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文言知识整理
全六册文言文知识归纳(原创)
全六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2008届高三语文组2008年3月文言文知识归纳第一册一、通假字1.《烛之武退秦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若不阙秦阙,通“缺”,损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虽悔之,亦无及已已,通“矣”。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餔,通“哺”。
歠,通“啜”。
三月释其政政,通“征”。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亿有三干有,通“又”。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练。
3.《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4.《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必勿使反反,通“返”。
5.《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
6.《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7.《劝学》虽有槁暴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8.《秋水》泾流之大泾,通“径”不辩牛马辩,通“辨”9.《过秦论》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10.《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违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11.《兰亭集序》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像。
12.《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初中语文——第1-6册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强烈推荐)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复习(附答案)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复习(附答案)文言学习0209 1505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复习【要求】本册文言文只有一个单元,全是司马迁的作品。
一篇是司马迁给任少卿的书信,另三篇皆选自《史记》。
学习本单元,重点是汲取文中光芒四射的思想意义。
《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的生死观,屈原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生态度,信陵君仁而下士、急人所难的精神品德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还要注意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进而品味《史记》的语言,了解其语言风格。
【重点·点击】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分表(10)、本纪(12)、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130篇,52万字。
3.《史记》的人物传记,善于把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文笔生动感情浓厚,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真切可感。
《史记》一书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
4.《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厚的爱憎感情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
二、词语(1)通假字1.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
2.及以至是:“以”通“已”。
3.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
7.可与不:“不”通“否”。
8. 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9.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10.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1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1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3.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
14.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大全(1—6册全)
指某
銔
32.而倔 阡 中 倔, 釐崛金 ,崛 , 銔 33.赢粮而 从 , 釐 金 , 銔 銙鸿门 銚 34.距 距, 釐拒金 ,把 銔 35.毋内 内, 釐纳金 ,接纳,使 来銔 36. ,要 要, 釐 金 , 銔 37.言臣 倍德 倍, 釐背金 , 背,背叛銔 38. 可 蚤自来 王蚤, 釐早金 銔 39. 将 臣 郤寓 寓 郤, 釐隙金 ,嫌 ,隔 銔 40.因 沛 , 釐 金 , 銔 41. , 属 , 釐 金 ,如 銙 集 銚 42. 趣舍 殊 趣, 釐 金 , , 43. 视 , 釐犹金 ,犹如,如 銔 銙 去来 銚 44. 翳翳 将入 , 釐 金 , 銔 45.曷 心任去留 曷, 釐何金 , 銔
孰 鈇
孰 (
鈋 巴 胜状,在洞庭 湖 ( 美的) 銙 銚 绝 鈇忽然 ,群响 绝 ( ) 鈈自 世 秦时 ,率妻 邑人来 绝境 (隔 断) 鈉 妙绝 (到了极点) 鈊 绝类 勒 (非常)鈋假 楫 , 非能水 , 而绝 河 (横渡) 强 鈇挽弓 挽强,用箭 用长 ( 力的弓)鈈蚓无爪牙 利,筋骨 强 (强大,强健) 鈉策勋十 转, 千强 ( 余) 鈊乃自强 , 四 ( qiang,竭力,勉强) 假 鈇 是人 书假余(借)寓 鈈君 生非 ,善假 物 (凭借銓借 )鈉假 人焉, 言复 , 必疑 (假如,如 ) 鈊乃悟前狼假寐, 诱敌 ( 釐真金相 , 真,假装) 望 鈇吾尝跋而望 , 如登高 博 (向 处看)鈈 夜望将 , (盼望銓希 望)鈉 达德隆望尊 ( 望) 鈊 冬 望 前 ( 圆 时, 历 十 ) 闻 鈇 风而 ,声非 疾 ,而闻 ( )鈈博闻强 ( 闻銓知识)鈉 能 前时 闻 (声誉銓 声) 銙 秦论銚 制 鈇……王廖銓 銓 銓 奢 伦制 (统率銓指挥)鈈秦 余力而制 弊( 制銓 制服) 鈉乃 修岳 楼, 制 (规模) 鈊里 饥, 制 (制 ) 亡 鈇追亡 , ( 跑的 )鈈秦无亡 遗镞 费,而 困 (丢失)寓 鈉 周而亡 (灭亡)鈊河 智叟亡 (无,没 ) 利 鈇 蒋氏 , 利 世 (好处)鈈因利乘便,宰割 , 山河 ( 利的形势)鈉 臣精 利 而谁何 (锋利) 固 鈇秦孝 据崤函 固 ( 固的地势)鈈固 山溪 (巩固) 鈉 心 固,固 可 (固执) 鈊 鱼烹 , 鱼腹中书,固 怪 (既, ) 遗 鈇秦无亡 遗镞 费,而 困 (失銓丢失)鈈遗夜 户,路 遗 遗失 物 鈊是 帝简拔 遗陛 (给 ) 鈇内立法 , 耕 , 修 战 (规 制 )鈈试使山 长絮大 ( duo, 计算)鈉 机, 山 ( ) 鈊 心而 ,吾 无 失 ( du6,揣 ) 銙鸿门 銚 如 鈇 如意 ( 銓 )鈈杀人如 能 , 人如恐 胜 好 鈉沛 默然,曰 釐固 如 銔 金 鈊沛 如厕,因 樊哙 (到, ) 鈇 佩玉块 示 ( ) 鈈 亡 死, 大计 死 (发 ) 鈉 叔敖 海 ( ) 鈊 汉中,西 巴蜀 (攻 ,占 ) 鈋杀人如 能 (全,杀 ) 鈇哙 , ,立而饮 ( 感 )鈈 可 蚤自来 王 道歉 寓 鈉乃 留 銔 别 鈊使君 罗敷 釐宁可 ?金 (告 ) 意 鈇 庄拔剑 , 意常在沛 (意 )鈈然 自意能 人 破秦 (意料,料 ) 鈉久 ,目似瞑,意暇甚 ( 情, ) 銙 集 銚 修 鈇 地 山峻岭, 林修竹(修长,高而直) 鈈修况修短 , 期 长,修短, 文中指寿 的长短 鈉乃 修岳 楼, 制 修建 鈊内立法 , 耕 ,修 战 (整治銓治 ) 期 鈇况修短 , 期 (必,必 到达)鈈期 , 欲言,无可 (周銔期 , 周 ) 鈉君 家君期 中, 中 , 是无信( ) 鈇 , (情趣銓情 )鈈假 马 ,非利足 ,而 千 (达到 鈉 爱 珍器 饶 地, 土 ( )
君子 文言文启蒙课 第六册
君子文言文启蒙课第六册
在《君子文言文启蒙课第六册》中,可能会包含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如《论语》、《孟子》、《左传》等。
这些篇章通常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段,旨在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这本教材可能会包含以下内容:
1.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特点、词汇、语法和句式结构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文言文篇章的阅读,通过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文言文的翻译与写作,通过学习文言文的翻译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文言文的背景知识,介绍文言文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5. 文言文的应用与拓展,通过文言文与现代社会、文化和价值
观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君子文言文启蒙课第六册》是一本旨在通过学习文
言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教材。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考点知识巩固及解析
第六册[第四单元]考点知识巩固一、文言实词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被箠.楚受辱:(3)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4)见狱吏则头枪.地:(5)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6)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8)思垂空文以自见.:(9)罗天下放失.旧闻:(10)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11)身直.为闺之臣:(1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3)召有司案.图:(14)秦自缪.公以二十余君:(15)人穷则反.本/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使于齐,顾反.:(16)“离骚”者,犹离.忧也:(17)靡不毕见./举类迩而见.义远:(1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19)屈平既绌.:(20)齐与楚从.亲:(21)厚币委质.事楚:(22)被.发行吟泽畔:(23)宁赴常.流:(24)辞决.而行:(25)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故久立与其客语:(26)见其客朱亥,俾倪..答案(1)“底”通“抵”,“大抵”即“大都”(2)“箠”同“棰”,杖(3)“剔”通“剃”,剃掉(4)“枪”通“抢”,碰撞(5)“以”通“已”,已经(6)“罔”同“”,法(7)“摩”通“磨”,消失,消灭(8)“见”通“现”,表现(9)“失”通“佚”,散失(10)“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11)“直”同“值”,当,担任(12)“不”通“否”(13)“案”通“按”,察看,审察(14)“缪”通“穆”(15)“反”通“返”,返回(16)“离”通“罹”,遭遇(17)“见”同“现”,表现,表达(18)“濯”通“浊”,污浊(19)“绌”通“黜”,罢免官职(20)“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21)“质”通“贽”,见面礼(22)“被”通“披”,披散(23)“常”同“长”,“长流”指江水(24)“决”通“诀”,离别(25)“乡”通“向”,面向(26)“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高傲态度)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幸勿为过.:(2)积威约.之渐也:(3)视徒隶则心惕息.:(4)权倾.五伯:(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6)恨.私心有所不尽:(7)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8)稽.其成败兴坏之纪:(9)虽累.百世:(10)即患.秦兵之:(11)窃计.欲亡走燕:(12)均.之二策:(13)相如奉璧奏.秦王:(14)礼节甚倨.:(15)决.负约不偿城:(16)于是秦王不怿.:(17)博闻.强志:(18)王甚任.之:(19)平伐.其功:(20)其辞微.:(21)举类.迩而见义远:(22)不获世之滋.垢:(23)受物之汶汶者乎:..(24)侯生摄.敝衣冠:(25)乃谢.客就车:(26)遍赞.宾客:(27)我岂有所失.哉:(28)如姬资.之三年:答案(1)责备(2)约束(3)喘息(4)超过(5)慎重(6)遗憾(7)显露(8)考订(9)积累,经历(10)忧虑,担心(11)打算(12)权衡,比较(13)呈献,进献(14)傲慢(15)必定(16)高兴,喜悦(17)识(18)信任(19)自夸,炫耀(20)含蓄(21)事物(22)污浊(23)浑浊的样子(24)整理(25)告别(26)引见,介绍(27)过失,错误(28)蓄积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意气勤勤恳恳....古义:今义:勤劳而踏实。
高考文言文课本知识梳理(第五、六册)
高考文言文课本知识梳理(第五、六册)高考文言文课本知识梳理(第五、六册)一:文言虚词之:1.蜀道之难,主谓之间,取独立2.六龙回日之高标,结构助词,的3.舍之,代词,代牛4.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主谓之间,取独立5.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主谓之间,取独立6.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主谓之间,取独立7.君子之于禽兽也,助词,用于主语和介宾之间,起强调宾语的作用,表衬音无意8.予忖度之,代词,代别人的想法9.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10.此心之所以合于王道者,衬音无意11.然则一羽之不举,宾语前置的标志12.故王之不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立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结构助词,的(2)动词之后衬音无意14.寡人非好古人之乐也,结构助词,的15.王之好乐甚,主谓之间16.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1)衬音无意(2)动词,到17.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又顾而之他,均为动词18.而良人未之知也,代词,代妻子知道真相这件事19.惟弈秋之为听,此处“之”与“为”结合代表“是”字,句子即成为“惟弈秋是听”的宾语前置句,“之为”共同作宾前标志而,以:1. 保民而王,连词,表修饰2.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连词,表修饰3. 若无罪而就死地,连词,表转折4.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养也,连词,表因果5.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介词,介原因6.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用,拿7. 王语暴以好乐,介词,把8.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连词,表修饰9.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连词,表修饰10. 而未有显者来,连词,表转折11. 所仰望而终身也,连词,表并列12. 思援弓缴而射之,连词,表目的,来二,特殊句式1.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2. 臣未之闻也,否定句的宾语前置3. 莫之能御也,同上4. 何由知吾可也,即由何,疑问句的宾语前置5.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状语后置6.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状语后置7.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以是,介词宾语前置8.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表解说的判断句9. 有复于王者曰,状语后置10. 然则一羽之不举,用“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1. 构怨于诸侯,吾何快于是:状语后置12. 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包括后四句),状语后置13.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14. 未之有也,否定句的宾语前置15. 王语暴以好乐,状语后置16. 今王鼓乐于此,状语后置17. 而良人未之知也,否定句的宾语前置18. 惟弈秋之为听,即“惟弈秋是听”,相当于“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 教以慎于接物,即:以于接物慎教,双重状语后置2.与蝼蚁何以异,疑问句的宾语前置3. 拘于羑里,被动句4. 安在其不辱也,疑问句的宾语前置5.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拘,动词作被动,被拘禁;而,连词表因果,因而6.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状语后置,即:近于无能之辞自托。
高中语文六册文言文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1.通假字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2.句式1.判断句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2.倒装句橐驼,不知始何名苟有能反(于)是者3省略句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而卒以(之)祸苟有能反(于)是者然吾居(于)乡(主语)鸣鼓而聚之4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3.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4.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
(即使)虽曰爱之。
(虽然)故其土欲故。
(旧)故不我若也。
(所以)实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
(果实)其实害之。
(实际)若其置也若弃。
(像)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而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为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吾又何能为哉(做)5.古今异义的词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1 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鲁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复习(五四制)
1.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重点字词:①欲②得兼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重点字词:①义 3.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重点字词:①故 ②苟得③恶(wù) ④患 ⑤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重点字词:①如使 ②何不用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重点字词:①是故:由此,因此。
2008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 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 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 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 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 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7、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8、行拂乱其所为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人恒过,然后能改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高中第六册文言知识整理 PPT课件 人教版
四、文言句式
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倒装句 (1)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2)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3)介词结构后置:拜送书于庭
《屈平列传》一、重点实词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在宁越……之属为之谋 吾属今为之所虏 神情与苏、黄不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人教版第六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第六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人教版第六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第六册文言文知识归纳:《报任安书》一、掌握下列字词: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5、祝:近乎卜祝之间(太祝,掌管祭祀的官)6、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认可)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名节)9、就:卒就死耳(走向)10、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11、趋:用之所趋异也(趋求,追求)12、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木棰,荆条)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zǎn)、笞(chī)16、古代肉刑:劓(yì)、刵(ě)、膑(bìn)、刖(yuè)、宫17、传(zhuàn):传曰刑不上大夫(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o曲礼》)18、渐:积威约之渐(渐进)19、鲜(xiān):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20、圜(huán)墙:幽于圜墙之中(指监狱)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22、西伯:(周文王姬昌)23、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
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24、械:受械于陈(刑具)25、倾:权倾五伯(超过)26、请室:囚于请室(请罪之室,指囚禁有罪官吏的特设牢房)27、三木:关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以铁束颈)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指法律)31、以:以稍陵迟(因,因此)32、陵迟:以稍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33、引节:乃欲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舍生就死)35、缧绁(léixiè):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37、没(mò)世:鄙陋没世(终结一生)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41、厄(è):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著)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45、见(xiàn):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48、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49、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处在屈辱的地位)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邻里、同乡)52、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53、垢:垢弥甚耳(污垢,指耻辱)54、闺閤(gé):身直为闺閤之臣(宫中小门,代指宫禁)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56、狂惑:以通其狂惑(内心的悲愤)57、剌谬(làmiù):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违背)58、曼辞:曼辞以自饰(好听的话)二、通假字1、诎:诎体受辱(同"屈",弯屈)2、以:及以至是(通"已",已经)3、罔:及罪至罔加(通"网",法网)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大都,大抵)6、失(yì):放失旧闻(通"佚",散乱的)7、责(zhài):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2、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3、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4、粪土:幽于粪土之中(我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四、一词多义1、仆:①(pú)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我)②(pū)前仆后继(倒下)2、固:①请略陈固陋(固塞)②固主上所戏弄(本来)3、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隔了很久)②(què)不知天上宫阙(宫殿)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高中第六册文言知识整理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三、重点实词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故久立与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引:公子引车入市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复引车还问侯生 为公子先引
就:乃谢客就车 赢欲就公子之名 金就砺则利 使归就戮于秦
下:礼贤下士 旦暮且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每薄暮下管键 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以: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
二、古今异义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请指示王 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布衣之交
三、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奈何绝秦欢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 而能与世推移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四、文言句式
省略句 遂绝(于)齐(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省谓语) 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
被动句 方正之不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而自令见放为
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词结构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同上)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介词结构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 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词结构后置)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 语,前置)
害:争宠而心害其能 邪曲之害公也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如削葱根 璧有瑕,请指示王 哙遂入……头发上指 指通豫南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考前必背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考前必背【第一册】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初中语文第一到六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简答、默写复习资料汇编
初中语文第一到六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简答简答、、默写复习资料汇编第一册部分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4.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第六册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汇总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强烈推荐)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国语文第六册文言散文6邹忌讽齐王纳谏
國文科第六冊補充資料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一、作者簡介1.《戰國策》是一部經過西漢劉向整理、編定的戰國時期歷史文獻彙編。
2.《戰國策》主要記述戰國時代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互相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反映當時各諸侯國、各階級、階層之間尖銳複雜的矛盾和鬥爭,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資料。
3.《戰國策》不僅是一部史學著作,而且是一部著名的散文集。
其語言生動流暢,人物形象逼真,議論縱橫恣肆,善於運用寓言故事來説明抽象的道理,所以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的影響。
二、重點提要1.「諷」,指用委婉的語言來進行勸告。
是戰國策士們遊說的一種常用方法,也正是一種高明的說服藝術。
2.這篇寫齊相鄒忌,有自知之明,從而領悟到一個被偏愛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圍的人,可能因聽不到真話而導致完全錯誤的判斷。
他用切身的體會勸諫齊威王,終於使威王聽從。
3.本文語言簡潔,句法多變,如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三問三答,表達的內容完全一樣,但由於句法上稍作變化,文章就顯得活潑而不板滯了。
4.本文寫齊相鄒忌勸說齊威王聽取全國臣民的意見,改進政治。
在塑造人物及情節安排方面,已具備後世短篇小說的要件。
5.鄒忌用打比方(設喻說理)的辦法,巧妙地把「尋常現成」的東西,表現得具有不能立即察覺的「普遍意義」,使威王受到啟迪,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不愧是足智多謀的策士、謀臣。
三、字形、音、義※生字難詞1.「鄒」忌──ㄗㄡ2.「窺」鏡──ㄎㄨㄟ3.就「寢」──ㄑㄧㄣˇ4.「期」年──ㄐㄧ5.「朝」於齊──ㄔㄠˊ6.納「諫」──ㄐㄧㄢˋ7.「脩」八尺──ㄒㄧㄡ8.「有」餘──ㄧㄡˋ9.「朝」服──ㄓㄠ10.衣「冠」──ㄍㄨㄢ11.「孰」美──ㄕㄨˊ12.「弗」如遠甚──ㄈㄨˊ13.「蔽」甚矣──ㄅㄧˋ14.「間」進──ㄐㄧㄢˋ15.「謗議」──ㄅㄤˋㄧˋ16.市「朝」──ㄔㄠˊPS.本資料參考國語小字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册文言知识整理
报任安书
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思垂空文以自见。
4.放失旧闻。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古今异义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牛马走路。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
/勤劳而塌实)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两个词,夫为语气词。
/对已婚女人的称呼)•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儿女。
/妻子。
)
•下流多谤议。
(处于卑贱的地位。
/卑鄙龌龊。
)
一词多义
•再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青春不再。
•厥
•思厥先祖父。
•大放厥词。
•厥有《国语》。
•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非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无可厚非。
词类活用
•孙子膑脚。
•以污辱先人。
特殊句式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被动句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判断句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状语后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一词多义
•负:秦贪,负其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幸:大王亦幸赦臣
而君幸于赵王
•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至赵
•以: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二、古今异义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请指示王
•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布衣之交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舍相如广成传舍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其从者衣褐
•名词作状语
(1)而相如庭斥之
(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使动用法
(1)完璧归赵
(2)秦王恐其破璧
(3)宁许以负秦曲
(4)毕礼而归之
•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
(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特殊句式
•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倒装句
(1)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2)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3)介词结构后置:拜送书于庭
屈平列传
一、一词多义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在宁越¡-¡-之属为之谋
吾属今为之所虏
神情与苏、黄不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此五霸之伐也
•疏:王怒而疏屈平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论积贮疏
十三经注疏
•离:¡°离骚¡±者,犹离忧也
约从离衡
多情自古伤离别
•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博闻强志
其志洁,其行廉
聊斋志异
项脊轩志
•本:父母者,人之本也
本末倒置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在冀州之南
今存其本不忍废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臣本布衣
抑本其成败之迹
•害:争宠而心害其能
邪曲之害公也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如削葱根
璧有瑕,请指示王
哙遂入¡-¡-头发上指
•闻:博闻强志
忽闻门外虫鸣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寡人之耳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先生可留意矣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迁:顷襄王怒而迁之
再迁为太史令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终继五国迁灭
战、守、迁皆不及施
•弹:新沐者必弹冠
莫辞更坐弹一曲
二、词类活用
•谗谄之蔽明也
•蝉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泥而不滓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身客死于秦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古今异义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遂绝(于)齐(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省谓语)
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
•被动句
方正之不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而自令见放为
•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词结构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同上)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介词结构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词结构后置)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
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长的人
•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
古义:姻亲
今义:结婚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ª¡ª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ª¡ª出资悬赏)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ª袖里藏着)
•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骄傲¡ª傲慢的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ª使¡-¡-高洁)
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
为能急人之困(着急¡ª¡ª为¡-¡-着急)
公子怪之(奇怪¡ª¡ª感到奇怪)
•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ª¡ª以礼)
三、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故久立与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引:公子引车入市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复引车还问侯生
为公子先引
•就:乃谢客就车
赢欲就公子之名
金就砺则利
使归就戮于秦
•下:礼贤下士
旦暮且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每薄暮下管键
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辞:辞决而行
无一言半辞送我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近日奉辞伐罪
臣等不肖,请辞去•存:公子亲数存之
却秦存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
遍赞(于)宾客
可使(之)击之
•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词结构后置)何功之有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