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
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
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
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Cl -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7.35-7.45与HCO 3-、HPO 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
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学基础
1. 生态系统的组成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如植物。
-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能量的生物,包括食草动物、食
肉动物等。
- 分解者: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废物,如细菌、真菌。
- 非生物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
2. 食物链与食物网
-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链。
-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3. 生物圈与生态位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4. 群落与种群
- 群落: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 种群:同一物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体集合。
5. 生态平衡与演替
-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相对稳定状态。 - 演替: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
1.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
- 基因: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编码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遗传规律
-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连锁与重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遗传物质的交换。
3. 基因表达与调控
- 转录与翻译:DNA信息转换为RNA,再转换为蛋白质的过程。
- 基因调控:生物体通过各种机制控制基因的表达。
4. 进化论基础
- 物种:具有共同特征和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 进化:物种基因频率的长期变化,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5. 自然选择与适应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血浆的成分:①营养成分:O 2、H 2O 、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②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 ③代谢废物:CO 2、尿素等。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7、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离子渗透压:与无机盐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Cl - 渗透压种类:
胶体渗透压:与蛋白质有关 8、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 3/H 2CO 3 Na 2HPO 4/ NaH 2PO 4 9、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 示意图:
血浆
H 2CO 3 /NaHCO 3
乳酸
乳酸钠
H 2CO 3CO 2 + H 2O
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呼吸
NaH 2PO 4 / Na 2 HPO 4
10、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知识点齐全-好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血浆的成分:①营养成分:O 2、H 2O 、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②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 ③代谢废物:CO 2、尿素等。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7、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离子渗透压:与无机盐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Cl - 渗透压种类:
胶体渗透压:与蛋白质有关 8、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 3/H 2CO 3 Na 2HPO 4/ NaH 2PO 4 9、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 示意图:
血浆
H 2CO 3 /NaHCO 3
乳酸
乳酸钠
H 2CO 3CO 2 + H 2O
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呼吸
NaH 2PO 4 / Na 2 HPO 4
10、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科学的基
本知识。本文将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遗传
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等组成。细胞膜是细胞
的保护膜,起到保护和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
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细胞质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在细胞内有着不同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呼吸、营养、运动、排泄等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着
不同的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脂肪酸合成和分解、碳水化合物分解等,并通过细胞
器的协同作用完成这些过程。
3.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有丝分裂是细
胞的有丝期、分裂期和质体期连续发生的过程,最终形成两个相同的细胞;而减数分裂是
生殖细胞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最终形成四个半数体细胞。
4. 细胞的生物膜
生物膜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构成的一种薄膜结构。
生物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细胞内的环境。
二、生物遗传与进化
1.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是DNA,它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通过遗传密码来编码形成蛋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三部分组成。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核。
2. 细胞器的功能
(1)细胞核:包含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线粒体: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能量。
(3)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分和氧气。
(4)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5)溶酶体:参与细胞内垃圾的分解和消化。
3. 细胞的生物膜
生物膜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的总称,主要包含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结构稳定性。
4. 细胞的代谢活动
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和生物转化两大类,主要包括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和变异等。
5.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分别发生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
二、遗传的基本原理
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载体,主要包含DNA、蛋白质和RNA三种成分,能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的结构: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呈双螺旋状结构。
(2)DNA的复制:在细胞分裂时,DNA能够复制出两条完全相同的新链。
3. 遗传的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素遗传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连锁互补基因:由于两对基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表型组合。
4. 遗传的变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等,能够增加物种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较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 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
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能与外界直接接触,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2.细胞内的组分,如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生物是高中学习中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它涉及到生命的本质和各
种生物现象的理解。必修三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其中
包含了许多核心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进行总结,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1.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1.1 遗传的基本概念
在进入遗传与进化的具体讨论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
传递和变异。遗传物质主要由DNA分子组成,DNA分子携带了生物
个体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遗传特征。
1.2 遗传的基本规律
在进行遗传研究时,我们需要了解遗传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孟德尔
遗传规律和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
表现比隐性性状表现更为明显。而分离规律则是指在杂合状态下,两
种不同性状的基因能够独立地分离遗传到子代。
1.3 遗传的机制与过程
遗传的机制有两种,分别是单体遗传和等位基因遗传。单体遗传是
指通过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而等位基因遗传则是指一个基因可能
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决定着一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遗传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和变异,其中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而基因的变异则是指基因中的突变导致基因的序列发生变化。
2.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知识点总结
2.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传统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育种技术,而现代生物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前沿领域。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知识点齐全,好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血浆的成分:①营养成分:O 2、H 2O 、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②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 ③代谢废物:CO 2、尿素等。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7、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离子渗透压:与无机盐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Cl - 渗透压种类:
胶体渗透压:与蛋白质有关 8、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 3/H 2CO 3 Na 2HPO 4/ NaH 2PO 4 9、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 示意图:
血浆
H 2CO 3 /NaHCO 3
乳酸
乳酸钠
H 2CO 3CO 2 + H 2O
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呼吸
NaH 2PO 4 / Na 2 HPO 4
10、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
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
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
9、内环境的稳态:
(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
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
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
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
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分子基础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组成与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质的组成与细胞器的功能
- 细胞核的结构与作用
2. 生物大分子
-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核酸的类型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 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二、细胞的能量转换
1. 光合作用
-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 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2. 呼吸作用
-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的步骤
- 呼吸作用的能量产出与效率
三、遗传与进化
1.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的复制与修复
- RNA的转录与翻译
- 基因的表达调控
2. 遗传的细胞基础
-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
- 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变异
3. 进化论
-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 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
-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
1.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人体健康与疾病
-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
五、生物技术的应用
1. 基因工程
- 基因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
-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 生物制药
- 疫苗的开发与应用
-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使用
3. 生物信息学
- 生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六、实验技能
1. 基本实验操作
-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 生物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解释
七、生物伦理与社会责任
1. 生物伦理
- 生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和物质交换的关口。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基质,是细胞内物质代谢的场所。
3、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体和核仁,是细胞的遗传中心。
二、细胞的功能:
1、物质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排泄等过程。
2、能量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等过程,产生ATP供给细胞活动。
3、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4、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过程,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和发展。
三、细胞的特点:
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2、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能够维持生命
的延续。
3、细胞具有高度的组织化和分化程度,不同类型的细胞
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4、细胞具有适应性和可塑性,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
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传递神经冲动来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起神经纤维组成。在静息时,神经元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而在传递神经冲动时则会发生变化。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兴奋是指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兴奋会沿着神经纤维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其传导方式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组成,突触后膜则由细胞体或树突的膜组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包括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个知识点。下面将按照相应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DNA与基因
1.1 DNA的结构和特点
1.2 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3. 遗传的分子机制
3.1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
3.2 突变的类型与影响
二、进化与适应
1. 进化的基本概念
1.1 进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进化的证据与支持
2. 物种起源与发展
2.1 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机制
2.2 物种形成与分化
3. 进化的因素与作用
3.1 自然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3.2 适应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 物质的循环
1.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1.2 水的循环与水系的重要性
2. 能量的流动
2.1 光合作用与光能转化
2.2 生物能量的转化与代谢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调控
3.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与调节 3.2 生物能量的流动与食物链的构建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内容。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
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
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
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为显着的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②受刺激时: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传导特点:离体神经纤维上为传导,在生物体内或反射弧中为传导。
(4)K+外流、Na+内流属于(运输方式),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段膨大成杯状或球状。
(2)突触:由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共同形成,包括、、三部分。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后膜还可以是的膜,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3)突触小泡:其形成与(细胞器)有关,内含。
(4)神经递质:①种类:可分为递质(如:乙酰胆碱)、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
②释放的方式:,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跨过层生物膜,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③特点:a、属于信号分子 b、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c、一经作用后就被水解或灭活(若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
碱作用后不能被灭活,引起的即时效应是使突触后膜持续或使肌肉持续。)(5)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内的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经(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6)传递的特点:。原因:
(7)传递过程中突触处信号变化:信号→信号→信号
6.指针偏转问题
①刺激a点:
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
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②刺激b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③刺激c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中枢受
脑中相应的中枢的调控
(2)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分布有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分布有中枢、的调节中枢,还与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的中枢;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也有排尿、排便中枢(低级中枢)。
8.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区,损伤后不能书写;区,损伤后,不能讲话,可看懂听懂;
区,损伤后不能阅读;区,损伤后不能听懂别人的讲话。
9.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和积累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和;短期记忆主要与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有关。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分泌,作用是。
2.激素调节:由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常见激素
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幼年缺乏:幼年过量:成年过量:
甲状腺激素幼年不足:饮食缺碘:过多:
4.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正常范围
来源:①;②;③
去向:①;②(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
(2)血糖平衡调节:
①过程:
②调节中枢:调节方式:
③作用:如:和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和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作用:如、和之间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3)血糖失衡的典例——糖尿病
①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分泌不足。
②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食,体重下降,身体。
5.激素的分级调节
(1)过程: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促甲状腺(肾上腺、性
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肾上腺素、性激素)
(2)内分泌调节的枢纽:。
(3)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又反过来抑制和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属于。
(胰岛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是否)属于反馈调节)
(4)能调节垂体功能的激素是 .
6.激素调节的特点:
(1)(2)通过运输(3)作用于。
原因:靶器官(细胞)上有激素作用的(结构名称),成分是。
(4)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的原因是。
(5)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又不提供,也不起,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是一种分子。
第三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例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