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的来历

合集下载

鲁山新建琴台阁景区简介

鲁山新建琴台阁景区简介

鲁山新建琴台阁景区简介
鲁山琴台位于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西墙外,现在为一高十五六米的土垄,占地约二百平方米,杂草荆棘丛生。

唐代精于音律的鲁山县令元德秀所建的琴台,原为鲁山八景之一,历代县志均有记述,《汉语大辞典》称它为全国四大琴台之一,现为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琴台的来历还要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唐朝说起。

据说在公元735年,十分喜欢歌舞的唐玄宗李隆基驾临东都洛阳,准备在五凤楼下举行表演。

于是他就命令方圆三百里内的各级官员都要准备节目给皇帝欣赏,而且还要根据优劣排出名次,以作奖惩。

于是乎,各地官员使出浑身解数搜刮民财,以备歌舞。

但当时的鲁山县贫穷不堪,根本没有充足的民力和财力准备歌舞。

无奈之下,同样精通音律的县令元德秀便亲自带领仅有数十名乐工组成的“歌舞团”前去参加表演。

在皇帝面前,元德秀的一曲《于蔿于》诉尽了民生艰苦和百姓们渴盼减轻赋税徭役之情,让皇帝大为感动,连连赞叹《于蔿于》为贤人之言,并直接罢免了在表演上花费颇巨的河内太守的官职,还顺便免了鲁山百姓三年的赋税徭役!
为了感激元德秀在鲁山施行的善政,当地乡民就共同集资为元德秀筑起了这座琴台。

古琴台介绍

古琴台介绍

古琴台介绍
古琴台,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它是一座独特的琴台,也是福州市的文化景点之一。

古琴台建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它是以供人们弹奏古琴的场所而得名。

琴台上建有一座别具特色的亭子,亭顶以传统的黄色琉璃瓦覆盖,四周环绕着绿意盎然的花草树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安静、幽雅的环境。

古琴台的琴台亭内供有一架古琴,这是一种传统的弹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天都有专业的琴师在这里演奏琴音,使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古琴的美妙之处,并了解到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

除了古琴演奏,古琴台还有其他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和艺术交流等。

这里也是一些古琴爱好者经常聚集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交流琴技、分享心得,并共同传承和弘扬古琴文化。

古琴台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不仅具有观赏和欣赏的价值,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无论是琴音悠扬,还是古建筑的美感,都使得古琴台成为福州市值得一游的景点之一。

古琴台的开放时间为每天的早晨八点到晚上六点,游客可以在此期间自由参观。

古琴台一直以来都受到游客的喜爱,在此旅游的人们能够领略到福州独特的历史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文化追寻者,都可以在古琴台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和启迪。

武汉古琴台的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的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武汉古琴台。

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古琴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风趣之旅。

古琴台于1978年建成,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众多琴友和文化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一、古琴的来历和发展古琴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被誉为四大名器之一,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古琴台的历史与重要性1. 建造历史武汉古琴台是在唐朝建立的,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

它是南国六古琴台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台,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古琴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地理位置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东首,横跨于长江和汉江之间,处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

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品味古琴艺术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

三、古琴台的建筑特色古琴台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建筑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整个古琴台以高墙围起,门楼巍峨,内有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四、古琴台的藏品与展览古琴台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古琴及相关文物,包括战国时期的琴瑟、唐代的梧桐木琴和法羯琴等。

这些藏品见证了古琴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卓越。

在古琴台的展览厅中,我们还会为您展示一些珍贵的古琴漆器、古琴绘画和古琴文献,使您更深入地了解古琴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五、古琴文化的艺术研究和传承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灵魂。

在古琴台,您可以亲身参与古琴的学习和演奏,感受古琴独特的音色和韵律。

我们特邀了中国古琴艺术家进行现场演奏和讲解,为您展示古琴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可以让您亲自体验古琴演奏的艰辛和乐趣。

六、古琴台的音乐会和演出古琴台会定期举办古琴音乐会、古琴曲艺表演和古琴文化节等活动,为广大琴友和观众提供一个展示才艺和交流切磋的平台。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古琴台(GuQintai),别名俞伯牙台,"天下知己第一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漂亮的月湖之滨,连结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

下边是为大家带来的武汉古琴台导游词,希望大家喜爱。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大家好!今日我们将旅行武汉市有名的名胜遗迹——古琴台。

古琴台别名伯牙台,坐落在风景艳丽的龟山脚下和漂亮的月湖之滨,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

古琴台最早修筑于北宋初年,主假如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期间的二位大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相遇,相知并成为知己的故事而修筑的。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乐声幽雅,素有天籁之音的美名,相传为伏羲氏所发明制作。

听说有一天伏羲氏看见五星之精气落在梧桐树上,引来凤凰在此作巢。

所以他知道这是一棵上好的梧桐树,合适制作乐器。

这棵树高三丈三尺,依据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敲一敲,声音太清,而取下一段呢,声音又太浊,而中间一段呢,恰巧清浊相兼,音色优美。

此后伏羲氏请能工巧匠制成乐器,因其音色文雅,恰似瑶池之音,又称瑶琴。

据传说此琴弹到最高明的境地,啸虎闻而不吼,哀猿闻而不啼。

有一次颜回到孔子家,听到孔子在弹琴,而琴音幽沉,颜回就问孔子琴声中为何有股杀气,孔子说正弹琴时,却看见一只猫捉老鼠,想让它捉到吧,又怕它捉不到,因此琴声中就露出贪杀之意。

可见琴声不单能模拟各样自然界的声响,并且连感情的细微变化也能经过琴声显露出来。

到了春秋战国期间,出了一位技艺更为高明的大音乐家俞伯牙,史册上说他弹琴的时候连正在吃草料的牛马也会仰首聆听,可见其技艺之精妙。

他的琴固然弹的好,却极罕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能够理解他的琴意的就更为百里挑一了,所以,他固然云游四方,却常常叹息没有知己。

俞伯牙是楚人,却在晋国当官,正所谓楚才晋用。

一天,他受晋王差遣,出使楚国,拜见楚王以后,坐船顺汉水而下,经过汉阳,夜晚碰上暴风暴雨,便泊船于龟山下避雨,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只见海不扬波,云开雾散,现出一轮明月,伯牙见此景琴兴大发,取出随身携带的瑶琴,坐在船上对月弹奏,悠悠琴声在江面回荡,突然琴弦断了一根,依据古时候的说法,弦断必有人偷听。

古琴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传说

古琴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传说

古琴台,⾼⼭流⽔觅知⾳的千古传说曾经在读冯梦龙的《警世通⾔》第⼀卷(俞伯⽛摔琴谢知⾳)时,就⼀直很想造访古琴台。

虽然对知⾳的故事早就⽿熟能详,但故事的发⽣地在武汉汉阳我却⼀⽆所知,此次出游前做攻略时,我被“古琴台”这三字吸引了,⼈不由地痴了⼀会,难道这就是我想要造访的古琴台吗?于是不假思索地将它列⼊了出游计划。

古琴台⼤门左侧上千株翠⽵,丛丛碧⽟,根根琅玕,为古⽼的琴台增添了盎然幽深的情趣。

翠⽵的下⽅是⼀幅长近百⽶的⾼⼭流⽔觅知⾳故事始末全图⽯刻,从俞伯⽛过江,遇⾬泊⾈,⿎琴⽽歌,得遇⼦期,听琴知⾳,结为知⼰,相约再期,伯⽛祭友,断弦摔琴,到饮恨绝响,故事⼀串串穿插起来,让⼈未进琴台就已将⾃⼰也融⼊到整个故事中,撬开斑驳的历史锈迹,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搜寻那古⼈的履痕。

站⽴门前,赫然看见门楣上“古琴台”三字,据说这是清末书法家杨守敬所书,笔⼒遒劲,⼤⽓凛然。

古琴台,⼜名伯⽛台,它始建于北宋,历代曾毁建多次。

三⾯环⽔,遥对龟⼭的古琴台规模很⼩,整个建筑群占地也才15亩,但它却精巧雅致,园内布局层次分明,保留着古建筑的风貌。

进⼊琴台⼤门是⼀⼩院,两侧的桂花全开了,树树⾦黄裸露着细嫩的花蕊,让⼈吞纳吸⽓中满嘴都是咀嚼的⾹味。

院内建有琴堂,琴堂门前写有⼀幅对联:志在⾼⼭,志在流⽔;⼀客荷樵,⼀客抚琴。

这上联出⾃《列⼦·汤问》:伯⽛善⿎琴,钟⼦期善听。

伯⽛⿎琴,志在⾼⼭,钟⼦期⽈:“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在流⽔,钟⼦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下联据说是出⾃《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客荷樵,⼀客抚琴。

”堂内介绍着“俞伯⽛摔琴谢知⾳”的故事。

春秋时,精于⾳律的晋国上⼤夫俞伯⽛,奉命出使楚国郢都后,顺长江⽽下⾄汉江⼝,当时正值中秋,明⽉当空。

伯⽛雅兴⼤开,命童⼦焚⾹,抚琴案间。

⽅弹⼀曲,见有樵夫⽴于岸上,伯⽛与之辩琴论艺,始知此⼈名叫钟⼦期,于是邀其⼊⾈。

⼀曲⾼⼭流⽔喜遇知⾳,伯⽛与⼦期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重聚。

古琴台 典故

古琴台 典故

古琴台典故古琴台,亦称为琴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它与古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琴台是古代的一种演奏台,用来放置琴身的木制架子。

它的存在常被用来比喻一种坚定的态度或者独立自主的品德,也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专注于自己所追求的事物。

古琴台的典故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古琴大师,他名字叫禹锡。

禹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七子之一,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常常到山川之间,也就是古琴台上,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从而融入音乐的世界中。

禹锡在倾听大自然之声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他的琴声被誉为天籁之音,能够感染人的心灵,使人沉浸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有一次,禹锡在古琴台上弹奏的时候,正好被一位贵族所见,贵族被禹锡的琴声所吸引,决定请禹锡带领乐师们为他表演一场音乐会。

音乐会结束后,贵族对禹锡的琴艺赞不绝口,非常愿意向他提供天量的财富,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为自己演奏。

然而,禹锡却毅然拒绝了这个机会。

他告诉贵族,他更愿意追求音乐本身,而不是追逐财富和名誉的虚无。

他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为了世俗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禹锡的这种坚持和拒绝引起了贵族的震惊,但也使他们对古琴台的深思。

古琴台成为象征着一个人坚守自己信仰的高峰,也成为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表现。

很多人受禹锡的影响,也纷纷追求内心的真实追求,拒绝世俗的追逐,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追寻自己的梦想。

古琴台的典故也常常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例如,很多人在面对社会舆论和外界的压力时,会选择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他们会以古琴台为榜样,坚持自己的内心声音,不轻易妥协和改变。

这种态度被认为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智慧,也是人生成功的一种关键。

总之,古琴台作为一种乐器的架台,有着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一个人坚守信仰和价值观的高度,也代表着独立自主的态度和追求真实的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以古琴台为榜样,坚持自己的内心声音,不为世俗的追逐所动摇,追寻真实的幸福和意义。

武汉古琴台景点介绍

武汉古琴台景点介绍

武汉古琴台景点介绍面向游客《走进武汉古琴台,领略千古知音情》朋友,你来过武汉古琴台吗?这可是个充满韵味的好地方!一走进古琴台,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每一块砖瓦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在这里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子期能懂其音律中的高山巍峨、流水潺潺,两人遂成知音。

后来子期病故,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就为了这一段感人至深的友谊,也值得你来感受一番。

在古琴台里,你能看到伯牙抚琴的雕像,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还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还有那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漫步其中,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运气好,还能碰上一些古装表演,演员们身着华服,演绎着当年的知音故事,那场景,真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盛会之中。

别犹豫啦,快来古琴台,寻找属于你的知音之旅吧!《武汉古琴台,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嗨,各位旅行爱好者!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武汉的一个超棒景点——古琴台。

当你踏入古琴台的大门,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就会扑面而来。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想象一下,俞伯牙坐在这儿,轻轻拨动琴弦,那美妙的音符在空中飘荡。

而钟子期呢,就在一旁静静聆听,心灵相通。

他们的友谊,纯粹又深厚,真让人感动。

比如说,古琴台里有个知音亭,据说就是当年伯牙子期相遇相知的地方。

站在亭子里,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

而且啊,周边的景色也特别美。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

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就像在向你招手。

不管你是喜欢历史文化,还是想欣赏美丽的风景,古琴台都不会让你失望。

赶快来吧,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魅力!《武汉古琴台,等你来探秘》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武汉有个好地方叫古琴台,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

古琴台啊,那可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

一说起它,就不得不提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这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但在古琴台,你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情谊。

你看那展示馆里,一幅幅图画,一个个物件,都在讲述着当年的情景。

古琴台文案

古琴台文案

古琴台文案
古琴台,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是武汉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这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师俞伯牙的故居,也是《高山流水》这首著名古琴曲的创作地。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保持着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台内陈列着古代琴器、乐器和琴谱等珍贵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

游客来到古琴台,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风光,还可以聆听古琴演奏,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

同时,这里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

在古琴台的庭院内,有一座“高山流水”的塑像,再现了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的场景。

游客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感受那份深厚的友情和音乐的美好。

总之,古琴台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是武汉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站。

来到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艺术魅力。

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相传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音乐大师俞伯牙路经汉阳江口,夜泊江岸。

当晚雨过天晴,明月高悬,景色清新,伯牙抚琴抒怀,调寄高山流水,引来樵夫钟子期。

子期作过乐尹,善知音律,听罢情不自尽地赞道,“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江河”。

伯牙巧遇知音,非常高兴。

两人相约半年来此相会。

第二年,子期不幸病逝。

伯牙悲痛欲绝,来到子期墓前,重弹“高山流水”旧曲,痛失知音,遂将七弦琴摔碎,长歌当哭,吟诗一首: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摔琴谢知音”的传说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从此,人们以“高山流水”象征深厚友谊,把“知音”喻作知心朋友。

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

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清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

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

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

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

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

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

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

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谊堂,堂前庭院中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征伯牙弹琴的琴台。

知音文化

知音文化

各位游客:大家下午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非常荣幸能和大家相聚在白云黄鹤,知音江城——武汉。

我是大家的导游员。

今天我先带大家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最早修建年代已经没有确切记载,但在北宋时期就已存在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后屡建屡毁,1924年又一次修复。

抗日战争中又大半被毁,直到1956年在琴台西侧修建汉阳文化宫,同时又修复琴台的各项建筑,1981年又重新修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

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

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

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

武汉古琴台作文

武汉古琴台作文

武汉古琴台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武汉古琴台也许算不上一个出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它涉及的故事却是非常出名的。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遇钟子期之事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古时有位叫俞伯牙的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了其琴声之意。

二人遂结为知己。

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痛失知音之人。

“知音”一词便由此而来。

我是在上中学时读了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才知道了这个故事的。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篇话本作品。

俞伯牙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

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赞叹俞伯牙的乐曲“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慨叹:“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弹)”。

于是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门额上的“琴台”二字,据说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所题。

后来屡毁屡建,光绪十六年又一次重建。

现在的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园内布局精巧,三面环水,遥对龟山,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把龟山月湖的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处幽雅的江南园林。

院中有一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就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

它高1。

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

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斜对面那幢富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筑就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

馆旁有一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俞伯牙鞠躬拱手,钟子期欣喜万分。

这个雕像表现了两人相见恨晚之情。

另有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

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题写,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

再有一处值得重视的地方,即道光三年岭南才子宋湘书写的被誉为诗书双绝的题壁诗,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

武汉有历史典故的地名

武汉有历史典故的地名
2、古琴台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
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后人感其情谊深厚,在此筑台以纪念。
3、鹦鹉洲
地名,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鹦鹉赋》而得名。
武汉有历史典故的地名
1、武汉长春观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道观坐落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
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三国时期,蛇山称江夏山,又名紫竹岭。
北魏时称黄鹤山,宋朝称石城山,元朝时称长寿山,明朝时被誉为金华山和灵山。
其间,以蛇山为山名,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入蜀记》中“缭绕为伏蛇……”故后世称蛇山者为多;至清乾隆《江夏县志》已有蛇山之名。
1909年《湖北省城内外详图》正式标名为蛇山。
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
后来,历代不少名人纵观大江景色,留下了很多诗篇。
4、卓刀泉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
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
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5、武汉蛇山

武汉古琴台公园景点介绍

武汉古琴台公园景点介绍

武汉古琴台公园景点介绍武汉古琴台公园是一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区。

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以其独特的古琴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武汉古琴台公园景点的详细介绍。

一、景区概况:武汉古琴台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毗邻长江,北临汉江,是一座依山临水的园林景区。

公园整体布局以山水园林为主,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独具特色。

二、古琴台:古琴台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也是公园得名的来源。

古琴台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明代,范围包括琴台、琴亭和琴栈等。

这里以古琴文化为主题,琴亭内常年举办古琴演奏会和音乐会,让游客领略古琴之美。

站在古琴台上,可以远眺长江美景,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三、桃花湖:公园内的桃花湖是武汉市内罕见的天然湖泊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

每年春季,湖畔的桃花盛开,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摄影。

湖边设有漫步桥和凉亭,供游人休息和观景,是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

四、文化广场:公园内的文化广场是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常年有各种展览、演出和文艺表演。

在广场上,可以欣赏到各类传统文化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

晚上,广场会点亮丰富多彩的灯光,营造出浪漫的夜景,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五、山谷瀑布:公园内的山谷瀑布是一道惊艳的自然景观。

瀑布源于山脚下的清泉,水势汹涌,水流倾泻而下,落地时溅起的水花如雨,令人陶醉其中。

瀑布两侧景观组成了一个小型山谷,山谷内长满了茂密的绿树,呈现出一幅宜人的画卷。

六、苔院景观:在公园内的苔院景观,大面积使用了苔藓石和苔藓地衬,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种苔藓植物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七、观音庙:公园内的观音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供奉着观音菩萨。

庙内香火旺盛,每日都有众多信徒前来上香祈福。

观音庙的建筑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以上是对武汉古琴台公园景点的简要介绍。

这座园林景区独特的古琴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琴台的典故

琴台的典故

琴台的典故
琴台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

下面是两个与琴台相关的典故:
1. 琴台故事:相传古代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因政治斗争
失败和楚王的不信任而郁郁不得志。

最终他失意流亡,最终选择在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称为琴台的塔。

琴台成了后世的象征,用于表达诗人离愁别绪、抒发心情的意境。

2. 琴台论文:《琴台论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以琴台为背景,表
达了文章要真实准确、言辞恰当、文采飞扬的观点。

这篇散文被后人奉为典范,成为中学教育中的经典之一。

这些琴台的典故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与琴台相关的故事和意象,表达了人们深情的思念和对美好艺术追求的远景。

古琴台,伯牙抚琴之地,天下知音第一台

古琴台,伯牙抚琴之地,天下知音第一台

•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 后人为赞颂“高山流水”的典故而筑馆纪念,称为琴台。
• 位于龟山脚下的古琴台,又称伯牙台。希望来这里的你也能 如伯牙子期般,高山流水,觅得知音。顺便写一下伯牙子期 的故事,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音乐大师伯牙善于鼓琴, 有一次他乘船忽遇狂风暴雨,伯牙鼓琴消遣。隐士钟子期赞 称:“美哉!巍巍乎如泰山、荡荡乎若江河。”伯牙喜遇知 音,便与其结为挚友,相约次年再见。届时子期病故,伯牙 痛失知音,于是碎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为赞颂此事在 此筑馆纪念,称为琴台。
Hale Waihona Puke 打车去时司机老伯说,我生 活了四十年,都没有去过那 里!言外之意你为何要去这 么一个口碑不好的地方呢! 他不知我❤️呀……但是,这 里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且不 说庭院深深,那个知遇之恩 的雕塑里,卑躬造型就让人 匪夷所思。重要的是你不知 管理方怎么想的,弄来花花 绿绿一堆彩灯,把个阳春白 雪的东西,生生弄成了下里 巴人
月湖边上,对面是龟山。著 名的知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在汉阳区月湖公园内,是纪 念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琴台龟 山下遇知音的历史故事。景 区内遗留下的古迹并不多, 门票15元性价比有点低。
• ◆◆◆临近关园且或许是收费的关系,游人就很稀少了。景区主要是一些碧瓦白墙的古建筑, 应是出自清代,庭院中草木生长繁盛,就当做园林看看也能感到一番精巧。
• ◆◆◆景区西北角有伯牙子期石雕,看起来是今人所制,旁有沧浪亭,可观月湖。边上还有 挂“知音锁”的地方,虽说是可以在这里锁住一切,应该主要都是情侣吧?想到真要是好 兄弟过来相互把对方锁住,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 ◇◇◇这个景点门票15元,我感觉不太值。
• 古琴台与黄鹤楼、晴川 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 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 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 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 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 知己。

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

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

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湖北古琴台景点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古琴台镇,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胜区。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琴文化的氛围,浸润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下面是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古琴台的历史。

古琴台始建于唐代,当时是为了纪念王羲之而修建的,因此又称“王羲之琴台”。

宋代时,曹禺诗人曾在此创作过《南柯梦》。

明朝时期,明朝名臣杨慎也曾来到此地。

清代乾隆皇帝还曾下江南巡游,驻足于古琴台,留下了紫微明珠二十九章的诗词歌赋。

现在的古琴台,是在1980年代恢复重建的。

进入景区,你会首先看到的是古琴台牌坊。

牌坊上刻着“襄十九雅会”四个大字。

古琴台就在那十九雅会举办地的旁边,因此得名。

牌坊后的小路上,景区内的古建筑和文物竹木鲜花,各色交相辉映,犹如一个画卷。

这里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如仙人堂、半月池、韶乐楼等。

在这里漫步,沉醉在历史文化之中,仿佛身处于宋朝的繁华盛世。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仙人堂”。

这座建筑由原本的“仙人别墅”演变而来,又称“仙人村”,因整个建筑呈现出童话般的风格,看起来极具趣味。

在古老的居住区里还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景点,即“拱月池”,这是因其形似拱月而得名的。

偶像剧《花千骨》中就曾经拍摄了许多场景。

然后,我们来到古琴台的主要建筑,它就是“神厅”。

神厅是全景区的核心,也是古琴台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下面是神厅的介绍。

神厅位于古琴台的正中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古琴台的主要场所。

神厅是一个宽敞大气的场所,有着很高的建筑标准,非常适合演奏。

一旁的供案上,有很多名家的墨宝,比如齐白石、徐悲鸿等,这是令广大古琴爱好者精神追思的场所,在里面漫步,仿佛回到了过去。

除了神厅外,另一个重要的场所是“徐献书祠”。

徐献书是一位谱学家,他继承了古人的谱传,为今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通过他的努力,推动了古琴文化的发展,他的到来更是标志着古琴艺术的巅峰时期。

好了,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到了这里也不妨感受一下景区的音乐文化。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朋友们,咱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闻名遐迩的古琴台啦!一提到古琴台,那故事可就多了去了。

这地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之一。

咱们先来说说这古琴台的来历。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在这里偶遇了钟子期。

俞伯牙可是当时有名的琴师,那琴弹得叫一个绝。

而钟子期呢,只是个普通的樵夫。

有一天,俞伯牙乘船路过此地,一时兴起,就弹起琴来。

那琴声悠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

而钟子期刚好在附近砍柴,听到这琴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站在那,静静地听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一听,这樵夫居然能听懂自己的琴音,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两人就此结为知音。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最后一曲,然后把琴摔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他的琴音了。

您瞧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传颂了千百年,让古琴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象征着友谊和知音难觅的圣地。

现在咱们走进古琴台的大门,您会看到一个小巧玲珑的庭院。

庭院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那就是俞伯牙抚琴的地方——琴台。

琴台的建筑风格颇具楚风,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精美。

走进琴台,里面摆放着一把仿制的古琴。

您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俞伯牙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弹奏出那动人心弦的乐曲。

琴台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些与知音文化相关的书画作品,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从琴台出来,咱们再去看看旁边的知音亭。

知音亭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而建的。

亭子的造型别致,四周环绕着绿树和花草。

站在亭子里,闭上眼睛,微风拂面,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悠的琴音在耳边回荡。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就来到了月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湖边种着一排排垂柳,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少女的长发一样轻柔美丽。

千古绝唱──“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千古绝唱──“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千古绝唱──“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古琴台是在武汉市汉阳区,西临月湖,北瞰汉江,东接龟山,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是到武汉必看的景点之一。

古琴台又叫俞伯牙台,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而闻名于世,古琴台始建于北宋,远远晚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春秋时期,应该是后人有感俞伯牙对钟子期知音真情,于是在此建台以示纪念。

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

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但布局精巧、层次分明。

殿堂前有琴台,为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抚琴之处
展开剩余49%
知音桥、同心锁,以及各种“知音文化”、“楚文化”也都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虽然谈不是格外秀美,但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建议大家可以到这里小坐、休憩,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很少,景区很安静,看着那些屹立在风中的雕塑,仿佛看见当年那两位惺惺相惜,相敬如宾的知己,高山现在依然流水,古琴却已经石化在烟云中,留取一段佳话在人间。

在这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历史典故,更是可以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

平台声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台:位于江汉一桥汉阳端,现是武汉的一处风景名胜.传说,1000多年前的一天,在晋国做官的楚人俞伯牙行舟至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尾,兴之所至,抚琴而弹。

突然,鼓琴音戛然而止,弦断了!俞走出船舱,见一人正在岸边聆听。

此人正是钟子期。

俞重整琴弦,与钟同赏高山流水曲,两人竟心心相通。

俞喜不自胜:“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遂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在钟家再相会。

一年过去了,俞伯牙如期而至,不见故人,却见一座新坟,原来子期已故。

俞伯牙悲痛万分,割断琴弦,举琴摔碎,从此罢琴不抚,不久也郁郁而终。

为纪念这两位情谊之深的朋友,人们在俞伯牙鼓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琴台,“古琴台”由此而得名。

而提起知音,人们便会想起俞伯牙、钟子期这对深情厚谊的友人,进而想起武汉,后“知音”也被广泛用作了地名,如知音路、知音西村、知音东村等。

现在武汉新修的一个大型音乐剧院也座落它的旁边,好像也在延续千古知音的传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