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9年春季《中国法制史》离线考核【标准答案】.doc

合集下载

春法本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春法本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第1—5章)一、填空题(每空降兵分,分20分)1.禹刑 2.汤刑 3.九刑 4.杀 5.醢6.兄终弟及 7.媒氏8.神权法指导思想 9.田里不鬻 10.七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 2.D 3.A 4.B 5.D 6.D 7.C 8.B 9,A 10.D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BC 2.ABCD 3.ABC 4.CBD 5.ABCD 6.ABCD 7.BC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BCD 9.ABC 10.ABCD四、名词解释(每题6分,分30分)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中国法制史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中国法制史

离线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会审公廨。

答:又称会审公堂,是英美列强强迫清政府在租界设立的特殊司法审判机关,实际由外国人控制,主要负责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

2、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答: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重罪十条列入;在刑罚体系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法典,它将儒家规范更多地纳入法律。

3、简述宋朝的“翻异别堪”复审制度。

答:翻异别堪”的复审制度宋代,当犯人不服判决临刑称冤,或家属代为申冤时,改由另。

中国法制史网上形考试题(1-2)

中国法制史网上形考试题(1-2)

目录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 (2)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2 (7)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3 (12)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4 (17)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5 (22)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6 (27)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7 (32)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8 (37)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9 (42)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10 (47)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 (52)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2 (56)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3 (6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4 (66)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5 (7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6 (75)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7 (79)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8 (84)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9 (89)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20 (94)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1. 。

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3. 《左传•昭公六年》:“。

4. 。

5. “”。

6. 《夏书》曰:“昏、”7.8. 西周的“九刑” 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赎、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西周的判例叫()。

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2.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A. 纳采B. 问名C. 纳吉D. 纳徵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A. 囹圄B. 夏台C. 均台D. 圜土6.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上。

中国法制史考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考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考题及答案【篇一: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4、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a、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a、宋b、清c、唐d、明8、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a、律b、令c、科d、比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a.《北齐律》b.《晋律》c.《唐律疏议》 d.《开皇律》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 b.恶逆 c. 大不敬 d.不义1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a.宋朝 b.明朗 c.清朝 d.元朝16.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17、《大明律》共有()a、6篇b、7篇c、9篇d、12篇18.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a.发遣 b.充军 c.枷号 d.刺字1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20、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a、刑部b、在宗正府c、宣政院d、审刑院21.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 a.笞、杖、死刑 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 d.枷、杖、死刑22、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3、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25.首次规定废除帝制、确立共和制的立法是()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28.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宪法》b.“五.五宪草”c.《训政纲领》 d.《训政时期约法》29.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党中央 b.参议会 c.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会议30、抗日战争初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在名义上实行三级三审制,其第三审级为()a、县地方法院b、边区高等法院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d、省裁判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一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进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C)A.《重熙条制》B.《咸雍重修条制》C.《皇统制》D.《泰和律义》2.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A)式的虚君共和模式。

A.英国B.日本C.法国D.比利时3.在夏朝,肆无忌惮地杀人称为(C)A.昏B.墨C.贼D.杀4.制定于(A)的《麟趾格》正式将格上升为国家法典。

A.东魏C.北魏D.北齐5.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A)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6.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A.质剂B.券书C.傅别D.判书7.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A.郑国B.晋国C.楚国D.秦国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B)A.李悝B.商鞅D.吴起9.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D)A.《武德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10.登闻鼓院作为受理直诉的机关设立于(C)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事实审”的为(D)A.第一审B.第二审C.第三审D.第一、二审12.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B)A.质B.狱C.剂13.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求婚,在中国古代“六礼”中被称为(A)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14.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D)A.赵鞅B.赵盾C.荀寅D.子产15.汉朝有权纠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并可直接弹劾三公的监察官是(D)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刺史D.司隶校尉16.传达皇帝制诏有所篡改谓之(B)A.不敬B.矫制、矫诏C.僭越D.犯跸17.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D)A.律B.令C.格D.式18.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始于(B)A.隋B.唐C.五代十国D.宋19.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按(A)A.人口B.丁男数C.职位D.资产20.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B)A.廷尉B.典客C.少府D.宗正21.唐律中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D)A.又犯B.重犯C.再犯D.更犯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A)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马凯条约》23.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D)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六典》24.明朝废除宰相后,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A)A.内阁B.六部C.都察院D.通政使25.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A.三民主义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五权宪法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C)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27.汉律中由官吏指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称为(B)A.告B.劾C.诉D.公诉28.凌迟刑作为一种刑罚,最早出现于(B)A.唐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29.明朝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的考课是(B)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30.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D)B.钦定例C.则例D.增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习题及答案.doc

中国法制史习题及答案.doc

L试述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

答: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发端于夏、商两代,于西周时期实现了奴隶制五刑的完善和制度化。

西汉文、景二帝对肉刑的改革和武帝时期开始的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是中国封建制五刑的发端,使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进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加快,最终完成于隋唐。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律,它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完善和最终确立。

唐之后的历代:宋、元、明、清对刑罚制度都做过修改、损益,但基本维持了:笞、杖、徒、流、死五刑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2.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及表现。

答: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

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运动由董仲舒等人发起,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两汉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

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

这样的律文与原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三是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过程,至隋唐已基本完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一一《唐律疏议》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

另外,从两汉至隋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是逐步深入到最后完成的过程。

3.试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权保障体系。

答:中国古代特权制度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它的特征是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背离了法律的正直目的一一维护社会的公正性。

但这种“非法之法”却在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认可和遵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被广泛地运用。

东师 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

东师 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会审公廨。

答:清同治七年(1868年),根据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领事商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英美租界设立了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英文名为Mixed Court)。

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

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

随租界不断扩张,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廨改名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裁判权实际由会审官操纵,亦不得上诉。

2、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答: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重罪十条列入;在刑罚体系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法典,它将儒家规范更多地纳入法律。

3、简述宋朝的“翻异别堪”复审制度。

答:“翻异别堪”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刑事提。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精选试题及答案2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精选试题及答案2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精选试题及答案
2
单选题
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
2、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3、中国历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
A、竹刑
B、《法经》
C、《宪令》
D、《大府之宪》
4、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
A、商鞅的思想
B、李斯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李悝的思想
5、为了限制士族对清议的操纵,南朝法律中设有( )
A、重罪十条
B、清议禁锢之科
C、八议
D、准五服以制罪
6、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
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
A、宋
B、清
C、唐
D、明
8、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
B、《泰和律》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9、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
A、《名例律》
B、《吏律》
C、《礼律》
D、《刑律》
10、清代以“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 )
A、守
B、政
C、才
D、年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B 6.B 7.A 8.C 9.B 10.A。

中国法制史(含答案)

中国法制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期末考试。

二、本次期末考试全部为客观题,包括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三、《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比较多,这次期末考试,范围是课件前五讲的内容,也就是说包括从“中国古代法律起源”到“晚清法制改革”共五讲的内容,第六讲“民国法制与革命根据地法制”不作为考试的范围。

四、从考试内容上讲,我们的课件讲义已是《中国法制史》基本内容的浓缩,因而要求全面学习和掌握。

这次复习和考试也主要以课件讲义和指定教材为依据。

就本次期末考试而言,以教材每一章后“同步测练”中的知识点为重点,大家可以自己梳理复习。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练习题(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一、判断题:1、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父死子继。

×2、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称为傅别。

×3、“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犯罪一律不使用刑罚。

×4、西周“五听”之法的出现,表明了司法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5、我国奴隶制社会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汉武帝时张汤制定的关于宫庭警卫的法律是《朝律》。

×7、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叫致仕,汉代规定的官员致仕年龄为七十岁。

8、《晋律》的注由张斐、杜预所作,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9、“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是在《开皇律》中提出来的。

×10、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唐朝。

√11、隋朝曾在大理寺设律博士,负责研究法律和协助审判工作。

×12、唐朝的《永徽律疏》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13、依《唐律》规定,犯十恶大罪者,一律处以凌迟极刑。

×14、宋代编敕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15、宋代的监察官拥有风闻弹奏之权。

√16、《大明律》共七篇460条。

×17、明代充军刑中“永远”是指本人毕生充军,死后刑罚执行完毕。

东师2019年春季《刑法学》离线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9年春季《刑法学》离线考核[标准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刑法学》满分100分【东师19春离线答案】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 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 任何人受到犯罪的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 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受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答:(1). 概念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里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 相同点: 在意识方面,两者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并且都预见到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可能在意志方面,两者都不希望结果的发生 (3). 不同点: ①在意识方面,间接故意仅仅认识了与犯罪有关的事实,而对那些可能发生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和事实没有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仅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基本事实有认识,而且对于其他可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和事实有一定认识②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认识结果不一致,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没有发生错误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发生错误③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认识程度不一致,间接故意应当达到明知的程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只要求有认识,不要求明知④在意志因素方面,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的态度⑤间接故意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⑥间接故意属于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过失,间接故意体现出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所以应当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3、简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规定采取五院制政府体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A.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B.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C.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E.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2.唐宣宗时颁布的()在编纂体例上影响了五代及宋的立法。

A.《同光刑律统类》B.《大中刑律统类》C.《大统式》D.《大周刑统》3.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A.尚书令B.御史中丞C.御史大夫D.丞相E.司隶校尉4.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有“礼”。

()A.错误B.正确5.试述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变化。

6.7.宋代设置了审刑院,凌驾于三法司之上,以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 A.错误B.正确8.郑国子产在公布刑书时,代表起贵族反对的人是:()A.驷颛B.范宣子C.叔向D.孔子9.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法官的任命权属于()。

A.参议院B.各省议会C.临时大总统D.司法总长E.各省政府10.从现有的史籍和秦简中,可以看出秦代的基本诉讼原则有:()A.有罪推定原则B.依法律和事实判决的原则C.有条件的刑讯原则D.证据原则E.重罚原则11.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政府体制是()。

A.两院制B.三院制C.四院制D.五院制12.北齐将《晋律》的刑名、法例合并为一篇,名为名例,置于律首。

()A.错误B.正确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体现在关于八议的规定。

()A.错误B.正确1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A.错误B.正确15.《法经》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君主制度B.维护等级制度C.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D.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E.有利于巩固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按照《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卷一)1、在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B)。

A.炮烙B.酭C.脯D.睥珍2、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C)。

A.叔向B.孔子C.子产D.邓驯瑞3、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C)。

A.大理寺B.廷行事C.廷尉D.宗正府4、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典是(C)。

A.唐律疏义B.秦律C.汉律D.开皇律5、《唐律疏义》规定债务人负债不偿还时,债权人可以强制扣押债务人的财物,这叫做(C)。

A.贷庸B.强制履行C.牵掣D.举息6、我国第一部刊印行的封建法典是(C)。

A.九章律B.唐六典C.宋刑统D.大明律7、清朝负责复核重大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B)。

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清史司8、武昌起义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A)。

A.21条B.20条C.22条D.24条9、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性纲领文件是(D)。

A.十款天条B.天朝田亩制C.太平刑律D.资政新篇10、《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颁布于(D)。

A.广州、武汉政府时期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中国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公布成文法始于(D)。

A.夏朝B.商朝C.西周B.春秋12、投书罪规定在(C)。

A.魏律B.汉律C.秦律D.九章律13、“十恶”罪名最早规定(C)。

A. 魏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大业律14、宋朝把五代时出现的“凌迟”,诏赦形式正式确定始于(B)。

A.高宗时B.仁宗时C.理宗时D.太宗时15、“法律答问”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C)。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全国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全国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 2019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 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始终掌握国家最高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是()A. 皇帝B.九卿C.廷尉D.廷理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仿效的封建法典是()A. 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3.西周时期,以“誓” 、“诰”、“命”等形式发布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 刑书B.礼制C.王命D.《吕刑》4.据传说,西周初期,周公()A. 制刑B.制法C.制律D.制礼5.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

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A. 孔子的思想B.墨子的思想C.韩非的思想D.老子的思想6.在汉朝,“凡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 ()A. 律B.令C.科D.比7.汉朝下诏废除肉刑、改革刑制,是在()A. 汉高祖时B.汉惠帝时C.汉文帝时D.汉武帝时8.汉朝为了推行孝道,提倡不与祖父母、父母分居析财,此即()A. 同居共财B.分居共财C.同居分财D.分居分财9.最早将律典的体例确立为十二篇的是()A. 《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10.隋唐至明清,封建法典中规定的“十恶”源于北齐的()A. 大罪十条B.八辟C.杂抵罪D.重罪十条11.“八议”入律始于()1⋯⋯⋯⋯⋯⋯⋯⋯⋯⋯⋯⋯⋯⋯⋯⋯⋯⋯⋯⋯⋯⋯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A. 《新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2.《开皇律》确立的封建五刑制度为死、流、徒、杖和()A. 扑B.鞭C.赎D.笞13.在唐朝,凡是以和离方式离婚的,必须制作书面的()A. 还聘书B.“义绝”书C.“出妻”书D.“七出”书14.在唐朝的科举科目中,要考律七条、令三条的是()A. 进士科B.秀才科C.明经科D.明法科15.南宋时编纂而成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为()A. 《宋刑统》B.《洗冤集录》C.《盗贼重法》D.《窝藏重法》16.宋朝关于犯人推翻原口供、司法机关重新派人审理的制度为()A. 翻异别推制B.上谳制C.申诉制D.录囚制17.元朝诉讼审判制度大体用()A. 唐代旧制B.金代旧制C.宋代旧制D.漠北蒙古旧制18.现存的《大明律》是指()A. “吴元年律”B.《洪武七年律》C.《洪武二十二年律》D.《洪武三十年律》19.明初在各乡设申明亭,其主要作用是()A. 征发徭役B.征收丁银C.主持调解息讼D.考察基层官吏20.清朝制定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A. 《回律》B.《大诰》C.《大清律例》D.《大清律集解》21.清朝将某一行政部门的单行法规汇编称为()A. 则例B.条例C.事例D.会典22.1843 年,英国首先取得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是通过()A.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英南京条约》C.《中英烟台条约》D.《中英天津条约》23.清朝政府在《宣示预备立宪谕》中提出预备立宪的基本原则是()A. 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B.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C.清理财政,整顿武备D.厘定官制,兴办教育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A.1910 年B.1911 年C.1912 年D.1913 年225.《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于()A. 袁世凯统治时期B.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期C.曹锟任总统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6.北洋政府编制的民法()A. 未曾使用B.曾作为条例援用C.被正式使用D.个别条款曾被使用27.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第三审为()A. 法律审B.事实审C.秘密审D.证据审28.南京国民政府法律规定,内乱、外患及妨害国交罪的第一审法院是()A. 地方法院B.高等法院C.最高法院D.兼理军法司法法院29.明确提出“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这一根据地刑法原则的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惩办反革命条例》C.《惩治汉奸条例》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3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行于()A.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本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本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
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
2.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神权法B.明德慎罚
C.法令由一统D.约法省刑
3.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这种刑罚叫做( )。

A.炮烙B.醢
C.脯D.劓殄
4.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 )。

A.叔向B.孔子
C.子产D.邓驷颛
5.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二次变法改革的人物是( )。

A.子产B.商殃
C.李悝D.吴起
6.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律是( )。

A.唐律疏义B.九章律
C.汉律D.开皇律
7.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 )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A.八议B.官当
C.服制D.重罪十条
8.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 )。

A.五十五岁B.六十岁
C.六十五岁D.七十岁
9.宋朝将历史上最残酷的生命刑正式纳入法典,即( )。

A.折杖法B.刺配法
C.凌迟刑D.重法地法
10.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 )为最重。

A.徒刑 B.迁徙。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唐律规定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内容的是()。

A.户婚律B.徭律C.田律D.职制律2.在清朝,旗人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权有哪些?()A.应判充军、流、徒刑的旗人,以枷号代替B.犯盗窃罪之旗人,免于刺字C.重囚必须刺字者不得刺面,而要刺臂D.旗人犯罪,一般不由普通司法机关审理3.《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4.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B.商鞅C.荀子D.韩非子5.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6.汉朝削弱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法令有()。

A.推恩令B.左官律C.阿党附益之法D.酎金律7.隋朝的法律有()。

A.《新律》B.《开皇律》C.《大业律》D.《开皇令》8.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富强的发动机,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A.推行什伍连坐B.推行郡县制C.改法为律D.奖励军功9.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是()。

A.《升元格》B.《市舶条法》C.《市易法》D.《均输法》10.唐律中“不孝罪”,具体包括了哪些情形?()A.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B.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阙C.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D.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11.《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

”A.文刑B.像刑C.九刑D.吕刑12.为加重对盗贼的打击,创立“重法地法”,这是哪一个朝代?()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3.“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

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14.在秦律中,男子服筑城的苦役、女子服舂米的劳役称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中国法制史》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盗法是针对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贼法是规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囚法和捕法主要是规定抓捕、审判、囚禁犯罪人的法律;杂法是规定其他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六禁;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减方面的法律。

历史意义:土《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木原则和体系。

六篇的内容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总则性的规定和分则性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法典的体系,此后秦朝和汉朝等封建王朝的法律无不受其影响。

所以《法经》是封建律典的蓝本。

b.《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答:1;律商鞅改法为律。

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秦始皇曾宣布:“命为制,令为诏。

”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

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治狱”的要求。

4;《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

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还有“程”、“课”等法律形式。

1975年底发现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是有关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云梦秦简共1155枚,内容极其丰富。

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此外还有《效律》,是对核验县和都官物资帐目有关制度的规定,其中有的己收录在《秦律十八种》中。

《秦律杂抄》包括《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屯表律》、《捕盗律》、《戍律》共11种律文的摘录。

《法律答问》是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所作的解释。

3、简述春秋决狱。

答: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即除了用法律外, 可以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答:(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6)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评价。

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沈家本、杨度等人基于对清朝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及对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深入理解, 主张大力引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运用“国家主义”等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为彻底改革中国旧有的法律制度辩护,因而被称为“法理派” O而以曾任湖广总督、后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为代表,包括地方督抚在内的清廷上层官僚、贵族, 认为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于一体”,尤不应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故而被称作“礼教派”。

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答:“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

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

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关于“存留养亲”制度答:沈家本等人认为:“古无罪人留养之法”,存留养亲”不编入新刑律草案,“似尚无悖于礼教”。

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排除在新律之外。

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答:“奸非”严重违反传统道德,故传统刑律予以严厉处罚。

“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 O因此,礼教派认为在新律中也应有特别的规定。

法理派则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欧洲法律并无治罪之文”。

“此事有关风化,当于教育上别筹办法, 不必编入刑律之中”。

至于亲属相奸,“此等行同禽兽,固大乖礼教,然究为个人之过恶, 未害及社会,旧律重至立决,未免过严” O因此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毋庸另立专条”。

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答:礼教派认为,“子孙治罪之权,全在祖父母、父母,实为教孝之盛轨” O法理派则指出:“此全是教育上事,应别设感化院之类,以宏教育之方。

此无关于刑事,不必规定于刑律中也。

关于子孙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答:礼教派认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子孙对父母祖父母的教训、惩治,最多像舜帝那样“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绝无“正当防卫”之说。

法理派则认为:“国家刑法,是君主对于全国人民的一种限制。

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则治以不孝之罪”,惟有如此“方为平允” O“凡我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的修律宗旨,决定了“礼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

清廷在新刑律后附加五条《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害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等。

但礼法之争在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经过〃礼教派〃和〃法理派〃的这场激烈的争论,尽管双方都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愿主导修律,但在双方的合力之下,一方面,新律吸收了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了近代法律体系,引进了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制度,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如《大清新刑律》删去了纲常名教的基础一《五服图》,主张尊卑、良贱、男女在法律上平等,实行〃罪刑法定主义〃;《刑事民事诉讼法》主张父祖子孙别籍异财、男女平等,否定了〃宗法气〃家族〃、〃服制〃的作用,并采取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员制度。

另一方面,在礼教派坚持下,修律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如律后附《暂行章程》五条。

由此,中国法律在中西融合的轨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C1-伴着〃礼教派〃与〃法理派〃的斗争而修订的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对其后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的影响极大,有些是起草法律的根据或蓝本, 有些则直接被沿用。

〃礼法之争〃的结果也使中国在法律发展方面溶入了世界,中国的法律不再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成为其中的一员,此后中国与世界法律的发展有了衔接,能够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及时吸收西方的先进的法律理论和原则,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礼法之争〃在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以后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礼法之争〃关系到法律的起草、签注、修改、审议、表决各部门,其中有修订法律馆、宪政编察馆、法部、资政院、中央各部,参与者中不乏身居高位的硕学通儒或封疆大吏,还有一般官吏、士人及在华的外国人。

双方为驳倒对方,在新律中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演习法律,著书立说。

同时,外国法典的翻译,中国法典的出版,法律学堂的设置,法学会的建立,法政研究所的举办,都一片繁荣。

可以这样说,正是〃礼法之争〃双方对法律的争论和推演有力地推动了法律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推广。

2、试述唐律《名例律》的主要内容。

答:《名例律》之“名”是指五刑之罪名,“例”是指定罪量刑之通例。

其内容多涉及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以及律文中有关专门术语的界定,类似于近代法典的总则篇。

诸如五刑, 十恶,八议,处理官吏、贵族犯罪的请、减、赎、官当等皆规定在这一篇。

《名例律》以下十一篇具体规定对各种犯罪的处罚、诉讼程序和监狱管理等内容,相当于近代法典的分则。

具体而言,第二篇《卫禁律》规定对宫殿的保卫和关津要塞的守护;第三篇《职制律》规定对严重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犯罪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第四篇《户婚律》规定土地分配、赋税征收、徭役摊派,以及婚姻家庭制度;第五篇《厩库律》是关于饲养保护公私牲畜、保护府库的法律规范;第六篇《擅兴律》是关于调用军队和兴造工程方面的法律规范;第七篇《贼盗律》是关于处罚谋反、谋大逆等严重危害统治秩序的犯罪,以及一般杀伤人、盗窃等犯罪的规定;第八篇《斗讼律》是关于惩治斗殴以及诉讼方面的规定;第九篇《诈伪律》是关于惩治诈欺和伪造的规定;第十篇《杂律》将未列有专章的犯罪都收入本篇;第十一篇《捕亡律》是关于追捕逃犯、兵士、仆役的规定;第十二篇《断狱律》是关于审判、执行、监狱管理方面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