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o2机械制图2
22.《机械制图II》课程标准
![22.《机械制图II》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525ade9e3143323968934e.png)
《机械制图II》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4.0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前言1.1课程定位《机械制图Ⅱ》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机械制图I》和《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有《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三维实体造型》、《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2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走访、岗位调研、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岗位分析、校企洽谈,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为:强化学生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利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考核上重视过程性考核。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
本课程标准以核心专业课和岗位能力的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选取上将基础理论、国家标准、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各级制图大赛的有关内容整合重组,形成国标规定、投影理论、机械图样和计算机绘图四个模块;各模块编排上本着由简单到复杂,难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本课程共计64学时,其中机械图样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功,用时32学时;计算机绘图模块主要训练学生操作AutoCAD软件进行抄画机械图样的能力,用时32学时。
本课程紧密结合《计算机绘图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中计算机绘图模块的教学思路、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同时以减速器为载体,以减速器中出现的零件作为机械图样模块的教学案例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实现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工程认证《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认证《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752e0631b765ce050814e6.png)
《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机械制图Ⅱ》是在《机械制图I》的基础上研究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的既有理论又有绘图实践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奠定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目标1.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常用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能够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机件;目标2.掌握螺纹、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注、查表和规定画法;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目标3.掌握零部件图样涉及的相关知识,学会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零部件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目标4.掌握各种典型零件的图样表达;目标5.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简化和特殊画法表达;掌握装配图图样涉及的相关知识,学会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装配图图样绘制和阅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注:“学生学习预期成果”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可以用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描述预期成果达到的程度。
四、课程考核说明:其中课程项目包括:四张零件图、一张装配图。
五、评分标准平时考勤及课堂表现成绩评定办法作业成绩评定办法课程项目成绩评定办法说明:课程项目包括:四张零件图、一张装配图。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告知学生需要购买的教材)推荐使用教材:《机械制图》(第一版),丁一, 钮志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1]《机械工程制图》(第四版),陈东祥.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技术制图》(第一版),崔永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机械制图》(第一版),王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图教材2
![机械制图教材2](https://img.taocdn.com/s3/m/0bf812a7f5335a8103d2209d.png)
第二章点、直线及平面的投影目的要求:1)建立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明确概念2)掌握点、线、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3)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作点和直线的方法4)掌握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性5)了解直角定理的原理及其运用6)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作图及可见性的判断重点难点:1)熟练的运用点、线、面在各种位置的投影规律进行作图2)掌握和正确运用直线上的点和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规律3)熟练求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点、交线并完成及可见性的判断授课学时:6学时本章主要作图练习:1)已知点的两投影,完成其第三投影,或已知点的三坐标,完成其三面投影和轴测投影;2)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和作重影点的投影,并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及找出直线上点的投影。
4)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利用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直线的投影作图,并作出交叉直线的重影点的投影。
5)直角投影定理的应用,两直线是否垂直的判断。
6)完成平面的三投影并判断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7)已知点或直线在平面上,而且已知其一个投影,完成其另外两投影及判断点或直线是否在平面上(尤其是特殊位置平面)。
8)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交点和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授课内容:§-1 投影法基本知识一、投影法及其分类1、投影法的建立在一定投影条件下,求得空间形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投影中心、投影面、投射线、投影2、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投射线相交于一点,投影随物体与投影中心和投影面的距离变化而改变大小,故不反映空间形体表面的真实大小和形状,但富有真实感)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当物体平行移动时,投影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斜投影和正投影。
投影面投影面本课程研究平行投影且主要是正投影,以后投影”指正投影。
图2-1 中心投影法及平行投影法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实形性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机械制图第二版
![机械制图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dcc9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根据投影关系和相对位置,逐一分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通过综合各基 本几何体的投影,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线面分析法
通过分析投影图中线条和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确定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这种方法对于切割型组合 体特别有效。
圆可以通过圆心和半径绘 制,圆弧则需指定圆心、 起点、半径和角度等参数。
椭圆的作图
椭圆由长轴、短轴和焦点 确定,作图时需根据给定 参数绘制椭圆。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
析
平面图形由长度、宽度和角度等 参数构成,尺寸分析是确定这些 参数的过程。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
析
将平面图形分解为若干线段,如 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圆弧等, 以便于绘制。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
根据点的位置和投影面,确定点的三面投影 。
直线的投影
根据直线的方向和投影面,确定直线的三面投影, 并掌握直线与点、直线与直线的关系。
平面的投影
根据平面的位置和投影面,确定平面的三面 投影,并掌握平面与点、平面与直线的关系 。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与三视图
在零件测绘实践中,学生需要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卡尺、千分尺等,对零件进行精确测量。同时,学生还需 掌握如何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工程图样,包括投影法、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等。这一过程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机械制 图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
装配体测绘实践
总结词
装配体测绘是机械制图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实际装配体进行测量并绘制其工程图 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团队协作 能力。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
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二版)认识机械图样
![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二版)认识机械图样](https://img.taocdn.com/s3/m/31db37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d.png)
* 三、任务实施
2)图线的画法 (4) 几点注意事项 点画线,虚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 当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上时 当虚线圆弧和虚线直线相切时 我们需注意什么?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圆
* 三、任务实施
机械图样由图纸图幅、图框、视图比例、字体、图线、尺寸等基本要素组 成,并已标准化。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批准的年号 构成,如图1-4所示。
* 三、任务实施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⑴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有两种格式:基本幅面和加长幅面。
* 三、任务实施
1)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 ⑴图样中线性尺寸以mm为单位,不用注明;角度以“°”“′”“″”为单位 。 ⑵图样中所注尺寸是零件的真实大小,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 三、任务实施
6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 1)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 ⑶零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 形上。 ⑷图样中所注尺寸是该零件的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 三、任务实施
5.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 三、任务实施
5.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 三、任务实施
2)图线的画法
⑴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保持一致;虚线、细点画线及双点 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见表1-3。
机械图样是采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按照国家《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 》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所绘制的图样。
精品课件-机械制图-第2章
![精品课件-机械制图-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06307b227916888586d747.png)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图2-1-11 六个方位在三视图中的对应关系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任务实施 根据上面讲的视图知识,下面我们绘制如图2-1-1所示的
平面体零件V形铁的三视图,其绘图步骤如下: (1) 确定主视图的方向,其他视图方向将随之确定,如
图2-1-12(a)所示。 (2) 分析V形铁在V面投影的特性:V形槽前后面与V面平
直线平行投影面,投影实长线——真实性; 直线垂直投影面,投影成一点——积聚性; 直线倾斜面,投影长变短——类似性。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1.1.2 三视图的形成 在机械行业中,通常把采用正投影法绘制零件的图形称为
视图。 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不能完整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和
大小,也不能区分不同的零件。如图2-1-7中两个不同的零件 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单凭这个投影图来确定物体 的唯一形状是不可能的。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图2-1-2 中心投影法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2. 投影法的分类 根据投影线是否平行,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 法两大类。 1) 中心投影法 投影线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2-1-2所 示。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由图可见,空间三 边形ABC的投影abc的大小随投影中心S距离三边形ABC的远近 或者三边形ABC距离投影面P的远近而变化,所以这种方法不 适用于表达机械图样。其特点是直观性好、立体感强、可度量 性差,常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项目二 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任务3 零件表面交线三视图的绘制 3.1 截 交 线 3.2 相 贯 线 任务4 组合体零件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4.3 组合体零件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4.4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机械制图2-AutoCAD入门
![机械制图2-AutoCAD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8bb2d03df61fb7360a4c6538.png)
第二章 AutoCAD2004界面 及常用命令
4、F1——F11的作用
第二章 AutoCAD2004界面 及常用命令
(1)F1:出现帮助对话框; (2)F2:出现文本窗口; (3)F3: “对象捕捉”打开与关闭切换; (4)F4:数字化仪打开与关闭; (5)F5:等轴测平面之间的相互切换; (6)F6:坐标显示的开与关; (7)F7: “栅格”的打开与关闭; (8)F8: “正交”的开与关; (9)F9: “捕捉”的开与关; (10)F10: “极轴”的开与关; (11)F11: “对象捕捉追踪”的开与关。
第二章 AutoCAD2004界面 及常用命令
出现“选择文件”对话框,进行文件选择打开
3. 保存文件命令: (1)命令行:SAVE (2)菜单:文件——保存 (3) 在标准工具栏中单击
第二章 AutoCAD2004界面 及常用命令
出现“图形另存为”对话框,进行保存文件
4. 缩放命令: (1)命令行:ZOOM (2)菜单:视图——平移——实时平移
第二章 AutoCAD2004界面 及常用命令
可进行
等缩放。
(3) 在标准工具栏中单击
,可进行“实时缩放”。
(4)在标准工具栏中有嵌套工具条 行窗口缩放。
,“窗口缩放”可 进
5. 平移命令:
(1)命令行:PAN
(2)菜单:视图——平移——实时平移
(3) 在标准工具栏中单击
可进行“实时平 移”。
6. 放弃命令: (1)菜单:编辑——放弃 (2) 在标准工具栏中单击 (3)按Ctrl+Z键 (4)命令行:U 7. 图层设置 (1)命令行:LAYER (2)菜单:格式——图层 (3)在对象特性工具栏中单击
机械制图 第2版 绪论
![机械制图 第2版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a06a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3.png)
图样的特点:直观性、形象性、简洁性、准确性、
通用性。
图样是工程界的通用“技术语言”。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图样有:装配图和零件图。
装配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 旋塞是一种控制液体流量的装置
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4、工程图样的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使用机器
帮 助
设计和改进 表达 工程
机械制图习题集
四、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多看、多想、多做
由 物 想 图
四、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多看、多想、多做
由 图 想 物
投影
投影
四、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多看、多想、多做
由 图 想 物
四、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多看、多想、多做
多做,就是做题,熟能生巧!在做题的时 候,要善于总结,找到一些做题的技巧。
机器设备
图样
依据
加工、制造 装配、检验
手 段
技术引进与 技术交流
工程图样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等全部过程。
二、机械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
用正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
投 影 面
三、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
1、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基本素质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
一、机械制图学什么?
1、什么是机械? 机械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能量或传递物料。
汽车
工程机械
机床
工业机器人
2、机械装备制造过程
部件 组成
构 思
用图样进行指导
加工 制造
最新整理《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参考范文.doc
![最新整理《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参考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d18766b0066f5335b812101.png)
《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制图Ⅱ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学时/学分:48/3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8 授课时间:周二5~7 授课地点:7B207任课教师姓名:荆建军职称:副教授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联系xxx :/752809 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后,教室,讨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下半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图样画法、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及装配图等。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表达零部件及相应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及查阅工具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测绘工具及测绘零部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结构设计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各种图样画法,并正确地应用于零部件的表达中;掌握零件的构型分析法,能对零件结构的设计及工艺特点作初步分析;熟悉标准件、常用件的类型、用途、标记、画法及查表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于装配图中;熟悉零件图的格式、画法、尺寸注法及技术要求等,能正确制定零件的表达方案并绘出其图样;熟悉装配图的格式、画法及尺寸注法等,能正确制定部件的表达方案并绘出其图样;掌握测绘工具的用法、草图的画法,能完成较复杂部件的测绘任务;具备手绘、机绘技能,可以多种手段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机械制图Ⅰ不同,本课程侧重于应用,且规定较多。
图样画法是零件图、装配图的基础,包括剖视、断面等多种表达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弄清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画法规定,避免混淆,且应以适当的练习巩固之。
标准件、常用件的内容较繁杂,涉及标记、查表以及规定画法等,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来学习,一般而言,多阅读教材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等,将由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作深入介绍,本课程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理解各项技术要求的基本含义,能正确注写、阅读有关技术参数。
工程认证《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认证《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752e0631b765ce050814e6.png)
《机械制图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机械制图Ⅱ》是在《机械制图I》的基础上研究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的既有理论又有绘图实践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奠定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目标1.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常用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能够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机件;目标2.掌握螺纹、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注、查表和规定画法;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目标3.掌握零部件图样涉及的相关知识,学会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零部件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目标4.掌握各种典型零件的图样表达;目标5.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简化和特殊画法表达;掌握装配图图样涉及的相关知识,学会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准确地进行装配图图样绘制和阅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注:“学生学习预期成果”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可以用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描述预期成果达到的程度。
四、课程考核说明:其中课程项目包括:四张零件图、一张装配图。
五、评分标准平时考勤及课堂表现成绩评定办法作业成绩评定办法课程项目成绩评定办法说明:课程项目包括:四张零件图、一张装配图。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告知学生需要购买的教材)推荐使用教材:《机械制图》(第一版),丁一, 钮志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1]《机械工程制图》(第四版),陈东祥.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技术制图》(第一版),崔永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机械制图》(第一版),王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绘图前应准备好绘图用的工具和仪器。
根据图形的复杂程度,确定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大小。
画底图。
首先画图框线和标题栏,然后布图。
加深图线。
在加深图线前,应检查和校核图形是否有画
错的或漏画的图线,一经发现应及时改正。
标注尺寸。
首先用HB(或B)铅笔将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全部画好,然后再统一注写尺寸数字。
填写标题栏。
加粗图框线,修饰图面。
徒手图也称草图,是用目测
来估计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借助绘图工具,徒手绘制的图样。
绘制草图时应做到图形准确、
线型分明、比例匀称,并应尽可能使图线光滑、整齐。
具体画线方法如图1–13和图1–14
所示。
2. 徒手绘图的方法
作正多边形通常都是用等分圆周的方法绘制。
绘制过程为:确定多边形的中心,以中心到多边形的角点的距离为半径绘圆,等分圆周,连接各等分点即可完成多边形的绘制。
对于三边、六边等特殊的角度,应尽量利用三角板量取角度。
1. 斜度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其大小以它们夹角的正切来表示,并将此值化为1﹕n的形式标注斜度时,需在1﹕n 前加注斜度符号“”,且符号方向与斜度方向一致。
斜度符号的高度等于字高h。
斜度的定义、画法及其标注方法如图所示。
2. 锥度
锥度是指正圆锥体的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
(对于圆锥台,则为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的差与圆锥台的高度之比),并将此值化成1﹕n的形式。
标注时,需在1﹕n前加注锥度符号
“”,且符号的方向应与锥度方向一致。
锥度符号的高度等于字高h。
锥度的定义、画
法及其标注方法如图所示。
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经常需要用一个已知半径的圆弧来光滑连接(即相切)两个已知线段(直线段或曲线段),称为圆弧连接。
此圆弧称为连接弧,两个切点称为连接点。
为了保证光滑的连接,必须正确地作出连接弧的圆心和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被连接的线段都要正确地画到连接点为止。
如图所示。
画连接弧时,需要用到平面几何中以下两条原理。
(1)与已知直线相切且半径为R的圆弧,其圆心轨迹为与已知直线平行且距离为R的两直线,连接点为圆心向已知直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2)与已知圆弧相切的圆弧,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其半径为:外切时,连接圆弧与已知圆弧的半径之和;内切时,连接圆弧与已知圆弧的半径之差。
连接点为:外切时,连心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内切时,连心线的延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
例1.1用半径为R 的圆弧连接两直线AB 和BC ,如图所示。
作图步骤:
(1)求圆心:分别作与已知直线AB 、BC 相距为R 的平行线,其交点为O,即为连接弧(半径R )的圆心;
(2)求切点:自点O 分别向直线AB 及BC 作垂线,得垂足K 1和K 2,即为切点;
(3) 画连接弧: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自点K 1至K 2画圆弧,即完成作图。
例1.2 用半径为R 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R 1、R 2),如图所示。
(1)求圆心:分别以O
1、O
2
为圆心,R
1
+R和R
2
+R(外
切时,如图(a)所示)、或R-R
1和R-R
2
(内切时,
如图(b)所示)、或R
1-R和R
2
+R(内、外切,如图
(c)所示)为半径画弧,得交点O,即为连接弧(半径R)的圆心;
(2)求切点:作两圆心连线O
1O、O
2
O或O
1
O、O
2
O的延
长线,与两已知圆弧(半径R
1、R
2
)相交于点K
1
、K
2
,
则K
1、K
2
即为切点;
(3)画连接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
1至K
2
画圆
弧,即完成作图。
作图步骤:
画平面图形前,首先要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性质分析,然后才能正确画出平面图形和进行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1.尺寸分析
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圆弧的半径、圆的直径以及角度的大小等尺寸,称为定形尺寸。
如图中的φ3、φ10、R6、R40等尺寸。
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圆心、线段等在平面图形中所处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中的5、45、φ15等尺寸。
2.线段性质分析
已知线段:根据作图基准线位置和已知尺寸就能直接作出的线段。
如图中的φ3圆及R7.5、R5等弧线。
中间线段(圆弧):已知定形尺寸,少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圆弧)。
如图中的R40圆弧。
连接线段(圆弧):只知定形尺寸的线段(圆弧)。
如图中的R6圆弧。
3.平面图形画法
平面图形的画图,关键在于根据图形及所标注的尺寸进行尺寸分析及线段性质分析,确定尺寸基准。
以手柄平面图形为例,画图步骤如图所示。
作图步骤:
1.画出基准线,并根据定位尺寸画出作图定位线,如图(a)所示。
2.画出已知直线,如图(b)所示。
3.画出中间线段,如图(c)所示。
4.画出连接线段,如图(d)所示。
5.加深图线,标注尺寸,如图(e)所示。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平面图形画完后,需按照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来标注尺寸,即标注的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尺寸不重复也不遗漏;尺寸要排列有序;数字要注写正确、清楚。
下图为几种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示例。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示例。