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七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1 第十讲 必修1 实验(二)
第十讲必修1实验(二)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五年考情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BBC2013、2017(选)、2017(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及其分析BAC2014、2016、2012(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BBC1.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______;反之则________。
3.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丙酮(或无水乙醇)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液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石英砂(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
4.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酵母菌是单细胞________,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6.CO2可用______________检测,酒精可用酸性的________检测,呈现________色。
1.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1) 温度图1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而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性减弱。
高温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而使酶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
(见图1)(2) pH图2说明:在一定pH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而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性减弱。
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而使酶失活。
(见图2)(3) 底物浓度图3说明:在酶量一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
(见图3)(4) 酶浓度图4说明: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白皮书练习:必修3 第二十八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十八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8届宿迁模拟)水族馆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体现了热带鱼具有()A. 间接价值B. 潜在价值C. 直接价值D. 观赏价值2. (2018届无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最有效的措施C.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2018届盐城模拟)小萌的爸爸是一位野生动物保护者,周末时,小萌跟随爸爸到某鸟类自然保护区游玩,看到水边的草丛中有许多水鸟的蛋。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小萌最合理的做法是A. 尽快退出,不要惊扰鸟类B. 收集不同鸟蛋,做成标本C. 收集不同鸟蛋,去网上售卖D. 收集不同鸟蛋,赠予其他同学4. (2018届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 热带雨林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C.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5.(2018届镇江模拟)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 减少汽车使用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 提高绿化面积D. 提高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6. (2017届宿迁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 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7.(2016届南通模拟)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
(整理)江苏生物小高考必修3完整
3.1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①达尔文实验现象: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现象:生长,不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拜尔实验现象:对侧弯曲原因: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③温特实验总结:实验中的几个重点: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下端伸长区备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子果实的获得)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备注: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
(例如α-萘乙酸,2、4-D)3.2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考点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反射与反射弧①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1 第一讲 水、无机盐、糖、脂质
第一讲 水、无机盐、糖、脂质1.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
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
2. 活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约95.5%)和________(约4.5%)。
前者的主要功能有:①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②作为________,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③通过水的流动,促进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________;④为细胞的生存提供________环境。
后者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当新陈代谢旺盛时,细胞内________水的含量相对较高。
当处于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时,植物细胞内________水的含量相对增多。
3. 无机盐一般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主要功能有:①参与细胞内某些________的组成,如叶绿素中含有________、血红蛋白中含有________、甲状腺激素中含有________;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________含量偏低时,出现抽搐等症状;③维持细胞内的________平衡,如CO 2-3与HCO -3、HPO 2-4与H 2PO -4。
4. 糖类的组成元素、种类和功能5.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不同的脂质都有一个共性:不溶于水,脂质的元素组成都含有C 、H 、O ,部分含N 、P 。
6.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________: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________: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参考答案
必修3第二十讲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扫描1.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2.温度pH渗透压H2CO3、NaHCO337 ℃3.内环境4.相对稳定神经—体液—免疫5.消化吸收肝糖原葡萄糖氧化分解糖原6. 3.9~6.1 mmol/L三多一少7.胰岛A胰高血糖素肾上腺肾上腺素胰岛B胰岛素8.氧化分解下丘脑大脑皮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9.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不足过多过咸典例透析例1A[解析] 正常人的血浆酸碱度维持在7.35~7.45,B错误;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C错误;血浆是所有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
例2B[解析] 胰岛素降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是拮抗关系,B错误。
例3B[解析]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人体血浆中存在酸碱物质缓冲对,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不会引起血浆pH明显下降,A错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都可以促进产热,是协同作用,C错误;大量流汗,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错误。
真题荟萃1. B2. B3. A4. D5. A6. A7. D8. D9. C10. A11. C12. B13. (1) 胰岛素体液(2) 糖尿(3) 内质网高尔基体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4.(1) 胰岛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血糖浓度低,能量供应不足(3) a、b、c、d(4) 胰岛素的受体缺失(或失效) 仿真体验1. A2. C3. D4. B5. C6. (1) B、C(必须答出B)增加(2) 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3) 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第二十一讲免疫知识扫描1.器官细胞活性物质2.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T细胞B细胞3.抗体细胞因子(或淋巴因子)4.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5.效应B细胞抗体T细胞6.吞噬抗原B效应B抗体抗体7.免疫球蛋白效应B细胞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HIV T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9.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典例透析例1A[解析] 图中浆细胞是唯一没有识别作用的细胞。
江苏省2020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江苏省2020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P5)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RNA病毒有: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磨菇等食用菌)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讲 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十讲 内环境与稳态1. 在人的体液中含量约占2/3的是________,约占1/3的是________,又叫做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________。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内环境的pH 的稳定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缓冲物质有关。
人体体温约为________左右。
3. 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使得内环境保持________的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
5. 血糖的来源有:①食物中糖类的________,②________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去向有:①________________为CO 2+H2O +能量,②合成________,③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6.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大约是________,糖尿病人的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能升高血糖浓度;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8.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________________。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体温感觉中枢位于________。
促进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水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分泌,________释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原因有:饮水________、体内失水________或吃的食物________。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2 参考答案
必修2第十一讲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知识扫描1.有性生殖生殖减半染色体一两一半2.相同3.睾丸(或精巢)同源染色体联会4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次级初级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4.着丝点染色单体精细胞精子5. (1) 不均等(2) 1 46.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或合子)一7.受精卵精子卵细胞8.减数分裂受精作用遗传变异典例透析例1A[解析] 甲图是有丝分裂,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该动物是雌性。
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卵原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B错误;甲图4个染色体组,乙图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丁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级的均有同源染色体,若丁图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两级的没有同源染色体。
例2B[解析] 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所以有可能来自卵巢。
例3(1) 有丝2n(2) e和b(顺序不可颠倒)(3) b、c b、e(4) a、d、e[解析] 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如下:则题图中的某物质是指染色体,①②③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关键看结果③为2n,与体细胞相同)④⑤⑥段表示减数分裂(关键看结果⑥为n,为体细胞中的一半)。
图中a、b、c 为减数分裂,d、e为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如c;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如a联会,d没有联会。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真题荟萃1. B2. A3. A4. B5. A6. A7. D8.(1) 次级精母细胞36(2) 丙→乙→甲(3)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缺一不可) (4) EX F、eY或eX F、EY(缺一不可)9. (1) 后8(2) 0极体(3) ① 2②AB或aB10. (1)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 染色体结构变异(3)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4) (两个A和两个a标注位置可调换)1. B2. B3. C4. D5. C6. B7.(1) 乙甲(2) 有丝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3) c同源染色体分离8.(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Ⅱ后期)02(2) 基因突变aB(3) 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第十二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扫描1.原核S R荚膜光滑毒性2.存活死亡存活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死亡转化因子3. S和R R R DNA酶R DNA DNA4.细菌细胞蛋白质DNA5.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嘌呤C、H、O、N、P6.双螺旋反向平行脱氧核糖磷酸碱基氢键碱基对T C碱基互补配对7.碱基对碱基对4n8.遗传效应染色体线性脱氧核苷酸(或碱基)9.亲代DNA分子子代DNA分子有丝分裂间减数第一次分裂间细胞核10.亲代DNA的两条链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解旋温度pH11.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遗传信息遗传信息12.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典例透析例1B[解析] 光滑菌落指的是S型细菌,只有S型细菌的DNA才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故B正确;S型细菌的DNA被DNA酶处理后DNA结构被破坏,将不能再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D 错误。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八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十八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1. 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 食物网越________,其________就越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3.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要控制对生态系统______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4. 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5.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其中________是最有效的保护。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例1】(2018届南京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潜在价值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迁地保护D.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笔记:____【例2】(2018届苏州模拟)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A. 湖泊能调节气候B. 草地能保持水土C. 树林能防风固沙D. 大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记:____【例3】(2018届无锡模拟)某研究团队运用粉尘爆炸高效燃烧原理,将秸秆粉碎成微粉,然后进行高温燃烧,能达到煤炭、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效果,从而使秸秆完全可以充当工业能源。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1 参考答案
必修1第一讲水、无机盐、糖、脂质知识扫描1.水蛋白质O C2.自由水结合水溶剂反应物运输液体细胞结构自由结合3.离子重要化合物Mg2+Fe2+I-血钙酸碱4. C、H、O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淀粉葡萄糖纤维素葡萄糖肝肌葡萄糖主要能源物质5.脂肪类脂磷脂生物膜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6. C、H、O、N、P、S、K、Ca、Mg Fe、Mn、Zn、Cu、B、Mo统一性差异性7.碳链典例透析例1C[解析] 脱氧核糖属于糖类,所有的糖类所含元素仅为碳、氢、氧。
例2C[解析] 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是根细胞吸收多的,而微量元素是根细胞吸收少的。
由于Zn是微量元素,是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
例3C[解析]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仍具有生命活性,而细胞内的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是维持生命活性必不可少的物质。
此状态下,自由水的含量相对偏低。
例4B[解析] 自由水是良好溶剂,A错误;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脂肪是生物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血红蛋白功能是运输氧气,D错误。
真题荟萃1. D2. A3. B4. D5. B6. B7. A8. B9. B仿真体验1. B2. A3. A4. C5. D6. A7. A8. B9. (1) 自由(2) 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增加(3) 细胞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使细胞中毒死亡(4) 大第二讲蛋白质与核酸知识扫描1. C、H、O、N氨基酸20R基脱水缩合—CO—NH—(或—NH—CO—或)2.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3.结构蛋白运输运输氧气调节催化免疫4.核酸C、H、O、N、P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5.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6.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含氮碱基细胞质7.胸腺嘧啶(T)尿嘧啶(U)8. 285 2典例透析例1D[解析] 氨基酸的判断依据: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018版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必修3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江苏附答案)
2018版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必修3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江苏附答案)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 1. (2018届连云港模拟)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 昆虫的性外激素 B. 孔雀开屏 C. 蝙蝠的回声定位 D. 桂花散发的香气2. (2016届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之间 B. 孔雀开屏属于物理信息 C. 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 D.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 (2018届无锡模拟)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B.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C.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D. 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 4. (2012届徐州学测模拟)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 猫头鹰和食虫昆虫B. 青草和猫头鹰C. 食草昆虫和猫头鹰D. 食草昆虫和青草 5. (2018届南京模拟) 图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 B. 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是第一营养级 C. 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 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6. (2018届南京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 (1) 图中甲表示,⑤表示。
(2) 图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是。
(3)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4)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能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
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大气中CO2增加,形成温室效应,据此图分析,可采取措施缓解温室效应。
2020版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白皮书练习:必修3 参考答案
必修3第二十讲内环境与稳态1. D2. C3. B4. A5. A6. D7. C8. C9. D10. D11. D12. A13. A14. B15. (1) 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2) 神经-体液(神经-激素)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3) 肝糖原(4)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6. A17. A18. B19. C20. A21. B22.(1) 胰岛B糖蛋白(或蛋白质)(2) 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和体液(3) 加快(4) 不能第二十一讲免疫1. A2. A3. C4. B5. B6. D7. D8. B9. D10. D11. A12. C13. B 14. B15. D16. D17. (1) 流动性非特异性(2) 抗原浆(效应B)记忆(3) 效应T18. (1) 吞噬二(2) 体液[④]糖蛋白(受体)(3) 记忆B细胞abd第二十二讲人体的神经调节1. C2. D3. C4. C5. C6. C7. D8. C9. C10. D11. A12.(1) 感受器(2) 单(3)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4) 2(5) 胞吐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13. B14. C15. D16. D17. B18. B19. (1) 局部电流(电信号)突触小泡(2) 受体大脑皮层信息交流(3) 减少20.(1) ①③(2) 正电位(3) 单向传递化学信号→电信号(4)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第二十三讲动物的激素调节1. D2. C3. B4. B5. C6. C7. B8. C9. D10. B11. C12. A13. D14. (1) 垂体生长(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3) a、c(负)反馈15.(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 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3) 反馈(4) 协同作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第二十四讲植物的激素调节1. A2. D3. D4. A5.B6.B7.B8. C9.A10.C11. A12. B13. C14. C15. (1) 3、2(2) 吲哚乙酸两重性(3) 主动运输第二十五讲种群和群落1.C2.C3.B4.A5.C6.C7.D8.C9.C10.D11.B12.A13.C 14. C15. A16. B17. B18. D19. A第二十六讲生态系统的结构1. A2. A3. C4. A5. A6. D7. C8. C9. B10. (1) 生态系统非生物成分(2) 第四和第五竞争和捕食(3) 螳螂、黄雀细菌(4) 绿色植物→蝉→黄雀→蛇11. D12. A13. A14. B15. C16. C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1. C2. D3. D4. C5. C6.(1) 非生物的成分(大气中的CO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 乙(3) CO2(4)自我调节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或禁止滥砍滥伐,减少植被的破坏)7.(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 捕食和竞争(3) 水禽(4)含碳有机物分解作用(5) 2 2008. (1) CO2(2) 光合作用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3) 非生物成分(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 第三、第四营养级(5) 8759. D10. B11. D12. (1) 竞争(2) 17%(3)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1.05×107 kJ(4)不包含13. (1) D→F→E→B(2) 能量流动80(3) 前者以CO2形式,后者以有机物形式(4) 前者减少,后者增多(5) 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14. (1) 分解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缺一不可)(2) 86012.5%(3) 抵抗力直接15. (1) b②(2) 含碳有机物(3) 减少(4) 大于(5) 化石燃料的燃烧第二十八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1.C2.C3.A4.D5.B6.B7.A8.A9.C10. A11. C12. D13. C14. D15. (1) 垂直生产者(2)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3) 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次生演替(4) 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第二十九讲必修3实验1. D2. D3. D4. B.5. D6. A7. B8. C9. C10. (1) 灭菌氧气(2)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之后(3) 3.1×108(4)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等)的变化关系11. C12. D13. D14.一、两重三、(1) 300~500 mg/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2) 萘乙酸的浓度过高(3) 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4) 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15.(1) ①有无光有无泥沙(或有无分解者)②小金鱼的存活时间③光和分解者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2) ①缺少对照组;②不应该装满废水;③未贴标签(答对两项即可)16.(1) 生物群落(或群落)竞争(2)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我调节(3)BCEF17. (1) ①90°≥α>0°②不一定③高尔基体(2) ①生长素浓度乙烯浓度(或根尖的生长长度)②B。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七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的3个去向:(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
生态系统一般不超过________个营养级。
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通过________形式进行,而在生物群落内部则以________形式被利用。
碳循环具有________;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中的C O 2主要通过________进入到生物群落,碳通过动植物的________和微生物的________返回到无机环境。
5.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能量作为________,推动物质循环。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1.能量流动过程(1) 图中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 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3) 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
(4) 图示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能量在某一营养级的流动过程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真正属于该营养级的能量是同化量。
3.物质循环储存在地层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经过燃烧在短时间内就释放到现在的大气中,使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六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二十六讲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是________与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
4.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如果没有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在“草→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草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蝗虫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蛇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
6.食物网越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1.2.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 根据物质循环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据双向箭头“AF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A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2) 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3.食物网的分析(1)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捕食链中有且仅有两种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
(2)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江苏专用讲义:必修三+第九单元+第27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和答案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017·全国卷Ⅱ,31(4)]( )(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即可(2016·全国卷Ⅱ,5A )( )(3)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2013·全国卷Ⅰ,5A)()(4)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2013·全国卷Ⅱ,31(3)]()(5)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2012·全国卷Ⅱ,6D)()提示(1)√(2)×样方法要随机选取多个样方,先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3)√(4)√(5)×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2.深挖教材(人教版必修3 P63思考与讨论,2改编)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提示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结合种群的特征及内在联系,考查分析判断能力1.(2018·全国卷Ⅰ,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江苏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江苏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对水资源的压力(3)对能源的压力(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加剧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如何快速学好高中生物“先记忆,后理解”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
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苏教版必修3
-20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向感悟
特别提醒(1)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2)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3)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5)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6)一种生物不只存在于一条食物链上。 (7)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8)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历程中可以发生变化。 (9)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来 源。
-23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向感悟
考向1 食物链 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 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 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 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 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 引起( )
关闭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
-12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向感悟
考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闭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图示中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费者 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 ,二者之间不能构成竞争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关闭
-7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向感悟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比较与联系
生 同化 作用 类型 产 者 消 费 者 分 解 者
自养型
异养型
异养型
-8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向感悟
生 产
者
பைடு நூலகம்
江苏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江苏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江苏版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学必修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细胞、生态系统和遗传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至关重要。
细胞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江苏版生物必修三重点讲解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组织。
在细胞结构方面,主要涉及细胞膜、质壁、内质网、线粒体等器官的构成和功能。
在细胞组织方面,讲解了植物和动物体内的不同细胞组织的分类和组成。
生态系统是生命体活动的基础,江苏版生物必修三重点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在生态系统的构成方面,主要讲解了生态系统的要素,如生物、环境和非生物因素等。
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讲解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等概念。
遗传是生命体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江苏版生物必修三重点讲解了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变异的发生机制。
在遗传的基本原理方面,讲解了基因的概念、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遗传变异的发生机制方面,涉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变异。
以上三个知识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细胞的病理变化和细胞的修复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存在密切关系;遗传信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智力、身体素质和疾病等方面的潜在因素,也可应用于基因治疗和育种等领域。
江苏版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还包括生命周期、有性生殖等内容,这些知识点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生物学视野,而且也为未来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学习生物必修三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利用观察、实验和思考等手段探究科学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江苏版生物必修三涉及的知识点不仅是高中生物学必修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生命之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生物,也可以为未来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的3个去向:(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2. 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3.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
生态系统一般不超过________个营养级。
4.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通过________形式进行,而在生物群落内部则以________形式被利用。
碳循环具有________;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中的CO 2主要通过________进入到生物群落,碳通过动植物的________和微生物的________返回到无机环境。
5.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能量作为________,推动物质循环。
6.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1. 能量流动过程(1) 图中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 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3) 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① 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 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 未被利用。
(4) 图示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能量在某一营养级的流动过程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真正属于该营养级的能量是同化量。
3.物质循环储存在地层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经过燃烧在短时间内就释放到现在的大气中,使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2)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的性外激素,能诱导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3) 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例1】(2018届南京模拟)蚂蚁在“行军”途中会留下独特气味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会将同伴引向食物或水源,信息素所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以上都对笔记:____【例2】(2018届南通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c是大气中的CO2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从b流向cB. 碳以CO2的形式在c和d之间循环C. d→a1→a2→a3→b构成一条捕食链D. 碳在各生物之间的流动都是双向的笔记:____【例3】(2018届南京模拟)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B、C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该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 该生态系统中C代表的是________,①代表的是________,碳元素在A→B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
(3) 某生态学家通过一年的时间,调查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现把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其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戊为分解者,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能量单位:kJ/(m2·该表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笔记:____1.(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的诗句让我们想起夜幕下的点点流萤。
萤火虫发出的萤光在生态学上属于()A. 行为信息B. 化学信息C. 物理信息D. 营养信息2.(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右图表示生物圈碳循环的主要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代表分解者B. 乙代表生产者C. 丙代表消费者D.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3.(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 反复循环,逐级递减B. 反复循环,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单向流动,逐级递增4.(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分解者B.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 该生态系统物质不能循环利用D. 阳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5.(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反复循环的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6.(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A. 化石燃料的燃烧B.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7.(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金钱豹会用尿液划出自己的领域范围,以此来警告同类。
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营养信息8.(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 昆虫的性外激素B. 雄鸟的“求偶炫耀”C. 狼发出的嚎叫声D. 桂花散发的香气9.(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B. 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10.(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
为了对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某农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
请据图回答:(1) 图中家畜、食用菌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
(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
(3) 养殖蚯蚓的土壤可以作为肥料返回农田,其中残余的有机物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作物利用。
(4) 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在于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
11.(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A、B、C构成生物群落,a、b、c为碳元素的转移量。
请据图回答:(1) 从生物圈的角度分析,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
(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C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
(4) 在夏季生长旺盛的森林中,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________b+c(填“>”“=”或“<”)。
12.(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挥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功能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 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2) 图中能量流向人体内的途径有(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
(3)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
(4)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只要求写出两个方面)__。
1.(2018届无锡模拟)森林中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通过叫声引导蜜獾咬破蜂巢,共同食用蜂蜜和蜂蜡。
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生物信息2.(2018届盐城模拟)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 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 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 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 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3.(2018届扬州模拟)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相关的是()A. 警犬嗅寻毒品B. 孔雀开屏C. 蝙蝠捕食D. 花香引蝶4.(2018届宿迁模拟)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A. 16%B. 15%C. 12%D. 10%5.(2018届镇江模拟)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 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C. ④表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过程D. 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6.(2016届南通模拟)下表是某昆虫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昆虫的同化量是410 kJB. 昆虫的粪便量属于植物同化的能量C. 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 储存在昆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为280 kJ7.(2017届连云港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B.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 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D. 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8.(2017届宿迁模拟)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 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B.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 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D.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9.(2018届南通模拟)“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
下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水稻的部分图解。
分析回答:图1 图2(1) 鱼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2) 输入水稻的能量除了图2中的去向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该生态系统中的鱼除了能“除草”“治虫”外,还能“耕田松土”。
“耕田松土”能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一方面促进________,为水稻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水稻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