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精品课件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法国 贝尔纳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 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为什么说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H2PO4- 和HPO42-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H2O+CO2
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正常状态
吸水胀破
失水皱缩
结论: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
体外 食物 残渣
食物
O2 CO2 水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观察图像,能 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2.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能 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 3.通过小组评论、师生交流、查阅资料,关 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新课导入
网络上流传“喝水洗肠养生法”,具体方法就是一 天里什么食物也不吃,只要猛喝水就可以起到清肠排毒 的效果。一位女士按照这种方法,空腹半天喝下了4L的 白开水,傍晚出现呕吐嗜睡、神志不清等症状,医生检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 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 出现低血糖症;血 糖浓度过高可能出 现糖尿病。
内环境的稳态出现失调的情形有哪些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 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 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 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 力等症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实验目的:探究生物体材料(用5倍水稀释的蛋清液)
和蒸馏水PH变化情况
方法步骤:
1、用PH试纸测试蛋清液和蒸馏水起始的PH,并作记录
2、一次滴加一滴物质量浓度为0.1的HCL(或NaOH), 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并作记录
注意:
1、HCL和NaOH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 触,也不要入口。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限时7分钟
各种食 物成分
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经组织液进入部到分血水由浆血中浆经组
织液再到消化道
外环境
未被吸收 物质
O2从肺泡进入 血浆中
O2
CO2
内环境
水、无机盐、 尿素尿酸等
一些营养物 代质谢在废肾物小从管血浆 排中出重到吸肾收脏进 入血浆中
外环境 养液料、O2由血浆经组C泡织O2从液血再浆到扩细散胞C进到内O入肺2、血代浆谢废物经组织液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适应外界境的能力
▪ 查阅资料,收集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的 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 一期以“内环境稳态与健康”为主题的宣 传小报
邹城市第一中学——孔万英
2015年3月25日
讨论
1.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 有何 异同? 2.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三 1.2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 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事实材料1:血液生化6项化验
事实材料2:体温日变化的调查
事实材料3: 内环境的pH变化
事实材料4: 内环境的渗透压
小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三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缓冲物质: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剧烈运动时: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碱性物质碳酸钠等进入血液:
Na2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正常人血浆PH维持在7.35 ~7.45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4.渗透压的变化
(22、)这葡尿说萄素明糖氮:含量超标,可14能.6引起糖m尿g/病dl。 6.0-23.0
((3)1血)甘清内油葡环三萄境脂糖中超各标种,化可学引2成起23分高的血含脂m量症g不/,d是l易恒并定发60不冠-1变心1的0病,、
动而的脉是的粥甘在相样油一 对硬三定 稳化酯范 定等围 ;。内波动,21内7环境的m稳g/态dl是一5种0动-2态00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组:蛋清 +等量HCI(/NaOH) 对照组1:自来水 +等量HCI(/NaOH) 对照组2:缓冲液 +等量HCI(/NaOH)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①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 生物材料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2)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体温动态变化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成员
上午 6h
上午 10h
中午 12h
下午 2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父亲
自己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体温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共63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3
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二生物学案中心备课人:审核人: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重点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课前自主探究】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尽管外界气温变化大,但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________。
2、健康人内环境的和都处于平衡中。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使,共同的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 _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_ 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阅读教材P7)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稳态的实质:①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稳态②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活动4、内环境稳态的内容理化性质:体温,血浆PH,血浆渗透压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5、稳态的实例: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典例分析】例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A.凝固的状态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状态例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中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探究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的调节机制(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的调节。
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小组讨论
☞思考与讨论
1.设计什么对照组与生物材料进行比较?为什么?
2.往实验材料中加入酸或碱之前,需要测定初始的pH吗? 3.每种实验材料滴加的酸或碱的量要如何控制? 4.如何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 . . ; ; ; ;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5.分析不同材料的pH变化特点,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实验预测
假设: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加入0.1mol/L HCl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0.1mol/L 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30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碱性食物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 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 pH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为什么能维持pH稳定? 提出问题: (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对提出的问题作出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尝试性的回答)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缓冲对(缓冲物质):
能够与外来的酸或碱发生中和 反应、对pH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中和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1.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步骤
1.分别量取黄瓜匀浆、蛋清稀释液、 磷酸缓冲液 、 自来水 、 25mL于烧杯中; 2.分别用pH试纸测 起始 的pH,并作记录;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 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 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 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 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 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 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 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 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
〔实验并讨论〕P10
14
〔实验并讨论〕P10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 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 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 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 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 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 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
环境的能力。
13
“生物体维持 PH稳定的机制”实验分析(见基训P10)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见教材P9) (3)实验对比分析(见基训P10坐标图)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实验:生物体维持pH动摇的机制1、实验原理:1〕细胞代谢会发生许多酸性物质〔如H2CO3〕,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它们进入内环境后,因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而使内环境pH不会发作大的偏移。
2〕经过比拟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和生物资料在参与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动摇的。
2、详细操作步骤取自来水25mL--〔倒入〕→50mL烧杯中→用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做记载--〔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HCl或NaOH溶液--〔5滴后〕→用pH计或pH试纸测pH,并将结果计入表格→每滴加5滴为一组,重复6次。
用不同的资料按上述步骤重复实验。
3、实验结果及结论〔1〕对自来水的处置〔图1〕结论:滴加HCl后,自来水的pH减小;滴加NaOH后,自来水的pH增大。
〔2〕对缓冲液的处置〔图2〕结论: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缓冲液的pH均坚持相对动摇。
〔3〕对生物资料的处置〔图3〕结论: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生物资料的pH均坚持相对动摇。
图1 图2 图3比拟以上三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资料的性质相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资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此能维持pH相对动摇。
4、PH值动摇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扬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停止。
【补充】——缓冲物质1、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2、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3、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作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动摇的形状.4、生物体维持pH动摇的机制:二、内环境的静态变化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1〕体温:指人体外部的温度。
⑴、口腔:36.7—37.7°C〔平均:37.2°C〕⑵、腋窝:36.0—37.4°C〔平均:36.8°C〕⑶、直肠:36.9—37.9°C〔平均:37.5°C〕——最接近人的真实体温〔体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降低;女性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C〕2〕体温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的活性适宜于新陈代谢的需求,从而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停止。
高二生物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二生物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三、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神经调节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神经—体液调节3、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四、稳态调节原理1、渗透压调节2、血浆pH稳态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
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 ==== H2CO3H2CO3 ==== H2O+CO2↑(从肺部排出)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整理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① 动态变化:内部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是否处于动态平衡,是通过集体调节来实现的。
②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调节体内平衡有三个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内环境直接有联系的4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1.对稳态调节机制的理解和意义①观点体内平衡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
坎农(美):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人们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机制。
②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当外部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的调节功能被阻断时,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
③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集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维持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稳态遭受破坏的例子a、患胃肠炎时,消化道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因胃肠道的作用而减弱,大量无机盐在体内流失,这是平衡的破坏。
b.当我们较长时间没有进食或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四肢无力由于低血糖引起c、体温升高引起的寒热、食欲不振会影响酶活性,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新陈代谢活动的紊乱组织水肿① 过敏性水肿。
组织中组胺的释放增加了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②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③ 淋巴管阻塞和淋巴回流阻塞(如丝虫病)④肾小球滤过率增大,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⑤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稳态是怎样实现 的?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 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 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 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海带、蔬菜 豆制品 酸奶、水果
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大大超过体内调整PH系统的限度, 那就会使体内PH位失衡,进而引起酸碱平衡破坏。
0
结论:
2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外,还有渗透压、 酸碱度,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 平衡中呢?请举例说明。
如: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多饮多尿、吃 太咸就喝多水等。
举例
吸水胀破
失水皱缩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项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
于动态平衡中。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大脑液的酸碱性与智商有关, 也就是说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即PH值为 6.8~7.5,酸性偏高时(即PH值偏低时)智商低;碱 性偏高时(即PH偏高)智商高。可见多食用碱性食 物,避免体内的“酸”多“碱”少,有助于提高智力。
3 . 独症的发生发展与过量 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酸性体质” 使参与正常发育和维持大脑生理功能的钾、钙、镁、 锌等元素大量消耗掉,引起思维紊乱,而使孩子患上 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 性疾病,患儿表现为淡漠、迟钝、沉默寡言,或过于 敏感、偏激易怒、不愿与人交往等。
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 排泄系统
O2
循 环
CO2 系
代谢产物 统
内环境
细胞
体液、神经系统的调控
细胞通过呼吸、循环、泌尿、消化四 大系统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渗透压(人37度时,血浆: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多 少.
有变化,1℃左右
★ 不同的人(年龄、 性别不同)体温有没有 有微小差异
变化?
★人体温会不会随着外 界环境气温变化有微小 有微小差异
差异?
小结1
健康人体温约为 3℃7 ,处于 动态平中衡。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问题探讨3 体温的变化特点
(1)同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内体温变化有何 特点?
讨论题(2)人体体温始终在37℃左右吗?
小结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成 理化 分 性质
机制
生理 基础
稳态
(动态平衡)
意义
失调 表现 及其 原因
细胞正常代谢;器官 系统正常运行和协调
感恩的心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 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 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 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内环境 我—— 一个小小的细胞 生命会怎样飘摇。。。。。。
(三)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
现
代 观 美点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国
坎 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法农
国 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贝
尔
纳
一、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叫做稳态。
高中生物 必修3 :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PPT课件
6.当肌肉细胞缺氧时产生的物质、pH 的变化及需要的缓冲物
质依次是
(D )
A.CO2、迅速降低、NaHCO3 B.CO2、基本不变、H2CO3 C.乳酸、迅速降低、NaHCO3 D.乳酸、基本不变、NaHCO3 解析:肌肉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后,被
NaHCO3 和其他碱性物质中和,使 pH 变化不大。
3.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 积累
自身中毒综合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 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全身不适、恶心
3.人体 pH 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 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 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 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图示如下:
[题组冲关] 3.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结论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 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 相对稳定
2.实验注意事项 (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 (2)盐酸和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要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 (4)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 (5)加入酸、碱后要待其稳定后再测 pH。 (6)绘制 pH 变化曲线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实虚线标明。 (7)绘制坐标曲线时要注明横轴、纵轴所代表的意义及相应单位。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P9 思考与讨论
⒊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 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 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 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 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 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 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 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 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每100毫升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克) 原尿(克) 终尿(克)
水 蛋白质
90~93 7~9
99 (微量)
95~97 —
葡萄糖 0.1
0.1
—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氯化物 0.37
0.37
0.6
钠
0.32
0.32
0.35
钾
0.02
0.02
0.15
P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Na2HPO4、 K2HPO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 pH 的 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 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材料用具
(略)
实验步骤
1.绘制不同实验材料pH记录表
加入0.1 mol/L HCl 加入0.1 mol/L NaOH
分泌作用
小管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所产 生的物质(如H+、NH3+)分泌到小管液中。
排泄作用
小管上皮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将血液中 的某些物质主动转运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如青霉素等药物的排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采 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保健。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温度对生物体代谢的影响:温度变化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代谢过程
温度调节与健康: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对维持内环境稳 态至关重要
渗透压的维持与调节
渗透压的概念: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 能的重要因素。
渗透压的调节机制:主要通过肾脏和胃肠道来调节通过排泄和重吸收来维 持渗透压平衡。
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调节
酸碱平衡的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环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肾脏、呼吸系统和血液缓冲系统的作用 酸中毒和碱中毒的危害: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和可能的疾病风险 酸碱平衡失调的常见原因:饮食、药物、疾病等
温度的维持与调节
内环境温度的维持: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实现
温度调节机制: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
内环境稳态失衡 会导致营养物质 吸收障碍引起营 养不良等疾病
内环境稳态失衡 会破坏体内酸碱 平衡引发酸中毒 等疾病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防治措施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有助于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保 持身体健康。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 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少烟
酒摄入。
饮食调整:合理搭配食物增 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热量、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渗透压失衡的后果:如低渗状态会导致细胞吸水膨胀高渗状态会导致细胞 失水皱缩影响细胞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血液中的电解质和胶体物质以及机 体的排泄和重吸收机制。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与后果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
酸化
人教版高中必修3生物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问题探讨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那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 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肌酐含量超标,它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累积影 响健康.表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2)葡萄糖超标,血糖过高导致糖尿病等. (3)甘油三脂超标,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等。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 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靠什么来调节?
法国贝尔纳: 神经系统 美国坎农: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9 思考与讨论提示
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是生化 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种反应出现紊 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
(3) 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 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B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2 .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 C )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状态
课堂练习
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温度、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紊乱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③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④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
内环境稳态≠不生病, 生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如某些遗传病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 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步骤 1.绘制不同实验材料pH记录表 2.取2个烧杯,编号;各加入25mL的自来水,分别滴加5滴0.1mol/mL的HCl溶 液和0.1mol/mL的NaOH溶液,测定并记录其pH;然后再继续滴加5滴的上述溶 液,测定并记录其pH的变化,直到滴加到30滴为止。 3.再分别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取代自来水,重复步骤2,根据记录绘制曲线图 实验结果 在滴加少量的HCl和NaOH后,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变化不一样,即 自来水的变化明显,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变化则不明显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学目标
1.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 2.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一、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
稳态的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注意: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 持在一定范围内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 理化性质: 温度:37℃左右 酸碱度(pH):7.35~7.45 渗透压:在37℃时,血浆渗透压在770kPa左右 内环境稳态的对象:内环境;血红蛋白的含量变化等不属于稳态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尽管昼夜温度波动很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人体体温一天的变化曲线
同一个人体不同的时期体温也不相同,但一般 不超过1°C
举例:
(1)正常机体内 环境中各种化学成 分保持动态的相对 稳定 (2)不同个体之 间存在差异性
讨论3
从化验单上看,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 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肌酐含量超标——表明肾脏的排泄 功能有障碍。
(2)血糖含量超标——可引发糖尿病。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 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等。
糖尿病 空调病
尿毒症
由于肾脏的衰竭,导致代谢失常引起的毒 害: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无法 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 出体外。从而引起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 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
说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感冒发烧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 适宜的温度。
人_体__自__身__的__调_节__功__能_ 出现障碍(内因)
内环境的稳
态遭到破坏
结论:
细胞代谢紊乱甚 至导致疾病发生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 。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 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2)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 机体的能量保障 (3)适宜体温和pH: 适宜酶发挥作用 (4)正常渗透压: 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0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 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 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 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 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 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 什么呢?
高原反应
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 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因 为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易造成 体内缺氧。
说明:外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势必 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空调病
• 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 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
• 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 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会引起内分泌的紊 乱;
实验结论: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 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 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D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 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 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 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外,还有渗透压、 酸碱度,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 平衡中呢?请举例说明。
• 如: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多饮多尿、吃 太咸就喝多水等。
正常形态的红细胞
红细胞吸水胀破
问题 探讨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肌酐
CRE
尿素氮
BUN
• 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 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
• 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 使关节受损,导致关节痛。
•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 症;血糖 浓度过高可能出现 糖尿病。
•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 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则会引 起肌无力等症状。
外__界_环__境__变化过 于剧烈(外因)
17
IU/L
0~45
1.9 mg/dl 0.5~1.5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问题1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
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转氨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分析:
材 料
图示
结果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
缓
论滴加盐酸还是
冲
NaOH溶液,缓冲液
液
的pH均保持相对稳
定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分析:
材 料
图示
结果
生 物 材 料
在一定的范围内, 无论滴加盐酸还是 NaOH溶液,生物 材料的pH均保持相 对稳定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腹泻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
不补充盐,内环境__渗__透__压___会变小。这 样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_渗__透__作___用__ 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__吸__水__膨__胀____, 进一步导致细胞_代__谢__和___功__能__紊乱。严
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 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P9 思考与讨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⒉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 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 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 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 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 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 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 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结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 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 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 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不同变化, 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 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 pH相对稳定的机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分析:
材料
自来 水
图示
结果
滴加盐酸后,自来水 pH逐渐减小;滴加 NaOH溶液后,自来 水pH逐渐增大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
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受到威胁 5.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 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
系的是 B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 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 呼吸加快
6.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D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_____内__环__境___。
调查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 37.1℃ 36.9 ℃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
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 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 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 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 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 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 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 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反映肝功能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反映肾功能
影响多种器官的 功能
影响心血管等结 构功能
问题2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
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项 目 参考范围
转氨酶
0-45
肌酐
0.5-1.5
尿素氮 血糖
6.0-23.0 60-110
甘油三酯 50-200
总胆固醇 150-220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1 ℃
(成年)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看一看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 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