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_上帝与人第五章
第五章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1
德: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东汉)刘熙
“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 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东汉)许慎
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相处时,对外,要使别人有所获得,对内,还要使自己有所获得。近代著名国学家刘申叔对许慎“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作了很有意义的解释,认为“德”就是一个人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人”。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
【资料】猴子版的道德起源
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5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4只猴子打了一顿。因为其他4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5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4只猴子又打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得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
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 道德经全文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道德经全文翻译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
一、介绍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权威经典,被视为上帝的启示,记录了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指导信仰和行为的原则。它包含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涵盖了从创世纪到启示录的各种文学体裁。
二、信仰观
1. 上帝存在与创造论
圣经中明确表示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并且他创造了天地和一切生命。这个观点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是核心信仰。
2. 救赎和救恩
圣经教导人类因犯罪而堕落,但通过相信耶稣基督并接受他的救赎,人们可以获得永生和重生。
3. 宗派差异
不同宗派在解读圣经时可能会有不同理解,但共同坚持基督教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观
1. 十诫的道德标准
圣经中有十诫作为基本道德准则,例如不可杀人、不可偷盗等。这些准则被认为是上帝给予人类的道德规范。
2. 爱与怜悯
圣经强调要以爱和怜悯的心态对待他人,包括宽恕、施舍和关心弱者等。3. 道德责任和自律
圣经教导人们要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进行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
四、应用与意义
1. 指导个人行为
圣经中的信仰观和道德观为个人提供了指引,帮助他们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抉择并维持高尚的品格。
2. 影响社会伦理
基于圣经原则的信仰与道德观不仅影响着个人行为,也对社会伦理产生广泛影响,并塑造了各种法律与制度。
3. 推动社会进步
圣经所强调的爱、公正、关怀等价值观可以推动社会实现进步与改变,并增进人类共融与协作。
结论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对于基督教社群及全球各地的信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圣经中的价值观,人们可以在道德选择上找到指南,并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2018版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 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
道德的起源
2.天赋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卡尔·马克思
道德的起源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第一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 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第二
第三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劳动
人
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 利益关系 道德需要
第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 一于人的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 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 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心与保持贞操这种观念的出现。
恩格斯
(二)道德的本质
材料一: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 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 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 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 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 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 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材料二: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 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3 万 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 条件只有一个: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 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 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 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6把。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五章:守中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五章:守中【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原文注音】
tiān dìbùrén yǐwàn wù wéi chú gǒu shèng rén b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
rén yǐbǎi xìng wéi chú gǒu
仁,以百姓为刍狗。
tiān dìzhī jiān qíyóu tuó yuè hū xūér bùqū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
dòng ér yùchū
动而愈出。
duō yán shù qióng bùrú shǒu zhōng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白话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任万物自然生长,既不有所作为,也不刻意创造,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一样,用完以后,随便抛弃,并不爱惜。
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刍狗,让百姓随其本性发展,使他们自相为治。
天地之间,就像一具风箱,没有人拉它,它便虚静无为,一旦拉动起来,那风就汩汩涌出了。天地的静或动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常以自己的小聪明,妄作主张,固执已见不肯相让,殊不知,言论愈多,离道愈远,反而招致败亡,倒不如守着虚静无为的道体呢!
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美德和道德价值的追求的关系
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美德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的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上,对于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美德和道德价值的
追求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一些人来说,
上帝是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根源,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道德价值
可以独立于上帝而存在。本文将探讨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的美德追
求以及道德价值的关系,并思考这种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部分人认为上帝是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根源。按照这种观点,
上帝是绝对的存在,对社会道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些人认为,美德和道德原则是由上帝赋予的,人类应当通过顺从上帝的意愿
来追求和实践美德和道德价值。他们相信上帝既是创造者,也是
道德规范的最高审判者,而道德的基础则是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
正义。在这种观点中,上帝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绝对的道德
标准,人类应当通过对上帝的忠诚和顺从来实现美德和道德的追求。
然而,另一些人则持有与之相反的观点,即道德价值可以独立
于上帝而存在。这些人认为,美德和道德价值可以通过人类自己
的理性和思考来确定,而并非依赖于一个超自然存在的指示。他
们主张道德价值是基于人的自由和理性的产物,人类可以通过理
性思考和社会共识来判断美德和道德。这种观点中,人类对美德和道德的追求不依赖于上帝的存在,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福祉和社会公正的考虑上。
无论是认为上帝是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根源,还是认为道德价值可以独立于上帝而存在,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美德和道德的追求之间的关系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无论上帝是否存在,宗教对于道德的引导和教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往往给予人们一种信念和纪律,教导了人们如何追求美德和道德价值。宗教仪式和道德教义的传播,使人们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促使人们在诸多选择中做出恰当的道德决策。
箴言第五章读经思考题简书
箴言第五章读经思考题简书
摘要:
1.引言:介绍箴言第五章的读经思考题
2.篇章结构:分析箴言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智慧的呼唤:探讨箴言第五章中智慧的呼唤及其意义
4.遵守诫命:解析箴言第五章中遵守诫命的重要性
5.结论:总结箴言第五章的读经思考题及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1.引言
在《圣经》的箴言书中,第五章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篇章。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生活、道德和信仰的深刻见解。本文将从读经思考题的角度,分析箴言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探讨其中的智慧和教训。
2.篇章结构
箴言第五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智慧的呼唤:1-6 节
(2)遵守诫命:7-23 节
(3)结论:24-29 节
3.智慧的呼唤
在箴言第五章的开头,智慧以一种拟人的方式呼唤人们,敦促他们追求智慧并远离愚昧。在这里,智慧被描绘为一位呼声高亢、不断召唤人的女性形象。这种描绘旨在强调智慧是一种可以被追求和获得的品质,而非与生俱来。人们应当努力追求智慧,以便更好地认识上帝和遵行祂的道。
4.遵守诫命
在箴言第五章的第二部分,智慧教导人们遵守诫命,以确保自己的生活充满和谐与成功。这部分的经文强调了遵守诫命的重要性,敦促人们要谨慎行事,遵循上帝的教导。通过遵守诫命,人们可以获得智慧、远离罪恶,并在生活中享有上帝的祝福。
5.结论
在箴言第五章的结尾部分,智慧再次强调了遵守诫命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要珍惜智慧,将其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这部分的经文提醒我们,智慧不仅是一种认知能力,更是一种道德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准则。清教徒们对道德的看法是根据他们对基督教圣经的理解和解释而形成的。他们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对上帝的顺从,认为道德行为是一个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教徒的道德观,并且解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清教徒的道德观围绕着虔诚信仰的核心展开。在清教徒的信仰中,个体应该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并且通过纯洁和高尚的行为来向上帝表达自己的虔诚。清教徒们相信,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他们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们将个体责任和对上帝的顺从视为道德行为的基石。
其次,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对自己和他人的纯洁和道德规范。清教徒们相信,个体应该持有高标准的行为准则,以追求道德的完善。他们强调正直、守诚、诚实、勤劳和谦逊等美德,以此来反映他们对上帝的虔诚和对道德行为的重视。清教徒们坚信人们应该尽量避免罪恶和邪恶的诱惑,并且将他们的行为纳入上帝的法律和道德标准之中。
第三,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秩序。清教徒们相信,个体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支持建立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正义和权利。为此,他们鼓励个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穷人和失去家园的人,并且强调建立和谐、坦诚和
公平的社会关系。
最后,清教徒的道德观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个人层面上,清教徒的道德观使人们更有责任感和自律性,注重个体的品德培养和自律行为。道德规范的遵循也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同感。
在社会层面上,清教徒的道德观促使了社会的改革和公共事务的发展。清教徒们通过倡导教育、精神自由和社会公正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也对政治和法律体系进行改革,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道德标准的实现。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是指清教徒在17世纪初在英国建立的宗教运动中所持有的道德观念。清教徒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他们强调对天主的虔诚、道德规范和个人的责任感。他们的道德观念主要受到《圣经》的教导和清教徒领袖的教导。下面将详细介绍清教徒的道德观。
首先,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与上帝的关系。他们相信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物,完全取决于上帝的意志和安排。因此,清教徒认为他们有责任遵循上帝的旨意,并将这种关系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通过诚实、正直和勤奋的行为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对他对他们的指导的感激之情。
其次,清教徒的道德观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他们认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建立一个正直、纯洁和公正的社会至关重要。清教徒鼓励人们在个人生活中保持道义、纯洁和公正,并通过努力工作和实现个人才能来为社会作出贡献。他们相信,一个道德高尚和对社区有所贡献的个人是上帝的恩典的体现,并拥有属灵上的奖赏。
第三,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所创立的圣洁的制度,旨在维系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因此,清教徒强调婚姻的纯洁和忠诚,鼓励配偶在彼此之间建立强烈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并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单位。清教徒相信,通过在家庭中实践他们的道德价值观,他们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最后,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共责任感。他们认为,一个公正和幸福的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清教徒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和善意的关系,并关注那些在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他们相信,通过诚实、正直和慷慨的行为,人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公正和更有道德的社会。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念》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念
1. 引言
圣经是基督教的核心文本,包含了大量关于信仰和道德观念的内容。它被认为是神所默示的话语,并被信徒们视为指导他们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本文将探讨圣经中一些重要的信仰和道德观念,并对其意义进行解析。
2. 信仰观念
2.1 上帝的存在与权威
圣经坚定地宣告上帝的存在,并强调他作为创造者和宇宙的主宰。这个观念对于基督徒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激励着他们相信并依靠上帝在日常生活中的领导和引导。
2.2 耶稣基督及其救赎工作
耶稣基督是圣经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认为是神化身并通过他的死亡和复活拯救人类。这个观念表达了上帝对罪恶世界中人类复兴和救赎的爱与怜悯,鼓励信徒向耶稣寻求救赎和转向。
2.3 灵性成长与遵循圣灵的指引
圣经强调个人信仰的生长和塑造,鼓励信徒们追求灵性深度和完善。这包括通过祷告、阅读圣经、参与教会共同生活等方法来培养与上帝的亲密关系,并接受圣灵的引导和启示。
3. 道德观念
3.1 爱神与爱人
在圣经中,“爱”是一个核心的道德原则。信徒被要求不仅爱上帝,而且爱其他人,包括自己的邻居和敌人。这个道德观念强调了仁慈、宽容和互相关怀的重要性。
3.2 公义与正直
圣经敦促信徒要追求公义和正直,并站在穷苦、被压迫和需要帮助的人一边。这意味着对他人公平待遇,行事正直,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
3.3 忍耐与宽恕
圣经鼓励信徒以忍耐和宽恕来回应他人的过错和伤害。这个道德观念强调了容忍和理解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4. 结论
圣经中的信仰与道德观念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对于许多信徒来说具有深远影响。这些观念涉及到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通过遵循圣经中所定义的道德原则,信徒们努力塑造自己的品格,并为创造一个更公正、和谐和爱心的世界作出贡献。
道德_上帝与人第一章
《道德·上帝与人》_何怀宏在长江三峡两岸壁立千仞的岩缝中,有时可以隐约看到一些悬棺,不知道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躺在里面,也不知道是谁把它们放在那里,怎样放上去的,以及为什么要悬搁在那里。但它们在那里,它们确实在那里,就像是对所有过往者提出的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问,也是对人类的一个确凿无疑的警示。 ——摘自一个过三峡者的手记 目 录第一章 作为问题的思想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二、 思想的人 三、 思想者的孕育与诞生 四、 思想者的主要类型 五、 思想者的特点 六、 作为问题的思想第二章 个人行为的道德问题 一、 迫切的道德问题 二、 罪:赞成的理由 三、 罚:反对的力量 四、 罪恶的解救之道 五、 不同的对待道德“界限”的态度 六、 道德危机的时代第三章 集体行为的道德问题 一、 目的与手段 二、 他人的血第四章 怜悯的爱 一、 怜悯的基调 二、 关于孩子 三、 怜悯还是“博爱”? 四、 爱能够实现吗?第五章 上帝的问题 一、 成为问题的上帝 二、 假如没有上帝…… 三、 “人神”还是“神人”? 四、 “上帝之死”意味着什么?第六章 人的问题 一、 人的有限性 二、 人的差别 三、 多数与少数 四、 自由与人性第七章 社会秩序的构想 一、 社会公正与理想秩序 二、 贵族与文化 三、 “人民”崇拜与结合之路第八章 时代与文明 一、 时代的“精神” 二、 现时代所取代的和所趋向的 三、 俄罗斯与西欧后 记第一章 作为问题的思想 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思想性质之前,我想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思想和思想性人物做一简略的回顾。今天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回顾十九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文学,常常把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期称之为一个群星璀灿的“黄金时代”,把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称之为“白银时代”。1 这一百多年的俄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动的前夜。如果说哲学具有某种对时代的滞后性,犹如黄昏才起飞的“猫头鹰”,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却可以说具有某种超前性,犹如早就在夜空中飞翔的一只“夜莺”,但这却是一只不无痛苦的“夜莺”,它的歌声中既怀有希望,又深含苦恼。这时期的一些天才的俄罗斯作家以其特有的文学家的敏感,已经预先感觉到了即将来临的社会和精神变动的某种
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的关系
上帝的存在与人类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的关
系
人类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话题,而上帝的存在与之之间的关系更加令人着迷。无论是从宗教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道德和伦理的理解和追求往往与上帝的存在息息相关。本文将探讨上帝的存在对于人类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塑造和影响。
首先,宗教观念中的上帝被认为是道德和伦理的源头和权威。在大多数宗教信仰中,上帝被视为绝对的道德规范的创造者,他规定了人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宗教经典中的教义和戒律,都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基础。因此,个人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往往以信仰上帝的宗教为指导,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次,上帝的存在给予了人类一种道德的责任和义务。信奉上帝的人们相信,上帝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创立者,也是道德行为的审判者。根据宗教教义,人类的善恶行为将在来世得到善报或恶报。这种信仰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追求道德和伦理的行为,以期得到上帝的认可和赏赐。在这种意义上,上帝的存在对于人类的道德和伦理行为起到一种约束和激励作用。
此外,上帝的存在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指引。许多宗教都有教化追求善行的故事和道德原则。例如,基督教中
的《圣经》中记载了耶稣的教导和他的生平事迹,成为了信徒们
追求善行的榜样。道教中的《道德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和仁爱之道。这些教义和道德准则的指引使人们更加关注道德
和伦理的追求,并在行为中体现出对上帝的尊重和敬畏。
尽管上帝的存在对于人类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塑造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人对于上帝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在
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思辨能力推动了对上帝存在的
圣经全人类的宗教经典与道德规范
圣经全人类的宗教经典与道德规范圣经是全人类共同的宗教经典,也是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作为世
界上最广泛传播的经典之一,圣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发人心的故事
和道德准则,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本文将讨论圣经作为宗教
经典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一、圣经作为宗教经典
圣经作为宗教经典,承载着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包括上帝的创造、人类的原罪、救赎等重要教义。它被广泛认可为最高的权威,并
被供奉为神圣之书。圣经中的各书卷包含了先知的预言、历史事件、
教导和诗歌等不同文体,总结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对于亿万基
督徒来说,圣经是他们生活的指南和信仰的基石。
二、圣经中的道德规范
圣经不仅是基督教信仰的经典,也是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圣经中
包含了大量关于道德行为的教导和指导,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
人修养以及社会公义等方面。例如,《十诫》是圣经中最经典的道德
准则之一,要求人们尊重父母、不杀人、不偷盗、不作假见证等。圣
经还强调爱与怜悯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关爱他人、宽容包容,并以行
善积德来奉献社会。
三、圣经对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
圣经作为全人类的宗教经典,对人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
深远影响。以《创世纪》为例,圣经中描述了上帝创造世界、赐予人
类生命的故事,这表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尊严和价值。这对于人类
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每个人的平等和尊重,鼓励我们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人提供帮助和关爱。
圣经中也有许多勇敢、仁慈和宽恕的故事,如大卫与歌利亚、耶稣
的救赎之旅等。这些故事激发着人们追求真理、勇于担当、宽恕他人
(李春秋版)第二章道德的起源
2.天赋论
3.动物本能论
4.情感欲望论
1、神启论
神启论是一种把道德的起源归于某个或某些超 自然的、超社会的、不具有现实性的神秘存在。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 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把“三纲
五常”称为上天的意志,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
苏格拉底、柏拉图:灵魂中的善和生活中的道 德均来源于神谕或神的启示。 托马斯•阿奎那:美德是我们天赋的本性,是上 帝的直接启示。
二道德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一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决定了道德的批判继承性二道德相对独立性是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客观依据三道德的特点特别是规范性特点使其继承性更加明显四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客观真理因素是道德创新的思想基础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道德发展的动力一阶级斗争对道德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二阶级斗争在社会的量变过程中也推动了道德的进步四道德的发展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直接影响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二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也影响道德的发展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三正确认识与处理几种关系总体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消化吸收
第五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 评价:
这种观点把道德同人的感性需要联系起来,反对“神启论” 和“天赋论”,试图从人的感性实践中来论证道德的发生及 其必要性,有其合理性。
道德的起源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二、道德的起源
(一)天意神启论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汉书·董仲舒传》
“摩西十诫”
*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 谨守圣安息日;
* 孝敬父母;
* 不可杀人;
* 不可奸淫;
* 不可偷盗;
*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二)先天人性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孟子·告子上》
康德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三)情感欲望论
爱尔维修卢梭亚当·斯密大卫·休谟洛克
(四)动物本能论
“道德观念原本发生于社会本能。”——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以上观点的缺陷:
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第二,把道德说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强制性的规约。第三,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五)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唯物主义
社会关系
自我意识
劳动
首先: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
造了社会、创造了社会关系、创
造了人的道德,是人类道德起源
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其次: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
道德经全⽂及译⽂注⾳
道德经全⽂及译⽂注⾳
导语:⽼⼦的《道德经》⼀书,仅五千余⾔,但她⽂约义丰,博⼤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们称为“哲理诗”。下⾯⼩编为你整理的道德经全⽂及译⽂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经全⽂及译⽂
第⼀章
道可道(可以语⾔交流的道),
⾮常道(⾮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常名(⾮真正意义上的名)。
⽆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欲以观其妙(因此常⽤⽆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个地⽅但概念却不相同),
同谓⽞之⼜⽞(这就是⽞之⼜⽞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切奥妙的不⼆法门)。
第⼆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相⽣(因此⽽产⽣了有⽆相⽣)、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下相倾(⾼下相倾)、
⾳声相和(⾳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但是圣⼈),
处⽆为之事(处于⽆区别⼼之⽆为境界),
⾏不⾔之教(教化众⽣于不⾔之中),
万物作焉⽽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不横加⼲涉)。
⽣⽽不有(⽣养万物⽽不据为⼰有),
为⽽不恃(竭尽全⼒⽽不⾃恃已能),
功成⽽弗居(功成业就⽽不居功⾃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上帝的问题
一、成为问题的上帝
海因里希·奥特(H. Ott)说:“今天,谁要谈论上帝,谁要思考上帝问题,他就必须明白一点:上帝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打上问号了。”他说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说明这个
时代不再理所当然地以上帝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这个“被打上问号”也可以指,恰恰这个时代有责任带着特别的迫切感去追问和探索上帝的真实性。1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最深沉地陷入了这一矛盾:这个世界似乎并不必以上帝的存在为前提;但在有过对上帝的经验的西方世界里,人又那样苦苦地寻求上帝,暗暗地渴望上帝,那怕有时是采取怀疑和否定的形式,也在怀疑之后仍然感到隐隐的不安,在激烈否定的同时又有一种撕裂自己肌体般的惨痛。即便如伏尔泰、费尔巴哈所言,上帝是人自己把他造出来的,是人自己的投影,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应当造出一个上帝,但人类为什么一定要造一个上帝呢?为什么在激烈的社会和宗教批判之后人又仍然常常要寻神呢?此正如伊凡·卡拉马佐夫所言:问题在于人类竟然会有上帝的观念,会有寻求上帝的思想,是人类竟会对没有上帝感到不安。“上帝果真存在倒不奇怪,不稀奇了,稀奇的是这种思想──必须有一个上帝的思想──竟能钻进象人类这样野蛮凶恶的动物的脑袋里,而这种思想是多么圣洁,多么动人,多么智慧啊,它真是人类极大的光荣。” 2
然而,这种寻求又依然是痛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承认:“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我自觉不自觉并为之痛苦了整整一生的问题,就是上帝的存在!” 3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最亲近的日子里,他也不同意别林斯基对基督的否定。然而他也深深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感到了时代的倾向,这种倾向就象夜访伊凡的魔鬼所言:“在这个时代信仰上帝是开倒车,我是魔鬼,相信我总可以吧。”4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54年2月结束苦役后给冯维辛娜的一封信中写道:“因为我自己经受和体验过这一切,我才敢于向您说,在这样的时刻,谁都会象‘一棵枯萎的小草’一样渴求信仰,而且会获得信仰,主要是因为在不幸中能悟出真理。我向您谈谈自己,我是时代的孩童,直到现在,甚至(我知道这一点)直到进入坟墓都是一个没有信仰和充满怀疑的孩童。这种对信仰的渴望使我过去和现在经受了多少可怕的折磨啊!我的反对的论据越多,我心中的这种渴望就越强烈。可是上帝毕竟也偶尔赐予我完全宁静的时刻,在这种时刻我爱人,也认为自己被人所爱,正是在这种时刻,我心中形成了宗教的信条,其中的一切于我说来都是明朗和神圣的。这一信条很简单,它就是,要相信:没有什么能比基督更美好、更深刻、更可爱、更智慧、更坚毅和更完善的了,不仅没有,而且我怀着忠贞不渝的感情对自己说,这决不可能有。不仅如此,如果有谁向我证明,基督存在于真理之外,而且确实真理与基督毫不相干,那我宁愿与基督而不是与真理在一起。”5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主要的思想型人物也分有了作者的这一特征,上帝的问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日渐突出。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前几部长篇如《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罪与罚》的主人公还是主要在为道德问题苦恼,那么在他后来长篇的主人公那里,上帝的问题则占据了越来越中心的地位,虽然它仍是与道德、时代的问题紧紧关联。《群魔》中的
基里洛夫说:“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但我感到我不能像其他任何人那样行事。别的人都能起初想着这一件事,接着又立刻想另一件事。我可不能去想另一件事,我一辈子只想一件事。上帝折磨了我一辈子。”6 佐西马长老向伊凡指出,有关上帝的是否真的不存在,是否真的没有不朽的问题在他那里还没有最后解决,还在折磨着他的心,而他的最大悲哀,他心灵的全部痛苦也就在这里。7 米卡也承认自己“被上帝问题折磨着,老是被它折磨着。”8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都暗暗地为上帝的问题而苦恼、而激动,他们乃至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向极端、推向彻底、推向边缘。基里洛夫是在生命的边缘提出上帝问题;伊凡、米卡是在道德的边缘提出上帝问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作者看来认为一种温吞水的状态,一种不冷不热、无动于衷的状态还不如一种激烈争辩乃至否定上帝的状态。季洪面对怀着复杂的动机前来忏悔的斯塔夫罗金,引用了圣经《启示录》中的一段话:“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说温顺的人更喜欢冷冰冰的人,而不是不冷不热的人,说
那怕是彻底的无神论,也比世俗的冷漠态度更值得尊敬,“彻底的无神论距离诚心诚意的信
仰只有一步之差(不管他是否跨出这一步),而态度冷漠的人除了恐惧之外,没有任何信仰。”9 《少年》中的维尔西洛夫也说:应信仰上帝,而完全不信,也是个极好的现象。10
成为主要问题的还不是上帝的单纯存在与否,以及他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他如何可能存在,这种存在如何能够为人的理性认识和想像力所理解和把握的问题──就像与少年对话的老公爵所问:“假如上帝是存在的,那未他一定是个体地存在的,不会是宇宙间某种弥漫的精气形状,也不会是液体的形状(这更难以理解),但如果是个体的存在的话,他是住在那
里呢?”11 真正成为严重的问题,最为人苦恼的还不是上帝自己如何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是上帝与他所造的世界、与他的造物的关系问题,换言之,作为造物的人也只能从这个角度,从这个途径去认识和体会上帝的存在。伊凡正是从这一角度去提出问题的,他在老卡拉马佐夫面前否定过上帝的存在,但在与阿辽沙谈话时又说可以接受上帝的存在,而真正使他激动不安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接受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接受一个还充斥着罪恶和血泪、存在着虐待无罪的孩子和动物的现象的世界。他说:
我是早就决定不去思考究竟是人创造了上帝还是上帝创造了人的问题了。自然我也就不想再去仔细研究俄国小伙子们关于这问题的时髦的原理,──那是完全从欧洲的假设中引伸出来的;因为在欧洲还只是假设的东西,到了我们俄国小伙子的心目中就立刻成了原理,不但小伙子们这样,也许连有些教授们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俄国的教授们也往往和俄国的小伙子们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把那些假设一概略过不提。你我现在的任务究竟是什么?那就是让我尽快向你说清楚我这个人的实质,也就是:我是什么样的人?信仰什么?抱着什么样的期望?对不对?因此我现在声明:我直接而且简单地承认上帝。……我老老实实承认,我完全没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我的头脑是欧几里得式的、世俗的头脑,因此我们怎么能了解非世俗的事物呢。我也劝你永远不要想这类事情,好阿辽沙,尤其是关于有没有上帝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生来只具有三度空间概念的脑子是完全不适合的。所以我不但十分乐意接受上帝,而且也接受我们所完全不知道的他的智慧和他的目的,信仰秩序,信仰生命的意义,信仰据说我们将来会在其中融合无间的永恒的和谐,信仰那整个宇宙所向往的约言,它‘和上帝同在’,它本身就是上帝,诸如此类,不可胜数。这方面想出来的说法太多了。
我的说法好象也不错,对不对?但是你要知道,归根结蒂,我还是不能接受上帝的世界,即使知道它是存在的,我也完全不能接受它,你要明白,我不是不接受上帝,我是不接受上帝所创造的世界,而且决不能答应去接受它。我还要附加一句:我象婴儿一般深信,创伤终会愈合和平复,一切可气可笑的人间矛盾终将作为可怜的海市蜃楼,作为无力的、原子般渺小的、欧几里得式的人类脑筋里的无聊虚构而销声匿迹,在宇宙的最后终局,在永恒的和谐到来的时刻,终将产生和出现某种极珍贵的东西,足以满足一切人心,慰藉一切愤懑,补偿人们所犯的一切罪恶和所流的一切鲜血,足以使我们不但可以宽恕,还可以谅解人间所曾经发生的一切。就算所有、所有这样的情景终会发生,会出现,但是我却仍旧不接受,也不愿意接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