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山步道规划设计的一点看法

关于登山步道规划设计的一点看法
关于登山步道规划设计的一点看法

关于登山步道规划设计的一点看法

成都威盛文化:蒋坤

登山健身步道是一个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休闲健身项目,第一次接触是在09年一次讨论会上获得的规划资料。当时非常好奇,也是第一次了解到NTS登山步道系统,登山步道不同于常规旅游步道,但可以代替景区旅游步道,其区别是前者尽量不作硬化处理,以保持原始现状为主,可以有落叶步道、砂石步道、竹林步道、岩石步道等等,尽量减少对人们脚踝的损伤。步道沿途可见到水库、瀑布、草甸、古村等优美景观,适合开展露营、徒步、登山、攀岩、峡谷穿越、野外生存等活动。

登山健身步道具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理念先进,倡导科学、安全、环保。步道在设计施工中采用先进的生态施工法,保持路径的原始风貌;二是技术创新,步道功能更加完善。步道建设中吸收了国外先进经验,在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和标识系统方面都有所创新;三是健身旅行有机融合。步道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与全民健身结合在一起,遵循了再生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把自然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步道路线把沿途的自然景观、古井村落等资源串联起来,既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品味人文历史。

进入2010后政府的一些举措也加快了内地部分城市的休闲运动市场的步伐,将度假、户外运动、地产、城乡统建、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资源最大化合理开发与运用。比如一些城市打出每年修建登山健身步道10条,各自稍微有一点山水资源的地区也在喊出打造大众参与性的登山健身步道。这也算的上是一件好事,政府着力为老百姓在的生活考虑,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不应该说是坏事吧,至少也应该说是无奈之举。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

特别是现在很多内地发展中地区,一说到规划建设,首先就要求和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确常常忘记自身的独特环境气场,自身环境的特有型是任何地方都不可复制的再生资源,这一点才是最宝贵的。大众之所以来就是冲着你的独有性,要是到处都和丽江的环境人文一样,谁还会大老远的跑去那?呆自个家门口不就行啦??

所谓的国际标准化或者说国家级标准化只不过是一堆一堆的数字,如果说一堆数字就能将自身特色体现出来,那还不如直接搞一个生产流水线,天南地北走哪,只需要拿出一张印满数字的纸单就OK了?科学化的数据只是基础,结合自身特有环境合理结合,融入当代文化艺术与人性需求才是符合自身最佳的标准。说的更加直接一点,GPS算先进了吧?还得配上当地的地图。

严格意义上说登山健身步道的规划和设计是建立在完全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之上,而开展的,同时又必须结合当地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只有将自身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动当地民众获得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流参与体验该区域推出的这个项目。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换利于民。

一条合理的登山步道应该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低排碳的一项工程。全新设计概念的登山健身步道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一、保持原生态,充分利用原有的古道、小径,不必要开辟新的路线,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现有路状保持原来砂石为主,最好不要铺设水泥路面、尽量少用台阶,较滑路段,可以用少部分台阶+水泥+砂石路缓冲(台阶为石制、木制土木制);

三、有完整的地图标识系统,每0.5公里设置指示路标,有经纬度、海拔高度、GPS点等;

四、对较原始的路段,设登山准入制度,需要有专业人士(如有登山协会认证的领队)带领;

五、登山健身步道中有指定有露营区、水源地、休息点、简易洗手间;

六、有风险提示系统、安全系统、环保系统、应急医疗系统;

七、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培训当地村民(居民)成为山地救援队,登山人员有突发意外事故时,参与救援的队员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现场;

当然,一条完善的登山健身步道,不仅仅只是完成上诉几个要点就可以说是绝对的标准化,这些只是一个基础。除了能提供大众健身的所需,又能满足当地政府以此开展全民登山健身运动等大型活动外,人性化的辅助设施才是整个步道中的灵魂所在。

步道整体距离是否适合不同人群的参与?

主道与辅导之间的合理化如何连接?

参与登山的人为什么要来?

来了除了能登山还能做什么?

到哪里不能登山为什么非要到此处来?

登山健身过程中能得到什么?

此处的登山步道有何自身特点?等等

都是对于规划设计登山步道的团队或者说部门的一个挑战!纵观国内目前不论是各大景点也好还是城市公园或者运动度假区,所涉及的步道从本质上说还处于千篇一律的原始状态阶段。在10年宁海国家登山步道出现后,有了本质上的转变。至少不再是一条路的水泥阶梯,有了一种真正能与自然融合的形态。

每一条登山步道都是在特有的区域内建设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历史都造就了每一条步道的生命。就好比人一样,都是人,但各自有着各自的个性存在。这就是差异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其本质就是差异化存在,旅游度假市场更是体验的明显。我们将这样的差异化应用到登山步道中,概括起来也就是我们推出的——主题化登山健身步道。

最近,我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当地政府在对其自身环境做了科学化的旅游评估后,将山地休闲运动与之结合,蝶翠谷登山健身徒步道项目应运而生,经过前期多次考察和数据采集,以NTS国家登山步道系统作为基础,我们将主题登山步道的理念融合整个项目,其中包含落叶道、古道遗迹、丛林道、徒步文化墙、等多种环境生态结合,相应的辅助设施:登山健身科学评测、应急医疗站、健身服务站、登山庇护小屋、健身休闲娱乐设施等合理配套,最终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在建成以后大家能去体验一下,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毕竟登山步道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在我国刚起步,大众的意见才是真理,希望在未来的蝶翠谷登山健身步道的路径上,能在“徒步文化墙”上能看到您的杰

作!!

蝶翠谷登山步道设计:成都威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设计:蒋坤

2010.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