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和演义中的差别很多。

但是历史上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史实大全

《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史实大全

《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史实大全《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多虚构成分,但历史主线是真的。

很多人都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史书,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事实的对照大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5.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

6.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

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

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

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7.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

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8.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

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9.庞统连环计∶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10.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

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1.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试论述三国演义的不足之处

试论述三国演义的不足之处

试论述三国演义的不足之处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古典小说,虽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
1. 历史真实性问题:《三国演义》虽然以历史为背景,但其中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

虽然这些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但也存在一些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因此,读者在阅读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以便正确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事件。

2. 文学手法问题:《三国演义》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小说叙事方式,虽然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但也存在一些文学手法上的不足。

例如,小说中有些人物形象过于夸张,使得读者难以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另外,小说中有些情节过于离奇,可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3. 价值观念问题:《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历史时期和人物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价值观念上的问题。

例如,小说中有些人物形象过于完美,使得读者难以接受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另外,小说中有些情节过于暴力、残忍,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古典小说,在历史真实性、文学手法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读者在阅读时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实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它一问世,就有人研究它到底有几分真,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这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

近年来,就虚实问题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

最近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

文中言之凿凿,似成一说,但毕竟是一面之词,仅算一家之见。

由于没能分析全书,所以每出一说,均有支持者,不乏反对者。

1.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我自幼酷爱《三国演义》,亦喜《三国志》,有时为之而通宵达旦,每逢绝处常常拍案称奇。

最近终于将传记体的《三国志》改成编年史的《三国志》,并完成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

该书的排版方式为:左边是《三国演义》,右边为裴注的《三国志》,中间夹了一点《资治通鉴》资料。

到了这一步应该说《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一目了然,其实大谬不然,全书排完后才发现史实与小说并不一致的方式很多,但不少地方是真中夹假,一时无法定论,大致有如下类型: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了某一件事,但很简略,廖廖数字;而《三国演义》则长篇大论,通情达理,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

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仅有12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中,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近4,900字来描写“凡三往”。

从这一例中可以看到,刘皇叔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如此活灵活现,那么这一件事能说有几分真呢?二.《三国演义》更换角色《三国志》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

常常把他人的功劳贴到某人的脸上,或者把某人干的坏事栽赃到大白脸的头上,这类例子颇多,下面仅举二个例子。

如《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事实,但确有详载,相差亦不太大。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人性悲欢。

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进行探讨,揭示其中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原大地陷入了连年战乱之中,各路豪强割据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小说以黄巾起义为开端,通过描写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人性百态。

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充分利用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这些真实的历史素材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性。

然而,《三国演义》并非一部严格按照史实来创作的历史纪实作品,其中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

在小说中,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删减、改编和虚构。

例如,小说中的一些著名场景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等,虽然在史书中有所记载,但作者在描述时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情节更加曲折离奇。

同时,小说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周瑜、貂蝉等,虽然基于历史原型,但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个性和情感,使得他们更加生动立体。

虚构元素的加入,使得《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虚构的手法,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三国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想象的乐趣。

同时,虚构元素也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使得整个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欲罢不能。

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的虚构元素,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赋予了历史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

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

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作者:胡阿祥胡箫南来源:《唯实》2019年第02期在中国,在日韩等国,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是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而今人所了解的三国历史,所拍摄的三国影视剧,也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或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传统戏剧。

然而麻烦的是,《三国演义》并不是三国历史。

以现在最通行的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点评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为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三国演义》如何不是三国历史。

第一,从具体内容的分配看。

按照历史纪年,三国时代开始于220年十月曹丕篡汉,结束于280年三月吴国灭亡、西晋统一。

而《三国演义》开始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即184年黄巾起义,到第八十回才写到220年曹丕篡汉,也就是说,《三国演义》2/3的篇幅说的是东汉末年30多年的事情,余下的1/3的篇幅说的才是三国本身60年的事情。

当然,要说清楚三国鼎立的由来,从184年黄巾起义说起,是有道理的,但以这么大的篇幅来说,就显得主次颠倒了;而且就三国本身来说,《三国演义》也是越往后面,写得越粗,乃至最后有草草收兵的感觉,比如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司马氏篡魏、280年西晋灭吴,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短短三回,就给匆匆交代了。

所以,如果从名副其实来说,《三国演义》改名为《前三国演义》似乎更加合适。

第二,从关键人物的设置看。

《三国演义》曾有“第一才子书”的美誉,这是说其中多才子,而绝少美女。

如果一定要推出一位关键的女性,大概非貂蝉莫属。

按照书中貂蝉从第八回出场、到第十九回消失的大概情节,貂蝉本是司徒王允府中的歌妓,深明大义,愿为主人分忧,于是王允收貂蝉为义女,两人之间商定了“连环计”,即王司徒先将貂蝉许给吕布为妻,再将貂蝉送给董卓为妾,从而造成操纵朝廷、不可一世的相国董卓与武功了得、号称“飞将”的董卓养子吕布之间的反目成仇。

此计果然大获成功,不仅董卓被吕布的方天画戟刺透咽喉,一命呜呼,而且吕布因与貂蝉厮守不分,最后落得在下邳城白门楼被曹操缢杀枭首的下场。

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贯 中 小 说 影 响 之 大 。且 不 赘 述 它 对 明末 农 民 起 义 军 、 太 平 天 国和 清 朝 君 臣 的 影 响 ; 只 看 清 末 “ 人 之 居 我 国 者 , 稍 西
解 中文 即争读 《 三国演义 》;偶与 论及 中国英雄传记 则津
津 乐 道 者 , 必 此 书 也 ” 。 或 看 今 人 由 此 阐 发 出 领 导 艺 术 、人 才 学 、谋 略 学 等 范 畴 及 在 国 内上 映八 十 四集 《 国 三 演义 》电视连 续剧而 引起 的讨论热 ,足见它 的魅力方 兴未

俗 ,事 纪其 实 ,亦 庶几 乎 史 。盖 欲读 诵 者 ,人人 得 而 知 之 ,若诗所 谓里巷歌 谣之义 也。… …则三 国之盛衰 治乱 , 人物之 出处 臧否 ,一开卷 ,干 百载之事 ,豁然 于心 胸矣 。 其 间亦未 免 一二 过 与不 及 ,俯 而就 之 ,欲 观 者有 所进 益 焉 。予谓诵 其诗 ,读 其书 ,不 识其人 ,可 乎 ?读书 例 日: 若 只 读 到 古 人 处 ,便 思 自己 忠 与 不 忠 , 孝 处 ,便 思 自 己孝 与 不 孝 , 至 于 善 恶 可 否 , 皆 当 如 此 , 方 是 有 益 。 若 只 读 过 ,而不 身体力行 ,又未尝读书也。 蒋大器 认为 《 国志通俗 演义》考证 国史 ,写作态度 三 非 常严谨 ;同时有所加 工 ,完 全可 以视做 史实 。他 在这里 把 史与 诗 放在 同等地 位 。 内容信 实 ,文 字 好读 。书成 之 后, “ 士君 子之好事 者 ,争相 誊录 ,以便 观览 ”。所 以虽 然有 虚构 因素,然而 就影响而 言,应 当不逊 于传统 的诗教
艾 。但 是历史演义 小说毕竟 不是历 史本身 ,我们必须把 握 历史与文 学 、现 实与虚构之 间 的关 系。 因为 它是一部历 史 演 义小说 ,它是 以西晋史 学家陈寿撰 著的 《 国志》作底 三 本 写成 的通俗文 艺读物 。本 文分析 明代 文论家对 《 国演 三 义》的评 价中所体现的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的看法 。 般 而 言 ,探 析 《 国 演 义 》 的真 实 与 虚构 问题 ,首 先 三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瑰宝。

它以惊人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历史元素吸引了无数读者,并被誉为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演义》在历史真实性方面引发了热烈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以及它对历史认知的影响。

历史背景•建安时期•东汉灭亡•三国鼎立《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公元184年至280年间的中国历史,这段时间被称为建安时期。

在这个时期,东汉王朝陷入内忧外患,最终灭亡,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吴、蜀、魏三个势力对峙,争夺统一中国的权力。

历史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历史小说在描写历史事件时通常会加入虚构的元素,这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运用了虚构的手法,使得其中的历史真实性存在争议。

尽管如此,也有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人物、战役和政治斗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人物虚构与历史真实《三国演义》刻画了许多英勇、智者和权谋家的形象,其中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

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和行为举动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记载进行虚构。

尽管他们描绘得非常精彩,但人物形象过于完美化往往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

战役描写与历史真实《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役场景也与历史上的战争相吻合。

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合肥之战等等。

虽然这些战役的描写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和虚构,但它们仍然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某些真实面貌,如军事战术、战争策略和敌对势力之间的较量。

政治斗争与历史真实政治斗争在《三国演义》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争斗、权谋和交锋在小说中形成了丰富的情节,揭示了当时乱世的混乱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尽管一些情节和对话可能是虚构的,但它们背后仍然能够反映出当时政治格局的一些真实特点。

历史真实对历史认知的影响《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卓越的历史小说,对读者的历史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虚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与智勇之间的斗争。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国演义》虽然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但是其中的大部分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

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并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而是一部文学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罗贯中对历史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改编,以突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因此,读者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需要明确其所包含的历史与虚构元素的区别。

然而,虽然《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和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梳理和整理,作者在文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例如,作品中描写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长坂坡之战等著名的历史战役,这些战役都是三国时期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虚构描写,作者成功地将历史与虚构元素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除了历史事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虚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有刘备、关羽、张飞等忠诚仁义的英雄形象,也有曹操、孙权、刘备等复杂多变的政治家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虽然在历史上并非完全如作品中所描写,但是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虚构和创造,使得他们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的结合还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上。

作品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例如,作品中对刘备的赞美和曹操的贬低,对赤壁之战的解读等。

这些解读和评价虽然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所偏差,但是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虚构和解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考察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考察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考察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十分著名的一部古代小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部作品中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考察,探讨其在历史中的真实性,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虚构元素。

历史真实性辨析1.主要历史事件:《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方势力争霸为主线,其中包括了大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战役和政治斗争。

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都是公认有确凿历史依据支持的重要事件。

2.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出现了众多英雄豪杰,如刘备、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存在,并且在《三国演义》中也笔者并举地塑造出了其独特形象。

3.细节调整:然而,为了增强故事的叙事效果,小说中也对历史细节进行了调整。

例如部分战役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虚构元素的使用1.对话场景:小说中的对话场景往往是作者根据历史事件创作的。

尽管这些对话可能并非历史上确有其事,但它们成功塑造了人物性格和情感。

2.奇特能力:《三国演义》中许多角色被赋予了超凡的能力,如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勇猛等。

虽然这些能力显然是虚构的,但它们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3.文学修饰:作者以文学修饰手法处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使得小说有着独特艺术风格。

例如通过高悬利诱之策、明察秋毫等描写,使得故事更加生动丰富。

结论《三国演义》既包含历史真实性元素,也存在虚构元素。

尽管小说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但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思考三国历史的平台。

在阅读和研究时,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其中真实与虚构元素,以准确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 《魏志•蜀志•吴志》等正史记载。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为后世人留下的,不只是对历史兴亡、人世浮沉的无限嗟叹,同时也为后代文学家进行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素材。

史学家陈寿在辑录历史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这部史学著作竟然成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名篇《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它又被称为《三国志传》、《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最高成就的代表。

《三国演义》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及南北朝时期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又广泛地吸收了《后汉书》中的人物传记及其他史料才创作完成。

历史演义小说,是古典小说中一类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它通过文学特有的艺术手段,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反映历史,表达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感受,寄托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但是,为了求得人物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统一,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作者也会加入必要的想象和虚构。

《三国演义》的“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经清代大学者章学诚提出后,历来学者均表示赞同。

《三国演义》题下署名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明确地表现了小说“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在创作过程中,对《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事实既有所认同、继承,也有所选择、加工。

而“演义”则道出了作者罗贯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价值判断。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已经全然不是历史中的本来面目,故事情节也时常对历史事件进行夸张渲染,甚至移花接木:历史上的诸葛亮纵然聪明,也完全不像小说塑造的那般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草船借箭”的故事也远远没有小说中描绘的那样犹如神助。

《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将历史的“实”与文学的“虚”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特别是作者能依存史料又能灵活运用史料,体现了罗贯中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才能。

《三国演义》的虚虚实实

《三国演义》的虚虚实实

《三国演义》的虚虚实实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这书名的意思是说,小说是以历史书《三国志》为依据来创作的。

“演义”一词乃是指就原始材料加以推演发挥,予以创造性的虚构生发。

鲁迅先生说过,他的小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说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所谓“改造”、“生发”就是演义。

一般小说的“缘由”在现实生活中;而历史演义小说所采取的“一端”则在历史载籍中,受到的制约不免总要多一点了。

《三国志演义》的渊源除了传统史传之外,还有先前民间艺人的创作。

早在隋唐时代,艺人们已将三国故事搬入木偶戏和说书之中。

到宋代,说书之讲史一类中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也有以“弄影戏”形式来搬演的。

到元代,出现了《全相三国志平话》,由桃园结义写到诸葛亮之死,首尾完具,但由于作者文化水平不甚高,文字比较粗糙,情节也多怪诞。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重新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

此书一方面广泛吸收过去的通俗小说和戏剧的营养,一方面深入参考《三国志》及裴注提供的材料,又参据著名的编年史《资治通鉴》,综合加工,大加演义,写成一部非常杰出的历史小说,现存嘉靖壬午(1522)刻本。

在嘉靖、天启间又出现了若干书名题作“志传”的三国小说书,内容与“演义”大同小异。

清康熙时毛宗岗对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进一步作了幅度比较大的加工整理,艺术水平有明显提高,正统思想色彩也大为加强,凡一百二十回,成为此后通行的本子。

1949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排印本《三国演义》即以此为依据,有所校勘并加了标点,又有若干注释。

此本出于该社专家之手,印数甚大,流行极广。

《三国演义》这个书名简明好记,现在几乎已经约定俗成,但还是以《三国志演义》这样的书名为佳。

去掉一个字,小说同历史著作《三国志》的关系就显得晦暗不明了——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三国演义书评

三国演义书评

《三国演义》书评我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特别是小说,因为它太长了,我总是不能品味出那种滋味,所以没有那个耐性,就连四大名著也没读过,《三国演义》也只是以前看过电视。

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本书,于是我便拿走这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这让我找到了读书的乐趣。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

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

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

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

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

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

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

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

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

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据说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评价用了“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个断语,后来评论者多赞同此说。

以致很多热心的历史、文学爱好者甚至研究专家寻找其“七分史实”是哪些,其“三分虚构”又是哪些。

这是很荒唐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小说,不是还原真相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掌故文化都是似是而非的,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不但不是七分历史,连三分也没有。

《三国演义》的叙事自成体系,完全不是一个历史知识的传承体系,而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形成体系。

《三国演义》由民间传说—评书词话—戏曲曲艺—小说故事这样的文学体系发展而来,最终由罗贯中等将这个体系进行了一番颇为接近历史的改造,定格于《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个发展、形成过程完全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完全是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无论行实、资历、性格、观念,都与真实人物存在很大的距离。

另外,在描写、叙事方法上,《三国演义》还有很多“巧安排”。

所谓“巧安排”,有二:一是巧妙地将野史、传闻融入正史,其中很多内容早已被证明是“莫须有”的故事;二是一些可能真实的历史事实却被进行了一番大手术,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

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

《三国演义》中写了很多战争场景、政治场面、文化风物、建筑器物、历史掌故等等,这些场景和文化,未必是汉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很可能是唐宋元各时代的一个大杂烩。

尤其战争场面的描述,大半源于戏剧文学而不是历史叙述,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总之,《三国演义》不过是借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运用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编撰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故事,既非真实的历史,也非真实的人物,而是自成体系的故事面貌和生动鲜活的小说角色。

不要把小说当历史看,正如不要把历史当小说看。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容易混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加入了许 多虚构和夸张的元素,而《三国志》则更加 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背景更多地服务于小 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而《三国志》则更加 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背景时,有时会忽 略或修改历史事实,以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而《三国志》则更加尊重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描写、叙述、刻画等手法,而《三国志》中 的人物塑造方式则相对较为单一。
事件描述的异同
《三国演义》中的事件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强调文学性,而《三国志》 则更加注重历史事实的记录。
《三国演义》在描述事件时加入了大量虚构和夸张的元素,以增加故事 的趣味性,而《三国志》则更加注重历史的准确性。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国志》是史家之绝唱,文学价值极高 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
推动历史学的发展和进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叙事风格:《三国演义》采用小说化的叙事风格,而《三国志》则更加严 谨。
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 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和文化。
引发读者对历史真实性和文学创作 的思考,提高对历史和文学的鉴赏 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比较分 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小 说的创作和文学价值。
两部作品在历史背景的描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不同之处。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1. 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然而,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录,也有虚构的情节。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进行辨析,并探讨其影响。

2. 历史真实性2.1 真实人物与事件《三国演义》以马良、刘备、曹操等历史人物为基础,并描绘了黄巾起义、赤壁之战等真实的历史事件。

这些人物和事件在历史记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被认定为真实存在。

2.2 修改和夸张然而,在讲述这些真实人物和事件时,小说对他们进行了修改和夸张处理。

例如,曹操被塑造成聪明但狡诈的形象,刘备被描绘为仁爱善良的君主。

这些修改和夸张加深了角色个性,并丰富了故事情节,但同时也破坏了历史真实性。

3. 虚构的情节3.1 塞入的虚构人物除了真实的人物之外,小说中还塞入了一些虚构的人物,如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虽然在小说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但他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确切存在。

3.2 发生变化的事件《三国演义》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修改和虚构,以增加戏剧性和叙事效果。

例如,《赤壁之战》被描绘成火海惊涛,豪杰争霸;而在实际历史中,则是一场普通的水战。

这种改动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但与真实事件存在偏差。

4. 影响与意义4.1 激发历史兴趣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但这部小说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它激发了读者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并推动了学术研究与讨论。

许多读者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真实的历史资料。

4.2 塑造历史观念虽然小说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塑造历史观念和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他们根据作者意图所具备的品质,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促使人们思考和讨论领导能力、忠诚、家族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

5. 结论《三国演义》在既有真实性,又有虚构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三国演义和正史有什么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有什么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有什么差别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成了正史,以为书中写得都是事实,其实正史和演义还是有所不同的。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区别三国正史如《三国志》,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是文学作品。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换巾脱险:是孙坚叫祖茂戴头巾逃走引开敌军,三国志也没说祖茂被华雄杀死。

温酒斩华雄:华雄并非关羽所杀,是被孙坚的部队杀的。

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没有此事,且虎牢关和汜水关是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称呼。

吕布杀董卓:他们是为了一位宫女,职位「貂蝉」而分裂了,貂蝉的出现不在王允的意料之内。

曹嵩之死:是陶谦派人去杀的。

吕布击退六将:没有此事,也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

血战宛城:是张绣、贾诩利用曹操和邹氏的谣言起兵的。

关羽降曹:是关羽作战失败被俘虏,且遇到张辽就自动投降了,更没有三个条件。

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

博望坡之战:是刘备打的,此战发生在西元202年,早了孔明出山五年,且没有直接用火攻,是刘备放火烧了百姓的房子让夏侯敦得不到战利品,再设伏兵击退的,但好不容易的胜仗被孔明抢了功劳。

长阪桥张飞吓退曹军:也是刘备的命令,後来刘备自己跑了,张飞没有故布疑阵,也没有用气势吓死夏侯杰,是曹操觉得张飞很勇敢才不再进兵的,张飞的字是益德而非翼德。

华佗之死:是因为他帮曹冲医病很慢,曹操认为他是故意要害死曹冲将他处死,他死在西元208年,当然不可能帮关羽刮骨疗伤(西元219年)。

三气周瑜:又是罗贯中为了美化孔明,周瑜是死在自己本身的疾病,跟孔明没关系。

文学与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

文学与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

文学与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1. 引言《三国演义》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以其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人物形象享誉盛名。

然而,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我们也需要对其中的历史真实性进行探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以达到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2. 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并提及了《三国演义》所基于的真实历史事件。

3. 主要人物与故事情节3.1 主要人物介绍: - 功勋卓著的刘备、曹操、孙权等主要人物。

- 具有特殊魅力和影响力的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次要人物。

3.2 故事情节分析: - 深入剖析了《三国演义》中著名战役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及内部斗争如东吴之内乱、智勇斗智等情节。

- 突出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讲述其中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4. 《三国演义》中历史真实性与虚构元素4.1 历史真实性: - 探讨《三国演义》中事实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 引用相关的历史记录和文献,证明其中所描绘的情节是基于真实事件的。

4.2 虚构元素: - 分析小说中存在的虚构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刻画等。

- 比较小说和历史资料之间的差异。

5. 《三国演义》对历史认识的影响5.1 文化价值: - 讨论《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据的地位。

- 解释为何这部小说能够持续影响着后世。

5.2 历史变迁的塑造: - 分析《三国演义》对于后世对于该时代历史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讨论是否对后世人们了解那个时期造成了偏见或误解。

6. 结论总结前文提到的关于《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分析和讨论。

指出小说作品在保留历史面貌的同时,也将得创作者对于历史的想象力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列举使用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来源。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区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区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区别三国正史如《三国志》,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是文学作品。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主要的区别有三点:一是体例不同。

《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

而《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

二是成书时间不同。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

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

三是承续关系不同。

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

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举例:在《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周瑜,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

《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

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

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

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

突出了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喜爱,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

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

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

《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
2019
2
在中国,在日韩等国,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是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而今人所了解的三国历史,所拍摄的三国影视剧,也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或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传统戏剧。

然而麻烦的是,《三国演义》并不是三国历史。

以现在最通行的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点评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为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三国演义》如何不是三国历史。

第一,从具体内容的分配看。

按照历史纪年,三国时代开始于220年十月曹丕篡汉,结束于280年三月吴国灭亡、西晋统一。

而《三国演义》开始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即184年黄巾起义,到第八十回才写到220年曹丕篡汉,也就是说,《三国演义》2/3的篇幅说的是东汉末年30多年的事情,余下的1/3的篇幅说的才是三国本身60年的事情。

当然,要说清楚三国鼎立的由来,从184年黄巾起义说起,是有道理的,但以这么大的篇幅
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
胡阿祥 胡箫南
来说,就显得主次颠倒了;而且就三国本身来说,《三国演义》也是越往后面,写得越粗,乃至最后有草草收兵的感觉,比如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司马氏篡魏、280年西晋灭吴,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短短三回,就给匆匆交代了。

所以,如果从名副其实来说,《三国演义》改名为《前三国演义》似乎更加合适。

第二,从关键人物的设置看。

《三国演义》曾有“第一才子书”的美誉,这是说其中多才子,而绝少美女。

如果一定要推出一位关键的女性,大概非貂蝉莫属。

按照书中貂蝉从第八回出场到第十九回消失的大概情节,貂蝉本是司徒王允府中的歌妓,深明大义,愿为主人分忧,于是王允收貂蝉为义女,两人之间商定了“连环计”,即王司徒先将貂蝉许给吕布为妻,再将貂蝉送给董卓为妾,从而造成操纵朝廷、不可一世的相国董卓与武功了得、号称“飞将”的董卓养子吕布之间的反目成仇。

此计果然大获成功,不仅董卓被吕布的方
天画戟刺透咽喉,一命呜呼,而且吕布因与貂蝉厮守不分,最后落得在下邳城白门楼被曹操缢杀枭首的下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角色,却不见于正史的记载,如果一定要找找貂蝉的历史原型的话,南朝刘宋范晔的《后汉书》中,曾提到董卓以吕布为近身侍卫,看家护院,吕布却借机与董卓的贴身婢女私通,因为惧怕事发,在惴惴不安中,被司徒王允利用,并最终刺杀了董卓。

这里的婢女,明显就是貂蝉的原型,只是这位婢女本来就属董卓所有,与司徒王允并无干系。

但是到了后世的平话、杂剧、演义中,貂蝉的事迹却越来越丰富,貂蝉的形象也越来越正面,不仅美人计、离间计、连环计,计计曲折精彩,而且貂蝉成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东汉的貂蝉,“羞花”是大唐的杨贵妃。

再举一个男生的例子。

在《三国演义》以及各种三国戏、各地关公庙中,关公的身边都有
88••文史长廊
抱大刀的周仓,这又是位虚构的人物,但与貂蝉一样,周仓也有些历史真实的影子。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当鲁肃向关羽讨还荆州时,边上有一人为关羽帮腔说:“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关羽则以目示意,让他离开。

不过就是这么简单地一笔带过,到了《三国演义》中,就出现了周仓,而且从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收归帐下,到关羽败走麦城遇害、周仓自刎而亡,周仓从第二十八回一直贯到了第七十七回。

在《三国演义》中,类似貂蝉、周仓这样的虚构人物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三,从具体情节的描写看。

相对于虚构的人物+有些
历史影子的情节,更加容易引起
社会认知混乱的,还是《三国演
义》中那些真实的人物+移花接
木的情节或者虚构的情节。


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挑
几个与诸葛亮、关羽有关,最为
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国“故事”说
说吧。

先说诸葛亮。

比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历史的真实是孙权木
船“借”箭,这在曹魏鱼豢的《魏
略》中说得清清楚楚,说是孙权
与曹操在安徽巢湖一带对峙,孙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
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
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
乃还。

”到了《三国演义》中,孙
权变成了诸葛亮,木船被动借箭
变成了草船主动借箭,时间从
213年变成了赤壁之战前的208
年。

其他如赤壁之战把诸葛亮
写得出神入化,实际黄盖首献火
攻之计,实施者为周瑜,而在吴
汉联合的事情上,也是鲁肃而不
是诸葛亮首倡联合之计;至于诸
葛亮三气周瑜、陆逊兵困八卦阵
等等,都是史无实据。

再说关羽。

如“关羽温酒斩
华雄”,说的是华雄击败了孙坚,
却被刘备手下当时还名不见经
传的弓手关羽斩杀,这是关羽在
十八路诸侯面前闪亮登场、取得
“威镇乾坤第一功”的关键情节,
然而历史的真实却是,斩杀董卓
帐下都督华雄者,确确实实是孙
权的父亲、时任长沙太守孙坚。

接着这事再往下说,《三国演义》
中描写,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
马”,然后神速斩了华雄;其后斩
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
兵器,也都是我们习知的那柄青
龙偃月刀。

然而依据《三国志》
的记载,关羽是“策马刺(颜)良
于万众之中”,我们知道,以刀杀
人应该称砍、劈、拍、割等等,以
矛、以戟杀人才是“刺”,现在兵
器史的研究也指出,偃月刀出现
的时间要晚到唐宋时代。

尤为
有趣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关
羽遇难后,还能英魂吓死孙吴的
大将吕蒙,显灵帮助关兴杀死了
孙吴的大将潘璋。

第四,从三国地位的排
列看。

如果说以上的内容、人物、
情节三个方面,
还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琐碎出入的话,那么,关系到全局的差别,就是三
89
2019
2
国地位的排列了。

按照历史,三国地位的排列应该是魏、吴、汉,所谓“三国鼎立”,其实是以曹魏为一方、以孙吴与蜀汉为另一方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南北对峙,而孙吴与蜀汉比较,蜀汉又只是一个小伙伴而已。

等到西晋史臣陈寿写作《三国志》时,从西晋王朝的正统继承与陈寿本人的感情出发,乃以《魏书》《蜀书》《吴书》的次序,叙述曹魏、蜀汉、孙吴的历史。

曹魏仍然排在最前面,而且立为本纪,代表着正统;蜀汉进了一位,可以说是寄托了陈寿的故国之思;孙吴找不到什么说法,或者找不到什么冠冕堂皇的说法,于是退到了最后。

再到《三国演义》,由于“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于是三国地位的排列定成了蜀汉、曹魏、孙吴。

了解三国地位排列的变化,即从历史事实的魏、吴、汉,到正史记载的魏、汉、吴,再到演义小说的汉、魏、吴,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因为这广泛涉及了相关人事的褒贬变迁与社会大众的好坏评价。

比如在《三国演义》以及大量的传统戏剧中,孙吴被严重地“污名化”,孙吴的形象显得反复无常,甚至有些灰头土脸、猥琐低下,其实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历史的真实是,从当时的情况看,三国最精彩的是外交,而三国外交的轴心是孙吴;在三国之中,最缺乏立国政治资本的是孙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刘皇叔,孙坚的出身则是绿林强盗一类,然而孙吴的立国时间却最为长久。

再从后来的情况看,
孙吴作为第一个立国南
方的华夏国家,改变了南方的民族面貌,提升了南中国的政治地位,经过孙吴一朝的经济发展、政区设置、民族融合、交通开辟,南中国进入了中国历史的主舞台,这引领了以后中原有难、汉族政权避难南方的历史趋势,比如东晋、南朝、南宋都是如此。

我们可以认为,孙吴一代其实已经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时期南方政权的立国方针与疆域规模。

总之,《三国演义》只是披着三国历史外衣的演义小说,是以教化民众为取旨的道德教科书,是为了典型文学形象如“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等人的塑造而改编甚至臆造
历史的文学作品。

我们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还是得看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范晔的《后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杜佑的《通典》等历史文献,甚至蔡东藩的《后汉通俗演义》就历史本身来说,也比《三国演义》靠谱得多。

当然,比较文学的三国与历史的三国的偏离,也是饶有兴味的题目,这个题目涉及历史考证、文学创作、道德观念、社会价值、信仰崇拜等等诸多领域,非常适合于我们学习研究方法、锻炼人文思维。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胡箫南:安徽省桐城中学)
责任编辑:彭安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