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合集下载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1、止有剩骨止通只二、古今异义: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三、一字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四、词类活用: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五、重点字词: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紧跟)2、投以.骨(把)3、一狼仍从.(跟从)4、一狼得骨止.(停止)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起)(旧、原来)6、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7、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覆盖、遮蔽)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相向(瞪眼朝着屠户)(注视的样子)13、少时(一会儿)12、眈眈..14、一狼径去(径直离开)15、目似瞑.(闭眼)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7、久之(过了一会儿)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神情、态度)(空闲)19、屠暴.起(突然)..中(在其中打洞)(打洞)(柴草堆)20、亦毙.之(杀死)21、一狼洞其..22、意.将隧.入(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23、止露尻.尾(屁股)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25、盖.以诱敌(原来是)26、狼亦黠.矣(狡猾)27、顷刻两毙(一会儿)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作假、欺骗)(能有多少)28、禽兽之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罢了)六、翻译句子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黔之驴》练习试题

《黔之驴》练习试题

《黔之驴》练习试题《黔之驴》练习试题《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窥之()远遁()虎大骇()黔之驴()好事者()益狎()跳踉()且噬己()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美不胜收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驴)以入。

B.至则无可用,(驴)放之山下。

C.(虎)以为(驴)且噬已也,甚恐。

D.然(虎)往来视之,觉(驴)无异能者。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然①慭慭然()(2)因①虎因喜()②然往来视之()②因跳踉大嘲()(3)去①乃去()(4)益①稍近益狎()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益习其声()(5)以为①以为神()(6)则①至则无可用()②以为且噬己也()②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5.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写出课文给你的启迪。

从老虎的角度:从驴的角度: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

请模仿下面对成语“揠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黔驴技穷"的意思。

(要求:成语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100字左右)【揠苗助长】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见于《孟子·公孙丑》)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二、阅读理解、分析(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咽,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023中考语文古诗文《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

2023中考语文古诗文《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

2023中考语文古诗文《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一.黔之驴1.《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心理是: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动作是: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3.《黔之驴》中,第一段写老虎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的句子是: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4.《黔之驴》中驴子一声大叫之后,老虎的反应是: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5.《黔之驴》中老虎试探驴子的行为是: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6.《黔之驴》中,驴给老虎的第一印象是: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第二印象是: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第三印象是: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7.《黔之驴》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庞然大物也_ ,而实际上却是: 技止此耳!8.《黔之驴》中老虎认清了驴子真面目,采取的行动是: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9.《黔之驴》把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写得很生动,请写出具体语句。

惧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识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戏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吃驴: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二.狼1.《狼》中生动地刻画了狼贪得无厌的本性的句子是:①一狼仍从;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狼》中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狼的狡诈的句子是: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狼》中描写狼狡黠的句子是: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目似瞑,意暇甚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机智勇敢的热情赞颂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狼》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狼》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黔之驴》练习题(5篇)

《黔之驴》练习题(5篇)

《黔之驴》练习题《黔之驴》练习题(5篇)《黔之驴》练习题1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翻译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

[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

②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

③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蔽、窥、稍。

4、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

(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

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

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

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黔之驴》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练习及答案《黔之驴》练习一、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代文学家 (人名),著有《》一书,他与同时代的 (人名)同列“唐宋八大家”。

二、注音:黔( )好( )窥( )慭( )骇( )遁( )噬( )狎( )倚( )胜( )踉( ) ( )三、注释: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虎见之( ) (((蔽林间窥之( ) 莫相知( ) 远遁( ) (((觉无异能者( ) 益习其声( ) 益狎(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尽其肉( ) 乃去( ) ((四、译句: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3、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4、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5、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9、驴不胜怒,蹄之。

10、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11、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阅读理解:1、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虎见驴 ?虎 ? 驴?虎 ? 驴?虎 ? 驴; 梳理本文老虎的心理变化: ? ?恐惧 ? ?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老虎对驴的认识和态度是有个过程的。

驴给老虎的第一个印象是,以为神;第二个印象是,因而“ ”、“ ”、“ ”,说明老虎对驴的害怕程度加深了;第三个印象是,一个“ ”字,说明老虎对驴的认识已开始由表及里了,一个“ ”字,说明老虎对驴已由害怕变为适应了。

驴的“ ”,暴露了它的致命弱点,因而使老虎知其“ ”。

3、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故事,旨在讽刺当时的人物。

现在我们常用“黔之驴”比喻那些的人;用“黔驴之技”形容 ;用“黔驴技穷”形容。

4、这则寓言故事能带给我们不少启示,从虎最终吃掉驴的情节看,旨在告诉人们。

5、文中说“技止此耳”,黔之驴的“技”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 6、从文中描写老虎的心理、动作的语句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XXX,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朝代)的(填姓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10.文中,驴的技俩除了□和□之外,别无所长,因此,后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本事有限且拙劣。

(3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感觉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XXX,莫相知。

异日,驴一鸣,XXX,远遁;感觉且噬己也,甚恐。

然来往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黔之驴XXX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XXX,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最新《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最新《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一填空:⑵狼》节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字清朝著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狼——(狼。

⒎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5、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屠户对狼抱有幻想,一再退让?(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屠大窘 6 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现狼的贪婪和狡诈。

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答案:⒌⑴《聊斋志异·狼三则》,蒲松龄,剑臣,柳泉居士,小说。

⑵贪婪、凶狠和狼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假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⑸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⑹目似瞑,意暇甚⑺议论点明主题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⑼惧狼御狼⒎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

⒏⑴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⑵邪不敌正课文中的文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这样狡猾,为什么顷刻两毙,你觉得屠户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结合原文加以说明。

黔之驴综合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综合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基础检测1、了解相关常识。

(1)本文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包括、《黔之驴》、三则寓言。

(2)柳宗元,字,代文学家,河东解人,世称,与愈并称,和愈、轼等人被列入“”。

2、读准加点字音。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大骇.,远遁.()()(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4)因跳踉.大口阚.()()3、解释加点词义。

(1)蔽.林间窥.之()()(2)慭慭..然,莫.相知()()(3)稍.近益.狎()()(4)以为且噬..己也()()4、归纳文言字词。

(1)识记通假字技止此耳“止”同“”,解释为。

(2)区分一词多义以船载以.入()以.为神()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之黔之.驴()放之.山下()计之.曰()(3)知晓古今异义因.跳踉大口阚.。

古义:今义: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古义:今义:(4)辨析词类活用船.载以入()驴不胜怒,蹄.之()5、翻译下列语句(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4)因跳踉大口阚.。

6、懂得正确停顿(用斜竖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1)至则无可用(2)以为且噬己也(3)觉无异能者7、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带有“虎”字的成语(至少四个)本文成语:带“虎”字的成语:8、文中写老虎“蔽林间窥之”,仔细体会“窥”表现了老虎怎样的心态。

9、从“驴不胜怒,蹄之”中想一想驴发怒的样子,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下。

《黔之驴》精读精练柳宗元的寓言源于先,而先时代的寓言往往只是一些文章的短小片段,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柳宗元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寓言这种体裁,使之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

柳宗元写过十一篇以动物为题材的寓言。

在他的寓言中借助想象和夸,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去讽刺当时的时政。

我们不妨读一读《黔之驴》这篇寓言,从中了解寓言的特点,了解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复习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神,蔽.()....()也,以为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文学常识(1)《黔之驴》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

(2)古代散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

唐朝__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庞.然大物()窥.之()慭慭..然()虎大骇.()远遁.()荡倚.()冲冒噬.己()益狎.()跳踉.()大阚.()3、通假字技止此耳。

( )通( ),意思是()4、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A.庞然大物() B.然往来视之()②因: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之:A.黔之驴 ( ) B.虎见之 ( )④耳:A.技止此耳()B.无丝竹之乱耳()⑤以为:A.庞然大物也,以为神()B.以为且噬己也()5.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⑶驴不胜怒,蹄之。

第18课《狼》复习练习

第18课《狼》复习练习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题——《狼》班级姓名一、填空。

1.《狼》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2.本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目似瞑,意暇甚”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机止.有剩骨:仅,只缀.行甚远:连接、紧跟投以.骨:把一狼得骨止.:停止一狼仍从.:跟从、跟随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窘.:处境困迫,为难受其敌..:堆积柴草...:遭受它们的攻击顾.:看,视积薪苫蔽..成丘:覆盖,遮盖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靠着弛.担持.刀:解除,卸下拿着眈眈..:一会儿..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少时一狼径去..:时间长了..:径直离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久之目似瞑.:闭上眼睛意暇..甚:神情、态度从容、悠闲屠暴.起:突然以.刀劈狼首:用方.欲行:正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洞意.将隧.入:意图、打算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止露尻.尾:屁股断其股.:大腿乃悟.前狼:明白,懂得假寐..:假装睡觉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狼亦黠.矣: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能有多少..:巧变诡诈几何止增笑耳.:罢了三、重点句子翻译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 一狼洞其中(柴堆)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 屠自后断其股(狼)【答案】C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答案】B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的优秀之作。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黔之驴》期末复习资料

《黔之驴》期末复习资料

《黔之驴》复习资料★一、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二、译文黔地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到黔地。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

(老虎)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它(驴),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

(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在他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老虎)渐渐又靠近了(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塔,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

三、读准字音好.事者慭慭....骇.遁.噬.搏.狎.跳踉.口阚四、解释词语1.有(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2.(船)载以入:用船3.至(则)无可用:却★4.(庞然)大物也:巨大的样子5.(以为)神:把……当做6.(蔽)林间:隐蔽,躲藏7.(窥)之:偷看★8.(稍)出近之:渐渐地9.(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10.(莫)相知:不11.虎(大)(骇):非常,害怕12.远(遁):逃13.(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将要,咬14.甚(恐):恐惧15.(然)往来视之:可是16.(益)(习)其声:逐渐,熟悉、习惯★17.(终)不敢(搏):始终,击、扑18.(稍)近(益)(狎):渐渐地,更加,态度亲近而不庄重19.(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20.驴不(胜)怒:禁得住★21.(蹄)之:用蹄子踢★22.虎(因)喜:因为★23.(计)(之)曰:盘算,代词指驴子生气只会用脚踢的情况★24.技(止)此(耳):只、仅,罢了★25.(因)(跳踉)大():于是,跳跃,怒吼26.(尽)其肉(乃)(去):吃光,才,离开27.有好事(者):……的人28. 船载(以)入:相当于“而”29.庞(然)大物也:……的样子30.觉无(异能)(者):特别的本领,表示揣度语气五、重要问题1.《黔之驴》选自___ ___,作者___ _____ ,字____代文学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题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题(8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其一犬坐于前犬: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于:2.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2分)答:。

《狼》期末练习(含答案)

《狼》期末练习(含答案)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指导与训练(2014、1、2)命题人:徐松审核人:缪晓艳班级:姓名:内容:《狼》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重点字词解释】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 2、一狼仍从(跟随)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追赶)(原来) 4、屠大窘(紧张为难)5.顾野有麦场(转头瞧,瞧见) 6、场主积薪其中(堆柴草)7.苫蔽成丘(覆盖) 8、弛担持刀(卸下,放下)9.眈眈相向(注视得样子) 10、一狼径去(径直走开)11.目似瞑,意暇甚(闭眼)(神情,态度)(悠闲)12、屠暴起(突然)1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暗道进去) 14、又数刀毙之(杀死)15.乃悟前狼假寐(才) 16、盖以诱敌(原来)17.禽兽之变诈几何(欺骗,作假) 18、狼亦黠矣(狡猾)【通假字】止有剩骨 ( 同“只”)【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 ( 动词,打洞 )2、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得蹲坐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暗道进去 )【一词多义】1、敌: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盖以诱敌(敌人)2、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有剩骨()3、之:久之,目似瞑(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得)至之市(动词,到。

去)4、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企图)5、前:狼不敢前(上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古今异义词】1、屠自后断其股(大腿)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比较阅读】(一)【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蒲松龄《狼》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松龄《狼》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夫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善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寝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定也。

故不啮而啮。

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怒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拳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一——苏轼《黠鼠赋》: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jiāo)嘐聱(áo)聱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注)①拊(fǔ)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24.加点字的意思据同的一项是A.方.欲行是方.啮也,而遽死耶B.一狼径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止.蹭笑耳拊床而止.之D.屠自后断其.股坐而假寐,私念其.故2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覆而出之.,堕地乃走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是鼠之.黠也C.拊床而.止之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举烛而.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黠鼠赋》比较阅读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黠鼠赋》比较阅读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2016·山东省东营卷】(二)(8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其一犬坐于前犬: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于: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12.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13.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2分)答:10. 答案: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评分:每小题0. 5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一填空:⑵????狼》节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字清朝着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 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狼——(狼。

⒎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5、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屠户对狼抱有幻想,一再退让?(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屠大窘 6 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现狼的贪婪和狡诈。

? 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 答案:⒌⑴《聊斋志异·狼三则》,蒲松龄,剑臣,柳泉居士,小说。

⑵贪婪、凶狠和狼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假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⑸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⑹目似瞑,意暇甚⑺议论点明主题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⑼惧狼御狼⒎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

??? ⒏⑴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⑵邪不敌正课文中的文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这样狡猾,为什么顷刻两毙,你觉得屠户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结合原文加以说明。

《狼》期末复习练习(含答案)

《狼》期末复习练习(含答案)

2、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缀.行甚远。

: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并.:驱.:如故..:窘.:受其敌...:顾.:积薪..成丘:屠乃.奔倚.其下:..:苫蔽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方.欲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止露尻.尾:断其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顷刻..:..:变诈几何..:止.增笑耳.。

:三、重点句子翻译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6、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9、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问答题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蒲松龄《狼》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松龄《狼》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夫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善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寝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定也。

故不啮而啮。

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怒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拳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一——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jiāo)嘐聱(áo)聱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24.加点字的意思据同的一项是A.方.欲行是方.啮也,而遽死耶B.一狼径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止.蹭笑耳拊床而止.之D.屠自后断其.股坐而假寐,私念其.故2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覆而出之.,堕地乃走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是鼠之.黠也C.拊床而.止之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举烛而.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⑵????狼》节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字清朝着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狼——(狼。

⒎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5、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屠户对狼抱有幻想,一再退让?(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屠大窘6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贪婪和狡诈。

?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答案:⒌⑴《聊斋志异·狼三则》,蒲松龄,剑臣,柳泉居士,小说。

⑵贪婪、凶狠和狼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假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⑸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⑹目似瞑,意暇甚⑺议论点明主题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⑼惧狼御狼⒎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

???⒏⑴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⑵邪不敌正课文中的文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这样狡猾,为什么顷刻两毙,你觉得屠户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结合原文加以说明。

“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表明屠户迅速的判断形势,积极地寻找对策,“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表明他不再退让,敢于斗争,当狼“目似瞑,意暇甚”时,屠户没有被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抓住时机“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一个“暴”字表明他果敢,善于抓住时机,若非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待狼反应过来则后果不堪设想,“劈狼首”表明他知道抓住要害,“数刀毙之”表明屠户知道不留后患,当他发现“一狼洞其中”时,又“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屠户的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10、强调“狼亦黠矣”是为了什么?“止增笑耳”仅仅是嘲笑狼吗?突出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邪恶与贪婪。

“止增笑耳”透露出的是对狼的讽刺,更是对社会上像狼一样狡诈和贪婪的人的讽刺,11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聊斋志异》是我国着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9,1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你觉得“异”在哪里呢?请你找出原文再简单说明。

“异”在两只禽兽竟知道讲求策略,“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诱敌深入,一狼麻痹敌人,以成前后夹击之势。

13结合文中语句,对于其生动性作一点理解。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缀行甚远”——表现狼贪婪的企图,险恶用心。

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复投之,不能使它止,多么贪婪啊。

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

多么狡诈阴险。

“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伪装轻松善良,实则暗施毒计,企图麻痹屠户表现其狡诈的本性。

眈眈——写出了狼的凶残目光。

洞其中——表现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击。

转视——写屠户的警觉,引出了更加惊心动魄的一幕。

屠暴起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数刀——表现屠户毫不手软。

顾”“奔倚”“弛担”“持刀”——表现屠户在险恶处境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

14.理清故事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A遇狼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凶狠2、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B惧狼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迁就退让2、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贪婪凶狠C御狼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狼的表现呢眈眈相向D杀狼请用原文回答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夫)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4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愚蠢???黠鼠赋⒈解释文中的加点字:啮:____举:____遽:____措:____登:____君:____卒:____乌:____⒉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话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①鼠之黠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之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4.对本文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抒情短文。

首段叙鼠之黠,次段叹人之无能,末段引发自惭之论。

B.文中写鼠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简捷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C.故事的曲折性与深刻性在于“鼠之黠”与“人之智”的较量所形成的一种反讽和自省效果。

D.这篇小赋即事明理,因物见意,人物、情节、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行文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A(抒情短文和叹人无能均不当)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童子烛之(蜡烛)B.举烛而索(思索)C.是鼠之黠也(狡猾)D.以声致人(致使)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打开)B.役万物而君之(主宰)C.不一于汝,而二于物(专心)D.橐坚而不可穴(洞穴)⒌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拊床而止之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卒见使于一鼠C.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D.莫智于人卒见使于一鼠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覆而出之,堕地乃走乃悟前狼假寐B.拊床而止之技止此耳C.苏子夜坐子将安之D.卒见使于一鼠使童子烛之⒏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向为何声,岂其鬼耶——先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鬼吗B.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虽然人动作敏捷,也来不及动手捉它C.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没有死装死,来求得形体的解脱D.乌在其为智也——老鼠有智慧在哪里呢⒐下列句子能说明“鼠之黠”的是()A.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B.发而视之,寂无所有。

C.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D.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E.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F.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⒑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是()A.老鼠被关在箱子里,它要咬个洞逃出去,在人们发现它时,它先是装死,后很快逃跑。

B.苏子感叹,人能役使万物主宰它们,这次却被老鼠役使,中了它的计。

C.苏子坐着打盹思考此事的原因,有人告诉他:原因是你自己不专心,受到外物的干扰左右。

D.此文意在说明这样的道理:人虽有智慧,不专心就会出现疏漏;只有专心,才不受外物干扰左右。

E.这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故事简单而情节曲折有趣。

黠鼠的作声引人、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的发现、困惑、惊怪和措手不及,都写得简洁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参考答案:1.咬拿立即,就安置,安放捉取统治最终哪里2.⑴这是老鼠被关在箱子里出不来(所以才发出的声音)。

⑵即使有身手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去捉取它。

⑶所以明知咬了没用也在咬,要用声音来招引人。

3.C4.D5.B6.D7.D8.A9.BCDE10.AC?中心思想???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即使聪明,也须集中精神,发挥智力,方能搏猛虎、役万物,否则将猝不及防,而“见使于一鼠”的道理。

?9.下列各项中与“橐坚而不可穴也”的“穴”用法不同的是A.使童子烛之C.以为且噬己也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役万物而君之(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文中“苏子”是本文作者的自称,即北宋文学家苏轼。

?B.赋是一种文体,本篇赋主要通过议论和抒情给人以启示。

?c.本文中的鼠之“黠’’具体表现在“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

D.本文通过写一只老鼠装死逃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2分)黔之驴⑴???????本文作者???朝?????⑵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3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①以为神②莫相知③以为且噬己也④觉无异能者⑤终不敢搏⑥技止此耳?4分层,归纳层意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

5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5(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2)做事要知己知彼,慎重对待,方能成功。

(3)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观察、考察到试探地完整的实践过程。

6.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写出了老虎一时为不熟悉的驴的庞大外形所迷惑的情景。

7选择题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