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李清照

毕业论文李清照

毕业论文李清照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她以其才华横溢的词章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毕业论文李清照,旨在探讨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李清照的生平与背景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宣和年间(约公元1084年),是南宋文学家李格非的女儿。

她从小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写字,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当时,女子的文学创作并不被重视,然而李清照却以其独特的才华和独立的思想,成为了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

二、李清照的词作特点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豪放深情为特点。

她的词作多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她的词作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如梦令》,这首词以其婉约唯美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离别的爱情故事,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三、李清照的影响与地位李清照的词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在宋代文坛上引起了轰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她的词章风格独特,语言优美,表达了女性的情感和独立思想,对后世女性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李清照的人生哲学李清照的词作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和亲情的珍视。

她的作品中展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五、李清照的词作与现代社会虽然李清照的词作诞生于宋代,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却具有普世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面临着情感的纠葛和人生的困惑。

李清照的词作以其深情和独立思考的态度,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人生的启示。

她的作品中传递出的对自然和人性的关怀,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六、结语李清照作为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情的作品,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息戚 觅
晚。戚 觅
来三。 ,
风杯乍 冷
急两暖 冷

盏 淡
还 寒
清 清
酒时 ,
,候 凄

李 清 照


主旨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探究: 词中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愁”?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主要意象
淡酒 大雁 梧桐
繁 华
音律,能诗善词。18岁嫁给大学士赵明诚,
, 两人情投意合,,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丧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乱 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
, 晚
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
景 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
凄 凉
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 却漂泊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 夫以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 无处可传,内心已满驻绝望。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知人论世:
李清照的人生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
少 后两个时期。

前期,出身名门世家,聪明伶俐,善于
繁 华
音律,能诗善词。18岁嫁给大学士赵明诚,
, 两人情投意合,,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丧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李清照的人生观

李清照的人生观

李清照的人生观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的人生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至上的价值观李清照是一位具有非常丰富情感的女性,她在生活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无论是她的情诗,还是她的散文,都充满了爱、恨、喜、怒等各种情感色彩。

在她眼里,情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她曾经写过一句著名的名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二、追求自由的思想观念李清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具有不少开放的思想观念。

她提倡女性独立自主,崇尚个性自由,反对束缚和限制。

在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关于自由、独立、不羁的情节和人物。

她也在文章中多次表达了自己对自我解放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三、执着于美的追求李清照是一位具有极高审美追求的艺术家。

她懂得欣赏美,也知道如何创造美。

她在诗歌、散文和音乐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她的作品富有灵性、生命力和美感,深受后人爱戴。

她的人生追求其实就是对美、真、善的追求。

四、在忧患中建立信仰李清照的一生并不如意,她先后经历了丈夫去世、家道中落、流亡异乡等多次打击。

但是,她在面对忧患时,依旧能够保持坚强的信仰和乐观的态度。

她相信人生有起有落,人生有悲欢离合之事,总的来说,还是做好自己,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总的来说,李清照是一位热爱生活、崇尚自由、执着美好的女性。

她用自己的作品,传递了自己强烈的人生观念,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追求。

这些观念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传承,让这份美好、自由、坚韧的人生价值观能够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有关李清照的论文

有关李清照的论文

有关李清照的论文篇一:李清照小论文高一 5 杨维晨李清照及其诗浅谈内容摘要:一、相关简介 1.李清照个人简介 2.靖康之变 3.婉约词二、李清照诗中的常用意象1.花的意象美 2.雨的意象美三、李清照前后诗词的比较 1.天真少女的貌态2.深闺思妇的形象 3.国破家亡的愁绪 4.惦念故乡的情怀四、结论附:参考文献资料相关简介 1.李清照个人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也很有文学修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两人都十分喜爱收藏古文奇字,十分琴瑟和谐。

可之后赵明诚的父亲在官场上失利,于是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此后几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他们共同收藏了许多文物古器,同时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也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

李清照44岁时,发生靖康之变。

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大病一场。

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孤独无依之中,李清照再嫁张汝舟。

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

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

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李清照的素材_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

李清照的素材_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

李清照是一个坚强的,顽强的,关心朝政的,豁达的。

她还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这从她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她也没有一般小女子的俗气,从而体现出的是诗词华丽,气质高雅的贵族小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李清照的素材_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查阅学习!李清照的素材更多相关内容推荐(↓↓↓)>>>>>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1悠悠中华五千年,济济人才数千万,篇篇佳作百年传,口口传诵今朝在。

所以赵翼大笔一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可在那个以男性为主的代代才人中,我却独爱那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易安居士。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打开了李清照一生的光彩,十六岁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显现出她的写作天赋,之后一路走来,不但佳篇不断,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让世人赞叹。

使得宋朝文士王灼感叹道:“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更是说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朝的一大女词人。

对于一个封建制王朝来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所以多数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李清照,竟然能过在宋朝的历史上画出自己精彩的一笔,实属不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中国封建帝制的阴影下,这似乎成为了每个生活在古代妇人所必须遵守的条令,可李清照却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但对自己的公公毫无忌讳的说出:“赤手可热心可寒。

”更是在自己心爱的丈夫去世后,为了保护那仅剩的一点文物收藏,选择了与张汝舟再婚,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婚。

纵然她面对着“贞女不事二夫”的社会舆论,也无所畏惧。

她的爱憎分明,她开放的性情岂女子所为?可就是李清照在那个时代书写了她的不简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步入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

李清照生平解说

李清照生平解说

李清照生平解说李清照生平解说作者:周宇生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华夏词坛盛开着一朵最为娇艳的女人花。

她就是人称神州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古往今来,人们颂扬她的才华,敬佩她的气节。

而女人们更是把她引以为荣,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

她生于公元一0八四年,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

她自小负有才名,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且精于琴棋书画,兼通金石篆刻。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全球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水星环形山,有十五座是中国人的名字。

其中的李清照,是中国女人的唯一代表。

从此,她的名字闪耀在宇宙的天空里。

也许是因为战乱,也许是重男轻女,李清照的作品散失严重,传世很少。

现存词五十余首,诗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七八十首(篇)。

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数量相比,这显然是个很小的数字。

然而,李清照就是凭着这少量的作品,居然能在名家辈出、群星灿烂的我国文坛里占据一席之地,充分说明了她极高的创作才能和艺术成就。

据说在词坛,苏东坡、辛弃疾地位最高,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次之。

其余的,如柳永、周邦彦、吴文英等,要排在后面了。

细细数来,能和男性大师比肩的,在中国的女人里,还真的是非李清照莫属。

下面,笔者就她的生平事迹,花分几支,逐一叙述。

文中如有不当,敬请方家指正。

快乐幸福的李清照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富裕人家。

年轻的她是快乐的。

其作品流露出更多的闲情逸致,如闺中趣事、自然景物或少女情怀等。

她虽是大家闺秀,却没有恃才傲物的坏脾气,而是有着比寻常女子更多的的纯真与浪漫。

李家有女初长成。

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曾经是“见有人来……和羞走……却把青梅嗅。

”的腼腆小女孩;也曾是“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的开朗女子。

青春勃发的李清照,无忧无虑情窦初开,天真烂漫清雅美丽。

十八岁时,这朵靓丽动人的女人花被当朝才子赵明诚摘得。

两个才子,一对佳人,这段姻缘不知羡煞了多少当年以及后来的红男绿女。

夫妻二人把酒东篱品茶论诗,剪烛西窗如胶似漆;他们白天读书习字谈古论今,夜间把玩金石碑刻善本古籍。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李清照作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李清照的精彩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赌神”李清照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

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

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赌神”李清照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

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

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

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

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

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

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

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

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

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朗朗清辉照古今——论李清照的诗意人生

朗朗清辉照古今——论李清照的诗意人生

朗朗清辉照古今——论李清照的诗意人生张惠英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一位女文学家、女金石学家。

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独特的创作成就朗朗清辉照古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她曾经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少女情怀;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之苦;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情怀;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凄恻悲凉;有“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政治见解。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她充满传奇色彩的诗意人生吧。

1 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对李清照的文学才能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女时代的她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过人才华和见识。

李清照出身书香名第,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经做过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懂得教育之道,李格非后来的诗文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李格非具有刚正不阿的性格,看不惯社会的不正之风,好打抱不平,嫉恶如仇。

他在江西上饶为官时,当地有一个道士到处妖言惑众,骗取钱财。

有一次,李格非出门办事,刚好碰到这个道士,当即下令部下把那道士拉到路边,跪在地上,把他痛打一顿,然后驱逐出境。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出身高明望族,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先后还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虽然母亲王氏在《宋史》里记载里只写了三个字“亦善文”,表示她也很善于写文章,能够记入史书里面,说明已经很了不起了。

父母在文化教育和人格发展上对李清照起到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小给李清照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对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和个性发展影响很大。

1.1李清照从小天资聪颖、健康活泼、聪明灵动,少女时代就展现出类拔萃的文学天分。

她在十五六岁时就写了著名的词《如梦令》。

这首词给我们描画了一副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游玩的画面。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少女,但李清照没有束缚在“三从四德”的狭隘空间里,而是一个到处游玩,玩到尽兴时还喝点小酒,玩到很晚也不归家,父母也不会责备她。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概括300字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概括300字

李清照的生平及感悟(4篇)第一篇:李清照的生平及感悟李清照的生平及感悟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了,古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李清照却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清照是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

从小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

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对中国史学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协助赵明诚纂修《金石录》并历尽艰辛将它保存下来,另一重要贡献——为宋代保留下一部孤本的《哲宗皇帝实录》。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李清照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天才、激情,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女人,她温柔,她婉约,她的身体里流动着多愁善感的血液;但她同时又是一个博学多才,勤于思考的文人、学者。

她和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一样,身体里涌动着一股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阳刚之气。

个性鲜明的李清照,与一般女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李清照的豪情万丈,可以从她的《渔家傲》里感受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全词热情洋溢,奔放不拘,抒发了她欲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大家气度。

其雄健磅礴的威势,直追词坛大侠苏东坡。

李清照的诗传世很少,若论雄强,自然当属那首脍炙人口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论文

李清照论文

徘徊在情思里的女词人——李清照内容摘要:追溯着宋词的脚步,我找到了这样一个清丽的女子,用一种担负了所有愁怨的文字来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静默中,她会偶然的将自己的情思勾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她选择用那些集结了感伤的风情来勾勒这副“画”,而她的“画”却不用涂抹描红。

她用诗词把这副“画”展现给世人。

她的“画”就是她的历史,她所生活的世界。

情窦初开的少女把那些情思都环绕在那个她所幻想的爱情国度里;当美满的婚姻邂逅了一对才子佳人时,幸福就在李清照的生活里上演;也许美好的故事总会给人一个不算完满的结局,国破家亡的痛苦把这个本身就已经禁不起挫败女子的心击败的支离破碎。

关键字:情思徘徊婉约愁怨当历史将一切风情都掩埋的时候,骤然一切都还是随着时间的曲折依然前进着。

纵然那些在文学的殿堂上翩翩起舞的人,亦或是在文学界绽放过绚丽光彩的可人儿们。

纵观历史,可你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人,记得那海棠花下低吟“绿肥红瘦”的娇柔女子。

而看那或是活泼的她“沉醉不知归路”而“误入了藕花潭深处”。

这样的一个女子,可否用的了一句话来形容她:娇柔的不似艳丽的花蕊;虽说不是豪放的七尺男儿,却也爱把那狂野遍洒一地,不然怎会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

秋风追寻着时间的脚步而在树干中刻下了深深的年轮,感伤着这一抹的悲伤,寂静。

而她却道:“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执扇题诗。

”秋天也仿佛在她的眼里凝结了愁怨,就像是解佩赠人的美女,悄然间落下眼泪来。

她静静的书写着自己的诗词,就像是在告诉着我们一个又一个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传奇着属于她自己的完满。

而就在这些故事的末尾,我们又恍然间读懂了这个人。

寂静中深藏的悲伤,安然入睡时也还记得自己愁容时的模样。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眸间透过的忧伤又有谁会懂得,在这混沌境界中的病弱感伤,又会让人寻味出怎样一段绵绵的情思。

走进她,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没有镜头的世界。

蔓延出的是属于她的那种清丽和恬淡。

知人论世之李清照柳永

知人论世之李清照柳永

李清照一、生平经历和代表作秉承家学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本来平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意蕴悠长。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

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

关于李清照的论文

关于李清照的论文

关于李清照的论文[内容提要]李清照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天真话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幽怨,抑或写老年嫠妇的凄苦境遇,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女词人。

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艺术创造力也难以被模取,她的词作魅力也因此而难以超越。

李清照词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由于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恐怕这就是身为女性的李清照所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也是众多男性词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

她的词作既然与她的生平和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那么,追寻她的生活轨迹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意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是李清照现存的48首词作,按其内容和格调来分,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婚前和新婚期所作;第二部分为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所作;第三部分为南渡后所作。

不难看出,李清照生活历程的三个阶段与词作的三个部分在时间上是基本吻合的,所差时段只有一至二年,可说是相差无几。

因此,我们姑且就以词作容格调所示的三个阶段来探讨李清照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情感与心境。

一、李清照在婚前和新婚期的情感与心境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

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高的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

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

论李清照的生活历程与词风

论李清照的生活历程与词风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240论李清照的生活历程与词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李 雯摘 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艺术创造力的女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安宁,多写少女时代的无忧无虑,也有少妇的闺阁相思;后期多写亡国之痛,身世之衰,抒写国仇家恨,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李清照 词风 生活 南渡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也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

由于她的词作与她的生平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那么,追寻她的生活轨迹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意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即南渡前和南渡后两个阶段。

一、李清照在南渡前的生活与词风1、婚前李清照(1084~1155?)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学识渊博,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出身名门,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生长在文学气氛浓厚的贵族士大夫家庭,耳濡目染,造就成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

她工书善画,通晓音律,诗、词、散文,造诣极高,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

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

下面这首《点绛唇》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从线条上看,可能有点稚嫩,但并不纤弱;从构图上看,虽是轻浅色勒,却以传神之笔略加点染,生动地描写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生人,感到害羞。

《如梦令》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五/六年(1151—5/6)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明水镇)人。

一、家人·弟子父:李格非,字文叔,为当时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

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党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生卒年无考,《宋史·李格非传》仅载:“卒,年六十一。

”有一子一女。

母:王氏,一说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知书善文,有的学者推测是后者,在生下李清照后不久亡故,而前者是李格非续娶之妻,李迒生母,李清照继母。

弟:李迒(hang),任勅(chi)局删定官。

夫:赵明诚,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 八月十八日,年四十九岁。

赵挺之幼子,字德父(夫、甫),性急,为金石考据家,官至江宁(今南京)知府兼江南东路经制使。

公:赵挺之,字正夫,谥号清宪,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移居青州,有三子一女。

婆:郭氏,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濮州知府、提点夔州刑狱郭概的女儿。

叔外公:王珪,李清照幼年时封岐国公,不久因病逝世。

表姐:王氏,宋奸臣秦桧之妻,但李清照一直耻其夫妇为人,无往来。

女弟子:韩玉真(玉父),小时曾向李清照学诗,身世也很坎坷,曾全力资助夫婿林自建赴京赶考,考中后却被抛弃,韩四方奔波万里寻夫,留有感怀诗《题漠口铺并序》一首传世。

据陆游文中所记,她晚年欲将所学传孙氏女,孙氏以文非女子所应学予以拒绝。

二、生平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

明诚当时21岁,在太学当学生。

崇宁元年(1102)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他们极力打击以苏轼为首的旧党(元祐党),李格非因在党籍而被罢官。

(论文)李清照

(论文)李清照

李清照的情感历程对其创作的影响【摘要】本文试图说明李清照一生的情感经历诗词创作的关系:随着诗人情感变化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以李照清的生活轨迹为顺序,论述李清照从少女到少妇的情感历程及其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少女至少妇时代,她生活顺畅,幸福美满,诗的内容及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豪放之气。

晚年,夫亡国破,她颠沛流离,饱经苦楚,诗词的总体风格较之前期有了较大的改变。

【关键词】清照情感历程创作风格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屈指可数,而名声之大,对诗词创作贡献最著者,李清照可说绝无仅有。

就其影响而言,她巾帼不让须眉,可与唐之李杜,宋之苏辛相提并论。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能不算做一个奇迹。

她自成一家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时人与后世的好评,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清照出身名门,其父李格非,字文叔,致力于经学,以文著称于时,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其母是相门之后,也知书达理。

《宋史·李格非传》云:“妻王氏,拱辰孙的家学渊源。

她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懂金石,是个不折不扣的多才在衣冠,当与秦七(观),黄九(庭坚)争雄,不独于闺阁也。

”(注《词品》卷二)清王士祯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注《花草蒙拾》)谭玉生在《论易安词》诗中把她与李白相比:“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

”(注《古今词辨》)足见清照诗词艺术成就之高,是久为世人公认。

反映其词学思想的《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主张诗词分家,是词学的一大进步。

清照出身官宦之家,这决定她以后的生活,但有可能因其它家宦海沉浮注定她有着起伏波折的生活。

作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女性,清照只有跟着生活的水流随之起落。

而她的诗词创作正是反映了其情感的变化历程。

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清照出生到出嫁前的这个阶段正是李家兴盛的一段时间,当时朝廷重用苏轼等人,作为黄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更是官运亨通。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前言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词人,也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女性诗人、文学家之一。

她的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从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品角度,探讨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号易安居士。

原籍徽州府祁门县,出生于陈州泗水(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其家族是一个有文化渊源的官宦家庭,祖父李景龙是左司谏成员。

李清照自幼聪慧,通晓音律,喜爱诗词。

李清照的才华早在少女时期便显露出来,她十四岁时已能吟咏诗词。

李清照的词风具有深情、细腻、含蓄和婉约的特点,反映了她在感情和人生经历上的独特体验。

李清照在生命的最后10年时间里,她经历了夫死子亡、心力交瘁、财产损失等巨大的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继续不断地写词,并且以《如梦令》、《庐山谣》、《声声慢》、《钗头凤》等词作而名扬千古。

李清照的词艺李清照的词风格独特,主要包括感情丰富、婉约细腻、情感表达含蓄、音韵华美等特点。

她的词在宋朝词坛上非常有影响力,被誉为“北庐风骚”,与辛弃疾、苏轼并称为“两宋豪放派词人”。

李清照的词作以描写女性内心情感为主,尤其对爱情的描写十分入微细腻,展现了女性对爱的渴求和痴迷,同时又不失女子淡雅的特点。

李清照的词中抒发了对生活、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体现出她在那个时代的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她的词作品承载了她生活经历和社会情绪,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之一,也因此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首先,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诗人之一,承载了中国女性纹理的历史和精神追求。

她的祖先、家庭和个人生活经历构成了她的独特人格和艺术风格,也是她成为优秀女性词人的原因之一。

其次,李清照的词作风格独特,与她生平的处境和心路历程密切相关。

她的词深受后世文人学习和仿写,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唐宋诗人人生经历简短

唐宋诗人人生经历简短

唐宋诗人人生经历简短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卓越的诗人。

他们的诗作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在本文中,将简要介绍几位著名唐宋诗人的人生经历。

一、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但他的诗才却使他名垂千古。

杜甫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沧桑和坎坷,他曾历经战乱和流亡。

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民众困境的同情。

他所创作的《登高》、《月夜忆舍弟》等作品,以及他的《病起书怀》、《七夕》等诗,都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二、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1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她是唐宋时期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饱含了痴男怨女的情感。

她年少时嫁给了词人赵明诚,两人深爱着对方,但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因病去世了。

而后,李清照的私生活疑云重重,传说她曾有一段婚外情。

无论是对世事的洞察,还是对痛苦的抒发,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词风,在《如梦令》、《如梦令·华胥引》等作品中,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极致追求与悲凉离别。

三、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铁冠道人”。

他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

陆游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跌宕起伏,他为国家兴衰流涕,为民生艰难愁眉不展。

他曾亲身经历了北宋灭亡的悲惨一幕,他的北伐之梦也化为泡影。

然而,即使在流亡逃难的岁月里,陆游仍然坚持诗写,用文字记录了他内心的苦痛与对家国的思念。

他的《秋夕》、《钗头凤·世情薄》等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真实的剖析。

四、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是北宋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苏轼年少时聪颖绝伦,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既有官场的成功,也有被贬谪的苦楚。

不论是在仕途上还是在游荡风尘的岁月里,苏轼都以他的锐意独立和豪放不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传世之作。

李清照人生经历

李清照人生经历

李清照人生经历一、人生经历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佑党籍(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或为汉国公王准孙女),也知书善文。

可谓书香门第、生活优裕。

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开封)、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

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

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

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当时21岁,是太学生,喜好收藏前代石刻,后成为著名金石家。

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

他们极力打击旧党,“籍记元佑党人姓名,不得与差遣”。

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

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经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

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

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

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

当时蔡京为左仆射,由于忌恨赵挺之而对赵家进行诬陷。

但因查无实据,所以只追夺了赵挺之的官职。

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

李清照便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赵氏的故里。

赵明诚屏居乡里的时间在10年以上。

他们“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访求古碑、文物。

大约在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又重新出仕。

先是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词风的影响摘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人生离奇曲折,颇具故事色彩。

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带给她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前后时期风格迥异的词风。

“婉约”是她的主要词风,在此基础上,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时期。

前期词风清新明快、风韵优美。

后期词风哀婉悲郁,凄苦深沉。

关键词:李清照简介人生经历词词风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居婉约派之首,其词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赢得历代文人的称颂。

沈谦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她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仅在女词人当中无人堪比,甚至与众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结合李清照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她创作的众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佳词绝句,个人认为李清照不同时期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创作风格。

我想从她几个主要的生活阶段结合她在期间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分析她的人生经历和她的词风。

一、李清照待字闺中时,词多描绘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或自然景物,词风清新明快、轻快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1、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

父亲李格非,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出自韩琦门下,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精通经史,长于散文,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知书能文,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少年时的李清照性格活泼开朗。

既爱好琴棋书画,也喜欢划船、荡秋千以及“打马”之类的闺房雅戏。

她和那些谨守闺训、不苟言笑的侯门千金不一样,颇有几分不拘礼法。

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为李清照少女时代所作。

词中没有从正面描绘主人公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溜”、“走”、“回首”、“嗅”一连串具有特征的动作,我们描绘了一幅少女荡秋千的美丽图画,将这位大家闺秀天真活泼、娇羞可爱的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其笔调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可爱2、李清照从闺房与书房的狭小范围中走出来,从闺思与闲愁中解脱出来,把视野投向广阔的天地,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承受着自然美的陶冶,寄情于水光山色。

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辽阔的湖面上,轻风吹来,碧波迭起。

时节已是晚秋,湖面上唯有残存着的点点荷花,还在散发出阵阵余香。

这几句景物描写,几乎不着任何感情色彩。

接着词人直接抒情,写出游赏时的感受:“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

虽然时已暮秋,但词人并没有因“红稀香少”而伤感:湖水还是那么清湛,秋山还是那么美丽,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妙而又富于含蓄。

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我们勾勒的一幅清新淡雅、恬然无声的画面,抒发出一种超逸与欣悦的情怀。

二、李清照婚后至南渡前的词作,多表现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抒写离愁别恨。

反映这一段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阴》等。

1、十八岁时,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聪明好学,喜好收藏考订金石刻词。

热爱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的丈夫,是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满。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诉于笔端,以自己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悟人生,去抒发内心的情感,她的词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女性的柔情美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是李清照怀人之作。

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与丈夫的笃深爱情,离别相思之苦。

荷花凋谢了,躺在竹席上已经有凉意了,这时节、这情景最容易惹起离人的愁思。

“轻”、“独”形容动作的轻倩细腻,反映出失伴鸳鸯的寂寞和依恋凄怆的意绪。

同样是水上泛舟,但跟少女时代已有很大不同。

过去见到的是萍花、汀草、鸥鹭,而现在她却因渴望鸿雁传书而满怀怅惘之情。

这种相思之情表达含蓄、形象,引人共鸣。

下阙写别后相思之情的难堪和无法排遣。

“花自飘零水自流”,照应首句,借水边景物暗喻青春易老、年华易逝的道理。

“自”字说明这是自然规律。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用这一形式对称、音节和谐的对偶句,凸显出两地相思是何等自然与不可避免!因爱得深,才思得切;思而难偶,才愁得苦;愁得苦,则情痴。

这种两心相印的思念之情是没有办法使之消除的,刚想摆脱一下,展开眉头,它却不自禁地涌上了心头。

“才下眉头”两句借用了范仲淹“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意,但却和范仲淹的词不同。

范仲淹写乡愁不在眉间在心上,抒情虽然细腻,表达却比较平直。

而“才下”、“却上”却更能形象地写出思潮起伏感情震荡的情态。

词中写少妇的相思之情十分熨贴细微。

宋词中不乏相思怨别之作,但大多是男性词人代拟女性相思,而清照词以女性的敏感细腻来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格外真切动人。

2、李清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生活态度的改变,艺术风格更加成熟。

《一剪梅》中曾经表现出的那种新婚少妇的炽热的爱情和执着的相思,到《醉花阴》中则变得更为深沉更为含蓄了。

这和二十年前写的《一剪梅》已经大相庭径。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3]金兽[4]。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三、“靖康之变”李清照人生出现转折,由悠闲、安定的书斋生活转变为流离颠沛的乱世生活,创作出现分期由描写闲适、恬静的闺情与伤离念远、离愁别恨的个人情怀转变为描写个人离乱遭遇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这一时期的词作多含悲郁凄婉之风。

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遇人不淑又经历一次不幸婚姻,情感雪上加霜,处境凄惨,李清照的感情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内心极其悲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此词作于避乱金华之时,词人流落异地,满目凄凉,无限悲秋,都从中表现出来。

此词深刻细腻地表现出词人心中愁苦深重。

少女时代,词人曾“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少妇时代,她也曾“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而今为了摆脱许许多多伤心事,她又想故地重游,但由于担心自己的忧愁太重了,轻舟载不动,终于没有出游。

最后三句是绝妙之笔,与李煜《虞美人》词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

2、暮年的李清照的词风因其嫠妇独处的忧愁痛苦,对前夫的赶上怀念,寡居的无奈和晚景的凄凉而变得更加凄婉、悲怆、忧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这是其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其一生忧患的概括和总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词人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流露出痛苦哀伤之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其凄寒难挨之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现益加痛苦悲伤之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现其凄怆落寞之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现其孤寂凄惶之情;再次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蕴其愁闷忧烦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综述愁情之浓深。

李清照这篇晚年之作,与其早期作品的伤春悲秋、伤离恨别不同,它不是生离之短暂,而是死别之永恒,不是暂时的空虚,而是长久的寂寞,不是渴望团圆,而是已成永诀。

而且,丧夫之痛与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哀愁凝聚交织,文浅情深,沉痛无比。

词的开始,连用十四个叠字,透漏出他那凄切的心情和孤独的处境,委婉曲折。

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使她几乎不能自信,她力图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但这种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凄惨卑怯的加深。

同是一个“酒”字,这里“三杯两盏淡酒”,不再是闺中思夫的缠绵情愁,忧愁中仍然有心心相印的幸福,此时它只是词人寂寞生活里抗御风寒、消解无边忧愁的的一点点慰籍,是凄惨悲凉的心境的写照。

这首词典型的概括了李清照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哀愁的内心世界。

全词缠绵哀婉,感人至深。

与众多的南渡词人对比,李清照自抒个人生活中的悲愁感受来间接反映所处的时代,词风因生活的剧变,从南渡前的欢快明畅、清雅缠绵变为南渡后的哀惋悲凉、凄恻低回,但一直保持着“自鸣天籁”、“婉曲柔丽”的特色。

这是她的词风在“变化”之中又始终坚守的“不变”之处。

她坚持词“别是一家”,维持词的婉约谐律、专抒情而不言志的正宗传统,保留了词体的文学本色。

丰富的人生阅历,卓越的文采使得李清照在南渡词人中异峰突起、一枝独秀,她以独特的女性身姿在男性统治的词坛开径独行,划下了一道与众不同的艺术发展轨道。

以上是这篇论文对于李清照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对其词风影响的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