规律 高考回溯
13.(2023·山东卷)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S2 C.SO3
B.NF3 D.SiF4
(B)
【解析】 NF3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 子,B符合题意。
命题规律 高考回溯
14.(2023·湖南卷)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11-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5.(2017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 31 的磷原子:1351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CaCl2 的电子式:Ca2+[··C··l··]2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答案:A
解析:A 项,1351P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19-
答案:C 解析: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是碳元 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是短周期元素,且W、X、Y和Z的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Z为硫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是锂元 素。元素Y为Al,常温下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正确;元素X 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有C2H2、C6H6等,故B正确;元素W、X的氯化物 分别为LiCl和CCl4,则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 定结构,故C错误;元素Z与元素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
正确;B 项,氟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错误;C 项,CaCl2 的电子式应
··
··
为[··C··l··]-Ca2+[··C··l··]-,错误;D 项,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错
误。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12-
6.(2016全国Ⅱ,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 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H2O 的电子式:H··O··H
··
-6-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ⅠA 和Ⅰ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Ⅰ.客观题(1)考查同位素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原子中各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结合化学用语考查原子结构、电子式和化学键。

Ⅰ.主观题(1)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相互推断,并融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2)渗透于化学基本原理综合题、化学工艺流程题等考查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以及电子式的书写等。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横行叫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族(除8、9、10列)。

长式元素周期表有18纵行,分为16个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后加字母A表示。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罗马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

7个。

第Ⅰ族:第8、9、10纵行。

0族:第18列稀有气体元素。

二、原子结构1.突破原子组成的两大关系(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考前阅读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张传志)

考前阅读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张传志)

考前阅读设计
一、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各基本粒子间的数量 关系 二、“位—构—性”关系的综合考查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判断 3.微粒半径比较
一、原子结构



【例1】下列各组中关系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 属于不同核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 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能说出你判 断的依据吗? 其中哪些组合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 全相同或相似 , 1H和2H可以通过化学变化 相互转化吗? ①O2和O3 ②1H、2H、3H ③1H、2H、13C ④CH3COOH和HCOOCH3 ⑤16O2、18O2





3.微粒半径比较 【例5】A、B两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A的阳离子半径大于B的阳离子半径, 则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 A、 A< B< C B 、 B< C< A C、 B< A< C D 、 C< A< B 【规律总结4】微粒半径比较——“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最外层电子数;三看核电荷数。 ①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或阴离子半径)从 左到右逐渐减小 ②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离子半径O2- >F- >Na+ > Mg2+ >Al3+ ③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Fe3+<Fe2+<Fe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2、由对应氢 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3、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4、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制弱 的;5、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2020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20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原子(A Z X)中有质子(带正电):Z个,中子(不显电性):(A—Z)个,电子(带负电):Z个。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关系:①A=N+Z(A:质量数,N:中子数,Z:质量数)②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③M Z ≈ M N≈1836 M eˉ(质量关系)3.原子中各微粒的作用(1)原子核几乎集中源自的全部质量,但其体积却占整个体积的千亿分之一。

其中质子、中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集合在一起,使原子核十分“坚固”,在化学反应时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原子核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即核能)。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量为1.6726×10-27kg,相对质量1.007。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中子不带电荷。

质量为1.6748×10-27kg,相对质量1.008。

中子数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4)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很小,约为11836×1.6726×10-27kg。

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最外层电数数及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依次:K→L→M→N→O→P→Q顺序排列。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即K层2个,L层8个,M层18个,N层32个等。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注意】以上三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其中某条。

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其电子数最多为18个,当其是最外层时,其中的电子数最多为8个。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人们按电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具体内容如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周期性变化。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如N2的电子式错写为N⋮⋮N。
CO2的结构式:O==C==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氯和溴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项错误。
备考要点
1.掌握微粒结构与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能熟练书写微粒的电子式。 2.掌握表示微粒结构及组成的化学用语。 3.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会利用其推断“位—构—性”
4.理清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5.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结构示意图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电子式
C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式或化
学式
乙醇: 对二甲苯:
明矾:KAl(SO4)2·12H2O
6.常考微粒电子式类型 (1)阳离子,如:Na+、Ca2+、
(2)阴离子,如:


(3)官能团,如:羟基
对点训练
1.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则镆(M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第__七__周__期__Ⅴ__A_族__, 已知某种Mc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8,则其中子数为__1_7_3_。 2.短周期元素aA+、bB2+、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1)原子序数大小关系: b>a>d>c 。 (2)原子半径大小关系: A>B>C>D 。 (3)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C2->D->A+>B2+ 。
解析 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项 正确; 24 g镁、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个镁原子和1个铝原子所含的质 子数分别为12、13,故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12 mol和13 mol, A项错误; 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 mol重水与1 mol 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错误; 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对共用电子,而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对共用电子, 故1 mol乙烷与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比为7∶6,D项错误。

历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考试题

历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考试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1。

(2011·四川高考·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的沸点高于B。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答案】选B.2.(2011·四川高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答案】选A。

3.(2011·江苏高考·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 〉rY〉rZ〉rW>rQC。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答案】选A。

4.(2011·福建高考·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答案】选B。

5.(2011·广东高考·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选A、D.6.(2011·海南高考·4)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2021届高考化学精选考点突破: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解析版)

2021届高考化学精选考点突破: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解析版)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虚线左侧是金属元素B.As处于第五周期第VA族C.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D.Sb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答案】B【解析】A.既然称为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线左侧都是金属元素,线右侧都是非金属元素,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铝、锗、锑、钋元素是金属元素,A项正确;B.As为33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B项错误;C.我们往往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处寻找半导体材料,C项正确;D.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边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项。

2.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

其中X、Y处于同一周期,Y的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X的单质,X、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Z>Y>X B.WX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D.常温常压下Z的单质为气态【答案】B【解析】主族元素X、Y、Z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只有X、Y处于同一周期,Y的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X的单质,X的原子序数大于W元素,则Y为F元素,X为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W位于第三周期,X、Y、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6+7+n=3m,只有n=2时、m=5符合,Z、W不位于同周期,即Z为P、W为Ca,以此来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P、W为Ca,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P3->O2->F-,即Z>X>Y,故A错误;B.WX2为CaO2,含有O-O非极性键,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F>H2O,即Y>X,故C错误;D.Z的单质为P4或红磷,常温常压下均为固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3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专题目标1.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长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经典题型】题型一:几个量的关系(AZ X)例1 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 2+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则m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mol n A A m )8(16+-+ B. mol n A A m)10(16+-+C. (A-n +2)molD. mol n A Am)6(+-点拨: 由A →M →n →N 规律总结: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巩固:1 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53g 碳酸钠中含N A 个CO 32-B 0.1molOH -含N A 个电子C 1.8g 重水(D 2O )中含N A 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中含N A 个氧原子题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及电子排布的规律运用 例2 写出10电子的微粒的化学式指出5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点拨:10电子的稳定结构→Ne →以Ne 为中心→左右移动 54号元素是第5号0族元素→回答的是53号→前推一位 规律总结: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的规律很强:2、10、18、36、54、86、118相隔二个8、二个18、二个32;8、18、32就是该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

阴、阳离子的稳定结构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 R 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

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 2O 42-、②RO 4-、③R 2O 32-、④RO 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A.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 B. 当它形成②时,不可能形成③、④ C.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 D. 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点拨:易漏解应全面思考 规律总结:⑴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⑵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⑶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巩固:2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 CD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B.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一半D. K、L层电子数之和比M、N层电子数之和大13 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

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

则A、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 D )A. m、nB. 3、7C. m-2、10nD. m+2、n+10题型三:推断元素原子序数差例4 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D)A. 1B. 2C. 5D. 6点拨:设两种元素的符号分别为X和Y,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即X为+3价,Y为-2价,在短周期元素中满足此要求的X元素有5B、7N、13Al,Y元素有8O和16S。

规律总结:从化合价入手或从直觉----代表物入手都可以。

巩固:4 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之比为1︰2。

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题型四:位、构、性三者关系例5 下表是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B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A. X、Y、ZB. Z、X、YC. Y、X、ZD. Z、Y、X点拨:导电性→化合物类型;与水反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例6 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A. HAt很稳定B.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 AgAt不溶于水D. 是有色固体点拨:位近性近例7 在一定条件下,RO3n-中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 F2+2OH-=RO4-+2F--+H2O 已知R为短周期元素,则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点拨: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氟无正价规律总结: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最高正价|+|负价|=8巩固:5 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

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1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

6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3XO4B. 非金属性:X>Y>Z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D. 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7 周期表中相邻的A、B、C三元素中,A、B同周期,A、C同主族。

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为41。

则这三种元素是A___S__、B__Cl___、C___O___(填元素符号)。

随堂作业:1 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中正确的是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 若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质量2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D)A. X>Y>ZB. Y>X>ZC. Z>X>YD. Z>Y>X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 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C. 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发生反应D. 该化合物可以由PH3跟HI化合而成4在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2,设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下列对a和b可能的关系概括得最完全的是( )①a+b=15 ②a=b+15 ③a=b-5 ④a+b=22A. ①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 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 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 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6重水A与普通水B分别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B.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C.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D.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7短周期元素X、Y,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原子序数,二者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A和B。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A、B的密度之比为15:22,且当A、B以体积比1:3混合后,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25。

试写出X、Y的元素符号及A、B的化学式。

8 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 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体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请回答:⑴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⑵画出E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写出D2A2和EB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写出D单质与铜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设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下列结果: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递变规律,试确定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入下表:10 已知1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 kg,1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 kg,若以1个氧原子(16O)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O2的式量为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

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填写字母)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Y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