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力度比较 跳过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这个考试并不轻松,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在其中遇到一些陷阱。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陷阱一:题目难度较高公务员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这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可能是个难以逾越的陷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不断的练习。

多做一些模拟题目,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题型特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这对于解答复杂题目非常重要。

陷阱二:时间紧迫公务员考试的时间限制往往较为严格,使得许多考生感到压力巨大。

在面对大量题目时,很容易陷入选择题徘徊不前或者解答题时间不足的陷阱。

针对这个问题,考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

可以将考试时间按照不同题型进行划分,合理安排时间分配,不要在一道题目上过多时间耗费。

同时,也要注重平时的模拟训练,通过时间紧张的模拟训练,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

陷阱三:知识面广泛公务员考试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很多考生常常在知识面广度上跌入陷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

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复习,可以将复习内容与平时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复习与练习。

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网络等,结合模拟训练进行巩固。

陷阱四:心理压力过大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压力较大,很多考生在考试前会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紧张,影响考试发挥。

应对这个问题,考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来缓解压力。

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增加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陷阱五:答题技巧不熟练公务员考试中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分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考生由于对答题技巧掌握不熟练而陷入陷阱。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答题技巧。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资料分析在国考行测试卷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如何快速高效的找到答案就尤其的重要,今天云南中公教育就给大家分享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陷阱一:时间时间是大家极易犯错的点,比如材料给的时间是2015年,而题目所求的指标是2014年,其实就是求基期值。

例1:2015年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359元,同比增长10.6%。

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同比11.0%。

问题:2014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A.244359B.28279C.220939D.25477【中公解析】答案:D 。

201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所求为2014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基期值,用28279除以(1+11%)得到25477。

其他的情况是材料中的图表是全年的数据,但问题中只求部分时间点的数据,同学不注意时间会将全年数据都带入列式中。

所以时间的小陷阱大家只要多留意题目本身就不会出错。

陷阱二:细节一、不能准确地判断所求指标1.增长量与增长率。

如: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对快的年份是?所求为增长最快年份,那么就是增长率最大的年份。

口诀就是快慢描述的是速度也就是增长率,多少表述的是增长量。

2.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点是百分数相减作差得到,实际上也是百分数,但在资料分析中要读作百分点。

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9%。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

问题: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A.高2.2个百分点B.高2.2%C.高3.2个百分点D.高3.2%【中公解析】答案:A。

2020国考行测朴素逻辑之那些容易抓到的“漏洞”

2020国考行测朴素逻辑之那些容易抓到的“漏洞”

2020国考行测朴素逻辑之那些容易抓到的“漏洞”在行测考试中,朴素逻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在任何考试中都会出现,而在国考的地市考试中,更是借鉴了MBA考试的一题五问的题型,并且已经连续考察了两年多。

所以这个题型成了公职考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复习知识点。

那么对于这种题型,最重要的是解题思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抓到突破口,从突破口入手进行解题,那么突破口是什么呢,就是一些高频的信息或者仅被提及一次的信息,这样的比较容易作为突破口。

例题:幼儿园马老师和三个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游戏,马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我把手中的红球、黄球和蓝球分别放在这个柜子的三个抽屉里,请你们猜一猜每只抽屉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猜对了奖励小红花!”然后,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把三只球分别放在三个抽屉里,小朋友猜的情况如下: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

可可说:红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安安说: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老师告诉她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

请问:红球、黄球和蓝球各在哪一层抽屉里:A.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蓝球在最底层的抽屉B.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C.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中间抽屉D.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答案:D。

中公点拨:方法一:观察三个小朋友说的话,会发现每个小朋友的话语,会发现“红球”以及“最上层的抽屉”在每句话中都有体现。

所以同时提及这句话的“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就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

方法二:“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这句话比较特殊,观察可以发现,这句话的前半部分“红球”和后半部分“在最上层的抽屉”分别出现在可可和安安的两个句子中,所以可以从这个句子做突破口。

中公解析:由于每个人都猜对一半,所以假设“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是真的,那么可可和安安的话语就都是假的,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所以“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这句话为假。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谨防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倍数”陷阱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谨防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倍数”陷阱
例2: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为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日本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2009年进口量达859亿立方米,其次为韩国、西班牙和法国,进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4.1%、11.1%和5.4%。
问题:韩国2009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大约比法国增长了多少倍?
A.1.6 B.1.4 C.2.4 D.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测资料分析是大家相对容易拿分的题型,但许多同学经常因为一些低级失误丢了一些非常可惜的分数。在这些低级错误中,倍数问题是许多考生经常犯错的部分,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中通过几道题目再强调一下倍数中的易错点。
例1:2006年到2013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发生明显增长,由2006年每万人建筑面积的124.6平方米,到2013年的249.1平方米。
【考点】多几倍
当然,关于资料分析的易错点不仅局限于倍数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在最后阶段学会总结。谨记,决胜公考不是做出多少难题,更关键比谁的低级失误少。祝各位考生一次成功上岸!
问题:2013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比2006年翻了一番。(判断正误)
【考点】番数
【中公解析】答案:错误。249.1÷124.6<2,小于2就是小于2的一次方,所以不到一番。
【易错点】1.计算错误,有同学粗略计算容易认为249.1超过124.6的2倍;
2.倍数值误认为番数值,对番数概念不清。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谨防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倍数”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找准突破口,速解“半真半假”题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找准突破口,速解“半真半假”题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找准突破口,速解“半真半假”题在近几年的国考行测中,朴素逻辑类题目日益成为考查的重点题型,半真半假型题目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此类题目往往也是大家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今天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走进朴素逻辑中的半真半假题型,让参加国考的小伙伴们看清这类题的真面目,中公教育帮助大家轻松解决它们。

【例1】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日的顺序。

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

”乙说:“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

”丙说:“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

”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场顺序是: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C.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中公解析】选C。

方法一:三句话中,每人均对一半错一半,典型的半真半假型题目。

如果根据真假话的做题方法,第一步应该找到矛盾,但是此题中很难找到矛盾,换一种思维思考,应该注意出现最多的元素,观察题目,“一班”、“第三”、“四班”这几个元素出现得最多,而甲和丙均有关于一班的描述,根据关联性,可把甲、丙放在一起考虑,仔细看会发现,如果丙的后半句“一班第三个出场”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均为假话,与题干矛盾,假设不成立,故丙的后半句为假,前半句“四班第二个出场”为真,筛选答案,迅速锁定C 项。

故正确选项为C。

方法二:三句话中,每人均一半对一半错,关于三班的假设只出现了一次,假设乙的前半句“三班第一个出场”为真进行推导,甲的前半句“一班第一个出场”为假,后半句“二班第三个出场”为真,则丙的后半句“一班第三个出场”为假,前半句“四班第二个出场”为真,则一班第四,故正确选项为C。

【例2】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

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示:可能性推理有“陷阱”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示:可能性推理有“陷阱”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示:可能性推理有“陷阱”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到了倒计时的阶段了,现在考生要抓紧时间查缺补漏,尽量能多学一点就不要放弃,在这段时间更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国考笔试。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了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示:可能性推理有“陷阱”,供大家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道例题:【例题1】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会传染性”,它很容易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社会纽带在肥胖问题上的影响甚至超过基因的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身体肥胖的亲人和朋友改变了你对于体重可接受的标准,你会认为他们的体重可以接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人员的解释?A. 肥胖的人更倾向与肥胖的人交朋友B. 基因对人的肥胖程度的影响其实是不确定的C. 一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往往会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影响D. 很多人由于现代社会压力大、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肥胖【答案】C【中公解析】这道题的逻辑主线是:肥胖具有“社会传染性”,题目当中猜测的原因是:身体肥胖的亲人和朋友改变了我们对于体重可接受的标准,我们会认为他们的体重可以接受。

所以这道题目主要是让我们找肥胖具有传染性的原因,不是肥胖的原因。

我们识别出这个陷阱后来看一下选项,B选项与肥胖传染无关,所以排除。

A在讲肥胖的人群之间交友的事情,是在交朋友之前就肥胖不是传染,与题干论证无关。

C指出家人和朋友会影响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从而想说相似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

而非题干当中说的改变了体重可接受的标准。

D在找肥胖的原因,不是肥胖传染的原因,排除。

所以这道题我们选择C选项。

当学习时,我们应该抱以认真、刻苦、坚持的态度。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关于国考资料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考试顺利。

公务员常见陷阱解析识破难题避免失分陷阱

公务员常见陷阱解析识破难题避免失分陷阱

公务员常见陷阱解析识破难题避免失分陷阱公务员常见陷阱解析:识破难题,避免失分陷阱公务员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招录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公务员考试的题目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一些陷阱性的难题,容易让考生掉入其中而失去分数。

本文将给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考试陷阱,并提供一些解析方法,帮助大家识破陷阱,避免失分。

一、迷误选项陷阱在公务员考试中,迷误选项陷阱普遍存在。

这类陷阱选项通常是用来迷惑考生的,看似正确,实则与题目要求不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仔细审题,理清题目的要求,不受迷误选项的干扰。

另外,可以运用排除法,先排除明显错误或不合逻辑的选项,再从剩下的选项中做出正确选择。

二、干扰信息陷阱在公务员考试中,干扰信息陷阱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这类题目往往会在文章或情境中加入一些与问题无关的信息,用来干扰考生的判断。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并排除干扰信息。

在解答问题时,集中注意力,减少被干扰的可能性。

三、推理思维陷阱公务员考试中的推理思维陷阱主要表现为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这类问题往往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精密的逻辑关系,容易让考生产生疑惑和错误的推理。

对于这类问题,考生需要构建清晰的逻辑思路,尽量将问题具体化,找到关键的线索,进行正确的推理。

四、一言难尽陷阱在公务员考试中,一言难尽陷阱体现为题目虽然简短,但信息量巨大,需要考生仔细分析和理解。

这类问题要求考生捕捉问题要点,提炼关键信息,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为了避免掉入一言难尽陷阱,考生应该注重平时的积累,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五、时间压力陷阱公务员考试中的时间压力陷阱常常让考生感到困扰。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容易导致考生心急、思维混乱,从而错失分数。

为了避免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考生可以在平时练习中提高解题速度,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尽量保持冷静和专注。

总结起来,公务员考试中存在着各种陷阱,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来应对。

2020国考行测备考指南:巧用力度比较解答可能性推理

2020国考行测备考指南:巧用力度比较解答可能性推理

2020国考行测备考指南:巧用力度比较解答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题目是行测判断推理中的重要考查内容,大部分同学很容易可以判断出来可能性推理的选项是加强型还是削弱型,但是在强度的比较上却很容易犯迷糊,分不清哪个是最能加强或最能削弱的选项。

其实,只要大家熟练掌握力度比较的五条原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两种常见的力度比较,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可能性推理问题。

一、直接>间接第一个比较的角度就是“直接>间接”,意思就是与题干结论的话题相关性越强,加强或削弱的力度就越大。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例1】9月初大学入学报到时,有多家手机运营商到某大学校园进行产品销售宣传,有好几家运营商推出了免费套餐服务。

但是其中一家运营商推出了价格优惠的套餐,同时其业务员向学生宣传说:其他运营商所谓的“免费”套餐是通过出售消费者的身份信息来获得运营费用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业务员的宣传?(1)有法律明确规定,手机运营商不得出售消费者的身份信息(2)免费套餐运营商是通过广告来获得运营费用的【答案】(2)。

题干结论为“其他运营商所谓的'免费'套餐是通过出售消费者的身份信息来获得运营费用的”,讨论的是运营收入的问题,(1)是法律规定不能出售消费者身份信息,以此来质疑结论中出售信息的可行性,(2)则是点出了运营收入的来源是广告,两个选项均能削弱题干推理。

但是(2)和结论讨论的是同一话题,更直接,力度更强,故我们选(2)。

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的(1)非常具有干扰性,很多同学会主观上认为法律规定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是法律规定也是有些违法犯罪分子会违反的,所以(1)并不能等同于“运营商不会出售消费者信息”,故对结论的削弱力度较弱。

二、综合>单一“综合”指的是从多个角度削弱或加强,“单一”指的是从一个角度来削弱或加强。

这一力度比较简单来说就是选项越全面越好。

若上一道例题增加一个选项,变为:【例1】今年年初的时候,移动率先投用使用了5G,专家预测,今年年末,移动会盈利。

行测备考辅导:搞定力度比较跳过行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行测备考辅导:搞定力度比较跳过行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测备考辅导:搞定⼒度⽐较跳过⾏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今天⼩编为⼤家提供⾏测备考辅导:搞定⼒度⽐较跳过⾏测推理题那些“陷阱”,希望⼤家能克服困难,把不同类型的题⽬各个突破! ⾏测备考辅导:搞定⼒度⽐较跳过⾏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对于可能性推理在⾏测考试中的重要性,我们不必多⾔。

⼤家在⼤量可能性推理练习部分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提问的⽅式是“最能加强”时,经常在两个都能加强的选项中纠结,或者选错,或者选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么接下来,⼩编就以⼀道试题为例,来分析如何在两个都能加强的选项中,选出最能加强的正确答案。

【例题】⼀项对3.7万名年龄在49⾄75岁之间的某国男性进⾏的跟踪调查发现,10年中,这些男性⾥有近2000⼈得过中风;那些经常⾷⽤巧克⼒的受调查者与少量⾷⽤甚⾄不⾷⽤巧克⼒的⼈相⽐,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

研究⼈员推测,经常⾷⽤巧克⼒可降低中风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持上述研究⼈员的推测: A.研究发现,经常⾷⽤巧克⼒可调节低⾎糖患者体内的⾎糖含量 B.研究⼈员对⼥性的类似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致 C.巧克⼒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D.在此项调查中,得过中风的男性患者中部分⼈有经常⾷⽤巧克⼒的习惯 【答案】C。

【解析】此题的问题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持上述研究⼈员的推测”,是⼀道加强型的题⽬。

我们分析题⼲的信息,在题⼲的论证中,以“对男性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巧克⼒的受调查者与少量⾷⽤甚⾄不⾷⽤巧克⼒的⼈相⽐,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为前提,得出“经常⾷⽤巧克⼒可降低中风风险”这⼀结论。

选项A讨论的是“⾷⽤巧克⼒可以降低⾎糖含量”,与题⼲“⾷⽤巧克⼒能减低中风风险”⽆关,为⽆关项,排除;选项D讨论的是“得过中风的男⼦中部分⼈有⾷⽤巧克⼒的习惯”,同样不能说明“⾷⽤巧克⼒能否降低中风风险”,也是⽆关项,排除。

剩下两个选项,B通过⼥性举例,证明“⾷⽤巧克⼒可降低中风风险”,可以加强;C通过解释巧克⼒中含有可以预防中风的化合物,证明“⾷⽤巧克⼒确实可以降低中风风险”,也可以加强。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推理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类题目不仅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对细心和耐心有较高要求。

然而,在推理题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陷阱,如果考生稍不留意,就可能掉入其中,导致丢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公考行测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

一、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出题者会巧妙地在题干中使用相似但含义不同的概念,使考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混淆。

例如,题干中说的是“某种水果的产量增加”,而选项中说的却是“这种水果的销量增加”,产量和销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考生没有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变化,就容易选错答案。

二、以偏概全以偏概全也是经常出现的陷阱。

可能题干中只是列举了某个现象的部分情况或者个别例子,而选项中却将其推广为普遍的、全面的结论。

比如,题干中提到“部分地区的房价有所下降”,选项却得出“全国的房价都在下降”的结论,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不合理推广,很容易误导考生。

三、强加因果有些推理题会故意将两个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强行联系起来,造成强加因果的陷阱。

比如,“今天下雨了,所以路上的行人变少了”,但实际上,行人变少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如当天不是工作日等,而并非仅仅因为下雨。

四、自相矛盾在一些推理题中,选项本身会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如,一个选项先说“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效率”,接着又说“这种方法会导致效率降低”,这样前后矛盾的表述,显然是不正确的。

五、过度推断过度推断是指从题干给出的信息中得出超出合理范围的结论。

比如,题干只是说“某公司的业绩有所增长”,选项却得出“该公司即将成为行业龙头”,这种过度的推断是没有依据的。

六、否定不当否定不当的陷阱常常出现在否定词的使用上。

比如“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运动”,意思是“有的人不喜欢运动”,而如果理解成“所有人都不喜欢运动”,就陷入了否定不当的陷阱。

七、范围不清范围不清的陷阱表现为对事物所涉及的范围界定模糊或错误。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题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然而,在这些题目中,常常隐藏着各种陷阱,如果考生不小心,就容易掉入其中,导致丢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

一、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判断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出题者会在题干中巧妙地将某个关键概念进行替换或曲解,使得选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发生偏差。

例如,题干中说的是“智能手机”,而选项中却变成了“手机”;或者题干说的是“某种疾病的发病率”,选项却变成了“某种疾病的患病率”。

这种细微的概念变化,如果考生不仔细辨别,很容易就会选错。

二、以偏概全以偏概全也是一个容易让人中招的陷阱。

题干可能只是列举了部分情况或者个别的例子,而选项却据此得出了普遍的、绝对的结论。

比如,题干中提到在某个城市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某种现象较为普遍,而选项却直接说整个城市都存在这种现象,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三、过度推断过度推断是指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选项进行了超出合理范围的推理和猜测。

考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想象或者思维惯性,而选择了这种过度推断的选项。

比如,题干只是说某件事情有可能发生,选项却直接断言一定会发生;或者题干只是提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简单关联,选项却强行得出了复杂而深刻的因果关系。

四、自相矛盾有些判断推理题的选项会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对比各个选项,看其是否在逻辑上相互冲突。

比如,一个选项说某个政策会导致经济增长,而另一个选项却说这个政策会使经济衰退,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五、混淆条件在一些逻辑推理题中,会存在混淆条件的陷阱。

例如,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混淆,或者将某个条件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弄混。

这就会导致考生在推理过程中出现错误,从而选错答案。

六、强加因果强加因果是指题干中两个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选项却硬要将它们联系起来,说成是因果关系。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误区陷阱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误区陷阱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误区陷阱逻辑判断试题的题干往往是一段包含逻辑命题的陈述,这类试题的难度就在于要快速、准确地对所给陈述进行分析、推理以及验证。

很多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会存在不少误区,比如将这类试题当做言语理解题来做,甚至有粗心的考生在没有看清题目设问的情况下匆忙答题,结果因理解的偏差导致误选。

一、日常思维诱导【误区表现】考生在做答逻辑判断题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它当成言语理解题来做,附加已有的知识或常识,进行自我意会式地推断。

【纠偏点津】对于逻辑判断题,我们只能严格依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同时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知识进行解题。

【示例1】如果“这栋楼中有的住户家中发现了蟑螂”这一断定为真,那么在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真假的是()(1)这栋楼中没有住户的家中不发现蟑螂。

(2)这栋楼中有的住户家中没有发现蟑螂。

(3)这栋楼中所有的住户家中都未发现蟑螂。

A.仅(1)、(2) B.仅(2)、(3)C.(1)、(2)、(3) D.仅(1)【误区剖析】题干条件“有的住户家中发现了蟑螂”为真,那么III所说的“所有的住户家中都未发现蟑螂”必然是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1)和(2)的真假关系如果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习惯来判断,就容易导致错误。

由于日常思维的诱导,我们往往将“有的住户家中发现了蟑螂”理解为“在所有住户中,有一部分住户的家中发现了蟑螂”,据此断定(1)是假的,断定(2)是真的。

乍看言之有理,但这一推断其实是错误的。

【解答】如果“有的住户家中发现了蟑螂”为真,那么“所有的住户家中都发现了蟑螂”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因此不能确定(1)的真假。

如果“有的住户家中发现了蟑螂”为真,那么“有的住户家中没有发现蟑螂”与其属于下反对关系,可能为真可能为假,因此也不能确定(2)的真假。

综合得出,只有(3)可以确定真假,断定(1)和(2)均不能确定真假,A 项正确。

【示例2】以“如果孙强、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那么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为一前提,若要必然推出“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则需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前提()A.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B.孙强是优秀共青团员C.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而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D.孙强和周红都不是优秀共青团员【误区剖析】这道题从设问上看有点类似于前提假设型试题,因此,不少考生就此形成思维定势,把选项代入题干,逐句分析文段进行验证。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

公考行测推理题常见陷阱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推理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这类题目常常布满了各种陷阱,让考生在不经意间犯错,从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公考行测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

一、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推理题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出题者会巧妙地在题干中变换关键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让考生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如,题干中说的是“某种水果的产量增加”,而选项中却说成是“某种水果的销量增加”,产量和销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考生没有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变化,就很容易选错。

再比如,题干讨论的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选项却变成了“中小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规模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二、以偏概全以偏概全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掉坑的陷阱。

出题者会给出一些个别的、局部的例子或情况,然后诱导考生得出普遍的、全局的结论。

比如,仅仅根据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就得出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处于良好状态,忽略了其他地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差异。

或者是根据对一小部分人群的调查结果,就推广到整个人群,而没有考虑到样本的局限性和不代表性。

三、强加因果在推理题中,强加因果的陷阱也不少见。

出题者会把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或现象,强行建立起因果联系,让考生误以为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例如,“今天下雨了,所以路上的交通事故增多了”,但实际上,下雨并不一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增多,可能还有其他诸如驾驶员违规驾驶、道路状况不佳等因素。

还有,“他穿了红色的衣服,所以他今天运气好”,衣服的颜色和运气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联,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四、过度推断过度推断是指考生根据题干中的有限信息,进行了超出合理范围的推测和判断。

比如,题干只是说“某公司今年的销售额有所增长”,选项却得出“该公司明年一定会成为行业龙头”,这种从当前的增长就过度推断未来的绝对成功是不合理的。

或者是题干提到“某个政策在某些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选项就说“这个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取得显著成效”,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复杂性,属于过度推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炫酷备考分析易落陷阱题大盘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炫酷备考分析易落陷阱题大盘点

来源:中公教育专家经长期研究发现,资料分析题以计算见长,包括增长量、增长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考生们要在备考中预知一下这些陷阱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各种陷阱:一、概念理解陷阱1.增长率、增长量混淆应对策略: 1.增长率表示的是本期比上期(前期)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强调的是增长的快慢问题;常见表述有:(1)“XX快速(较快)增长”、“XX增速加快(减慢)”(2)“XX增幅(降幅)较大”、“XX大幅度增长(降低)”(3)“XX增长率最高(最低)的是”2.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强调的是增长的多少问题。

常见表述有:“增长量(增长值)为多少/多多少”【例题1】今年前两个月,该市对外出口超亿美元的国家有六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和香港。

六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其中对美国出口亿美元,增长%,扭转了一月份下降的局面。

对日本出口亿美元,增长%;对韩国出口亿美元,增长32%;对德国出口亿美元,增长倍;对新加坡出口亿美元,增长倍;对香港出口亿美元,增长%。

今年前两个月该市对外出口超亿美元的国家有六个国家和地区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增长最多的是( )。

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

对美国出口额增长了亿美元,同理,对日本出口额增长了亿美元,对德国出口额增长了亿美元,对新加坡出口额增长了亿美元,综上,D项正确。

陷阱分析:增长率和增长量陷阱。

此题极易误选C项,由材料可知“对美国出口,增长%”、“日本出口,增长%”、“对德国出口,增长倍”和“对新加坡出口,增长倍”,那么我们通过比较可知:对新加坡出口增长最快。

而题干所求的是出口额增长最多的,也就是求增长量最多的。

所以C项就是错误选项。

2.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和年均增长的混淆应对策略:1.同比表示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两个数据大小的比较;环比表示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两个数据大小的比较。

2.同比增长指的是相较于上年同期增长的量或增长的百分比;年均增长指的是某变量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量或百分比。

2020国考行测可能性推理常见问题——选项力度比较

2020国考行测可能性推理常见问题——选项力度比较

2020国考行测可能性推理常见问题——选项力度比较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可能性推理是在整个逻辑推理中重点考察的一个题型。

我们大多数的考生在做这类题型时,总是会纠结于个别选项。

好多人也会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可以很容易排除两个错误选项,但是剩下的两个选项总是会有些纠结,不知道要选择哪个选项。

最后放手一搏,还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可能性推理选项中的力度比较,帮助大家来尽快的锁定答案。

直接>间接所谓直接的选项简单的来说是不需要我们脑补很多的选项,直接就能建立题干中论据和结论的联系的选项,而间接的选项则不能直接建立题干中论据与结论的联系,需要我们脑补很多之后,我们才能建立论据和结论的联系的选项。

如果遇到这样的选项我们通常意义会去选择直接的选项。

例题: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污染了地球环境外,还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以下最能反驳西方舆论界的观点的是A.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B.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C.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D.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中公解析】B。

题干给出了一个关于西方舆论的观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

A项指出是有产量近年不断下降,说明能源价格暴涨可能是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保留。

B项指出去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国际能源价格比去年低,说明国际能源价格暴涨的原因不是中国境界的高速发展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力度比A强。

C项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价格的暴涨,能反驳但是力度不如B项。

D项,指出期初普及造成能源价格暴涨力度也不如B。

这道题目大家如果仔细去分析这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可以削弱西方舆论的观点。

但是哪个选项削弱力度最强往往是我们纠结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题常见陷阱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题常见陷阱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题常见陷阱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题常见陷阱(一):选项设错陷阱之主体不一致可能性推理题干在进行论证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论据得出论点,而这些论据或论点所针对的话题大多是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类主体而言的,所以当某一选项没有涉及这一主体的时候,往往要提高警惕性,这个选项非常可能对题干不能进行削弱或加强。

例1: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

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A. 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B. 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C. 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D. 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解析】这道题目我们重点关注一下B项。

题干是通过法门寺来推测大雁塔霞有地宫且有珍宝,并未涉及其他古塔,而B项却顾左右而言他,在讲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没有发现宝物,这和题干讨论的主体不一致,对题干不能进行削弱,根据题干要求,应该选择B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题常见陷阱(二):选项设错陷阱之话题不一致话题不一致是可能性推理在选项设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设错方式。

根据可能性题目的出题特点(题干一定会有论点),题目在设置错误选项的时候也往往会从论点入手,通过转移讨论角度来进行论点便宜,比如:题干说的是经常抽烟对身体不好,所有要禁烟。

选项却希望通过说“中国从来没有举行过大型的禁烟运动”来对题干论点进行削弱,把题干的是否禁烟转换为了禁烟运动,以偷换概念的方式来偷换话题,这种选项显然是对题干没有削弱或加强力度的,是典型的选项陷阱。

例2:生理学家发现,人类掌管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大脑皮质在正常情况下有6层,如果胎儿缺乏一种名为“Cdk5”的酶,大脑皮质的发育就会变得极为缓慢,无法最终形成正常大脑皮质的6层结构,从而严重影响儿童认知发展。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之应对技巧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之应对技巧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之应对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在行测考试当中,类比推理是热门题型,总体上而言,该题型为半常识性题型,看似简单,但是大家在应对该题型的时候还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迷惑;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该题型的难度在于命题人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陷阱,如果能够合理地绕过命题人的设置的“坑”,尽可能地全做对题目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应对该种题目,总体的应对思路是:先内容后形式,先横向后纵向。

具体说就是先从题干所给出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思考,回忆和对应常考考点,然后再从题干词语和选项词语之间对应的关系思考,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例如:一尘不染:干净A.一清二楚:明白B.一丝不苟:认真C.不名一文:潦倒D.一蹴而就:果敢【中公解析】先从题干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思考,“一尘不染”的意思就是形容很干净;A项,“一清二楚”的意思就是形容很清楚、很明白;B项,“一丝不苟”的意思就是形容很认真。

C项,“不名一文”的意思是形容很贫穷;D项,“一蹴而就”的意思是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根据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排除C项和D项,但是还是锁定不了正确答案。

此时就需要从形式上观察,我们会发现B项和题干的规律最相似,都含有一个“不”字。

故本题选B项。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类比推理题目总体上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真正做对这种题目甚至在考试的时候全部拿下该部分题目,还是需要严格按照“先内容后形式”的思路去解决此类题目。

同时,在平时也要注意生活常识、经验的积累和储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研究人员对女性的类似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C.巧克力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而它具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D.在此项调查中,得过中风的男性患者中部分人有经常食用巧克力的习惯
【答案】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公解析】此题的问题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测”,是一道加强型的题目。我们分析题干的信息,在题干的论证中,以“对男性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食用巧克力的受调查者与少量食用甚至不食用巧克力的人相比,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为前提,得出“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这一结论。选项A讨论的是“食用巧克力可以降低血糖含量”,与题干“食用巧克力能减低中风风险”无关,为无关项,排除;选项D讨论的是“得过中风的男子中部分人有食用巧克力的习惯”,同样不能说明“食用巧克力能否降低中风风险”,也是无关项,排除。剩下两个选项,B通过女性举例,证明“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可以加强;C通过解释巧克力中含有可以预防中风的化合物,证明“食用巧克力确实可以降低中风风险”,也可以加强。此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力度比较:B项是通过调查中的女性说明结论,也就是说只能说明调查中的例子符合题干结论;而C项从因果上解释了为什么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因为黄酮类化合物。也就是说,B项从现象的角度加强题干,而C项从本质的角度加强了题干。因此,C项可以证明结论成立的可能性更高,故选C。
通过中公教育专家上述例题,我们能够把握的力度比较是“本质>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力度比较的原则,希望考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多思考、多积累。
对于可能性推理在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性,我们不必多言。大家在大量可能性推理练习部分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提问的方式是“最能加强”时,经常在两个都能加强的选项中纠结,或者选错,或者选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以一道试题为例,来分析如何在两个都能加强的选项中,选出最能加强的正确答案。
【例题】一项对3.7万名年龄在49至75岁之间的某国男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10年中,这些男性里有近2000人得过中风;那些经常食用巧克力的受调查者与少量食用甚至不食用巧克力的人相比,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研究人员推测,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测:
A.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巧克力可调节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
搞定力度比较 跳过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那些“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